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芝麻的故事:《一饭胡麻度几春》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2浏览:1收藏

黑芝麻的故事:《一饭胡麻度几春》,第1张

古人曾说“民以食为天”。在中国,吃和药在人们看来恰恰是一回事,这正是因为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这漫长的发展的历程中建立了玄妙又自成一体的东方哲学体系,而药食同源则是古老的东方智慧所在。

小小的黑芝麻通过丝绸之路,伴随着沙尘与艰辛,风尘仆仆的来到东方的文明古国后,就被载入各类药典,而中国人在将其在将其载入各类药典的同时,也将黑芝麻广泛运用于日常饮食之中。在怀着对饮食养生文化的理解的同时,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在不断地尝试中寻求着转化的灵感。

在这部纪录片中,将黑芝麻这个小小的植物表现的淋漓尽致,或许只有在中国,才能将一种食物如此的突出。从河南驻马店的小磨香油,到广东汕头的黑芝麻糖葱薄饼;从天津的黑芝麻煎饼果子,到广西南宁的蜂蜜芝麻酱,可以说是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黑芝麻在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的生活饮食。

在中国众多的黑芝麻食品制作中,黑芝麻更多的是作为馅儿料使用,并且基本与糖类结合,主要是因为甜是人类最简单初始的美食体验,沁人的气味与极致的香甜,撰写了中国人的味觉记忆史里最浓香甜蜜的篇章。从黑芝麻糖到牡丹银丝酥,不管是黑芝麻汤圆还是热滚滚的芝麻糊,那个吃下去满溢味蕾的甜蜜瞬间,是最让人幸福的时刻。

黑芝麻不仅仅运用在传统的食品制作中,而在现在,注重养生的人们也使用着现在的工具,用自己的思维,创作出千变万化的黑芝麻食品,就比如粤式茶点中的黑芝麻冰皮月饼和黑芝麻椰汁千层糕等等。

从油到酱、从馅儿料到外皮、从中点到西点,不同地域的中国人,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巧妙地用黑芝麻创造出不同的形态、不同口味的美食,而这不仅仅是因为黑芝麻的香甜可口,更深层次的原因就在于黑芝麻背后的养生奥秘。

中国人讲究药食同源,而黑芝麻在古籍中的记载最早则可追溯到古代的医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在道家养生文化看来,九蒸九晒黑芝麻是对黑芝麻的最极致的运用,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这已渐渐淡出到家的日常运用,但是这一养生智慧却在民间得以延续。

道家认为九为极数,而极意味着转变,要想懂得养生之道,就要先明白阴阳共存、天人合一的道理。而九蒸九晒的黑芝麻正体现着这样的思想,在九次阴阳交替中,把黑芝麻本身的物理结构和成分结构打破更深层次地激发出养生的功效。

道家养生是中国养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中医养生有着深远影响,中医养生遵循阴阳五行的规律,推崇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理念,并将人体视为与大自然属性相同的一个整体,中医认为五色入五脏,而黑芝麻因其对肾有卓越的补益功效被广泛运用于各类养生方中。

在《神农本草经》面世一千多年后,西方提出植物营养成分分析的理念,在对黑芝麻的实验中,发现黑芝麻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其中富含较多硒这种抗癌的元素。从这可看出,中医药典大都提到黑芝麻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并非无据可依。

提倡药食同源的中国人喜欢用最朴实的方式,将食物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实现着治未病的思想。中国养生文化看似玄妙,却又与科学研究成果殊途同归,中国人在养生体系中,对黑芝麻的认识及饮食方式中的运用,才是真正的智慧所在。

在中国传统民俗中,食物不只是果腹的功能,它们更多地承载了国人对天地的敬意、对亲人的祈愿,凝聚着整个宗族繁荣昌盛的厚望。黑芝麻凭借着卓越的养生价值及独特的香浓气味被古人从众多的食材中选出,健康烹煮、精致呈现、神圣供奉,伴随着生老病死、节气更迭,在氏族群体的口口相传中代代传承。

从祭祀到婚俗,从思想到寓意,黑芝麻寄予人们对父母的敬意和对天地的敬畏。礼俗食品是人一生中最特殊的回忆,古老的食品延续着祖先们对后代的期望,也凝聚着亲人间的祝福,印刻着人生中最美满的那一刻。从杨梅粿、驼背粿到擂茶、姜盐豆子芝麻茶等一系列的食品,含蓄的中国人通过食物表达着自己的情感。

黑芝麻作为节日民俗的祈福食品,人们用它来敬天、敬父母、祝福婚姻、共贺团圆,它是含蓄的中国人表达情感的方式,是中国人挥之不去的家族情怀,它总是伴随着喧天的锣鼓声、团聚的欢笑声成为中国人一生中最为快乐时光的回忆。

