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武则天的坟墓叫乾陵?
我国唯一的两位帝王夫妻合葬墓--乾陵,是至今为止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古代皇陵。乾陵位于陕西省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距古城西安76公里,修建于公元684年,历经23年时间,工程才基本完工。梁山是一座自然形成的石灰岩质的山峰,三峰耸立,北峰最高,海拔10473米,南二峰较低,东西对峙,当时群众称为"奶头山"。从乾陵东边西望,梁山就像一位女性的躯体仰卧大地,北峰为头,南二峰为胸,人们常说它是女皇武则天的绝妙象征。由于墓主人特殊的身份,以及大唐盛世的辉煌历史背景,陵中必然埋藏着为数甚多的珍宝与文物,这不能不引起历代人们的高度关注。那么,神秘的乾陵地宫内到底有多少宝藏呢?
从现存的文献资料记载中得知,乾陵外部有一条沟通地宫的"羡道",又叫"诞道"。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隧道。这条隧道是由堑壕与石洞两部分构成的。两段交接处便是地宫宫门的所在。1959年至1960年,考古工作者曾两次对乾陵隧道进行了勘查与试掘,特别是1960年3月对隧道进行了大面积揭露。揭露的情况表明,乾陵的这条隧道露天部分全长6310米,宽39米;位于梁山主峰南面中腰部脊梁偏东处。呈斜坡形状。内部结构是用一至二吨重的长方形石条叠彻,共叠砌了39层。表层约用410块石条,石条与石条上下、左右之间均以铁细腰挂板、铁棍拴拉,然后再在其缝隙之间浇灌铁浆,从而使石条之间不能移动,成为一体。
地宫里有些什么东西,这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从《唐六典·大唐元陵仪注》文献中,我们可获得一点信息。首先,地宫的中室或中部有"棺床","棺床"上放着皇帝的"神宫",即棺椁。棺材的底部有防潮材料及珍宝之类。上加"七星板",板上有席、褥,旁置衣物及硅、璋、壁、琥、璜等"六玉"。皇帝身穿12套大敛之衣,口含贝玉,仰卧于褥上,面对棺盖。棺盖内侧镶有黄帛,帛上画着日月星辰及龙鱼等物。其次,后室或后部设有石床,石床周围放置衣冠、剑佩、千味食及死者生前的玩好之物。第三,前室或前部则设有"宝帐",帐内设有神座。神座之西,放着玉制的"宝缓""谥册"和"哀册"。神座之东放置一些"玉币"。
而乾陵所有陪葬品中,最为珍贵的应该是武则天的《垂拱集》。据史书记载,武则天临终时,曾嘱李显,要把她的《垂拱集》作为陪葬品,同她一起埋入乾陵中。当然,至今为止,对帝王陵墓的考古发掘,文化界一直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到底该不该挖,考古发掘到底是保护还是破坏,争论非常激烈。无论如何,这些古人都是我们的祖先。出于中国的传统道德和民众对先人的情感,让这些古人带着属于他们的秘密和珍宝在地下长眠也许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祖籍并州文水县(现成山西文水县东),生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中国历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认和众人皆知的女皇帝。武则天死后立了一座没有任何字迹的石碑,那么你知道是怎样的吗?武则天古墓据估算,里面藏有各种珍贵文物最少有500吨。
武则天千年古墓之谜
乾陵史上被盗过么?
