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2浏览:2收藏

黄帝内经,第1张

《黄帝内经》作为重要的医学典籍,其理论体系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其主要理论观点如下:

一、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是中医学认识世界的基本框架。《黄帝内经》认为阴平阳秘是生命存在的前提,古人认为作为天地万物本源的气,具有运动化生的本性。气的运动展开为阴阳五行,整个世界就是以气为内在本质,以阴阳五行为外在形态表现的动态统一系统。万事万物通过阴阳五行联系为一个统一的整体。阴阳学说属于中国古代哲学的范畴,《黄帝内经》将其引入医学领域,用以阐释人体生命活动过程和现象中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指导对疾病病理的认识、诊治和预防。阴阳和平是中医学最高的价值追求。追求宇宙万物的和谐是中华民族的永恒价值观。人之所以生病,根本原因就是气血阴阳的逆乱失调,所以中医的具体治疗原则虽有很多,但都以平调阴阳气血为最后目的。在养生上,调和阴阳,达到和同经脉、气血皆从、内外调和是最终目标。

二、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是《黄帝内经》医学理论的核心,《黄帝内经》根据这一思想建立了以五脏为中心,在内联系六腑、经脉、五体、五华、五窍、五志等,在外联系五方、五时、五味、五色、五畜、五音、五气等,形成一个表里相合、内外相关的整体,借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整体医学宇宙观,用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以藏家学说为基础形成的脏腑辨证是中医认识疾病的基本思维模式。

三、天人合一思想

天地万物由一气所化。中国古人认为气是宇宙和生命的本源,人与天地万物都由气所化生。天与人之间之所以存在着相应的关系,源于天人一气。气是沟通天人万物的中介。气是人与万物生死存亡的根据,是生命的本质。在气论自然观的宇宙图景中,整个宇宙是一个大生命体,是由气所推动的大化流行过程。就人来说,生命取决于气,保气、养气、调气是养生和治病的根本要求。《黄帝内经》基于人与自然、社会的密切联系,建构了天地人“三才”医学模式,使《黄帝内经》医学理论能够真实反映人体生命活动的客观过程。这种医学模式重视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将人与生存环境的和谐、人体身心的和谐视为健康的基本标准,并贯穿于疾病的防治和延年益寿的理论与实践之中,这是《黄帝内经》对于世界医学的贡献。它与近年医学界提出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是相通的,但其可贵之处是,它已完全融入自己的理论,并作为临床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实施于医疗活动之中。

四、形神统一观

重神轻形是中医区别于现代医学的基本特征。古人认为,天地万物由气所化生,具体说来,是由在天之气(阳气)和在地之形(阴气)合和而成。就人来说则是形神合一。神是气之功能的极致表现,神本质上也是气。人的生命活动虽然要以形体为依托,但终究以气为本质,气在生命存,气去生命亡。所以古人在生命观上重气轻形。最佳的生理状态应该是形气相得,在病理状态下则是气胜形则生,形胜气则死。因此,与重视人体生理解剖结构研究,从有形的物质存在着眼的现代医学不同,中医重视对无形的生命之气变化过程的研究。

五、独特的生命观

(一)人体观。在古代哲学“精气论”、“道器观”的影响下,《黄帝内经》将人视为精气聚合、离散之器,生命现象是精气升降出入运动的过程和结果,主要是从整体机能活动的方式、方法及其相互联系的“道”的方面,研究生命过程及其机制与规律,提出“以四时之法成”的生命机能结构学说,“阴平阳秘”与五行生克制化的生命机能稳态学说,“奇恒”、“回转”的动态生命过程学说,集中体现在藏象、经络、精气神等理论中。