黑芝麻在中国发展缓慢,依旧处于小作坊模式,但是如果说手工作坊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口味的原始性,那么工业化生产则让传统食品更广泛地传播成为了可能。从古老的东方智慧到精密的现代科学,人们对黑芝麻的探索从未停止,人们对其寄予着厚望,黑芝麻背后的故事是千百年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生活的守望、是情怀的寄托。

黑芝麻是中西文化跨越千年的邂逅的结果,不管时间怎么流逝,它依旧在我们的生活中。

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5世纪魏代古籍中,就有腐乳生产工艺的记载,到了明代我国就大量加工腐乳,而今腐乳已成长为具现代化工艺的发酵食品。

腐乳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为我国特有的发酵制品之一。早在公元五世纪,北魏时期的古书上就有“干豆腐加盐成熟后为腐乳”之说。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述:“豆腐又名菽乳,以豆腐腌过酒糟或酱制者,味咸甘心。”清代李化楠的《醒园录》中已经详细地记述了豆腐乳的制法。著名的绍兴腐乳在四百多年前的明朝嘉靖年间就已经远销东南亚各国,声誉仅次于绍兴酒。1910年,获“南洋劝业会”展览金质奖章;1915年,在美国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又获得奖状。我国腐乳已出口到东南亚、日本和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说到爆米花,小编觉得真的是再也熟悉不过的零食,平常我们去**院必点的一个零食,可是现在的爆米花真的是毫无生机,用的是较为现今的加工工具,做出来的爆米花真的失去了原有的灵魂,这是一道美食在传承中最受忌讳的发展,而我们作为爆米花的忠实粉丝真的应该认真的学习一下爆米花的真谛,要了解爆米花,你首先要来到北方,在北方中原,曾经有着爆米花的灵魂,当然也是存在的有遗迹的。

想了解爆米花为什么要来到北方呢?“爆米花”中虽然有“米”这个字,但是爆米花的原料可不是南方的米,而是北方的玉米,众所周知北方是玉米的盛产地,这里由玉米做成的美食是各种各样,爆米花就是其中的一种,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当地人都是靠农业为生的,当然也是以玉米粮食作物为主,有的家中有磨,有的家庭便没有,当地的劳动人民便有了对玉米的研究,在一次,一户人家用干锅炒时,发现有的玉米颗粒炸开了,品尝了一下,与其他的进行了对比一下,口感是很好的,玉米的香气完全的渗透了出来。

爆米花的发明,在那时候已经是老幼皆宜的美食了,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的发明了一种锅,这种锅很特别,在农村讲这那就是锅,这种锅由机头螺镟,大弯头,小弯头,机盖和摇手组成,这种叫“锅”的锅不是家家户户都会去准备的,基本上几个生产队会有一个,如今就是很多80后儿时的回忆了。

将机盖打开,讲玉米倒入锅仓中,放入家中存放的白糖,扣上压力杆,架在火炉上,用的燃料也基本上是煤炭,任何一个步骤都是很接地气的,而摇手旁边的气压表就是指示,当达到一定的气压值,师傅就会利索地将锅取下,嫁到铁桶那里,一根铁钢接上压力杆,一只脚踩在锅皮上,一只手用力推下拉力杆,“嘭”的一生,一锅爆米花炸裂开来,热腾腾的爆米花,在空气中弥漫着玉米的香气。

传统的爆米花,给我们的感觉不仅仅的是美味,而是现在无法挽回的童年,每至玉米晒干之后,都会有崩爆米花的师傅来到村里,这是那时候最经济的零食,当村头那三声炮响起来,村里面的人就会陆陆续续拿着玉米围到这锅炉旁,说说笑笑,听着一声声炮响,显得也是格外的喜庆,这为八零后的童年增添很多韵味。

而现在的爆米花,都是为了快捷,味道是好了很多,但是那种感觉是没有了,现在的爆米花用的玉米去掉了玉米皮,显得精致了很多,可能也就是一个时代一个味道,那时的味道没有如今的香甜,但那时的爆米花更是充满了乐趣,一个乡村零食的历史,人与人之间拉近了感情,谁家加工了,都会毫不吝啬的拿出来分享,乡村之间的情感在每件事情上做的都像是在分享一般。

北方乡村的人们就是这样,像这时代忘不了的美食一样,虽然简单,处处存在着感情,村上人从来不和老师傅讨价还价,老师傅在村上中午还能混上一碗饭吃,讨一口水喝,老师傅来到村里,村里的孩子都有一种留下老师傅感觉,感觉留下崩爆米花的师傅,以后就不愁吃到这零食了,在北方,很多人的童年中都有那么些忘不了的景点美食

