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一词最早是由谁提出的?
哲学这个名词最早是由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的。哲学一词是个希腊名词,由爱和智两个字组成。爱(φiλo),音译为菲罗,智(σοψis),音译为索菲亚,这两个字合起来即是爱智——这便是哲学的原始意义。这个词在英语(Philosophy)、俄语、德语中,均音译为菲罗索菲。
日本的著名哲学家西周,根据汉字的意义,经过反复推敲,意译了英语的Philosophy,拼成哲学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哲字作聪明、智慧、贤明释;学字当学问解。哲学即使人聪慧之学,但中国古籍中没有这个词。
哲学一词是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才从日本流传到中国的。随着当时科学的兴起,哲学一词开始在我国书报上使用,并取代了玄学、形而上学等不准确的名词,成为通用术语。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是事物的前进与上升。
否定是事物的自身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从方法论角度看,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古籍的数字化对于古籍而言不仅是传承而且是一种进步。
我们还要有创新意识,对古籍的保护,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所以古籍数字化是一种必然。
深入挖掘古籍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
古籍,是指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图书在古代称作典籍,也叫文献,兼有文书、档案、书籍三重意义。随着时间的进展,将记事类文件加以编排,供人阅读,并达到传播知识经验的目的,便形成了一部图书,图书的内容日益增多,载体趋向多元,制作技术不断改进,为了方便阅读,产生了“简册”、“卷轴”、“册页”、“线装书”等不同的装帧样式。
古籍的定义:
先解释“古籍”的“籍”。“籍”在这里就是书,“古籍”是古书的雅称。什么样的东西才算书,殷商时龟腹甲、牛肩胛骨上的文字只是占卜后刻上去的卜辞,并未构成书。商周时青铜器上的铭文即所谓“金文”是王公贵族们对铸器缘起的记述,尽管有时为了夸耀自己的功勋,文字很长,但其性质仍和后世纪功颂德的碑刻相近似,也不能算书。
古籍的学术观点:
中国有6000年的文明史,图书作为重要的标志文明的牌记,与中国古老的文明社会并驾齐驱发展着。从壁石、钟鼎、竹简、尺牍、缣帛到纸张,无一不向社会传播文明,传递知识。但久经改朝换代、天灾人祸,能保留下的古书少之又少。所以,古书收藏爱好者认清古籍中孤本、善本、珍本的界定是非常有必要的。
珍本与善本的界定,历来为版本鉴定学者所争论。宋效先老师曾在1987年发表论文指出:珍本是比较稀见或比较珍贵之本,善本是凡内容有用,流传稀少,校刻精良,具有文物、学术或艺术价值之本。
1 帮忙整理一些小段有哲理的文言文 帮忙整理一些有哲理的文言文小段
多行不义必自毙。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左传》 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国策》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楚辞》 客有歌于郢中者, 其始曰下里巴人, 国中嘱而和者数千人;…… 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嘱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 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管晏列传》 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滑稽列传》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货殖列传》 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太史公自序》 ——以上司马迁《史记》 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 司马迁《报任安书》 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
