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哪些古书?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2浏览:1收藏

中国古代有哪些古书?,第1张

以下书籍按不同种类分,个别会有重复!内容不全,仅供参考

二十四史:《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辽史》、《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史》(清·张廷玉等)。

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书》、《礼》、《易》、《春秋》

诸子百家:《论语》、《孟子》、《荀子》、《道德经》、《庄子》、《列子》、《墨子》、《韩非子》、《公孙龙子》、《吕氏春秋》、《黄帝阴符经》、《六韬》、《三略》、《孙子兵法》、《司马法》、《孙膑兵法》、《吴子》、《尉缭子》

先秦:《穆天子传》、《公羊传》、《谷(榖)梁传》、《左传》、《山海经》、《楚辞》、《国语》、《战国策》、《考工记》

医学:《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难经》、《针灸甲乙经》、《本草纲目》、《濒湖脉》、《奇经八脉考》、《金丹》、《仙药》、《黄白》、《肘后救卒方》、《玉函煎方》、《千金方》、《神农本草经》、《四部医典》

天文历法:《夏小正》、《甘石星经》、《三统历》、《乾象历》、《皇极历》、 《大衍历》、《授时历》、《崇祯历书》、《周髀算经》、《步天歌》、《灵台秘苑》

数学:《九章算术》、《缉古算经》、《缀术》、《割圆密率解法》、《海岛算经》、《黄帝九章算法细草》、《议古根源》、《数书九章》、《测圆海镜》、《日用算法》、《杨辉算法》、《算学启蒙》、《四元玉鉴》、《图解》、《梅氏丛书辑要》

小说:《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镜花缘》、《聊斋志异》、《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醒世恒言》、《警世通言》、《老残游记》、《孽海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官场现形记》、《儒林外史》、《封神演义》、《隋唐演义》、《杨家将》、《说岳全传》、《北宋志传》、《皇明英烈传》、《醒世姻缘传》、《雷峰塔传奇》、《女仙外史》、《七侠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残唐五代史演义》

诗词歌赋:《诗经》、《楚辞》、《汉乐府》、《文选》、《全唐诗》、《花间集》、《全宋词》

农学:《齐民要术》、《氾胜之书》、《四民月令》、《农书》、《农桑辑要》

地理学:《水经注》、《徐霞客游记》

字典:《尔雅》、《说文解字》、《康熙字典》

还有:《梦溪笔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菜根谭》《天工开物》《永乐大典》《四库全书》

花了三个小时看完了《针灸真髓》,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人代田文志,书里的主要内容是他跟师泽田健先生学习针灸十多年所记的见闻录,后整理成此书。书后面还有附录《知热感度测定法针灸治疗学》,作者是赤羽幸兵卫。

这本书目前只看了一遍,书里的理论因为是随医的笔录,不是很系统,很多都不太理解(就算系统的,我感觉自己目前的情况,理解起来也有些吃力……)。有针对问题的配穴,而且书里的很多穴位是泽田健先生根据实操过程中给病人针灸时发现的,和古书记载的穴位不一样。

对于书里针对问题的针灸配穴,我个人觉得可以作为一个参考,但不能照搬里面的方法,需要辩证看待。而且《针灸真髓》和《谢锡亮灸法》一样,用的艾灸方法是直接灸的方式,效果更快更好,只是对于我们普通人,尤其不是专业人员,初接触艾灸,还是选择比较安全、简单、方便的工具灸、悬灸、灸贴之类的来调理身体。

导读: 文化,在养生市场上,受到很多群众的喜爱。下面给大家科普一下文化,让大家更多的认识、了解。

针灸文化

针灸是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它只作为一种医疗手段,后来逐渐发展为一门学科。针灸学就是整理研究针灸医疗技术及其规律和基础理论的科学。

针灸具有悠久的历史。古书上曾多次提到针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针,称为砭石。这种砭石大约出现于距今8000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相当于氏族公社制度的后期。中国在考古中曾发现过砭石实物。到了春秋时期,医学摆脱了巫的束缚,有了专业医生。据《春科左氏传》记载,名医医缓为晋景公诊时,指出要“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到焉,不可为之”。这里所说的“达”与“攻”指的就是针刺和火灸。

