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眉一词最早见于哪本古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2浏览:1收藏

美眉一词最早见于哪本古籍?,第1张

  有人考证,“美眉”一词较早见于南朝梁·殷芸《小说》,他曾用“**美眉”形容老子的眉毛(囧2)。其实最早用“美眉”来形容老子的是晋·葛洪的《神仙传》。《神仙传》问世后,在社会上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以至后来的史家在撰述史籍时常加以援引,如裴松之注《三国志》。后来唐·张守节《史记正义》“老子韩非列传”援引《神仙传》述道:“老子,楚国苦县濑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伯阳,一名重耳,外字摐,身长八尺八寸,**美眉,长耳大目,广额疏齿,方口厚唇,额有三五达理,日角月悬,鼻有双柱,耳有三门,足蹈二五,手把十文。周时人,李母八十一年而生。”《佛祖统纪》及《佛祖纲目》也据此说老子“**美眉”。《艺文类聚·灵异部》:“老子**美眉,广颡长耳,大目疏齿,方口厚唇,额有参牛。”《太平广记·神仙》“老子黄白色,美眉,广颡长耳,大目疏齿,方口厚唇;额有三五达理,日角月悬;鼻纯骨双柱,耳有三漏门;足蹈二五,手把十文。”《云笈七签·道教本始部》:“(老子)其相也,美眉**,日月角悬,蹈五把十,耳有三门,鼻有双柱。”之所以用“美眉”来形容老子,大抵是“异人异象”之故。

  历史上,“美眉”一词除了用于形容老子外,还曾用于描写玄奘父亲的相貌(囧囧囧)。唐·刘轲《大唐三藏大遍觉法师塔铭并序》:“三藏讳玄奘,俗陈姓,河南缑氏人。曾父钦,后魏上党太守;祖康,北齐国子博士;父惠英,长八尺,美眉,魁岸沉厚,号通儒时人方汉郭林宗。”

  唐·冥详所撰《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云:“法师讳袆,字玄奘,俗姓陈,汉大丘长仲弓 之后。……父惠,英洁有雅操,早通经术,形长八尺,美眉明目,裒衣博带,好儒者之容,时人方之郭有道。”由此可知,那种将“美眉”从语法结构上解释为“美丽的眉毛”并专指女性的说法颇为不通。因为“美丽的眉毛”并非女性的专利,眉清目秀也是美男子的标准之一。

  综上所述,“美眉”虽存在于古汉语之中,可是没有获得广泛的运用,直到今天才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乃是语言发展演变所使然。尽管“美眉”一词已为许多现代汉语语料库所收录,但其能否进入《现代汉语词典》以至由特殊词汇成为基本词汇,还有待语言自净化能力将之付诸时间的检验。

《古文观止》介绍

作 者:吴乘权、吴大职

类 型:文选

成书时间:1695年

必读理由

这部书由于所选文章短小精悍,大多脍炙人口,易于记诵,因此成书近三百年来,受到了读书人的偏爱,在一般群众中也流传甚广。

创作背景

《古文观止》的编者是清初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乘权、吴大职叔侄俩。乘权,字楚材。一生研习古文,好读经史。康熙十五年(1676年)就在福州辅助先生教伯父之子学习古文,后竟以授馆终其一生。除参与选编《古文观止》外,他还同周之炯、周之灿一起采用朱熹《通鉴纲目》体例,编过一个历史普及读本——《纲鉴易知录》。大职,字调侯,也是嗜“古学”而“才器过人”。他一生的主要经历,是在家乡同叔父一道教书。

二吴编撰《古文观止》费时有年。起初,他们只是为给童子讲授古文编了一些讲义。后来逐年讲授,对古文的见解越来越深,讲义越编越精,以致“好事者手录”而去,“乡先生”读后有“观止”之叹,劝他们“付之剞劂以公之于世”。这样,他们才“辑平日之所课业者若干首”为一书。书稿编好后,即寄往归化(今呼和浩特市)请吴兴祚审阅。兴祚,字伯成,号留村,为乘权伯父。他官至两广总督,时任汉军副都统。他“披阅数过”,以为此书于初学古文者大为有益,便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端午节为书做序,且“亟命付诸梨枣”。这样就有了《古文观止》最早的刻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古文观止》的许多译注本,都是用中华书局本为底本。中华书局本实有两种:一是1959年本。这是由原古籍刊行社转来的本子,此本“据映雪堂本断句,并校正了个别显著的错字”。二是1987年本,即安平秋点校本。此本虽以1959年本为底本,但用映雪堂原刻本复核过,用文富堂本、怀泾堂本、鸿文堂本参校过,还用相关史书、总集、别集所收古文校勘过,而且补录了二吴之《序》和乘权所撰《例言》。因而它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好的版本。

作品缩写

明清以来,出现过许多古文选本,若论流传之广、影响之大、至今还受到广大读者喜爱的,莫过于《古文观止》。它能长传不衰,与二吴编书的指导思想迥异于人大有关系。

前人编古文选本,有的是借点评以泄愤世嫉俗之忿,或提倡一种义理、张扬一种精神;有的是借选古文,标榜一种流派,推行一种文风。虽然两者都介绍古文的思想、艺术特色,但尚理、尚文,各有偏重,都难免有用意狭隘或独守门户之嫌。二吴不是这样,他俩“杂选古文,原为初学设也”,既要供先生“课弟子”用,也供“童子”“肄习”用。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编一本老师可用来讲授、学生可用来自学的古文教科书。既然如此,就要求:一、编者选篇合理,态度公允、客观,打破门户之见,真正选出古文中的名篇佳作,使学子能比较全面、正确地认识历代古文的精神特质和艺术风貌,二、编选体例合理,要适应教和学的需要,特别要便于自学。这两点,二吴都做到了。

