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千年的印度通天术,人顺着麻绳爬上云层后消失,原理是什么呢?
法术这个词作为江湖道士通过装神弄鬼呼风唤雨或者驱邪治病的意思时,有清朝学者俞正燮的《癸巳存稿·农祭》为例,“如私自设坛,借求雨之名,妄作法术,即以妖言惑众治罪。”
清朝蒲松龄《聊斋志异》除了记载鬼神故事,还写了一些有关法术的故事,其中有一则讲的是春天时节,有个会法术的人要自己孩子上天去偷些桃子回来,古代没有飞机火箭怎么上天?于是他拿出一个筐和一条绳子,口中嘀咕着什么,不一会奇迹就发生了,绳子就好像天上有神仙在拽它飘上去了,孩子就顺着绳子往上爬。
不一会孩子消失在云彩中,桃子却一个一个往地下掉,下面的人接桃子可开心了,却不关心孩子怎么下来。不久,天上不掉桃子了,而是孩子各个身体部位,再往筐里一看,小孩完整的从里面钻出来。
《聊斋》里的法术中国古籍《渊鉴类涵》称之为“通天术”,相传“通天术”又叫“绳技”,是从上千年前的古印度传来的。中国现在不怎么表演“通天术”了,印度却还有。因为中国“通天术”是从印度传来的,所以玩法一模一样,也是一个会法术的人嘴里念着一些咒语,孩子就能爬绳爬上天,而天上会掉下孩子的身体,最后完整地出现。不过有一次出了意外,孩子上天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了,传说中是被神仙带走了。
有人问过印度人是怎么做到“通天术”的,但狡猾的印度人为了靠这种法术多赚点钱故意不说。不相信“通天术”的人认为所谓的“通天术”不是法术,其实就是我们现在看的魔术,只不过是用了些障眼法。他们猜测绳子是这个法术最重要的道具,绳子里面绝对含有可以飞上天的机关,而这么危险的法术之所以让小孩爬绳子不是大人,就是因为绳子承重能力较低,只能小孩爬。
至于爬上去的小孩为何又能重新出现在地面,那是因为小孩是双胞胎,地上的小孩提前藏起来,等到该出场的时候再出来。还有的人认为印度人嘴里叽里呱啦念的咒语其实是在催眠观众,观众看到的一切都是假象。
这个说法乍一听来也很有道理,不过也有人反对,反对者认为绳子如果真的有机关,关在离这么近都看不见吗?而且“通天术”印度古代就有了,古印度就有这么先进的现代高科技?“催眠说”就更没道理了,“通天术”都是在人员开阔的地方表演,周围观众你一言我一语,还有的人站在很远的地方,能不能听取咒语都是个问题,还怎么被催眠?
佛说:“世间万物,皆有因果”,“通天术”肯定是有原因的,但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人们还没有完全准确的证据“通天术”究竟是不是法术,如果不是法术又是怎么做到的,这或许还需要更多的高科技来探索,你认为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法术?
