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讲义的图书目录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2浏览:1收藏

伤寒论讲义的图书目录,第1张

总论

一、《伤寒论》的概况述要

(一)成书与沿革

(二)篇目与体例

(三)伤寒与温病

1-伤寒的基本概念

2.伤寒与温病之争

二、《伤寒论》的六经辨证

(一)六经辨证的概念

(二)六经辨证的源流

(三)六经辨证的体系

(四)六经辨证的特色

(五)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的关系

(六)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的关系

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概说

第一节 太阳病纲要

一、太阳病提纲

二、太阳病分类

(一)太阳中风证

(二)太阳伤寒证

(三)太阳温病证

三、辨病发阴阳

四、太阳病传变

五、太阳病愈期

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

一、太阳中风证

(一)桂枝汤证

(二)桂枝汤禁例

(三)太阳中风兼证

1.桂枝加葛根汤证

2.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3.桂枝加附子汤证

4.桂枝去芍药汤证

5.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

6.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

新加汤证

二、太阳伤寒证

(一)麻黄汤证

(二)麻黄汤禁例

(三)太阳伤寒兼证

1.葛根汤证

2.葛根加半夏汤证

3.大青龙汤证

4.小青龙汤证

三、表郁轻证

(一)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二)桂枝二麻黄一汤证

(三)桂枝二越婢一汤证

第三节 太阳病变证

一、变治纲要

(一)变证治则

(二)辨寒热真假

(三)辨虚证实证

(四)辨表里先后

(五)辨标本缓急

二、证候分类

(一)热证

1.栀子豉汤类证

2.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

3.白虎汤与白虎加人参汤证

4.黄芩汤与黄芩加半夏生姜汤证

5.葛根黄芩黄连汤证

6.热入血室证

(二)虚证

1.心阳虚证

2.阳虚兼水气证

3.脾虚证

4.肾阳虚证

5.阴阳两虚证

(三)蓄水证

(四)蓄血证

(五)结胸证

1.结胸辨证

2.热实结胸证

3.寒实结胸证

4.结胸证治禁与预后

(六)痞证

1.痞证的成因及证候特点

2.气痞证

3.痞硬证

4.旋覆代赭汤证

5.大柴胡汤证

6.五苓散证

7.赤石脂禹余粮汤证

(七)上热下寒证

(八)欲愈候

第四节 太阳病疑似证

一、饮停胸胁证

二、水停阳郁证

三、胸膈痰实证

附:备考原文

第二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概说

第一节 阳明病纲要

一、阳明病提纲

二、阳明病分类

三、阳明病传变

四、阳明病外候

五、阳明病主脉

六、阳明病愈期

第二节 阳明病本证

一、阳明病热证

(一)白虎汤证

(二)白虎加人参汤证

二、阳明病实证

(一)正阳阳明证

1.调胃承气汤证

2.小承气汤证

3.大承气汤证

4.承气汤证辨证

5.承气汤禁例

(二)太阳阳明证

(三)少阳阳明证

三、阳明中风证

四、阳明中寒证

第三节 阳明病兼证

一、兼表虚证

二、兼表实证

第四节 阳明病变证

一、发黄证

二、虚烦证

三、蓄水证

四、血(热)证

第五节 阳明病疑似证

第六节 阳明病预后

附:备考原文

第三章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概说

第一节 少阳病纲要

第二节 少阳病本证

第三节 少阳病兼证

附:备考原文

……

第四章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概说

第一节 太阴病纲要

第二节 太阴病本证

第五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第一节 少阴病纲要

第二节 少阴病本证

第三节 少阴病变证

第四节 少阴病疑似证

第五节 少阴病预后

附:备考原文

第六章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第七章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第八章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附录一 关于《伤寒论》中药物剂量的几点说明

附录二 主要参考书目

附录三 条文索引

附录四 方剂索引

……

《金匮要略》一书的内容主要以内伤杂病为主,其中也有一些妇人妊娠、产后、急救中毒等疗法。《伤寒论》一书主要是论述外感热病的专著。《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主,《金匮要略》以脏腑辨证为主。据《伤寒论》自序里说“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可知两书原为一体,但伤寒是感邪为患,故变化较多,内伤则是本脏自病,故传变较少,因此,治伤寒是以祛邪为主,祛邪也即安正,治内伤以扶正为主,扶正也即祛邪

《伤寒论》或叫《伤寒杂病论》之所以叫论,就是具体的谈论具体的事。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

张仲景自已这么定义自已的书,可后人强认之为经,统盖一切,放之四海而皆准。此实为过度释义。

《伤寒论》之前,有最早《五十二病方》记五十二题,一百多种病,近三百个方及药。已经在某些病进行辨证认治,讲究裁减。如疽病:黄芪,桂枝,芍药,吴茱萸,花椒,白蔹,生姜。凡七味,骨疽倍白蔹,肉疽倍黄芪,肾疽倍芍药,其余各一。

这方是不是看到几味某书常引用的?