先说选篇。《古文观止》共选自周到明61位作者的古文222篇(中有骈文4篇),其中西汉以前(包括西汉)文100篇,西汉以后文122篇。西汉以前文中,《左传》有34篇,《国语》有11篇,司马迁有15篇。西汉以后文中,唐宋文有94篇,明文有18篇。而唐宋文中,“八大家”占78篇。八家中,韩愈有24篇,柳宗元有11篇,欧阳修有13篇,苏轼有17篇。可见,《古文观止》所选古文,主要来自先秦文、西汉文和唐宋文。应该说,各期古文在选篇中所占份额,大体能反映出古文盛衰的历史状况。书中不但有大家的代表作,还收有虽非出自大家却在古文史上卓有影响的名篇,因而选篇中精品多,覆盖的作者面较广。又由于注意选入各家不同题材、体裁、风格的作品,因而能使初学者较为全面地了解诸大家古文的艺术特色。而选篇数量适中,更给读者含英咀华、收尝鼎一脔之效,提供了可能。

再说体例。本书体例亦“为初学设也”。全书篇目按时代先后分为12卷。每篇于重要文字加圈点以引人注目,又于语气停顿处加圆点断句以便句读,同时还做了评注。二吴认为评注兼有对初学者十分有用,说:“古文评注兼有方能豁然。若有注无评,或有评无注,譬若一人之身,知其有面目而不知其有血脉,知其有血脉而不知其有面目,可乎?是编字义、典故逐次注明,复另加评语,庶读之者明若观火。”(《例言》)注即注释,一是注音。所谓“是编音声无一字不注,且即注于本字之下,便于诵读”。(同上)二是释义。所谓“是编于艰奥须解者固细加阐发,即目前便语亦未尝率意忽过,庶于初学有补”(同上)。三是“注解典故”(同上)。评即评议,一是对文章内容的评议,如评汉武帝《求茂材异等诏》中“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句,谓“武帝雄心,露于非常之中”即是。二是对文章艺术的评析,其中大量出现的是对文章结构形式的分析;包括揭示文字主旨、理清脉络、概括段落大意,以及说明用语之妙。此类评语皆因字、句、章、段而完全分布在原文字句下。彼此内在联系紧密,实是评论者在总体把握文章艺术特点的前提下,对行文艺术的具体分析。而措词简明,点到即止。对全篇艺术特点的归纳,则以总评形式置于篇后。总评论艺术特色,往往兼论内容。文字短则数十字,长不过百余字,都能说出全篇艺术特征。在结合文中点评诵读全文后,再读总评,读者常常会产生一种纵观全局、豁然开朗的感觉。

大师讲评

选篇能包罗历代古文的精华,又能用注释扫除诵读、理解古文的拦路石,评论又能说透文章做法之妙。这样的读本自然会受到初学者的欢迎,故吴兴祚谓“以此正蒙养而裨后学,厥功企浅鲜哉”(《序》)。当然,《古文观止》的选篇也有不足之处:为秦文选的多,子书一家未选;八代文选的太少,所选唐宋文过于集中于八家文,而南宋文全然不选,元文亦告阙如。明文虽选18篇,大半并非“观止”之作。再者,艺术分析不乏卓见妙论,终难跳出起承转合的窠臼。

《古文观止》的长处和短处,主要是由它的编选方法所带来的;二吴称书的编选方法为“集”或“汇而集之”。所谓“余两人非瑚言选也,集焉云耳。集之奈何”?集古人之文,集古今人之选,谰略者详之,繁者简之,散者合之,舛错者厘定之,差讹者校正之云尔。盖诸选家各有精思深义以抉古人之奥,读之者取此置彼用美者或遗,一概观览则劳于睹记,此余两人所以汇而集之也(《例言》)。

评注则主要取自吕、楼、谢、唐、茅、金之说,而用楼、茅、金三家见解最多。多数评语是直接过录,如《谏逐客》、《送李愿归盘谷序》、《送石洪处士序》等的总评即全抄自楼氏选本。有过录部分文字以作评的,如《捕蛇者说》、《愚溪诗序》总评一半文字取自楼氏选本。《进学解》、《讳辩》、《祭十二郎文》总评一半文字取自茅氏选本。《晏子不死君难》、《五帝本纪赞》、《吊古战场女》、《留侯论》等文的总评部分文字即取自金氏选本。有本于原评而略作发挥的,如《答任安书》、《报孙会宗书》、《种树郭橐驼传》、《丰乐亭记》、《书洛阳名园记后》、《谏院题名记》等文的总评,就是对楼氏评语的发挥。《获麟解》、《争臣论》、《寄欧阳舍人书》的总评,就是对茅氏评语的发挥。《前赤壁赋》的总评是对金氏评语的改写,《超然台记》的总评是以唐顺之评语为骨架。还有些评语是将诸家之说糅为一体而出以己说,如《岳阳楼记》、《读孟尝君传》、《喜雨亭记》的总评即合用楼、金之论而言。这种择优而集的方法,在逐句逐段评点时用得更多。如《留侯论》首段末批“能忍不能忍是一篇主意”即取自吕氏批语,而“且其意不在书”下批“深人一层发议,此句及一篇之头也”则取用金氏原批。二吴这样“遍采名家旧注,参以己私”,是因为他们认为“诸选各有妙解,颇多阙略,是当取其所长以补其不足,便成全璧”(《例言》)。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此书是为童子肄习用,无论选篇思想,评注内容,都要力求“醇正”、“稳妥”。尚新颖而不取怪异,务平实而忌走偏锋。所以他们不选那些思想激进或离经叛道之文,对颇具思想特色、极富个性、充满感情色彩的评语不加采录,常用兼采众家之长和阐发原评的方法以求评解周全、稳妥。这样,便使《古文观止》有可能吸纳多种选本的种种优点,长期受到古文爱好者的欢迎,以致鲁迅论及选本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时,将它与《文选》并提,说:“以《古文观止》和《文选》并称,初看好像是可笑的,但在文学上的影响,两者都一样地不可轻视。”