1960年,几个农民放炮炸石头,一不小心竟炸出了武则天的墓道口。这个墓道口是真正的国家级绝密,盗墓贼们找了1000多年也没找见,黄巢40万大军挖了几年也没挖出来。此后,人们在这个墓道口上边手植了一棵华山油松,如今四面迎风,已成栋梁之材。
自唐太宗始,唐朝诸帝多以山为陵,以乾陵最典型。众多的石像和梁山北峰的高大形体,共同构成了乾陵雄伟壮观的气势。远远望去,可看见乾陵的形状恰似一个横卧的女人
对一座帝王陵墓来说,墓道口好比一把钥匙,若要发掘,相当完成了一半工程量。如今,乾陵地宫的钥匙已被我们握了40多年,这把钥匙若是让历史上那些盗墓贼拿到手,乾陵早被挖掘一空了。
在我国历史上,挖乾陵一事,早已有之。长达1200多年中,梁山上,就没有断绝过盗墓者的身影。小毛贼多如牛毛,正史里不记载,野史里也懒得写。历史上有名有姓的盗乾陵者,就有17次之多,比较大的盗掘活动有三次。但是又都因各种原因中途停止而未盗成功。
唐末农民起义,黄巢声势浩大。他动用40万起义军在梁山西侧挖山不止。直挖出了一条深40米的“黄巢”沟,挖走了半座大山。因为军中无饱学之士,不懂乾陵座北朝南的结构特点,结果因为挖错了方向,终没得手。
史载五代耀州刺史温韬,是个有官衔的大盗墓贼。他率领兵丁一古脑掘开了十几座唐陵,发了一笔横财。因为手中有了钱,便驱动数万人于光天化日之下挖掘乾陵。不料挖掘过程十分不顺,遇到的天气总是狂风暴雨,温韬受了惊吓,才绝了发掘乾陵的念头。
民国初年, 将领孙连仲亲率一团人马,也想学学孙殿英炸慈禧和乾隆墓的样子,在梁山上埋锅造饭安下营寨,用军事演习作幌子,炸开了墓道旁的三层岩石,最后却也没能捞得半点好处。
目前,许多专家认定乾陵是唐十八陵中惟一未被盗掘的陵墓。理由是乾陵墓道完整,而舍墓道,从石山腹部另凿新洞入地宫,难度很大,目前尚未发现新的盗洞。至于事实是否像人们希望的那样,只有等到打开地宫的那天才能得知了。
发掘乾陵的时机到了么
陕西省考古界老前辈石兴邦老先生,几次撰文说,发掘乾陵的各种条件都具备了,时机也成熟了。40多年来,考古界对南唐二陵、明定陵、法门寺地宫、秦公大墓的发掘中,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造就了一支高水平的专业队伍,完全能够胜任对乾陵的发掘工作。
发掘乾陵是陕西省 40多年来的一种官方行为,在花重金撰写几十万字、有众多科学家参与、异常严密的《唐乾陵发掘计划》中指出:所谓发掘,就是在采用密闭系统,阻隔空气流通的有效措施下,只允许两个携带有氧呼吸设备的无菌工作人员(或机器人)进入墓道,用微光摄像器材采回资料就算发掘成功。如何保护,如何展出应根据资料制定。那肯定是若干年之后的事情了,这怎么会对文物有损害?
乾陵具有全国其他帝陵目前都不具备科学发掘的五个条件:知道主墓室的位置,且准确无误,一打就开;内藏丰富且证明没有被盗过;花重金撰写的发掘方案,和经多方考证的征求意见稿;几十年不间断的上书中央,已引起高端重视;可以证明帝陵正处于损坏之中,而要立即进行抢救的资料。
在科学发掘乾陵的客观环境已经成熟的情况下,早一天发掘比迟一天发掘要好。“震国之宝”早日面世,对盛唐的研究可以推向一个中西文化比对的 ;可以提升中华民族在国际上的声望。更可以有力地促进“西部大开发”;繁荣中国的旅游业。
对于陕西来说,经济学家和文物工作者们预测,乾陵一开,陕西每年最少可增加五百万游客,五百万游客会带来多么大的经济效益?而这五百万游客又会给西部大开发带来多少信息、多少投资?而迟迟不能进展的主观原因是某些专家们不愿说明的私心在作怪。他们关注的并不是乾陵能不能发掘,而是对自己有什么实际利益。
武则天为何要为自己竖一块“无字碑”?至今仍然是个谜。比较多的一种猜测是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将自己的功过是非留给后人去评论,这是聪明之举。
陕西乾陵素有考古界的“三峡工程”之称。在位于西安西北方向的梁山主峰下,埋着唐高宗李治和大周女皇帝武则天。一对夫妇,两朝皇帝,合葬一室,这在全世界也是极其稀罕的。半个世纪以来,发掘乾陵始终是个热门话题,随着我国考古技术的进步,让武则天重见天日的时机成熟了么?挖还是不挖?什么时候挖?此时,我们呼吁国内外的有识之士参与讨论,再次激活这个话题,旨在审视“科学发掘乾陵”的现实意义。
中国历代帝陵中,乾陵是最特殊的一个。它凿山建穴,规模宏大,收藏丰富,一男一女,两朝皇帝,合葬一室,且1000多年间,原封未动。而武则天名扬天下,妇孺皆知,更使这座陵墓备受国内外关注。
中国 在1957年,就公布乾陵为“陕西省第一批名胜古迹重点保护单位”。1961年,国务院又公布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多年来,各级 不断拨专款进行整个陵园的维护与修葺,到2004年底,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800万人次。
然而,人们在乾陵司马道下车,看到的只是一座和山体浑然相融的皇家陵园,地宫在哪里?陵寝又在哪里?几乎所有的访客游完之后,都带着一连串的问号怅然而归。人们有理由关注的是,陵墓里究竟都有些什么宝贝?武则天、唐高宗的遗体还能不能见到?会不会出现像湖南马王堆那样的千年女尸?如果就只留下一副尸骨,借用现代化的造形技术复原,能否也让人们重见武则天的真实风采?这其中隐藏的谜团太多了,若能打开,乾陵将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最具观赏性的博物馆。
武则天的古墓在哪?为什么不挖掘?