其次《神农本草经》记载365种中药,为目前常用药。人参当归生地白芷百合麻黄黄连黄芩大黄甘草等等,提出君臣佐使,七情和合。

《汤液经法》有大青龙汤:麻黄桂枝细辛干姜半夏五味芍药甘草。张仲景依然盗用,改名小青龙汤。

《汤液经法》有小青龙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张仲景还是盗用,改名麻黄汤!

《汤液经法》有大阴旦汤:柴胡黄芩人参半夏姜枣芍药。张仲景减芍药为小柴胡

《汤液经法》有小阴旦汤:黄芩芍药甘草大枣生姜,去生姜变黄芩汤

《汤液经法》本有大小白虎汤,其中小白虎汤:石膏知母梗米甘草。张仲景盗用改名白虎汤。

《汤液经法》有大腾蛇汤:大黄枳实厚朴芒硝甘草,张仲景去甘草名大承气汤

《汤液经法》有大勾陈汤:半夏黄芩黄连人参甘草大枣生姜。把生姜改干姜名为半夏泻心汤

《汤液经法》小玄武汤:附子白术茯苓芍药干姜。变干姜为生姜,命名为真武汤。

《汤液经法》小朱鸟汤:黄连,黄芩,芍药,阿胶,鸡子黄。张仲景盗用改名黄连阿胶汤

凡立新书新论。引用先人之方,必用原名,或有一味加减,也应当标明出处,而非直接去除原方之方名,自命之以为已创。欺世盗名乎?

(上二方生姜干姜互换适当否?是另一话题)

中医除方药外,还有辨证。《黄帝内经》,《汤液经法》皆注重五行辩证分述。相生相克看重。以五行六运,寒湿暑燥风热邪并重,而非偏一。

张仲景自知《伤寒论》难述天下之病,对外感温,燥热,及出血,脏腑内损慢性病无力。而归命题为“论”,而非经!后世过度神化。唯孙药王言之“不过尔尔”,“非是正对之法”。随立书以五行脏腑为纲,寒热为目。

首先张仲景写的书名不叫《伤寒论》,在书的自序中提到: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此书原名《伤寒杂病论》。为什么称之为伤寒,是因为在古代因为寒邪引起的疾病较多,于是把外感病称为伤寒。伤寒是雅士之称,相当于现在的书面用语。民间则有口头的称谓。伤寒就是外感病病的一种代称。相对而言则又有杂病,杂病则是由于饮食起居不当,或者勉强用力,或者房事过度等等引起的人体正气的慢性损耗性疾病。

而东汉末年战火纷飞,张仲景在世之时,《伤寒杂病论》可能得到了较好的保存,但是张仲景去世之后,《伤寒杂病论》便流离失所,晋代的太医令王叔和,偶然的机会看到了残存的一部分,用于治疗疾病效果良佳,于是王叔和广泛收集了《伤寒杂病论》的残卷,并将其中关于治疗外感病的部分整理出来,这就是我们现在公认的《伤寒论》的出处。

正因为如此,后世认为《伤寒论》专门治疗外感病,对内伤病则疗效欠佳,这是没有读懂《伤寒论》,甚至是没有读过《伤寒论》。更准确的说《伤寒论》是一本以六经为纲领的大书,其中所牵涉的六经辩证更是可以知道所有疾病的治疗。不要说弄懂了《伤寒论》,即便是背熟了它,临床的起点已经比一般的人高出一大截。

