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保留了唐朝文化,而中国却没了?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2浏览:3收藏

为什么日本保留了唐朝文化,而中国却没了?,第1张

唐宋变革论 "的意义在于,中国文化从宋代开始进入现代,中国文化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同时,中国文化也进入了老年期,文化活力下降,不容易接受新事物。因此,中国文化在清代逐渐变得 "老朽",呈现出 "保守 "的形象。因此,在内藤史学的语境中,中国的 "保守 "形象是由于中国从宋朝到清朝 "过早 "进入了现代,耗尽了活力,进入了老年,自然呈现出 "保守 "的氛围。

也就是说,"保守 "的中国形象是基于以中国文化为中心的 "唐宋革命论 "的延伸,而不是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黑格尔的 "中国停滞论"。虽然其外观相似,但其背景是二元的。因此,内藤在指出唐宋时期书法的变化后说。"书法虽是小道,但探究其兴衰原因后,不能不为之叹息"。侵华战争期间,日本为了保护记载中华文明史的古籍不被日军掠夺,手无缚鸡之力的教授们带着一个100万册的图书馆,从一个地方漂泊到大半个中国,途径上海、南京、长沙、重庆最后到达昆明国立联合大学,并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将登记在册的一些珍本运到了美国。

在我们最大的图书馆的17万册图书中,我们只赶出了1万多册,其中一些被日本飞机炸毁。这就是为什么有无数珍贵的中国历朝历代的古籍堆积在日本,却在中国丢失的原因。不是我们不爱我们的民族文化,而是日本在我们贫病交加的时候与我们擦肩而过。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日语里有中文字是因为日语来源于汉字。

在古代日本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到我国隋唐时代,汉字大量传入日本,日本才开始系统地利用汉字记载自己 的语言。最初是把汉字作为表音的符号使用的,即日语有几个音节,就用几个汉字。这些汉字后来逐渐演 变成假名。

只借用汉字的音和形,而不用它的意义,所以叫假名。那些直接沿用其音、形义的汉字叫真名。这样,一篇文章中并用真名、假名,显得非常混乱。而且假名要借用的同音汉字很多,加上汉字笔划多,用起来很不方便,所以后来就把假名逐渐简化而创造了自己的文字。

日语基本信息

一、日语与汉语的联系很密切,在古代(唐朝)的时候,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大量的古代汉语词汇随着汉字由中国东北的渤海国和朝鲜等地被传入日本。

近代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开始其近代化及工业化进程,大量的欧美词汇随着工业革命成果及启蒙运动思想一同引入日本(主要是英文,此外亦有德文和法文)。

又由日本人重新组合成大量现代日语词汇并被传到邻近的中韩两国,因此被汉语采用,如电话、干部、***、社会主义、机器、生产、经济、教育、军事、列强、物理、数学、化学、生物、英语、航空母舰等等。

二、日语极富变化,不单有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还有简体和敬体、普通和郑重、男与女、老与少的区别,不同行业和职务的人说话也不同,这体现出日本社会森严的等级和团队思维。

日语中的敬语发达,敬语的使用使得公众场合下的日语十分典雅,但过于繁复的语法使得学习敬语异常困难,即使土生土长的日本人也不能完全熟练掌握。

七、出羽建国及陆奥强化(708年到722年):

公元708年,武藏国献和铜,表祥瑞,故元明女皇改庆云五年为和铜元年。《续日本纪》载“(和铜元年九月丙戌)越后国言建出羽郡,许之。”这个出羽郡已经在今山形县西部沿海的最上川口一带,可见大和朝廷的疆域扩展至此。但是这一行动立刻激起了虾夷人的反抗,和夷相睦的五十年终于结束。

《续日本纪》载“和铜二年(公元709年)……三月……壬戌,陆奥、越后二国虾夷野心难驯,屡害良民。于是遣使徵发远江、骏河、甲斐、信浓、上野、越前、越中等国,以左大辨巨势朝臣麻吕为陆奥镇东将军,民部大辅正五位下佐伯宿祢石汤为征越后虾夷将军,内藏头从五位下纪朝臣诸人为副将军,出两道征伐。因授节刀并军令。辛未,取海陆两道。……秋七月乙卯朔,以从五位上上毛野朝臣安麻吕为陆奥守。令诸国运输兵器于出羽栅,为征虾狄也。丁卯,令越前、越中、越后、佐渡四国船一百艘,送于征狄所。八月……戊申,征虾夷将军正五位下佐伯宿祢石汤、副将军从五位下纪朝臣诸人事毕,入朝,召见,特加优宠。……九月……乙丑,赐征狄将军等禄,各有差。”

