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氏的女儿为什么要填海?是吃饱了没事做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神农氏的女儿为什么要填海?是吃饱了没事做吗?,第1张

 女娲氏

 女娲氏又称女希氏、女皇,亦以风为姓,具有圣人之德。这个女娲氏与造人补天的女娲神名号相同,所以常被混为一谈。

 传说伏羲氏之后,女娲氏继承了帝位,并承袭伏羲氏的称号。

 《太平寰宇记》与《读史方舆纪要》都有记载:“女娲定都于西华县西二十里处,这个地方后来称为娲城。”

 《淮南子‧览冥训》记载:“伏羲、女娲不设法度,而以至德遗于后世。”是说伏羲氏、女娲氏以大德行教化天下,而不是靠设立法规管制天下,故被颂扬为“以至德遗于后世”。

 据说女娲氏完善了伏羲氏所建立的媒妁嫁娶制度,再次规范了人伦道德。她为男女婚姻牵线搭桥,诚心向上天祷告,得天地认可,而成为中华历史上的第一位媒人,所以被后世奉为“媒神”或“高媒”。《绎史》引《风俗通义》中记载:“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

 另外女娲发明了笙簧这类吹奏乐器,又命令臣下制作了良管与斑管这两种乐器,并且创作了乐曲“充乐”,以教化人心、陶冶民德,使天下大治。

 《帝系谱》记载,女娲氏命令娥陵氏制作了都良管这种乐器,以和谐统一天下的声律;又命令圣氏制作了斑管这种乐器;并且根据宇宙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与之相合,创作了“充乐”这种乐舞。乐舞谱成后,天下万物都得以教化和规正,使万事万物无不从最细微处得到改变,使同化大道,一切和谐有序。

 《遁甲开山图》说:女娲氏过后,又传承了十五代,都承袭伏羲氏的称号。

 神农氏

 神农氏,姓姜,五行属火,以火德为王,所以称为炎帝,又称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神农氏的母亲是少典的妃子,名叫女登,或称为任姒,是有乔氏的女儿。

 传说女登游华阳的常羊山时,见到神龙的龙头,因感而怀孕,生下神农氏。神农氏出生时便具有圣人之德,后来被推举为王。

 神农氏像,出《Portraits de Chinois celebres》(历代帝王圣贤名臣大儒遗像),18世纪绘制,法国国家图书馆藏。(公有领域)

 据说神农氏生来就具备神通,是修道之人,《庄子》中记载着一则神农氏与婀荷甘一起向老龙吉学道的故事。位于湖北省神农架的原始森林,据说是当年神农氏采药救人的地方。神农氏在这里采药时,“架木为梯,以助攀援”,因此而得名,称为“神农架”。据说神农氏带领贴身的几位大臣在神农架采药时,突然天降仙鹤,他们便乘上仙鹤,升天而去。至今在神农架仍有神农氏乘鹤升天处。顺便说一句,古代乘仙鹤、凤凰、龙升天,都是道家所说的白日飞升成仙的一种得道方式,后世历代也时有类似记载。

 在随州市北的烈山,今天仍留有神农洞和神农碑。神农洞中原有石桌、石凳、石碗及石榻等,传说是神农氏所用的器物。烈山还有神农井、神农宅、神农观、炎帝庙等古建筑。

 《山海经》中记载着一则故事:传说炎帝神农氏有一个小女儿,名叫女娃,一日女娃到东海游玩,不幸溺水而亡。死后,女娃的精灵化为一只鸟,白嘴红脚,头上有花纹,名叫精卫。它日日往来于西山与东海之间,衔来西山的木石去填东海,想将东海填平,代代不止。这就是精卫填海的传说。

 神农氏像,出《历代君臣图鉴》(清代拓本),哈佛燕京图书馆藏。(公有领域)

