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谁有关于中医有一个病名叫“乳疬”的相关资料吗?谢谢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2浏览:3收藏

请问谁有关于中医有一个病名叫“乳疬”的相关资料吗?谢谢,第1张

乳腺良性肿瘤中较多见的有腺纤维瘤和管内或囊内乳头状瘤。

乳腺恶性肿瘤有癌、肉瘤及癌肉瘤等。而乳腺癌占大多数。

多余乳腺肿瘤:在多余乳腺上生长的肿瘤,称之为多余乳腺肿瘤。可为良性,也可为恶性,以癌瘤为多见。

男乳肿瘤:良性肿瘤有囊肿、腺纤维瘤、脂肪瘤、及乳头状瘤等。恶性者有癌及肉瘤。

乳腺良性肿瘤

乳腺腺纤维瘤:最常见于20~25岁青年妇女。一般多为单发性,也可有多个在一侧或两侧乳腺内出现者。乳腺腺纤维瘤的发生与雌激素的刺激(卵巢功能旺盛)有密切关系。因此很少发生在月经来潮前或绝经后妇女。

临床表现:乳腺纤维瘤多位于乳腺的外上象限。常呈卵圆形,小者为樱桃大或者胡桃大,但也可有较大者。一般肿瘤表面平滑、坚硬。肿瘤境界清楚,与皮肤及周围组织无粘连。可在乳腺内四周推动无阻。虽推之可移,但放手即回原位。多无自发痛及触痛。

乳腺管内或囊内乳头状瘤:此病较少见,多为40~50岁妇女。可单发或多发。肿瘤常位于乳头部扩张的乳管中,或在乳头附近与乳管通连的囊肿中。乳头状瘤一般很小,有蒂及许多绒毛,因富有薄壁血管,故极易出血。

临床表现:病人一般无疼痛,主要症状是乳头溢液和出血,有时可在乳头部摸到小的长圆形肿物 ,质软与皮肤不粘连,可推动。挤压乳腺时可自乳头中排出血性分泌物。乳腺管内或囊内乳头状瘤可有6-8%癌变率。

乳腺恶性肿瘤

乳腺恶性肿瘤有癌、肉瘤及癌肉瘤等。而乳腺癌占大多数。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资料统计,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在妇女仅次于子宫癌。它的发病常与遗传有关,以及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仅约1-2%的乳腺患者是男性。

——乳腺癌的分类:

(1)恶性程度较高者:占乳腺癌的大多数。病理形态上都属未分化腺癌。

分为:硬性癌:约占70%;

髓样癌:较少见;

急性乳腺癌:又称炎性乳腺癌,好发于年轻女子的妊娠期或哺乳期;

胶样癌:甚少见。

(2)恶性程度较低者:这类乳腺癌有乳头状癌、导管癌、腺癌、乳头湿疹样癌和小叶癌等数种。

——乳腺癌的扩展:乳腺癌的扩展通常分为乳腺内与乳腺外两种。

(1)乳腺内扩展:乳腺癌主要发源于乳管上皮细胞,仅约5%来自腺泡癌瘤初发为局限性单发或多发病灶,继则沿下述方式在乳腺内扩展:继续新生癌瘤病灶;连续或跳跃式的沿乳管蔓延;沿筋膜间隙外展;侵出乳管,先引起结缔组织反应性增生,而后向结缔组织侵犯;肿瘤沿腺泡及乳管周围和神经周围的淋巴管扩展。

(2)乳腺外扩展:皮肤受侵、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肺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肺转移后可侵及胸膜,乳腺癌晚期还可转移到肝、脑、卵巢、肋骨、盆骨或脊椎骨等处。

——临床表现:

1、肿块:为首要症状。

2、疼痛:约30%的病人有疼痛感,多为钝痛。

3、皮肤的改变:当肿瘤侵犯皮肤时,多出现不同程度的凹陷点,称为“酒窝”征。随着肿瘤继续发展,可出现皮肤变粗增厚等“桔皮样变”与皮肤粘连现象,此症多见于肿瘤位置较浅者。肥胖或悬垂乳病人,乳房下方常出现水肿,继之肿瘤周围又可出现皮下小结节,即所谓“卫星结节”,癌瘤继续发展侵蚀皮肤便可发生破溃。

