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瓦岗寨在什么地方?
历史上的瓦岗寨在河南安阳。
瓦岗寨现名为:瓦岗寨乡,位于河南安阳市滑县南部,现有人口四万八千左右,下设行政村有:
瓦岗村,大范庄、小范庄、东大操、西大操,东小屯、西小屯、赤水村、彭庄村、前百尺口村、后百尺口村、马庄、赵庄、魏庄村、原西村、原东村、新乡屯、耿庄、张虎庄、邓庄、周道村、梦一村、梦二村、梦三村、梦四村、东梦村、刘庄村、伦庄村、冯寨村。
:
历史典故:
据史书介绍,隋朝时候,瓦岗紧邻黄河。因为黄河多次泛滥,使这里沙丘起伏,草木丛生,芦苇遍地,人烟稀少,既便于隐藏以便于出击。此外,瓦岗北与黄河的白马渡口临近,南与通济渠相望,进退方便,易于攻守,堪称军事战略要地,当时的农民起义军为了自卫和聚集力量,便在瓦岗筑了一个方园二十余公里的“土围子”故称瓦岗寨,沿袭至今。
公元613年,韦城人翟让便带领一支起义军在此举兵兴事,号称瓦岗军。初时追随翟让到瓦岗起义的主要人物有曹州人单雄信、东名人徐世勣,字懋公(亦作茂公),他们“掠公私船,资用封给,附者益众,聚徒至万余人”。
以后陆续投奔他的主要人物有:辽宁人李密,济阳人王伯当,当东掖城人魏征,山东济南人秦琼,山东东阿人程咬金等,他们下韦城、占白马、拔濮阳、据黎阳、史郑州、袭商丘、夺金堤所到之处旗开得胜,贪官污吏闻风丧胆,劳苦大众笑逐颜开。
经过7年的浴血奋战,终始腐朽的隋王朝灰飞烟灭,为唐王朝的建立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作为隋末起义军中最大的一支,瓦岗军的作用不可忽略。它代表着百姓的呼声与苛政进行对抗;在战火浴血中,又是初唐名将和盛世名臣的摇篮,确实值得去研究。
参考资料: 瓦岗寨
根据学校官网公布的信息,该校目前的收费标准如下:公办专业的学费为每年3500元,民办专业的学费较公办专业略高,为每年4500元。
其他费用:
公办专业和民办专业教材费为每年500元,住宿费为每年1000元。学生还需要缴纳每年100元的保险费和每年200元的管理费。
专业开设:
公办专业包括电工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计算机应用技术、旅游服务与管理、中药制药技术、物流管理等多个专业,学制为3年。
民办专业包括汽车检测与维修、电子商务、餐饮管理等多个专业,学制为3年。
学校简介:
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是滑县县委、县政府倾力打造的、全县唯一的一所公办职业学校。学校占地面积300余亩,现有在校生5038人,108个教学班,教职工428人,高级讲师88人,有高水平“技能型、双师型”教师248人。
学校发展及荣誉:
1、发展
学校秉承“升学与就业并重”的办学方针,98%的学生赴大专深造,数百人升入了本科院校。目前,学校正以打造“七星滑职”为目标,致力开创滑县职专新局面。
内挖外宣、弘扬正气,营造育人环境,打造文化滑职;多元育人、发现闪光,点燃梦想,打造多彩滑职;职普融通、联考月考,圆梦本科,打造出彩滑职;重视实操、星级考核、人人持证,打造技能滑职。
免费培训,技术辐射,推荐就业,打造惠民滑职;内引外联、引企入校,产教融合,打造活力滑职;创文明校园、细化安全责任、提高师生幸福感,打造和谐滑职。
2、荣誉
2008年被确定为“省劳动力转移扶贫开发基地”。
2008年被中国教育报评为“全国德育先进集体”。
2009年被滑县县委县政府授予2009年重点项目建设“突出贡献奖”。2009年顺利通过验收。
以上数据出自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官网。
初冬时节,寒风起,菊散香。在如此诗意的季节里,滑县向阳小学在11月20日举行了“阅读推荐课”、“阅读交流课”教研活动。在张鸿飞校长的高度重视下,副校长张虹、禹瑞黎、教导主任何淑利、全体语文教师,齐聚多媒体教室,聆听了何淑利主任、尚白茹老师的精彩展示。
阅读,会让孩子拥有丰富的心灵。如果孩子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就更容易学会主动思考,更容易在学习中找到乐趣。阅读在汲取知识、砥砺成长、引导价值观念方面的功效在小学时期尤为显著。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在对习惯于阅读漫画等“文化快餐”的小学生来说,较长篇幅的作品使他们望而生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对阅读方法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次教研活动中尚白茹老师以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推荐的《童年》一书为例,带来了一节《童年》荐读课。荐读,重在一个“荐”上,即解决“为什么要推荐”“推荐哪些内容”,荐读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喜欢读。
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手心捧起的是温暖!这节课,尚白茹老师从高尔基《童年》一书的介绍、阅读书籍的选择、学生阅读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给学生阅读提供了方法,指明了方向;通过引导阅读方法,激起学生读书的兴趣;介绍了整本书阅读的方法和阅读策略,为今后的阅读教学推荐课做出了示范,同时也为以后的阅读教学荐读课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而语文教师就是那航船的舵手,要引领学生奔向经典、品读书籍,点燃他们阅读的热情。
在何淑利主任带来的《中国古代神话》读书交流课中,何淑利主任利用多种技巧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使其主动阅读并引导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插图、引人入胜的故事,借助“看图猜故事名字”、“复述神话故事”、“交流阅读单聊神话故事”、“演一演”、“议一议”、“展一展”、“写一写”等环节,唤起学生的阅读动机,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将学生引入对中国古代神话的阅读中。
初冬时节,室外清冷,室内教研活动暖融融,这个时节是最适合做教研活动的。张鸿飞校长在活动结束后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她说:这次活动是阅读教学理念的创新和分享,震撼于课堂上师生智慧的碰撞,感动于精彩背后的付出,幸福于花儿一样的课堂,思考于课外阅读的方向。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会继续把阅读的种子播撒,共同期待那朵朵花儿吐露芬芳,香满向阳!