和铜二年征夷行动的规模是空前的。3月,先征调七国的兵力分东海和北陆两路进击东北。随后又令上毛野安麻吕支援巨势麻吕,令各国向新建的出羽栅输送兵器和船只,以支援佐伯石汤和纪诸人。经过半年的奋力征剿,越后的虾夷于8月终于讨平,出羽栅得以稳固。到下一年4月以前,陆奥的虾夷也告平定,多贺城进一步保全。

《续日本纪》载“三年(公元710年)春正月壬子朔,天皇御大极殿受朝,隼人、虾夷等亦在列。左将军正五位上大伴宿祢旅人、副将军从五位下穗积朝臣老、右将军正五位下佐伯宿祢石汤、副将军从五位下小野朝臣马养,于皇城门外朱雀路东西,分头陈列骑兵,引隼人虾夷等而进。……丁卯,天皇御重阁门,赐宴文武百官并隼人、虾夷,奏诸方乐,从五位已上赐衣一袭。隼人、虾夷等亦授位赐禄,各有差。……夏四月……辛丑,陆奥虾夷等请赐君姓,同于编户。许之。”

和铜三年正是大和朝廷从藤原京迁都奈良平城京,奈良时代开启的第一年。平城京是仿造长安建造的,东西约42公里,南北约48公里,市内由通向南北的朱雀大道分成左右两京,都城的北部中央设有“内里”,为皇宫所在地,飞鸟地方的各个寺院也陆续迁到平城京。壮丽的平城京反映了中央集权早期封建国家的繁荣。前一年越后和陆奥虾夷征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朝廷为了彰显武功德化,第一次允许隼人和虾夷的代表参加元日朝贺,并给与赏赐。这预示着,奈良时代将是朝廷蓬勃发展,积极开拓的时代。

《续日本纪》载“(和铜五年即公元712年九月)己丑,太政官议奏曰:‘建国辟疆,武功所贵;设官抚民,文教所崇。其北道虾夷,远凭阻险,实纵狂心,屡骜边境。自官军雷击,凶贼雾消,狄部晏然,皇民无扰。诚望便乘时机,遂置一国,式树司宰,永镇百姓。’奏可之。于是始置出羽国。……冬十月丁酉朔,割陆奥国最上、置赐二郡隶出羽国焉。”

终于继四年前设立出羽郡(其辖地还包括今饱海、田川二郡)之后,又升格为出羽国,这标志着大和朝廷对东北已经志在必得。陆奥国的置赐郡应当就是689年提到的优嗜昙郡。最上郡则在今山形县东北,建立时间也和置赐郡相近。这两个郡包括了现在置赐、村山、最上三个郡的区域。由此,出羽国已经基本具备了今山形县(古代羽前)的大致地域,它取代了越后,成为继陆奥之后又一个征夷的前线基地。

《续日本纪》载“六年(公元713年)……十二月辛卯,新建陆奥国丹取郡。……(七年即公元714年二月)辛丑,始令出羽国养蚕。……冬十月……丙辰,敕割尾张、上野、信浓、越后等国民二百户,配出羽栅户。……灵龟元年(公元715年)春正月甲申朔,天皇御大极殿,受朝。皇太子始加礼服拜朝。陆奥、出羽虾夷,并南屿奄美、夜久、度感、信觉、球美等来朝,各贡方物。……戊戌,虾夷及南屿七十七人,授位有差。……五月……庚戌,移相模、上总、常陆、上野、武藏、下野六国富民千户,配陆奥焉。……冬十月……丁丑,陆奥虾夷第三等邑良志别君宇苏弥奈等言:‘亲族死亡,子孙数人,常恐被狄徒抄略乎。请于香河村造建郡家,为编户民,永保安堵。’又虾夷须贺君古麻比留等言:‘先祖以来,贡献昆布,常采此地,年时不阙。今国府郭下,相去道远,往来累旬,甚多辛苦。请于閇村,便建郡家,同百姓,共率亲族,永不阙贡。’并许之。”