关键知识点

《古文观止》是作者以犀利的视角,在广博的中华文海中撷采的最为绚丽、最有价值、最具代表性的精美古文,因而本书也是最为优秀的古文选本。数百年来,不仅读书人对之耳熟能详,一般群众也是对之喜爱有加,流传广泛。尽管因作者思想的局限性使选文有浓重的理学色彩,但它的确为读者搭建了一条最能领略古文精粹的捷径,因此盛誉不衰也是必然。

妙语背诵

�兢兢焉义之未合于古,勿敢登也;一理之未慊于心,勿敢载也;一段落、一钩勒之不思于法度,勿敢之不协于还韵,勿敢书也。

读后感:《古文观止》是一本特别厚重的经典。这里并非只是说它包含了中国由周至明的思想与文学精华,从最浅的层次来讲,它的厚度与重量,远远地超过了《唐诗三百首》。因而,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根本不可能随手放进口袋里,在茶余饭后掏出来读一读。好在滇西北的宁静,给我带来了绝好的机会,让我多次带着它,在野外随意地找一个无人的树丛或者阡陌,把自己隐藏在叶子与枝杆之间,忘记了自己的存在,潜心品读这本有着相当的厚度与重量的经典。我至今都很固执地认为,阅读《古文观止》这样的经典,必须是心神宁静的时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舒适地躺下来,在阳光温暖的照耀下,才会读出其中的境界来。

《古文观止》与众多的书籍有着明显的区别,它既不像《老子》那样讲究内敛与隐忍,过分地追求自我修炼,也不像《孙子兵法》那样攻于心计,更不像《厚黑学》那样无耻。这本书的精华之处就在于,它通过臧僖伯、子鱼、唐睢、冯谖、邹忌、苏秦等故事,记录了古时的士大夫种种军事智慧与谋略,却始终在告诉你出世时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途径,在列国东征西讨的战争刀光剑影里的道德华彩。在那些远古时代,前人的个人魅力,如梅香远溢,闻之醉人。在《古文观止》里,我们读到的不仅仅是事件和记录,更多的是人性品格的外化呈现,比如:“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我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这样的句子与段落,随处可见。正因为如此,《古文观止》才会让我们数百年以来一直平静地阅读着,如饮美酒而沉醉于心,如见师尊而虚心聆听。

厚厚的一本《古文观止》用了很大一部分篇幅来描述远古时代的战争,通过硝烟弥漫里的人影,把智性展现出来,满足了一些人窥视铁血时期的强势品格的欲望。但是,只要仔细阅读《古文观止》就不难发现,这本书还不止是一本书,更是一个哲人,它让你能够不断地领略到一种惊人的胸怀与气质,不动声色地让人为之倾倒。当我的目光绕过《出帅表》、《屈原列传》、《岳阳楼记》等荡气回肠的篇章,我总是要在《李陵答苏武书》、《陈情表》里停留很久。苏武在中国历史里的跋涉,不知道支撑了多少人的精神,使其为之而自豪,并引以为典范。与此相比较,同时代的李陵则因为投降,被写进了一段又一段历书里,为众多将相人臣所不耻。但是,被奉为古文经典的《古文观止》却收录了一个投降者劝降苏武的书信,真不知道编这本书的吴楚材和吴调候,当初是怎么想的。但是,作为一个叛臣贼子的见证,却与《出师表》之类的垂世名篇同列一卷,在那字里行间,我读了却同样是感人的。也许,这就是散文所特有的气质吧。

随着我自己的创作逐年深入,我经常会在内心深处对散文本身所应该保持的本性,在偶然的一些宁静时光,淡淡地思考。散文这一看似很随意的文本,他原本是应该把心理,纤尘不染地显现出来的。一本《古文观止》看似太复杂了,但是它却只有一个主题:做人。

然而人又是很难做的,历史的大浪淘沙,让许多人和事,在数十年之后,甚至数千年之后,才会让我们看清他们的本来面目,这是多么困难的一种辨别啊。为此,我发现,在这一本书里,那些被文字固定在长长短短的篇幅里众多的人们,他们用自己的身体组成了一支队伍,有的面色严谨,有的放浪形骸,有的痛哭失声,最后告诉我的,却也只是一个问题:他们都在坚守着自己内心深处的一种情愫,随时随地,在不经意之中,他们通过不同的形式,把自己的信念厮守着,甚至不惜失去繁华与生命。比如:屈原、诸葛亮、贾谊,比如柳宗元、王安石、方孝儒。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对待这本书的,至少我是这样想的。书里的人,以及写这些篇章的作者,都早已作古了。死去的人,他们留下了什么,不同的阅读都有着不同的见解。但是,许多人都会不约而同地手捧着这本书,在灯下,在阳光里,在夜色中读着。这本书里的水光山色、弓戈剑戟、长吁短叹、车辙蹄痕,掩不住的总是浓浓淡的血痕。有人为了功名夙夜难眠,有人为了君恩奔走四方,有人为了民愿泣血沾巾。当他们在人生的半途上目光凝重的时候,谁也不会想到,这些远古的文字,记住了一些人,也让一些人被人记住了。