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者也。 ——马援《诫兄子严敦书》 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 足以极视听之娱, 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 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勃《滕王阁序》 人非尧舜,谁能尽善。
——李白《与韩荆州书》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韩愈《原道》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业精於勤,而荒於嬉; 行成於思,而毁於随。
沉浸浓郁,含英咀华。 ——韩愈《进学解》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韩愈《送孟东野序》 爱之太殷,忧之太勤。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柳宗元《种树郭橐tuo驼传》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 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草木无情,有时飘零。
人为动物,惟物是灵。 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
有动乎中,必摇其精。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
——欧阳修《秋声赋》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变, 麋鹿兴於左而目不瞬。 ——苏洵《心术》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 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 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也。 凡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佞。
——苏洵《辨奸论》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苏轼《前赤壁赋》 吾闻之申包胥曰,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 松柏生於山林,其始也,困於蓬蒿,厄於牛羊, 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
——苏轼《三槐堂铭》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 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道何亲,惟德是亲。 鬼神何灵,因人而灵。
夫蓍shi,枯草也;龟,枯骨也,物也。 人灵於物者也,何不自听,而听於物乎。
昔日之所无,今日有之,不为过; 昔日之所有,今日无之不为不足。 是故一昼一夜,华开者谢。
一春一秋,物故者新。 急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深谷。
——刘基《司马季主论卜》 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 ——方孝孺《深虑论》。
2 情书古文式范文文言情书**启悦:不才得见芳泽,幸甚。
不觉有日,思虑再三,始呈此书。盖因邂逅而染重病,食不知其味,夜不能成寐,神游迷离,形似狂颠,郁郁寡欢,长吁短叹。
此病日沉,遍访名医却不得治。然我病自知,非皮肉之痛也,纵然华佗转世者亦难消也。
曰:心疾。对镜顾影,形消神骇,二目深陷,长此以往,恐吾命休矣。
故集勇成书,诉我苦肠。然提笔方知词少,走管才恨字轻,虽有万语千言,却不能及。
遂仿古风,呈歌一首以表我意。嗟夫!清清无暇之冰肌兮如玉环,飘飘如柳之纤俏兮画中仙;最是明眸之低看兮月宫黯,但见浅笑之娇靥兮百花惭;池鱼潜水之弃游兮惊此艳,雁队坠坠之难飞兮叹少见;暗香盈袖之沁人兮胜牡丹,佛前清修之智僧兮欲破禅;辗转寤寐之愁眉兮实难展,揣揣上下之癫狂兮翘首盼;与卿携手之婵娟兮只此愿,瑶池相依之嬉水兮众仙羡。
虽成此歌,慰情廖胜于无,恨不能及,难抒我意之万一。望**体我之苦,垂怜赐见,面述心肠。
万望回书,盼之切切。呈/bbs/dispbbsboardid=6&id=134331常有闻闭月羞花,沉鱼落燕,善之极,丽难及。似犹存,似无存。
文献何往以释?乃我词穷!错终由我,往君释怀。即已认,莫多难。
吾尝愿随远而安,吾尝愿共君而苦共君而甘。虽无金玉,但有齿心,虽无镐月,天可鉴心!今誓愿于,他日定天堂难及。
/z/q852648794烛影到死情方尽古有卓文君夜奔司马相如,然后有梁山伯、祝应台化蝶也。卓文君夜奔司马相如者,乃一心相爱也;梁山伯、祝应台化蝶等,皆矢志不予、誓死相随,乃痴情也。
