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顾氏集团 [苏州顾氏过云楼藏品的故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2浏览:1收藏

苏州顾氏集团 [苏州顾氏过云楼藏品的故事],第1张

  位于苏州市原铁瓶巷的过云楼,由官至浙江宁绍台道员的顾文彬(1811-1889)及其三子顾承(1833-1882),修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过云楼收藏古今书画珍品富甲吴中。这里的“书”是指法书,非指书籍,在顾氏藏品中,书籍不占主要地位,所以过云楼一向被称为藏画楼。顾承的三子顾麟士(1865-1930),字谔一,号鹤逸,祖述家风,被称为“当代虎头”(东晋画家顾恺之小字虎头),张大千赞誉他为“当代鉴赏第一人”。顾麟士一生好版本之学,宋元旧椠及老辈遗著,悉数悬金求之,重金收购了黄丕烈、莫友芝等藏书家散佚的古籍。

 过云楼藏品饱经磨难

 百余年来,中国战乱频仍,过云楼珍品命运多舛,饱经磨难。

 1937年抗战前夜,眼看战争要打响,顾家人紧急商讨对策,决定逃到上海租界。他们先把家藏书画中最精华部分存入上海租界的银行保险库,其余部分仍旧藏匿在家中。他们在朱家园住所的天井里挖了一个地窖,地窖从紧挨院子的后房地板下开挖,一直通到院子里,有一人多高,里面铺油毛毡防潮,其上再抹水泥。“地窖等于防空洞”,顾公硕之子顾笃璜说,地窖有十几平方米,一部分不能运往上海的书画密封在白铁皮箱中,藏入地窖。

 1937年8月16日,日军投向苏州的第一颗炸弹,炸毁了朱家园顾家大厅,顾麟士的幼子顾公硕及家人只随身带了些日用品,连夜赶到万年桥,坐船逃到横泾镇,后又搬到光福镇司徒庙旁的徐家祠堂居住,之后在亲友帮助下,辗转到了上海租界。

 同日,顾麟士的三子顾公雄及家人带着书画,逃离苏州城,先避居蠡墅镇亲戚家,再迁到常熟县住了数月,1938年初,在妹妹顾延及妹夫陆楚善帮助下,借得上海天香味宝厂卡车,司机是日本侨民。在常熟城外往光福寺的途中,卡车遭到日本兵盘问,那位日本司机应对,才通过检查。但车上装满画箱,没有位置接载所有家人,顾公雄决定先将书画送走,将两个儿子留在常熟汽车站的小店,直到第二天才再次派车接到上海。抵达上海后,他将一部分珍品寄放在常熟著名藏书楼铁琴铜剑楼主人瞿启甲父子的寓所,1948年将所藏书画全部存入中国银行保险箱。

 苏州沦陷后,顾公雄、顾公硕在朱家园的住所被日军搜查了7天,顾麟士四子顾公柔所居的西津别墅则被搜查了15天,正所谓掘地三尺。局势稍稍平静,顾家人回苏州探视,发现家园惨遭蹂躏,满目疮痍,放在楼上书柜中来不及带走的字画,遭日军翻箱倒柜劫掠,字画卷轴堆积一地,而字画芯子全被挖走;那些来不及带走沉在井里的商周青铜器全部不知去向,这些虽非过云楼主要藏品,但其艺术价值都是不低的。这些日军全是行家里手,且是有备而来,目标非常明确。

 待抗战胜利,顾家人重返家园。地窖虽未被日军发现,但却已进水,变成了水窖,白铁皮箱浸*在潮气中,箱体生锈,箱内书画霉变,损失惨重。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顾公雄临终前向家人倾吐蕴藏心底的愿望——将书画捐赠给国家。他病逝后,夫人沈同樾及其子女顾笃瑄、顾榴、顾佛、顾笃璋、顾笃球,于同年首次将所藏部分书画捐赠国家,1959年,将余下的书画再次捐赠给上海博物馆。两次捐赠,共计393件书画,明刻善本和罕见稿本10多部。

 1959年3月30日《人民日报》刊发消息《沈同樾献出一百多件珍贵书画给上海博物馆》,全文如下:

 新华社上海29日电 年逾六旬的收藏家沈同樾先生,继1951年和她的子女将家藏一百三十多年的二百二十四件宋元明清书画和文物捐献给国家以后,最近又将珍藏的一百六十九件名贵书画全部献给上海博物馆。

 为表扬沈同樾先生这种爱国主义思想,在今天上海博物馆举办的“沈同樾先生等捐献所藏过云楼书画展览”的预展会上,上海市文化局发给沈同樾先生一万元奖金。

 沈同樾先生这次捐献的一百余件著名书画中,有极为珍贵的宋朝魏了翁文向帖,张渥九歌图;明朝祝允明怀知诗卷,沈周送行图,文徵明风雨重阳诗画;清朝释道济花果册,吴烈墨笔山水轴等。

