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书法作品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2浏览:1收藏

对联书法作品有哪些?,第1张

石开三尺竖幅书法《龙腾天作寿 马跃地赐福》,对联书法 李文志新品行书《书存金石气 室有惠兰香》,启功大弟子李传波斗方书法《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哲理名言 观山六尺竖幅书法作品《发上等愿》等。

一、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楹联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二、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一说起源于桃符。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对联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三、骈文与律诗是对联的两大直接源头。对联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古体诗、散文、词曲等的特点。因而对联所用句式,除了律诗句式、骈文句式外,还有古体诗句式、散文句式、仿词曲句式。不同句式适用格律不同、宽严不同。

四、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五、人们普遍认为楹联是中国最独特的一种文学形式。其独特性究竟表现在哪里呢?主要表现在结构和语言上。楹联可称之为“二元结构”文体。一副标准的对联,总是由相互对仗的两部分所组成,前一部分称为“上联”,又叫“出句”、“对头”、“对公”;后一部分称为“下联”,又叫“对句”、“对尾”、“对母”。两部分成双成对。

六、只有上联或只有下联,只能算是半副对联。当然,许多对联,特别是书写悬挂的对联,除了上联、下联外,还有横批。横批在这种是对联中是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往往是对全联带有总结性、画龙点睛或与对联互相切合的文字,一般是四个字,也有两个字、三个字、五个字或七个字的。

书法对联作品如下:

1、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3、富贵囚,难得任性随心动。贫穷困,谋取生活不由身。

4、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5、憔月悲雪总是伤,悲可笑。暖风旎花闻之笑,叹非伤。

6、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7、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8、对联是一种对偶文学,一说起源于桃符。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对联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书法创作常用的古诗词名句对联》 

本文引用自黄山《书法创作常用的古诗词名句对联》书法创作常用的古诗词名句对联

一、天地山水

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2.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

3.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

\4.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李白《蜀道难》

5.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6.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7.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9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10.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1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1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宋.苏轼《题西林壁》

1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14.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15.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6.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7.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18.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19.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0.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的

二、日月风雨

1.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唐.杜甫《羌村三首》

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原游》

3.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唐.白居易《暮江吟》

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

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7.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宋.张先《菩萨蛮》

8.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三国.魏.曹植《怨歌行》

9.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晋.陆机《拟明月何皎皎》

10.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朝.王维《鸟鸣涧》

11.月光如水水如天——唐.赵嘏《江楼感旧》

12.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唐.李白《把酒问月》

13.暮雨不来春不去,花满地月朦胧——宋.贺铸《江城子》

14.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唐朝--岑参《暮秋山行》

1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16.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17.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唐朝.杜牧《秋思》

18.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19.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朝.刘长卿《别严士元》

20.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元月廿七日望湖楼醉书》

2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22.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3.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内树,若个是真梅——唐.东方虬《春雪》

2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三、花草虫鸟

1.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宋.张道洽《岭梅》

2.春城无处不飞花——唐朝.韩鸿《寒食》

3.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

4.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8.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9.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0.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11.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宋.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12.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宋.晏殊《踏莎行》

13.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孟珠》

14.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细雨中——宋.释仲殊《绝句》

1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17.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朝.元稹《菊花》

18.林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19.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20.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民歌《江南》

2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53.里《小池》

22.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宋.周邦彦《苏幕遮》

2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2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25.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

26.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初春小雨》

28.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晓》

29.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30.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唐.杜甫《绝句二首》

3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78.春江晚景》

3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3.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杜甫《曲江二首》

3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唐.刘禹锡《秋词》

四.时令节日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王安石《元日》

3.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

4.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宋.辛弃疾《青玉案》

5.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6.困人天气近清明——宋.苏轼《浣溪沙》

7.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宋.晏殊《破阵子》

8.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

9.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唐.李山甫《寒食二首》

10.更能销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宋.辛弃疾《摸鱼儿》

11.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宋.李清照《如梦令》

1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有约》

13.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14.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唐朝.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15.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16.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宋.苏轼《赠刘景文》

17.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清.赵翼《野步》

18.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五.爱国忧民

1.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2.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4.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

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7.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9.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10.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读书》

11.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2.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13.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1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1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6.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陈陶《陇西行》

17.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宋.杨万里《竹枝词》

18.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

六述志抒怀

1.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战国楚屈原《涉江》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离骚》