4、乳房轮廓及弧度的改变

5、乳头溢液:可为纯血性、浆液血性、乳样或水样液。

6、乳头形状的改变

7、区域淋巴结肿大

8、当癌瘤发生肺、肝及骨等处转移是,则出现相应的症状。

乳腺肉瘤:虽不多见,但种类繁多,如纤维肉瘤、腺肉瘤、癌肉瘤、骨肉瘤、脂肪肉瘤、肌肉瘤、脉管肉瘤、淋巴肉瘤及黑色素瘤等。

乳腺肉瘤常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发病年龄与乳腺癌大致相似。

2、生长规律多为一小肿快,长期缓慢增长,而突然又迅速增大。

3、患者一般状况尚好。

4、局部肿瘤可表现很大,但多局限一处,境界明显,活动,呈中等硬度或似橡胶样硬,但也可有软化而柔软者。

5、乳头不回缩不溢液。

6、表皮因肿瘤迅速增大,而呈现紧张,发亮、微红色,且有静脉怒张。时常见到乳房与肿瘤一起下垂,若肿瘤过度下垂时,可使乳房皮肤水肿。但一般不发生粘连与“桔皮样变”,肿瘤晚期可破溃呈翻花状。

常见乳腺肿块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

1、 腺囊性增生病:次病为乳腺异常增殖症的一个病变阶段,多为年龄较大者,且易多发,有时呈索条状结节,边界不清,属于癌前期病变。

2、 乳痛症:亦为乳腺异常增生症的一个病变阶段,主要表现为在乳腺上可触及多数不平滑之小结节,且多有轻微自发性痛。尤其月经来潮前乳腺胀痛明显,甚至有是痛不可触,患者很是痛苦。

3、 乳头状瘤:可单发,也可多发。单发者多为老年妇女,50%有血性溢液。多发者呈弥漫性结节,无明显肿块。此瘤可恶变。

4、 腺纤维瘤:好发于内分泌旺盛而调节紊乱的年轻妇女,大多在20-30岁期间。肿块明显、边界清楚、光滑、活动、较软,并呈结节状。生长缓慢,而且很少有疼痛,但有恶变发生的可能。

5、 脂肪坏死:好发于肥胖妇女的乳房外侧部分,大多有外伤史,需行切除活检来鉴别。

6、 乳房结核:多为胸壁结核蔓延而来,可溃破,并流出干酪样脓液。注意检查时常发现有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同时存在。

7、 浆细胞性乳腺炎:也称非哺乳期乳腺炎。较少见,多有急性发作史,可有疼痛、发烧等,但经消炎治疗后很快消退。

8、 叶状囊肉瘤:多见于35-40岁者,发展较慢,肿瘤呈分叶状,部分坚硬如石,部分区域呈囊性感。瘤体常巨大,有时溃破,很少与胸膛固定。常误认为晚期乳腺癌,但根治术后疗效很好。转移不多见,一般以血行为主,偶有淋巴道转移。

中医与乳腺肿瘤

关于乳房疾病,早在汉代就有记载,如《中藏经》中的“乳癖”,宋《妇人大全良方》中的“乳岩”,明《外科理例》中的“乳痨”《疮疡经验全书》中的“乳疬”等。

肿瘤性乳房疾病,一般都是因忧思郁怒,肝脾受损,气滞痰凝而成“乳中结核”。

乳痨:相当于西医的乳房结核。是乳房部的结核性疾病。因其病变后期常有虚痨表现,故名乳痨。溃后脓液稀薄如痰,所以又名乳痰。

其特点是:病程进展缓慢,初起乳房内有一个或数个结块如梅李,边界不清,皮肉相连。本病临床少见,约占所有乳房疾病的1%。多发于20-40岁的已婚、生育妇女。

本病名最早见于《外科理例》,《外科大成》论症更为详细,《医宗金鉴》还指出:“形势虽小,不可轻忽,若耽延日久不消,轻成乳痨,重成乳岩。”