金匮真言 遵仲景先师遗训,发扬经方

张仲景的伤寒论,是病因伤于寒而取名的。

三阴三阳之病,无不因伤于寒邪而得者,

中风伤寒者,发于阳六日愈,发于阴七日愈,以阳数六,阴数七故也。

中风伤寒者就是:外受风寒的感冒,与现代医学感冒七日自愈,不谋而合。

三阳受病是外感冈寒而得,入里传阳明,出半表半里是少阳经,都有外感表证的存在。病因是:因外受风寒而得,取名伤寒,是伤于肌表伤于寒邪。

三阴之为病,太阴,少阴,厥阴,是寒邪直入脏腑之为病,太阴感受寒邪,伤于脾士则腹泻,理中汤干姜祛寒邪,少阴肾经受病,四逆汤用干姜附子温阳救逆。不也是祛寒邪吗?厥阴肝经是寒热都有,乌梅丸以干姜,附子,细辛,桂枝祛寒邪,以黄柏,黄连,去热。寒热并用。

三阴经是寒邪直伤于脏腑,三阳是风寒伤于经络,所以张仲景取名伤寒论,病因寒邪而得。不取名伤寒杂病论,又该取什么呢?

风寒暑湿燥火为六*,中医认为导致疾病发生的外在因素。

风为百病之长,其实寒邪致病最多。

寒邪是人类形成疾病的主要原因,治疗寒邪引起的疾病,张仲景就取名伤寒杂病论。

比如:冬季感冒的流行不就是人体感受寒邪所致吗俗称冻感冒了,感冒了怕还风。注意保暖。

一部伤寒论,是论述治疗的寒邪致病的。

比如:寒邪犯肺则咳喘的小青龙汤,

中风之桂枝汤,心悸之桂枝甘草汤,

寒邪入里之理中汤,

阴寒之真武汤,

痹证之桂枝芍药知母汤。

张仲景用麻黄,桂枝辛温以治外感,用干姜,附子以里寒,不就是治疗寒邪伤人的疾病吗

寒邪伤人导致疾病的发生,取名伤寒杂病论,不是很正常吗

为什么张仲景写的医书叫伤寒论?首先就要弄明白什么叫伤寒 再去弄明白什么叫论。由于二千多年前。人类对天气环境因素对人产生疾病的认识 处于肉眼观测阶段 没有现在的现代仪器设备观察细菌。所以 只能把这个因素造成的疾病取一个很形象的名字 叫做伤寒 这是一个外感疾病的总称! 由两部分组成 一个是以发热恶寒为主的病症叫伤寒病 另一个是以发热而不怕冷为主的病症叫温热病 统称为伤寒。虽然现代医学用仪器设备观察到了是大气污染物伤害了人的身体而产生的证状 但不影响古人对这个症状的治疗。古代中医是治疗症状为主题的医学 所以叫什么病名并不重要!现代医学的病名多 且恰好相反 没有治疗手段。论 就是把病症 发病机制 治疗方法 与处方都交待清楚了的论述表述 所以叫做伤寒论!

为什么张仲景写的医书叫做《伤寒论》?

相信很多对于医学 历史 有一定研究的朋友们最近都想知道这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张仲景写的最著名的医书是叫做《伤寒论》呢?那么我今天就告诉大家这个问题,首先,张仲景的这部医书可以说是不同于我国其它的一些中医医书的,因为比如说《黄帝内经》它在写作的时候都会给自己的医学结论加上很多的修饰词,以此来显示整本书的地位以及能力,但是张仲景的这部《伤寒论》其实更多并不是讲述一个比较空虚的医学结论,而是通过自己多年行医的经验来告诉大家,这个病症应该如何的下药进行治疗,所以我们可以说,《伤寒论》这本书其实更像是一个医学的教学案例,整本书你几乎不能够找到任何的修饰词来显示地位,这就是它为什么叫《伤寒论》的原因了。

张仲景最初写成的书叫《伤寒杂病论》。当时还没有纸,书是以竹简的形式流传。在流传的过程中出现了残缺和遗失。大家都知道,特别是串竹片的绳子溃烂之后,就变成一堆没有顺序的竹片,就更乱了。

后代的医家们对于这套书进行抢救性发掘,迫不得已,把论伤寒的部分整理成《伤寒论》,把论杂病的部分整理成《金匮要略》。

当然了,《伤寒论》中的“伤寒”,并不是我们今天西医讲的伤寒病毒,指的是因为寒气侵害导致的所有病症的总称。与《伤寒论》对应的专门论述“热病”的是清代吴鞠通写的《温病条辨》,算是完成了对于中医基础理论完善。