 神农氏具有火德,因此以火纪官,如:春官为大火,夏官为鹑火,秋官为西火,冬官为北火,中官为中火。神农氏在位时,以德施政,感化百姓,使民风淳朴,天下归心。百姓不用去争夺而生活富贵,没有制定什么法令而百姓顺从,不用通过杀戮而百姓威服。

 《帝王世纪》记载:炎帝统治时期,有诸侯夙沙氏不服从统治,起兵反叛。炎帝没有出兵讨伐,而是认为自己德性不够,不能让天下归顺,便主动退位以修德。夙沙的百姓听说后,便纷纷倒戈,起兵自攻夙沙氏,后归顺炎帝。

 《吕氏春秋‧慎势》记载说:神农氏传了十七世。据说神农氏乘鹤升天后,他的子孙继承了帝位,又传了很多世,都承袭神农氏的称号,都称为炎帝。

 《典略》记载:武王伐纣建周以后,封神农氏的后人于焦邑(今河南省陕县焦城)。

 神农尝百草

 在神农氏时期,人口增多,渔猎已逐渐不能满足人类生活的需求,再加上人类心灵不再纯净,越来越背离自然,自然环境继续恶化,人类开始被疾病困扰,痛苦不堪。

 神农氏便亲尝百草,分辨出五谷,同时发明了耕田犁地的工具——耒耜,教百姓耕种,解决了人类为食物而奔波的生存危机。

 《周书》记载:神农氏时,天降五谷,神农得到后,教百姓耕种,从而开创了农业。

 由此,神农氏引领人类迈入了农耕文明时期。我们中华的先祖们有了稳定的生活,开始在土地上定居下来,不再为生存奔波发愁,使中华文明得到稳定快速的发展。

 另外神农尝百草时,分辨出了三百六十五种草药,分为上品药一百二十种、中品药一百二十种、下品药一百二十五种,著成《神农本草经》流传至今。《神农本草经》与后来的《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合为中医四大经典,开启了中药治病之源。神农根据各种草药的药性,为百姓治病,解决了百姓疾苦,成为中药鼻祖。

 神农氏还发现了茶的功用,教人制茶,开创了中华茶文化。《神农本草》中记载了茶的起源:“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搜神记》中记载,神农有一条褚红色的神鞭,用来抽打百草,可以识别出草药的毒性和温寒属性。

 也有的传说神农氏有一个“水晶肚”,肚子几乎是透明的,五脏六腑都能看得清,吃进什么一目了然,而且能够自己化解毒性。神农尝百草时,便依靠水晶肚,观察五脏六腑的颜色和变化,从而分辨出哪些植物能吃、哪些不能吃,分辨出草药的药用和毒性。

 《述异记》记载,在太原神釜冈,留有当年神农尝百药的宝鼎。成阳山中,神农当年鞭药的地方还在。

 神农氏除了尝百草,开创农业、中药治病和茶道外,还留下了许多伟大的文明成就。

 神农尝百草。

 神农氏的其它文明成就

 神农氏还发明了麻布衣服,据说神农氏之前,人们以树皮、兽皮等为衣,神农氏开始教百姓种植葛、麻等作物,制作葛布、麻布,人类才有了麻布制衣服。

 据说神农氏还创建了市场交易制度。据《周易‧系辞下》记载,神农氏“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神农开创的日中为市、以物易物的市场制度,是我国货币、商业发展的起源和基石。

 神农还发明了五弦琴,并创作了《下谋》之乐,或称为《扶持》,以教化百姓。

 据《世本‧下篇》记载,神农削桐为琴,结丝为弦,这种琴后来叫“神农琴”。

 神农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这种琴发出的声音,能“道天地之德,表神农之和”,陶冶人类的情操。