(二)疾病观。在“奇恒常变”观念的指导下,结合丰富的医疗实践,《黄帝内经》确立了有关疾病的理论。关于疾病的概念,诸凡饮食起居、劳作情志等一切身心活动反生理之常者,均可使阴阳失调而致病。它不以形质结构及其物量变化的超标作为衡量疾病与健康的单一标准,而是更强调整体机能的紊乱与失常。关于疾病的发生,《黄帝内经》以“邪正相争”阐明其机理,以六*疫邪侵袭,饮食、劳伤与七情失调概括其致病方式,从致病因素与机体抗病能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审求其病理意义,即“审证求因”。关于疾病变化的机理,《黄帝内经》着眼于宏观、动态地分析其整体机能失调的方式、状态和过程,提出了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病变为基础的疾病传变等理论,成为临床诊病论治的理论基础。

(三)诊治观。《黄帝内经》提出审机论治的诊治原则,是辨证论治的雏形。审机,即审察病机,就是通过对临床病症的收集、整理、分析、综合,确定其病变本质。它是对疾病过程中致病因素与机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整体机能失调之本质概括,因时而异、因人而别,作为诊断过程,后世演化为“辨证”,于是“证”成为诊断和治疗的关键,由此决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本特点是在整体机能协调的基础上,将治疗个体化,强调治患病之人;提倡各种方法配合应用,强调综合疗法;在治人与治病的关系上,更重视人;在整体与局部、机能与形质关系的处理上,更重视整体、重视机能;对病变共性和个性的关注上,更重视个性。对于疾病的预防上,提出以增强体质为核心的健身防病思想,有效指导了各种自我健身法的实施,在世界保健医学上独树一帜。

藏象学说

一、藏象及藏象学说的概念与特点

藏象,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主要体现在 以五脏为中心 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

二、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

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如下

(1)古代解剖学知识的积累,认识了脏腑的某些功能。

(2)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总结,认识了人体的复杂功能,并赋予相应的脏腑。

(3)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使藏象理论系统化。

(4)临床经验的大量积累。

三、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及临床意义

脏腑分为 脏、腑和奇恒之腑三类

脏有五, 即心、肺、脾、肝、肾,合称五脏(在经络学说中,心包亦作为脏,故又称“六脏”)。

腑有六, 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六腑。

奇恒之腑 亦有六,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中医学以生理功能特点的不同作为区分脏与腑的主要依据。

(1)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 化生和贮藏精气。

(2)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是 受盛和传化水谷。

如《素问·五脏别论》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 故满而不能实; 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 故实而不能满也 ”。

(3)奇恒之腑在形态上中空有腔与六腑相类,功能上贮藏精气与五脏相同,与五脏和六腑都有明显区别,故称之。

一般来说,病理上“脏病多虚”,“腑病多实”;治疗上“五脏宜补”,“六腑宜泻”。

四、脏腑精气阴阳的概念和关系

各脏腑之精是人的一身之精分藏于各脏腑的部分,是支撑各脏腑功能活动的液态精华物质。

各脏腑之气是人的一身之气分布于各脏腑的部分,是由脏腑之精化生的。具有推动各脏腑生理功能的作用。

各脏腑之阴是一身之阴分布于各个脏腑的部分,具有凉润、抑制、宁静的作用。

各脏腑之阳是一身阳气分布于各脏腑的部分,也是各脏腑之气中具有温煦、推动、兴奋等特性的部分。

其关系是脏腑之精化生为脏腑之气,脏腑之气又分为脏腑之阴气和脏腑之阳气。

古代解剖知识为藏象学说的产生奠定形态学基础。 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是藏象学说形成的主要依据 长期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使藏象学说不断接受检验和校正。以气、阴阳、五行学说为代表的古代哲学思想渗透到中医学中,对藏象学说的理论形成及其系统化起到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藏象学说是关于人体脏器于阴阳五行形象化的学说。比如:肝有病了,要考虑肾;因为肝的象是木,肾的象是水,而水生木。这里没有肝的外部表象‘眼’和肾的外部表象‘耳’的事儿。错误观念:藏象学说是关于内脏与其外部表象的学说。当然,象的学说,也包括外象,但是藏象学说不能单指内脏和外象。关键是根本概念不能错。