《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是中医必读的四部经典著作。

此书虽未看过,但听其名已知其意。人秉先天之气而生,自然之气养人之命。气自鼻孔入人之身,经丹田灌四肢,达肺腑,通血脉。人身内成一循环往复之行,所谓伤寒者,外邪伤于胃也,多余饮食后胃之力不足导致,食物未消化后,积于体内,再加之未有新鲜的空气以补充,自然食以成腐,弥附五脏,大家可能不知道癌症的根是什么,本着悲悯苍生的胸怀,告诉你们,这就是各种疑难杂症及癌症的根本原因。胃力不足,即元气不足,食之未化之物,成腐以后,随着血液留于各处,渐渐的聚集,所以危害人的生命安全 健康 。所以一定要注意不要随便吃东西,不要伤害动物,不要长时间与大自然隔离,不要长时间不饮水。经常练习桩功或者打坐,让胃力有余自然可以化掉食物。再是,有癌症的患者应该多参加绿色活动,给自己的家里种种树,浇浇花草,因为植物对于腐烂物质有一种自然的消化和吸收利用,即使远距离也能消化和吸收。通常的作法即使仪器先进也效果不大,所以劝世人多种树,多养气,多练桩功,多接近自然。善哉,善哉

郝万山曾先后向胡希恕、刘渡舟学习过,主要是刘渡舟,网上有郝万山讲解伤寒的视频,很适合入门学习,讲得浅显易懂又不失水准,有些疑难之处能够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如对大柴胡汤,提出并非治“少阳阳明合病”,而是“少阳腑实证”。之后可以看胡老、刘老讲伤寒的书,会容易理解!二老都是富有临床经验的大家,且遣方用药都以经方为本。刘老在讲解的时候总能结合自己的临床体验,很是生动,如桂枝加桂汤治疗奔豚气,就曾亲见并用此方治愈过。胡老提出伤寒六经非《内经》六经,不应以《内经》的理论去阐释《伤寒》中的用药,《伤寒》中许多条文都是王叔和据个人理解加入的,有违仲景意。有康平本《伤寒论》,可为证,读《伤寒》推荐以此为底本!总体说各有千秋,几位都是伤寒大家,可取甚多!

伤寒一日①,太阳受之,脉若静②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③者,为传也。(4)

注解

①伤寒一曰:外感病早期。伤寒:此指广义伤寒,与上条狭义伤寒有别。一日,约略之辞,指患病初期。

②脉若静:脉象变化不很大,与太阳表证相符,如伤寒脉浮紧,中风脉浮缓,无数急之象。

③脉数急:脉的速率很快。与脉静相对而言,表明脉象已经有了显著变化。

解读

伤寒乃言邪,太阳是言正。脉若静者,言其寒邪非盛,当可从太阳而解,故为不传。颇欲吐,躁烦者,为邪气盛,尤见躁烦辗转反例不宁之貌,盖欲吐躁颓皆属阳明证,故为邪气内陷之预兆。脉数急者,经曰:“诸数为热,诸急为寒”,寒热相持,其脉不静。邪气内扰,不能速解者,知病已有传变之象。

既然已经转化为热病,就应引起足够的警惕和重视,并应按照热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来辨证论治。

记住这十五条,你才能入门

一、

《伤寒论》为《伤寒杂病论》的一部分,它是汉代以前的中医学总结,是唯物辩证法的基础学,其辨证大法可适用于任何学科的诊断与治疗,如果仅把它视为热病专著或外感专书,则贬低了它的文献价值。

二、

《伤寒论》理法方药融为一体,风寒暑湿燥火合为一气,诸病辨证通用六经,非后人所说的用“六经辨伤寒”,用“卫气营血辨温病”,用“脏腑八纲辨杂证”。

三、

《伤寒论》六经与针灸学六经概念不同,针灸学六经是以经络为导向,而《伤寒论》六经则是中医辨证方法的说理工具,两者切勿混为一谈。

四、

《伤寒论》六经辨证,言脏必言腑,言手必言足,而且反复强调相互之间的关系,例如太阳病论膀胱必论小肠,太阴病论脾必论肺。若知脾不知肺,论膀胱失小肠则有失偏颇。

五、

《伤寒论》凡表实热者为阳,里虚寒者为阴,这是古人平脉辨证的最基本原则。故病从热化者为阳属腑,病从寒化者为阴属脏。例如阳明病,从热化者属胃与大肠,这叫实则阳明;从寒化者属脾与肺,这叫虚则太阴。