中医认为多因体质素虚,肺肾阴亏,阴虚则火旺,火灼津为痰,痰火凝结成核;或肝郁化火,耗损阴液,痰凝气郁所致。

乳癖:乳房部位出现形状大小不一的硬结肿快,称为乳癖。相当与现代医学的乳房纤维瘤。本病是乳房部常见的肿瘤性疾病。。

其特点是:乳中结核,形如鸡卵,表面光滑,推之移动,一般多为单发。好发于20-25岁的青年妇女,其发病率约占乳房肿快的10%。

本病名称最早见于汉《中藏经》。清《疡科心得集》对该病的症状描述较为具体。《外科真诠》指出有岩变可能,谓:“宜节饮食,息恼怒,庶免乳岩之变。”实为经验之谈。

中医认为多因情志内伤,肝郁痰凝,痰瘀互结乳房所致。如《疡医大全•乳痞门主论》说:“乳癖……多由思虑伤脾,怒恼伤肝,郁结而成也。”或因冲任失调,气滞痰凝所致。

乳腺增生病:是乳房部一种非炎症性疾病。

其特点是:乳房肿块,经前肿痛加重,经后减轻。好发于30-40岁妇女,是较为常见的疾病。

本病是现代医学病名,属于祖国医学的“乳癖”范围。为了不与现代医学的乳腺纤维瘤相混,故把它分开论述。

中医认为本病多由郁怒伤肝,肝郁气滞;思虑伤脾,脾失健运,痰湿内蕴,以致肝脾两伤,痰气互结,瘀滞而成块。或因肝肾不足,冲任失调,阳虚痰湿内结所致。

乳疬:男女儿童或中老年男性在乳晕部出现疼痛性结块,称为乳疬。是一种乳房异常发育症。

其特点是:乳晕中央有扁圆形肿块。分为男性乳房发育异常和儿童乳房发育异常两类,前者见于中老年男性,后者见于10岁左右的男女儿童。

其病名最早见于《疮疡经验全书•卷二》又称你疬。

中医认为男子由于肾气不充,肝失所养;女子因冲任失调。《疮疡经验全书》说:“此疾因女子十五、六岁,经脉将行,或一月两次,或过月不行,致生此疾。”说明本病发生与冲任两脉有关。总之由于肾气不足,冲任失调,肝失所养,气滞痰凝所致。

乳岩:发生在乳房部的肿块,坚硬如石,溃后状如岩穴者,称为乳岩。

其特点是:乳房部肿快,质地坚硬,溃后凸如泛莲或如菜花。它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资料统计,发病率中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在妇女仅次于子宫癌。它的发病常于遗传因素有关,以及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

男子乳癌较为少见,约占乳岩的1-2%。发病年龄较女性晚些。

有关乳岩的发生与生育和哺乳的关系,意见尚未一致。一般认为生育和哺乳可减少本病的发生。

乳岩病名首见于宋《妇人大全良方》,同时还记载了初起、晚期症状和病因。宋《疮疡经验全书》明确指出早期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性。元《丹溪心法》不但详细描述了乳岩的病因、症状、治疗,也记载了男子患有乳岩。明《外科正宗》对本病认识更为详细。《医宗金鉴》提出了乳岩晚期累及腋下与胸壁的症状。

中医认为:(1)乳房为阳明经所司,乳头为厥阴肝经所属,情志不畅,肝失调达,郁久而气血瘀滞;脾伤则运化失常,痰浊内生,脾肝两伤,经络阻塞,痰瘀互结于乳所致。

(2)冲为血海, 任主胞胎,冲任之脉棣于肝肾。 冲任失调,月经不正,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塞而发病。因其发病年龄多见于绝经期前后,故于冲任失调有关。

乳腺肿瘤的治疗首先要建立在早发现、早诊断的基础上,妇女应警惕乳腺疾病这一高发的女性疾病,每月应定期进行自我检查,时间最好在月经后1周左右,因为这时乳房比较柔软,如有肿块容易触到。发现后应尽早到医院进行规范的检查。我院作为综合性大医院检查手段已十分完备,患者可以进行B超、钼靶X光射片、肿瘤标记物等多种检查,必要时可以结合细胞学穿刺的办法。临床证实94%以上的乳腺肿块都可以靠细胞学穿刺得到科学的诊断,而先进的钼靶X光射片可区别肿瘤的良恶性并可发现没有肿块症状的乳腺癌。