 首次捐赠,沈同樾及其子女将国家给予的数千元奖金全部捐献出来,支持抗美援朝;再次捐赠,一万元奖金又全部捐献给街道,支持发展生产。

 顾家捐赠的珍品极大丰富了上海博物馆的馆藏。上海博物馆自称正是苏州顾家的书画与潘家的鼎(军机大臣潘祖荫珍藏的大克鼎、大盂鼎,有天下三宝有其二之说,1951年潘家后人捐给上海博物馆),撑起上海博物馆的半壁江山。

 1960年,苏州博物馆成立,急需充实藏品,苏州博物馆副馆长顾公硕就将珍藏的124件文物无偿捐献。

 1966年,“”风暴席卷苏州。顾公硕次子顾笃璜首当其冲,被定为苏州三家村之一而被打倒。顾公硕主动请求苏州博物馆前来抄家,以免文物遭“破四旧”毁灭之灾。不料,苏州博物馆造反派及江苏省苏昆剧团的造反派同时到达,把珍藏全部运走,整整装了7卡车。

 结束后,抄家物资发还顾文彬后人,但仍有不少缺失,其中便有过云楼藏书中名列目录之首的宋版书两部。

 过云楼藏品的归处

 1992年,南京图书馆通过苏州古旧书店向顾文彬后人求购过云楼藏书,入藏书籍共500余部3000余册,其中宋元刻本及名家抄校本不少。

 2009年8月,顾文彬收藏的《七君子图》《王石谷水竹幽居图卷》两幅珍贵书画,被苏州博物馆永久收藏。估价逾亿元的《七君子图》,为元代书画名家赵天裕、柯九思、赵原、顾安、张绅、吴镇六人的七幅墨竹图合卷。六人皆为元代名家,该卷囊括了六人同一主题的画作,实为难得。

 《七君子图》的最右边是清乾隆年间藏家乔崇修书写的隶书“六逸图”三字引首,往左依次是清代金石家张廷济(号叔未)书写的“六君子图”,最后是吴昌硕书写的“七友图”。张见阳、乔崇修分别是清康熙、乾隆年间《七君子图》的收藏者,道光年间张廷济为其后的藏家蒋光煦题写引首。顾文彬得到这幅珍品后,见到的张见阳旧藏“已非完璧”,适逢他刚购得吴镇的横幅,“尺寸悉合,取以配入”,天衣无缝,仍然命名为《竹林七友》。

 顾文彬将过云楼藏品全部传给六孙顾鹤逸,顾鹤逸生前将过云楼书画分给四个儿子,《七君子图》《王石谷水竹幽居图卷》为四子顾公柔所得。1929年,顾公柔病逝,两幅书画又由其子顾笃琨继承。

真的

苏州为历史文化名城,文脉源远流长,藏书之风享誉海内外,历朝繁衍不衰,至明清已蔚然成风,前后计数百家。众多的藏书楼,汇聚了大量的典籍文献,使得苏州学子和士人受益匪浅。同时,众多的典籍又滋养了苏州众多的学者文人,而学者文人的聚书活动又反过来影响着地方的风尚,推动着苏州私家藏书风气的愈演愈烈。时人云:“吴中文风,素称极盛,俊士荟萃于兹,鸿儒硕彦,代不乏人。以故吴中旧家,每多经史子集四部书之储藏,虽寒俭之家,亦往往有数拾百册。至于富裕之家,更是连椟充栋,琳琅满目。故大江以南,藏书之富,首推苏州。”举目苏州地域,上至豪门高第,下至贩夫走卒,无人敢对典籍轻易毁弃。这种重视文化的理念深植于苏州人的观念之中,成为吴地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藏书楼就这样渐渐淡出了历史,淡出了人们的文化视野,留存于世的藏书楼已为数不多,即使基本留存下来的,也书去楼空,但其仍有着不少值得研究的线索。一部古籍不仅具有文物价值、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它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极为丰富。我们从苏州博物馆所保存的众多古籍善本中解读出苏州昔日私家藏书的辉煌。

苏州历史悠久,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这里也有不少博物馆可以参观,是了解苏州城市的最佳去处,那么在苏州有哪些博物馆值得一逛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推荐了博物馆的游玩路线。

线路一

这条线路离拙政园很近,大家也可以顺道去走一圈。春日里逛园林,也别有一番风味哦。

第一站:苏州民俗博物馆

目前,全馆环绕节令民俗、吉祥民俗与育子民俗展出一些民俗文物,介绍一些民俗知识。山塘看会、轧神仙的节令;孩子出生、满月的仪式,在这里你都能了解。

第二站:苏州园林博物馆

9:00-16:30周一闭馆

962015(团队参观需提前一天预约)

苏州园林博物馆在苏州市“百馆之城”发布会暨“一城百馆博物苏州”品牌发布上,荣获“文化传播奖”。这是国内第一家园林专题博物馆,较为系统地展示了苏州园林的历史、艺术、文化和传承等内容。

第三站:苏州博物馆

周一至周日:全天09:00-17:00,16:00停止入场劳动节:5月1日-5月5日

10月13日-10月31日:每星期二、三、四、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周五、周六09:00-20:00,19:00停止入场