而复思苍茫之真情,止梁山伯、祝应台者等?非也!而无其名,非其痴情者甚多。故无遇有心之人,而被辜负。
后元人作《离思》曰:“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正应此言。
《诗经》者,志爱情、哲学、治国之大事也。《经》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又有汉乐府诗词上邪云: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唐张九龄作诗《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宋柳永有词叹曰: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民三尺薄命,出身村野,贫困潦倒,相貌平常,才蔬智浅,自不敢与司马相如、梁山伯相提并论。
杜甫《长恨歌》诗云: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还有诗云: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古人云:众里寻她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吾只求和汝天长地久,爱汝一生,以供驱驰,平生夙愿。俗语道: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欢娱在今夕,魍窦傲际薄? 征夫怀远路,起视夜何其? 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
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人言见异思迁,时光能忘记一切。
以吾视之,其言未必。吾之现状犹如孤魂困于地狱,热锅之上蚂蚁 。
昔日宋苏东坡《江城子》曰: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想吾此时,正值年旺,何不与尔天长地久,生死相随乎?/script/forum/viewarticle_id=12098883余曾经年少轻狂,纵横网易社区,风流自命,倒也干过不少荒唐勾当。曾苦苦追求一美眉而未遂,日夜憔悴,故后自号“憔悴”者,盖纪念当日之情事也。
有情书两封,见证当日之痴狂,可为效尤者鉴也。吾女神:久仰芳名,更幸得从《网络纵横》拜读大作,虽寥寥千余字,然卿之绝代风华展露无遗矣。
吾乃区区一介流氓是也,平日无。
3 怎样写冰心的《繁星春水》的读后感有范文没有啊1不知从何时起,心中有了一份对诗歌的神往,于是,带着一份少年特有的懵懂与痴狂,随风读起了这"零碎的思想"繁星春水这本书是我头一次接触,看惯了白话文的我,一下子来看诗集,就觉得有点不适应,不过也别有一番滋味 翻开书,首篇导读便吸引了我讲到冰心是如何创作诗集,从小到长大,充分体现了冰心在写作方面的天赋 她的诗主要以母爱,童真,自然著称从《繁星》中“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可想而知,冰心的童年充满着梦,充满着童稚的幻想“小弟弟呵,……灵魂深处的孩子呵”更诠释冰心与兄弟姐妹之间那不可言喻的深情厚谊这些是冰心充满童稚的渴望与幸福 她后来出洋留学,一去便是多年,她便通过笔来叙述自己的思念,迫切希望能够早点回家她幻想着与母亲见面,幻想着回家,她很快乐但是一旦没了幻想,那么她就会变得更加的失落与失望背井离乡,又离开了至爱的母亲,怎会没有思乡之情呢?“故乡的波浪呵!你那飞溅的浪花,从前是怎么一滴滴的敲我的盘石,现在也怎么一滴滴的敲我的心弦”那波浪不断的拍打岸,我无动于衷,可是一旦离开了家乡那一滴滴的波浪,无不在触动我内心的一根快要绷断的弦,思乡的弦的确,世上只有妈妈好,母爱的爱是最伟大,母亲的爱是最纯洁 冰心的短诗,给了我万千的感慨她的诗不含丝毫的虚伪,全是出自内心的真实感受,能够感人至深,也可见冰心的童年幻想中度过的,她的幻想是那么美,那么引人入胜,那么富有童趣但,她那深深的母爱,思母心切是我们所不能企及的母爱是那么圣洁,它是世界上任何一种爱,所不能企及的冰心是母爱的代名词,通过冰心我读懂了母爱 此时的我,心潮澎湃,无法平静,万千感受,无法溢于言 2《繁星》、《春水》的内容是诗人平时随便记下的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后来她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启发后,才整理起来的两本小诗集 平时读惯文言文、现代文的我对诗的接触几乎没有过,所以今年暑假充满新鲜感和好奇心的我不由地在书城里买了这本冰心的诗集回到家中,我迫不及待地翻开诗集,《繁星》的前几篇就吸引住了我的眼球:“青年人呵!