手术治疗主要分为不保乳的改良根治术和保乳手术两大类,前者不能保留乳房,出于惧癌心理重的原因,许多人为了“把癌切的干净”,往往倾向于切除范围大的改良根治术,其实最新的医学研究证明,早期乳腺癌的保乳切除术继以标准化放疗的20年远期生存率与不保乳的改良根治术相比,几乎没有差别。面对同样的远期效果,在乳腺癌早期肿瘤不大或适应症允许的情况下,选择能够保全乳房、对女性身体外形和心理伤害小的保乳手术已不可阻挡地成为一种趋势,尤其对于年轻患者群。国外保乳手术已经达到46%。但施行保乳手术方案的必备条件是术后的放疗质量要过的硬,最好在放疗设备和医生水平有保证的大医院进行。

参考资料:

中国征服癌症网

么是乳腺癌

腺癌是指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在各种内外致癌因素的作用下,细胞失去正常特性而异常增生,以致超过自我修复的限度而发生癌变的疾病。临床以乳腺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

乳腺癌具有女性中发病率高,颇具侵袭性,但病种进展缓慢,自然生存期长等特点。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就世界范围而言,妇女乳腺癌新患年均约120万、约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乳腺癌发病率以西方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及西欧等最高,东欧及南欧国家次之,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国家最低。1994年美国新发生的乳腺癌患者达183万人,大约有463万人死亡。我国虽属乳腺癌低发区,但其发病详率正逐年上升,但居女性恶生肿瘤的首位或第二位。我国乳尕癌的发病率目前尚缺乏全国范围的统计资料,据天津市近年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1981~1987年间,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持续上升。上海市乳腺癌发病率1972年为17/10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中,1990年已上升到370/10万,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据近年统计资料,北京市1991年乳腺癌死率率为640/10万,在女性恶性肿瘤死亡中居第四位;上海市1990年女性乳腺癌死亡率为112/10万,居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的第四位;天津市80年代女性乳腺癌死亡率介于60/10万~72/10万之间,也是居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的第四位。其发展引人瞩目。

男性乳腺癌较罕见,其发病率是女性发病率的1%

乳腺癌属于中医学的“乳痞”、“乳岩”等范畴,另外“石痈”、“乳核”、“苟抄乳”、“乳痛坚”、“妒乳”、“乳毒”、“乳疽”、“石瘤翻花发”等也与乳腺癌类似。

乳腺癌系指发生于乳腺小叶和导管上皮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本病好发于40岁以上的妇女。

本病属于中医“乳岩”、“乳石”、“乳石痈”、“妒乳”等范畴。其病位在乳房,并与肝、脾、肾、胃等脏腑有关。其病因病机一般是情志不遂,肝气郁滞或冲任失调,气血不畅,以致邪毒内蕴,气滞血瘀,痰浊凝聚而成结块。手术根治后,癌瘤虽除而气血大伤,同时局部气血运行不畅而筋肉拘急,或经过放疗、化疗后人体正气虚衰而癌肿未能完全清除,此时大多造成气血亏损,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失调,本虚与标实并存。至本病晚期,由于脏腑功能日渐减退,可出现脾阳虚衰、气血双亏等一系列正虚证候。

(一)辨证用药

1肝郁气滞

[辨证要点]两胁连及乳房作胀,乳中隐核,时有疼痛,心烦易怒,头晕目眩,情志不舒则症状明显,舌红,苔薄黄,脉细弦。

[治法]疏肝理气,软坚散结。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0g,杭白芍15g,青陈皮各10g,当归10g,白术10g,茯苓10g,郁金10g,橘叶10g,山慈菇10g,夏枯草15g,土贝母15g,半枝莲15g。

2热毒蕴结

[辨证要点]乳中隐核迅速增大,疼痛明显,发热烦渴,口苦咽干,心烦不眠,局部红肿,全身乏力,重则翻花溃烂,日久气血衰败,消瘦,不思饮食,舌暗红,有瘀点或瘀斑,苔黄或腻,脉弦细数或细数。

[治法]活血化瘀,清热解毒。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0g,丹皮10g,泽泻10g,金银花30g,紫花地丁15g,公英15g,土贝母15g,夏枯草15g,刘寄奴15g,生芪30g,青蒿30g,元参15g,生地10g,甘草10g。