六、

《伤寒论》六经,各有自发症,这是纲领。各有合并症,这是相互之间的关系。不知自发症,便不知合并症。例如少阳病,口苦、咽干、目眩为自发症;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为合并症。如果把合并症揽入自发症,那叫以目乱纲,其后解释六经就会愈解愈乱。

七、

《伤寒论》辨证,证脉纯阴者死,纯阳者死。故任何病变,除了死证以外,都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例如四逆汤证,自始至终存在着里有热;白虎汤证,自始至终存在着里有寒。如果把“里有寒”改作“里无寒”,白虎证将变成白虎死证。

八、

《伤寒论》辨证法,万病统归六经,而且相互演变。即本为霍乱,今是伤寒;本为伤寒,今是中风;本为中风,今是温病;本为温病,今是杂症。例如太阳病,从恶寒到发热为伤寒转中风;从发热到口渴为中风转温病;从口渴到痞满为温病转湿温;从痞满到吐利为湿温转寒湿;从吐利到厥逆为从寒湿转伤寒。这就是六*的相互演变,不知这种演变,那“伤寒永远是伤寒,中风永远是中风,温病永远是温病”。

九、

《伤寒论》诊脉与后世不同,它不存在左为人迎、右为气口,也不是以左心包和肝胆肾、右肺大肠脾胃命为依据。它是证脉相应,随机演变,左右逢源,变化无穷。故脉有但浮者,有阳浮而阴弱者,有阴阳俱浮者,有关下沉紧者等等。在《伤寒论》中,此类脉型有百余种,而且是无穷无尽变化,这与后世的二十八脉分类法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十、

《伤寒论》本汉代著作,由于文意深奥,许多知识结构很难理解,由此出现了历代注家的解说,其中许多注解属于伪说,所以破解《伤寒论》,切勿以晋唐以后的学说为依据。

十一、

《伤寒论》知识结构严谨,每条经文都是相互呼应,相互佐证。如果断章取义,或者选段归类,那便不能得到六经辨证法的真髓。

十二、

《伤寒论》文法,特点是见病知源,因此要学会从无字处求字,从无法处求法,从无方处求方,从无药处求药。

十三、

读《伤寒论》,必须与《金匮要略》相结合,否则伤寒与杂病不能衔接。

十四、

读《伤寒论》,必须与天文、地理、人事等学科知识结合,否则难解其中之奥妙。

十五、

读《伤寒论》,必须参照晋唐以后的中医学,否则难明“伤寒钤百病”的真实价值。

提到《伤寒论》,其实,本书原名叫《伤寒杂病论》。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不断散失,被后人整理成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本书的作者。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大家——号称”医圣”的张仲景。

张仲景能成为一代医学家。他从小受家庭的熏陶。接触了许多医学方面的书籍,而他自身又对医学的执着与热爱,才使得他将自己的毕生精力都放在了这本《伤寒论》上。本书在中医发展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张仲景也因此成为中医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本书《伤寒论》,比较系统的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果和自己的实践经验,是医学的集大成之作。《伤寒论》的另一个成就,是对中医方剂学的贡献。书中记载的方剂选药和用量,都是经过历代医家反复应用的,药量准确,效果明显,被后世誉为”经方”。张仲景也因此被称为“众方之祖”。

比如张仲景的精选药方:

独参汤(也叫参附汤)人参100克,附子25克水煎服。能使真气起于无有之乡,绝对能起死回生。

小续命汤。

脑血栓最有效方,小续命汤有下药组成。桂枝30克,川芎25克,麻黄15克,人参15克,白芍25克,杏仁20克,防风30克,黄芩25克,防己25克。甘草15克。

麻黄汤。

还有理中汤

甘草25克,人参20克,白术30克,干姜25克。水煎服。主是胃痛,常用于现代的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各种结肠炎,兼治心脏病,心衰,休克及慢性支气管炎等等。甘草重用250克,能治咳嗽,抗过敏

加味右归饮

补益脾肾,固精煮至南阳伟及肾阳虚主症。山芋25克,山药25克,熟地40克,仙茅20颗,巴戟20克,杜仲15棵,牛膝30克,菟丝子25克,覆盆子25克,锁阳25克,金英子25克,人参15克,黄芪80克,白术25克,茯苓25克,附子15克,吴茱萸25克,补骨脂25克。水煎服,连服45天以上。