理论形成:藏象学说的形成,可以上溯到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内经》。当时解剖所取得的直观认识为藏象学说的形成打下了形态学的基础。如《灵枢·经水》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

其脏之坚脆,脏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说明在《内经》时代,人们已自觉地把解剖知识引进了医学领域,所记载的人体脏腑的位置、形态、大小等,即是中国古代医家对人体解剖的真实记录,许多数据都与现代解剖学非常相近。

而且古代医家凭借长期的生活、医疗实践,对脏腑功能活动、脏腑与形体官窍的关系的认识已超越了解剖的范围。

藏象学说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来源于古代的解剖知识。如《灵枢·经水》中说:“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二是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例如因皮肤受凉而感冒,会出现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因而认识到皮毛、鼻窍和肺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三是长期医疗经验的总结。如从一些补肾药能加速骨折愈合的认识中产生了“肾主骨”之说。

藏象学说是一种独特的生理病理学理论体系。其中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则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心、肺、脾、肝、肾等脏腑名称,虽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或病理的含义中,却不完全相同。一般来讲,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可能包含着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几个脏器的生理功能;而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一个脏器的生理功能,亦可能分散在藏象学说的某几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中。

藏象学说以脏腑为基础,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脏腑生理功能特点,可分为胜、腑、奇恒之脏三类:肝心脾肺肾称为五脏;胆、胃、小肠、大肠、膀膀、三焦称为六腑;奇恒六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五脏共同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共同生理特点则受盛和传化水谷。脏病多虚,腑病多实;脏实可泻其腑,腑虚者可补其脏。

藏象第一节:藏象概述

课程总结:

一 含义

脏:1内脏 2内藏:藏于躯壳之内的内脏 3藏:精、气、神

象:1形态:人体内在的形态结构 2形象:有诸内必形诸外 3物象:内脏与自然界相互关联事物之间的联系。

二.内容:

1,五脏: 肝,心,脾,肺,肾

2,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3,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三.形成

1  古代解剖学的认识

2  长期的生活观察

3  反复的医疗实践的积累与总结

4  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四 特点

1  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2  具有时空观念的结构功能模型

重点记忆第二点,藏腑的内容。另:中医的脏腑不同于西医的具体的脏器

思考题

1 为什么胆既是六腑又是奇恒之腑?

 胆具有二重性,即是六腑,又属奇恒之腑。一方面,因为胆在形态上中空有腔,形态特征与六腑相同,故属六腑之一。另一方面,胆贮藏的胆汁,为精气所化,为中精之府,主决断,参与精神活动,功能与五脏相似,不直接传化饮食物,功能均异于六腑,又为奇恒之腑之一。

2  中医的脏腑就是西医的器官吗?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以及中医学整体观察和类比思辨的思维方法,决定了藏象学说具有重宏观,轻微观研究,重脏腑功能,轻形态结构的特点,对脏腑的认识,详于对生理病理及其与脏腑组织之间联系的观察研究,略于对具体形态结构的细微剖析。藏象学说中一个脏的功能可能包含着西医解剖结构上多个器官和系统的功能,而现代医学的一个脏器也可能分散在多个中医脏腑中,藏象的本质是一个以系统功能为主体的多元化实体结构。综上,简单来讲就是西医的器官不能直接对应中医的脏腑。

3  脏腑的分类及其生理功能和特点

五脏,即心,肺,脾,肝,肾,大多是胸腹腔中内部组织比较的实性脏器,其共同的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五脏“藏而不泻”,“满而不实”,五脏以藏精气为主,精气宜保持充满而不直接排出体外。

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大多是胸腹腔中内部组织中空的囊状或者管腔性脏器,其共同的生理功能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六腑“泻而不藏”,“实而不满”,六腑以传化物为主,饮食物必粗不断地在六腑中传导变化。

知识点梳理

1  五脏包括哪五个脏?

