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籍中关于「 ”起死回生”和「 ”还阳”事件的记载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2浏览:1收藏

我国古籍中关于「 ”起死回生”和「 ”还阳”事件的记载,第1张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籍中,「 ”起死回生”和「 ”还阳”故事多有记载。这类记载大致可分两类:第一类是死后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后「 ”重返人间”;第二类是死了两三天之后「 ”还阳”。 1、「 ”复活”的宫女 郭璞注《山海经·海内西经》云:曹魏时有人发掘古周灵王冢者,得殉女子,不死不生,数日时有气,数月而能语,状如二十许人。送诣京师,郭太后爱养之,恒在左右。十余年,太后崩,此女哀思哭泣,一年余而死。 郭璞,晋元帝时曾任佐郎。郭璞作注时代距魏郭太后驾崩仅50余年之隔,当时朝野目睹此事的人还可能会有,按常理,郭璞不会编造这种时间如此相近而又涉及从民间到宫廷的重要事例。 但周灵王死于公元前545年,而魏郭太后死于景元四年(公元263年),照此推算,这位被生殉的女子在墓穴中应度过了数百年!如此匪夷所思之事,也只有神话中才有。 2、被奸尸的贵人 据东晋干宝的《搜神记》载:「 ”汉桓帝冯贵人病亡。灵帝时,有盗贼发冢,七十余年(据考证,应为30余年,笔者注),颜色如故,但肉小冷。群贼共奸通之,至斗争相杀,然后事觉,后窦太后家被诛,欲以冯贵人配食。下邳陈公达议:‘以贵人虽是先帝所幸,尸体秽污,不宜配至尊。’乃以窦太后配食。” 从《搜神记》的文字中可知,死了30余年的冯贵人,尸体不只颜色如故,而且还有一点体温,这些盗墓者见色起*,先后 了她。奸尸时,盗墓贼争先恐后,因为先后顺序问题,大打出手,互相残杀,这才导致盗墓事发。汉灵帝熹平元年(172年)六月,窦太后(汉桓帝皇后)病死。因为窦氏家族获罪遭诛,朝议窦太后的下葬规格。有人欲以贵人规格葬之,与冯贵人配祔(葬同一陵区),认为不宜以太后身份与桓帝刘志同葬。廷尉陈球表示强烈反对,理由之一就是冯贵人的墓曾遭盗,被奸尸了。 此事涉及朝廷,在《后汉书》的《陈球传》和《段颖传》中都有记述。事件中的冯贵人虽未完全复活,但从记述看,显然有活人的特征。 3、卅年后还「 ”活着” 《三国志·魏书》记载,曹魏时,太原有人掘开一个墓葬,发现棺中是个女子,还活着。 地方官把她送到长安,问她以前的事,茫然不知所答。从墓上的树木看,已经有30年了。 4、晋代墓中「 ”活人” 《晋书·五行志》记载,晋时有个名叫杜钖的人,家中老人亡故,埋葬时,有一个婢女误入墓室,被埋在墓里。后来,又过了十来年,家里又有老人亡故。为了合葬,又掘开那墓室,发现那婢女还活着。问她在墓中的经历,她说,开始时好像睡着了,后来又慢慢醒了过来,好像睡了一觉似的。这婢女被埋时才十五六岁,掘开墓穴后,人们发现她还是那么年轻貌美。又过了十来年,她与人结婚,还生了个孩子。 《晋书·五行志》载:晋惠帝时,梁国(今河南睢阳)有个姑娘已许配给一小伙子,并且已经订婚了,准备出嫁,不久,其未婚夫去长安当兵,多年未归。姑娘父母想把她改嫁给别人,女子不乐意,其父母强迫她,她不得已离家再嫁,不久便病死了。后来,她的未婚夫回家,听说她死了,便到其坟前痛哭,挖开坟墓打开棺材,女子竟然复活,未婚夫便带着姑娘回家了。她的后夫听说了,告官争夺这位女子,官府无法定案。秘书郎王导说:「 ”这是非常事件,不能按常理来断案,应该把女子判归未婚夫。”判官听从了王导的意见。秘书郎王导是东晋大臣,官居宰辅,《晋书》有传,此事发生的时间与王导任职时间相符。 这些是人死后过了很长时间又「 ”重返人间”的比较典型的记载。人死后那么多年,为何不腐烂,又活了过来?有人说,这是人体休眠的古代记录,说明人体在自然情况下是可以休眠很多年的。但估计这类记载,只是传闻而已。 5、两位「 ”还阳”的男子 古籍里「 ”死了几天又还阳”的记载也不少。 