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大夫的文学常识
1 初中语文文言文文学常识表
61-劝 1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 (勉励,奖励) 2时周瑜受使至番阳,肃劝权召瑜还(劝说) 63-却 1相如因持壁却立(退,退回) 2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使---退,击退) 3却之为不恭(拒绝,推却) 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还,再) 5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回头) 6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但是、可是) 64-如 1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到 ---去,往) 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象,如同) 4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及,比得上) 5如能克谐,天下可定也(如果,假如) 6其如土石何(如----何,对 ---怎么办) 65-若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如,似,像) 2若入前为寿(你,你的,你们) 3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假如,如果) 4曾不若孀妻弱子(及,比得上) 5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若夫:用在一段话开头,用以引起下文,有"象那---"的意思) 66-善 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好事,好的行为) 2素善留侯张良(友好,亲善)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擅长,善于) 5先主曰"善" (好,对) 7采儒墨之善,撮明法之要(优点、长处)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 、处理好) 9善乃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喜欢、羡慕) 66-少 1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数量小,不多。
这里为少数人。) 2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不足,缺少) 3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稍微)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少年,青年;年轻) 5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削减、减少) 6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瞧不起、轻视) 67-涉 1楚人有涉江者(渡过) 2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进入,到) 4涉猎:泛览群书而不一定求其精 68-胜 1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能承受,禁得起,能忍住) 2刑人如恐不胜(尽) 3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胜利,战胜,取胜) 4一人之智力,不能胜天下欲得之者之众(胜过,超过) 5予观夫巴陵胜状(优美的,好的) 69-识 1相逢何必曾相识(懂得,认识) 2鄙夫寡识(知识,见识) 3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记住) 70-使 1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派遣,命令) 2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使,让) 3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出使) 4人皆得以隶使之(使唤) 5大王派一介之使至赵(使者) 6时周瑜受使至番阳(使命) 7周公之逮所由使也(主使,指使) 8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使) 71-是 1觉今是而昨非(正确,认为正确) 2是又在六国下矣(这个,这样,这些) 3自信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表示肯定判断) 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是故,是以:因此) 5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是以:因此) 72-适 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到……去) 2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女子出嫁) 3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顺从,适合) 4从上观之适与地平(恰好) 5适为虞人逐(刚才) 6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同“谪”,被流放) 73-书 1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写,记下)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 4家贫,无以致书以观(书籍,书) 5拜送书于庭(国书) 74-孰 1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谁,哪个) 3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与:与……比,哪一个更……) 75-属 1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连接,连缀) 2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 6若属皆且为所虏(等、辈) 7查明属实,事属可行(系、是) 76-数 1众数虽多,甚未足畏(数目,数量) 2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几,几个) 3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命运) 4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列举) 5范增数目项王(屡次) 6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计算) 77-率 1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带领,率领) 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全都,一概) 78-说 1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讲) 2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言论,说法,主张) 3《师说》《捕蛇者说》(文体的一种) 4范增说项羽曰(劝说,说服) 5秦王不说(通"悦",高兴) 79-私 