《八十天环游地球》

这是凡尔纳最受读者欢迎的长篇小说之一。主人公福克与朋友打赌,80天内环游地球一周回到伦敦。虽克服种种困难,但到伦敦仍迟了五分钟,自认失败,却因他自西向东绕地球一周,正好节约了一天时间而意外获得胜利,作品改为剧本后广受欢迎。

这八十天环游地球是一部极为有名的科幻、文学作品,描写斐利亚福与仆人路通共同环游世界,一路冒险的故事。小说以打赌开头,中间穿插爱情故事与幽默故事,令人爱不释手,同时有启发与教育意义。

第一章 福克先生和新仆人

第二章 在牌桌上打赌

第三章 环球旅行开始了

第四章 侦探盯上了福克先生

第五章 领事在护照上签了字

第六章 路路通的话太多了

第七章 大海上偶然相遇

第八章 路路通寺庙闯祸

第九章 骑着大象过森林

第十章 勇救艾娥达夫人

第十一章 费克斯的诡计没有得逞

第十二章 正面交锋

第十三章 艾娥达夫人没有找到表兄

第十四章 路路通中计

第十五章 如意算盘又落空

第十六章 战胜暴风雨

第十七章 路路通流浪记

第十八章 费克斯改主意了

第十九章 旧金山街头遇险

第二十章 路遇野牛

第二十一章 火车冒险过桥

第二十二章 要与上校决斗

第二十三章 印第安人劫火车

第二十四章 雪橇驰过大雪原

第二十五章 战胜厄运

第二十六章 福克先生输了

第二十七章 一个完满的结局

《八十天环游地球》:在地球上兜个圈

□孟庆德

法国人儒勒·凡尔纳以他的长篇小说《八十天环游地球》向世界推出了一个特别的人物,这个全世界几乎没有人知道其来历的居住在伦敦的富绅斐利亚·福克先生,从一出场就像钟表一样站在那里,他像钟表一样严肃,像钟表一样精确,不管发生什么事,他都像钟表一样从不着急也从不生气,他只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往前走去。他像钟表报时一样按时进餐,按时就寝,甚至到俱乐部打牌,他每天也都按固定时间迈动他的双腿,左脚576步,右脚575步。

福克先生与钟表最大的不同是,钟表会发声,福克先生却几乎不讲话,270页的一本书,福克先生的讲话顶多只占五六页。但是,他不开口则已,一旦开口,那就意味着他对一件事情要做出决定了,那就意味着说了就做,他说用80天的时间足可以环球一周,他就敢拿身家性命去赌,他说他要用80天的时间去环球一周,他带着个仆人起来就走,而且在第80天的最后一分钟,背对着俱乐部大门外那鼎沸的人声,他真的就站在那些和他打赌的牌友面前。

福克先生之所以敢拿身家性命去赌,那是因为1872年的他知道地球是圆的,那是因为他敢于拿赌注以外的全部家当,两万英镑,去做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路费,那是因为他视沿途舟车等交通状况如攥自己掌纹,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绅士,一旦面向公众坚认一件事可以做到,那么,他就应该勇于去证实给世人看。80天以后,当我们再见到福克先生,他已经是一个有历史的人物了,但他仍是那么严肃,那么沉静,那么干净利索。

福克先生最终是成功了,这不能怪儒勒·凡尔纳一定要给他笔下的人物安排一个大团圆的结局,这只能说明即使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用80天的时间也足可以环球一周。世间万事,不管多么轰轰烈烈,一到终点,全无可观,最惊心动魄的还在于让天地也瞠目的过程,正所谓创造一个灿烂的过程,让上帝也惊叹。就像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必经九九八十一难一样,福克先生和他的仆人走欧洲,过非洲,越亚洲,跨美洲,沿途利用了轮船、火车、马车、游艇、商船、大象和雪橇等一系列可以利用的交通工具,途中,印度食人部落的追杀,香港大麻和烈酒的迷幻,太平洋飓风掀起的巨浪,美洲土著人飕飕过耳的枪弹,无一不随时可以掐断福克先生的环球计划。但是,福克先生面对那一切,却一直是那样镇静,镇静如看世界演戏,镇静如看别人的事。

把书中许多阻挠福克先生的事抛开,最可怕的,其实应该在埃及苏伊士运河的岸上,倘若上帝的心眼稍稍偏上那么一偏———不,倘若英国的法律建设稍有那么一点不严肃,倘若福克先生遇到的那个警探的法律意识稍有那么一点淡漠,倘若福克先生遇到的那个警探不是英国人而是别的一个什么国家的人,那么,福克先生早在刚刚跨出欧洲不久,就该打道回府,抚膺长叹了。但是,英国警探费克斯先生即使在港口一眼认定福克先生就是前不久英国国家银行巨款被窃案的嫌疑人,他还是尊重英国的法律,他还是一定要等待伦敦给他寄来拘票,他还是一路跟踪福克先生离非洲,过亚洲,跨美洲,回欧洲,最终竟成了福克先生环游地球的见证人。最后,直至回到欧洲境内,到了伦敦的大门口,到了英国法律可以合法地实施它的法律效力的地方,费克斯先生才终向福克先生亮出了拘票,把福克先生关押在距成功仅有一步之遥的地方。但是,正像书中所说的,他这样做,那完全是在依照法律办事,那完全是职责所在,虽然他的理性与情感已告诉他,他的判断很可能是错了。