为后来的回忆,小心着意的描你现在的图画”这首诗展现冰心多愁善感的心情,她为青年人的前途而感到担忧,也衷心希望他们能够幸福、快乐地工作、学习在冰心看来,母爱是博大无边、伟大无穷的,为了表现对母亲的颂扬,这首诗:“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阴蔽”就是最好的见证,母亲,在冰心的心目中一直是人生唯一可靠的避难所 冰心的诗中无一不反映出对母爱、童真和自然的歌颂,可除此之外,她的作品中,也广泛地展现了一种“爱的哲学”,就是人们以诚相见,以爱相濡,来消泯社会中丑恶的思想,我想这首诗:“人类呵!相爱罢,我们都是长行的旅客,向着同一的归宿”就是最好的例证 随着夕阳渐渐染红了天际,我慢慢地合上了诗集,脑中不停萦绕着冰心的几首诗,它们虽短,可也许将会成为我以后的指航灯 3《繁星春水》这本书是诗集,我没看过诗集,刚看就觉得有点不适应,不过也别有一番滋味 翻开书,首篇导读便吸引了我讲到冰心是如何创作诗集,从小到长大,充分体现了冰心在写作方面的天赋 她的诗主要以母爱,童真,自然著称其中母爱的比重较大,的确,世上只有妈妈好,母爱的爱是最伟大,母亲的爱是最纯洁的但,她那深深的母爱,思母心切是我们所不能企及的母爱是那么圣洁,它是世界上任何一种爱,所不能企及的冰心是母爱的代名词,通过冰心我读懂了母爱 从《繁星》中“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可想而知,冰心的童年充满着梦,充满着童稚的幻想“小弟弟呵,……灵魂深处的孩子呵”更诠释冰心与兄弟姐妹之间那不可言喻的深情厚谊这些是冰心充满童稚的渴望与幸福 她后来出洋留学,一去便是多年,她便通过笔来叙述自己的思念,迫切希望能够早点回家她幻想着与母亲见面,幻想着回家,她很快乐但是一旦没了幻想,那么她就会变得更加的失落与失望背井离乡,又离开了至爱的母亲,怎会没有思乡之情呢?“故乡的波浪呵!你那飞溅的浪花,从前是怎么一滴滴的敲我的盘石,现在也怎么一滴滴的敲我的心弦”那波浪不断的拍打岸,我无动于衷,我不曾离开过家乡 冰心的短诗,给了我万千的感慨她的诗不含丝毫的虚伪,全是出自内心的真实感受,能够感人至深,也可见冰心的童年幻想中度过的,她的幻想是那么美,那么引人入胜,那么富有童趣 看完这本书的我,心潮澎湃,无法平静,万千感受,无法溢于言表 4如果问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什么?那莫过于纯洁的母爱!对此,我国著名女作家冰心也唱出了对慈母的爱的赞歌——《繁星·春水》 记得在冰心写的《繁星·春水》中曾经有这样的一首小诗: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他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能躲到你的怀里 虽然这小诗只有三十来个字,但却深深地体会出母爱是多么的博大无边!不是吗?当我们烦恼、痛苦、伤心、悲哀的时候,除了。
4 我感受到了文言文的魅力600字范文读书的快乐
生活中,有一种收获,让人一生受益,那就是读书的收获;人生中,有一种经历,让人难以忘怀,那就是读书的经历是读书,让我朦胧的世界中,学会生活并调动缤纷绚烂的生活积累去塑造生活,塑造自我、塑造理想、塑造人生……于是,在我的人生之旅中就有着这么的一段让人回味的读书经历
在喧嚣的都市中,人们往往忘记了许多原始的生命的本能与需求汽车代替了行走,电视代替了观察,网络代替了交流我们不否认进步,但我们知道有的东西是永远不能代替的,如一片纯净的自然,如一本翻黄的旧书,如一首经典老歌即使我们已经有着内心的最深处,也许我们还执着于那种红袖添香的雅致、青梅煮酒的风趣,还有,雨夜读书的清幽
还记得,小时候,好玩还因为这样闯祸了,被父亲痛打了一顿当时不懂得把书好好珍惜,只知道玩把父亲心爱的那本《水浒传》撕下几页,用来折成小时候最流行的纸飞机和同伴一起玩耍被打后还不理解为什么父亲会为这几页纸打了心爱的我,但从此以后,我再不敢对书这样残忍了慢慢还懂得了珍惜它!
我上小学了读书让我知道:冰心老奶奶对我们的殷切期望、列宁让我们知道了怎样才算是一个诚实的孩子、狼牙山五壮士让我们对英雄有了敬慕随着我逐渐地成长,读的书也越来越多了,原来的小人书、机器猫、故事会,都不能满足我对知识的那种渴求于是努力寻求更多更喜欢的书籍来陪伴我度过快乐的时光
读书已成了我生活的重要内涵我喜欢读春季的鸟语花香,读夏季的雷鸣雨飘,读秋季的梧桐落叶,读冬季的冰封雪塑还有课后,我和同学们常聚在一起,为梁山好汉喝彩,因火烧赤壁兴叹,随黛玉葬花落泪,被保尔精神鼓舞,我们一起体味独孤九剑后的超然境界,品悟金戈铁马后的历史风云,有时还会因分歧争得面红耳赤,而更多的时候则是会心一笑
《尚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原称《书》,到汉代改称《尚书》,意为上代之书,又称《书经》。现存版本的内容真伪参半。2008年,从清华简中发现的《尚书》证实了传世《尚书》确为伪书。