据东晋干宝的《搜神记》记载,会稽郡贺瑀,字彦琚,曾经生了病,昏迷不醒,只是心头还有一点温度,死了3天后,复活了。 《晋书·戴洋传》记载,戴洋,字国流,吴兴长城人,12岁的时候病死了,5天后复活。 6、「 ”还阳”的白富美 明朝冯梦龙的《醒世恒言》记叙了一个女孩「 ”还阳”的故事。 事情发生在宋徽宗年间的东京(今河南开封)。18岁的富商女儿周胜仙,生得如观音般美貌。在春末夏初时节,她带着丫鬟、奶妈到金明池赏玩。到了范家茶馆,与范二郎一见钟情,但在众目睽睽之下,又情意难通。周胜仙巧妙地借喝糖水以传情,告诉对方自己姓名、地址、年龄、未婚等信息,而范二郎也心领神会,如法炮制地表演一番。后来二人各自回家,都因思念对方而病倒在床。范家请来隔壁王婆看病,问清病由之后,王婆为两家说定亲事,二人的病情很快好转。但后来,因周胜仙的父亲周大郎经商归来加以干涉,认为门不当户不对,女儿不能嫁给店小二,而要嫁给大户人家,阻止这门亲事,致使性情刚烈的周胜仙气绝而亡。 周家十分悲痛,将女儿生前闺房内的细软都陪葬了。周家请来挖坟墓的人中有个人叫朱真,出生于盗墓世家,公开身份是「 ”打坑子人(挖墓穴者)”,秘密身份是盗墓贼。他知道周胜仙的陪葬丰厚,便在筑坟时多留了心眼,做好了手脚,以便盗掘。 那晚,趁下大雪,朱真在半夜二更天,悄悄来到坟场,下刀挑开石板下墓穴,把周胜仙头上的金珠首饰,全部取下。 在脱去女孩身上的衣服首饰时,朱真*心顿起,奸污了周胜仙。不料此时,周胜仙却突然睁开眼,双手抱住了朱真——被气死的周胜仙得了阳和之气,又转醒过来。 朱真吃了一惊,只听周胜仙问道:「 ”哥哥,你是谁?”朱真狡猾地说:「 ”我是特地来救你的。”周胜仙抬起身来,便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周胜仙道:「 ”哥哥,你救我去见范家茶馆的范二郎,重重相谢。”朱真自忖,别人花钱娶老婆,还不一定能娶得这么美貌的姑娘,不如救她回家,便是自己的老婆了。 于是他便把还阳的周胜仙救回家,霸占了。两个月后,正逢元宵节,朱真入城看灯火,让他娘守住周胜仙。当晚朱家隔壁发生火灾,朱真娘手忙脚乱地收拾财物,周胜仙逮住机会从朱家偷跑出来。她一路找到范二郎店里,可惜被范二郎当女鬼误杀了。案情暴露后,朱真被处死,而范二郎则被释放。 7、女汉子斗盗墓贼 清朝景星杓的《山斋客谭》载:「 ”本朝安徽抚院高,讳承爵,旗员,罢官后,一爱女死,殡于通州别业。守庄奴知其殓厚,盗启之,见女软如生,将*之。女忽起,抱奴甚固,奴求脱不得,抱滚二十五里,遇巡员获之,论磔,七日旨下。女今东浙备兵高其佩之妹也。” 高承爵、高其佩都是清朝的名臣,高其佩还擅长指画。还阳的高**不愧是旗门虎女,她死死地揪住盗墓贼,与他搏斗25里之远,结果遇到官兵得救,盗墓贼受到了应有的处罚。 8、近代「 ”还阳”事件 还阳的事件在近现代也偶有见诸报端。解放前的上海,就发生过一起「 ”失尸案”。某太平间,丢失了一具尸体,后来查明,是那人半夜里「 ”复活”,自己回家去了。 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因为日寇轰炸,数千市民躲进防空洞,由于防空洞没有通风设备,致使数百人窒息死亡。几百具尸体停放江边,哪知一夜就「 ”活”了几十人。 20世纪80年代,也曾出现过「 ”死人还阳”的事情。例如江苏省淮安地区金湖县,有个年过半百的农村妇女,久病在床,忽然不省人事,气息全无,家人只好替她办丧事。按当地习俗,停尸一天,第三天埋在山坡上。三天内棺头开口处必须露出土外,好让儿辈上坟供饭。埋后第一天,死者儿子上坟供饭时,发现棺材里有动静,原来他母亲已经「 ”还阳”了。 此外,2010年2月,四川北流市六麻镇六楼村95岁的黎秀芬「 ”死”后6天「 ”复活”了。2014年4月,四川仪陇妇女张志华「 ”死”后7天「 ”复活”。 云云。 当然,这些「 ”起死回生”不排除误判或假死等因素,但人到底能不能「 ”冬眠”或「 ”休眠”?古时科学不发达,无法详尽记录,也不能测试当时当地的存活条件,只好让后人无休止地去争论。而现代,印度瑜珈练习者斯瓦米·萨蒂亚穆提曾做了一次公开的休眠表演:他被活埋8天后,竟然「 ”复活”了。

