沉埋千年的哲学瑰宝:《管子·内业》校译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2浏览:5收藏

沉埋千年的哲学瑰宝:《管子·内业》校译,第1张

《管子》是我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典籍,罗根泽先生称它为“战国秦汉学术之宝藏”。书中内容涉及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以及管理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个方面,因此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内业》是《管子》中一篇含金量极高的哲学论著,其中有关“精气”的论述,在中国哲学史上堪称独一无二。事实上,它与《周易》、老、庄的核心思想是相互印证的,但它比《周易》比《老子》《庄子》更明白地透露了修道的核心信息,而且在开篇首章便直接托出。可惜的是,一味在书本上从事研究的学者并不能领会作者的思想,反而以自己的臆想妄加校改,名为发掘,而沉埋益深,可为一叹。

此校译非为学术研究之用,只为修道同仁参考印证。学人若欲探求文中要义,须得明眼人指点,并亲自实践,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不可一味在文字上琢磨,枉费心思。

原文未分章节,为阅读方便,校译分为五章。

              第一章

原文:

凡物之精,此(按:有注者改为“比”,据原文改回)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是故此气,杲乎如登于天,杳乎如入于渊,淖乎如在于海,卒乎如在于己。是故此气也,不可止以力,而可安以德;不可呼以声,而可迎以音(按:原文即为“音”字,现代有注者不解,以为是“意”之形近致误,径改为“意”。据原文改回。)敬守勿失,是谓成德,德成而智出,万物毕得。

白话大意:

宇宙万物的精华,(各有各的特点与作用,)而修道者所说的这个精气(按:大易谓之乾元),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能生万物。在下面就产生出地上的五谷,在上面就形成天体的日月星辰,流动在天地之间就叫作鬼神,藏在人的心里就使其成为圣人。因此,这种精气,它光亮的样子好像升在天上,幽暗的样子好像藏入深渊,柔润的样子好像浸在海里,但到头来却好像就在自身之内。所以这种精气,不可以用强力留住它,却可以用德性来安顿它;不可以称呼它为(外在的)什么声响,却可以用向内倾听(反闻)的方法迎接它。修行者若能恭敬地守住它而不失掉,这就叫作“成德”。德性有成就会产生智慧觉悟,有了智慧觉悟对万事万物也就全都能掌握理解了。

                第二章

原文:

凡心之刑(通形),自充自盈,自生自成。其所以失之,必以忧乐喜怒欲利。能去忧乐喜怒欲利,心乃反济。彼心之情,利安以宁,勿烦勿乱,和乃自成。折折(通哲哲)乎如在于侧,忽忽乎如将不得,渺渺乎如穷无极。此稽不远,日用其德。

夫道者,所以充形也,而人不能固。其往不复,其来不舍。谋乎莫闻其音,卒乎乃在于心;冥冥乎不见其形,**乎与我俱生。不见其形,不闻其声,而序其成,谓之道。凡道无所,善心安(假为焉)爰(通僾)。心静气理,道乃可止。彼道不远,民得以产;彼道不离,民因以知。是故卒乎其如可与索,眇眇乎其如穷无所。彼道之情,恶音与声,修心静音(有注者径改为“意”,今改回)道乃可得。道也者,口之所不能言也,目之所不能视也,耳之所不能听也;所以修心而正形也;人之所失以死,所得以生也;事之所失以败,所得以成也。凡道无根无茎,无叶无荣,万物以生,万物以成,命之曰道。

天主正,地主平,人主安静。春秋冬夏,天之时也;山陵川谷,地之材也;喜怒取予,人之谋也。是故圣人与时变而不化,从物迁而不移。能正能静,然后能定。定心在中,耳目聪明,四肢坚固,可以为精舍。精也者,气之精者也。气,道(通导)乃生,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凡心之形,过知失生。

白话大意:

圣人的这种智慧本心的形成,是精气积运的结果,精气自充自盈,智慧本心自生自成。心之所以(出现问题)失去良知,一定是由于忧、乐、喜、怒、嗜欲和贪利,能排除掉忧、乐、喜、怒、嗜欲和贪利的干扰,心就又可以回到平和正常的状态。心的特性,最需要安定和宁静,保持不烦不乱,心的平和就自然形成。这个本心,对觉者而言,清清楚楚,好像就在身边,但对迷者来说,却恍恍惚惚,好像想找也找不到,渺渺茫茫,好像追寻不到一个尽头。实际上若静下来省察,它并不遥远,人们天天都在享用它的德惠。

道气,其实本来就充塞在吾人形体之内,但人们往往不能固守。它离开就似乎不再回来,来了人们又不能让它扎根常住。它隐秘得没有人听出它的动静,却又突出地显现在人的心里;昏暗得看不到它的形状,却又滋滋润润地与我们共同生长。看不到它的形体,听不到它的声音,却能使万物有秩序地成长,这种力量就是道。凡是道都没有固定的停留场所,而以善心为居所。心静而气顺,道就可以留住。道并不在远方,人们就是靠它生长的;道并不离开人们,人们就是凭它而有觉知的。所以道既明明白白,好像可以寻找得到;又渺渺茫茫,似乎追寻不出它究竟的所在。道的本性,讨厌声音语言,通过反听内观,修心静虑,才能得道。道这个东西,口不能言传,目不能察看,耳朵也听不到;它是用来修养内心和端正形貌的。人们失掉了它就会死亡,得到了它才有生机;事业失掉了它就将失败,得到了它就能成功。道,没有根也没有茎,没有叶子也没有花朵。但万物由于得到它才产生,由于得到它才成长,所以把它叫作“道”。

天道以正为主(太阳的运行确定了东西南北四正的方位),地道以平为本(平原是大地的代表,山海川谷是以地平线为基准的),而作为天地之子的人则以安静为根本。春秋冬夏是天的时令,山陵川谷是地的物材,喜怒取予是人的谋虑。所以圣人顺时应变而自己的心态却不随境转,听任事物变迁而自己的内在却不改移。能正能静,然后才能够安定。有一个安定的心在,就能耳目聪明,四肢坚固,就可以作为“精气”的留住场所。所谓“精”,就是天地之气的精华。这种气(振动力),是通过修道而产生,产生之后,就能拉回行人的注意力,注意力向内集中回来便有了当下的觉知,有了当下的觉知心便可以安止了。大凡心的情形是,过多地向外驰求,便会丧失正念,昧却本性。

              第三章

原文:

一物能化谓之神,一事能变谓之智。化不易气,变不易智,唯执一之君子能为此乎!执一不失,能君万物。君子使物,不为物使,得一之理。治心在于中,治言出于口,治事加于人,然则天下治矣。一言得而天下服,一言定而天下听,此之谓也。