韦庄有一首诗描绘了大唐盛世的美景:绣户夜攒红烛市,舞衣晴曳碧天霞。唐代是我国古代社会繁荣昌盛时期,国家统一,疆域辽阔,交通发达,经济繁荣。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了令人钦羡的丰富绚烂的唐代美食革命,其中以茶文化的形成和生食文化的大发展为重要的体现。

1.唐朝百姓吃生食的习惯

自唐朝以后,便有许多古籍记载南方的生食习惯。隋唐统一后,经济文化重心南移,南方的情况便陆续得到记载反映。《云南志蛮夷风俗》记载了云南地区人们怎么吃生鹅肉的方法,他们把生鹅肉切成小方块,拌以生胡椒、鸡椒等调料。《云南通志》说:"或肉或鱼,切而啮之,以五色蔬酥、五盐椒和蒜,食以为敬客。"唐朝时,吃生食的习惯还与祭祀不可分,由这一习惯还衍生出了"歃血为盟"这一成语。

生活在沿海沿江地区的人们,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都有食用生鱼肉的习惯,他们经常用生鱼宴招待最尊贵的客人。唐代韩愈的诗里曾经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潮汕地区吃生鱼的习俗,唐贞元十四年,韩愈因上谏得罪皇帝被贬为潮州刺史,当他一个河南人初到南方,看到当地生食海鲜的情况,感觉十分新鲜。

他迫不及待地给好友元稹写诗,一一向他介绍潮州人喜食的海鲜,有章鱼、蚝、蒲鱼、蛇等,还有数十种他叫不上名字的海生物。生食海鲜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日本人吃生食的传统是受了古代中国的影响。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日本人爱吃生鱼片、寿司等,于是,他们便将日本人视为吃生食的鼻祖,其实不然。先秦时期,我国就把生鱼肉作为款待有功之士的珍馐,汉魏六朝普遍食用,因张翰而成为文化原型,唐代风气最盛。

唐代的鱼脍种类、鱼脍保存都值得一提。唐代《膳夫经手录》写道鱼脍的选料以鲫鱼为最佳,鳊、鲂、鲷、 鲈、次之,鲚、鮇、魿、黄、竹五种又次之,这是长期的经验总结。除此之外,唐朝人还发明了给生鱼片杀菌的方法,他们用"胡荽、芜荑酱、卤汁"这 类具有解毒杀菌功能的佐料。

日本曾十六次遣使到唐学习文化礼仪、政治制度、佛学、音乐、茶道、造纸、造船等技艺,作为生活中一部分的饮食也可能是其学习的内容。遣唐使中的请益生原本就是某一方面的专家,他到唐学习的时间很短,这些人中可能有人学习中国的饮食文化和烹饪技术;日本遣唐使到达唐王朝的待遇等同于唐代的藩属,在饮食上必定很精当,这是大国的待客之道,鱼脍也可能是宴请遣唐使的一道菜。

不过,由于资料匮乏,上述两种想法没有得到证实。据《旧唐书》和《续日本纪》记载,唐王朝曾派人去日本,其中有些人后来定居日本,并接受了天皇的赐姓和授官,这些赐姓的唐人之后长期生活在日本,其在唐朝的饮食习惯必定继续保留,鱼脍文化是否有可能通过这 些人传到日本,亦苦无资料证实。

我国食鱼脍的传统自始至终没有断裂,只因斫脍人的稀缺、生食鱼脍引起身体疾病等原因,使鱼脍文化渐渐从全国范围内缩减到局部区域,久而久之 被人遗忘,令人产生了生鱼片乃日本所独有的错觉。

2唐代饮茶之风盛行

出了敢吃生食外,中国饮食对世界饮食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对茶叶与饮茶风气的推广。茶叶在现在己经成为与咖啡、可可并肩的世界性三大无酒精饮品,并在不同的地区形成了不同的饮茶习惯与传统。

"茶"这一饮品在先秦之时就为中国西南地区的人们所食用,汉代以后开始自巴蜀向长江地区传播,但直到隋唐之时,饮茶之风才摆脱了南方一隅而在全国范围内得以确立。成为世人喜爱之物。唐代不仅是饮茶之风盛行之时,也是饮茶之风向域外不断传播之时,是茶叶成为世界饮品的开端之时。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唐代的茶酒业均获得了快速发展。唐人饮茶风习日炽,尤其是中唐以后茶的生产、贸易和消费日益壮大,茶叶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需品。茶在唐代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社会流行风尚。可是,社会是复杂多样的,由于生活境遇、社会身份、经济条件和文化素养的不同,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实际生活往往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唐人茶生活当然也不例外。

从出土的文物中可以看出,贵族吃茶多用金杯玉盏;而在简陋的农家,虽然没有昂贵的餐具用来吃茶,茶也是必备的饮品。难怪诗人岑参发出"然灯松林静,煮茗柴门香"的感慨。因而,在唐代既有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的盛况,也有茶为食物,无异米盐的景象。