战国至西汉时期,随着炼铁技术的进步,金属针逐渐得到了推广。金属针逐渐代替了砭石,从而扩大了针刺的实用范围,加快了针灸的发展进程。东汉、三国时期,出现了许多擅长针灸的医学家,其中,皇甫谧所著《》,成为一部具有完整体系的针灸专著。两晋、南北朝时期,针灸专着明显增多。这一时期,针灸传到了朝鲜、日本等国。

隋唐时期,针灸发展成为一个专门学科,当时的医学教育机构太医署里设有针灸专业。随后,针灸学术不断向纵深发展。16世纪,针灸开始被介绍到欧洲。但是到了清代,医者重药轻针,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针灸学的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针灸得到了大发展。2000多所医院都设有针灸科;针灸的科学研究已经涉及机体的各个系统和临床各科;对针灸的调整作用、镇痛作用、作用,以及经络现象,经穴与脏腑相关等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科学实验资料。

在亚洲、西欧、东欧、拉美等已有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应用针灸术为本国人民治,不少国家还先后成立了针灸学术团体、针灸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著名的巴黎大学医学院就开设有针灸课。据报道,有效的种达307种,其中的就有100多种。1980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43种推荐的适应病症。1987年,世界针灸联合会在北京正式成立,针灸作为世界通行医学的地位在世界医林中得以确立。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针灸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中国科学院的王雪苔和中国针灸学会的贺普仁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2010年11月16日在内罗毕审议通过中国申报项目“中医针灸”,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针灸、、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1 拼音

zhēn jiǔ xué de fā zhǎn

2 概述

针灸学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一个重要专门学科。它发源于中国,后流传国外,当前已成为世界医学的组成部分。考古发掘和文献考证证明,针灸起源于中国原始时代的氏族公社制度时期。这个时期开始于十万年前,一直延续到距今四千年前,它跨越了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和从一万年前开始的整个新石器时代。在这个时期里,先民们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的认识逐步深化,制造石器日趋精致,用火技术不断提高,这些都为发明针灸提供了条件。古书曾记载一些关于针灸起源的传说,有的说是伏羲氏(或谓即太皞氏)“尝草治砭”,有的说是黄帝“欲创九针……得歧伯而砭灸之法精”。伏羲代表先民们开始畜牧的时期,而太皞则是原始时代生活在我国东部夷族的首领。太皞和黄帝都是氏族公社制度时期的代表人物。

针法的原始工具是石器,称为“砭石”。如《左传》记录公元前550年臧孙氏的一段议论:“美疢不如恶石”,汉服虔注:“石,砭石也”。《素问》说:“制砭石小大”,南北朝金元起注:“砭石者,是古外治之法,有三名,一针石,二砭石,三石,其实一也。 古来未能铸铁,故用石为针”。 可见砭石治病是起源于应用石器的原始时代。大约在旧石器时代,先民们就懂得了使用尖状器、刮削器之类的石器刺破痈疡,排出脓血,使病痛缓解。到了新石器时代,由于掌握了磨制精巧石针的技术,然后产生了专门的医疗工具砭石,并且扩大了应用范围,作为针刺治疗之用。我国曾在内蒙古多伦县和山东省日照县的两个新石器时代遗址里分别发现过砭石,为针砭的起源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据《素问》记载: 砭石治病来源于我国东部沿海一带以渔业为主的先民们,这同太皞氏发明砭法的传说是吻合的。近年来,在我国山东省发现的一批东汉画象石,内有用针砭治病的题材,医者作半人半鸟的形象,显然是来源于氏族公社制度时期的图腾崇拜。古代东夷族就是崇拜鸟图腾的。至于灸法则是来源于我国北部以畜牧为主的人们,北部地区风寒冰冽,先民们离不开烤火取暖,加上他们野居乳食的生活习惯,容易患腹部寒痛、胀满等证,非常适于热疗。据文献考证,先民们敲石取火,以及氏族公社制度晚期出现的骨卜,都喜用艾绒作为燃料,这同灸法的发现似有密切关系。