3肝肾阴虚

[辨证要点]腰膝酸软,月经失调,五心烦热,目涩口干,头晕耳鸣,两胁隐痛,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调理冲任。

[方药]六味地黄汤合七制香附丸加减:生熟地各10g,山萸肉12g,茯苓10g,泽泻15g,香附10g,郁金10g,川楝子10g,当归尾10g,杭白芍15g,枸杞子30g,女贞子30g,山药10g,山慈菇15g,川芎7g,橘叶10g,公英15g。

4气血两虚

[辨证要点]乳腺癌晚期,肿块增大,出现多处转移,心悸,气短,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失眠,盗汗,动则气喘,食欲下降,大便溏,舌质淡,脉细数无力。

[治法]调补气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生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5g,茯苓15g,当归20g,香附10g,远志15g,酸枣仁30g,白芍10g,金银花30g,夏枯草30g,仙鹤草30g,甘草15g。

5对症用药

(1)手术后患侧上肢肿胀疼痛者,或乳房疼痛甚者,加路路通10g、泽兰10g、王不留行15g、乳香6g、没药6g以消肿通络止痛。

(2)烦躁易怒,口苦者,加龙胆草10g、丹皮10g、栀子10g以清肝除烦。

(3)心悸不眠者,加茯神10g、远志10g、酸枣仁20g、珍珠母30g以安神定志。

(4)患处红肿溃烂,甚至流脓恶臭者,加金银花20g、连翘20g、蒲公英15g、草河车15g、薏苡仁20g、仙鹤草20g以清热解毒排脓。

(二)其他疗法

1单方、验方

(1)野葡萄根60g,煎水代茶,频服。

(2)蒲公英30g,垂盆草30g,水煎服,每日1剂。

(3)梅花点舌丹,每次2粒,每日3次,服3个月为一疗程。

(4)蜈蚣、全蝎各10g,穿山甲12g,海马10g,4药焙干研末,每次1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5)山慈菇、露蜂房各15g,雄黄6g,先分别研末,和匀共研,每服15g,每日2次(装胶囊内服)。

(6)小金丹,每次08~12g,每日2次,口服。

2针灸疗法取乳根、肩井、膻中、三阴交,根据具体病症,可增补穴位和采用补泻手法,每日1次。

3气功疗法

(1)手术后要尽早锻炼。特别注意患侧肢体的锻炼,活动范围由小到大,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上肢水肿。

(2)可行气功疗法。乳腺癌病人练功的目的在于稳定情绪,舒畅气机,宜选坐功、卧功;可练习太极拳。

(三)预防与调护

1对于乳腺癌高发年龄期的妇女应定期进行乳房的自我检查,一旦怀疑有肿块,应立即就诊,是防治乳腺癌的关键。

2宜畅情志。情志不畅足以使乳腺癌病情加重,所以调畅情志对乳腺癌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3宜节饮食。乳腺癌病人宜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忌辛辣肥腻之品。青春期适当节制高脂肪饮食。

4鼓励产妇用母乳喂养婴儿。

乳腺癌

乳腺癌以乳腺出现包块为特症,其肿块大多为单发或多发,多为边缘不整,坚硬,少数可如橡皮样硬,早期能推动。乳腺癌病人约30%有疼痛感,多为钝痛,当肿瘤侵犯皮肤时,多出现不同程度的凹陷点,称为“酒窝征”,随着肿瘤继续发展,可出现皮肤变粗增厚等“橘皮样变”及与皮肤粘连现象,肿瘤继续发展侵蚀皮肤便可发生破溃,患者 可有溢液或溢血,当乳腺癌发生肺,肝及骨等处转移时,则出现相应的症状;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多与情志失调有关。临床常用的偏方、偏方主要如下一些。

[方一]

山慈菇200克,蟹壳100克,蟹爪(带爪尖)100克。共研细末,以蜜为丸,每丸重10克,每日3次,每次1-2丸,饭后用。

本方为河北中医伍瑞文方,功能解毒散结,适用于乳腺癌。

[方二]

乳香、没药各30克,雄黄15克,麝香4.5克。每服9克,陈酒送下。

本方源于《外科症治全生集》,功能消肿散结止痛,适用于乳腺庙。

[方三]