1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私人的,自已的,与"公"相对)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3私见张良(私下,私密地) 4丹不忍以已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私利、私事) 5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私交、秘密的活动) 80-素 1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白色的生绢) 4素善留侯张良(向来,一向) 6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白色的,没有文采的) 81-汤 1臣请就汤镬(热水,开水) 2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汤药) 3疾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同"烫",用热水焐) 5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 82-涕 1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眼泪) 2士皆垂泪涕泣(哭泣) 83-徒 1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同伙,一类人) 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徒然,白白地) 3徒以吾两人在也(只,不过) 4班白者多徒行(步行) 6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门人、弟子) 84-亡 1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逃亡,逃跑) 2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失去,丢失) 3今刘表新亡(死亡,死) 4战败而亡,诚不得已(灭。
2 高中文言文文学常识
1、从中国上古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期间的文学,叫先秦文学。
2、神话产生在文字发明以前。神话中充满了丰富的想象,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3、在中国流传最广的神话是“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等。
4、《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相传曾经由孔子编选。
5、《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西周至春秋中期各地方民族及朝庙乐章共305首。
6、《楚辞》为西汉刘向所辑,收有屈原、宋玉写的赋,因具楚地方声,故称《楚辞》,对后代文学创作有深远影响。
7、屈原是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
9、先秦散文是指秦代以前的散文,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类。《左传》和《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论语》、《孟子》、《墨子》、《庄子》是先秦诸子散文的代表。
10、《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历史著作,在历史、文学和语言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11、《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学生的言行,由孔子的学生写成。这部儒家经典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友从远方来是值得高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做的事,不应该让别人去做),这是孔子《论语》里的名言。
详情见:/linkurl=vFBR9KHGRycr1U382f_ckEyjBhohjhNCQmz34kpUtLTw_5ZU3pTtfa6DekQpTTszjmOvF3mjCHctcgHaV9WAfiR9Lia7VHuL2WoJHgWD3V_
3 文言文,文学常识
书信
尺牍,信礼
第一个书:中书,南朝时候的官员称谓。
第二个书:即书信,是文体的一种。
所以由此我们知道,“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给谢中书的一封信。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但是,中国的应用性文体从来不排斥审美的文学属性,尤其是书信一体,多记事陈情,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书信,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结合十分完美。汉魏六朝的尺牍重在实用,文人多无意把其写为审美的作品。唐宋以后,在一些文人的笔下,尺牍的实用功能明显淡化,审美性能日益强化,有些尺牍刻意写成纯粹的文学作品(参考《中国尺牍文学史》序,詹福瑞)。尺牍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抒情,比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林觉民的《与妻书》;也可以写景,比如吴均的《与宋元思书》;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如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也可以谈论文学,如曹丕的《与吴质书》,谈论政治,如欧阳修《上杜中丞论举官书》,还可以进谒显贵,勉励后学,如此等等,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书牍文传统。尺牍和其他文体一样,也讲究谋篇布局、文质俱佳。另外,尺牍不一定都用“书”字标明,如苏轼的《与子由弟》《答秦太虚》就是。
4 文言文文学常识
测试要求:1、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2、理解课外浅易文言文的基本内容。3、文言翻译4、常见实词5、常见虚词6、默写课文或片断。7、正确朗读或断句。
文言文翻译
(一) 翻译文言文的原则。
翻译文言文的三个基本原则是“信”、“达”、“雅”。“信”的要求是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出来。“达”的要求是翻译出的现代文表意要明确,语言要通畅、语气不走样。“雅”的要求是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及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一般做到“信”、“达”即可。
(二)文言文翻译的关键是译准重点字词。
(三)文言文翻译五字法:
1、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器具、时间名词等,可照录不翻译。
例:“庆历四年春,腾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2、补在翻译文言文时应补出省略成分。
3、删 古文中有的虚词现在已不用,不译也不影响表达,可删。例发语词“夫”,相当于顿号的“之”等。
4、换在翻译时应把古词换成相应的现代词。例:“岁赋其二”中“岁”换成“年”。
5、调 古汉语的谓语前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介宾结构后置等翻译时须调整词序,使之合乎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
5 文言文记铭说表的文学常识