武则天埋葬于乾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梁山是圆锥形石灰岩山体,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乾陵就在北峰之上。梁山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中间为司马道,故而这两峰取名叫 乾陵;乾陵修建于公元684年,历经23年的时间基本完工。
公元705年,武则天病死于洛阳上阳宫,临终遗嘱去皇帝尊号,“遗制庙,归陵”。但围绕她与高宗李治合葬乾陵的问题展开了争论。最后,由于武则天毕竟是唐中宗的母亲,中宗以“准遗诏以葬之”为由,在706年重启乾陵墓道,将武则天与高宗合葬于乾陵。 一般情况下国家是不赞成开挖帝陵的,原因:
1帝陵内部构造复杂,通过文献得知很多内部帝陵内部有机关或者其他防盗设施,有一定危险性
2秦始皇陵封丘封土汞含量很高,有危险
3最重要的是,几千年的文物以现在的技术不知导是否能保护好,如万历定陵发掘后,很多文物一见到光线和氧气就气化了,只剩粉末,造成很大的损失。
4现在的考古发现大多是为了配合道路等设施建设而进行发掘的,将有价值的文物提取,其他回填--当然这是对小型坟墓和平民墓而言。大型的有必要的话就建成博物馆
5现在的发掘的大型坟墓除定陵外都是无意中发现,遭到人为破坏、出现盗墓情况等才进行发掘的 总结,中国在技术不达标的情况下绝不会轻易发掘帝陵,所以现在对帝陵的了解只能通过历史文献了,而技术问题很多年后才可以解决。(算命)
武则天墓考古现真容 陪葬珍宝至少500吨
调查显示,乾陵下宫遗址规模巨大,发现有内外两重夯筑的城墙,外城垣平面呈方形,四边均长达380米左右;同时在内城及内外城之间,还发现了多处建筑夯土遗迹,这为认识唐代帝陵的陵园制度提供了第一手实物资料。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石兴邦称,现在至少能推断出墓里70%%u7684埋葬品,乾陵地宫里应装满了唐朝当时最值钱的各种宝贝。唐高宗和武则天在世时,正处于唐朝最繁盛的时期。在埋葬唐高宗的时候,随葬品的价值就占了全国财政的1/3。20多年后,武则天驾崩,全国1/3的金银珠宝又被带进了乾陵。耗资之巨、陪葬之丰可想而知。况且史书上还明确记载,唐高宗临死时,还特意留下遗言,要将他生前所喜爱的字画全部陪葬。很多专家还推测顶级国宝———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也很有可能就藏在乾陵。
曾有文物工作者推算,乾陵里面的各种珍贵文物最少有500吨。
不是打不开,是科技还没有达到能保存好文物的程度。
乾陵之所以不打开,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帝王陵都里有太多的宝物,如字画、纸质卷宗、丝织品、颜彩等。环境变化后,这些宝物非常容易粉碎、风化、或者是褪色。在科技还没有达到能完整保存整个陵墓和里面的文物不损坏的高度时,还是不开发的好。
历史价值
乾陵是唐代“依山为陵”纪念性建筑工程的杰作,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合葬墓。秦汉以后,皇帝、皇后多不合葬,而乾陵夫妻“二圣”合葬墓独树一帜。
乾陵是唐代帝王陵墓中唯一发现有双重城垣的墓葬,内城象征京城长安的皇城,外城相当于官员和土民居住的郭城,反映了当时中国古代都城的整体格局。
乾陵也是唯一历经千年未被盗掘的唐代帝王陵,其地宫遂道编号刻字砌石已被发现,出土有细腰铁拴板、锡铁锭等,具有一般陵墓所没有的独特价值。
乾陵是唐王朝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陵,位于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距西安城80公里。
乾陵修建于公元684年,经过23年的时间,工程才基本完工。乾陵以山为陵,坐落在海拔10475米高的梁山上。梁山有三座山峰,北峰最高,即乾陵。据史书记载,陵墓原有内外两重城墙,四个城门,还有献殿阙楼等许多宏伟的建筑物。勘探表明:内城总面积240平方米。城墙四面,南有朱雀门,北有玄武门,东有青龙门,西有白虎门。陵前司马道两侧排列有雕刻精美、神态生动的石刻124件。从南往北有八棱柱形华表、翼马、朱雀各一对,石马五对,戴冠持剑的直阁将军石人十对,四个门外各有石狮1对,北门外有石马3对,另外在南门外有为高宗皇帝和武则天歌功颂德的<<述圣记碑>>和<<无字碑>>二通以及参加高宗葬礼的中国少数民族首领和友好国家使臣的石刻像六十一尊。在中国历史上,陵前石刻的数目、种类和安放位置是从乾陵开始才有了固定制度的,一直延袭到清代,历代大同小异。