全蝎6克,蜈蚣2条,核桃4个。将核桃一开两半,一半去仁,将两药放人再将另一半对合捆住,放火上烧之冒过青烟为度研末,分2次服,黄酒送下,每日2次。

本方消瘀散结,适用于乳腺癌。

[方四]

龟板数块,黑枣肉适量。将龟板炙黄研末,黑枣肉捣烂,两者混合为丸,每日10克,白开水送服。

本方滋阴益胃,适用于乳腺癌。

[方五]

胡芦巴120克,盐、黄酒适量。将胡芦巴置于盐水中,炒干研末,每日10克,每日1次,黄酒送服。

本方散寒止痛,适用于乳腺癌。

[方六]

半枝莲、六耳棱、野菊花各30克。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为广西南宁反修医院方,功能清热解毒,适用于 纤维瘤。

[方七]

土贝母、核桃隔、金银花、连翘各15克。每日1剂,酒水煎服。

本方源于《姚希周济世经偏方》,功能清热解毒,适用于乳腺癌已溃。

[方八]

鲜小檗根30克,猪瘦肉适量。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源于《福建中草药》,功能泻火解毒,适用于 肿瘤。

[方九]

蛇蜕、蜂房、全虫各等分。共为细末,每日服3次,每次5.5克开水送下,1个月为1疗程。

本方源于《肿瘤的防治》,功能活血解毒,适用于乳腺癌。

[方十]

瓜蒌1个,当归、甘草各15克,乳香3克,没药8克。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源于《中医肿瘤学》,功能活血化瘀,适用于乳腺癌。

[方十一]

蜈蚣、全蝎各10克,穿山甲12克,海马10克。上药焙干研末,每日2次,每次1克,黄酒送下。

本方源于《肿瘤的辨证论治》,功能活血解毒,适用于乳腺癌。

[方十二]

王不留行、八月札各30克,山甲片12克。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源于《抗癌中草药制剂》,功能活血解毒,适用于乳腺癌。

[方十三]

王不留行、天花粉、银花各9克。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源于《中医肿瘤的防治》,功能活血解毒,适用于乳癌初起未溃者。

[方十四]

五倍子、雄鼠屎、露蜂房各等分。共为末,每次3克,每日2次。

本方源于《偏方新编》,功能活血散结,适用于乳腺癌。

[方十五]

五倍子、乳香。没药各60克,鸦胆子(去壳)20克。上药共捣烂,米醋1250克,慢火熬成膏,摊于布上外敷,每2日换药1次。

本方源于《肿瘤临证备要》,功能活血解毒,适用于乳腺癌。

[方十六]

六棱菊、野菊花、半枝莲各30克。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源于《实用肿瘤学》,功能清热解毒,适用于乳腺癌。

[方十七]

白花蛇舌草、仙茅各120克。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源于《新医药资料》,功能解毒助阳,适用于乳腺癌。

[方十八]

扛板归、土牛膝、白花蛇舌草各30克。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源于《肿瘤示略》,功能解毒活血,适用于乳腺癌。

[方十九]

狼毒、红枣各500克。将二者共煮,去狼毒。吃红枣,每次5枚,每日2-3次。

本方源于《抗癌中药》,功能益气解毒,适用于乳腺癌。

[方二十]

狝猴桃根、野葡萄根各30充,八角莲、生南星各3克。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源于《肿瘤的诊断与防治》,功能解毒化痰,适用于乳腺癌。

[方二十一]

天葵4.5克,贝母9克,煅牡蛎12克,甘草3克。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源于《浙江民间草药》,功能化痰软坚,适用于乳腺癌。

[方二十二]

柴胡、黄芩各15克,苏子、党参、夏枯草各30克,王不留行g0克,牡蛎、瓜萎、石膏、陈皮、白芍各30克,川椒5克,甘草6克,大枣10枚。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源于《千家妙方》,功能清热解毒,化痰散结,适用于乳腺癌。

[方二十三]

牛黄3克,乳香、没药、雄黄、蟾酥各180克,胆矾6克,朱砂、血竭各9克,寒水石、轻粉各6克,蜈蚣30条,蜗牛60条,冰片、麝香各3克。将药共研细末,水泛为丸,如芥子大,口服,每次5-6丸,每日1—2次。