《尚书》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将上古尧舜时期一直到春秋秦穆公时期的各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经过认真编选,挑选出100篇,这就是百篇《尚书》的由来。内容主要是君王任命官员或赏赐诸侯时发布的政令。古人一直推崇上古贤人,又把孔子称为“圣人”,因此,《尚书》一直以来被古代社会奉为经典,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相传《尚书》有三次劫难。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焚书令》,禁止民间收藏图书,凡是民间收藏的《诗》《书》及诸子百家的著作,全都要送交官府,集中烧毁。秦代的焚书给《尚书》的流传带来毁灭性打击,原有的《尚书》抄本几乎全部被焚毁。
汉惠帝时,才开了书禁,文帝接着更鼓励人民献书。那时传《尚书》的只有一个济南伏生。伏生本是秦博士。始皇下诏烧诗书的时候,他将《尚书》藏在墙壁里。后来兵乱,他流亡在外。汉朝建立,他才回家;检查所藏的《尚书》,已失去数十篇,只剩下29篇了。他保留仅存的《尚书》,私自教授于齐、鲁之间。文帝知道了他的事,想召他入朝,但他已九十多岁,不能远行到京师去。文帝便派掌故官晁错来从他学。伏生私人的教授,加上朝廷的提倡,使《尚书》流传开来。伏生所藏的本子是用“古文”写的,还是用秦篆写的,不得而知;他的学生却只用当时的隶书抄录流布。这就是东汉以来所谓的《今尚书》或《今文尚书》。
第二次劫难为汉景帝时,鲁恭王为了扩展自己的宫殿,去拆毁孔子的旧宅,在墙壁里得着“古文”经传数十篇,其中有《尚书》。这些经传都是用“古文”写的。所谓“古文”,其实只是晚周民间别体字。恭王因此肃然起敬,不敢再拆房子,并且将这些书都交还孔子的后人孔安国。孔安国加以整理,发见其中的《尚书》比通行本多出16篇,称为《古文尚书》。武帝时,孔安国将这部书献上去。因为语言和字体的两重困难,一时竟无人能通读那些“逸书”,所以便一直埋没在皇家图书馆里。
第三次劫难是到了三国末年,魏国出了个王肃,他博学而有野心。他伪作了一部孔安国的《古文尚书》,还带着孔安国的传。于是,这本伪《古文尚书》就流传开来。
晋武帝时,虽然很多人都看到这本《古文尚书》词旨坦明,毫无诘屈聱牙之处,但由于王肃是武帝的外祖父,当时即使有怀疑的人,也不敢说话。后来经过怀帝永嘉之乱,这部伪书也散失了。东晋元帝时,豫章内史梅赜发现了它,便拿来献给朝廷。这时候伪《古文尚书》便和马、郑注的《尚书》并行起来。伪《古文尚书》孔传冒名顶替了一千年,直到清朝时候,丁晏著《尚书馀论》,才将真正的罪人王肃找了出来。千年公案,从此可以定论。
《尚书》在作为历史典籍的同时,也向来被文学史家称为我国最早的散文总集,是和《诗经》并列的一个文体类别。
一、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又称天人合德或天人相应,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庄子》有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认为独立于人的意识以外的客观存在的「天」与具有精神意识主体的「人」有着统一的本原、属性、结构和规律。
《素问·脉要精微论》:与天地如一。
《灵枢·刺节真邪》: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
《医原》:人禀阴阳五行之气,以生于天地间,无处不与天地合。
二、以人为本
中医学的着眼点始终在人,古代医家每在危急重症时候并不是一味着眼在疾病,多是采取「留人治病」的思路,这就是基于「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
《素问·宝命全形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千金要方》:人命至重,有贵千金。
《本草备要》:言之可贵而足以垂后者,必性命之文也,其次则经济之文也。
《医学真传》:医实代天生人,参其功而平其憾者也。
三、治未病
治未病是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其中包括两层含义: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古代中医经典指出预防思想高于疾病治疗。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金匮要略》: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前一条阐释的是未病先防,后一条则属于既病防变。
四、致中和
中医的「致中和」来源于儒家的中庸思想,「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医强调「勿太过与不及」,《内经》中也多次提到治病和养生都要「以平为期」。
《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外经微言·补泻阴阳篇》:无不足,无有余,则阴阳平矣。
《素问经注节解》:饮食之味,贵于和平,然其性实有寒热之殊,偏于寒则凝滞闭涩,偏于热则炎烈焦枯。
五、医乃仁术
医乃仁术是对中国传统医学人文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医者有仁爱之心,也就是说医生应当对病人有关怀、爱护、同情之心。