甄广全: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前总工程师:
发掘乾陵最早是郭沫若于上世纪进入60年代时向中央提议的。后,特别是近十多年来陕西省又几次提出这个请求。发掘乾陵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是很明显的,但为什么这么多年来发掘乾陵未能实现呢?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清楚的,那就是有不少专家担心发掘乾陵会造成文物损坏,认为对将出土的大批珍贵文物,特别是丝绸字画等易损的有机质文物,我们的保护技术还不过关。
从郭沫若提议发掘乾陵到现在,时间已过去了近半个世纪,以“移植”为主要特征的文物保护技术,这些年来已经有了很大进步。比如人们最担心的丝绸纸质文物保护方面,近些年来已取得多项成果,有的成果还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如陕西省考古所已成功开始揭取1987年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呈团块状的丝绸文物,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成功地揭取保护了1996年在陕西白水出土的宋代粘连糟朽的丝绸文物,另外湖北省博物馆等单位研究成功的保护丝绸、纸质文物的生物技术方法更是世界领先。
从全国角度整体地看,目前我们所达到的文物保护技术水平,已经奠定了可以去完成保护好发掘乾陵出土文物任务的坚实基础。只要文物保护技术完全过关了就能发掘乾陵。如果组织全国文物保护科技力量积极扎实地、不停顿地再奋战3-5年,在已有基础上全面提出解决发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难题,预计出土各类文物的保护对策,拿出确保安全,科学发掘,并对出土文物(特别是易损的有机质文物)进行有效保护的实施方案和工艺措施,我想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是实现发掘乾陵的一个好时机,至少能赶上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
乾陵的发掘是一个有计划的、重大的主动发掘项目,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稳妥细致地做好各项发掘前的准备工作。做这些工作不能采取边发掘、边研究、边解决的办法,希望等中央同意发掘后才去着手研究解决是不现实的。
乾陵是唐王朝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陵,位于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距西安城80公里。
乾陵修建于公元684年,经过23年的时间,工程才基本完工。乾陵以山为陵,坐落在海拔10475米高的梁山上。梁山有三座山峰,北峰最高,即乾陵。据史书记载,陵墓原有内外两重城墙,四个城门,还有献殿阙楼等许多宏伟的建筑物。勘探表明:内城总面积240平方米。城墙四面,南有朱雀门,北有玄武门,东有青龙门,西有白虎门。陵前司马道两侧排列有雕刻精美、神态生动的石刻124件。从南往北有八棱柱形华表、翼马、朱雀各一对,石马五对,戴冠持剑的直阁将军石人十对,四个门外各有石狮1对,北门外有石马3对,另外在南门外有为高宗皇帝和武则天歌功颂德的<<述圣记碑>>和<<无字碑>>二通以及参加高宗葬礼的中国少数民族首领和友好国家使臣的石刻像六十一尊。在中国历史上,陵前石刻的数目、种类和安放位置是从乾陵开始才有了固定制度的,一直延袭到清代,历代大同小异。
甄广全: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前总工程师:
发掘乾陵最早是郭沫若于上世纪进入60年代时向中央提议的。后,特别是近十多年来陕西省又几次提出这个请求。发掘乾陵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是很明显的,但为什么这么多年来发掘乾陵未能实现呢?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清楚的,那就是有不少专家担心发掘乾陵会造成文物损坏,认为对将出土的大批珍贵文物,特别是丝绸字画等易损的有机质文物,我们的保护技术还不过关。
从郭沫若提议发掘乾陵到现在,时间已过去了近半个世纪,以“移植”为主要特征的文物保护技术,这些年来已经有了很大进步。比如人们最担心的丝绸纸质文物保护方面,近些年来已取得多项成果,有的成果还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如陕西省考古所已成功开始揭取1987年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呈团块状的丝绸文物,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成功地揭取保护了1996年在陕西白水出土的宋代粘连糟朽的丝绸文物,另外湖北省博物馆等单位研究成功的保护丝绸、纸质文物的生物技术方法更是世界领先。
从全国角度整体地看,目前我们所达到的文物保护技术水平,已经奠定了可以去完成保护好发掘乾陵出土文物任务的坚实基础。只要文物保护技术完全过关了就能发掘乾陵。如果组织全国文物保护科技力量积极扎实地、不停顿地再奋战3-5年,在已有基础上全面提出解决发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难题,预计出土各类文物的保护对策,拿出确保安全,科学发掘,并对出土文物(特别是易损的有机质文物)进行有效保护的实施方案和工艺措施,我想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是实现发掘乾陵的一个好时机,至少能赶上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
乾陵的发掘是一个有计划的、重大的主动发掘项目,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稳妥细致地做好各项发掘前的准备工作。做这些工作不能采取边发掘、边研究、边解决的办法,希望等中央同意发掘后才去着手研究解决是不现实的。
参考资料:
回答者:烂柯人 - 魔法学徒 一级 12-11 21:07
--------------------------------------------------------------------------------
乾陵博物馆是中国陵墓博物馆。位于陕西省乾县乾陵东南方的永泰公主墓处,1978年建立。它的前身是1960年成立的乾陵文物管理所。乾陵是唐朝皇帝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乾陵当初地面建筑 378间。东南有17座子孙儿女王公大臣陪葬墓。陵园内现尚存 124件精美的大型石刻群,从南往北有八棱柱形华表1对、翼马和朱雀各1对、石马5对、戴冠着袍持剑中郎石人像10对,并有两通高达 7米以上的《述圣记碑》和《无字碑》,以及参加高宗葬礼的中国少数民族首领或友好国家特使石刻像61尊。内城四门各有石狮 1对。这些石刻,造型逼真,神态生动。
1960年以来,先后发掘了陪葬乾陵的永泰公主李仙蕙、章怀太子李贤、 懿德太子李重润、 中书令薛元超、右卫将军李瑾行等 5座墓葬,出土有大量的壁画、三彩和石刻艺术等重要文物。从各个方面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表现了唐代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的状况。其中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的壁画以及石 ⑹�拧⒛怪旧暇�傅南呖倘宋铩⒍�参锏然�娑际翘拼�帐醯恼淦贰
该馆藏品主要是已发掘的 5座陪葬墓出土文物4000多件。藏品还包括该馆征集的文物共计4598件,其中一级品27件。有一面 425 千克重的铜镜,镜上铸有麒麟、龙凤等图案,并有铭文。
景区资质:
4A景区 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玩法:
访古 看窑洞
关键字:
一代女皇武则天
景区服务:
在乾陵各景点导游服务处可以请到导游。 更多
交通:
在西安火车站乘旅游专线车可以到达乾陵。 更多
中心城市:
西安 咸阳
门票:
淡季12月至次年2月,联票每张40元;单票大陵每张25元(含环陵路每张10元),永泰墓、懿德墓15元,章怀墓5元。旺季3月至11月,联票每张70元;单票大陵45元(含环陵路每张10元),永泰墓、懿德墓至25元,章怀墓15元。学生凭学生证、残疾人凭残疾证可以购买半价门票,军人(出示士官证)以及70岁以上的老人(出示身份证)免收门票。
开放时间:
一年四季全年开放,旺季:4月~11月。 更多
行知提示:
乾陵景区内提供各种旅游服务,服务项目齐全。 更多
行知牛派:
最适合行知流里的行知牛:倾听牛、书生牛
乾陵位于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墓陵,墓因山为陵,气势雄伟壮观。梁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高宗和武则天两帝的合葬墓就在此峰中。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中间为司马道,故而这两峰取名叫“乳峰”。
从乾陵头道门踏上石阶路,计537级台阶,其台阶高差为81.68米。走完台阶即是一条平宽的道路直到“唐高宗陵墓”碑,这条道路便是“司马道”。两旁现有华表1对,翼马、驼鸟各1对,石马5对,翁仲10对,石碑2道。东为无字碑,西为述圣记碑。有王宾像61尊,石狮1对,周围还有17座陪葬墓。“唐高宗陵墓”墓碑,高2米,是陕西巡府毕源为高宗所立,原碑已毁,现在这块碑是清乾隆年间重建的。此碑右前侧另一块墓碑,是郭沫若题写的“唐高宗李治与则天皇帝之墓”12个大字。
乾陵这座合葬墓至今未被盗过。1966年至1971年,我国考古学家曾多次对此墓进行勘察,结论是其墓坚固异常,据勘查从墓道口到墓门长631米,宽3.9米,共39层,全用石条填砌,各层石条再用铁栓板固定,并灌注了铁汁,这些情况与文献所载一致,由此完全可以确信此墓确实难以开掘。
乾陵附近还有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及懿德太子墓
在乾陵,对人们吸引力最大的莫过于掩藏于茸茸青草和灌木林之下的地下宫殿了。那么地宫的形状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这至今还是一个令人神往的谜。这里我们只根据有关资料作一些符合情理的推断,以引发读者丰富的遐想。一是从有关史料得知,乾陵是仿唐长安城修建成的。由此推想,乾陵的地下宫殿也应和唐代皇城里的宫殿有许多相近之处,我们根据古籍中对唐宫的有关描写,也不难猜度出乾陵地宫的大致模样。二是《五代史》中有一段温韬盗昭陵的记载,云:地宫内“宫室宏丽,不异人间,中为正寝,东西厢列石床,床上石函中为铁匣,悉藏前朝书画,钟(繇)王(羲之)笔迹,纸墨如新”。昭陵是高宗之父太宗李世民之墓,父子修陵时隔很短,应该说不会有多大变化的。三是乾陵现已发掘的五座陪葬墓,尤其是懿德太子墓,再现了唐代墓葬的基本形制,也给研究探讨乾陵地宫提供了相当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在春秋时期“礼坏乐崩”的社会变化之后,厚葬之风兴起,于是盗墓行为益为盛行。几千年来,盗墓之风屡禁不止,上至帝王将相,下到达官显贵,只要有陪葬品的,基本都被盗墓贼洗劫一空。但凡事总有例外,中国历史上,就有这么一座帝王陵墓,令所有盗墓贼无比向往,但至今未能盗墓成功,它就是乾陵。
乾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县城北部6公里的梁山上,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秦汉以后,皇帝、皇后多不合葬,而乾陵夫妻“二圣”合葬墓独树一帜。再加上乾陵乃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陵墓,自然吸引了无数后人的目光,但历经千年,乾陵被冷兵器时代的刀剑劈过,被热兵器时代的机枪、大炮轰过,却依旧安然无恙。乾陵为何进不去?里面又藏了什么?