总之,尽管各阶层饮茶的方式和品位确实有较大差异,但唐人对饮茶的推崇却是显而易见的。在唐代不仅内地有饮茶这一习俗,同时饮茶之风还拓展到了周边少数民族和国外地区,贞观十五年,随着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茶叶传入西藏地区。与此同时,茶也向北方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传播。

据《新唐书陆羽传》回纥大量消费茶叶。这也是历史上茶马交换的开始,后来更是逐渐发展为茶马互市。日本高僧最澄由中国研习佛教归国,把茶种带回日本,种植于近江。次年,高僧空海又从中国带走茶籽,在日本各地种下,还把制茶常识传在日本传播。不仅日本茶道受中国影响颇深,朝鲜、韩国、越南等周边国家的茶文化亦可以从唐代茶文化中找到源头。

3 唐代文人"煎茶"时的讲究

中国人的饮茶行为很是久远,但茶在唐以前往往更多只是作为解渴、提神的一种普通饮品,那吋,茶还达不到文化上的高度与深度。但随着唐人茶生活的普及与风行,陆羽等好茶的文化人对茶的钟爱、研究和总结,茶文化的奠基之作《茶经》应运而生。它是人们喝茶喝到一定阶段,需要某种总结与提升,好茶的文化人肩负起了这份责任,最终凝结成书。其中记载了茶叶的煮饮是文人茶生活的核心内容。其中歩骤规范,讲究也多。

第1, 择地点。煮饮茶汤总是需要一定的场所,因而环境的选择显得很重要。在唐代,文人雅士们对煎茶的地点选择也很有讲究,他们希望能在自然幽静的环境中能更好地品茗高谈,以旷心境。刘言史在他《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中就对他和友人不辞辛劳,在郊外取水煎茶做了详细地描述:"粉细越笋芽,野煎寒溪滨……可以活高人。"他们将这种行为视为乐趣,自诩为风流雅事,可见当时对于煎茶之地的选择也是一种时尚。

第二,择器具。煎茶要使用专门的器具。陆羽在《茶经》中用了一章的篇幅,详列了种煎茶饮茶用具,并在每件用具下,写明了制作原料、方法、规格及用途,可见煎茶在文人生活中是实用性与艺术性并重的。唐代文人们从艺术欣赏的角度出发,选用青色的越瓷饮茶。当然,除越瓷外,文人们在各自的品茗实践中也会依个人喜好选用其他地区的器具。如秦韬玉《采茶歌》中用了岗瓯,可见,对于唐代文人来说,煎茶器具的选择可以体现自身的审美观念和品位,因此在选择时,一定要经过思考。

第三,择水火。唐代文人对煎茶的讲究还体现在他们对煎茶水火的讲究上。陆羽《茶经》就讨论煎茶水的档次,他说,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唐代《煎茶水记》中记载了一个叫刘伯会的人,他品鉴了全国的水源,最后得出扬子江南零水第一的结论。相较用水,唐人煮茶对火的要求也不简单。《茶经》提到煎茶最好应该使用炭火,这样煎出的茶可以飘香万里。

第四,择佐料。古人煎茶喜欢在水沸前加入佐料,唐人虽然也有这种习俗。但是这一习俗受到了茶圣陆羽的批评,他认为过多的作料会使茶如同沟渠间弃水,反而损害了茶的本味,故而只是在汤水第一沸时略调之以盐味。后来,在唐代文人群体中,很多人也越来越重视茶本身纯粹的味道,表现在品饮中便是逐渐掘弃了放佐料这一习俗。

在这种煎茶的过程中,反映了唐代的文人雅士们对美的追求和理解。可以说,这已成为他们追求艺术美,以文人自我标榜和要求的一种重要手段。精致的饮茶习惯反映出的则是文人们对生活的讲究热爱,对茶文化的推崇与引领。

结语

在中国,饮食足以堪当文化一词,中国人的吃喝绝非单纯解决口渴与饥饿的问题,饮食中更多的充溢着讲究与内涵,反映出的是国人的生活状态与思想观念。而这场美食革命生动地体现了唐朝文化的包容性,煎茶与吃生食体现在人们的小生活中,充满活力,与时代相称。

早在两三千年前,《黄帝内经》就主张:“饮食有节”、“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梁代医学家陶弘景在《养生延年录》中指出:“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寿;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焉。”这就是饱食的危害。可见,古人很早就发现节制饮食可以抗衰老、延寿命,经常饱食则使人早衰,对人体有害。

有关学者还证实:饱食能诱发人脑内一种叫做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物质,饱腹后,它在大脑中的含量要比吃饭前增加数万倍,而且其数量的增长与食量成正比。这种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被证实是促使脑动脉硬化的元凶,脑动脉硬化与老年痴呆密切相关。学者还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约20%的老年性痴呆患者在他们青壮年时期皆是饱食的“美食家”。这就是饱食的危害。