《本草纲目》:夫医之为道,君子用之以卫生,而推之以济世,故称仁术。
《言医》:医何以仁术称?仁,即天之理、生之源,通物我于无间也。医以活人为心,视人之病,犹己之病。
《医灯续焰》:医以活人为心。故曰:医乃仁术。
六、大医精诚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撰写《大医精诚》以启迪后人。「精」指中医的医道精微,要勤求古训,追求高层次的医术;「诚」是医德修养的一种境界,要求心怀至诚,虚怀若谷,在治学、诊疗、处世等方面要摒除妄言和弄虚作假。
《千金要方》: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医学集成》: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
《医学源流论》:医者能正其心术,虽学不足,犹不至于害人。况果能虚心笃学,则学日进,学日进则治必愈。
《医学心悟》:其操术不可不工,其处心不可不慈,其读书明理,不至于豁然大悟不止。
(一)"天人之际"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根本问题,用古代的名词来说,就是所谓"天人关系"。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史记》,自述著作的旨趣说:"欲以明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明确说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学术宗旨。司马迁以前和以後的思想家都重视天人之际的问题。天人之际即是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中国古代所谓天有多种不同的含义,但是战国中期以後,多数思想家所谓天,主要是指自然而言。春秋时代孔子讲"天命",战国初年墨子讲"天志",其所谓天指世界的最高主宰。战国中期,庄子以天与人对举;战国末期,荀子强调天人之分,其所谓天都是指广大的自然。汉代董仲舒以天为"百神之大君",所谓天指有意志的上帝;王充则以为天即是包括日月星辰在内的天体;宋代张载所谓天指广大无限的太虚,实即自然的总体;程颢、程颐所谓天指宇宙的最高实体。总之,多数思想家所谓天是指广大的客观世界而言,实即广大的世界界。至於所谓人,则是指人类,亦即指人类社会。天人关系的问题即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针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学派展开了辩论。
(二)天与人的分别与统一
中国哲学中关於天人关系的学说,总起来讲,可以区别汇归为两个类型。一个类型的学说比较强调天与人的统一,另一个类型的学说比较强调天与人的分别。
强调天人统一的学说,用传统名词来讲,叫做"天人合一"。这种学说导源於孟子。孟子提出"知性则知天"的命题,如何知性就知天呢?孟子以为人的性是天所赋予的,性出於天,所以天与性是相通的。
董仲舒提出"天人相类"的观点,认为人体结构与天体结构是相同的
到宋代,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张载所谓天人合一,主要是指天道与人性的统一。他所谓天道指自然整体的总过程;他所谓人性指人作为存在物的最根本的属性。他认为天道与人性的内容是同一的,就是由於内在矛盾而引起的变易。
程颐的学说与张载有所不同,他断言天道和人道是同一个道。他所谓天道指自然的普遍规律,他所谓人道指人生的最高准则,他认为二者具有同一性。
不同意天人合一,强调天人分别的思想家是荀子和唐代刘禹锡。荀子宣称:"明天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至人即是最高的人格,最高的人格是懂得天人之分的。
刘禹锡提出天人交胜的命题,以为天是"有形之大者",人是"动物之尤者",天与人各有特殊的功能。
(三)人在天地间的位置
中国哲学中关於天人关系的学说虽可区分为两个不同的类型,但是这两个类型的学说也有一些共同的基本观点。这就是,多数思想家都肯定人是天地所生的,而人在天地之间有卓越的位置;也就是,都肯定人是自然界的物,而人在自然界中具有与他物不同的优越性。
孟子说:"天之生民久矣",肯定人是天所生的。荀子宣称:"天地者生之本也","天地合而万物生",也肯定人尽天地所生的。董仲舒说:"天地,万物之本也。地养之,人成之"。这一方面高度肯定了人的能动作用,一方面也承认人是天之所生。刘禹锡说:"天之所能者生万物也;人之所能者治万物也。"这是既承认人有治万物的能动作用,又承认人是天地所生。张载更以形象的语言说明天地与人的关系。他在《西铭》中写道:"乾称父,坤称母,……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这把天人关系比喻为亲子关系,形象地说明人是天地所生的。
(四)人应该如何对待自然?