本方活血化痰解毒,适用,于乳腺癌。

[方二十四]

蒲公英、地丁各9克,炮甲珠6克,瓜蒌60克,双花15克,当归30克,黄芪15克,花粉6克,白芷、橘梗各15克,赤芍6克,薤白15克,远志、宫桂各9克,甘草6克。

每日1剂,水煎服,分3次早、中、晚饭前2小时服用。

本方为辽宁抚顺新宾县医院方,功能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适用于乳腺癌。

[方二十五]

苗儿根、蛇莓草、石见穿、铁菱角、大贝母、五爪龙、牛膝各10克,八仙草20克,蛇舌草、半枝莲、风尾草各10克,粉丹草3克。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泻火解毒,攻坚破积,适用于热毒瘀结所致的乳腺癌。

[方二十六]

党参、天冬、桃仁各9克,夏枯草、海藻、昆布各12克,王不留行子、石见穿、黄药子各30克,漏芦、赤芍各15克,葶苈子、牡蛎、车前子各30克,大枣10个。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源于上海龙华医院,功能益气活血、软坚散结,适用于乳腺癌。

[方二十七]

当归12克,莪术、山甲各15克,鳖甲24克,昆布、海藻各30克,瓜蒌24克,丹参30克,漏芦、王不留行、皂刺各12我,土茯苓30克。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源于《中医外科治疗大成》,功能活血解毒、化痰散结,适用于乳腺痛血瘀毒凝证。

[方二十八]

赤芍、白术、土鳖虫、川楝子各9克,当归、橘核、川断各12克,丝瓜络、白薇、丹参各15克,柴胡6克,生牡蛎30克。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源于湖北宜昌地区医院,功能化痰散结,适用于乳腺癌。

[方二十九]

全蝎、蜈蚣各12克,生穿山甲15克,僵蚕24克,生军30克,柴胡12克,白芍、木香各9克,乳香、没药、山栀各12克,青皮、陈皮各9克,连翘12克,橘红9克,川贝母、赤芍各12克,丹皮6克,蒲公英30克,银花15克,生甘草5克。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源于江苏省靖江卫生学校,功能理气活血、解毒散结,适用于乳腺癌。

[方三十]

(1)当归、贝母、香附、瓜蒌各15克,生地、赤芍、栀子、穿山甲各10克,橘梗、青皮各6克。

(2)青核桃枝、三七各1500克,甘遂2500克,生甘草1500克。

方(1)水煎服,每日1剂。方(2)加水500毫升,中火煎熬,煎至药渣无味,滤液去渣,用铜锅浓缩收膏,盛瓷器内,加冰片少许,密封。用时涂膏贴于患处,胶布固定,48小时换药1次。

本方源于山西运城中医肿瘤医院崔和狮,功能理气活血,软坚散结,适用于乳腺癌。

[方三十一]

人工牛黄10克,制乳香、制没药、海龙各15克,黄芪、山慈菇、香橼、炒三仙各30克,夏枯草、三七粉、首乌、苡仁、地丁、莪术、仙灵脾各60克。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日2次,每次3克。

本方源于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功能活血解毒,软坚散结,适用:广乳腺痛。

[方三十二]

瓜蒌、生地各150克,土贝母、生香附、煅牡蛎各120克,漏芦、白芥子、茯苓、炒麦芽各90克,王不留行子、制半夏、当归、橘叶、炒白芍、小青皮各60克,炮山甲30克,陈皮60克,木通、川芎、甘草各30克。共研细末,每日服3次,每次6克。

本方为上海嘉定县萧双壮方,功能理气化痰、活血散结,适用于乳腺癌。

[方三十三]

当归、生地、白芍、川芎、陈皮、半夏、川贝母、茯苓、青皮、远志、橘梗、苏叶各4克,栀子、木通、甘草各3克,香附6克,生姜1片。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功能清肝活血、解郁化痰,适用于乳腺癌Ⅱ期手术病人。

[方三十四]

青皮、生甘草、山慈菇、土贝母各10克,蒲公英、夏枯草、天门冬各15克,生黄芪、

枸杞子、六神曲、焦山楂各刃克。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本方为北京著名中医段凤午方,功能解毒散结,疏肝扶正。

提醒您:乳腺癌的各种治疗方法 此民间偏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