每星期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11月1日-次年10月12日:每星期二至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

每星期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0512-67575666(开放日工作时间)

苏州博物馆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了,馆址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王府遗址,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新馆将现代美学和苏州文化融为一体,颜值极高。

博物馆内藏品丰富,包括文物、书画、遗迹等,展现了吴地丰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内涵。

第四站: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收藏了苏州近现代的刺绣、檀香扇、缂丝、琢玉、木雕、石雕、剧装戏具、桃花坞木刻年画、明式家具、民族乐器、仿古铜器、漆雕、金属工艺品及文房四宝等十余类五千余件工艺美术精品、珍品。2019年10月15日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整建制并入苏州博物馆。

线路二

这条线上的三家博物馆都在一处,步行可达。有余力的小伙伴可以结合线路①一起逛。

第一站:苏州丝绸博物馆

苏州丝绸博物馆设有历史馆、现代馆、少儿科普馆、桑梓苑和丝织机械陈列室、钱小萍丝绸文化艺术馆六大展区,其中历史馆包括古代厅、蚕桑居、织染坊、贡织院、民国街和非遗厅六部分。

第二站:苏州美术馆

9:00—12:00、12:30-17:00(16:0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实行网络实名制分时段预约参观

苏州美术馆素有“中国美术史上第一馆”之称。新馆设有面积达800平方米的1楼大展厅1个和面积在200至500平方米之间的中小展厅6个,展线463米,户外展览面积达800平方米,并设有多功能学术报告厅、恒温恒湿库房等。

第三站:苏州市名人馆

9:00—12:00、12:30-17:00(16:0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实行网络实名制分时段预约参观

苏州市名人馆以448位苏州名人为展示对象,以传统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展陈方式,融知识性、欣赏性、教育性、趣味性、参与性于一体。大家来这里可以了解到苏州丰厚的历史人文资源。

线路三

虽然地图上看起来各个馆场离得比较远,其实步行也不过一公里多,晃晃悠悠也就从泰伯庙走到生肖邮票博物馆了。逛博物馆的路上还能领略一番七里山塘的古朴景色。

第一站:泰伯庙陈列馆/吴门书道馆

苏州泰伯庙始建于东汉永兴二年,由当时吴郡太守糜豹奉朝廷之命而建,是江南地区第一座奉祀吴地开发始祖泰伯的庙宇,也是苏州历史最为悠久的祖庙。

吴门书道馆就在泰伯庙旁边,馆内展出了许多名人字画。

第二站:苏州生肖邮票博物馆

周二至周日9:30—16:30,16:00停止进馆参观

每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和特殊情况除外

电话:0512-68660201

苏州生肖邮票博物馆是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生肖邮票分馆,也是世界上第一座生肖邮票专题博物馆。馆内藏有1950年以来世界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的全部生肖邮票和部分生肖邮品,是收藏、展示和利用生肖邮票、研究传播生肖文化和生肖集邮的专门博物馆。

第三站:苏州商会博物馆

苏州商会博物馆曾是继山西平遥中国商会博物馆后的全国第二家商会博物馆。馆内形象地介绍了苏州商会诞生以来的风雨历程,展现了苏州民间商会在创新中转型和开拓求发展的历史脉络。这里是苏州商会的百年展览,也是苏州近现代商文化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苏州近现代史发展的一个缩影。

线路四

从造型精美的砖雕、到神奇古老的中医药,再到针线穿梭的艺术苏绣,每一个博物馆里都贮藏着令人无限惊喜的事物。

第一站:苏州刺绣博物馆

苏州刺绣博物馆展出大厅面积约300平方米,这里高度概括了这漫长的苏绣艺术史,从展出的共200多件作品中,参观者可以领略苏绣艺术的演变过程。

第二站:苏州中医药博物馆

周二至周六8:30-15:30,免费开放

中医药博物馆位于景德路330号的“春晖堂”。而“春晖堂”则是明嘉靖年间苏州状元申时行故居。

博物馆基本陈列物分类为陶瓷、铜器、杂项、中医古籍、名医造像、名医遗物、中药标本等。馆内还铸造了清代名医叶天士半身铜像,制作了博物馆多媒体导览软件,配以触摸电脑。大家通过三维动画讲解,可以形象、直观地走进中医药,了解中医文化。

第三站:苏州砖雕博物馆

苏州砖雕博物馆藏在学士街天官坊肃封里的悠长巷子中,这里曾是明代大学士王鏊故居古宅的一部。馆内陈列着各式砖雕。其中的苏式砖雕是南方砖雕艺术最重要的代表,被誉为“南方之秀”。

线路五

藏在平江历史文化街区里的博物馆,很适合用一天去边走边打卡。穿梭在狭长的街巷,爬上古老的城墙,俯瞰热闹的姑苏城,不失为一件美事。

第一站:苏扇博物馆

苏扇博物馆有许多名家扇面和竹刻扇骨,如张大千、溥心_、钱松_等名家,样式也很多,如檀香扇、团扇、漆扇、羽扇等。除此之外,这里还有与扇相关的陈列品,如扇坠、扇袋、扇箱、制扇工具等。

