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乌金丸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2浏览:1收藏

妇科乌金丸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22 标准编号 23 处方 24 制法 25 性状 26 鉴别 27 检查 28 功能与主治 29 用法与用量 210 注意 211 规格 212 贮藏 附: 1 古籍中的妇科乌金丸 1 拼音

fù kē wū jīn wán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Fuke Wujin Wan

22 标准编号

WS3B054991

23 处方

香附(醋制) 80g 蚕茧(炭) 40g 当归 60g 肉桂 10g 没药(醋制) 10g 红花 60g 益母草 40g 五灵脂(醋制) 20g 大黄 80g 乳香(醋制) 10g 苏木 60g 乌药 20g 木香 10g 莪术(醋制) 20g 桃仁 20g 黑豆 480g 延胡索(醋制) 20g

24 制法

以上十七味,除黑豆、红花、苏木外;其余香附等十四味粉碎成细粉, 过筛,混匀,将黑豆、苏木加水煎煮 2小时,滤过,红花用 8倍量的黄酒煎煮30分钟, 滤过,合并以上滤液,浓缩后与药粉混匀,烘干,粉碎成细粉。每 100g粉末加炼蜜 120 ~ 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25 性状

本品为褐色或棕褐色的大蜜丸;气微,味苦。

26 鉴别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分泌细胞类圆形,含淡黄棕色至红棕色分泌 物,其周围 7~8 细胞作放射状环列。腺鳞头部 4~8 细胞,柄单细胞;非腺毛 1~ 4 细胞,草酸钙簇晶大,直径 60 ~140 μm。薄壁细胞仿锤形,有极细微的斜向交错纹 理。

27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 8页)。

28 功能与主治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用于血瘀经闭、腹痛烦燥。

29 用法与用量

黄酒或温开水送服,一次 1丸,一日 2次。

210 注意

孕妇忌服。

211 规格

每丸重 6g

212 贮藏

密封。

古籍中的妇科乌金丸 《竹林女科证治》:[卷三保产下]附灵枢保产黑神丹

早,食硬卧冷所致者,用当归一钱酒煎研送,并宜接服妇科回生至宝丹(此丸杭城大药肆备之)。若痛时有块,痛

《妇科秘方》:万病回生丹治产后十八症

箔为衣,每服九丸。空心酒送,一服痛止。产后血气攻心单方∶香附研为末,每服二钱,好酒热下。《妇科秘方》

《妇科秘方》:调经论

瘦,胎前产后皆可∶归身川芎白芍熟地陈皮茯苓乌药香附白芷山楂苍术浓朴小柴胡甘草花粉水煎服。《妇科秘方》

《妇科玉尺》:[卷五带下]治滞下病方

两)朱砂(三两)龙骨(二两另研)酒丸。每二十丸。盐汤下。《妇科玉尺》清沈金鳌公元16441911年

《妇科玉尺》:[卷五]带下

香附子其实就是农村田地里面常见的“莎草”根,因为它具有一股淡淡的辛香之味,所以古人称之为香附子。

在古代,香附子还是一味常用的香辛料,用来做香囊等饰品佩戴在身上,不仅可以散发出一种淡淡的清香之味,同时也在无形之中帮助人们调理气血,舒畅心情。

虽然现代很多人对香附子并不了解,但是在古代中医里面香附子可是一味不可或缺的良药。古籍之中曾说到,香附子乃是“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可见其在女士健康方面有多么高的地位。

香附子的作用范围比较广,中医认为香附子可助人“行三焦之气滞”,且尤其适用于缓解女士各种气滞血瘀之症。熟悉中医药的朋友可能会知道,在很多助人行气解郁的方剂里面,香附子是常见的一味药材。

1、香附子可以助人‘行气解郁’。

香附子味辛香微苦,药性甘润平和,不似其它辛散行气之药那般峻猛走窜,故而比较适宜大众人群使用。

其辛香之性善入肝、胆二经,有助人疏利肝胆、行气解郁的良效。像是生活中精神压力较大、经常容易心情郁闷的人群,就可以尝试用此物缓解。

比如有的朋友生活中因为压力大,或是心情抑郁等引起的胸腹满闷、两胁胀痛、心情不佳且爱叹气等情况,以香附子入药就可以起到良效。

中医里面就有一名方‘柴胡疏肝散’,正是以香附子配伍柴胡、川芎、陈皮、枳壳等药材同用,在疏肝解郁方面颇有良效。

而若是心情抑郁烦闷,进而导致的脘腹胀满、胃中泛酸、消化不佳等情况,则还可以再加入一些神曲、苍术等药材同用,能起到疏肝解郁、调和脾胃的作用。

2、香附子可以帮助女士‘调经止痛’。

在诸多的女士疾病之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经血问题。而香附子在帮助女士朋友调经止痛方面,具有显著的优越性,也正是因为如此古人才称香附子为‘女科之主帅’。