还有”千古第一方“”的五苓散

治水肿的奇方。

白术100克。泽泻100克。猪苓100克,茯苓100克,肉桂20克,水煎服。

金柜肾气丸。

山芋25克,山药25克,生地黄40克,丹皮20克,茯苓20克,泽泻20克,附子15克,肉桂十克。水煎服。

补血:四物汤。

补气:四君子汤。补肾金柜肾气丸。

补阳:附芷肉桂,

吴茱萸汤…………等等。

这些都是”医圣”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用于治病除患的,疗效非常的经典的药方。这些至今仍成为现在中医学的瑰宝。

同时,张仲景的《伤寒论》,也奠定了他在中医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并成为后世从事医学工作的必读的医书。

全书一共有十卷,22篇和113个偏方。

张仲景的《伤寒论》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六经辨证体系。

对望,闻,问,切等中医诊治手段,还有药方,用药规律,都已条文的形式做了详细的阐述,归纳了不同程度的病症,要如何诊治等。非常具有实用性及操作性。特别是对现代及当代医学做出了及其的重要的贡献,并为现代医学治病诊疗,提供了重要参考佐证。

《伤寒论》,在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的散失,后来被西晋的王叔和整理成《伤寒论》。本书在五代十国时,一度成为独本轶失状态。后来被北宋的国子监再次雕版印刷发行。现在我们保存看到的,就是北宋赵开美版的《伤寒论》。

这本书,是一部古代中医的经典著作之一,主要阐述外感病治疗的专著。在古代伤寒杂病治疗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是现代医学研究重要的参考文献之一。

在《中医药法》实施近二年的今天,重温经典《伤寒论》,也许对我们振兴中医能另辟溪经,重温经典,你会感叹古老中医药的伟大,古老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重温经典是你仿佛看到我们祖先的仁人智慧和不屈不挠的对自然的抗争……也是你看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那么如何看待和认识伤寒论呢?

《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著作之一,总结自秦汉以来经验成就,显示了医圣张仲景高尚的医术,特别是对外感温热病六经论治的突出成就,在中国医学史乃至世界医学史上,具有崇高的无可替代的地位,开辟中医临床新纪元。

《伤寒论》成书于东汉末年,当时的中医理论已经相当完被,以《内经》《神农本草经》为代表的一批医药著作已在世上流行,自春秋战国以来几百年间,医家以其为指导,进行了大量的医学临床实践,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临床应用体系。在之东汉末年,大小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各种疾病呈爆发式流行。医圣张仲景在应用前人经验临床的同时,博古而不泥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医案,为了更好的医治病人和传授经验,白天看病,晚上总结经验,创立著作《伤寒论》又叫《伤寒杂病论》,就此中国医学有了临床指导思想理论和相结合的临床方法。

《伤寒论》的创立,对汉代中医药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推动作用。开辟了中国医学的新纪元,其阐述的理论和方法,至今仍在指导中国中医学的发展与实践,对世界医学,特别是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传统医学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日本近代抢先注册《伤寒论》中218首经方,并生产产品,每年销售量占全球中成药量的90%以上,经济效益巨大。

《伤寒论》也叫《伤寒杂病论》

原书十卷。成书不久即有战乱散失,后经太医王叔和,重新整理编著,得以流传。北宋初《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二书,流传至今。

《伤寒论》成书,对后世医学发展影响极大,其确立的辨证论治和收录的著名方剂,被后世历代医家推崇,为后世医家临证的基石,其成就和影响,大略总结如下。

(一)创立六经辨证论治体系

《伤寒论》的卓越贡献在于创立了六经辨证体系,医圣在全面分析外感热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结合病邪性质,正气强弱,表里转归,脏腑经络,阴阳气血等因素,将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各个解段所呈现的各种综合症状概括分类为六个证型,即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少阴病,厥阴病,并字此作为辨证的纲领。俗称三阴三阳。任何一个证型都不是一种独立的病症,而是外感病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某个阶级所呈现的综合症状,六经相互关联,相互转化,相互发展。其三阴三阳分证,客观反映了外感热病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实到虚的发展规律,有极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其系统的辨证论治思想,不仅对外感热病的诊治有指导意义,而且广泛适用中医各科。(二)伤寒论继承和发展八纲论治

《伤寒论》中六经论治是运用阴阳,表里,寒热,实虚等中医理论,对六经之病位,病性,病机,病态,正邪等致病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求出正确的辨证结果,确实合适的治疗方法。而八纲辨证则是在《内经》,的基础理论指导下,在另一个理论高度的发展,来源于《内经,》,加以系统化,具体化,实用化,是二者的继承和发展!