 另外《帝王世纪》记载:神农氏在伏羲八卦的基础上,创制了《连山易》。

 《连山易》以四季六气为旺衰指引,以六甲值符为吉凶判辨之坐标,以三元九运为时空转换,揭示天道的运行规律,高深莫测。但《连山易》到了汉代的时候就失传了。

 2005年的时候,贵州水族有一位老人将他家祖传的一部水书《连山易》捐献给了贵州民族图书馆。这部水书《连山易》是用水族古老的文字水书抄写而成的,共五册,计八万字左右,特征与古籍记载相合。经过多位专家学者考证,认为是上古失传的《连山易》。可能一些失传的历史文化,在民间还有留存。

 上古三皇时期,由于距今时间太过于久远,期间历经各种天灾人祸甚至毁灭性劫难,使得史料大部分遗失,从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与上古文献的零星记载中,只能大致了解到一个大概印象,相关书述,有待不断发掘与完善。

 但基本的一个主题史实是:三皇时期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神通大显的半神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等及其在人间的诸代后继者,开创、积累了人类最初的文明,引领人类从蛮荒逐渐开化,最终走进我们这一轮五千年,以黄帝为人文初祖的、更辉煌绚烂的、神传文化的演绎与文明的成就。

川茶里蒙顶山和峨眉山的茶都名扬海内外,自唐代以来便高居贡茶榜达千年之久。那么,这两座名山之中,谁更具有蜀茶的代表性呢?

若是论历史传承,那“至尊蒙顶”绝非虚妄之词。自唐代至清末,一千多年的历史中,蒙顶茶一直都是朝廷御贡,不曾中断,这在中国的名茶中也算是绝无仅有的了。在我看来,蒙顶茶兴衰的背后,实则是整个巴蜀茶业兴衰的映照。唐宋年间,巴蜀茶叶受到举国追捧,而蜀茶之名气肇始于蒙顶茶。随便翻开唐宋时期的古籍,对蒙顶茶的追捧仍然是历历在目:

蒙顶第一,顾渚第二。——陆羽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白居易

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古谚语

旧谱最称蒙山味,露芽云液胜醍醐。——文彦博

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文与可

四川茶马古道

可惜的是,宋代以后,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作战缺少战马,不得不向西北地区大量进口。为了避免单向进口导致银钱外流,而选择了西北地区不可或缺的茶叶作为交换。四川茶区距离西北最近,自然成为了朝廷茶马交易和官方榷茶的首选地。宋元明清四代数百年间,川茶被剥夺了自由种植和贸易的权利,不得不根据朝廷旨意批量生产粗老的边茶,使得川茶在茶园管理、制茶技术、工艺创新等方面逐渐落后于其他产区。曾经以石花、甘露、玉叶驰名天下的蒙顶茶,虽然一度创下百斤茶叶易战马一匹的高价,但也逐渐失去了发展的动力。宋明之后,江南茶区兴起,虽然古籍中仍然对川茶多有称颂,也不过是名不副实的虚词罢了。

到了近代,蒙顶茶园多半荒芜,贡茶工艺也尽数失传。幸而1958年毛泽东主席在四川开会期间,提出要大力发展蒙顶茶,才使得蒙顶茶得以复兴。现如今,蒙顶山(也包括名山县一带产区)出产的甘露、石花和黄芽品质都十分优异,上午一杯蒙顶甘露鲜爽清冽,下午一杯蒙顶黄芽香浓味醇,实在是人生一大幸事。

竹叶青茶

再来说峨眉山。峨眉山也是自唐代便出产名茶,但就像浙江有西湖龙井、江苏有碧螺春一般,有蒙顶茶在前面,峨眉山茶就只能往后排了。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陈毅元帅将其所品峨眉茶命名“竹叶青”,而后方才声名鹊起。后来关于竹叶青名称的使用出现了一些纠纷,最终某公司独家占有了竹叶青商标,把竹叶青打造成了一款轻奢品(据说包装设计费用就高达2000多万)。不过,对于送礼的话,由于竹叶青全国统一、透明的价格体系以及较高的知名度,稍稍懂一点茶叶的人应该都能知道该礼品的价值。