在世界上最初有四大文明古国,而到目前为止,只有中国文明仍然在延续,而其他的文明中途都因为种种原因而消失。印度和我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我们同为四大文明古国,但是目前为止,两个国家的发展却截然不同。这可能是因为我们中华几千年来文化没有断绝消亡,而古印度文化在公元前1500年就已经慢慢的结束了,古印度文化准确的来说也是印度河文化,就这样逐渐消失在历史中,到目前已经找不到它的影子。古印度文化的消亡与雅利安人的入侵有着密切关系,并且古印度文化的消亡还与地球运动有关。
一、 雅利安人入侵终结了古印度文化雅利安人是外来民族,他们不是印度土生土长的居民,而现在来看他们却居于印度最为顶端的位置。而那些印度的原始居民却成了现在印度体种姓制度体系中最末的等级,这一切的原因就是雅利安人的入侵,他们在武力上占据主导地位。古印度也有优秀的文化,雅利安人为了更好的统治,他们就将古印度文化逐渐的丢弃遗忘,从而古印度文化就这样消失在历史长河。
二、古印度文化消亡与地球运动有关印度它是一个完整的板块,这个板块在大陆漂移的过程中,从将近的南极位置运动,到现在的印度位置。这个板块活动的距离,并且不断地与亚欧板块进行碰撞挤压,与周围的大洋板块相互作用,造成印度这个国家,它拥有很多的自然灾害。就当是雅利安人入侵的时候,就是因为一些古印度文化中心城市,遭受到自然灾害的侵袭,循循环环的灾害让人们没有可以喘息的地方,当雅利安人一来,印度原始居民因为之前全力抵挡自然灾害,就没有办法抵挡雅利安人的入侵,古印度文化就这样消亡了,如果没有那些自然灾害,雅利安人入侵是否成功也很难说。
古印度文化同样光明灿烂,它和其他的文化一样诞生于大河流域,古印度文化自苏美尔文化出现之后,是第二个人类文明,这种文化对于人类历史作用十分的重要。由于外来人口入侵,印度居民不能很好地抵挡,就造成了他们文化的消失。一个民族如果沦为别的民族的殖民,那么他们的文化就没有发展的空间和可能,古印度文化的消失就说明了这一点。
19世纪20年代之前,人们对古印度的认识仅止于雅利安人的历史,认为这个文明从公元前1000年左右开始,然而80年前的一个傍晚,几位英国考古学家在一个废旧的佛塔中偶然发现了几枚残破的石制印章,这几枚印章成为打开印度历史的钥匙,把一个3700多年前的文明大都市从黄沙下唤醒了,这就是摩亨佐达罗古城遗迹,人们对鳊历史的认识被重新改写。
透过不断被发现的印章和文字,人们惊诧于奔涌的印度河所哺育的璀璨文化,这是一个隐忍的民族,他们沉迷于冥思遐想,探求生死轮回,对王权霸业冷淡漠然,孔雀王朝是他们的骄傲,却不符合这个民族的生存习惯,因而迅速衰落。异族的入侵让他们持续亡国,然而古印度在另一个层面上持续着他们的连贯和完整,同化着世界各地的入侵者,士进制的文明成果福泽于千秋万代的人类,释迦牟尼的修长的历史时空里召唤着数以万计的佛教徒,当我们沉醉于超然物外的瑜伽境界时,会不约而同地把思绪放飞到印度河流域,想象一个悲悯文化的七彩往昔------
19世纪20年代,英国考古学家在印度旁遮普地区发现了许多古物和两枚印章,印章上刻着一些奇怪的符号,有的像牛头,有的像鱼,还有的刻画着大象、羊等形象,这引起了考古学家的注意。几年以后,印度考古学者又在信德地区的一个佛塔下面发现了更多的印章,上面同样刻画着许多象形符合,考古学家以这些印刷章为线索追本溯源,终于发现了两座遥远的古城遗址——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这一发现堪称古印度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因为它直接把印度的历史向前推进了2000年。
在此之前,学术界一般认为古印度的历史是从公元前1000左右开始的,当时来自中亚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河流域,在对当地土著达罗毗荼人征服与融合中创造了吠陀文化,从而奠定了印度文化的基础。然而古印度印章的发现改变了人们的认识,这些印年代距今已有4000年之久,上面的符号被认为是古印度河流域的文字体系。
1976年,美国学者费尔塞维斯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宣布自己已破译出100多个印章符号,甚至已经可以读懂一些完整的句子,从而捉弄了古印度历史的源头。那么这些印神秘之处在哪里呢?