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476年,中国处于奴隶制度时代。砭石仍然是刺病的主要工具,但由于炼铜技术的进步,也出现了青铜医针。殷和西周甲骨文、金文里,有了关于针灸的象形文字,有的表示针刺人股,有的表示针刺人的腹背,有的表示灸人下肢。春秋时期名医医缓、医和都精于针砭之术。据《左传》记载,在公元前581年,医缓曾给晋景公诊病,认为他已病入膏肓,针、灸、药都无能为力。在这个时代,产生了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医学领域对脉、血、精、气、神等有了初步认识,并且产生了人体与天地相应的观念,显示了中医基础理论的萌芽。

从战国开始,我国进入封建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制度的变革,促进了医药学从经验向理论的深化。随着铁器的推广应用,砭石逐渐地被金属医针所取代,从而扩大了针刺的医疗实践范围,带来了针灸学术的飞跃发展。当时的金属医针有九种不同的形状和用途,称为“九针”,包括针刺和外科手术、 等工具。1968年,在河北满城一座公元前113年的墓葬中,出土过四根金针和五根残损的银针,为我国展示了九针的一部分原形。这个时期灸法也很盛行,都是应用艾炷施行的烧灼灸法。当时的医家都掌握针灸技术,例如,战国初期的秦越人(扁鹊),曾针刺急救一位患尸厥证而病势垂危的太子,被传为医史佳话。汉初的淳于意,在25人的诊疗记录中就有4人用过刺灸方法治疗。这个时期开始了对医药学的总结,出现了一些医药论著,包括针灸学术著作。1973年,在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两种经脉专著,大约撰于战国时期,反映了经络理论的早期面貌。《黄帝内经》为祖国医学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书中除了阐述中医基础理论以外,有多篇论述了经络、腧穴、刺灸法及一些疾病的针灸治疗。其中的《灵枢》尤详于针灸,故又名《黄帝针经》。

东汉、三国及两晋南北朝时期,针灸又有了进一步发展。华佗每当针灸,取穴不过一两处,并且很注意针感传导,著有《枕中灸刺经》(佚)。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也多次提到了刺灸、烧针、温针等法,注意针药结合,辨证论治。皇甫谧在公元256~260年,将《黄帝内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等书的针灸内容,汇而为一,去其重复,撰成《针灸甲乙经》一书。该书共收349穴,分为12卷128篇,按照脏腑、气血、经络、腧穴、脉诊、刺灸法、临床各科病证针灸治疗的学科次序加以编纂,成为一部最早的体系比较完整的针灸专书,对后世针灸学术的发展影响巨大。这一时期,针灸专著明显增多,而且出现了针灸腧 。在公元6世纪,针灸传到了朝鲜、日本等国。

隋、唐两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文化繁荣时期。著名医学家甄权、孙思邈,都精通中医各科,对针灸学术很有研究。唐 在公元627~649年间,曾组织甄权等人进行了校定针灸图书的工作。孙思邈撰有《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书传世,书中广泛地收入了前代各家的针灸治病经验,并且绘制了《明堂三人图》,“其十二经脉五色作之,奇经八脉以绿色为之,三人孔穴共六百五十穴”,成为现知历史上最早的彩色经络腧 (佚)。这个时期的针灸专著更加增多,而且有了针对专病的著作。如唐朝崔知悌的《骨蒸病灸方》,专门介绍灸治痨病方法;刊于公元862年以前的《新集备急灸经》,是我国最早雕版印刷的医书,专论急证的灸疗法。从7世纪开始,针灸发展成为一门专科,开始有了“针师”、“灸师”等专业名称。唐太医署掌管医药教育,分设四个医学专业和一个药学专业。针灸是医学专业之一,设“针博士一人,针助教一人,针师十人,针工二十人,针生二十人。”针博士掌教针生。