乾陵营建时,正值盛唐,国力充盈,陵园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富丽。而且里面有两位皇帝的陪葬品,数量之大,可见一斑!但乾陵从未打开过,所以里面的宝贝,只能凭借文献的记载和猜测。据史料记载,考古专家对乾陵进行了推算,最后得出结论是:乾陵中玉器,铜器,古玩字画等文物,以及其他金银珠宝多达500吨。很多失传了的国宝,也许就在乾陵之中。
乾陵陪葬品如此丰富,自然引得后世无数盗墓贼惦记,可从来没有一个人得手过,据说连乾陵的入口都没有人找到过!唐朝末年黄巢动用40万大军盗掘乾陵,但挖出一条40余米深的大沟,也没找到墓道口,只好悻然作罢。五代时,后梁崇州节度使温韬组织军队发掘所有唐朝皇陵,“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之所藏金宝。……惟乾陵风雨不可发。”民国初年,国民党将领孙连仲以保护乾陵为幌子,率部下驻扎乾陵,用真枪真炮演习的办法掩护一个师的兵力盗掘乾陵。士兵们用炸药炸了许多处地方,却没能找到墓道口。
古往今来,无数帝王陵都没能逃过盗墓贼的洗劫,但乾陵却神奇的保存了下来。相传乾陵是唐朝最牛的两大相士袁天罡和李淳风共同为武则天挑选的,当时两人接旨后,各自出发遍寻宝地。后去复命后,却发现两人所选之地分毫不差。从远处看,乾陵所在之地就如同一位女性仰卧于大地,暗合女皇出世之意。而且乾陵的地形地貌完全应合了阴阳二仪、天地配合得最绝妙的完美结合。乾为天为阳,坤为地为阴,阴阳交合,乃生万物。
我认为不太好说,唐太宗很喜欢王羲之的兰亭序,说过死后要“兰亭序”陪葬。可是五代时昭陵被军阀盗了,挖掘出来的陪葬品中没有兰亭序。所以很多人就认为在李治和武则天的乾陵。上楼有人说“武则天喜欢兰亭序,在唐太宗下葬时找人偷……”这个说法明显是假的,唐太宗死时武则天被迫到感业寺出家为尼好几年,是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李治去感业寺看到武则天,才召她回宫。所以不可能是武则天。
李治会不会违背父亲的意思,把兰亭序留下,后来埋到自己的乾陵呢?有可能,但是可能性不大。第一,李治性软弱,做为唐太宗点名要陪葬的兰亭序,他应该不敢留,第二历史上李治很孝顺,安他的性格也不太可能因为自己喜欢而做不孝的事私留兰亭序。我个人认为兰亭序很大可能是在盗墓时被人私吞,或者被毁,因此没记武在盗墓者挖掘物品名单之列。所以为认为乾陵应该没有王羲之的兰亭序。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璀璨的一道光芒,在古代男女社会地位相差较大的时代,武则天通过她自己的能力,从一个小小的才人,一步步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虽然我国历代王朝中,也曾发生过后宫掌握朝堂政权的事情,但是唯独武则天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坐在龙椅上称帝。而且武则天这个人本身就非常有能力,知人善任且重视经济发展,对于文化事业和军事发展有着独到的见解,所以也被世世代代的后人所尊敬。
武则天成为女皇帝这件事,也导致出现了历史上唯一一座,一个帝陵埋葬两位皇帝的情况,即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合葬墓穴——乾陵。
乾陵从公元683年开始挖掘,一直到公元706年,唐中宗李显将武则天葬入,前后共挖掘了二十三年的时间,建造难度颇大。
一直到新中国建立之后不久,也就是1958年的时候,陕西省咸阳市当地的几位村民,利用炸药炸山取石的时候,无意之间炸出了一个墓道口,特此乾陵被埋葬一千多年后最终浮现在了人们眼前。
根据考古学家对乾陵初步探查,发现乾陵中的结构依旧非常完整,没有任何被后人挖掘过的盗墓口,可以确定乾陵是唐朝十八陵中,唯一一个没有被盗墓贼进入过的陵墓。难道在此之前,真的没人找到乾陵并对其进行挖掘吗?