说: 一种文体,通过发表议论或记述事物来说明某个道理。说,也称杂说。 是一种文体说这种文体很象现在的杂文或短篇的小论文。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早期的“说”是谋臣向君主献计献策的“说辞”,要求深入浅出,生动婉转,多借助比喻、传说、寓言等来增强说服效果。后来“说”体由口头转向书面,演变成阐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的文体,形式自由活泼,带有杂文、杂感性质,或侧重记叙,或侧重议论。一些接近于文学散文的“说”一般不采用“论”这种体裁。如《爱莲说》《捕蛇者说》《马说》等。
铭: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刻在碑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
记: 描写事物的书、文章或文体志 也是古代文体一种 有“志”的意思:~载。~述。笔~。杂~。旅游~。大事~。《岳阳楼~》。
表: 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在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乐毅《报燕惠王书》、李斯《谏逐客书》,“书”是书信、意见书的总称。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可见,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统观众多表文,尽管具体内容不同,但都离不开抒情手法的运用,因此,“动之以情”也可以说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此外,这种文体还有自己的特殊格式,如开头要说“臣某言”,结尾常有“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之类的话。
6 七上下文言文的文学常识归纳
句式倒装 古今汉语句法成份的位置基本相同。
在正常情况下,汉语句子成份是有一定顺序的。如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动词谓语在前,宾语在后;修饰限制或在中心词前,补充成份在谓语后。
但在古代汉语中,有些词在充当句子成分时,与现代汉语的位置顺序不一致。有时宾语可以放在动词谓语前面,定语可以放在中心语的后面,甚至有时候谓语还可以放到主语的前面等。
常见的倒装有以下的五种: 1宾语前置:疑问句中 否定句中 出现结构助词 2定语后置:数量性定语后置 修饰性定语后置 “者”字短语作定语后置 3介词并语前置4介词宾语的位置, 5谓语前置(1) 宾语前置 宾语在一定的语境中,要放在动词谓语之前,这是古代汉语中最为突出的一种语序现象。一般地说这种前置是有条件的。
其类有三: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提前。 例如, ① 大王来 何操 ? ② 沛公 安在 ? ③ 臣实不才,又谁 敢怨 ?④ 圣王有百,吾 孰法 焉? ⑤ “许子冠乎?”曰:“冠。”
曰:“ 奚 冠?”曰:“冠素”。 ⑥ 吾 谁欺 ,欺天乎? 上解中疑问代词“何”、“安”、“谁”、“孰”、“奚”,都是用作宾语而置于谓语的前边的。
例(3)的“敢”是能愿动词,它必须与动词连在一,所以“谁 ”用在“敢”之前。最有启发性的是例(6),“欺天乎”当然也是疑问句。
但由于“天”这个宾语是名词。不是疑问代词。
所以放在动词“欺”的后面。 二、否定句中代词宾语要前置 常见的否定词有:不、母、无、未、、弗、勿、莫等。
例如: ①然而不王者,未 之有 也。 (未有之) ②臣未 之闻 也 (未闻之) ③我无 尔诈 ,尔无我虞。
(无诈尔…) ④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 或欺 。 (莫欺之) △疑问代词作宾语而前置的格式,在上古汉语中相当严格的。
据统计,《左传》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的占984%。而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置于动词前面的,并不那么严格,先秦古籍中就有一些后置的情况。
例如: ①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 何求 。 汉代以后,这种宾语更是大量后置,例如: ②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 为之 。
虽然汉代以后的文言文,前置和后置并存。我们可以认为前置是沿袭先秦语法规则,是文人仿古的结果。
(三)宾语后有结构助词“是”、“之”等 为了突出宾语而把宾语提前,并在提前的宾语和动词之间用上“是”或“之”,构成“宾语+是(之)+动词”的格式,例如:① 宋何 罪之有 ?② 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 也。③ 将 虢是灭 ,何爱于虞?④ 我周之东迁, 晋郑依 焉。
⑤ 王贪而无信, 唯蔡是感 。(感通憾怨恨)⑥ 子曰:“求,无乃 尔是过 与?(责备你)其各例意思分别是:宋有何罪、说的是虞虢、将灭虢、依晋郑、感蔡、过尔。
为了强调行为的单一性、排他性和论断性,便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唯”、“惟”,构成“唯(惟)…是…”的格式。以上例就是这种格式。
这种句式仍保留在一些成语中,如“惟命是从”“唯利是图”“唯才是举”等。其他语句如:1惟余马首是瞻。
(只要看我的马头就行了)2惟陈言之务去。 (只要是陈旧的语言就务必去除)以上各句翻译要体现出“只要…就”的意思来,如只要是命令就听从,只要有利就图,只要是人才就举荐。
古汉语中,还有些没有形式标志的宾语前置,但并不多见。 (2)定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里,定语一般都放在名词中心语前面,用来修饰中心语。
但在古代汉语里为了强调和突出定语或者因为定语过长没,而为了使语言更流畅,于是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后边。今译时,一般都应提到中心语前面,其格式有三类 〈1〉数量性定语后置 ① 命子封帅 车-- 三百乘 以伐京。
② 不豫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③ 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2〉修饰性的定语后置 ①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②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分别译为:“长长的剑”(陆离,形容剑之长),“高高的切云冠”(崔嵬,形容冠之高)。
高高的庙堂,远远的江湖。 〈3〉“者”字短语作定语后置 ① 太子宾客 -- 知其事音,皆白衣冠道之。
② 其石 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③ 村中少年 -- 好事者驯养一虫。
译为“知其事的太子宾客:“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的石头:“好事的少年”。
都因为有“者”字标志而将定语后置 。(2) 介词宾语前置 介词结构的宾语通常是在介词后面,但在古代汉语中,也可放在介词之前,主要以下两种: 〈1〉疑问句中,介词的宾语前置 ①许子 奚为 不自织? (为什么?) ②何以 战? (凭什么?) ③客 胡为 若此 (为什么?) ④曷为 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 (为何?) ⑤ 学 恶乎始 ? 恶乎终 ? (从哪里?) 〈2〉一般句式中的介词宾语的前置。
为了强调介词的宾语,虽无形式标志,但也可以将宾语提到介词之前。例如: ① 楚国 方城以 为城, 汉水以 为池。
② 楚战士无不 一以当十。 ③ 沛公 北向坐,张良 西向待。
在现代汉语中,还有“ 夜以 继日”这类成语是古汉语的遗够 (3) 介宾语短语的位置 介宾短语可以作状语,也可以作补语,这是古今汉语相同的。但是,古汉语中表示方式、时间、处所、原因、比较。