五代及宋、金、元时期,印刷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医药学文献的积累,加快了医药学的传播与发展进程。在北宋 的支持下,王惟一考订了354个腧穴位置及所属经脉,增补了腧穴的主治病证,于1026年撰成《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由 刊印颁行,并且还刻上石碑,以便人们抄录。1027年,王惟一设计的两具铜人模型制成,外刻经络腧穴,内置脏腑,作为教学和考试针灸师之用。这些成就和措施,促进了经络腧穴理论知识的统一。这个时期,针灸专著和针灸名医很多,形成了不同的针灸派别。有的特别讲究刺法;有的极力推崇烧灼灸法。甚至为了防止烧灼痛而采用全身麻醉;有的亲自观察尸体解剖,主张用解剖学知识指导针灸取穴;有的提倡按时取穴。元代滑寿考订经络循行及其与腧穴的联系,著《十四经发挥》(1341年)进一步发展了经络腧穴理论。

针灸学术在明代发展到 ,研究的问题更加深入和广阔。明代初期的陈会,中期的凌云,后期的杨继洲,都是驰名全国的针灸学家。明代针灸的主要成就有: ①对前代的针灸文献进行了广泛的搜集整理,出现了许多汇编性的著作。最有代表性的是《针灸大成》,内容丰富,对后世针灸学术的发展有很大影响。②针刺手法的研究。在单式手法的基础上形成了二十多种复式手法,并且围绕手法等问题展开了学术争鸣。③灸法从用艾炷的烧灼灸法向用艾卷的温热灸法发展,14世纪开始出现艾卷灸法,后来发展为在艾卷中加进药物,辨证施灸。④对于历代不属于经穴的针刺部位,进行了整理,形成“奇穴”一类。

清代医者重药而轻针,针灸逐渐转入低潮。18世纪吴· 谦等人奉敕撰《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以歌诀和插图为主,很切合实用。此外著述虽多,但都影响不大。1822年,清王朝竟以“针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为理由,命令将太医院针灸科永远停止。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针灸学术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有的西方殖民主义者甚至污蔑针灸是“医疗上的折磨”,把医针叫做“致死的针”。国民党 从1914年开始,多次提出要废止中医,并且采取了一系列限制中医的反动措施,造成了针灸事业停滞不前。但是,由于广大群众需要针灸治病,所以这门学术得以在民间继续流传。

