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时代的艺术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2浏览:3收藏

夏商周时代的艺术,第1张

夏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以畜牧业和农业为主,在陶、玉、石、骨、纺织及建筑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在夏的晚期,铜器的铸造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准。

到了殷商时期,农业和手工业更为发达,商代晚期至西周初期青铜器发展到了第一个高峰。这个时期的青铜器数量多,种类丰富,除了日常生活器皿和兵器,还有礼乐器;使用范铸法,工艺精湛;青铜器纹饰采用动物纹、自然气象纹、几何花纹和人物纹等,常见的有饕餮(tao tie)、夔(亏)、龙、凤、云、波浪等;整体气氛庄严肃穆、深沉凝重、神秘诡异,具有狞厉之美。

圆弧形的称云纹,方折形也称雷纹,云雷纹是两者的统称。(为汉代瓦当拓片)

这个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青铜器有:司母戊(wu)大方鼎,四羊方尊。

司母戊大方鼎是商后期青铜器的代表,其名字本身就给了我们便于记忆和解释的信息,“司母戊”是鼎内铸有的三个字,“大方鼎”则说明其大且方,其鼎身为长方形,轮廓方直,鼎口、鼎足及鼎耳厚重而粗壮,鼎身有云雷纹为地,在其上又有蟠龙文及饕餮纹,气势雄浑而神秘,是商周奴隶主权势和威严的象征。

四羊方尊也是商代晚期的青铜器代表,同样其名称也是来自于它自身的特征。此器以云雷纹为底,肩部有四龙盘旋,四角有四个卷角羊,羊身有麟纹,形象宁静。此器集线雕、浮雕、圆雕于一身,把平面图像与立体雕塑、器物与动物形象巧妙的结合在了一起,精工制作,威严而奇特,集中展现了商代后期青铜器艺术的最高水准。

春秋至战国时期是青铜器发展的第二个高峰。这个时期礼崩乐坏,各国诸侯都开始铸造青铜器,出现了一些新工艺、新手法和新的艺术风格。工艺方面除了传统的范铸法,还出现了合铸法、分铸法、焊接法,尤其是失蜡法使铸造效果更加精致;装饰手法上,有金银错、鎏金、镶嵌等,素面及平面化装饰渐多,兽面纹基本消失;整体艺术风格上摆脱了早期浓厚的神秘色彩,偏向实用方向发展,礼器种类减少,更加贴近生活,活泼、清新而华丽。

莲鹤方壶是春秋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品,出土于河南新郑。通体龙螭(chi,没有角的龙)修饰,器耳、器足和扉棱皆为生动的怪兽,镂空的莲瓣围绕在壶顶,中间是一只想要展翅的仙鹤。此器不同于商代神秘威严和西周理性典雅的风格,展现了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自由而活泼、清新而灵动的风格。

  瓦当,它在汉代是最具有时代特色的,占有不小的地位。而瓦当收藏也在我国的收藏历史中也算久远,从宋代开始,汉代瓦当就已经成为了当时大人物的收藏对象了。时至今日,汉代瓦当也依然是收藏爱好者所喜爱的艺术品。汉代瓦当的鉴别,也已经成为当下收藏的一个炙热领域。那么今天小兔就为大家带来汉代瓦当鉴别的资料。

  

  秦汉瓦当以其精美的纹饰、瑰丽的图案和隽秀的文字为各路藏家所青睐,其市场价格早在清乾隆年间就已达到高位。

  瓦当俗称瓦头,是古建筑的构件,起着保护木制飞檐和美化屋面轮廓的作用。不同历史时期的瓦当,有着不同的特点。秦代瓦当纹饰取材广泛,图案写实,简明生动;汉代瓦当在工艺上达到顶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瓦当当面较小,纹饰以卷云纹为主,文字瓦当锐减;在唐代,莲花纹瓦当最常见,文字瓦当几乎绝迹;宋代开始用兽面纹瓦当;明清多用蟠龙纹瓦当。

  

  据了解,目前一些常见的汉代文字瓦当每枚价格已升到600元至1000元,动物纹瓦当已达1200元至1800元之间,精品汉瓦当已涨至3000元以上,品相好的四神瓦当每枚价格已高达5万元左右,而一套完整的四神瓦当市场参考价竟高达五六十万元。

  2001年在天津国际拍卖会上,一枚带木盒的汉瓦成交价高达11万元。除了瓦当本身,瓦当的拓片同样也价格不菲。1996年嘉德秋拍中,陈直的《新出汉瓦拓片》以198万元的价格成交;2006年9月一册清乾隆年间刻的《秦汉瓦当文字》以45万元成交;2008年12月2日的北京保利秋拍中,一本汉瓦当拓本,估价要15万元至24万元。

  

  一般来说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鉴别。一看颜色,时代早的瓦当,如秦瓦当是青灰色的,汉瓦当是浅灰色的,颜色由深变浅。二看制作方法,西汉中期以前,大部分瓦当是手工制作的,有手工拿捏的痕迹(尤其是瓦当的当面)。到西汉中期,瓦当主要是轮制的,有轮旋的纹式,很像象形文。三看绳纹粗细,也就是看瓦当所连后面的瓦的绳纹粗细,一般绳纹又细又直或者细直交替的多是秦代的;绳纹直而且粗的多为汉代的。