形不正,德不来;中不静,心不治。正形摄德,天仁地义,则*然而自至神明之极,照乎知万物。中守不忒,不以物乱官,不以官乱心,是谓中得。

有神自在身,一往一来,莫之能思。失之必乱,得之必治。敬除其舍,精将自来。精想思之,宁念治之,严容畏敬,精将至定。得之而勿舍,耳目不*。

心无他图,正心在中,万物得度。道满天下,普在民所,民不能知也。一言之解,上察于天,下极于地,蟠满九州。何谓解之?在于心治。我心治,官乃治;我心安,官乃安。治之者心也,安之者心也。

心以藏心,心之中又有心焉。彼心之心,音(于按:有人径改为“意”,误)以先言。音(有人改为“意”,误)然后形,形然后言。言然后使,使然后治。不治必乱,乱乃死。

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藏以为泉原,浩然和平,以为气渊。渊之不涸,四体乃固;泉之不竭,九窍遂通。乃能穷天地,被四海。中无惑意,外无邪灾。心全于中,形全于外,不逢天灾,不遇人害,谓之圣人。

白话大意:

有一个东西(按:周易谓之“乾元”),它能变化所以叫它“神”。人能做一件事(也就是内修大道)促成这种变化就叫做“智”。这个东西几经变化但它终究仍是自己的“气”,促成气的变化但自己的本心却不变来变去,这只有抱一守中的君子才能做到吧!抱一而不失,就能够统率万物。君子善用外物,却不受外物支配,就是因为他有办法“得一”并懂得修身的道理。内里有一个修理好的心,口里说的就会是恰当得体的话,加于他人的就会是适宜妥当的事,这样,天下也就会治理好了。所谓“一句话说得好而天下人信服,一句话决定而天下人听从”,就是这个道理。

外形不端正,内德不会降临;内在不虚静,心就不会修好。端正外形,修饬内德,如天之仁,如地之义,那就将不期而然地到达神明的最高境界,洞见万物的真相。内守虚静而无差错,不让外物扰乱感官,不让感官扰乱内心,这就叫作“中有所得”。

“神”就在吾人身内,它有往有来,却很少人认识它。它不在时人心就一定会混乱,它回来时人心就一定会安稳。若能恭敬地把心打扫干净,这个神就会自然到来。深入地思考并了悟它,平息杂念象打磨玉器一样去“磨治”它,以严肃而畏敬的态度对待它,这个“精”(神)就会永远安定下来,长住不去。得到这个“精”念念操持不舍,耳目等器官就不会被外物所迷惑了。

心别无所图,就能保持平正安稳的状态,有这样的一颗心坐阵当家,应事待物就能拿捏得当,恰到好处。道无处不在,人人本具,但众生却难得认识。只要得到真传,即使片言只语,若能了悟,就能够上通天根,下达地极,神龙现前,蟠满九州。怎样才能了悟呢?要在修心。心修炼好了,感官才会驯服;心安静了,感官才会安静。修炼的主体是心,最后安静下来的还是心。

心中包藏着心,心里面又有个心。那个心里面的心,是以“大音”为先导,先有“大音”,然后这个真心才得以显现,真心显现后才有意识觉醒,意识觉醒了才能担当修齐治平的大任,才有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的功业。不能管理,就会造成纷乱;纷乱了,就会走向灭亡。

精气存在,就自然会生长,表现在外面就是仪态安闲而颜色光鲜,藏在内部则是一个不竭的泉源,浩大而和平,作为气的渊源。渊源没有干涸,四肢才能坚强;泉源没有竭尽,九窍因而通达。这样就能知晓天地,胸怀四海。内无迷惑,外无邪灾。内有一颗健全的心灵,外有一个健全的形体,不逢天灾,不遇人害,这样的人就叫作圣人。

              第四章

原文:

人能正静,皮肤裕宽,耳目聪明,筋信(通伸)而骨强。乃能戴大圜,而履大方,鉴于大清,视于大明。敬慎无忒,日新其德,遍知天下,穷于四极。敬发其充,是谓内得。然而不反,此生之忒。

凡道,必周必密,必宽必舒,必坚必固。守善勿舍,逐*泽(通释)薄,既知其极,反于道德。全心在中,不可蔽匿,和于形容,见于肤色。善气迎人,亲于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戎兵。不言之声,疾于雷鼓。心气之形,明于日月,察于父母。赏不足以劝善,刑不足以惩过,气意得而天下服,心意定而天下听。

搏(抟)气如神,万物备存。能搏(抟)乎?能一乎?能无卜筮而知吉凶乎?能止乎?能已乎?能勿求诸人而得之己乎?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而不通,鬼神将通之。非鬼神之力也,精气之极也。

白话大意:

白话大意:

人如能达到正和静的境界,外在就表现为皮肤丰满,耳目聪明,筋骨舒展而强健。在精神上,他是顶天立地的真人,慧眼清明,洞察万物。严肃谨慎地保持正静而没有差失,德行将与日俱新,并且遍知天下事物,以至四方极远的地域。这样恭敬地发展其内部的精气,就叫作内心有得。然而有些人不能返回到这样的境界,那是生活上的差失造成的。

道,一定是周行而隐密、宽大而舒放、坚实而强固的。能作到守善而不舍,驱逐*邪,去掉浮薄,直到抵达道的最高层次,就可以终而复始,返回安住到本源上来了。健全的心在内部,外面是不能隐蔽的,自然表现在形体容貌上面,也表现在肌肤颜色上面。善气迎人,亲近胜似兄弟;恶气迎人,伤害大于刀兵。无言的声音,比打雷击鼓还传得快。这种心气的形象,比太阳和月亮还更光明,体察事情比父母了解子女还更透彻。赏赐不一定能够劝善,刑罚不一定能够惩过。而一个人如果掌握了这个无形的气的奥秘,便会赢得天下的信服;如果他的心安定镇静,便能令天下的人听从。

能够专心一意在气上,就会象神明一样,达到万物兼备于我的境界。问题是人们能专心么?能一意么?能做到不用占卜而预知凶吉么?能够要止(妄想)就止么?能够要放下(执着)就放下么?能做到不外求于人而靠自己解决问题么?思考!思考!再重复思考!思考不通,鬼神将帮你想通。其实这不是鬼神的力量,而是精气的最高作用。

              第五章

原文:

四体既正,血气既静,一意抟心,耳目不*,虽远若近。思索生知,慢易生忧,暴傲生怨,忧郁生疾,疾困乃死。思之而不舍,内困外薄(通迫),不早为图,生将巽舍。食莫若无饱,思莫若勿致,节适之齐,彼将自至。

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和乃生,不和不生。察和之道,其情不见,其征不丑。平正擅匈(同胸),论治在心,此以长寿。忿怒之失度,乃为之图。节其五欲,去其二凶,不喜不怒,平正擅匈。

凡人之生也,必以平正。所以失之,必以喜怒忧患。是故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节乐莫若礼,守礼莫若敬,守敬莫若静。内静外敬,能反其性,性将大定。

凡食之道:大充,伤而形不臧;大摄,骨枯而血沍。充摄之间,此谓和成。精之所舍,而知之所生。饥饱之失度,乃为之图。饱则疾动,饥则广(读旷)思,老则长虑。饱不疾动,气不通于四末;饥不广思,饱而不废;老不忘虑,困乃速竭。大心而敞,宽气而广,其形安而不移,能守一而弃万苛,见利不诱,见害不惧,宽舒而仁,独乐其身,是谓云(同运)气,意行似天。

凡人之生也,必以其欢。忧则失纪,怒则失端。忧悲喜怒,道乃无处。爱欲静之,遇乱正之,勿引勿推,福将自归。彼道自来,可藉与谋,静则得之,躁则失之。灵气在心,一来一逝,其细无内,其大无外。所以失之,以躁为害。心能执静,道将自定。得道之人,理丞(读蒸)而毛泄,匈(同胸)中无败。节欲之道,万物不害。

白话大意:

修道者四体既已端正,血气既已平静,一意持心,耳目不受外物的迷惑,这样,对于遥远的事物就能象近旁的事物一样了解。思索产生智慧,懈怠疏忽产生忧患,凶暴骄傲产生怨恨,忧郁产生疾病,疾病严重导致死亡。但一个人如果思虑过度而不知休息,也是有害的。一味思虑,并不能让人更有智慧,内忧外患,困扰煎熬,如不早想办法,生命就会离开他的躯体。吃东西不宜过饱,思虑不宜过度,调节得当,那个超乎常人的灵明觉知自会到来。

人的生命,是由上天给他精气,地给他形体,两者相结合而成为人。两者和合则有生命,不和就没有生命。考察“和”的规律,它的真实情况人无法看见,它的表现征象也无从类比。但它能使平和中正充满胸际,融化在心中,这就是长寿的根源。忿怒过度了,应该设法消除。节制那五种情欲(色、声、香、味、触),除去那两种凶事(喜、怒),不喜不怒,平和中正就能充满胸际。

人的生命,一定要依靠平和中正。丧失生命,一定是因为喜怒忧患。因此,(调节自己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事。)节制忿怒没有什么比得上诗歌,消除忧闷没有什么比得上音乐,控制享乐没有什么比得上守礼,遵守礼仪没有什么比得上保持敬慎,保持敬慎没有什么比得上虚静。内心虚静,外表敬慎,就能回归自性,也能使自性达到高度的稳定。

饮食的规律:吃得过饱,就会伤胃而身体不好;吃得太少,就会因营养不足而骨枯血滞。吃得多少适中,才能身体舒和,使精气有处寄托,智慧能够生长。如果是饥饱失度,那就要设法调节。太饱了就要赶快活动,太饿了就要停止思考,老年人就更要珍惜精神,减少思虑。吃饱而不赶快活动,血气就不能通达于四肢;饥饿而不停止思考,吃饱了还贪嘴进食,年老了还不珍惜精神,苦心思虑,这些都会伤身减寿,加速死亡。心胸宽广而敞亮,意气宽舒而开阔,形体安定而生活有条理,能保持心意专一而不为外物骚扰,见利不被引诱,见害不生畏惧,心情宽舒而仁慈,自身能独得其乐,这些就叫作“运气”的功夫,其意念的起落,好像天空的行云一样,(自在无碍。)

人生的质量,端看快乐的有无多少。忧愁与恼怒—来,就会使生命混乱失序。心里有忧悲喜怒,“道”就无地可容。有了贪欲就要及时平息它,有了杂乱的思想就要迅速纠正它,不要人为地引来推去,幸福将自然而然地降临。

道的领悟是自然到来的,人可以借助道的智慧运筹谋画。虚静就能得道,急躁就会失道。灵气在人的心里,来去不定,说它小可以说其小无内,说它大可以说其大无外。人所以失掉灵气,是由于急躁为害。如果心能够平静,道自然会安定下来。得道之人,邪气会从肌肤毛孔中蒸发排泄出去,胸中没有郁积败坏的东西。能实行节制物欲之道,就可以不受万事万物危害了。

(全文完)

2022/6/25校译于太行山锡崖沟居易庐

管仲夷吾①者,颍上②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③,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④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⑤齐公子小白⑥,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⑦焉。鲍叔遂进⑧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⑨合诸侯,一匡天下⑩,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⑿,知我不遭⒀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⒁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⒂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与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

太史公曰: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

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

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⑴管仲(前723~前645):名夷吾,字仲,春秋时的政治家,颍上(颍水之滨)人。

⑵颍(yǐng):颍河,发源于河南,流入安徽。

⑶游:交往。

⑷欺:这里是钱物不平均分而多占的意思。

⑸事:侍奉。

⑹小白:齐襄公的弟弟,姓姜,名小白。公元前685年,齐襄公被杀,他与另一个兄弟公子纠争夺君位。公子纠被杀,公子小白即位为齐桓公。⑺囚:被拘禁。

⑻进:荐进,推举。

⑼九:古汉语中“三”和“九”往往指多,非实指。下文中的“三仕而三见逐”中的“三”也指“多次”

⑽匡:纠正,扶正。

⑾贾:做生意,经商。

⑿不肖:不贤,无能。

⒀遭:遇。

⒁召忽:当初与管仲都是公子纠的手下。

⒂多:称赞。 管仲又名夷吾,颍上人。青年时经常与鲍叔牙交往,鲍叔知道他有贤才。管仲家境贫困,常常占用鲍叔的一部分财产,鲍叔却一直待他很好,不因这而生怨言。后来鲍叔服侍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服侍公子纠。到了小白立为桓公的时候,公子纠被杀死,管仲也被囚禁。鲍叔就向桓公保荐管仲。管仲被录用以后,在齐国掌理政事,齐桓公因此而称霸,多次召集诸侯会盟,匡正天下,都是管仲的谋略。管仲说:“当初我贫困的时候,曾经同鲍叔一道做买卖,分财利往往自己多得,而鲍叔不将我看成贪婪的人,他知道我贫穷。我曾经替鲍叔出谋办事,结果事情给弄得更加处境恶劣,而鲍叔不认为我是愚笨的人,他知道时机有利和不利。我曾经多次做官又多次被国君斥退,鲍叔不拿我当无能之人看待,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时运。我曾经多次打仗多次退却,鲍叔不认为我是胆小鬼,他知道我家中还有老母。公子纠争王位失败之后,我的同事召忽为此自杀,而我被关在深牢中忍辱苟活,鲍叔不认为我无耻,他知道我不会为失小节而羞,却为功名不曾显耀于天下而耻。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啊!”鲍叔荐举了管仲之后,甘心位居管仲之下。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享有俸禄,得到封地的有十几代,多数是著名的大夫。因此,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才干,反而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