(三)《伤寒论》发展了脏腑经络腧穴学

伤寒杂病论中脏腑经络腧穴学,主要见于《金匮要略》部分,但在伤寒论中包含丰富的脏腑经络思想,。脏腑经络是人体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六经病的产生是脏腑经络受到外感风热后在人体的外在反映,具体并不是孤立的。伤寒论中丰富的脏腑经络的病症辩证论治,,为后世脏腑辩证理论体系的最后形成,典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伤寒论》完善外感温病学说。

广义的伤寒是一切外感病发热的总称,伤寒论在治疗上奠定了温病学说的理论基础,温病学说,实际是伤寒病论的发展和和补充。二者相互密补,使中医在外感病的理论辩证体系更加完善,并且疗效非凡。这个在2003年的非典治疗中再一次得到验证。当时凡是用中医药治疗的非典,无一有并发证和后遗症。

(五)伤寒论验证和细化对症的发展了本草学说

《伤寒论》丰富和扩展了《神农本草经》所载药物的功效和主治。医圣在继承前人用药经验基础上,根据临床实际,广泛使用,验证疗效,具体细化对症,为后世本草学说研究,开创一个新的局面,新的高度。

(六)《伤寒论》巨大的方剂学成就

秦汉时期,方剂学已发展到一定的水平,而伤寒论的成书则标志方剂学的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全书收方269首,使用药物214种,基本包括了临床各科常用方剂。使用药物多为4~7味,君臣佐使明了,组方严密,法药精准,方剂随症,疗效非凡。称传古方,剂型多样煎服科学,剂量准确,故被誉为“方药之祖”。

(七)医圣不恋官位,全心为民,为后世医家楷模

张仲景,官为长沙太守,不贪恋官位,在流行病大流行的期间,奋不顾身,一心为民治病救人。实为历代医家楷模,也是自晋唐后,成为祖国医学,医德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今天必须学的榜样!

伤寒论,辨析。辨病,脉,症,治法。是一个统一的前后互相关联。

先以六经分篇,六经主要症状,脉象,用药,现在人都乎视了一个主要问题,外在环境对病的构成要素,就是气温,天气。只有通过方剂才能体会。以前名医也多有论述,只不过学习者不能理会,方剂有君,臣,佐使,大热之方,大寒之方,有表剂,有里剂,部离不开辨病。

。伤寒论治疾病変化多端,只有先明白理解了天气跟人的关系,才能算入中医门

桂枝汤,以桂枝为君,那到了麻黄汤就为臣了,苓桂术甘汤,等君:臣佐使随意变化,为什么?伤寒论,每一经都有主方,都有君药。主药就是大气候,温凉寒热平燥湿季节因素,每一个季节因素都有君药,

而臣药与佐使之药,就是小气候,与人个体差异所做的调节,为君之药对,佐使之药变化有差异,也不会有大问 题。

伤寒论的意义?

第一,从理论到临床,奠定了人类医学的基础。

第二,函盖了历朝历代,乃至现代,人类认识疾病的最高水平。

第三。将人体分成六个层面,从阳到阴,从表入里,疾病的性质虚实寒热,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预防预后,疏理清晰完正。

第四,深刻揭示占人体百分之七十五的水,治水与治血同步,治水重于治血。反映出疾病的本质,必须走治水之路。

第五,为人类的医学保留一支对人类重大疾病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虎狼之师。

第六,面对从西方来的现代医学,愈来愈显示伤寒论的伟大。可以说,没有伤寒论,不会有千年中医,更不可能再须走千年。

《伤寒论》是东汉大医学家张仲景经历几十年艰辛劳动写成的医学巨著,包括《伤寒》《杂病》两大部分。此书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即有关辩证的理论、治疗法则、处方和用药〕兼备,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临床治疗专著,奠定了中国治疗学的基础。

以上内容回答完毕。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