(1) 这是古代当时实际口语裏有的现象,并被运用於书面诵读之中,再经由文献记载被後来的人延承了下来。而在後来的口语裏,这些现象可能部分仍延续下来了;但也有大量的失传了,只保留在书面诵读中。当然,在现代的普及教育条件下,书面诵读对口语的影响又比以前要大,这使得部分仅保留於书面用法又有可能重新进入口语体系。
(2) 类似的情况,性质是一种构词法上的形态现象,体现的是先秦汉语最初曾有的通过改变表层的词形来实现语义上的构词派生的现象。怎样理解这个性质?这涉及的是历史语言学裏基於汉藏对比进行的先秦汉语构拟,现在的构拟模型方向大致是认为,先秦汉语及其前身是有构词形态的,但这种形态不是针对语法的屈折的而只是面向语义上的派生的。具体说来,先秦汉语的形态主要包括辅音词缀(不带元音的前中後缀)、同部位的辅音交替(声母交替与韵尾交替)。
(3) 题主对去声变读的概括是不准确的,因为并不是名词活用为动词造成的。在我的归纳裏,平上入变为去声,至少有两种典型的形态效果:宾动化(不及物变及物),名词化。题主列举的只是前一种类型,而後一种类型则可以有「行事之行读平声/品行之行读去声」这样的例子(这个例子在口语裏失传了,但古籍注疏裏是辨析的)。这两类,体现的可能是不同的语音效果上的形态,比如可能一种是-s後缀形成的而另一种是用韵尾交替(加送气-h)形成的。就是说,这种表面看起来是声调变读的情况,但实际在先秦是体现为非声调特徵差别的。
综上,类似的情况,一般以《经典释文》裏记载的辨析为依据。《经典释文》是隋朝学者陆德明著集的一部专门辨析重要经籍裏的多音字及疑难字的音义的著作,记载辨析的是自东汉洛生咏传统开始的书面诵读体系。如前所述,这些书面诵读都是有实际口语依据的,性质大概就是在传承东汉洛阳城裏的一些实际语言上的音义及用法辨析。就是说,这并不是像题主所以为的那样是後来的人规定的,而是东汉洛阳城实际曾有的,只是这些辨析在後来的口语裏有不少失传了而已。
学习文言文,最应该下功夫的是文言字、词、句式等方面的知识,只有积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识,才可能顺利地阅读文言文。
1重视预习,学会自学
课前一定要借助注释自己逐字逐句去翻译,不要坐等老师来讲解。预习时注意找出疑难字句提交课堂讨论,向老师、同学请教。对重点字词要进行归类认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相当多的文言实词是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我们要善于记忆、比较、归纳、整理,把“字词”学“活”。可以自己制作一个“常用文言词简表”,列出“词、词类、意义、例句”几个栏目,使知识系统化,提高学习效率。
2遵循“字不离句”的原则
不管是实词还是虚词,其意义、用法总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显示出来的,积累文言字词不要死记硬背,而应结合“语境”去揣摩。但是只把串讲一概当成解释字义的根据,这种本末倒置的方法也是十分有害的。例如“至于劝善规过足矣”一句,课文下面注解为“能够做到规劝行好事,不行坏事就不坏了”。这仅是串大意,但学生常据此对号入座地去释义,误以为“至于=能够做到”,“足=不坏”,这就脱离了字词的既定意义,造成错误概念。其实“至于”和“足”不解释也行。而若认为“劝=规劝”,就又脱离了具体语境,因为“规劝”与行善搭配不起来。这个“劝”就是“劝勉”的意思,与“劝学”的“劝”同义。对翻译和字义的准确解释不加区分,很容易违背理解字义词义的基本原则。
3牢牢记住主要文言句式
主要文言句式有五种: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每种又有几种不同形式,记住形式,便于识记和理解。例如,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1)、“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2)、“,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3)、“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4)、“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5)、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很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4.提倡诵读
语文教材强调文言文的朗读、背诵,通过多读多背来掌握文言知识,理解文意,可培养语言感悟能力。文言文和现代文在语言形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文言文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书面语言,和后来历代作家仿古语言而写成的作品,属古汉语体系,这类文章跟现代文的主要区别在于语言上的差异。因此文言文学习的难点和重点,也在语言上。文言文中的之乎者也,诘屈聱牙;词的通假、活用、古今异义,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特殊句式,跟现代汉语习惯更有所不同。所以只有多诵读,才能培养古汉语语感,只有多诵读,才能了解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才能领悟文言文的至善至美。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更是一个“泱泱文章大国”,文言文中有许多为政、为人、为学的好文章,好观点。还有大量的有生命力的词语和句子,至今仍在延用。只有通过读,尤其是诵读,才能体味其特有的品味和意蕴。诵读可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借助注释,粗读课文。预习时完成粗读任务。粗读的首要任务是疏通文字,然后在此基础上感知课文,从整体上初步把握课文结构。结合注释,根据上下文读两三遍,对课文内容应该能了解六七成了。粗读中要画出疑难词句,以备在课堂上提交讨论。
第二步,质疑、解难、细读课文。通过课内细读,要能准确地正音、正形、断句,要解决粗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要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要增进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第三步,深入领会,精读课文。精读时要力求读出语气、语调和节奏。通过精读,更深入地感悟、理解作品,体会文章的情感,把握文章的特色。
第四步,鉴赏评价,熟读课文。这一步主要靠同学们在课后主动进行。要熟读成诵,要强化文言字词的学习效果,深化对课文内容、结构的理解。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诵读时要做到:眼观其义,口读其声,耳听其言,脑思其义,把眼、口、耳、脑都动员起来
1 新课标七年级上学期文言文整理: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
七年级上:
1、通假字
而置之其坐(坐: )
反归取之(反:)
略无阙处(阙: )
土人谓之“傍不肯”(傍: )
人皆伏其精练(伏: )
2、古今异义
至之市,而忘操之(操: )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及: )
是吾剑之所从坠(是:指示代词,这儿,今是判断动词)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求:)
至于夏水襄陵(至于: )
沿溯阻绝(沿: 溯: )
虽乘奔御风(奔: )
不以疾也(疾: )
方为秋田之害(方: )
岁以大穰(岁: )
但逐层布板讫(但: )
匠师如其言(如: )
3、词类活用:
虽乘奔御风(奔: )
不以疾也(疾: )
每至晴初霜旦(霜: )
匠师如其言(如: )
七年级下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
处决如流(处决: )
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龌龊: )
既薨(既: )
普明日复奏其人(明日: )
普颜色不变(颜色: )
卒用其人(卒: )
非显者刺(刺: )
池中奇峰绝壑(绝: )
3、词类活用
亦荆吴形胜之最(最: 副词用做名词,最美的地方??)