福克先生像木头一样生硬,像数学一样刻板,像钟表一样严肃,在环球过程中,他无视车窗,不理舷窗,他连风景都不看,正像书中说的:“他不是旅行的,他只是要在地球上兜一个圈儿。”他要的只是一丝不苟地完成他的计划,他要的只是效率,他要的只是这一环能紧扣下一环。翻看福克先生的环球日志,透过许多表象仔细看去,福克先生真正重视的却不在输赢,甚至不在世人的认可,他所追求的是要向天地证明80天环球一周的可行性,他要的是一种真正的实现,他要的只是自己知道。

今人所谓学术,古人简称为学。有的学者这样概括:古代的学者,只有一个史;古代的学术,只有一个礼。这种说法,是近乎实际的。礼的范围如何《左传·昭公二年》有段记载:“晋侯使韩宣子来聘……观书于大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日: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公之所以王也。”由此可见:古代所谓“礼”,的确是以易象为重要内容。孔子曾向老聃问礼,以老聃为师。即是说孔子确向老子学过《周易》。这个《易》,就是“礼”(理),也即是后来他所说的“道”,实同事而异名。

孔子死后,儒家后学,可能对《易传》作过加工。他们在学术思想上,显然和邹、鲁的思(子思)、孟(孟轲)学派对立。这一些都应属于南方之学。到了秦汉,南北方的界限逐渐消失,所突出的是学派的对立。

孔子学《易》的曲折道路我们从孔子学习《周易》的时间来看,真正作到理论上的突破,当在行年五十岁(或者稍后)见老聃问学以后,据载:

《庄子·天运》:“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类似的记载还见于《易纬·乾凿度》、《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论语·述而》、《史记·孔子世家》、《汉书·儒林传》。)

《周易》是“极深研几”(《周易·系辞》)、“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周易·说卦》)的一门学问,即以孔子的博学多闻,但也只在政治、伦理等方面,正如他的学生所说:长》)

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论语·子罕》)

子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五十而知天命、(《论语·为政》)

可见他在未再见老子之先,对于“性”与“命”的哲理,是采取谨慎态度的,必须到他晚年,再见老子,接受老子的启发之后,才有新的进境。所以在他晚年,有这样的感叹: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矣。(《论语·子罕》)

上列几段引文,都足以说明孔子向老子问学和他闻道的时间表。

孔子作为一个思想家、教育家,为什么闻道如此的晚呢关于孔子学《易》的过程,在《庄子》一书中,可以勾画出一个轮廓。

道家的《庄子》,儒家的《孟子》,在一定的意义上说:是百家争鸣,儒道两家尖锐斗争的产物。儒家孟子对道家老子,尚有“为尊者讳”的痕迹,批判的矛头不是直指老子,而是指向道家的后学杨朱(据郭沫若)。从学说的观点看,道家“为我”的思想,老子、杨朱是相通的,批判杨朱也就是批判老子。而道家的庄子则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孔子,因为他们认为孔子是道家后学,没有什么客气可讲。

《庄子》一书对孔子批判言论是极为丰富的,但也保存一些历史实录。如《天运》言孔子向老子问学一事,就为我们提供一个线索,沿着这个线索可寻出孔子在学易过程中所走的曲折道路。《庄子·天运》载:

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老聃日:子恶乎求之哉日:吾求之于度数五年而未得也。老子日:子又恶乎求之哉日:吾求之于阴阳,十有二年而未得。

说是“吾求之度数五年而未得”,是说明孔子学易曾摸错了门,走进“度数”的死胡同,这个“度数”,即《庄子·天下》所谓“其数一二三四”,“其明而在度数者,诗书礼乐,邹鲁之士缙先生多能明之”。具体到《周易》的研究,即关于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又推衍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五、孔老问学关系的隐而复彰与学术地域性的消失

孔子学于老聃,是历史的存在。但在儒道两家斗争中,道家尽量宣扬这一点,而儒家则“讳莫如深”。在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中,儒家一直被尊为正统,而道家往往被称为“异端”,因之孔子学于老聃这件事便被掩盖下来,但“一叶蔽明”,终不能改变历史的存在,所以在诸子及儒家后学的著作中,流露不少真相。如:《吕氏春秋·当染》:

孔子学于老聃,孟苏夔、靖叔(注:三人皆体道者,亦染孔子)。

《韩诗外传》卷五:

武王学乎太公……仲尼学乎老聃。

《潜夫论·赞学第一》:

孔子师老聃。

除此而外,《小戴礼记·曾子问》中,记载孔子四次向老子请教,《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称“孔子之所严事,于周则老子,于卫蘧伯玉,于齐晏平仲,于楚老莱子,于郑子产,于鲁孟公绰”。这些人对孔子都是师友之间。《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于周见老子,其内容略与同书《老庄申韩列传》相同,其尊事老子态度与其他古籍所载一致。

至于道家之书《庄子》所载,多出儒家数倍,更多的是孔子向老子问学的言论,有时竟不择手段地丑诋。如《庄子·盗跖》、《庄子·胠箧》。

《庄子》为什么能毫无顾忌地对孔子进行攻击呢因为孔子曾经“严事”老子,老子是高踞讲席的传道者,孔子是登门求教的后学,凭这一点就赢得压倒对手的优势,所以关于孔子向老子问学的事,他们是津津乐道的。