心,肺,脾,肝,肾

2  六腑包括哪六个腑?

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3  奇恒之腑有哪些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4  五脏的共同生理功能?

共同的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五脏“藏而不泻”,“满而不实”

5  六腑的共同的生理功能?

共同的生理功能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六腑“泻而不藏”,“实而不满”

6  脏腑表里对应关系?

肝-胆,心-小肠,脾-胃,肺-大肠,肾-膀胱

7  五脏与五行的对应关系?

  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

8  藏象学说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

1  古代解剖学的认识。2长期的生活观察。3反复的医疗实践的积累与总结。4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9  藏象学说的特点有哪些?

1    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2具有时空观念的结构功能模型

9“以象测藏”是什么意思?

  通过观察外在的征象来研究内在脏腑的活动规律,认识其本质。诚如《灵枢经•本脏》所言:“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 

藏象学说是关于人体脏器于阴阳五行形象化的学说。比如:肝有病了,要考虑肾;因为肝的象是木,肾的象是水,而水生木。这里没有肝的外部表象‘眼’和肾的外部表象‘耳’的事儿。错误观念:藏象学说是关于内脏与其外部表象的学说。当然,象的学说,也包括外象,但是藏象学说不能单指内脏和外象。关键是根本概念不能错。

以下是中医中药典籍,有些是医有些是药,有些是医、药合集。

《金匮要略》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张仲景

《脉经》王叔和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陶弘景

《千金方》孙思邈

《褚氏遗书》褚澄

《方剂导览》刘完素

《济阴纲目》武之望

《景岳全书》张景岳

《古方八阵》张景岳

《本草纲目》李时珍

《濒湖脉学》李时珍

《阐要编》伤寒三论闵庆芝

《证治心传》袁班辑

《针灸大成》杨继洲

《脉诀阐微》陈士铎

《四诊心法要诀》吴谦

《眼科心法》吴谦

《杂病心法》吴谦

《正骨心法》吴谦

《妇科心法要诀》吴谦

《血证论》唐容川

《医林改错》王清任

《医学妙谛》何其伟

《傅青主女科》傅山

《医略十三篇》蒋宝素

《医源》石芾南

《竹林寺女科》竹林寺僧

《类症治裁》林佩琴

《痧胀玉衡》郭志邃

《温热论》叶桂、顾景文

《医学三字经》陈修园

《医灯续焰》潘楫

《黄帝八十一难经》佚名

《黄帝内经》佚名

《神农本草经》佚名

《医脉摘要》佚名

《针邪密要》佚名

《针灸歌赋》佚名

《鬼门十三针》佚名

《十二经补泻温凉引经药歌》佚名

(引子:1980年,雷顺群, 系统论与藏象学说(一), - 辽宁中医杂志, 1980。1983年,续系统论与藏象学说(二) - 辽宁中医杂志, 1983)

序幕

1994年,肖烈钢试论藏象学说中的五脏系统特性[J]陕西中医,1994,15(5):211-213。侧重、强调藏象学说中五‘脏’系统(器官的)有整体性、联系性、有序性、自主性作了较为系统地阐述,说明了藏象学说中的五脏系统思想,其本质与现代系统论是一致的,然又有其特点。

革命

藏象五系统:心系统,肝系统,肺系统,脾系统,肾系统。分形藏象五系统。

1999年,邓宇,等; 藏象分形五系统的新英译 [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9年09期分形藏象五系统,心系统,肝系统,肺系统,脾系统,肾系统,藏象五系统,超脱出心肝脾肺肾五脏腑,五器官的传统局限性认识。

邓宇 等,1999年,中医分形集,数理医药学杂志,1999。

拓展

2002年,《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现代研究:基础与临床》,广州中医药大学,邓中炎主编,邓铁涛主审。藏象心系统,肝系统,肺系统,……脑系统等。

2005年,赵喜,心主神明论《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5年6月2卷3期。心系统。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