管仲在齐国执政为相之后,凭借小小的齐国滨临大海的地理条件,流通货物,积累财富,富国强兵,与普通人同好同恶。所以他的著作中说:“粮仓充实就知道礼节;衣食饱暖就懂得荣辱;君王的享用有一定制度,六亲就紧紧依附;礼、义、廉,耻的伦理不大加宣扬,国家就会灭亡。颁布政令就好像流水的源头,要能顺乎民心。”所以他的政令浅显而易于推行,一般人所向往的,就因势而给予;一般人所不赞成的,就顺应而革除。管仲掌理政事,善于转祸为福,转败为功。十分注意事情的轻重缓急,谨慎地权衡利害得失。桓公实在是恼恨小妻蔡姬,就南去袭击蔡国,管仲则趁机讨伐楚国,谴责不向周王室进贡包茅。桓公实际上是北征山戎,管仲却趁机让燕国实行召公的善政。齐、鲁两国在柯地盟会的时候,桓公打算背弃同曹沫所签订的归还鲁地的盟约,管仲却坚持归还,让鲁国信重齐国,天下诸侯也因此而归附于齐。所以说“懂得给予是为了有所获取,这是治理政事的法宝。”

管仲的富足可以同诸侯王室相比,有三归,有反坫,齐国人并不因此而认为他奢侈。管仲死了以后,齐国遵循他的政教,常常强霸于诸侯之中。

太史公说:我读管子的《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以及《晏子春秋》,他们说的都很详细。读过他们的书,想考察他们的事迹,所以编写了他们的传记。至于他们的书,世上大都能见到,因此不论述,只是论述他们的一些轶事。管仲是世人所说的贤臣,但孔子却小看他。莫非认为周朝的统治已经衰微,桓公既是贤君,而管仲不劝勉他实行王道,却辅佐他称霸吗?《孝经》说:“顺应并推广美德,匡正并补救恶行,因而君臣上下就能相亲相附。”这难道不是说的管仲吗?

当晏子伏在庄公尸体上哭吊他,并行完臣子的礼节之后才离开,这难道是所说的“见义不为就没有勇气”的人吗?至于他那些抗争劝阻的言论,触犯君主的面子,这便是《孝经》所说的“当政就想到竭尽忠心,在野就考虑弥补过失”的人啊!

中脘的别名·胃管胃管为经穴别名,即胃脘,是中脘的别名。见《备急千金要方》、《脉经》。《备急千金要方》载:“积聚坚大如盘,冷胀,灸胃管二百壮,三报之,穴在巨阙下二寸。”《圣济总录》:“胃脘穴,主中恶,《针灸甲乙经》云:一名太仓。在上脘下一寸。”“脘”,《脉经》作“管”;《经穴汇解》作“腕”。中脘为经穴名(ZhōngwǎnCV12,RN12)。出《脉经》。《脉经》名中管。别名上纪(《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胃脘(《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太仓(《黄帝内经灵枢·根结》)、大仓(《西方子明堂灸经》)、胃管(《脉经》)、中管(《备急千金要方》《脉经》)、胃募(《千金翼方》)。属任脉。中脘是胃的募穴,八会穴之腑会,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任脉的交会穴。中即中间,脘即胃脘,此穴当胃脘之中部,故名中脘。中脘穴主要用于脾胃疾患等:如腹痛,腹胀,胃脘痛,急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胃下垂,消化性溃疡,急性肠梗阻,消化不良,肠鸣,泄泻,痢疾,便秘,失眠,精神病,高血压,黄疸,疳积,虚劳吐血,胃痛,呕吐,吞酸,呃逆,癫狂,纳呆,反胃,食不化,霍乱,吐血,便血,肠痈,脏躁,惊悸,怔忡,癫痫,产后血晕,阴挺,哮喘,痰多,中风,尸厥,急惊风,真心痛,鼓胀,虚劳,痿证,荨麻疹,奔豚,头痛,中暑,疳疾,水肿,胁下坚痛,喘息不止,胃炎,胃溃疡,子宫脱垂,食物中毒等。中脘穴的别名上纪(《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胃脘(《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太仓(《黄帝内经灵枢·根结》)大仓(《西方子明堂灸经》)胃管(《脉经》)中管(《备急千金要方》《脉经》)胃募(《千金翼方》)出处《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背与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与十椎及上纪。上纪者,胃脘也,下纪者,关元也。《黄帝内经灵枢·根结》: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太仓。《难经·四十五难》:经言八会者,何也?然腑会太仓。《针灸甲乙经》:中脘,在上脘下一寸

详见百科词条:胃管 [ 最后修订于2017/2/20 10:52:58 共705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译文:

作一年的打算,最好是种植五谷;作十年的打算,最好是种植树木;作终身的打算,最好是培育人材。种谷,是一种一收;种树,是一种十收;培育人材,则是一种百收的事情。如果我们注重培养人材,其效用将是神奇的;而如此举事收得神效的,只有王者之门才能够做到。

原文: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我苟种之,如神用之,举事如神,唯王之门。

出自《权修》,选自《管子》第三篇,《管子》相传为春秋管仲所作。

扩展资料

《管子》是先秦时期各学派的言论汇编,内容很博大,大约成书于战国(前475~前221)时代至秦汉时期,汉初有86篇﹐今本实存76篇﹐其余10篇仅存目录。

内容庞杂,包括儒家、法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的观点,其中以黄老道家著作最多,其次法家著作18篇,其余各家杂之,其中的法家思想是道家影响下的法家思维。

本书的思想,是中国先秦时期政治家治国、平天下的大经大法。基本上是稷下道家推尊管仲之作的集结,即以此为稷下之学的管子学派。《汉书·艺文志》将其列入子部道家类,《隋书·经籍志》列入法家类,《四库全书》将其列入子部法家类。