富人于五所园也(园: )
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下: )
2 语文初二上册文言文全部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重点词语:1隶:属于 2世隶耕:世代从事农业生产; 3未尝:不曾; 4求:要求5 旁近:邻居 6与:给; 7书:写; 8为:题写; 9以……为意:把……作为诗的内容; 10观:欣赏; 11自是:从此; 12是:这、此; 13就:完成; 14者:……的地方; 15稍稍:渐渐; 16或:有人; 17邑人:同县的人; 18乞:求取,这里指花钱求仲永提诗; 19环谒:到处拜访; 20使:让; 21从:跟从; 22称:相当; 23闻:听说;知道 24泯然:完全。
指仲永的才华完全消失,和普通人一样了。 25不至:没有达到(要求)。
26王子:王安石的自称。 27通悟:通达聪慧 28夫:句首发语词,不译。
29固:本来。 30文理:文采和道理。
31可:值得。 32秀才:这里指一般学识优秀的士人。
33谒:拜访环谒:四处拜访 34书具:写字的工具,指笔、墨、纸、砚 35彼其:他 36贤:胜过 37材人:有才能的人 38自:回到 39金溪:地名,现在江西金溪 40尝:曾经 通假字:扳:通“攀”,牵,引 一词多义:自为其名 为:题写卒之/为众人 为:成为其诗以养父母 以:用来或以钱币乞之 以:用 古今异义:众人:古义:普通人;今义:大家先人:古义:去世的父亲;今义:祖先词类活用:1 父异焉 异:对……感到奇怪2 邑人奇之 奇:认为……奇异3 宾客其父 宾客:名词作动词4 利其然 利:以……为利。
3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总结一、古今异义[1] 1、基本词:这类词古今词义没有什么变化,容易理解。
如人、马、日、月、山、水等。 2、一般词(这是记忆的重点) (1)变词。
这类词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思相同。如:古文叫“冠”,现在叫“帽子”;古时叫“牖”,现在叫“窗”。
(2)半变词。这类词字形相同,字音相同,词义不同或古今词义有细微差别。
另一种情况是单音词变成了双音词。 ①古今词义不同的。
如“走”“劝”等。 ②古今词义有细微差别的。
如“购”“沐”“ 浴”等。 ③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的。
如“克——克服”“固——坚固”“衣——衣服”等。 二、一词多义:一个词有本意、引申义、比喻义这就造成了一词多义现象。
如“兵”的本意是“兵器”,引申为“士兵”,再引申为“军队”,又引申为“兵权”,进一步引申为“战争”,还引申为“战略战术”。有时一个词的几个意思并存于一篇文章中,给我们阅读造成了困难。
三、假借义(通假字)。 1、音同形似。
如“直→值”“禽→擒”等。 2、音不同,但有相同的声母或韵母。
如“内→纳”“见→现”等。 3、音同形不同。
如“要→邀”“裁→才”“有→又”等。 注意:通假字是单向通,不是双向通。
如“要通邀,邀不通要”。 四、词类活用。
1、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如“先轸朝”中的“朝”,“师劳力竭”的“竭”等。
2、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如“以闲敝邑”的“闲”等。
3、意动用法。如“秦不哀吾丧”的“哀”等。
4、名词作状语。如“且使遽告于郑”的“遽”等。
5、动词、形容词用作名词。如“是说也,人常疑之”的“说”等。
6、其它。“用心一也”的“一”用作形容词“专一”,“以乘为先”的“乘”用作数词“四”,“驽马十驾”的“驾”用作量词等。
虚词 一、分清虚实。文言虚词除了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还包括代词。
某个词既可以是虚词,又可以是实词。如“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的“顾”是动词“探望”的意思,是实词;“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的“顾”是“难道”的意思,是虚词中的副词。
二、辨明词义。虚词很多是多义的,要看它在句子里的作用确定它的词义。
如“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第一个“之”是助词“的”,第二个“之”是代词“他”,代苏迈。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第一个“为”是介词“给”“替”的意思,第二个“为”是动词“出”“作”的意思。 三、通晓古今词义变化。
1、有些文言词语已经完全消失。如“夫” 盖”等。
2、有的意义和用法发成了变化。如“所以”,在文言里表示原因,现在表示结果了。
3、有些改用了别的词。如“于”在文言里能起多种介绍作用,现在分别用“在”“向”“到”“对”“从”“同”“给”“比”“被”等介词代替了;结构助词“之”,改用“的”等。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文言文主谓语之间一般不用判断动词“是”。 1、……者,……也。
如“亚父者,范增也。” 2、……,……也。
如“我,子瑜友也。” 3、……者,……。
如“博鸡者,袁人。” 4、……,……者也。
如“牡丹,花之高贵者也。” 5、主语,谓语。
如“刘备天下枭雄。” 6、用“乃”“即”“为”“皆”“则”等表示判断。
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此即忠烈之面目宛然可遇”,“我为赵将。”
“环村居民皆猎户。”“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7、用“是”表示判断(文言文中很少用)。如“斯是陋室。”
二、省略句。文言文有些句子往往省略某些成分。
1、省略主语。“(武陵人)便舍船,从口入。”
2、省略宾语。“权起更衣,肃追(之)于宇下。”
3、省略谓语。“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4、省略介词。
“亮躬耕(于)陇亩。” 三、倒装句。
1、宾语前置。 (1)疑问代词作宾语时要放在动词或介词前面。
如“大王来何操”的“何”。 (2)在否定句中,带有否定词“不”“未”“莫”时作宾语的代词要前置。
如“古之人不余欺也”的“余”。 “臣未之闻也”的“之”。
2、定语后置。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人马烧死者甚众。” 四、被动句。
1、形式上有表被动的标志(介词“于”,动词前用“受”“见”“被”“为”“为……所”)。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受制于人”,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等。 2、形式上没有被动的标志,只能从意念上去理解。
如“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可以被镂刻空。)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兵受挫,地被削。)
这就是你所说的“文言现象”,这些知识是要记忆、积累的。每学一篇文言文,就把这篇文章的上述“文言现象”整理出来,进行记忆,一篇文章一篇文章的积累,你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会很快提高的。