2020年1月16日,苏州苏扇博物馆(姑苏区平江路卫道观前16号)发布文保建筑修缮及消防设施改造公告,施工期约480天,修缮改造期间暂停对外开放。大家以后可以再来参观。

第二站:中国昆曲博物馆

9:00—16:30(周二至周日,周一闭馆)

0512-67271663

中国昆曲博物馆系全国唯一的集昆曲的历史、文化、艺术于一体,以陈列、展演、保藏、利用、研究为宗旨的专业艺术博物馆,其前身为全晋会馆(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站:苏州评弹博物馆

9:00—16:30(周二至周日,周一闭馆)

0512—67271797

苏州评弹博物馆建筑面积839平方米。馆内现藏有苏州评弹各类珍贵文物古籍史料一万余册,系在原苏州戏曲研究室、评弹研究室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第四站:苏州城墙博物馆

苏州城墙博物馆位于苏州市相门段城墙南段的中空部位,馆内展陈区分上下两层,拥有“序厅”、“城纪千年”、“城门故事”、“城里城外”

“城头记忆”和“城墙复现”六个展厅。这里用、模型和部分实物,集中展示了苏州各个历史时期城墙的形成历史和发展历程。

线路六

先去定慧寺巷8号捧一杯草莓小优,在从吴作人博物馆逛到苏州状元博物馆,然后在平江路上消磨掉一天的时光,才是这条线路的正确打开方式。

第一站:苏州状元博物馆

苏州历来就是状元之乡,历史上曾出现过45位文状元、5位武状元。苏州状元博物馆以展示苏州状元文化为切入点,突出了苏州“崇文”的城市精神,并以“状元”线索梳理出了苏州古建老宅文脉。

第二站:吴作人博物馆

9:00—12:00、12:30-17:00(16:0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实行网络实名制分时段预约参观

吴作人先生生于苏州,并在苏州度过了青少年时光。他与萧淑芳女士生前高度关注家乡的建设和发展,捐赠家乡百余件书画作品,委由戴念慈先生主持设计吴作人艺术馆。

艺术馆占地面积1430平方米,建筑面积780平方米,先后后推出“但替河山添彩色——吴作人、萧淑芳《佛子岭水库》研究展”、“此身犹未出苏州——吴作人与苏州研究展(第一回)”等展览。

第三站:艺术博物馆

苏州古代石刻艺术博物馆里收藏了许多精美石雕。馆内展览着宋代佛像和石雕柱础,、明清时期的石刻精品、明清墓葬石雕、牌坊额、苏州小件石雕等艺术精品。这些展品,材质多样、品类丰富,跨越了千年时光,充分反映了吴地工匠的精湛技艺。

线路七

走完这条博物馆的线路,也刚好走完十全街,进入十梓街的地盘。最能深深感受老苏州风情的地方莫过于这里了。

第一站:苏州大学博物馆

因疫情影响,苏大校园鉴赏日暂停

开放时间将另行通知

可进入“苏州大学”微信公众号,及时获取参观信息

苏州大学博物馆的前展馆为原东吴大学司马德体育馆,后展馆在司马德游泳池旧址上扩建而成,共三层。远远望去,博物馆气质厚朴,风格典雅。

馆内有苏州大学英烈展厅、“东吴碑廊”展厅、博物馆院士展厅、“百年流芳”展厅、“艺苑菁华”展厅、“蓝白世界”展厅,古籍展厅与文物荟萃展厅等等多个展厅,够大家逛很久。

第二站:苏州教育博物馆

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

苏州教育博物馆位于苏州古城区醋库巷44号柴园,这里水榭楼台、假山花木,应有尽有,环境很好。

馆内展示了苏州的教育史,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从泰伯建吴,到言偃传学、澹台讲学,再到府学、州学、县学相继诞生,书院、社学、义塾蔚成风气的历史,非常适合家长带小朋友一起参观。

第三站:苏帮菜博物馆

在十全街南园宾馆内,深藏着一个苏帮菜博物馆。馆内的大厅左侧设有休息区和展品陈列柜,右侧则是博物馆宽敞的序厅。二楼有苏帮菜文化体验餐厅,吃货们一定不要错过。

线路八

沿着人民路走,最后逛到道前街,一边打卡博物馆,一边还能感受市区的繁华~

第一站:苏州警察博物馆

苏州警察博物馆原为江苏按察司监和苏州府监,辛亥革命后设立为江苏高等检察院(法院)看守所,曾关押过七君子之一的史良,该监房被称为七君子监。又称苏州禁毒博物馆。

第二站:苏州碑刻博物馆

每周二至周日9:00-16:00(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本馆实行全预约入馆

观众可通过文化苏州云平台预约入馆参观

苏州碑刻博物馆是专门收藏、研究、陈列和复制古代碑刻的专业性博物馆,馆舍在苏州文庙府学内。馆内对外展出的基本陈列有:“四大宋碑陈列”、“大成殿孔子文化陈列”、“清代苏州工商经济碑刻陈列”、“古代书法碑刻陈列”、“明伦堂范仲淹与府学陈列”、“儒学碑刻陈列”、“古代农业经济碑刻陈列”、“现代书法碑刻陈列”、“德善书院陈列”、“清风堂廉石文化陈列”等。