管子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家 、军事家、道法家,集中体现于《管子》一书。是书篇幅宏伟,内容复杂,思想丰富。

如《牧民》、《形势》等篇讲霸政法术;《侈靡》、《治国》等篇论经济生产,此亦为《管子》精华,可谓齐国称霸的经济政策;《七法》、《兵法》等篇言兵法;《宙合》、《枢言》等篇谈哲学及阴阳五行等。《管子》是研究我国古代特别是先秦学术文化思想的重要典籍。

--权修

诠叙管子成书

十五卷(内府藏本)

明梅士享编。士享字伯献,宣城人。《管子》原目三十卷已不可考。明代旧本皆二十四卷。士享此本合为十五卷,而以己意诠叙之。如牧民、形势、立政、九败、版法、明法诸解,皆移附本篇之后,巳乱其次第。又谓其文繁冗不伦,乃於一篇之中分上、下二格,其定为《管子》本文者,列之上格;疑为后人搀杂及义有未安者,列之下格;其自为发明者,别称梅生曰以别之。如牧民篇国之四维一段,则云朱晦翁解繇不仁故不智,不智故不知礼义所在,斯为一贯之旨。若此节维绝则倾,及倾可正也等语,於理有乖,恐非《管子》之言,故列下层。又权修篇天下者国之本一段,则云与《大学》、《孟子》之旨相悖,故列下层。读诸子之书而必以经义绳之,何异阅晋、唐行草之迹而纠以《说文》之偏傍耶?

管子

二十四卷(大理寺卿陆锡熊家藏本)

旧本题管仲撰。刘恕《通鉴外纪》引傅子曰管仲之书,过半便是后之好事所加,乃说管仲死后事,轻重篇尤复鄙俗。叶适《水心集》亦曰,《管子》非一人之笔,亦非一时之书,以其言毛嫱、西施、吴王好剑推之,当是春秋末年。今考其文,大抵后人附会多於仲之本书。其他姑无论,即仲卒於桓公之前,而篇中处处称桓公,其不出仲手,已无疑义矣。书中称经言者九篇,称外言者八篇,称内言者九篇,称短语者十九篇,称区言者五篇,称杂篇者十一篇。称管子解者五篇,称管子轻重者十九篇。意其中孰为手撰,孰为记其绪言如语录之类,孰为述其逸事如家传之类,孰为推其义旨如笺疏之类,当时必有分别。观其五篇明题管子解者,可以类推,必由后人混而一之,致滋疑窦耳。晁公武《读书志》曰,刘向所校本八十六篇,今亡十篇。考李善注陆机《猛虎行》曰,江邃《文释》引《管子》云,夫士怀耿介之心,不荫恶木之枝,恶木尚能耻之,况与恶人同处?今检《管子》,近亡数篇,恐是亡篇之内而邃见之。则唐初已非完本矣。明梅士享所刊,又复颠倒其篇次。如以牧民解附牧民篇下,形势解附形势篇下之类,不一而足,弥为窜乱失真。此本为万历壬午赵用贤所刊,称由宋本翻雕。前有绍兴己未张嵲后跋云,舛脱甚众,颇为是正。用贤序又云,正其脱误者逾三万言。则屡经点窜,已非刘向所校之旧,然终逾於他氏所妄更者,在近代犹善本也。旧有房元龄注,晁公武以为尹知章所托,然考《唐书·艺文志》,元龄注《管子》不著录,而所载有尹知章注《管子》三十卷。则知章本未托名,殆后人以知章人微,玄龄名重,改题之以炫俗耳。案《旧唐书》,知章,綘州翼城人。神龙初,官太常博士。睿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转国子博士。有《孝经注》、《老子注》,今并不传,惟此注藉元龄之名以存。其文浅陋,颇不足采。然蔡条《铁围山丛谈》,载苏轼、苏辙同入省试,有一题轼不得其出处,辙以笔一卓而以口吹之,轼因悟出《管子注》。则宋时亦采以命题试士矣。且古来无他注本,明刘绩所补注,亦仅小有纠正,未足相代。故仍旧本录之焉。

-

---出《四库总目提要》

上面都太麻烦了,有原文和翻译.

《管子》是中国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齐国政治家﹑思想家管仲及管仲学派的言行事迹。《汉书·艺文志》将其列入子部道家类,《隋书·经籍志》列入法家类。史学家章学诚说:《管子》,道家之言也。据中国日本学者统计《管子》全书几乎各篇都有《老子》的语言片段与哲学思想。也是先秦时期各学派的言论汇编,内容很庞博。[5]

《管子》一书以黄老道家为主既提出以法治国的具体方案,又重视道德教育的基础作用;既强调以君主为核心的政治体制,又主张以人为本,促进农工商业的均衡发展;既有雄奇的霸道之策,又坚持正义的王道理想;既避免了晋法家忽视道德人心的倾向,又补充了儒家缺乏实际政治经验的不足,在思想史上具有不可抹杀的重要地位。

《管子》一书原为86篇,至唐又亡佚10篇,今本存76篇,托名春秋管仲著。其实《管子》同先秦许多典籍一样,既非一人之著,亦非一时之书。是一部稷下黄老道家学派的文集汇编。当前,学术界普遍认同这种观点。

总览《管子》全书,内容较为庞杂,汇集了道、法、儒、名、兵、农、阴阳、轻重等百家之学。但其思想的主流是黄老道家思想,其思想特点是将道家、法家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为法治找到了哲学基础,又将道家思想切实地落实到了社会人事当中,这同三晋法家思想是有根本区别的。《汉书》把《管子》分在道家类,《隋志》以后的类书却把它分在法家类。不同的归属恰好说明《管子》的思想特点。同时,黄老道家兼容并包,积极吸收儒、墨等学派的思想长处,将礼义和等级名分的理论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中,主张礼法结合,倡导确立严格的等级名分体系及以之为基础的社会道德规范。这些都适应了战国中期的时代需要,反映了齐国变法时期的政治实践。[6]

《管子》一书中的《心术上》、《心术下》、《白心》、《内业》、《水地》、《形势》、《宙合》、《枢言》、《九守》、《正》、《形势解》“、《版法解》、《势》等等文章侧重于用道家哲学来阐释法家政治,通常被认为是黄老道家的作品⑨。它集中地反映了黄老道家道法结合、兼容并包的学术特点,是继《黄帝四经》之后黄老道家思想的又一大发展,它促使黄老学派的思想进一步走向成熟。[6]