人应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呢?换句话说,人对於自然应持何种态度呢?这是人类生活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关於这样问题,中国古代哲学中有三种学说。第一是庄子的因任自然的学说,第二是荀子的改造自然的学说,第三是《易传》的天人协调学说。
庄子认为自然界本来是和谐的美满的,及至人类有了知识,发明了若干技巧,於是自然界的和谐美满的状态被破坏了,人生的基本原则是消除一切人为,回到原始的自然。庄子的思想纲领是:"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常因自然而不益生"。
荀子以为人类生活的理想应是"经纬天地而材官万物","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莫不尽其美,致其用"。改造自然、利用万物,以提高人类的生活。
《易传》的《象传》中提出"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的原则,其主要含义是,调节自然规律的作用,协助自然的变化。《系辞传》提出"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的理想原则。"范围天地之化"、"曲成万物",意义比较显豁,即调整自然的变化,协助万物达到完满的成就。
《易传》中的《文言传》提出"与天地合德"的人格理想。《文言传》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先天而天弗违,後天而奉天时"。大人即崇高伟大的人格,其品德与天地相合。先天即在自然变化之前加以引导,後天即在自然变化之後加以顺应。既能开导自然的变化,又能适应自然的变化,这样就达到了天人的协调。
先秦时代没有严密的逻辑,所以描述现实的比较多,而论断比较少,且先秦时期对汉字字义的界定远远没有后世细致,这导致了先秦典籍在后世逻辑的规限下,在汉字字义的细化下,偏离了原义。
先秦的余晖让古代中国繁荣昌盛,后世的错解也让近代中国苦难深重。
所以,研究先秦典籍,重在回归先秦经典的本义。
这其中有两点比较重要。一、用先秦的语境、汉字的本义来理解先秦典籍,这是前提。二、坚持言之有物,只有在物的规律上,我们才能得到正确的逻辑,也才能达到服务与当下和后世的目的。
为什么学习先秦典籍,要回归文字的本义?我们从“格物”,这个“儒学公案”谈起。
“格,甲骨文,表示行军作战。有的金文,表示用木械进犯、攻击。”——《象形字典》。
由于 “格”的本义攻击性比较强,在此我们把它解释为“介入”。
“介入”物的作用是,和“物”发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进而产生变化,人们就可以通过变化,来认知物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如果我们的感觉系统无法和“物”发生联系(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联系),我们就无法感知“物”的存在和形态。如果没有因为和“物”发生相互影响,而产生的变化,我们就无法理解,它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科学上有很多难题,要么我们无法感知,要么我们无法通过和它,发生相互影响,进而感知它的变化。总之一句话,就是感知不足以支撑认知。
下面我们来看看,古代一些大家是怎样解释“格物”的。
郑玄注:“格,来也”。
朱熹解释为“格,至也……即物而穷其理”。
“来,至也。”——《尔雅》
“至”,含有到达、极的意思(见《象形字典》)。
“即”,含有靠近、接近的意思(见《象形字典》)。
所以“来”“至”“即”都含有何物在一起的意思。照朱熹的意思“格物”就是和“物”呆在一起,然后去推究物理。
王阳明正是深信朱熹的解释,于是在竹子旁边,“格”了七日七夜的竹子,希望能够格出竹子之理,但换来的却是失败,自己更因此而病倒了。
所以,王阳明跳过“格物”,就直接去“正心”了,并发展出“心学”。
“格”在汉代已经失去了本义,比如《说文解字》只将它解释为“木长皃”,即“树高枝长的样子”(见《象形字典》)。
朱熹的解释,失在缺少,和“物”相互影响,进而产生变化上。没有对物的变化的感知,就去推究物理,显然是办不到的。所以也无怪乎王阳明提出质疑。
格物,作为中国古代最科学的认知方法,作为先秦哲学乃至先秦所有学术的基础,却从汉代开始就失去了其核心含义。寄身于浩瀚典籍中的先秦哲学,自然是博大精深,可惜在两千余年的汉字字义的流变中,失去了本来的面貌,失去了现实的指导意义,而解决这一困境的方法,就是:
从汉字的本义出发,回归先秦经典的本义。本文2023-08-22 08:33:5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7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