第三站:颜文_纪念馆

9:00—12:00、12:30-17:00(16:0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实行网络实名制分时段预约参观

颜文_纪念馆为苏州美专(苏州美术馆)原址,是目前国内仅存的一处民国四大美术名校原校舍。主体建筑是颜文_先生当年主持建造的希腊式教学大楼,俗称“罗马大楼”。

这里常年陈列颜文_先生生平史料,特别还原苏州美专所使用的教室、校旗、校徽、校刊等文献实物资料,放映苏州美专老校友访谈。

只要登录《苏州方志网》“志书博览”专栏,就可以查阅到完整的《苏州市志》和苏州市(县)、区志等12部志书的网络版,从历史的角度全面了解苏州。

地址的话百度不让发,你自己百度搜索“苏州地方志”就可以了,第一个连接

苏州博物馆馆藏文物4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865件/套,二级文物1188件/套,三级文物32295件/套,尤以历年考古出土文物、明清书画、工艺品见长。此外,苏州博物馆还收藏有古籍善本725种3128册,普本28501种91754册,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两塔瑰宝 [宋]五节石函:顶部边长225厘米,底部边长27厘米,通高441厘米。1956年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塔第三层发现。石函平面方形,下广上狭,分五节叠落而成,无雕刻,内原置铁函。 [宋]铜如来佛像:高16厘米。1978年于瑞光寺塔第三层塔心的天宫中发现。佛像皆螺发肉髻,但在雕刻处理上各不相同。肩圆臂瘦削,胸肌结实,结跏跌坐于束腰莲花台上。相传释迦穆尼在菩提树下进入禅思,修悟怔道,采用的就是这种姿势,因此佛教通常以全跏坐为如来坐,身后皆有显示光明的火焰纹背光。 [五代]铜质大金涂塔:通高368厘米,塔座15厘米。塔为四方形,可拆卸,整个塔大致可分五部分,从上到下分别为:塔刹、蕉叶形插角、塔身、铜盖及带有四面十六个罗汉像的须弥座,整个塔身雕刻系印度风格,各面刻有佛教故事,蕉叶形插角外侧共刻故事三十二则,内侧分立四大天王像。塔刹占全塔比例约三分之一,刹座为莲形覆钵,刹身有相轮五重。 [宋]铜佛坐像:高192厘米,1956年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塔第三层发现。螺髻,双耳垂肩,身着袒右袈裟,结跏趺坐于圆形蒲团座上,背而出一环纽,未见背光。 [宋]铜十一面观音:高235厘米。两尊十一面观音像大体相同。观音像立于束腰莲花台上,一脚向侧前略伸,身穿天衣,一条飘带轻轻搭在右手上,左手持一宝瓶。全身配有璎珞、耳珰、颈饰、胸饰、臂钏、腕钏等各种珠宝佩带装饰,一条珠链从项颈处斜长至足背,身式略呈“S”形。 [宋]铜地藏佛像:通高21厘米。地藏菩萨像发现于瑞光寺塔第三层塔心的天宫中。其貌似沉寂端庄,阔额长耳,身披袈裟,衣纹流畅,半跏坐于长方形座上,左足下踏着莲花台。右手持一宝珠,左手置于膝上。 [五代]秘色瓷莲花碗:碗高89厘米,口径139厘米,盏托高66厘米,底径93厘米,通高135厘米。1956年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塔第三层发现。这件越窑秘色青瓷莲花碗由碗和盏托两部分组成。碗为直口深腹圈足,盏托形状如豆,盘口外翻,束腰,圈足外撇。碗身外壁、盏托盘面和圈足均饰重瓣莲花,如浅浮雕状凸起,被认为是五代、北宋年间秘色瓷标准器。 [宋]浮雕佛像石函:长46厘米,宽265厘米,高25厘米。1956年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塔第二层发现。系有六块裁好的砚石板榫合而成,平面长方形,盝顶,函身每面浮雕佛像五尊,底部四周刻如意云纹花边,函盖内面涂成漆地。石函内原置鎏金镂花包边楠木经箱。 [宋]针刺佛像铜镜:直径162厘米。针刺佛像,有“曹庶升舍入塔”六字。 [宋]楠木经箱:束腰长378厘米,宽192厘米,高21厘米,楠木制作。箱底垫有丝织物,外涂器,各部边缘和接缝处都镶包银质鎏金花边。这只经箱大体完整,箱上记载制作艺人姓氏更属可贵。1956年于苏州虎丘云岩寺塔发现,现藏苏州博物馆。 [宋]嵌螺甸经箱:长348厘米,宽137厘米,高127厘米。经箱分盖、身、台三部分。盖为盝顶长方形套盖,盖面图案在散花中聚成三朵团花,中间镶半圆形水晶,并点缀五彩宝石。四周斜坡和边沿嵌有瑞花、菱形环带花纹间以蝴蝶和飞鸟状钿片。箱身壁面四周嵌缠枝形石榴、牡丹等花卉,寓意“子孙满堂”。台座采用须弥座形式,设16个凹形台门,中有堆漆描金瑞草,金碧辉煌。 [宋]盛真珠舍利宝幢内木函:宽425厘米 ,高123厘米。1978年发现于苏州瑞光寺塔第三层天宫,真珠舍利宝幢就安置在这只内木函之中。内木函用银杏木制成,为五节正方形套叠式。在它内壁书有“大中祥符六年四月十八日记”字样,外壁画有彩绘四天王像,为罕见的宋画精品。