《水地》提出水是万物本原的思想﹐学术界有人认为这是管仲的思想﹐也有人认为是稷下唯物派的思想。

《心术》上下﹑《白心》﹑《内业》中﹐提出了精气为万物本原的朴素唯物主义精气说﹐认为万物﹑人都产生于精气﹔精气是一种精细的气。说“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精也者﹐气之精者也”。文中也讲“道”﹐认为道是“虚而无形”﹐不能被感官直接感知﹐口不能言﹐目不能见﹐耳不能听。道与精气的关系﹐讲得不明确。

1 管仲《侈靡篇》原文

侈靡第三十五 问曰:古之时与今之时同乎?曰:同。

其人同乎,不同乎?曰;不同。可与?政其诛。

俈尧之时,混吾之美在下。其道非独出入也。

山不童而用赡,泽不弊而养足;耕以自养,以其余应良天子,故平。牛马之牧不相及,人民之俗不相知,不出百里而来足。

故卿而不理,静也。其狱一踦腓一踦屦而当死。

今周公断指满稽,断首满稽,断足满稽,而死民不服,非人性也,敝也。地重人载,毁敝而养不足,事末作而民兴之,是以下名而上实也。

圣人者,省诸本而游诸乐,大昏也,博夜也。问曰:兴时化若何?莫善于侈靡。

贱有实,敬无用,则人可刑也。故贱粟米而如敬珠玉,好礼乐而如贱事业,本之始也。

珠者,阴之阳也,故胜火;玉者,阴之阴也、故胜水。其化如神。

故天子臧珠玉,诸侯臧金石,大夫畜狗马,百姓臧布帛。不然,则强者能守之,智者能牧之,贱所贵而贵所贱。

不然,鳏寡独老不与得焉。均之始也,政与教孰急,管子曰:夫政教相似而殊方。

若夫教者,标然若秋云之远,动人心之悲;蔼然若夏之静云乃及人之体;然若謞之静,动人意以怨;荡荡若流水,使人思之,人所生往。教之始也,身必备之,辟之若秋云之始见,贤者不肖者化焉。

敬而待之,爱而使之,若樊神山祭之。贤者少,不肖者多,使其贤,不肖恶得不化?今夫政则少则,若夫成形之征者也。

去则少可使人乎?用贫与富,何如而可?曰:甚富不可使,甚贫不知耻。水平而不流,无源则速竭;云平而雨不甚,无委云,雨则速已。

政平而无威则不行。爱而无亲则流,亲左有,用无用,则辟之若相为有兆怨。

上短下长,无度而用,则危本。不称而祀谭,次祖。

犯诅渝盟,伤言。敬祖祢,尊始也。

齐约之信,论行也。尊天地之理,所以论威也。

薄德之君之府囊也。必因成形而论于人,此政行也。

可以王乎?请问用之若何?必辨于天地之道,然后功名可以殖。辩于地利,而民可富;通于侈靡,而士可戚。

君亲自好事,强以立断,仁以好任。人君寿以政年,百姓不夭厉,六畜遮育,五谷遮熟,然后民力可得用。

邻国之君俱不贤,然后得王。俱贤若何?曰,忽然易卿而移,忽然易事而化,变而足以成名。

承弊而民劝,慈种而民富;应言侍感,与物俱长;故日月之明,应风雨而种。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斯民之良也,不有而丑天地,非天子之事也。

民变而不能变,是棁之傅革,有革而不能革,不可服。民死信,诸侯死化。

请问诸侯之化弊?弊也者,家也。家也者,以因人之所重而行之。

吾君长来猎君,长虎豹之皮;用功力之君,上金玉币;好战之君,上甲兵。甲兵之本,必先于田宅。

今吾君战,则请行民之所重。饮食者也,侈乐者也,民之所愿也。

足其所欲,赡其所愿,则能用之耳。今使衣皮而冠角,食野草,饮野水,孰能用之?伤心者不可以致功。

故尝至味而,罢至乐而。雕卵然后瀹之,雕橑然后爨之。

丹沙之穴不塞,则商贾不处。富者靡之,贫者为之,此百姓之怠生,百振而食。

非独自为也,为之畜化。用其臣者,予而夺之,使而辍之,徒以而富之,父系而伏之,予虚爵而骄之,收其春秋之时而消之,有杂礼我而居之,时举其强者以誉之。

强而可使服事:辩以辩辞,智以招请,廉以摽人。坚强以乘六,广其德以轻上位,不能使之而流徙。

此谓国亡之郄。故法而守常,尊礼而变俗,上信而贱文,好缘而好驵,此谓成国之法也。

为国者,反民性,然后可以与民戚。民欲佚而教以劳,民欲生而教以死。

劳教定而国富,死教定而威行。圣人者,阴阳理,故平外而险中。

故信其情者伤其神、美其质者伤其文,化之美者应其名,变其美者应其时,不能兆其端者,灾及之。故缘地之利,承从大之指,辱举其死,开国闭,辱知其。

缘地之利者,所以参天地之吉纲也。承从天之指者,动必明。

辱举其死者,与其失人同;公事则道必行。开其国门者,玩之以善言。

柰其斝辱知神次者,操牺牲与其珪璧,以执其斝;家小害,以小胜大。员其中,辰其外,而复畏强,长其虚,而物正以、视其中情。

公曰:国门则塞,百姓谁敢敖,胡以备之?择天下之所宥,择鬼之所当,择人天之所戴,而亟付其身,此所以安之也。强与短而立齐国,之若何?高予之名而举之,重予之官而危之,因责其能以随之。

犹傶则疏之,毋使人图之;犹疏则数之,毋使人曲之,此所以为之也。大有臣甚大,将反为害,吾欲优患除害,将小能察大,为之奈何?潭根之毋伐,固事之毋入,深黎之毋涸,不仪之毋助,章明之毋灭,生荣之毋失。

十言者不胜此一,虽凶必吉,故平以满。无事而总,以待有事,而为之若何?积者立余日而侈,美车马而驰,多酒醴而靡,千岁毋出食,此谓本事。

县人有主,人此治用,然而不治,积之市,一人积之下,一人积之上,此谓利无常。百姓无宝,以利为首。

一上一下,唯利所处。利然后能通,通然后成国。

利静而不化,观其所出,从而移之。视其不可使,因以为民等。

择其好名,因使长民;好而不已,是以为国纪。功未成者,不可以独名;事未道者,不可以言名。

成功然后可以独名,事道然后可以言名,然后可以承致酢。先其士者之为自犯,后其民者之为自赡。

轻国位者国必败,疏贵戚者谋将泄。毋仕异。

2 文言文《管子治国》

原文: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大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难以治理。凭什么这样说?人民富裕就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安乡爱家就恭敬君上而畏惧刑罪,敬上畏罪就容易治理了。人民贫穷就不安于乡居而轻视家园,不安于乡居而轻家就敢于对抗君上而违犯禁令,抗上犯禁就难以治理了。所以,治理得好的国家往往是富的,乱国必然是穷的。因此,善于主持国家的君主,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再加以治理。