在中国,“饮食”堪当文化一词,《诗·小雅·楚茨》中说:“苾芬孝祀,神嗜饮食。”而从古至今,饮食对于中国人而言,并非只是解决口渴、饥饿,饮食文化所充斥的讲究与内涵,体现了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的思想观念转变,与国人的生活状态。在庞大的中国饮食文化范畴中,最具代表性的饮品应当是茶与酒。然而,茶酒作为从古至今的重要饮品,它们不仅在味道上各有千秋,国人对茶酒的需求已经融入到了精神世界,比如在古代文人笔下就有“松花酿酒,春水煎茶”,也有“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这样的优美诗句。

从饮酒到饮茶

酒为何物?晋朝人江统《酒诰》中讲到:"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或云杜康。有饭不尽,委馀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古人已经意识到酒是谷物自然发酵的产物。而中华酒文化的诞生则追溯到上古,《战国策‧魏策》中记载:“仪狄作酒,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而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而在《说文解字》中则记载第一个酿酒的是杜康:"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杜康也被后人尊称为“酒神”。

中国本就是酒的故乡,从大汶口时期的酿酒技术,到周代盛行一时的饮酒、礼仪、制度文化,从此以后,酒成为了中国社会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饮品之一。不过,纵观茶、酒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饮酒文化在步入唐代以后,逐渐被饮茶文化所替代。在唐朝年间,茶作为一种新型饮品,开始融入唐人社会、生活、文化的方方面面,甚至完全改变了中国古人酒文化在饮食文化中的优势地位。其实从酒到茶这种饮品上的转变,又何尝不是一次中华文化质的飞跃呢?

入唐以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酒文化极为兴盛,在魏晋风度中占据优势地位;入唐以后,茶文化开始对酒文化发起挑战;直至开元年间,茶已经成为了唐人日常生活饮品中一种必不可少的存在。从饮酒为欢,到饮茶为欢,这种饮食文化的转型变迁,也表现出中国人从潇洒浪漫转向了典雅大气。

饮茶风气的广泛传播

中国茶的起源未知,古籍中记载“茶之为饮,发于神农氏”。在汉朝乃至三国时期,饮茶习俗主要集中于巴蜀地区,饮茶仅仅是一个区域习俗;即便到了魏晋南北朝,仍然以南方地区饮茶为盛,北方人对于饮茶不屑一顾,甚至还将饮茶人贬低为“酪奴”。当时煮茶一般都是与煮汤一般:“必浑以烹之,与夫瀹蔬而啜饮者无异也”。

进入唐朝以后,饮茶风气较原先传播更为广泛。唐朝年间由于佛教的传播,僧人不饮酒精饮料,茶作为一种无酒精新型饮料,在开元年间得到广泛传播,也是从这个时候起,饮茶风气在唐朝各个阶层兴盛,上至宫廷贵族,下至城乡百姓皆有饮茶风俗。除了在北方中原地区广泛传播以外,饮茶风俗开始向边疆塞外乃至域外流传,比如在当时的吐蕃、南诏、回鹘等地,茶叶都受到了广泛欢迎。

正是由于饮茶风俗的兴盛,唐代的茶叶贸易同样迎来了鼎盛时期。据《茶经》一书记载,唐朝的茶叶产地多达43州44县,由于当时的茶叶生产地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的山地,南北方的茶叶贸易开始兴起。由于没有茶叶产地的北方、边塞疆外对于茶叶需求巨大,商人们借此在茶叶中获取了巨额利润;为了方便茶叶的流通,唐朝年间还形成了专门的茶区贸易市场,比如唐朝年间的歙州等地,可是当时有名的茶叶交易中心。茶叶贸易的兴起,又一次为茶文化的传播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