丹取郡在今宫城县古川市、玉造郡一带,志别在宫城县北栗原一带,须贺君大约在气仙沼一带。建立出羽之后,大和朝廷大量迁内地居民到陆奥、出羽充实边境,如按一户五口计,尾张、上野、信浓、越后、相模、上总、常陆、武藏、下野九国在两年内已经累计移民东北六千余人。这样大规模的移民以后数十年还在不断继续着。同时,朝廷的势力迅速向多贺城以北的区域扩张,也伴随着部分虾夷人的归附。到715年底为止,黑川以北的十郡基本建成,它们是牡鹿、小田、新田、长冈、志太、玉造、富田、色麻、贺美和黑川。今宫城县北部的仙台平野已经基本落入大和之手,陆奥国的范围又扩大不少。此外,715年的元日朝贺又有虾夷和隼人参加,这是奈良时代以来的第二次,这种让蛮夷在元日献礼而彰显国威的做法正慢慢地成为一种制度,也许它并非那么的华而不实。

《续日本纪》载“灵龟二年(公元716年)……九月……乙未,从三位中纳言巨势朝臣麻吕言:‘建出羽国已经数年,吏少民稀,狄徒未驯,其地膏腴,田野广宽。请令随近国民迁于出羽国,教喻狂狄,兼保地利。’许之。因以陆奥置赐、最上二郡及信浓、上野、越前、越后四国百姓各百户隶出羽国焉。……养老元年(公元717年)春正月……己未,中纳言从三位巨势朝臣麻吕薨。……二月……丁酉,以信浓、上野、越前、越后百姓各一百户,配出羽栅户焉。”

当年的陆奥镇东将军巨势麻吕,累迁至中纳言之职,他临死前还念念不忘奥羽虾夷开拓之事,建言调邻国百姓充实出羽国,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于是,朝廷两次共调800户约四千口增强出羽栅,这与和铜六年至灵龟元年的迁民实边是一致的。这种大规模的移民实边,一方面固然是大和朝廷的拓边政策,另一方面也是大和国家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的必然结果,因此后来移民中出现了大量浮浪人。所以这种边扩土边移民的局面贯穿了征夷的整个过程。依靠移民实边政策,大和国家逐步稳固了对虾夷领土的开拓,逐渐将征服的虾夷领土本土化。既加强了边地的守备,又为新的拓边提供了前进基地以及人力和物质的支持。

《续日本纪》载“(养老二年即公元718年五月)乙未,割越前国之羽咋、能登、凤至、珠洲四郡,始置能登国。割上总国之平群、安房、朝夷、长狭四郡,置安房国。割陆奥国之石城、标叶、行方、宇太、亘理、菊多六郡,置石城国。割白河、石背、会津、安积、信夫五郡,置石背国。割常陆国多珂郡之乡二百一十烟,名曰菊多郡,属石背(案:误,当作石城)国焉。……三年(公元719年)……秋七月……丙申,迁东海、东山、北陆三道民二百户,配出羽栅焉。……四年(公元720年)春正月……丙子,遣渡岛津轻津司从七位上诸君鞍男等六人于靺鞨国,观其风俗。”

石城国在今福岛县东部并分别向南北再延伸一段,石背国则在福岛县西部。从陆奥分出这两国是因为陆奥不断向东北延伸,所管辖的范围越来越大,为加强当地的朝廷势力而设立。但是后来的情况表明其效果并不理想,所以没过几年又相应撤去。养老三年再次充实出羽栅户口,已累计配出羽栅一千二百户,陆奥国一千户。

720年诸君鞍男一行前往“靺鞨”,这曾被认为是日本与渤海国建交之始。但是,日本古代文献中的“靺鞨”与“肃慎”训读相同,而在《类聚国史》中靺鞨与渤海分别归在不同的类中。由此可知,这里的“靺鞨”实际上是肃慎,也就是在北海道中北部的莫曳皆部,这从诸君鞍男是渡岛、津轻的官员即可看出端倪。这是继696年赐肃慎爵位之后又一次交往的记录。应当注意到,这次诸君鞍男的活动有窥探国情即间谍行为的嫌疑,其大背景是大和朝廷已经在出羽立稳脚跟,即将与北部六郡直接相接。当时朝廷可能就已经把莫曳皆人的领地当作吞灭虾夷人之后的又一个目标,至于后来是否有切实的军事行动则是另外一回事。