所以,要想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必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饭饱八分,通过调节食量来推迟大脑的衰老过程。

人过中年以后的进食方式应该像“羊吃草”那样,饿了就吃点,每次吃不多,胃肠总保持不饥不饿不饱的状态。我国著名营养学家李瑞芬教授总结的秘诀是:“一日多餐,餐餐不饱,饿了就吃,吃得很少。”只有这样,才能延缓衰老,延年益寿。

以上这些就是饱食的危害。饱食是一中很不好的饮食习惯。经常吃撑了,会影响到胃肠道健康,还会影响你的脂肪堆积,有发胖的危险。所以,为了我们的健康而言,在吃饭的时候,适量为好,不要出现饱食的情况。了解一些饮食禁忌,对于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好处。

你好。

中国的饮食文化是与权力挂钩的,史料显示,先秦时期的饮食礼政已经相当完备了。从肴馔品类到烹饪品位,从进食方式到筵席宴飨等等,都对等级之别有着严格的规定。周代盛行的青铜饮食器具——鼎便是衡量社会身份等级的标志物:国君用九鼎,卿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一鼎或三鼎。豆也是如此,《礼记。礼运》载天子之豆三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食品的消费十有严格限制的,《国语。楚语下》载观射父语:

  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鱼炙,庶人食菜,这种等分出自古代的记载。《尚书。洪范》述:“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这就是说只有君主才能作威作福,吃玉食。《礼记。王制》说:“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

  直至清代,这种等级上的饮食规定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以皇家宴为例,皇帝宴桌有菜肴40品;皇后的头等宴桌膳品减少为32品;妃嫔的二等宴桌每桌2人,三等宴桌每桌3人,每桌菜肴则递减为15品。而皇帝皇后吃不完的菜则往往赐给大臣们吃。

  礼仪虽在不断改变,但总的精神是不变的:我的官做得比你大,我的权力比你大,吃得也要比你好。

  天下最大的官是皇帝——其实官儿也不过是皇帝的奴仆而已,最大的官儿也跟皇帝有本质性的等级差别,权力最大的也是皇帝,所以,中国的食文化悠久与精美也在皇帝那张嘴巴里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孙中山先生说:我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中国所发明之食物,固大盛于欧美;而中国烹调法之精良,又非欧美所可并驾。“此言极是。孙先生同时又指出,这饮食文化之成熟表明了中华文明之成熟。这就值得商榷了。其实,中国饮食文化之所以达到如此高峰,正如中国的”性文化“达到的高峰一样,都是极权制度。

  何以见得?当年齐桓公吃厌了珍馐美食,就想换个口味——直接说吧,他齐桓公想吃人肉了。他手下有个臣子叫易牙,此人的厨艺非常出色,齐桓公就把自己的这个意思对易牙说了,易牙就马上回家把自己的儿子给杀了,做成婴儿汤给齐桓公喝了。

  中国的君王有如此权力,想吃什么就是什么,吃了山珍要吃海味,吃了“常味”要吃野味,吃了野味要吃人味,这吃美食的欲望无限放大,如此,则中国的美食想不称霸全寰也难啊!

  在饮食发展史上,帝王与权臣贵族起了最大的推动作用。而最好的美食总是首先出现在帝王与贵族的豪华筵席上。

  中国的宫廷御膳,称为天厨,代表了不同时期饮食文化的高峰。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中国的饭店往往都要声称自己有宫廷秘方做的菜,即使是街头小摊也往往要把那圆溜溜的肉丸讲成是贡丸,把那黑不溜秋的黄酒说成是贡酒,以此招徕大众。而在电视里做的食品保健品广告,也每每挖空心思要和皇帝扯上关系,往往要让那假皇帝举起那大拇指,连声赞叹,以此诱导大众。

  连那武侠小说说到吃,也总以那宫廷之菜为上,如《射雕英雄传》中写那九指神丐洪七公在皇宫大梁上连蹲着三个月,吃那皇宫里的佳肴,临死前还不忘那宫菜鸳鸯五珍烩。

  自周朝起,在饮食方面皇室都是花了极大的人力物力的,很是能遵从孔夫子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教诲。

  周代宫廷中,建有庞大而完善的饮食管理与服务机制,其中包括负责食源的机构,负责屠宰及烹饪的机构等六种机构,六种机构又包括22个单位,计2307人。

  在《周礼。天官》中说,周天子进膳时,“食用六谷,膳用六牲,饮用六清,馐用百有二十品,珍用八物,酱用百有二十瓮”,中国烹饪史上有“八珍”之说,就是从那时开始的。不过,那时的八珍没有后世那样的奢侈与“穷凶极恶”。(根据注疏,这八珍是淳熬:肉酱油烧稻米饭;淳母:肉酱油烧黄米饭;炮豚:煨烤炸炖乳猪;炮:煨烤炸炖母羔;捣珍:烧牛、羊、鹿里脊;渍:酒糟牛羊肉;熬:类似五香牛肉干;肝网油:网油包烤狗肝。)