很多女士朋友都有这样的经历,每当压力较大、心情不佳的时间自己的经期也会出现紊乱,其实这多是因为情志影响了肝内气血,从而导致体内气血瘀滞,所以才会出现周期紊乱的现象。

对于此类情况,中医里面就常用香附子配伍当归、熟地、川芎、红花、五灵脂等药材同用,可有效缓解上述问题。

而若是此时体内伴有寒湿之邪,还极有可能出现经期腹部冷痛难忍的情况,则还可加入艾叶、肉桂、吴茱萸、沉香、延胡索、紫苏叶等药,更能起到行气调经、散寒止痛的效果。

还有的女士朋友因为肝气郁滞常伴有胸部胀痛之感,对于这种情况以香附子配伍当归、柴胡、郁金、蒲公英、青皮等同用,也是有缓解之效的

产科(departmentofobstetrics)为古代医学分科名,是治疗妇女生产疾病的医学专科。为古代医学十三科之一。元代分医学为十三科,产科专门治疗妇女疾病,相当于现在的妇产科。此宋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医学分为九科时,产科已成为一科,元丰改制后的九科中仍有产科的设置。元代产科中包括妇人杂病,实际上是妇产科。明代十三科中设妇科(其中包括产科内容)。清初十一科中也设妇科,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后取消。

详见百科词条:产科 [ 最后修订于2016/7/22 22:00:12 共20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梁文珍。根据查询安徽本地通显示。

1、医院,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是最好的,采用中西合治方法,治疗的妇科都治好,所以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科。

2、医生,梁文珍教授出生于1940年,是安徽省走出来的国医名师,也是中医妇科的权威,现在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就职,人称“送子观音”。

十星的中医典籍:

《素问》,《灵枢》,《伤寒论》,《金匮要略》

九星的中医典籍:

《温病条辨》,《内外伤辨惑论》,《内科摘要》,《外科发挥》,《温热论》,《景岳全书》,《正续名医类案》,《脾胃论》,《兰室秘藏》,《正体类要》,《张氏医通》

八星中医书籍:

《旧德堂医案》,《伤寒来苏集》,《临证指南》,《医学衷中参西录》,《陆氏三世医验》,《寓意草》,《丹溪心法》,《冯氏锦囊》,《温热经纬》,《王孟英医案》,《医宗必读》,《杂兵源流犀烛》,《证治汇补》,《格致余论》,《局方发挥》,《宣明论方》,《医学心悟》

注意看一下图中两册中医书籍左上角,回答中的所有中医书籍在均出自基内,且内中都有电子书的中医书籍可看

点评一下这些中医书籍:

《温病条辨》《温热论》

有人说现在人没多少温病,所以条辨不重要,其实只是医生没研究过温病,不觉得该用而已。比如桑杏汤,沙参麦冬汤,桑菊饮都非常常用,包括宣痹汤,加减复脉汤,加减木防己汤也都常用,关键在于会不会用,想不想得到。

《景岳全书》

我极爱读景岳全书,景岳因杂症谟偏于补阴而被诟病,其实景岳哪里算偏,如《医贯》,《杂症会心录》才能叫偏,景岳教人八纲辨证,教人治病求本,教人重视补虚,教人少开大方,我毫不讳言,这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书。

《正续名医类案》

读一读这种综合性的医案,可以学到各家所长,因此这本书尤其重要,我更爱读续一些。

《脾胃论》,《兰室秘藏》

李东垣真的很神,方子神,议论神,配伍神。对内经阴虚的发挥,及对脾胃的论述,被大多数医家认为是开千古不传之秘,我也这样认为。

《内外伤辨惑论》

用我自己的一个医案来表述我的观点吧。

余挚友某,畴昔自诉头痛,咽痒,腹胀,失眠。余诊之,脉沉而弱,曰:此气也。以四七汤合七气汤加槟榔,大腹皮。七日服用不过四剂,而气顺咽清,头痛大减。余询其仅服四剂之故,其曰:七日以来大醉三次,是以未饮。