4 小学文言文的通假字、多义字、古今异义词通假字 1)食马者:“食”通“饲”,喂 2)才美不外见:“见”通现,显现 3)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 4)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古今异义 是 古义:这样的今义:判断词 安 古义:怎么今义:安全;安定;安装 等 古义:同样今义:等候;用在人称代词名词后表示复数或列举 或 古义:有时,有的人今义:或者 一词多义 虽有千里之能:的 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不译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马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助词,不译 虽有千里之能:才能,能力 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 策之不以其道:用鞭子打 执策而临之:马鞭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连词,表转折,但是 执策而临之:连词,连接状语和谓语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吃,动词 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 喂养,动词 故虽有名马:即便 虽有千里之能:虽然 其真无马邪:难道(反问,加强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可译为“恐怕”(表示判断、猜测) 词类活用 形容词用作动词: 辱:辱没。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尽:吃尽。
(一食或尽粟一石。) 名词用作动词: 策:名词,马鞭子。
这里用作动词,用鞭子打的意思。鞭策,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 数量词用作动词: 千里:行千里。例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尽:使……尽,竭尽。
例句:食之不能尽其材。
5 小学文言文常用通假字常用通假字 字的历史悠久,演变复杂。
在古代,因音同或音近的关系,一些字往往同其他一些字通用。这种文字使用中同音替代的现象叫做“通假”,也叫“古音通假”。
通,是通用;假,是借用。《鸿门宴》:“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这里用“蚤”代替同音字“早”。我们称“蚤”为通假字,“早”为被通假字。
“蚤”本指跳蚤,这里借用来表示“早”,“早”便是“蚤”的通假义。 通假字不同于假借字,许慎在《说文解字·序》里说假借的定义是:“假借者,本无其字,以声托事。”
意思是说某一个词义,本来没有字去表示它,只好借用一个同音字去表示。例如,文言文中的句末语气词“耳”,本来是没有表示这个词的字的,只好借用耳朵的“耳”来表示。
困难的“难”(繁体写作“难”),本来是一种鸟的名称,后来被借用来表示困难的“难”。这里的语气词“耳”和困难的“难”就是假借字,是一种“本无其字”的假借。
这种假借字的借用是永久性的,是固定的,可以独立运用。 我们讲的通假字是一种“本有其字”的假借,一个词义,有表示它的字,可是,使用时没有用上,用的是另一个同音词。
这种通假字的借用是临时性的,它的意义要根据上下文才能确定。例如前面的“早”和“蚤”就是这样,跳蚤的“蚤”有时用来代替“早”的意义,如前面所举的例子:“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这个“蚤”必须在上下文中才能知道它是“早”字的假借。有时直接用“早”,不要“蚤”来代替,例如《左传·隐公元年》:“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赤壁之战》:“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此外,像“责”假借为“债”,“距”假借为“拒”,“内”假借为“纳”,“倍”假借为“背”,等等,都是这种情况。 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的字都可以任意地通假,只有人们经常使用,并被社会所接受的通假字,才能流传下来。
因为语言文字必须是约定俗成才能充当社会交际的工具。 古音通假在先秦古籍里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魏晋以后,古文用字逐渐固定,便不允许任意借用同音字了。
但是因为秦汉以后的文言多为仿古作品,许多秦汉时代的通假字也随着文言文流传下来了,并且约定俗成了。 通假字的读音和被通假字的读音本来是相同或者相近的,因为语音的发展,一部分通假字在现代汉语里的读音和被通假字的读音已经不同了,一部分通假字和被通假字的读音依然相同。
一般说来,通假字应当读被通假字的音。例如,罢,本读ba,借作“疲”字,应读pí内,本读nèi,借作“纳”字,应读帕。
这些,古汉语字典里都有说明,只要留心查阅就不会错。 阅读文言文,必须知道文字上的这种古音通假现象,不然的话,遇到有通假字的句子就会措手无策。
例如《鸿门宴》“距关毋内诸侯”中,如果不知道“距”“内”分别是“拒…‘纳”的通假字,句子的意思就解释不清。 识别通假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有古音学方面的知识,要有古汉语词汇方面的知识,要有文字学方面的知识,才能对通假字作出分析、判断。
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通假字采用的办法是多读书,多查字典。多读书能触类旁通;遇到句子中解不通的字,查古汉语字典,看它是不是某个字的通假字,如果是,就得记住,以后遇到类似情况就用得上了。
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读读通假字方面的专门著作,如曹先擢先生的《通假字例释》。 下面列出常见通假字242个,供大家学习时查阅。
(前一字是通假字,后一字是被通假字;“→”表示某字可通假作某字,“”表示两字可互相通假) A 爱哀 印→昂、仰 敖→嗷、傲、熬、邀 骜→傲 B 罢→疲 班→颁、斑 苞→葆、包 葆→保、宝 被→披 倍→背 辟→避、僻、阏、譬 敝→罢、蔽 弊→敝、蔽 辨 辩→辨 秉→柄 并→傍 伯→霸 不→否、丕 E 蛾→蚁 鄂→愕、谔 尔→耳、迩 而→能、如 F 反→返、翻、叛、贩 方→并、仿、旁 妃→配 匪→非、斐、彼 冯→凭 拂→弼 府→腑、俯、浮 傅→附、敷 G 盖→盍 感→憾、撼 更→经 共→拱、供、恭 固故→痼 关→,弯、贯 贯→惯、弯 广→旷 归→馈 H 害→曷 合→洽、答 很→狠 衡→横 红→工 还→旋、环 皇→遑、惶、况 惠→慧 或→有、又、惑 M 霾→埋 谩→慢 萌→氓 密→宓 命→名 莫→漠、幕 缪→谬、穆 N 耐→能、奈 内→纳 本消息来源于中国语文网。