3 管子文言文《治国之道》翻译

原文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

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上犯禁,陵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

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翻译 大凡治理国家的方法,必须首先使百姓富裕起来。

百姓富裕就容易统治,百姓贫穷就难以统治。凭什么知道是这样的呢?百姓富裕就能安心地生活在家乡并且重视自己的产业,安心地生活在家乡并且重视自家的产业就尊敬官吏害怕犯罪,尊敬官吏害怕犯罪就容易统治。

百姓贫穷就不安心生活在家乡,并且轻视自家的产业,就敢于冒犯官吏违犯法令,冒犯官吏违犯法令就难以统治了。所以太平无事的国家中(百姓)长久富裕,动乱多事的国家中(百姓)长久贫穷。

因此,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必须首先使百姓富裕起来,然后(才能)统治他们。

4 谁帮忙翻译一下管仲《管子·治国》啊

在短短百十字的文字中,直接体现了管仲“ ”这一远见卓识。答: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意思相同即可) 原文: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大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难以治理。凭什么这样说?人民富裕就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安乡爱家就恭敬君上而畏惧刑罪,敬上畏罪就容易治理了。人民贫穷就不安于乡居而轻视家园,不安于乡居而轻家就敢于对抗君上而违犯禁令,抗上犯禁就难以治理了。所以,治理得好的国家往往是富的,乱国必然是穷的。因此,善于主持国家的君主,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再加以治理。

诗文翻译

大凡治理国家的方法,必须首先使百姓富裕起来。百姓富裕就容易统治,百姓贫穷就难以统治。凭什么知道是这样的呢?百姓富裕就能安心地生活在家乡并且重视自己的产业,安心地生活在家乡并且重视自家的产业就尊敬官吏害怕犯罪,尊敬官吏害怕犯罪就容易统治。百姓贫穷就不安心生活在家乡,并且轻视自家的产业,就敢于冒犯官吏违犯法令,冒犯官吏违犯法令就难以统治了。所以太平无事的国家中(百姓)长久富裕,动乱多事的国家中(百姓)长久贫穷。因此,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必须首先使百姓富裕起来,然后(才能)统治他们。

5 管鲍之交文言文翻译

管仲说:“我当初贫困的时候,曾经同鲍叔一起做生意,分钱财时,往往自己多分,鲍叔却并不认为我贪财,因为他知道我家里穷。我曾经为鲍叔谋划事情,结果却弄得更加困窘,鲍叔却并不认为我愚笨,因为他知道时运有顺利和不顺利的时候。我曾经三次做官又三次被国君免职,鲍叔却并不认为我没才干,因为他知道我没遇到好时机。我曾经三次参加战斗三次逃跑,鲍叔却并不认为我怯懦,因为他知道我有个老母。公子纠败亡,召忽为他而死,我却宁愿被囚禁,甘心受屈辱,鲍叔却并不认为我没有羞耻之心,因为他知道我不以小节为可羞而以不能在天下显扬功绩和名声为耻辱。生养我的人是父母,真正了解我的人是鲍叔啊。”

鲍叔推荐管仲担任宰相以后,自己情愿位居管仲之下。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享受俸禄,得到封地的人有十几代,常常是有名的大夫。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贤能,却称赞鲍叔能够了解人。

6 管子得於鲁鲁束缚而文言文翻译

这是取自《吕氏春秋•慎大览•顺说》中的文章。

原文:管子得於鲁,鲁束缚而槛之,使役人载而送之齐,皆讴歌而引。管子恐鲁之止而杀己也,欲速至齐,因谓役人曰:“我为汝唱,汝为我和。”其所唱适宜走,役人不倦,而取道甚速。管子可谓能因矣。役人得其所欲,己亦得其所欲,以此术也。是用万乘之国,其霸犹少,桓公则难与往也。

翻译:管仲在鲁国被捉住了,鲁国人把他捆起来装在囚笼里,派差役用车载着把他送往齐国去,一路上差役们全都唱着歌拉着车。管仲担心鲁国会把自己留下并且杀死自己,就想赶快到达齐国,于是他对差役们说:“我给你们领唱,然后你们应和我。”他唱歌的节拍正好适合快走,而且差役们也不觉得疲倦,因此走路走得很快。管仲可以说是懂得充分利用一切外界因素。让差役们满足了边走边唱的愿望,而管仲自己也达到了快速返回齐国脱离险境的目的,这些都是因为使用了这个方法啊。用这个方法治理拥有万乘兵车的大国(齐国),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只不过是一点很少的成绩而已,只是齐桓公这个人难以辅佐他成就帝王之业罢了。

7 求一句文言文翻译,“是犹立直木而求其景之枉也”

原文:辟之是犹立枉木而求其景之直也。

辟,假借为譬。这里用为譬如之意。

景:古同“影”。意思:譬如是树立起笔直的木杆却想要它的影子是弯曲的一样。

原文主道,治近不治远,治明不治幽,治一不治二。主能,治近则远者理,主能治明则幽者化,主能,当一则百事正。

夫兼听天下,日有余而治不足者,如此也,是治之极也。既能治近,又务治远;既能治明,又务见幽;既能当一,又务正百;是过者也。

过,犹不及也,辟1之是犹立直木而求其景2之枉也。不能治近,又务治远;不能察明,又务见幽;不能当一,又务正百:是悖者也,辟之是犹立枉木而求其景之直也。

故明主好要,而暗主好详。主好要则百事详,主好详则百事荒。

君者,论3一相,陈4一法,明一指5,以兼覆之,兼炤6之,以观其盛7者也。相者,论列百官之长,要8百事之听,以饰9朝廷臣下百吏之分,度10其功劳,论其庆赏,岁终奉其成功以效于君。

当则可,不当则废,故君人劳于索之,而休于使之。注释1辟:《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墨子·小取》:“辟也者,举也物而以明之也。”《楚辞·九章·惜往日》:“背法度而心治兮,辟与此其无异。”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解部》:“辟,假借为譬。”这里用为譬如之意。

2景:古同“影”。《诗·邶风·二子乘舟》:“二子乘舟,泛泛其景。”

《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这里用为影子之意。

3论:《吕氏春秋·慎行论》:“闻言必熟论。”诸葛亮《出师表》:“论其刑赏。”