道家攻击儒家的有利条件,正是儒家反击道家的不利条件,所以关于孔子“师事老聃”的事,《论语》中只字没有提到。不仅孔、老的问学关系被淹没,即关于孔子“学易’’的事,记载于《论语·述而》之中的,鲁论的作者站在卫道的宗派立场,亦予以篡改。由于讳言孔子向老聃问学,甚至连累到孔子向老子问学的《易》。

由上列《鲁论》的作者篡改《论语》的原文问题,由此追溯源流,弄清西汉初年学派对立的一个问题。关于《论语》,汉时鲁人所传日《鲁论》,齐人所传日《齐论》,这两书现在都亡佚了。《论语》之有《齐论》、《鲁论》,正如《诗经》之有《齐诗》、《鲁诗》。《齐论》、《鲁论》的本来面貌我们现在虽然看不到,但《齐诗》、《鲁诗》在汉代的传人和他们的学术思想、政治态度,我们是可以勾稽出来的。

据《汉书·儒林传》所载有下列二事:

申公鲁人也……事齐人浮邱伯受《诗》,汉兴……以为大中大夫,舍鲁邸,议明堂事。太皇窦太后喜老子言,不说儒术……上(武帝)因废明堂事……申公亦病免归。

辕固齐人也,以治《诗》孝景时为博士……窦太后好老子书,召问固,固日:此家人言耳。太后怒……乃使固入圈击彘,上知太后怒,而固直言无罪,乃假固利兵,下固刺彘,正中其心,彘应手而倒,太后默然,亡以复辜……(后)疾免。

由上列两段引文,我们可以明确下列情况,其一,申公与辕固,为汉初《鲁诗》与《齐诗》今文学派专家,而申公受《诗》于齐人浮丘伯,可见齐诗与鲁诗并没有什么根本分歧。其二,两个诗家均站在正统儒家的立场,对老子学说采取敌视冷漠的态度。其三,两人都是以同样的原因在政治上失意。

我们再看今文学家另一个治《诗经》的流派:

韩婴燕人也,孝文时为博士……婴推诗人之意而作内外传数万言,其语颇与齐鲁间殊,然归一也……燕赵间好《诗》,故其《易》微,惟韩氏自传之。

不仅如此,我们再检讨幸存于现在的《韩诗外传》,其一,直言不讳地说孔子向老聃问学(已见前),并连篇累牍地载着老子的语言,如老子日,“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等(卷九);其二,称说孔子序次《周易》[如谓:“孔子日:《易》先同人而后大有,承之以谦,不亦可乎”(卷八)];其三,阐明阴阳变化的道理[如:“传日:善为政者,循性情之宜,顺阴阳之序,通本来之理,合天人之际……不知为政者,使情厌性,使阴乘阳”(卷七)]。

《小戴礼记》是这样,所以它在《曾子问》中四次提到老子向孔子释疑答问,在《表记》一篇中,三次引用《周易》原文,而在《礼运》篇中,谓“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其降日命,其官于天也”。说明唯心主义的“道(礼)”的一系列演变。

《大戴礼记》是这样,称道与老子观点相同的老莱子。不少的篇章谈到“阴阳内外”(《文王官人》),“明幽雌雄”(《诰志》),“阳德阴刑”(《四代》),“阴穷反阳,阳穷反阴”(《本命》)的辩证关系,它在《易本命》中说:“夫易之生人禽万物昆虫各有以生。”旧注谓“《礼运》日:夫礼本于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然礼易说虽株(殊)而会归”。这不仅沟通了《大、小戴礼记》,而且沟通了礼、易与道的关系。

《潜夫论》也是这样。说“孔子师老聃” (已见前),与“汤师伊尹,文武师姜(尚)”同列。他在汉代学者中,可谓最善于学易的。凡《周易》精湛的理论,他尽收笔底,供其议论驱遣,王谟称之为“通儒博雅之书”。看来不是过誉。王谟又说他说诗“与毛诗文义有异,而于三家诗中与韩诗为近,然则符亦治韩诗者也”(《汉魏丛书·潜夫论识》),可见他与韩诗的观点一致。

以上所列诸家,除《吕氏春秋》、司马迁外,其余如韩婴(《韩诗外传》作者)、戴德(《大戴礼记》作者)、戴胜(《小戴札记》作者),均属儒家。

关于武当道教伦理思想研究综述

 论文摘要:武当道教将纲常与成仙信仰紧密结合,突出“忠孝仁义”,宣扬“善恶承负”,提倡“诚信不欺”,并假神道设教,以“真武神”的威力驱使信徒去奉行其。与此相应,武当山道教的风水格局,也深刻体现出儒家宗法等级伦理观念。

 论文关键词:成仙得道;忠孝仁义;善恶承负;诚信不欺;建筑风水

 武当山在春秋至汉代末期,已是古代宗教重要的活动场所,许多达官贵人到此修炼。汉末至南北朝时,由于动荡,数以百计的士大夫或辞官不仕、或弃家出走,云集武当辟谷修道。同时,出现了有关真武的经书。隋唐时期,武当道场得到封建帝王的推崇,促进了武当道教的发展。宋元时,由于封建统治者极力推崇和宣扬武当真武神,使真武神的神格地位不断提高,“以武当山为本山,以信仰真武一玄武,重视内丹修炼,擅长雷法及符篆禳,强调忠孝伦理、三教融合为主要特征”的武当道教最终形成,并随之呈现出二百多年的鼎盛局面。作为中国道教的一个重要流派,武当道教的教理、教义与中国道教的教理、教义同出一辙,同时又有着自己的鲜明特性。而作为一种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与儒家在伦理思想方面历来相反相成、互抗互补。