就背针灸大成里面的每一条经的穴位歌诀就可以了啊。

经穴歌——————(12经络经穴歌)记忆用

我从《针灸大成》整理下来的经穴歌,没事背着玩的。有喜欢的朋友,抄下来,每天背一条。

我还有几张高清晰的标准格式经络图,可惜太大了,600多k,超出论坛上传标准,有喜欢的,论坛短信我吧。

腑脏十二经穴起止歌

手肺少商中府起,大肠商阳迎香二。

足胃头维厉兑三,脾部隐白大包四。

手心极泉少冲来,小肠少泽听宫去。

膀胱睛明至阴间,肾经涌泉俞府位。

心包天池中冲随,三焦关冲耳门继。

胆家瞳子髎窍阴,厥肝大敦期门至。

十二经穴始终歌,学者铭于肺腑记。

手太阴肺经

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决。

侠白尺泽孔最存,列缺经渠太渊涉。

鱼际少商如韭叶。

手阳明大肠经穴歌

手阳明穴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

阳溪偏历温溜长,下廉上廉手三里。

曲池肘髎五里近,臂臑肩顒巨骨当。

天鼎扶突禾髎接,鼻旁五分号迎香。

足阳明胃经穴歌

四十五穴足阳明,头维下关颊车停。

承泣四白巨髎经,地仓大迎对人迎。

水突气舍连缺盆,气户库房屋翳屯。

膺窗乳中延乳根,不容承满梁门起。

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存。

水道归来气冲次,髀关伏兔走阴市。

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连条口位。

下巨虚跳上丰隆,解溪冲阳陷谷中。

内庭历兑经穴终。

足太阴脾经穴歌

二十一穴脾中州,隐白在足大指头。

大都太白公孙盛,商丘三阴交可求。

漏谷地机阴陵穴,血海箕门冲门开。

府舍腹结大横排,腹哀食窦连天溪。

胸乡周荣大包随。

手少阴心经穴歌

九穴午时手少阴,极泉青灵少海深。

灵道通里阴郄邃,神门少府少冲寻。

手太阳小肠经穴歌

手太阳穴一十九,少泽前谷后溪薮。

腕骨阳谷养老绳,支正小海外辅肘。

肩贞臑俞接天宗,髎外秉风曲垣首。

肩外俞连肩中俞,天窗乃与天容偶。

锐骨之端上颧髎,听宫耳前珠上走。

足太阳膀胱经穴歌

足太阳经六十七,睛明目内红肉藏。

攒竹眉冲与曲差,五处上寸半承光。

通天络却玉枕昂,天柱后际大筋外。

大杼背部第二行,风门肺俞厥阴四。

心俞督俞膈俞强,肝胆脾胃俱挨次。

三焦肾七海大肠,关元小肠到膀胱。

中膂白环仔细量,自从大杼到白环。

各各节外寸半长,上髎次髎中复下。

一空二空腰踝当,会阳阴尾骨外取。

附分侠脊第三行,魄户膏盲与神堂。

譩譆膈关魂门九,阳纲意舍仍胃仓。

盲门志室胞盲续,二十椎下秩边场。

承扶臀横纹中央,殷门浮郄到委阳。

委中合阳承筋是,承山飞扬踝附阳。

昆仑仆参连申脉,金门京骨束骨忙。

通谷至阴小指旁。

足少阴穴经穴歌

足少阴穴二十七,涌泉然谷太溪溢。

大钟水泉通照海,复溜交信筑宾实。

阴谷膝内跗骨后,以上从足走至膝。

横骨大赫联气穴,四满中注盲俞脐。

商曲石关阴都密,通谷幽门寸半辟。

折量腹上分十一,步廊神封膺灵虚。

神藏彧中彧府毕。

手厥阴心包络经穴歌

九穴心包手厥阴,天池天泉曲泽深。

郄门间使内关对,大陵劳宫中冲侵。

手少阳三焦经穴歌

二十三穴手少阳,关冲液门中渚旁。

阳池外关支沟正,会宗三阳四渎长。

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堂。

天牖翳风瘈脉青,颅息角孙丝竹张。

和髎耳门有常。(到耳门截止)

足少阳胆经穴歌

少阳足经童子髎,四十四穴行迢迢。

听会上关颌厌集,悬颅悬厘曲鬓翘。

率谷天冲浮白次,窍阴完骨本神邀。

阳白临泣目窗辟,正营承灵脑空摇。

风池肩井渊液部,辄筋日月京门标。

带脉五枢维道续,居髎环跳风市招。

中渎阳关阳陵穴,阳交外丘光明宵。

阳辅悬钟丘墟外,足临泣地五侠溪。

第四指端窍阴毕。

足厥阴肝经穴歌

一十三穴足厥阴,大敦行间太冲侵。

中封蠡沟中都近,膝关曲泉阴包临。

五里阴廉羊矢穴,章门常对期门深。

任脉经穴歌

任脉三八起会阴,曲骨中极关元锐。

石门气海阴交仍,神阙水分下脘配。

建里中上脘相连,巨阙鸠尾蔽骨下。

中庭膻中慕玉堂,紫宫华盖璇玑夜。

天突结喉是廉泉,唇下宛宛承浆舍。

督脉经穴歌

督脉中行二十七,长强腰俞阳关密。

命门悬枢接脊中,筋缩至阳灵台逸。

神道身柱陶道长,大椎平肩二十一。

哑门风府脑户深,强间后顶百会率。

前顶卤会上星圆,神庭素髎水沟窟。

兑端开口唇中央,龈交唇内任督毕。

《难经》 十三卷。秦越人祖述《黄帝内经》,设为问答之辞,以示学者。所引经言,多非《灵》、《素》本文,盖古有其书,而今亡之耳。隋时有吕博望注本不传,宋·王惟一集五家之说,而醇疵或相乱,惟虞氏粗为可观。纪齐卿注稍密,乃附辨玄操、吕广、王宗正三子之非;周仲立颇加订易,而考证明;李子野亦为句解,而无所启发。近代张洁古注后附药,殊非经义;王少卿演绎其说,目曰重玄,亦未足以发前人之蕴;滑伯仁取长弃短,折衷以己意,作为 《难经本义》