《内科摘要》,《外科发挥》,《正体类要》等

薛立斋是中医历史上的关键角色,他讲的方剂,每个方贡献,我都恨不能背下来,对药物的理解也是巅峰水平。当然最最关键的是医案,其实也备受诟病,即便大家如李冠仙也会对薛一男子,一妇人这种语焉不详的记载发起抨击。但即便如此,薛氏医案的详实,和通过补虚治疗大病的思路也可称震古烁今,就看你能不能识证了。

《张氏医通》

张璐是明末清初极耀眼的大家,同时代的傅青主,吕留良,高鼓峰也都毫不逊色,但成就最高的反而是张璐,医通极厚,极能扩宽思路,而且百家理论无不摘录,足称王道。所以这种书更要反复看,反复抄。明清医家但凡不刚愎自用,能够尽得百家之长的,都是大家,不可忽视。

《冯氏锦囊》

这本书包罗万象,包括儿科妇科,这本书讲的也很全面,甚至冯兆张被尊为儿科大师。锦囊中的药性讲的也极好,而且没有那么多装的色彩,八星群书,锦囊第一,足称完备。

《温热经纬》《王孟英医案》

温病有多重要,这两本就有多重要,甘寒养阴,轻可去实,重视津液等等。四明称伤寒论全书都在提醒医生要重视津液,王孟英用详实,丰富的医案告诫我们温病学的不可或缺,与薛立斋作摘要异曲同工,不过读这本书不能走入误区。医生不能撇开莫须有的门路之见,妄学医。

《医宗必读》

这本书算是指路明灯,但凡李中梓写的,都非常经典,无论医论,脉学,还是药理,内科,都极有过人之处,我连个尤其也写不出来,足见这本书之经典。最可惜的是,必读中的内科太少了,真的意犹未尽。另外,用这本书学伤寒也蛮不错。

《杂兵源流犀烛》

这本书与医通可谓双璧,一句废话都没有,全是干货,不过恐怕老沈也未必能够全部记住,最后的还是作为工具书,天天翻看,开发思路。

《证治汇补》《旧德堂医案》

我极赞赏李用粹,李很少用成方,顶多选一个小方打底,然后根据病人的病情加减用药,这是最高明医生的选择,也是最难达到的境界。这本书我抄的次数最多(除脉学书),基本每天上班都带,

《伤寒来苏集》

柯琴是一位神人,极聪慧,解古方也解的极妙。伤寒的注解我基本读完了,还是推荐这一本,别的我都不会再提,特别是近人的著作,免得打口水仗。历代医家治病,但凡多读过基本医案,也不会说出六经与经络无关这样的话,言尽于此。

《临证指南医案》

这是一本极不适合初学者或者半瓶水的书,认真学的,读了自然能发掘奇妙,不过还是可惜太过语焉不详,但顶级中医治病大略如叶天士,能够留下这本书,就已经幸甚,我推荐读原书,徐灵胎有太多稀奇古怪的想法。

《医学衷中参西录》

是个中医,应该没有不读这本的,只是可惜这本书并不全面,不过但凡讲到的都足可效仿,只是白璧也有微瑕,千万别尽信一家之言,白术山药必用生,我是不信的。没人不喜欢这本书,张的新方我也常用。

《陆氏三世医验》

脉学是中医中璀璨耀眼的宝珠,如果不能精通,那就是方证对应,和朱丹溪批评过的局方之学并无不同,这本书是学习脉学,研究古人医案最重要的一本书之一,而且大家的书都是精品,远非刚愎自用者可比。

《寓意草》

喻嘉言是个爱秀的人,历史上这种人多数不行,喻嘉言是个例外,喻氏最重要的三本书,只有这一本成就最高,讲理颇精,议论有理。不过喻也有过于自信而轻视诸老的弊端,读一读就明白了,这本读起来偏费劲些,也隐晦些,但又很重要。