 “道教是中国传统思想儒道两家思想相结合的宗教。‘道教’之称为‘道教’并不仅仅因为它和‘’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也因为它是一种‘道德教化’以‘致太平’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宗教。”就伦理思想而言,武当道教亦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它将儒家纲常与成仙信仰紧密结合,突出“忠孝仁义”,宣扬“善恶承负”,提倡“诚信不欺”,并假神道设教,以“真武神”的威力驱使信徒去奉行其伦理道德。与此相应,武当山道教建筑的风水格局,也深刻体现出儒家宗法等级伦理观念。现将笔者在武当道教伦理思想方面的研究成果综述如下,以资探讨。

 道教是华夏文明中土生土长的宗教,它在“仙道贵生,无量度人”(《度人经》)的教义思想主导下,践行和光同尘、济世利人的教化,将“长生贵生”、“成仙得道”作为广大教徒的最高信仰追求。作为道教的重要支派,武当道教也为信徒们描绘了一个“福寿康宁、成仙得道”的人生境界和理想目标,这一人生理想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通过修炼达到长生久视、福寿康宁、逍遥达观的人生境界;第二个层次是通过修炼实现无疾而终、坐化升天、进入天堂的成仙目标。“福寿康宁,成仙得道”的人生理想,汇集了武当道教信徒对自身价值、人性内涵以及摆脱外界束缚取得个性自由等的美好向往和价值取向。为了这一理想得到实现,武当道教将“慕道明道,苦行修炼”、“符咒做法,祛祸免灾”、“欲修仙道,先修人道”等贯彻于全部教化过程中。首先,武当道教以“玄天真武上帝”遣欲坐忘、修炼内丹的经历,教化信徒只有慕道明道、苦行修炼,才能实现学道修道的理想目标。其次,武当道教设计了许多套画符念咒、斋 醮 科仪的法事活动,为人祈福,祛祸免灾,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早日实现“福寿康宁”乃至“成仙得道”的人生理想。最后,武当道教主张“人仙道先全人道”。“全于人道”,主要是做到忠孝仁义、行善积德、诚信不欺。只有修好人道,才能福寿康宁,成仙得道。

 武当道教自宋代成为道教一个支派开始,就非常强调忠孝仁义。因为宋代程朱兴盛繁荣,理学所推崇的忠君孝亲、仁义道德等思想,亦受到道教思想家的重视。如宋代流行的真武经典《北极真武普慈度世法忏》《北极真武佑圣真君礼文》《太上说真武本传妙经》等,就常常宣扬忠孝仁义等伦理道德。元代时,武当道教的教主又与净明道派建立了密切关系,吸收并发展了净明道派“忠孝成仙”的修道思想,更是大力提倡孝道。总体而言,武当道教的孝道思想主要表现在:第一,忠孝之人才与仙道有缘。要想修道成仙,忠孝是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成仙才有希望,舍此基础是与仙道无缘的。第二,忠孝是修道的前提。如《玄天上帝说报父母恩重经》和《玄帝报恩圣号》假托玄天上帝真武口训,讲述父母养育之恩,要求“善男信女,体玄天圣训,孝道存心”,强调修道之人“读仙经万卷,忠孝为先”。第三,把“孝道”作为养生和修炼的内容,从而强调了修道者内修的重要性。第四,给“孝道”加上神秘的外衣。武当道教宣传“忠孝成仙”,进而对忠孝的原因作了富于神秘色彩的论证。第五,为道者要尽忠孝,否则神灵必对之进行惩罚。武当道教除了强调对父母的孝道外,还强调对师父的孝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事师如事父。除了在道经中宣传忠孝,武当道教还将孝道思想体现于建筑形式和神像崇拜之中,从而对社会起到了积极的教化作用。明清以后各地修建的真武官观多雕绘二十四孝图等,即与武当道教提倡孝道思想有关。

 “天道承负”,即相信天道有循环、善恶有承负,是道教的传统教义之一。在“承负”之说中,道教还极力宣扬现世的善恶报应。武当道教形成后,继承发展了早期道教善恶承负和现世报应的教义。