事实上并非如此,在可考证的史料记载中,就有过好几次针对乾陵的大规模盗墓活动,只不过后来这些“盗墓贼”全都空手而归了。
唐朝末年皇室江河日下,黄巢揭竿而起出现了历史上极其黑暗的黄巢之乱,黄巢的军队在短时间内就达到了几十万。
此人出身草莽,对于经营军队没有什么经验,而且这个人一路上烧杀掳掠名声非常差,导致于根本没有豪族愿意资助他。
为了维护巨额的军费,他不免要打起盗墓的主意。凭借着手中几十万的大军,黄巢的确也挖掘出了不少财富,但是唯独到了乾陵时空手而归。
当年黄巢带着四十万大军来到乾陵附近,将这座陵墓所在地围得水泄不通,黄巢让人从梁山的西面一侧开始挖掘,然而浪费了几个月的时间就只挖出了一条四十米深的长沟。
这条长沟几乎挖空了一半的梁山,可是却依旧没有乾陵半点的影子,无奈之下黄巢只好带着人马离开了这里。现在乾陵附近依旧还有这条长沟,被人们称作“黄巢沟”。
如果说黄巢是因为没有恒心和毅力,导致他没有将乾陵挖掘出来的话,那么五代十国时,我国历史上最大的盗墓贼,在面对乾陵时依旧无功而返,这又是因为什么呢?
在五代十国时期,后梁的崇州节度使温韬非常喜欢盗墓,在上任之后不久,便直接下令让手下的人在领地内寻找唐代的陵墓,并且将陵墓全部挖掘,里面的金银财宝取出来后归于自己享用。
这一命令的发出,让陕西省所有的唐代陵墓都被洗劫一空,就连其中最为坚固的昭陵,也未能幸免于难。
据历史记载,当初挖掘昭陵时,温韬从隧道一路向下而行,最终来到了昭陵内部,里面的一切就和皇宫一样宏伟瑰丽,同样被分为好几个宫殿,里面还有古代名家的字画,保存极其完好,展开一看如同新的一般。
然而这些唐代陵墓中,唯独乾陵受风雨保护,不可挖掘。作为历史上实力最大的盗墓贼,基本上没有他挖不开的陵墓,只不过在挖掘乾陵的时候,被天地异象将其吓跑了。
在宋朝的《考古编》中记载,温韬准备挖掘乾陵的时候,刚刚靠近乾陵就风云大变,紧接着狂风暴雨呼啸而来。也就是说,温韬在盗墓的时候出现了不太正常的天气,而温韬这个人一生**的陵墓太多,做下无数亏心事,害怕自己遭报应,于是就不敢继续挖掘乾陵了。
事实上对这座陵墓威胁最大的,并不是上面这两位,而是到了近现代的时候,曾有一个拥有现代化武器的整编师,对其进行了长时间的开掘。
在民国初期的时候,一位叫做孙连仲的将领来到了这座陵墓附近,在此之前已经发生过孙殿英**慈禧墓的事情,所以这位将领也想效仿孙殿英,打开陵墓取得里面的金银珠宝。
他让手下的士兵在山下驻扎,并且用军事演示作为理由,对着这座陵墓进行长达几天的爆破,然而却一直没有找到入口。最后,同样因为天生异象,狂风暴雨持续了几天,士兵之间传得沸沸扬扬军心大乱,最终孙连仲只得带着部队离开了这里。
其实来光顾过这座陵墓的“访客”,并非只有这上面三位,在历史记载中,单单是我们可以考究,有着确凿记载的人,就有十七位之多,然而最终的结果全部都是无功而返,最终因为各种原因,无奈之下只好停止对这座陵墓的侵害。
纵观古今多少帝陵,大多都被人光顾过了,唯独这座陵墓依旧完整的保存至今,这又是为什么呢?
很多人都喜欢将原因归咎于风水玄学上,但要说这个未免太过玄乎,而且也不合理,难道这一块风水宝地,在此之前就没有“风水大师”找到吗?
根据考古学家不断对乾陵进行探查,发现乾陵的构造和入口位置,与其他的陵墓完全不同,这也使得历史上这么多人都难以找到它真正的入口。
并且乾陵是以山为陵,将山内部进行掏空,保留了山体受力最大化,所以整个陵墓的结构极其坚固,而且乾陵的建造用了整整二十三年的时间,使得可以对内部和通道进行更大程度的完善。
所以古代这么多盗墓贼,一是缺少对乾陵结构的判断,二是缺少足够的挖掘时间,三是本身就干下不少亏心事,遇到点风雨便觉得是报应,所以才一直没有成功。
本文2023-08-22 10:12:2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7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