映雪囊(náng)萤 晋朝时候,有一个人名叫孙康,非常好学。他家里很穷买不起灯油,夜晚不能读书,他就想尽办法刻苦地学习。冬天夜里,他常常不顾天寒地冻,在户外借着白雪的光亮读书。(孙康映雪苦读) 当时还有一个人,名叫车胤(yin),也和孙康一样,没有钱买灯油。夏天夜晚,他就捉了许多萤火虫,盛在纱袋里,用萤光照亮,夜以继日地学习。(车胤囊萤夜读) 负薪(xīn)挂角 汉朝时候的朱买臣,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朱买臣负薪读书) 隋朝有一个叫李密的人,小时候给人家放牛。每天出去都要带几本书挂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时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读书。(李密牛角挂书) 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 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孙敬悬梁苦读) 这就时孙敬悬梁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苏秦刺股苦学) [注]:从孙敬和苏秦两个人读书的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这句成语,用来比喻发奋读书,刻苦学习的精神。 他们这种努力学习的精神是好的,但是他们这种发奋学习的方式方法不必效仿。 凿壁借光 匡衡年轻时十分好学。他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匡衡晚上想读书的时候,常因没有亮光而发愁。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就在墙壁上悄悄地凿了一个小孔。让隔壁人家的烛光透过来。就这样,他经常学到深夜,后来成了西汉著名的学者,曾做过汉元帝的丞相。从凿壁借光的事例可看出:外因(环境和条件)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匡衡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坚强毅力,终于一举成员。这就说明内因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外头因只是影响事物变化的条件,它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匡衡凿壁偷光) 以荻画地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欧阳修以荻画地)

[原文发表于《 私家地理 》2014年8月刊]

逛开架式私家博物馆好像小时候跟着大人去别人家做客,心里装的是惊恐与敬畏。

米兰有四座曾是私人宅邸现对公众开放的私家博物馆,完好保存着19、20世纪四户爱艺术爱收藏的人家在这座城市的生活痕迹。虽然主人们都已不在人世,但曾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房屋和器物仍在无声诉说着这些人与这座城的故事。