3.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战国屈原《渔夫》

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魏曹操《龟虽寿》

6.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北朝民歌《折杨柳歌辞》

7.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

8.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南朝宋鲍照《代白头吟》

9.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李世民《赐萧禹》

10.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唐李白《赠韦侍御黄活裳二首》

11.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正气歌》

1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绝句》

13.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唐岑参《忆长安曲二章寄庞催》

14.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唐刘禹锡《酬乐天咏志见示》

15.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唐李白《行路难》

16.少年心事当拂云------唐李贺《致酒行》

17.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19.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20.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1.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

22.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23.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不妨有卧龙------唐窦庠《醉中赠符载》

24.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

25.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张孝祥《论治体札子甲申二月九日》

2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27.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28.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

2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

3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七乡思离情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18.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清平乐》

1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20.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21.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2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渭城曲》

2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2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5.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2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27.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

28.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唐杜牧《赠别》

29.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30.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赵瑕《江楼感怀》

31.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宋苏轼《水调歌头》

3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九友谊爱情

1.嘤嘤鸣矣,求其友声------《诗经小雅伐木》

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木瓜》

4.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箜篌谣》

5.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唐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

8.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唐韩愈《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9.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唐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10.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11.人生结交在终结,莫为升沉中路分------唐贺兰进明《行路难五首》

12.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唐杜甫《徒步归行》

13.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清翁照《与友人寻山》

14.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15.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汉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16.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

17.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王维《相思》

18.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唐李白《长干行》

1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欧阳修《生查子》

20.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宋柳永《昼夜乐》

21.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二首》

22.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2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24.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词》

25.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五首》

26.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唐白居易《长恨歌》

27.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唐李益《写情》

28.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29.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长恨歌》

30.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十学问成才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2.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唐杜牧《留诲曹师等诗》

3.十年磨一剑------唐贾岛《剑客》

4.不是虚心岂得贤------宋王安石《诸葛武侯》

5.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杜荀鹤

6.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7.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惊落第诗》

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9.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10.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晋傅玄《杂诗》

1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杂诗》

12.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唐孟郊《劝学》

1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14.逢事独为贵,历代非无才------唐陈子昂《郭槐》

15.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原老君家--宋戴复古《寄兴二首》

16.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议------唐柳宗元《行路难》

17.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18.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宋黄庭坚《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

19.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笔端通造化;意表画云霞

 笔力千军阵;词源万马兵 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读书清磬外;春雨暮钟时多勉日新志;能为岁寒枝风助飞雪舞;诗伴落梅吟功高斯不伐;理定自无争鼓琴仙度曲;种杏客传书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花月联知己;诗书结静缘挥毫列锦绣;落纸如云烟慧眼观天下;妙笔写春秋

 剑气冲星斗;文光射云霞

 静与鱼读月;笑对鸟谈天

 兰香满素室;月色映书窗立德齐今古;藏书教子孙聊收静者趣;且读古人书落笔撼五岳;成诗凌九州门前桂花落;阁中笔墨香琴焦无俗韵;松古有劲风山岳起翰墨;江海焕文章诗书得古趣;风月畅真情书林含馥郁;艺海贮英华书香透梅蕊;竹韵偕春风

 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

 文心清若水;诗胆大如天

 花月联知己;诗书结静缘 云来画檐宿;龙向墨池归诗书得古趣;风月畅真情樵语落红叶;经声留白云风助飞雪舞;诗伴落梅吟栽培心上地;涵养性中天吟雪诗情热;画松翠笔娇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山岳起翰墨;江海焕文章细雨闲开卷;微风独弄琴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长

 把酒知今是;观己悟昨非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笔力千军阵;词源万马兵文章千古事;花月一帘春细雨闲开卷;微风独弄琴小楼容我静;大地任人忙性癖耽佳句;心清闻妙香学贵运时策;友交立德人吟雪诗情热;画松翠笔娇友古今善士;读中外奇书雨过琴声润;风来翰墨香欲知天下事;须读古今书

 欲知中外事;须读古今书

 院闭青霞入;松高老鹤寻

 云来画檐宿;龙向墨池归 著书惊日短;看剑引杯长纵谈中外声;洞澈古今情坐对贤人酒;喜和智者诗。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国的国粹。也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下面小编带大家一起来领略晚清民国名人书法作品的魅力。

学界公认的民国四大书法家,分别为谭延闿(楷书)、胡汉民(隶书)、吴稚晖(篆书)、于右任(草书)。此四人,都是民国时期的超级牛人,在民国政坛都是呼风唤雨式的人物,在事业与学问上均有非同寻常的建树。

民国四大书法家,一说国民党内四大书家[1] ,分别指谭延闿(楷书)、胡汉民(隶书)、吴稚晖(篆书)、于右任(草书)。

谭延闿(1880-1930),字祖安、祖庵,号无畏、切斋,湖南茶陵人,生于浙江杭州。谭延闿的字亦如其人,有种大权在握的气象,结体宽博,顾盼自雄。是清代钱沣之后又一个写颜体的大家。从民国至今,写颜体的人没有出谭延闿右者。他尤以颜体楷书誉满天下。谭延闿可以说一生基本都在攻颜书。