茶艺工序的形成

茶道思想和茶艺的形成,为饮茶文化的崛起提供了必要的思想条件。唐朝以前,人们对于饮茶并无固定程序,仅仅以冲泡为主,这种原始的饮茶工艺,对于心思细腻的文人墨客而言,达不到艺术审美的层次。当饮茶文化在唐朝兴盛后,饮茶由原来一种普通的生活行为,逐渐上升到文化现象的层次。陆羽所编撰的《茶经》一书,就专门记载了复杂而讲究的饮茶程序。

饮茶的第一道程序,是茶叶的采制,这道工序至关重要,因为它决定了茶叶的品位,同时茶叶采制的做法也十分复杂。据《茶经》记载,采茶共有7道工序,分别为“釆、蒸、捣、拍、焙、穿、封”,采茶的时辰要定在春季晴天的早晨,这时太阳未出、露水未干,茶农们采下茶叶放入釜中蒸湿,随后再将茶叶捣碎,做成饼状焙干封存,这7道工序缺一不可。由于采茶过于辛苦,往往由专门的茶农完成,不过从唐代文人的作品来看,这些喜好饮茶的文人有的时候也愿意参与到茶叶的采制过程中去,当然他们更多的是体会采茶过程之中的田园乐趣。

接下来的饮茶程序自然是“备茶、煮茶”,这个饮茶环节与采茶相比更具文人气息。在煮茶之前,需要将茶叶碾成沫,唐代文人将这个过程赋予了众多美好的文人想象,比如在白居易的笔下,他将碾茶写作“茶新碾玉尘”,唐代文人还将碾成的茶粉称之为“黄金粉”、“瑟瑟尘”,之所以会有如此多美好的词汇来形容碾茶这一过程,就是因为唐朝的文人将碾茶视为一大雅事。

再来说说煮茶,在所有工艺中,煮茶是步骤最多、讲究最多,堪称茶文化核心的内容。第一,为了让饮茶更加高雅,唐人会选择一处自然幽静地为饮茶地点,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地品茗高谈,尽享饮茶,这一风流雅事;第二,为了体现唐人自身的饮茶观念和品位,他们会颇费心思地挑选煎茶使用到的器具;第三,追求高雅文化的唐人,对于制茶时的水火也有着极高的要求,“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唐朝年间一个名叫刘伯刍的人,他尝尽天下水源,认为扬子江南零水,堪称煮茶的第一水,这就体现了唐人对于茶文化的极度追求。就是因为了这些看似繁琐的饮茶程序,摒弃了前人粗糙饮茶的习气,这才让唐朝的茶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茶文化的发展

茶成为唐朝人重要的一环,文人甚至称: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茶融入了唐代文人的文学艺术作品中,成为了唐代文人雅士追求艺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存在。据资料统计,在唐代以前,与“茶”相关的诗寥寥无几,进入唐朝以后,仅《全唐诗》一书中名中含有“茶”、“茗”的诗会有109首之多;内容中含有“茶”的诗歌更是多达394首。著名的唐朝诗人白居易、李白、刘禹锡、皮日休等人,都曾写下脍炙人口的茶诗代表作。除此之外,当时的小说、绘画、碑文、雕塑、书法都与茶结缘,这些皆体现了唐代茶文化的多次风貌。唐人用茶来培养道德情操、修身养性,从而对以往浓烈酣畅的酒文化造成了冲击,这是一种饮品的变革,更是一种社会文化的巨大变革。

而到了宋朝,文人推动茶文化到达了极盛。不仅茶品越来越丰富多样,而且饮茶也变得日益考究,宋人开始重视茶叶自身的色香味,而添加进去的调味品也逐渐减少。同时,还出现了用蒸青法制成的散茶,后来散茶逐渐成为了宋人主要的饮茶,而在烹饮的手续对比前朝也大为简化。

而之后的明清皆以茶为饮,各地茶馆林立,无论是文人,还是百姓,皆以茶为欢,茶直到今天已经成为中华文化最重要的象征之一。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