  强大的汉王室在饮食方面当然比周朝更进一步了。汉朝皇帝拥有当时全国最为完备的食物管理系统。负责皇帝日常事物的少府所属职官中,与饮食活动有关的有太官,汤官和导官,它们分别“主膳食”、“主饼饵”和“主择米”。这是一个人员庞大的官吏系统。太官令下设有七丞,包括负责各地进献食物的太官献丞、管理日常饮食的大官丞和大官中丞等。太官和汤官各拥有奴婢3000人,为皇帝和后宫膳食开支一年达二万万钱。

  这笔开支相等于汉代中等水平百姓二万户的家产。每天开支达54 8万钱,相当于2700多石上好的梁米,或是91000多斤好肉。汉朝礼制规定:天子“饮食之肴,必有八珍之味。”他们“甘肥饮美,殚天下之味。”节的变化对汉代普通人的生活状况有着不小的影响。如汉末人徐干说:“在炎气酷烈”的夏季,即使是贵族也感到“身若点漆,水若流泉,粉扇靡效,宴戏鲜欢。”然而季节对饮食生活的限制在皇帝和其后妃那里却被降至当时的最低程度。在冬天,皇帝可以享用春季才生成的葱,韭黄等蔬菜,而这些蔬菜是耗费大量钱财,太官“覆以屋庑,昼夜蕴火,待温而生。”在炎热的夏季,皇帝与后妃则是“坚冰常奠,寒馔代叙。

  盛唐在美食方面亦是一大盛世,烧尾宴正是此中的代表。何谓“烧尾宴”?据《旧唐书。苏瓌传》:“公卿大臣初拜官者,例许献食,名曰烧尾。”这就是说,大臣初上任时,为了感恩,向皇帝进献盛馔,叫做“烧尾”。

  烧尾宴奢侈到什么程度呢?

  《清异录》中记载了韦巨源设烧尾宴时留下的一份不完全的食单。食单中共列菜点58种,糕点有20余种。菜肴有32种,从取材上看,有北方的熊、鹿、驴,南方的狸、虾、蟹、青蛙、鳖,还有鱼、鸡、鸭、鹌鹑、猪、牛、羊、兔等等。

  例如宴席上有一种看菜,即工艺菜,主要是用来装饰和观赏的,其中有一道看菜叫“素蒸音声部”,用素菜和蒸面做成一群蓬莱仙子般的歌女舞女,共有70件。你看,一个工艺菜,就得花费多少时间与精力。如一糕点名为“金银夹花平截”,是把蟹黄,蟹肉剔出来,夹在蒸卷里面,然后切成大小相等的小段。又如其中一个叫“通花软牛肠”的菜,是用羊骨髓加上其他辅料灌入牛肠,做成香肠一类的食品。烧尾宴中的羹汤也是非常精致的,如“冷蟾儿羹”,即蛤蛎羹,但要冷却后凉食,如清凉臛碎,是用狸肉做成羹,冷却后切碎凉食,类似肉冻,诸如此类,不一而足。限于篇幅,对菜肴只能稍做介绍。

  这58种菜点,还不是“烧尾宴”的全部食单,只是其中的奇异者。由于年代久远,记载简略,烧尾宴确切的整体规模和奢华程度是我们今天所无法真正确知的。

  宋代的宫廷饮食,也以穷奢极欲著称于世。如皇帝,“常膳百品”、“半夜传餐,即须千数。”至于宴会,更是奢侈到了惊人的程度。如神宗,晚年沉溺于深宫宴饮享乐,往往“一宴游之费十余万”。史载,仁宗有一次内宴,“十閤分各进馔”,仅蛤蜊一品二十八枚。当时蛤蜊一枚值一千,这样仁宗“一下箸二十八千”。

  明代的宫廷饮食也是奢靡无度的。如正月十五日宫中的元宵节,其元宵制作十分精细——将糯米磨成细面,再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作馅,然后用酒水滚成,大小如核桃般。十六日,宫中赏灯活动更盛,据《明宫史》载:“天下繁华,咸萃于此”。这一时节,宫中的菜蔬有滇南的鸡zong(土+从),五台山的天花羊肚菜,东海的石花海白菜、龙须、海带、鹿角、紫菜等海中植物;江南的蒿笋、糟笋等,辽东的松子,蓟北的黄花、金针,中都的山药、土豆,南都的苔菜,武当的莺嘴笋、黄精、黑精。北山的核桃、枣、木兰菜、蔓青、蕨菜等,其他各种菜蔬和干鲜果品,土特产等,应有尽有,实是难以一一例举。