四天王像比例均匀,面部表情夸张,画中还处处可见唐代画圣吴道子的遗风,笔墨浑厚雄健,用柳叶描法,线条生动流畅。 真珠舍利宝幢:通高1226厘米。1978年4月12日,三个顽童登上岌岌可危的瑞光古塔掏鸟蛋时,在宝塔的第三层意外发现了一个封存已久的宝藏,宝幢即是其中之一。宝幢置于黑色外木函内,木函的正面立墙上有两排白漆楷书:“瑞光院第三层塔内真珠舍利宝幢”。宝幢的主体用楠木构成,分须弥座、佛宫、刹三个部分。 书画[明]王宠《春山图》:内纵1008厘米,横305厘米;外纵240厘米,横57厘米。此幅《春山图》是其一幅极其少见的绘画作品,在其图左上角题诗一首:“媚眼风光恰似春,白沙黄荻水粼粼。轩窗遍启抛书坐,猿鹤襟期土木人。” [明]刘钰《烟水微茫图》:内纵1389厘米,横44厘米;外纵250厘米,横73厘米。在此图的右上方有刘珏五言诗一首,最上方为徐有贞行草五言题诗和跋文。根据徐有贞跋可知,此画作成化二年夏至后的一天,刘珏与徐有贞乘船至相城沈周家,在沈周家中作画、题文和跋文,为后人传达了吴门文人雅土的生活情景,特别是“江南不可思,动予情依依”的艺术情怀。 [明]蓝瑛《仿大痴山轴》:内纵3315厘米,横1005厘米;外纵440厘米,横137厘米。 [明]米万钟《红杏双燕图轴》:内纵156厘米,横539厘米;外纵255厘米,横65厘米。此轴画虬枝红杏,勾勒圈点,是当时作风。下一湖石,瘦皱玲珑,画法古怪,形似荆、关,而神似范宽。石后几丛芍药,元人画法,颇得逸韵。图中双燕相互顾盼,黑燕以红杏为衬景,白燕以拳石为烘托,别具新意。 [清]任薰《茹叶蜻蜓图》:内纵1522厘米,横544厘米;外纵270厘米,横85厘米。 [明]陈淳《牡丹湖石图轴》:内纵181厘米,横952厘米;外纵290厘米,横118厘米。 [明]唐寅《灌木丛篠图轴》:内纵1094厘米,横589厘米;外纵250厘米,横89厘米。 [明]夏昶《墨竹图轴》:内纵483厘米,横258厘米;外纵215厘米,横57厘米。此图两丛墨竹左出,一丛茂密,有沉甸甸下压之动态;另一丛为新篁,疏朗飘逸,十分传神。款署“仲昭”,钤“太常寺卿图书”印。 [明]沈贞吉《秋林观瀑图轴》:内纵143厘米,横61厘米;外纵270厘米,横90厘米。沈贞吉画法杜琼,其画传世极少。 陶瓷 青花折枝花果纹大盘明:宣德时期。高5厘米,口径299厘米,底径203厘米。胎质细腻,器形规整。侈口,浅弧腹,圈足,砂底。青花色泽纯蓝,无黑色锈斑,为国产含锰较高的钴土矿青料烧造。盘内壁绘青花折枝仙桃、荔枝、樱桃和柿子,中心纹饰为干叶榴花。外壁口沿处有青花匾额式款“大明宣德年制”,腹部四周为折枝番莲四组。底足露胎处火石红色明显。 洒蓝釉反口石榴尊(清):雍正年间。高182厘米,口径76厘米,底径68厘米,最大腹径156厘米。胎质坚致细白。石榴形,五瓣花口外撇,束颈,圆肩,圆腹,卧底假圈足。通体采用钴彩料为着色剂,釉面花纹犹如洒落的蓝色水滴,故称“洒蓝”,又名“雪花蓝”、 “青金蓝”。由于洒落的钴料深浅不一,釉色形成了青、蓝、白错落有致的斑点,外底书“大清雍正年制”青花六字行篆书款。 青花釉里红桃子天球大瓶(清):口微撇,长颈,假圈足,腹部丰满浑圆,似天体中的星球,故名“天球瓶”。整器比例合度,假圈足处理光滑。器身以青花绘桃树、桃叶,勾勒花、桃,釉里红作花蕊、花瓣之色,并绘大小寿桃九只。釉里红的烧造技术高超,釉厚处呈微黄绿色,显出了寿桃的成熟感。 洒蓝釉反口石榴尊(清):胎质坚致细白,石榴形,五瓣花口外撇,束颈,圆肩,圆腹,卧底假圈足。通体采用钴彩料为着色剂,釉面花纹犹如洒落的蓝色的水滴,故称“洒蓝”,又名“雪花蓝”、“青金蓝”。由于洒落的钴料深浅不一,釉色形成了青、蓝、白错落有致的斑点,外底书“大清雍正年制”青花六字三行篆书款。 清康熙款斗彩海水龙盆:清康熙年间。高4cm,口径213cm,底径125。敞口,浅弧腹,大平底,矮圈足。胎体坚致细白,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闪青。整器以海水云龙纹装饰,器外壁用釉下青花绘云纹,釉上抹红绘龙,并用黑彩点睛。器内壁绘五爪龙穿行于云海之间,龙姿威猛,龙嘴微张,犄角后掠。底书“大清康熙年制”青花双圈六字二行楷书款。 [清]陈鸣远款紫砂方斗杯:高54厘米,长119厘米,宽104厘米。此杯为酒器,形如方斗,器形规整。敞口,斜腹,平底。整器呈栗壳色,内壁光素,外口沿及下沿各饰连续回纹一周,左壁凸塑衔环铺首,右壁塑羊兽弧形把,并连有活环,正面阴刻行楷“斗有酒藏之久为君子有”十字诗句及划刻楷书“庚子维夏存朴堂主人属”和“作鸣远”等十三字,旁有阳文篆体圆形“陈”,方形“鸣远”二方印戳,背面凸塑螭龙一条。 [清]紫砂干果洗:高37厘米,长99厘米,宽83厘米。乾果杯实为象生器,是用含有白色细砂的棕色泥塑半爿栗壳型杯,下在浅棕色的板栗蒂疤处,用黄泥塑胡桃一只,旁附白色泥作的西瓜子一粒;在杯底胡桃,瓜子的左上方,有用棕色泥塑的乌菱一只及白色泥作的花生果一颗,右上方有用深紫泥塑的荔枝及白泥塑的白果各一粒,作杯的支衬足及把柄。 明,德化窑白瓷凸花高足簋:高97cm,口径14cm,底径109cm。簋式炉造型,敞口,平口沿,短束颈,扁鼓腹,胫部折收,外撇圈足,平底。