《丹溪心法》《格致余论》《局方发挥》

心法这本书,算内科,总结的很到位,不过后世医家,特别是我之前写到的书都有更详尽的总结,所以一般不读也是可以的,不过我之前推荐的,我也只是读过两遍,并未太深入。《格致余论》有得说,作为医论医案的结合,而且又不长,说一句必读不为过。我读的第一本古书,就是高三逛书店买的这本,对我来讲,感情蛮深,其实这本书不太适合初学者,我当时只能当故事书读,我读过不下二十遍,自己想当然的评论都一大堆,现在看来笑掉大牙。至于《局方发挥》肯定没有八星的必要,但也很薄,而且讲了很重要的道理,半天看完不亏。

《宣明论方》

四大家的书,我只有刘河间的读不进去,唯一读进去的就是这本,刘将内经的薄厥,痿痹,风疟等扩充治法,不可谓不精,读了能更有助于理解素问,理解方药,完素极擅长内经,而且不是理论上的擅长,所以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其他的书,我认真研究后再补充。

《医学心悟》

我一直在想,这本书够不够八星,确实这本书太过简略了,只有伤寒讲的丰富,但世上懒人是很多的,不想多读书,那就读这本,不仅是个初学,哪怕学富五车也能从中学到很多,比如加味甘桔汤,止嗽散,益母胜金丹,启膈散都足称神剂,而且医论和伤寒都讲的极好,好过当代全部。所以八星是很值得的,切不可忽视。

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附: 1 治疗室女带下的方剂 2 治疗室女带下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室女带下 1 拼音

shì nǚ dài xià

2 注解

室女带下 病证名。见《济阴纲目》卷三。指未婚女子由于初潮不慎感受见寒,或用不洁水洗 ,或初来经血惊恐而成带下,或冲任虚寒而致带下量多者。治参带下条。

治疗室女带下的方剂 琥珀朱砂丸

。制法:上为末,水为丸,如龙眼核大。功能主治:室女带下。妇人月水不准及难产,产后血奔,或因气与风寒暑

白术散

时痛,呕吐清涎,不思饮食,胎动不安,胎萎不长;室女带下,妊娠宿有风冷,胎萎不长;或失干将理,动伤胎气

神仙聚宝丹

下白水,时发虚热,盗汗羸瘦。此药不问胎前、产后、室女,并宜服之。常服安心神,去邪气,逐败血,养新血,

白蔹丸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三方之白蔹丸主治室女冲任虚寒,带下纯白。方出《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三,名见《济生》卷

鹤顶丸

,月经初不止,或浴之以冷水,或热而扇,或当风,此室女病带下之由;有家之妇,阴阳过多,即伤胞络,风邪乘

更多治疗室女带下的方剂

治疗室女带下的中成药 艾煎丸

治常服补营卫、固经脉。主崩伤淋沥,小肠满痛;妇人室女经候不调,脐腹冷痛,腹常胀满,至晚则增。用法用量

抱龙丸

小儿可以时服,则言之太过,方后谓亦治室女白带,则带下每多湿痰凝滞,停积胞中所致,此能涤痰清热,所以可

当归丸

能主治:《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三方之当归丸主治妇人带下五色,腹痛,羸瘦食少。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

乌鸡丸

桐子大。功能主治:《扶寿精方》之乌鸡丸主治童子、室女身发热,吐血痰出,盗汗,少饮食,四肢无力;大人亦

调经丸

效。主治:《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二之调经丸主治室女1718岁,脾胃虚弱,误食生冷,经脉不通,或阻

更多治疗室女带下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室女带下 《妇科玉尺》:[卷五带下]治滞下病方

白芷川连(各二钱)酒糊丸。温酒下。琥珀朱砂丸治室女带下。琥珀木香当归没药(各四钱)乳香(一钱)麝香朱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十七转女为男法]白术散

,病虽愈,尽服勿置。味恶多阻人,宜作丸服。亦治室女带下诸疾。《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陈言公元1174年

《证治准绳·女科》:[卷之一调经门]赤白带下

和药末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食前温酒送下。〔室女带下〕《产宝》第十四问∶未出女子有三病,何也?答曰

《妇科玉尺》:[卷五]带下

虚寒力衰也。宜老年白带方。十全大补汤加益智仁。室女带下纯白。冲任虚寒也。宜白蔹丸。寡妇师尼室女。郁火

《医学入门》:[外集·卷七]妇人小儿外科用药赋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