6 小学文言文常用通假字(前一字是通假字,后一字是被通假字;“→”表示某字可通假作某字,“”表示两字可互相通假) A 爱哀 印→昂、仰 敖→嗷、傲、熬、邀 骜→傲 B 罢→疲 班→颁、斑 苞→葆、包 葆→保、宝 被→披 倍→背 辟→避、僻、阏、譬 敝→罢、蔽 弊→敝、蔽 辨 辩→辨 秉→柄 并→傍 伯→霸 不→否、丕 E 蛾→蚁 鄂→愕、谔 尔→耳、迩 而→能、如 F 反→返、翻、叛、贩 方→并、仿、旁 妃→配 匪→非、斐、彼 冯→凭 拂→弼 府→腑、俯、浮 傅→附、敷 G 盖→盍 感→憾、撼 更→经 共→拱、供、恭 固故→痼 关→,弯、贯 贯→惯、弯 广→旷 归→馈 H 害→曷 合→洽、答 很→狠 衡→横 红→工 还→旋、环 皇→遑、惶、况 惠→慧 或→有、又、惑 M 霾→埋 谩→慢 萌→氓 密→宓 命→名 莫→漠、幕 缪→谬、穆 N 耐→能、奈 内→纳 本消息来源于中国语文网。
7 求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人教版文言文通假字,九年级(上册)38、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适”(zhé) 通“谪” 强迫守边 《陈涉世家》39、为天下唱 “唱”(chàng) 通“倡” 首发 《陈涉世家》40、固以怪之矣 “以”(yǐ) 通“已” 已经 《陈涉世家》41、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pī) 通“披” 穿 《陈涉世家》42、故不错意也 “错”(cuò) 通“措” 放 《唐睢不辱使命》43、仓鹰击于地上 “仓”(chāng) 通“苍” 青色《唐睢不辱使命》44、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xìn) 通“伸” 伸张 《隆中对》45、自董卓已来 “已”(yǐ) 通“以” 《隆中对》46、是以先帝简拔以 “简”(jiǎn) 通“拣” 挑选 《出师表》47、必能裨补阙漏 “阙”(qūe) 通“缺” 缺点 《出师表》 其实九年级上册的文言文的通假字不多,我上初中的时候老师就让我们整理过,你自己整理一遍,也会有很大收获的顺便也就将学过的东西过一遍,一举两得。
8 人教版七八年级每课文言文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急中学文言文通假字集案:同“按”;审察,察看。
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罢:通“疲”;疲劳。形容词。
“罢夫赢老易于而咬其骨。” 颁:通“班”;“斑”;头发花白。
形容词。“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板:同“版”;字版。名词。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同曝”晒。
动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暴:同“曝”暴露,显露。动词。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暴:同“曝”;暴露,显露。动词。
“忠义暴于朝廷。” 杯:同“杯”;酒器。
名词。“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同“背”背叛,违背。
动词。“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被:通“被”;顶。动词。
“被明月兮佩宝璐。” 被:同“披”;穿着。
动词“闻妻言,如被冰雪。”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
“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
动词。“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俾倪:同“睥睨”;斜着眼看。
形容词。“见其客朱亥,俾倪” 辟:通“避”;躲避。
动词。“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
辟:通“僻”;行为不正。形容词。
“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弊:通“敝”;困顿,失败。
形容词。“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通“敝”;疲惫,衰败。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弊:通“敝”;疲惫,衰败。形容词。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徧:同“遍”遍及,普遍。
动词。“小惠末徧,民弗从也。”
宾:同“傧”;迎接客人的人。名词“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不:同“否”;不。副词。
“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吗。
疑问语气词。“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不:同“否”;吗。
疑问语气词。“汝见我不?” 不:同“否”;吗。
疑问语气词。“宁可共载不?” 材:同“才”;才能。
名词。“食之不能尽其材。”
裁:通“才”;刚刚。副词。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采:同“彩”彩色,颜色。
名词。“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采:同“彩”;颜色,彩色。名词。
“须臾成五采。” 仓:同“苍”;黑色。
名词。“要离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藏:同“脏”脏腑。名词。
“末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廛:通“缠”“胡取禾三百廛兮?” 唱:通“倡”;倡导。
动词。“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 钞:同“抄”;抄写。
动词。“适中手自钞录。”
雠:同“仇”;仇敌,仇人。“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鉏:同“锄”;锄头。
名词。“鉏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绌:通“黜”;罢免官职。动词。
“屈平既绌,” 从:同“纵”;合纵,联合抗秦。动词。
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从:同“纵”;与“横”相对,“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从:同“纵”;与“横相对,“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 淬:通“焠";金属器械烧后放入水中,“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
厝:同“措”;放置。动词。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错:同“措”;放。
动词。“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当:通“挡”抵挡,抵偿。动词。
“汉亦留之以相当。” 当:通“挡”抵挡。