四座私家博物馆虽风格迥异,但都闹中取静地藏在热门购物街区旁,不做广告也没有大招牌,就这么低调静候懂的人入,大多数时候参观者寥寥,这样的冷清倒也符合私家博物馆的气质。上了年纪的木地板随着脚步移动吱吱呀呀,让人不由得小心翼翼走路,不仅怕打扰了坐在一边气定神闲读书看报的爷爷奶奶看管员,更怕会不小心撞倒架子上那些年纪远比自己大的瓶瓶罐罐。

Poldi Pezzoli博物馆

四座博物馆都以曾经主人的姓氏命名,其中历史最悠久的Poldi Pezzoli博物馆早在1881年,即最后一任主人Gian Giacomo Poldi Pezzoli去世两年后便对外开放。一进门,右手边传来的潺潺水流声不免令人诧异,是的,楼梯转角处竟然有座迷你小喷泉:底座上吐着水的是张愁眉苦脸的老人面孔,顶着上方两尊欢天喜地的铜塑小天使,而小水池里还果真有几尾金鱼在游弋。在室内放置一个如此戏剧又浪漫的喷泉雕塑组合,可见Gian Giacomo的文艺气息和混搭功力,要知道当他1822 年出生于此时,这座祖传老宅可完全不是这个样子。一切都因幼年丧父的Gian Giacomo有位极其文艺的母亲,导致他成为了一名不折不扣的文艺男青年,尤其是在继承了若干财产与这座房子后,他更可以放手去收藏各种艺术及手工艺品,而当逐渐发现家宅与收藏品不够契合时,他索性找来室内设计师重新装修整座楼,根据藏品为每个房间分配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装饰风格,把家打造成了一座仿古逼真的古典艺术乐园,成为了彼时米兰的热门社交地。

这么热闹了好多年,慷慨好客又没有子嗣的Gian Giacomo希望能把自己的家庭博物馆分享给更多人,遂立下遗愿让此私楼对外开放成为公共空间。可惜的是此楼在1943年米兰遭同盟国空袭时损毁严重,幸好藏品当时已被转移他处未受影响,但楼里大部分古典奢华美轮美奂的吊顶门框都只留在了黑白老照片里,只有带喷泉的巴洛克式楼梯和二层最尽头的金碧辉煌中世纪风格书房被完全修复成了原样。

Bagatti Valsecchi 博物馆

不过不用太过遗憾,若是钟意古典风格,距离Poldi Pezzoli博物馆500米不到还另有一座保存完好的文艺复兴风格私家博物馆:Bagatti Valsecchi(巴加蒂瓦尔塞基)博物馆。在Poldi Pezzoli博物馆于19世纪80年代对外开放后不久,Fausto和Giuseppe Bagatti Valsecchi两兄弟也开始了对自家老宅的翻修工程,虽然他俩学的是法律而非建筑,但兴趣使然令他们亲历亲为了整座房子的设计装修及艺术收藏。从现在博物馆展出的家族老照片中可以看出俩人的兴趣爱好着实广泛,除了经常骑马骑自行车,还飞过热气球登过大雪山。当同时代的学院派建筑师们在折中主义的浪潮中痛苦地寻找着建筑风格新出路时,他俩作为建筑门外汉倒是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地向300多年前的文艺复兴风格致敬。在参考了众多古籍资料后,整幢楼从装饰到收藏都完美再现了16世纪伦巴第王国的豪宅范儿,同时还巧妙地融入了水电煤卫浴等各种现代化的生活设施。也因为此楼的成功改造,兄弟俩后来还真做起了建筑师,接了不少修复及设计古典式教堂及别墅的项目。在他们去世后,子女们继续在此楼居住,直到1974年Giuseppe的儿子决定向政府捐赠此楼及其中的艺术收藏。经过修复后,1994年此楼正式对公众开放。