  另外,在鉴别秦汉瓦当时还要注意,工艺上,秦代多采用先制好当心,再以泥条盘筑法在当心周围筑起圆筒瓦,在瓦当背用手覆泥压抹,使其紧密结合,然后在泥坯未开时,用竹刀或绳子切去一半筒瓦而成瓦当,这种工艺较为麻烦,而且很难达到规整;而汉代瓦当多采用整个当面一次范成,然后续接已制好的筒瓦,无需切割,瓦当背平整,不留痕迹,边轮也较规整,这也是秦汉瓦当的一个明显区别,藏友在收藏投资时一定要多加留意。

  

  目前当代瓦当收藏的兴趣盎然,这样也会是赝品大量的出现。伪造水平也越来越高,会使收藏爱好者更无法分清真品赝品。汉代瓦当,一个时代的象征,它与陶瓷,书画艺术类等等艺术品不同。它的真正价值是完全脱离其自身价值之上的。那么也希望大家通过这篇汉代瓦当鉴别能使大家在平常生活中收藏汉代瓦当时,能给予大家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古书籍的收藏

古书籍的收藏要点:一是足本,没有删节和缺卷;二是精本,精校精注,错误极少;三是旧本、旧刻或旧抄,即传世很久的木刻本、传抄本和线装书。或者说:一是年代久远而具有文物性;二是印刷插图精美而具有艺术性;三是书籍内容具有学术资料性。

二、古籍书的种类

原稿、旧抄本、原刻本、精刻本、初印本以及各类活字印刷本等版本。古籍字体精美,如精写本,精刻本、各种套印本、红印本、拱花等。名家稿本、精校本以及在某一学术领域有独到见解或较为少见的稿本、写本、批校本、过录本等。古书籍大致可分为12个种类:

1、竹简:在纸张发明之前,用笔写或用刀刻在竹片上的文字,然后以绳串起成卷的书。

2、唐写经:唐时的木刻技术还刚起步,故留传下的大多为手抄佛经。

3、线装古书:一般多是自宋至民国的木刻本,亦有稿本、抄本、石印本,其中宋元版、明椠、清前三朝刻本及多色套印本、多插图本、活字本、红印本、蓝印本等版本。

4、木刻印版:刻版以枣木为优,版面磨损少,未变形、开裂的较好。

5、碑帖:通常有钟鼎拓片、瓦当拓片、崖刻及秦、汉、魏、唐、宋、元、明、清的拓本,等原刻的早期拓本。民国时的珂罗版中之精品亦可。

6、诰命、圣旨:诰命、圣旨一类的文牍,其间不少资料可作为史学家的研究依据。

7、信札:名人间往来的书信,既是书法艺术,又可从中发掘出鲜为人知的史料。

8、印谱:古今篆刻名家的手打印鉴册页,有边款拓印的较好。

9、老期刊:自晚清至1949年9月间的期刊、杂志的统称。

10、旧平装:在1949年10月1日前,除线装书外,无论精装和平装的洋装书,一概属旧平装范畴。从性质上讲,新文学版本,老区版本、重庆桂林版本、汪伪版本等;从形式上讲,毛边本、土纸本、道林纸精印本、伪装本、编号本、签名本等。

11、画报:民国画报、民国时期的**、时事、漫画、突发事件、民俗风情、名胜古迹等大型画册。

12、契约:1949年以前的地契、房契、卖身契和其他买卖合用,具历史意义及名人的契约等。

三、古书籍的标准

1、文献价值 古书籍描记载的史料非常丰富,是研究古代社会不可缺少的第一手材料,因此古籍的价值首先体现于它的文献价值。

2、版本价值 古籍的版本种类很多,一般来说,稿本(者的原稿)、旧抄本、原刻本、精刻本、初印本以及各类活字印刷本等版本较好。

3、艺术价值 有些古籍字体雕刻精美,刷水平较高,如精写本、精刻本、各种套印本、红印本、拱花等。

4、学术价值 如名家稿本、精校本以及在某一学术领域有独到见或较为少见的本、写本、批校本、过录本等,都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5、文物价值有些古书,抄写或刻印本年代久远,流传又较少,如宋版书,无论从纸质墨迹、印刷技能、装帧水平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四、古书籍的鉴定

1、纸张做旧:纸张是文字的载体,没有纸张就没有书籍,因此判断古书籍的真伪,首先要看纸张是否古旧。所以制作古书籍伪本必须将纸做旧。将纸做旧有两类:一类是“染纸”,包括用糖水,或用栗子壳本水,或用茶水,或用其他方法等将纸染成黄褐色,也有用烟水熏黄的,以求使纸显旧色;第二类是用“旧纸新”如果作伪者存有古纸,就可在纸上面新印古书内容,然后订成“古书籍”,这种作伪方法尽管较少,但却使人很难从纸上辨别其为赝本。

2、伪造序跋:一些重复刻印本上,除保留有原书的序跋外,又增刻新有序跋,叙述重印的原因,序跋后还著有姓名、年月等。这些都表明了书籍的真实年代。作伪者往往裁掉对其作伪利的序跋,或涂改其中的年代,也有重新伪造对其作伪有利的序跋。

3、伪造名人题跋,藏章印记。

4、伪造牌记:保旧牌记,挖掉复刻牌记,或挖补,涂改复刻牌记的年代。

5、裁截目录:将原目录裁去部分或全部,使人不知收全该书究竟有多少卷,以便用残本充当全本。

6、利用著录书:有些著录书的记载是错误的,作伪者便故意以此为据来兜售自己制作的伪本。

总之,古书籍作伪的手法多种多样,有时只采用一两种,有时则可能是各种手法混合应用。在实际辨别时,应该运用自己掌握的学识和有关资料进行全面考察被鉴定的古书籍,注意去伪取真,使到所购古书籍物有所值。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