八月初秋,天高气爽。
2019年8月16日,滑县新区锦和小学的报告厅中人头攒动,整个报告厅座无虚席,就连大厅的后面、走道和报告厅的两边也挤满了人。滑县教育界的同仁们早早地从四面八方相聚于此。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赴一场有关教育教学的饕餮盛宴。
七位来自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的小学校长,把我们心中对教育教学的激情点燃,为我们即将开学的教学活动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在一天半的学习中,每位教育专家的报告都让我从中受益匪浅。现将我的心得体会简述如下:
一、从孙双金老师的授课和讲座中,我读到的关键词是“拼搏”。
孙老师能成为享誉全国的特级教师,是与他永不停息的拼搏分不开的。在知天命的年纪里,他没有躺在自己的功劳簿中舒适安逸的老去。而是一路狂奔不息地追寻更完美的自己。他从18岁参加工作,心中便定下宏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最好的老师。他把所有的课余时间与节假日都用在了读书上。学校图书馆的书都留下了他阅读的痕迹。正是因为有了大量理论知识的积累,他才能在层层选拔中,赢得最后的胜利。孙老师最喜欢的一首歌是《爱拼才会赢》,其中最触发他心弦的一句歌词是“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他从一个农村娃一路拼搏,走上了人生的辉煌。
孙老师分享的成长经历让我深受感动。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我们要想摆脱平庸,只能靠自己拼搏奋斗。既要脚踏实地的在教学中实践。也要有仰望星空的勇气和格局。
二、从刘昕老师的教学和讲座中,我读到的关键词是“审美”。
作为李吉林老师的关门弟子,刘昕老师一直孜孜不倦的追寻“儿童母语审美教育的完美课堂”。她以恩师李吉林老师的《教育的灵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世界教育之父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为蓝本,结合现实的教育环境,不断实践创新,把儿童母语的审美课堂打造的越来越完美。因为她始终坚信:审美的才是符合规律的。
三、从杨九俊老师的讲座中,我读出的关键词是“理想的课堂”。
课堂改革的浪潮,一波接着一波。我们始终在追寻理想的课堂的改革中不屈前行。众所周知,由于教育的复杂性,让教育艺术成为一切人类艺术活动中最困难和最重要的一种。杨老师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为我们罗列了十条追寻理想课堂的赠言。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洗课”。把过高的目标、过杂的内容、过偏的走向、过花的形式、过虚的议论通通洗掉,留下来的就接近我们追寻的“理想课堂”了。
四、从吴建英老师的授课和讲座中,我读到的关键词是“阅读”。
阅读何其重要,我们不言而喻。吴老师以近几年的高考出发,为我们敲响阅读的警钟。吴老师组织和研发了“儿童书香课程群”。在这个讲座中触动我最大的是,有关如何推荐阅读的指导。让我对班级阅读有明湖灌顶之感。在导读――推进――延伸“三部曲”中拾级而上。
五、从侍作兵老师的讲座中我读到的关键词是“文本”。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对文本并不陌生。我们的课堂整体围着怎样教文本转。而要想当一个好老师,就应该更深一层的理解文本,明白文本都是为人而存在的。
六、从武凤霞老师的授课和讲座中,我读到的关键词是“学生立场”。
站在学生立场实施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为中心而考虑的教学。首先我们应该完成语言表达方式的转变,努力用语言形式的转变带动角色的转换,促进思维的转向,进而在达成教学目标的路上迈出一步。
站在学生立场解读文本,就是“学生不知道什么”、“语文课程需要学生学什么?”需对教材内容站在“学生需要”和“课程需要”两个层面精选后实施教学。
只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我们才能更努力的去发现隐藏起来的知识,去思考呈现知识的形式和时机,去探索最有效的学习路径。去帮助学生完成最大的成长。
七、从陈锁明老师的讲座中,我读到的关键词是“真样态。
陈老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向我们娓娓道来他所阐述的真样态课程。孩子在课堂中的精彩才是真样态课堂。他特别主张混龄式的学习方式。教育最终能达到的目的是:自学、自育和自控。
七位来自江苏省的教育专家们,让我们明白为什么江苏省的教育能走在全国的前列?我们在学习完这些无与伦比的精彩分享后,应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努力走出自己的教学风采。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滑县小语届也会群英荟萃,让滑县教育熠熠生辉。
本文2023-08-22 12:28:2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