哈拉帕遗址
到目前为止,在印度哈拉帕、摩亨佐达罗等遗址总共发现古印章2500余枚,这些印章有天青石的、陶土的、象牙的等,种类繁多,但印章的开关比较统一,一般为边长25CM正方形,也有一些是长方形,这些印章上无一例外地刻画着图形和文字符号,向后人展示着古印度河文明的信息。
印章上所刻车的形象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牛的形象,在摩亨佐达罗出土的100多个印章上,有三四十个刻画着牛的图形,有的还刻着牛角人面图及抽象的牛头图案,这说明在哈拉帕文明时期牛已经在古印度人的生活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当时的印度河流域主要是农业社会,牛在社会生产中接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人们维持生计的主力,因此人们对牛十分崇拜,把它当成美好生活和理想的寄托。此外,印章上还有大象、骆驼羊、狗等形象,以及山川河流等景象,反映了古印度人对自然界的理解和崇拜。
根据印章的提示,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哈拉帕和
摩亨佐达罗的古城遗址
摩亨佐达罗的古城遗址,证明了4000多年前的确存在着一个发达的古印度文明,这一文明被称为哈拉帕文化。
然而直至今天,人们对这一文化的具体情况知之甚少,因为这一文化没有留下任何典籍记载、石碑记录和器皿文字等材料。考古学家们通过发现的古印度印章推断这一文明大约存在于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750年,就在它发展到非常成熟的时候却由于至今未知的原因突然彻底消失,成为被人们遗忘的历史,雅利安人到来后开创了全新的古印度文化,与哈拉帕文化丝毫没有联系,这不能不让人感诧异。
印度为什么没有可靠的历史记载,神话传说?印度人可没有闲心去认真记载历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普通人根本没有闲心和能力去记载历史。
印度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虽然已经被中断了,恩赐。但文化底蕴还是有的,尤其是在东南亚一带,面对三哥的文化波浪,连南过山和南地区的越南都差点没顶住。按理来说,这样的国家必然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印度偏偏就是半场里出牌的那个,马克思就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印度人没有历史。当然,马克思的这句话并不是说印度真的没有历史。否则,就无法解释横喝水为什么不够喝。
印度人可没有闲心去认真记载历史。这就导致了一个我们中国人难以理解的现象发生,拥有数千年历史底蕴的印度,却没有多少靠谱的历史记载。印度为什么不记录历史,这其中有着好几个因素,在这其中,印度的种性制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1947年在印度存在了不知道具体多少年的种性制度,在法律层面走进了历史。这项极不公平的制度对整个印度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由于印度历史的不靠谱,我们很难根据印度史料进行考究,但是我们却能从中国历史和欧洲历史中找到一个逻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普通人根本没有闲心和能力去记载历史。印度的历史记载就是停留在这个阶段。为什么印度的历史记载没能继续发展,这个时候就不得不提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继前面六国之战。经过下山两代从天命观念到奉田乏队的微妙转变。再到周朝的敬天报名思想,中原地区的人们对神的兴奋从以天为本的命逐渐变成了以人为本的奉和敬。这一微妙的变化是非常深远的。
到公元前1700年左右,古印度文明的社会生产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如果没有意外发生,那古印度文明就很有可能像华夏文明一样。逐渐从承帮。部落向王国时代转变,产生一个较为有影响力的中央王朝,但可惜的是,亚利安人在这一段时期开始大规模入侵印度。古印度文明逐渐消失在了历史之中。
从此之后,印度开始了数千年的被侵略历史,这就是马克思说印度人没有历史的后半段。于是本就没有完整历史的印度,就在迎合外来侵略者,本土。高种姓人群统治需要的过程中把仅有的历史也变成了神话传说性质历史。
你自己看年代表咯 有想写的就加进去