足端露胎,胎质润白如玉。内外施白釉,釉质肥厚滋润如凝脂,近似象牙白。颈部饰凸花一周,颈腹部饰双瑞兽耳,圈足外侧饰回纹二周。 青花海水白龙盘:明宣德年间。青花瓷是釉下彩瓷器,它的蓝色花纹是用钴料在瓷胎上绘画,然后上透明釉,在1270度高温下一次烧成。青花瓷从唐代开始烧制,明清时期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这件青花瓷盘中心有一条暗花五趾白龙,外壁上有两条小龙做追逐戏耍的姿态。这件瓷盘就是明代宣德时期典型的官窑器代表作之一。 清顺治款青花天女散花碗:清顺治年间。高72cm,口径129cm,底径6cm。器形规整,撇口,深腹,腹微收,圈足。器足高深,足边修正圆滑齐整。胎体细腻,釉色白中闪青,青花色泽淡雅,呈色稳定。整器构图严谨,以线条纤细的淡描技法来装饰器物的内外壁。器内壁中心青花双圈内绘婴戏图。器外壁绘有两组带有浓厚唐朝风韵的天女散花纹饰,底书“大清顺治年制”青花双圈六字二行楷书款。 黄地绿龙盘(明):高39厘米,口径186厘米,足径129厘米。胎质细腻坚致,胎体厚薄均匀。口微敛,浅弧腹,矮圈足,底微塌。盘外壁黄釉地上绘有绿彩龙和云纹。圈足釉底青花双圈内有“正德年制”四字二行楷书款。 明甜白刻花葡萄花果纹菱花口盘:明永乐宣德年间。高26cm,口径201cm,底径117cm。盘为菱花式折沿口,浅腹、浅圈足,细砂平底,釉白肥厚而洁净,以划花的手法装饰菱花口盘,折沿为一圈十六组灵芝纹,内辟由荔枝、牡丹、枇杷、茶花、石榴、芙蓉、桃、菊花等组成花果纹组成,盘中心为一组缠枝葡萄,盘外壁由四组灵芝,四组梅花相间构成。整个器型如盛开的莲花,无款。 明万历款青花海水云龙把杯:明万历年间。高88cm,口径101cm,底径46cm。官窑,足形为平底高足,釉面平整,乳白莹润,青花发色呈蓝中泛紫,纹饰中杯外壁为两条云龙,其中一条为仰首向前追赶,另一条为回首嬉耍,在天空中穿云追逐,腹部为海水山石,杯把由十五朵云构成,在白色杯中心有双蓝圈大明万历年制六字楷书青花款。 明万历款五彩鱼藻小碗:小折沿口,腹较深,浅圈足。釉面细润,呈乳白色,青花色调蓝中泛紫。器内壁饰有五多青花云,中心青花双圈内绘正面云龙。外壁纹饰有青花鱼八条和水藻四条组成,并在釉面上用绿、黑、抹红加接青花水藻,在鱼上部空间用黄、绿、黑、抹红等彩绘小花九朵,好似鱼在水藻中惬意潜游。外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明万历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居仁堂粉彩梅鹊花碗:民国时期。这对瓷碗是袁世凯的第十三个女儿袁经祯捐赠的,器物胎质精白如雪,彩质纯净,碗壁内外画有粉彩梅鹊图。图案绘工精细,特别是白梅、红梅、绿叶均以渲染表现出浓淡明暗的层次,极富立体感。同雍乾官窑粉彩瓷器毫不逊色。圈足内有“居仁堂制”四字楷书款,真正的洪宪瓷器非常少见,因而苏州博物馆收藏的这两件器物更显弥足珍贵。 青花人物笔海:这件是清康熙时期的青花人物笔海。笔海即体积比较大的笔筒。此物件绘图精美,青色鲜亮,浓淡适宜。这件器物的有着康熙朝时期青花的主要特点--青分五色。 彭年款紫砂笔筒(清 ):高82cm,长8cm,宽61cm。树根形笔筒。紫红色砂泥。器身刻有轻烟佳月夕阳微雪 乙末夏日 少云制。器底篆书彭年阳文款。 抹红海水飞兽纹高足杯(明):万历年间。高89厘米,口径97厘米,底径48厘米。平底高圈足。釉面平整,乳白莹润,青花发色微泛紫。杯外壁红彩绘海水,间以青花苍龙、麒麟、海马、飞象、狮子、瑞鹿、鸾雀和鲤鱼等,杯把为红彩海水山石。白色杯心为青花双圈“大明万历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铜器回纹伯子觚:商代时期。高26cm,口径145cm。喇叭口,高圈足,有八乳钉,饰回纹,圈足内部有铭文。 回纹卣:商代时期。高224cm,口径115cm,145cm。扁圆形,缺盖,有双耳,圈足,肩部饰一周雷纹,卷口。 饕餮纹铜爵:商代时期。高177cm,有尾,有流,三足,足截面呈三角形,圆底,把内有铭文,有两蘑菇形柱,器身饰饕餮纹。 师趛重环纹四足盨:周时期。长271cm,宽178cm,高195cm,有盖,附双耳,果叶形圈足下附四足。腹较深,圈足缺口方正。盖上设捉手四枚,造型灵巧,转角圆润,铸有镂空纹饰。器身饰重环纹两组,器盖饰重环纹一组。 铜蟠螭三足提梁盉:战国时期。高29cm,腹径24cm。此盉造型别致,制作精良,纹饰布局合理,图案华丽,是吴国青铜器的代表作。盉属酒器。青铜盉的出现在商早期,盛行于商晚期至西周,春秋晚期至战国有所谓的提梁盉,颇具地方特色。 三羊三足炉:明宣德时期。高97cm,口径198cm,腹径213cm。 夔纹盨:西周晚期。高205cm,口径235cm,157cm。方形,双耳,圈足,有盖,盖上饰夔纹钮,盖、器身饰夔纹。 伯父乙鼎:西周时期。高179cm,口径183cm。口沿外撇,双耳,三足,双耳外侧饰重环纹,口沿下方饰蝉纹一圈,内底铭文三行。 羊鼎:周时期。高165cm,口径136cm。双耳,三柱足,口沿下部饰一周蝉纹,内底有铭文。