Necchi Campiglio博物馆

如果说私家建筑体现的是主人的性格,那么前两座改造于19世纪末的老宅代表的应该是在工业革命欣欣向荣之时仍在缅怀过去旧时光的保守派遗少,而后两处建造于20世纪30年代初的住家则更像是大胆拥抱现代化的改革派青年,操刀这一私人住宅风格大变样的幕后人物便是两家共同的建筑设计师Piero Portaluppi,当年米兰建筑界的大红人。

落成于1935年的Necchi Campiglio别墅算是私家博物馆里人气最高的,因为**《我是爱情》(Io sono l’amore)曾在此取景,片中Tilda Swinton扮演的别墅女主人是嫁给米兰纺织业家族的俄罗斯裔媳妇,而真实生活中的女主人Gigina Necchi也的确来自生产Necchi牌缝纫机的家族。Gigina Necchi与丈夫Angelo Campiglio某次在斯卡拉看完歌剧后无意闲逛发现了这块待出售的土地,于是夫妻俩决定和妻子的妹妹Nedda一起在此安家落户。这座刚在2008年完成修复对外开放的私家博物馆是意大利少有的保存完好的30年代独栋别墅,建筑师Piero Portaluppi的设计中虽然只有最基本的几何元素做装饰,但名贵的用料与一丝不苟的细节处理照样体现出奢侈,就连每个房间的暖气罩都有相匹配的精致纹样装饰。少了古典繁复,多了大尺寸玻璃的室内空间显得宽敞明亮,各种现代材料和科技也比比皆是:金属滑门、电动卷帘门、保险箱、电梯、闭路对讲机,还有门前的米兰第一座私人室外恒温游泳池……带领参观的向导每揭开一个机关,都引来在场参观者的啧啧称奇。除了建筑本身,收藏品中也有惊喜,比如主卧室的墙上竟然还有一幅唐伯虎的画作。

Boschi di Stefano博物馆

最后一座Boschi Di Stefano博物馆规模最小,和其他三所独占一栋的私宅不同,这个家只是一幢公寓楼的一层,楼里现在都还住着其他人家。虽说是多层多户的公寓楼,可毕竟还是体现着Piero Portaluppi的设计风格:从大理石的纹理、地墙的装饰图案,到顶灯、楼梯栏杆、电梯和窗框的造型,每一处小细节都无时无刻不在强调着两个字:讲究。昔日主人Antonio Boschi及Marieda Di Stefano夫妇一位是酷爱音乐参加过一战的工程师,另一位则是成长于收藏世家办过雕塑展的艺术女青年,夫妻俩一生收藏了2000多件意大利20世纪的艺术品,后悉数捐赠给了米兰市,其中不少现陈列于市中心的20世纪美术馆(Museo 900)内,另有300多件被保留在了他们生前居住的这套公寓里。现在,整套公寓的11个房间内满满当当地挂着画,就连卫生间都没放过,同前三座私家博物馆相比,这里少有了住家的氛围,更像是一家设在公寓里的艺术馆。

逛开架式私家博物馆好像小时候跟着大人去别人家做客,心里装的是惊恐与敬畏,而当看到那些美得恨不能占为己有的器物时,羡慕与嫉妒更是不经意地掠上心头。不过对于热爱美好事物的人而言,即使得不到它们,能看看也是好的。

跟意大利其他城市相比,米兰这个商业经济中心的自然美景和历史遗迹确实不值一提,路上的行人也大多步履匆忙对人爱理不理。于是“冷漠”成了米兰人的标签,反正当事人也无所谓要摆脱外人的偏见,况且他们也实在没闲情和路人哈拉大半天,与其跟话不投机半句多的人硬闲聊,不如在自己的天地里任逍遥。于是有钱又有品的米兰人们把世间美物都往自个儿家里搬,住宅变成了私家博物馆,在主人离世旧宅开放后,我们终得一见这座城市里那些深藏闺中少人知的美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