这里用为衡量、评定之意。4陈:《诗·小雅·甫田》:“我取其陈,食我农人。”

《诗·大雅·文王》:“陈锡哉周,侯文王孙子。”《国语·齐语》:“相示以巧,相陈以功。”

这里用为显示、呈现之意。5指:古通“旨”。

《管子·侈靡》:“承从天之指。”《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其指极大。”

《汉书·李广传》:“大将军阴受上指。”《汉书·司马迁传》:“乃论六家之要指。”

这里用为意旨,意向之意。6炤:《庄子·达生》:“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

诸葛亮《出师表》:“昭陛下圣明。”清吴棠《杜诗镜铨》序:“读诗者,息众说之纷拿,仰光焰之万丈,而杜公真切深厚之旨,益昭然若揭焉。”

这里用为显扬,显示之意。7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唐人尚未盛为之。”这里用为范围广大,广泛之意。

8要:通“徼”。《晏子春秋·内篇问下》:“不庶几,不要幸。”

孙星衍云:“要与徼通。”《孟子·告子上》:“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

赵岐注:“要,求也。”《吕氏春秋·爱类》:“要利之人,犯危何益?”高诱注:“要,徼也。”

这里用为探求、求取之意。9饰:通“饬”。

《周礼·地官·封人》:“凡祭祀饰其牛牲。”《管子·权修》:“欲民之有耻,则小耻不可不饰也。”

《谷梁传·襄公二十五年》:“古者大国过小邑,小邑必饰城而请罪。”《荀子·王制》:“王者之人饰动以礼义。”

贾谊《过秦论》:“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这里用为整饬、整治之意。

10度:《诗·小雅·皇皇者华》:“载驰载驱,周爰咨度。”《诗·小雅·巧言》:“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大雅·抑》:“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诗·大雅·皇矣》:“维此王季,帝度其心。”

《史记·项羽本纪》:“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这里用为估计推测之意。

译文 ***的道路,治理身边的不治理远处的,治理明显的不治理看不见的,治理主要的不治理杂乱的。***的才能,治理身边的那么远处的也就会理顺这个关系,***的才能,治理明显的那么看不见的也就能得到教化,***的才能,恰当地处理一件事那么百件事都能端正。

那些全面地听闻天下的事,每天还有闲暇去治理不足的人,就是这样做的,这是治理的最高顶点。既能治理身边的事,又能致力于远处的事,既能治理明显的事,又能致力于看不见的事;既能恰当地处理一件事,又能致力于端正百件事,就是过度了,过度了就等同于达不到。

譬如是树立起笔直的木杆却想要它的影子是弯曲的一样。不能治理近处,又想致力于治理远处;不能洞察明显,又想致力于去见看不到的;不能恰当地处理好一件事,又想致力于端正百件事,这与事理是违背的。

譬如是想树立起弯曲的木杆却想要它的影子是直的一样。所以明白的***喜好要点,而昏暗的***喜好详细。

***喜好要点那么百件事就能详细,***喜好详细那么百件事就会荒废。作为君主,衡量一个辅相,呈现一道法令,明确一个意向,来全面反复考虑,来全面显示,就可以观察到其最广泛的内容了。

辅相的人,是衡量列举出百官的首领,探求百件事的听闻,用来整治朝廷中大臣以下的官吏们的职分,推测他们的功效和劳苦,衡量他们的嘉庆和奖赏,年终时拿出他们的成绩呈报给君主,恰当的就认可,不恰当的就废去职务。所以***民的人劳累于求索人,而休闲于使用人。

管仲思想博大宏富,对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哲学、道德伦理方面都有深刻认识。

《管子》一书在社会科学方面几乎无所不包,而且对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的某些内容也有许多论述。像这样全面完整的著作在先秦古籍中是罕见的。因此当时诸学派对管仲思想极为重视。往往成为讨论的中心议题。

管仲思想对荀子的影响。荀子对管仲及其著作采取了既批判又接受的态度。荀子称赞管仲是天下之大知(智广,足以托国谁拥有他谁就会强大。另一方面又批评他未及修礼,力功不力义,力知不力人,野人也/不可为天子大夫。但他还是肯定了管仲其人,认为虽不是大忠,也称得上次忠。

管仲思想是儒、道、法思想的先驱。故对荀子思想也有很大影响。在管仲的自然观思想体系基础上形成了荀子的自然天道观。管仲说: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秋冬夏不更其节,古今也。荀子继承这一思想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管仲有人君天地的思想,即人以其能,善于用道、度天、度地、务地利。管仲注意天时地利变化规律,探索利用天地自然条件,提出了社会实践的理论,荀子在人君天地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理论。理论突破了孔孟天人合一的观点。主张天人相分,强调了人的主观作用。礼法并举的观点,管仲强调礼义廉耻,乃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提出礼法是巩固政权的软硬两手。荀子也主张礼法并举提出隆礼至法则国有常规。强调了礼与法的统一性,并互为补充。

黄老学派也承袭了管仲的一些思想。《管子》一书中的《白心》、《内业》、《心术》上、《心术》下四篇,揭示了黄老之学的内容和特征,即道与气、道与法、道与术及修身与治国的结合。

法家学派主要以阐发管仲法家思想为首要任务。管仲是历代法家的先驱,其思想主要体现在治国称霸的具体实践中。该学派不断完善管仲法治思想,继承了礼法并举理论,形成了较完整的法制思体系。

儒家学派在孔子之后以孟子为代表。孟子游于稷下学宫,吸收了管仲的某些思想。如重民,重视人民物质生活条件,与民同忧同乐等。孟子也重视民众生活,提出: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说明孟子对管子思想的吸收。又如经济方面,管仲主张均地分力,实行分户经营,以个体生产代替群体耕作,强调生产者积极性。孟子也提出制民之产的观点,主张生产者有恒产,保护生产者的利益,调动劳动积极性。

兵家学派,发挥了管仲的军事思想,形成了丰富的军事战略战术思想。管仲学派重视战争,但决不穷兵黩武。认为:贫民伤财莫大于兵,危国忧主莫速于兵因此,不能轻易用兵。^另外,在军队建设、军事战略上都有发挥。

管仲学派的阴阳五行说,对管仲学说有了新的发展。管,阴阳五行说主要体现在《幼官》、《四时》、《五行》、《轻重》等篇中。其中主要明了五行相生的特色及圣王务时而寄政的根本性内容。即阴阳消长变化是天地的根本道理,四时运行是根本规律,刑政和德政要适应四时。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