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古代指什么 这里有具体的含义解释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2浏览:1收藏

传古代指什么 这里有具体的含义解释,第1张

传,作为文学体裁,在古代有三种含义。

1、 传[zhuàn],古籍注释体例之一,是替经书作注的著作。

一般由他人记述,例如:《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

类似的体例的还有注、笺、正义、诠、义疏、义训。

2、传[zhuàn],史传,是以记述详实历史人物和事件为主的史学传记或一般纪传文章。

例如:《春秋》(第一部编年体)、《国语》(第一部国别体)、《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传[chuán ]奇,小说体裁之一,是中国唐、宋时代文言短篇小说的一种。多是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不寻常的故事。其源出于六朝 “志怪”,而内容已扩展到人情世态和社会生活的描写。

例如:《南柯太守传》、《李娃传》、《东城父老传》。

《康熙字典》中“疏”是会意字,“注”是对前文的注解,“传”是古籍的注释体例。

疏是会意字,在篆文中由㐬(tū)和疋(shū)组成,疋也表声。疏本意指清除阻塞,使畅通。引申为分散,又引申指稀,再引申指关系远。人与事的关系远就是生疏、不熟悉,人与人之间关系远就是疏远,距离大就是不细密于是引申为粗疏。疏还指对古书的旧注作进一步解释。

传,是一种文体格式。属于古籍注释体例之一,其它的还有注、笺、正义、诠、义疏、义训。亦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传记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详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以史实为根据,但不排斥某些想象性的描述。

注,训诂学术语。也作“注”。注释经籍的一种体例。注,取义于灌注。文义艰深,必解释而后明,犹水道阻塞,必灌注而后通。

转、注、疏都是训诂学专用的术语。

扩展资料:

训诂的具体方式分为以下三类:

1、“形训”:就是通过文字形体结构的分析来解释字(词)义,即拿词形来解释词义叫做形训。

2、“音训”:用音同或音近的词来解释词义叫做音训。

3、“义训”:直接说明词的含义,叫义训。“义训”又细分为三种(即直训、转训、陈说)。

—《康熙字典》

—训诂

内容很广泛,主要包括解释词义、注明音读、疏通文意、阐明思想、分析句读、讲解语法、说明修辞手段、诠释典故、校正文字、考证人名、地名等,例如:

解释词义例

《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毛传:“静,贞静也。女德贞静而有法度,乃可说也。姝,美色也。俟,待也。城隅,以言高而不可逾。”

《左传·庄公十四年》:“蔡哀侯为莘故,绳息妫以语楚子。”杜预注“绳,誉也。”

注明音读例

《诗经·周南·关雎》:“君子好逑”。《经典释文》:“逑,音求。”又如《诗经·召南·何彼 矣》:“何彼 矣,唐棣之华。”《经典释文》:“棣,徒帝反。《字林》‘大内反’。华如字。”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