  以上历朝历代的宫廷美食虽然已极其奢华,但和清朝帝宫美食相比,却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几千来的美食到清朝始臻颠峰。

  清朝的御膳,积历代之经验,集全国之精华,美乎极乎。

  据记载,清宫膳食,归内府管辖,具体由总管太监三员、首领太监十名、太监一百名,“专司上用膳馐、各宫馔品、节令宴席,随侍坐更等事。”(注解18)当时,紫禁城里有大大小小数不清的膳房。这个伺候皇帝吃喝的御膳房到底有多少人,从无准确统计,只知道“养心殿御膳房”一处就有几百人。

  “御膳房”菜点的原料,来自全国的五湖四海,天上地下,有渤海的对虾、黄河的鲤鱼、镇江的鲥鱼、阳澄湖的大蟹、南海的鱼翅、海南的燕窝、东北的熊掌、山东的鲍鱼……

  宫廷膳食的工序要求是特别高的,如有一道“清汤虎丹”的菜,是用小兴安岭雄虎的睾丸作成,其形状如小茶碗口大小,制作时需要微开不沸的上好鸡汤炖煮三小时,然后剥去皮膜,放在调有佐料的汁水中渍透,再用特制的钢刀银刀,平片成纸一样的薄片,在盘中摆成牡丹花形状,佐以蒜泥、香菜末而食。

  皇帝们不仅在宫里吃得好,出去吃得也绝不会差到哪里去。如乾隆南巡时,河北怀柔县一个姓郝的地主接待乾隆,一天的酒食费就达白银十多万两。

  慈禧,中国的事实上的最后皇帝,生活奢侈,爱搞排场,食肠发达,胃口巨大,美食是她最大的爱好。她的私厨“西膳房”比光绪皇帝的“御膳房”还大,这“西膳房”能制作菜肴4000余种,点心400余种。慈禧的每顿正膳,所用菜肴要摆三张拼起来的膳桌,菜点常在百种以上。她老人家虽说胃口很好,但面对百种菜肴实在也令她为难,所以大多数的菜她大多只瞟了一眼,就原封不动地从她眼前自动消失了。

  慈禧夏天还爱吃西瓜,但只吃瓢中心的一点,一天竟可用去350个。

  更值得一书的是:当年她老人家把国事弄得一塌糊涂,被八国联军赶着屁颠屁颠地往西安跑。跑到西安后,仍是不知俭约,硬从各地调集燕窝鱼翅,仍要吃那百种佳肴,日耗伙食费200两银子。逃难结束后,回京的路上,1900年10月11日到达曲沃县侯马镇(今侯马市)时,曲沃县令王廷英在高显报马两镇办好皇差,在高显设三个行宫,在侯马改驿馆为行宫,另还备有45处公馆,招待的宴席上有八珍、八八席、六六席,支银数万两。

  接上所述,清朝的帝王们平时一餐就得用去百余种菜点,当碰到节日或款待亲王大臣时,其宴席之盛况又当如何?

  这就可以重点谈谈上文提到的满汉全席了。

  满汉全席是满汉两族风味肴馔兼用的盛大筵席。是清代皇室贵族,官府才能举办的宴席,一般民间少见。规模盛大高贵,程式复杂,满汉食珍,南北风味兼用,菜肴达三百多种,有中国古代宴席之最的美誉。北京御膳饭店曾将满汉全席分为六种:蒙古亲潘宴、廷臣宴、万寿宴、千叟宴、九白宴、节令宴。如蒙古亲潘宴即是清朝皇帝为招待与皇室联姻的蒙古亲族所设的御宴。一般设宴于天正大光明殿,由满族一、二品大臣坐陪。如廷臣宴则是于每年上元后一日即正月十六日举行,是时由皇帝亲点大学士、九卿中有功勋者参加,宴所设于奉三无私殿,宴时循宗室宴之礼。皆用高椅,赋诗饮酒,每岁循例举行。蒙古王公等也皆参加。皇帝则籍此施恩来拢络属臣,而同时又是廷臣们功禄的一种像徵形式。

  满汉全席聚天下之精华,用材不分东西南北,飞禽走兽,山珍海味,尽是口中之物,清代的满汉全席,有所谓山、海、禽、草「四八珍」。山八珍指驼峰、熊掌、猩唇、猴脑、猩唇、象鼻、豹胎、犀尾、鹿筋;海八珍指燕窝、鱼翅、大乌参、鱼肚、鱼骨、鲍鱼、海豹、狗鱼(大鲵);禽八珍指红燕、飞龙、鹌鹑、天鹅、鹧鸪、彩雀、斑鸠、红头鹰;草八珍指猴头、银耳、竹荪、驴窝蕈、羊肚蕈、花菇、黄花菜、云香信。