(更多馆藏文物还可翻阅

参考资料:

苏州博物馆主要分为三个区域。

中心部分是入口处、八角大厅、博物馆花园。

西部为展区;有4个·常设展厅:“吴地遗珍”(包括晨光熹微、争伯春秋、锦绣江南、都会流韵四个主题展室)、“吴塔国宝”(包括瑞光寺塔佛教文物和虎丘云岩寺塔佛教文物两个主题展室)、“吴中风雅”(包括书斋长物、陶冶之珍、攻玉巧技、雕镂神功、文房雅事、闲情偶寄、墨戏草堂(即宋画斋,室外)、锦绣浮生展厅)、吴门书画”尤以吴派及吴派源流诸子、四王吴恽及其源流诸子、扬州画派诸子等作品居多。有新石器时代和吴文化文物展厅,影视厅、多功能厅。还有不定期地举办海内外现代艺术品展览的特展厅、现代艺术展厅。

东部包括忠王府为现代美术画廊、建筑遗产的橱窗、家具和雕塑等艺术品、教育设施、茶水服务以及行政管理功能等。

苏州博物馆馆藏文物4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865件/套,二级文物1188件/套,三级文物32295件/套,尤以历年考古出土文物、明清书画、工艺品见长。此外,苏州博物馆还收藏有古籍善本725种3128册,普本28501种91754册,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