 例如《太上真武妙经注》就通过《真武启圣记》上的许多故事,作为真武神经常降于下界人间“录善罚恶,辅正除邪,济拔天人,祛妖摄毒”的例证,劝人行善积德,以获善报。类似内容,在《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和《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等武当道教经书中亦有记载。武当道教不但在道经中大力宣扬因果报应的观念,而且通过“法忏”等形式全面灌输抑恶扬善、得道成仙的思想。所谓“法忏”,即依照有关戒律检讨忏悔前世今生罪业及犯戒之罪,乞求神灵赦罪赐福。由于道教戒律是世俗道德善恶观念和宗教信仰善恶观念的综合反映,故依照戒律检讨忏悔,可以起到扬善抑恶、坚定信仰等教化作用。武当道教除了在经典中大力宣扬善恶伦理思想外,在官观建筑、匾额楹联等武当中对之也多有体现。如紫霄宫龙虎殿(紫霄山门)楹联,上联是“秉正嫉邪一方平安保障”,下联是“降魔卫道千年永镇玄门”。横批是“惩恶扬善”。以此劝说人们一心向善、勤于修道。总的来说,武当道教的善恶伦理思想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天道承负,善恶报应;欲修仙道,先修人道;跪诵法忏,弃恶从善。值得一提的是,武当道教的善恶伦理思想与宋元以后的道教劝善书相互呼应,对我国民俗教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诚信”本是思想的重要概念与核心范畴,是儒家一贯提倡并力求践履的原则和行为规范。道教形成之初,就把儒家的“诚信”思想引人了道教,作为道教徒修炼的教理教义。武当道教于宋代形成后,继承发展了早期道教和儒家的“诚信”伦理思想,认为“诚信”是人与神沟通的桥梁,道士作法要讲“诚信”,世俗阶层要实现自己的功利目的也必须“诚信”,强调“诚信”既是学道修道的基础,也是做人做事的根本。具体而言,主要有这么几点:第一,有关“真武”神的经典,都非常注重对“诚信”的宣扬。如《玄天上帝启圣录》卷一讲述的“辞亲幕道”和“悟杵成针”等故事,都强调正心诚意、虔诚修炼才能得道成仙,“真武”即是诚信的表率。武当道教经典还认为“心诚则灵”,这在《玄天上帝启圣录》的记载中不乏其例。与此相反,虚伪欺诈不仅得不到“真武”神保佑,还会受到“真武”神的惩罚,如《玄天上帝启圣录》卷八记载的“假烛烧尘”故事。第二,武当道教不但在道经中大力宣扬诚信受赏、欺诈遭罚的教义,而且在宫观、匾额楹联等武当中对之也多有体现。如黄龙洞的对联,上联是“诚意可格土德厚”,下联是“心正自然地道兴”,横批是“神之最灵”。第三,武当清微道派把“正心诚意”作为行雷法的根本。法师或施法者在斋 醮 科仪等各种法事活动中,心要正、意要诚,以通过“存想”遥想出一派天界意境,化凡尘为神界,化己身为神灵,从而具备不可思议之神力引。

 假神道设教,以“神”的威力驱使信徒去奉行其教理、教义,是包括武当道教在内的中国道教之伦理思想的鲜明特征。武当道教供奉的主神是“真武”,传说中武当山即是“真武”修道升天的地方。“真武”原名为“玄武”,其由来古籍的说法不一。

 古人是把“玄武”视为司命之神、北方之神、水神等加以崇拜的。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宋真宗为避讳改称“玄武”为“真武”。天禧二年(1018年),宋真宗封“真武”为“灵应真君”。自此,“玄武”由“四象”、”龟蛇”等自然之神正式上升为道教神将等人格之神,并常受玉帝、太上老君、紫微大帝遣派下界收断妖魔。这在《武当福总真集》《玄天上帝启圣录》《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经》等宋代道经中多次被提及。随着“真武”神格的提升,其伦理功能日渐强化。笔者认为“真武”神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伦理功能:(1)录善罚恶。“真武”神明察秋毫、录善罚恶,它告诫人们:举头三尺有神灵!不应妄做邪念,而应克己节欲、广积阴德,众善奉行、诸恶莫做。(2)奉劝诚信。“真武”是司命之神,又是“治世福神”,掌管着人们的生死寿天、吉凶祸福等。人们若向往长寿不老、荣华富贵,就应诚实守信并虔诚供奉“真武”神,以祈求它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愿望。(3)提倡孝道。“真武”神的这一功能主要体现在《玄天上帝说报父母恩重经》和《玄帝报恩圣号》的教义以及武当山父母殿的建筑文化之中。

 道教与风水学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中国民间的看阳宅风水、相墓、镇宅驱邪等活动,多由道士来承担,如明代武当山道士张三丰、丘玄清、孙碧云等都是著名的风水大师。道教建筑作为道士布道传教、供奉、祭祀神仙和举行各种宗教仪式的场所,不仅受到道教文化的影响,其建筑设计也深深打上“风水”的烙印。由于明代风水学盛行,明成祖在大修武当山时,便十分重视武当道教建筑的风水问题。同时,风水学受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也颇深,二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此,武当山道教建筑的风水格局,深刻体现出“君权神授”、“皇权至上”和森严的儒家宗法等级伦理观念。主要表现在:第一,武当道教建筑风水格局体现宗法观念。“武当道教建筑的选址宏观风水格局是:武当山祖山为昆仑山,少祖山是昆仑山的支脉大巴山脉;案山是大别山脉,左面的青龙山是高大巍峨的秦岭山脉,右面的白虎山是重峦叠嶂的大巴山脉。”古人认为昆仑山是天地的支柱,故以昆仑山为众山之宗。从昆仑山,经大巴山脉,至武当山,可谓龙脉深远,因此武当山的建筑选址正是宗法等级伦理观念的体现。第二,武当道教建筑风水格局体现君臣观念。如紫霄宫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风水格局,对紫霄宫呈“众星捧月”之势。紫霄宫前有大、小宝珠峰,为紫霄宫的案山;其再远处又有福地、照壁、三公、五老诸峰,为紫霄宫的朝山,这样朝拱之山形成,对紫霄宫呈朝拜之势,体现出“皇权至上”的观念。

 综上所述,武当道教的伦理思想,深受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同时又自成体系、特点鲜明。这种神化了的伦理思想所产生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它历久不衰,对净化人们的心灵、协调人际关系和维护秩序具有独特的作用,对我国当前的伦理道德建设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关论文查阅: 大学生论文 、 工商财务论文 、 经济论文 、 教育论文   热门毕业论文   

;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