  乾隆甲申年间(公元1746年),江苏省义征县有位叫李斗的人,著了一本《扬州画舫录》,其中记有一份满汉全席食单。

  满汉全席可谓是中国极权主义引导下的饮食文化在几千年的演练中结成的硕果,可说是达到了人类在口福方面所能享用的高峰,至今仍无物能逾越。——去年1月有客商在西安一掷万金,出36 6万去吃一酒店做的满汉全席,其实那个所谓的满汉全席当然不是真正的满汉全席,因为有些东西,如熊掌,猩唇,是不大可能得到了。那么,也由此可见,真正的满汉全席该价值多少人民币了。

  当年香港金鹰皇冠酒店倾情推出法国宫廷大菜,共九道,每位客官698元。地球人都知道,法国菜是欧美国家中最食不厌精的菜系,但法国的宫廷大菜跟中国的满汉全席一比,那豪华奢靡程度是差得远了!

  从商朝的酒池肉林到清朝的满汉全席,中国人民可说是为统治者端出了一道道惊人的盛宴。

  从皇帝的御女一千二百到明清的三千后宫,中国百姓可谓是真正做到了为统治者做到了鞠躬尽瘁,连爱女也都尽献出来,奉王之*乐。

  鲁迅说:“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此言是也!只不过把阔人用统治者用皇帝用权臣套进去就更恰当了!

  我翻阅整部中国饮食史及各类有关的笔记野史,看到了不少有关权臣豪贵的暴殄珍物的记载,而却很少看到古代的富豪在饮食方面是怎样的一个奢华的场面。或者说,富豪的奢华还是远远比不上权贵的奢华。有关权贵在饮食上的奢华与暴殄珍物,以下可举几例:

  如《世说新语》上记载:晋武帝司马炎的女婿王济以人乳喂猪,所以他家的清蒸猪蹄膀味道十分鲜美,令皇帝也大感惊讶。

  如明代宰相,当时的首号权臣张居正奉旨归葬,封疆大吏“皆跪迎。”他所经之处,供奉的“牙盘上食,味逾百品,犹以为无下箸处。盖无锡人能为吴馔,居正甘之曰:”吾至此,始得一饱。‘于是吴人之能庖者,招募殆尽。可见这张先生对味觉的要求比起皇帝来也差不了多少。

  而清姚元之《竹叶亭杂记》记有一个山西一大官僚,喜吃驴肉。养了几只肥驴。他要吃炒驴肉丝的时候,要求厨师在活生生的驴身上刲取一块腴肉,刲得驴儿身上鲜血直流,然后用烧红的铁板烙之,血即止。此时,驴活崩乱跳,痛得死去活来,则不顾也。

  清薛福成《庸斋笔记》记载了道光年间南河河道总督的奢侈残暴食俗。书中道:总督家炒烧的里脊肉,比起他人家的,都要鲜美得多。但众人都不知其原因。后筵席期间有一客人为解手而走到后院时,竟看见了有数十只死猪暴露于庭院中。经询问得知,总督家的里脊肉之所以如此鲜美,是因为其制作方法与众不同。其制法如下:选中猪后,就把猪关在室内,众仆人以竹竿打猪之背部,猪奔窜不已,直至其血液聚集在背脊上,于是杀猪得其里脊,其余则不用。一顿里脊下来,要杀个几十只猪。总督厨师言:才来数月,而杀猪数千。

  又据李岳瑞《春冰室野乘》记载:道光年间南河河道总督为吃到所谓的鲜美绝伦之鹅掌,先把鹅关在一小铁笼里,鹅下堆炭火,旁放酱醋,鹅受热跳腾不已,自饮酱醋,至死时掌厚数寸,脂膏尽在其中。于是吃其掌。也是这个总督,另有一残忍吃驼峰法:沸水浇其背,烫死骆驼,使全身精华集中到背部。然后割下驼峰,烹制成佳肴。

  此为权贵的残忍吃法。

  为什么中国的权贵在饮食上的要求比富豪还要高,而其古怪的想法也要比富豪多呢?这是因为中国一直是个权力社会,富豪在这样的社会岂敢嚣张至此?还因为富豪得钱不易,自然会加以珍惜。另外,我也深信,古代的当官人,诸侯、王侯与霸占一方的军阀才是真正的有钱人,没权的有钱人的财富是绝难与权势者相媲美的。

  所以说,把鲁迅说的“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改为“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其权贵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更为恰当。说到底,中国一直都是个权力社会,而非商业社会啊!

  中国的历代统治者垄断了暴力手段,所谓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是也。又采取了愚民政策,所谓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是也。——这两项政策是秦始皇所开创的,但被历代统治者所沿用。毛氏也有诗云:百代皆行秦政治。又说祖龙(指秦始皇)魂死业犹在。在哪里?就在这套做法上。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