吴敬恒(1865年-1953年),字稚晖,出生在中国江苏武进和中国江苏无锡交界处的雪堰桥。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一生追随国民党革命却一生不入官门。1950年代他位于台北市敦化北路跟南京东路交叉口的铜像,为台北市的地标之一。196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吴稚晖“世界学术文化伟人”称号,为二十世纪获此殊荣的首位中国人。

胡汉民(1879年12月9日~1936年5月12日)原名衍鸿,字展堂,广东番禺人。中国国民党元老和早期主要***之一,也是国民党前期右派代表人物之一。早年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曾任广东省省长,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主席,国民政府主席,立法院院长等职务。对书法颇有研究,自成一体,别具风格。“胡汉民,工书法,清挺峻拔,能合褚遂良、米芾为一体。晚工曹全碑,极神似,集字

于右任(1879年4月11日-1964年11月10日)原名伯循,字诱人,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祖籍泾阳,陕西三原人,国民党元老,别署“骚心”、“髯翁”,晚号“太平老人”。于右任1932在上海创办标准草书社,以易识、易写、准确、美丽为原则,整理、研究与推广草书,整理成系统的草书代表符号,集字编成《标准草书千字文》(1936年由上海文正楷印书局初版),影响深

王懿荣 行书八言对联

款识:海岳十行溪山半幅,麻沙千本太崋双碑。屹怀仁兄世大人属、光绪癸未十月懿荣。

钤印:王懿荣印(白文)、世为史官(朱文)1883年10月书、38岁作

上款人:屹怀仁兄、即费念慈。费念慈(1855—1905),清书法家、藏书家。字屺怀,一署峐怀,号西蠡,晚号艺风老人。江苏武进人。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会试后任馆阁职,授翰林院编修。因论及朝廷之事被撤职遣归,旋即回到吴中,与常熟翁同和、钱塘汪鸣銮等为师友,以诗文、书画、藏书为业。与文廷式、江标年相若,才相伯仲,皆有声词馆。著有《归牧集》。

王懿荣(1845-1900),字正儒,一字廉生,山东福山(今烟台市福山区)古现村人。中国近代金石学家、甲骨文的发现者和爱国人士。光绪六年(一八八○年)进士,以翰林擢侍读,官至祭酒,《清史稿》有传。出身于封建士大夫家庭。幼承家学,6岁入古现村王氏家塾,15岁随父进京。他聪颖勤奋,泛涉书史,有过目不忘之誉。青年时代,性“笃好旧椠本书、古彝器、碑版图画之属”,尤潜心于金石之学。为搜求文物古籍,足迹遍及鲁、冀、陕、豫、川等地,“凡书籍字画、三代以来之铜器印章、泉货残石片瓦无不珍藏而秘玩之”。曾先后拜访当时著名的收藏家、金石学者潘祖荫、吴大赝等人,同他们共同切磋琢磨,撰有《汉石存目》《古泉选》《南北朝存石目》《福山金石志》等书,成为当时著名的金石学家。王懿荣1880年(光绪六年)中进士,1883年任翰林院编修,1894年(光绪二十年)升迁侍读并入值南书房。曾三任翰林院庶常馆教习,三为国子监祭酒,“诸生得其指授,皆相勉为实学”,时人称其为“太学师”。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他第一个发现甲骨文,并将其时代断为商代。此举轰动了中外学术界,把汉字的历史推到公元前1700多年的殷商时代,开创了文字学、历史学研究的新局面。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之一,它与书法的美妙结合,又成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对联即“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对联简介

中国书法博大精深,韵味无穷,篆隶楷草行诸体,或以雄沉劲健、雍容端朴见长,或以俊秀潇洒、温婉流丽为胜,皆给人陶然兴会的雅逸美感。对联则字句凝练,整齐精严,联语字数四言至多言不一,以五、七言律诗及八言文句体为常见,内容涵盖丰富,几诗词、格言、警句、谚语乃至白话文皆可,典丽琳琅,文采映耀,实为照人眼目、字字珠玑的篇章。因此,将书法与对联融为一体,翰墨之中品味美文的诗情哲理,词句之间赏观佳书的风神韵致,诚然是人文艺术的完美体现。古往今来,书家乐以此酬应赠答,文人好将此雅悬斋壁,当是其书文双美、艺趣相生的魅力,令人为之钟情而历久不衰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