《子午经》 一卷。论针灸之要,撰成歌诀,后人依托扁鹊者。

《铜人针灸图》 三卷。宋仁宗诏王维德考次针灸之法,铸铜人为式,分腑脏十二经,旁注俞穴所会,刻题其名,并为图法,并主疗之术,刻板传于世,夏竦(sǒng)为序。然其髎穴,比之《灵枢》“本输”、“骨空”等篇,颇亦繁杂也。

《明堂针灸图》 三卷。题曰:黄帝论人身腧穴及灼灸禁忌。曰明堂者,谓雷公问道,黄帝授之,亦后人所依托者。

《存真图》 一卷。晁公谓杨介编,崇宁间泗州刑贼于市,郡守李夷行遣医并画工往,亲诀膜摘膏肓,曲折图之,尽得纤悉介校以古书,无少异者,比 《欧希五脏图》 过之远矣,实有益医家也。王莽时,捕得翟义党王孙庆,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共刻剥之,量度五脏,以竹霆道其脉,知所终始,可以治病,亦此耳意。

《膏肓灸法》 二卷。清源庄绰季裕所集。

《千金方》 ,三十卷, 唐·孙思邈 所撰。用药之方,诊脉之诀,针灸之穴,禁忌之法,至导引之要,无不周悉。曰千金者,以人命至重,有贵千金。议者谓其未知伤寒之数。

《千金翼方》 三十卷, 孙思邈 掇拾遗帙,以羽翼其书。首之以药录,次之以妇人、伤寒、小儿、养性、辟谷、退居、补益、杂症、疮痈、色脉、针灸,而禁术终焉。

《外台秘要》 。唐·王焘在台阁二十年,久知弘文馆,得古方书千百卷,因述诸症候,附以方药、符禁、灼灸之法,凡一千一百四门。天宝中出守房陵及大宁郡,故名焉。

《金兰循经》 。元翰林学士忽泰必列所著,其子光济铨次。大德癸卯,平江郡文学岩陵邵文龙为之序。首绘脏腑前后二图,中述手足三阴、三阳走属,继取十四经络流注,各为注释,列图于后,传之北方。自恒山董氏锓(qǐn)梓吴门,传者始广。

《济生拔萃》 十九卷。一卷取 《针经节要》 ,二卷集 《洁古云岐针法》 《窦氏流注》 ,三卷 《针经摘英》 。首针法,以仿古制也。延佑间杜思敬所撰者。

《针经指南》 。古肥窦汉卿所撰。首 《标幽赋》 ,次定八穴指法及叶蛰宫图,颇与《素问》有不合者。

《针灸杂说》 。建安窦桂芳类次。取《千金》禁忌人神及 《离合真邪论》 ,未能曲尽针灸之妙。

《资生经》 。东嘉王执中叔权,取三百六十穴,背面巅末,行分类别,以穴属病,盖合《铜人》、《千金》、《明堂》、《外台》、而一之者也。

《十四经发挥》 三卷。许昌滑寿伯仁,传针法于东平高洞阳,得其开阖流注交别之要。至若 阴、阳、维、跷、带、冲 六脉,皆有系属,而惟 督、任 二经,则包乎背腹而有专穴,诸经满而溢者,此则受之,宜与十二经并论。通考䆳穴六百五十有七,而施治功,以尽医之神秘。

《神应经》 二卷。乃宏纲陈会所撰。先著 《广爱书》 十二卷,虑其浩瀚,独取一百一十九穴,为歌为图,仍集治病要穴,总成一帙,以为学者守约之规,南昌刘瑾校。

《针灸节要》 三卷、《聚英》四卷。乃四明梅孤高武纂(zuǎn)集。

《针灸捷要》 。燕山廷瑞徐凤著集。

《玄机秘要》 。三衙继洲杨济时家传著集。

《小儿按摩经》 。四明陈氏著集。

《古今医统》 《乾坤生意》 《医学入门》 《医经小学》 中取于针灸者,其姓氏各见原书。

《针灸大成》 总辑以上诸书,类成一部,分为十卷。委晋阳靳贤选集校正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