印度的历史是点缀在长期外来侵略背景下的朝代变更。所有要征服或统一印度次大陆的那些人.从雅利安人、希腊人到伊斯兰教宗教信仰的蒙古人和基督教信仰的英国人都在这个国家的精神和物质的景观上留下了他们独特的文化标记。
公元前40万~前1500年
公元前40万-前20万年 第一个民族活动在印度次大陆的平原地区。
公元前1万年 印度南部地区建满了定居点。
公元前7000年 早期的各种农业耕种方法传到印度北部地区。
公元前4000年 印度河流域的许多定居点,黏合着第一次印度文明兴起。青铜与红铜制作开始普及。
公元前2500年 印度河流域文明达到一定的高度。
公元前2000年 雅利安各民族从里海附近的家乡来到这里,并向四面八方蔓延。
公元前1750年 印度河流域的各种文化开始衰落。
公元前1500~前1000年
公元前1500年 雅利安人伊朗,阿富汗,穿过兴都库什山,进入印度河流域时期,婆罗门和印度教形成的时期;《梨俱吠陀》的汇编时期。
公元前1200年 从以畜牧为主的游牧生活方式到更多稳定农业生活方式在恒河地区的转变。
公元前1000~前200年
公元前1000年 印度许多王国沿着恒河迅速出现。
公元前800年 《梵书》中的规章确保了教士们的最高社会地位。开始收集《摩诃婆罗多》。
公元前540年 摩揭陀的国王们在恒河流域的统治时期。
公元前527年 耆那教之父——大雄逝世之年。
公元前528-前461年 佛教的创始人乔答摩悉达多生活的年代。
公元前500年 《往世书》与《奥义书》开始搜集整理的年代。
公元前327-前325年 亚历山大对印度西北部进行侵略的时期。
公元前300年 佛教被广泛传播。阿默拉沃蒂(Amaravati)佛教神殿的建立。蚁垤汇编史诗《罗摩衍那》。
公元前272-前232年 接受佛教的阿育王的统治时期。
公元前200年 印度被分成了几个小诸侯国。
公元前200~公元400年
公元前100年 罗马和印度北部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达到一定高度。
公元200年 犍陀罗地区的佛教徒艺术形成不同的风格。
公元320年 旃陀罗笈多建立笈多王朝。
公元400年 印度教与它的艺术和文学一起在笈多王朝繁荣起来。
公元400~1500年
公元500年 匈奴侵略者开始不断侵扰笈多帝国。
公元650年 印度开始回归地方分权制和发展地方文化。
公元971年 阿富汗统治者伽色尼(Ghazni)的马哈茂德(Mahmud)以穆斯林(Muslim)的名义宣布对印度发动圣战,企图征服印度。
公元1001年 马哈茂德的袭击开始,灭掉了索姆纳特(somnath),占领了印度北部的旁遮普。
公元1100年 毗湿奴派运动形成,毗湿奴被当成主要的印度教神崇拜。
公元1192年 穆斯林的统治迅速遍及印度南北地区。
公元1200年 在戈纳勒克(Konarak)地区修建了寺院群。
公元1206年 苏丹有影响的统治地位在德里形成。
公元1398年 德里遭到蒙古军队洗劫。
公元1498年 葡萄牙人(Portuguese)来到卡利卡特(Calicut),成为第一批来到印度次大陆的欧洲人。
公元1500~1900年
公元1526年 巴布尔(Babur)建立了莫卧儿王朝,并打算统一印度。
公元1538年 锡克教的创始人古鲁那纳克(Guru Nanak)逝世之年。
公元1610年 荷兰人(Dutch)侵占印度。
公元1612年 英国人(British)在印度海岸建起许多贸易港口。
公元1658年 奥朗则布(Aurangzeb)毁坏印度教徒的寺院,结束宗教自由时代。
公元1757年 克莱武(CliveRobert)在普拉西(Plassey)地区的胜利,使孟加拉(Bengal)归入英国人的统治。
公元1857年 印度发生“叛乱”,印度人开始争取独立。
公元1885年 印度国会成立。
公元1900年至今
公元1906年 建立了整个印度穆斯林联盟,这是以印度的印度教与穆斯林教的分裂为基础的。
公元1919年 英国士兵在阿姆利则(Amritsar)地区大规模地屠杀印度百姓。
公元1920年 莫汉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Mohandas Karamchand Ghandi)控制了印度国会。
公元1940年 真纳(Mohammed AIi Jinnah)建议在巴基斯坦建起穆斯林政权。
公元1947年 英国控制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政权。
公元1948年 圣雄甘地遭到暗杀。
公元1971年 巴基斯坦东部地区变成孟加拉国。
本文2023-08-22 11:30:2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7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