动词“曹军不能抵当。” 当:通“挡”;抵挡。
动词。“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
当:通“挡”;遮挡。动词。
“坦墙周庭,以当南日,” 党:通“倘”;倘若,偶然。副词。
“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 道:同“导';引导。动词。
“故善者困之,其次利道之,。 得:通“德”;恩惠。
名词。“所识穷乏者得我钦?” 吊:同“掉”;落。
动词。“连一根针吊在地下都听得见响!” 丁宁:同“叮咛”嘱咐。
动词。“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
读:通“逗”;即现在的“,”。名词。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度:同“渡”;渡过,越过。
动词。“一夜飞度镜湖月"' 队:通“坠;坠落。
动词。“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敚:同“夺”;强取,夺取。动词。
“再敚门,门闭不得出。”堕:通“隳”;毁弃。
动词。“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 而:通“尔”;”你的。
代词。“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 而:通“尔”;你。
人称代词。“某所,而母立于兹。”
而:同“如”象。形容词。
“军惊而坏都舍。 尔:同“耳”罢了。
语气助词。“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尔:同“耳”:罢了。语气助词。
“无他,但手熟尔。” 尔:同“耳”:罢了。
语气助词。“以头抢地尔。”
尔:同“耳”;罢了。语气助词。
“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 尔:同“耳”;罢了。
语气助词。“非死则徙尔。”
蕃:通“繁”;多。形容词。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反:同“返,返回。
动词。“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反:同“返”返回,归来。
动词。“其良人出必餍酒肉而后反。”
反:同“返”返回。动词。
“人穷则反本。” 反:同“返”;返回。
动词。“盖亦反其本矣。”
反:同“返”;往返,返回。动词。
“责收毕,以何市而反?” 反:同“返”;往返,返回。动词。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奉:通“俸”俸禄,薪俸。
9 初中文言文中的通假字有多少种类型文言文中的特殊字形一、古今字古今字,是指某个字的某一意项,古今的写法不同比如文言文中经常出现应使用“暮”字,表达“日暮”等意思时,却用了“莫”字这是因为,该文写作时,汉字中尚没有“暮”字“莫”字本身原意即今天的“暮”,后来又有了“不要”的含义后世为区分这两个意项,又造了一个“暮”字在“日暮”这个意项上,“莫”和“暮”即为古今字二、异体字异体字,即某个字在某一意项上,有一种以上不同的写法,而这几种写法在该意义上是完全相同的异体字很多在小篆向隶书转化时产生,也有一些后世产生的比如,“花”字,还有一种写法是“芲”,观察这两个字就可以发现,两个字都由“草”、“人”、“匕”三部分组成另外有“峰”与“峯”,“鹅”与“鵞”,“村”与“邨”等,都互为正体和异体三、通假字通假字,是指某个意项原本有特定写法的字,但古人在写作时没有使用这种写法,而是用了另外一个字代替通假字在古书成文时都已存在使用通假字通常选择音同或音近的字例如,“早”字,古书中经常用“蚤”字代替,此即为通假注意:严格的说,“通假字”仅指上述第三种情况,而前两种均不属于“通假字”对此,初中教材上一般也会予以标明(真正的通假字会写作“某字,通某字”,而其他的则写作“某字,同某字”或“某字,今写作某字”事实上,这三种写法是不同的语文课本自然会严格区分,但我估计可能很多同学甚至老师都忽略了)但在初中甚至高中教学和考试中,一般不要求对这三种情况进行区分,因此都称作“通假字”。
古汉语常用介有“于”、“以”、“为”、“与”、“因”、“由”、“而”、“从”等。
一、于
①<介>介绍动作行为发生时间、处所,可译为“在”、“到”、“从”等。
②<介>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
译文:学业由于勤奋而专精,由于玩乐而荒废。
③<介>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对”、“向”等。
④<介>介绍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⑤<介>介绍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译文:冰,是水凝结而成的,然而却比水更寒冷。
二、以
①<介>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视情况译为“拿”、“用”、“把”等。
②<介>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③<介>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等。《捕蛇者说》:“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
译文:那些人家不是死了就是迁走了。可是我却由于捕蛇这个差事才活了下来。
三、为
①<介>被。
②<介>向;对。《桃花源记》:“不足为外人道也。”
译文: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③<介>因为。《答司马谏议书》:“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译文: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
四、与
①<介>介绍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方,相当于“跟”、“同”等。《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唉!不是这种人,我与谁一道归去呢?
②<介>介绍比较对象,相当于“跟……相比”。
③<介>为;替。《兵车行》:“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译文:到里长那里用头巾把头发束起来,他们回时已经白头还要去守边疆。
五、因
①<介>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②<介>介绍动作行为的依据,可译为“依靠”、“凭借”。
③<介>介绍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依照”、“根据”。
④<介>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条件,可译为“趁机”、“趁着”。
本文2023-08-22 07:52:3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6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