《续日本纪》载“(养老四年九月)丁丑,陆奥国奏言:‘虾夷反乱,杀按察使正五位上上毛野朝臣广人。’戊寅,以播磨按察使正四位下多治比真人县守为持节征夷将军,左京亮从五位下下毛野朝臣石代为副将军,军监三人,军曹二人,以从五位下阿倍朝臣骏河为持节镇狄将军,军监二人,军曹二人。即日授节刀。……五年(公元721年)……夏四月……乙酉,征夷将军正四位上多治比真人县守、镇狄将军从五位上阿倍朝臣骏河等还归。……六月乙酉,……诏曰:‘朕之肱股,民之父母,独在按察,寄重务杂,与群臣异。加禄一倍,便以当土物,准度给之。又陆奥筑紫,边塞之民,数过烟尘,疚劳戎役,加以父子死亡,室家离散。言念于此,深以矜怀。’……八月……癸巳……出羽隶陆奥按察。……六年(公元722年)……夏四月丙戌,征讨陆奥虾夷、大隅萨摩隼人等将军已下,及有功虾夷并译语人,授勋位,各有差。……八月……丁卯,令诸国司简点栅户一千人,配陆奥镇所焉。”

720年陆奥虾夷暴动,杀死按察使上毛野广人,此事震动朝野。多治比县守任征夷将军,和镇狄将军阿倍骏河一同前往征剿。多治比县守利用部分倾和的虾夷人配合,平定了暴动。战争的具体过程并不清楚,但为时仅半年,推断并非十分激烈。722年,他们和征讨隼人获胜的将领一起受到嘉奖。这次暴动虽然平息,但是却引起朝廷对于按察使和边民待遇的反思。按察使的职位相当重要,过去他们承担了极多的事务,却得不到足够的官阶和俸禄,所以每每力不从心,尤其是奥羽和筑紫的按察使更有生命危险。故此,721年六月和722年闰四月,太政官两次进言,希望改善按察使的待遇,提高官阶,并减免边民劳役赋税,加以体恤。朝廷均加以恩准,并将出羽也隶属于陆奥按察使之下,赋予其教喻百姓、操练兵勇的大权。可以说陆奥按察使实际上已经兼具军政权力于一身,成为类似罗马行省总督那样总制一方的角色,当然这样的调整实际上也利于军令、政令的统一,可以更加有效的行使镇戍边疆的职能。这样调整之后,奥羽按察使等成为常设的征夷核心人物,也使他们成为虾夷人憎恨的中心。从此,这个职位变得越加惊险。722年八月增调一千栅户即屯田兵往陆奥,也许就是出于保障安全的考虑。

《续日本纪》载“(养老七年即公元723年二月)戊申,常陆国那贺郡大领外正七位上治部直荒山以私榖三千斛献陆奥国镇所,授外从五位下。……九月……己卯,出羽国司正六位上多治比真人家主言:‘虾夷等总五十二人,功效已显,酬赏未沾,仰头引领,久望天恩。伏惟芳饵之末,必系深渊之鱼,重禄之下,必致忠节之臣。今夷狄愚暗,始趋奔命,久不抚慰,恐二解散。仍具状请哉。’有敕。随彼勋绩,并加赏爵。”这是多治比县守征夷之后,朝廷对虾夷人的一次施恩,试图缓解仍旧紧张万分的和夷关系,或者至少可以起到从内部分化虾夷人的作用。然而,神龟元年二月元正女皇刚传位于圣武天皇,三月虾夷就发生了暴动。

《续日本纪》载“(神龟元年即公元724年二月)乙卯,陆奥国镇守军卒等,愿除己本籍,便贯比部,率父母妻子,共同生业。许之。……三月……甲申……陆奥国言:‘海道虾夷反,杀大掾从六位上佐伯宿祢见屋麻吕。夏四月……壬辰,陆奥国大掾佐伯宿祢见屋麻吕赠从五位下,赙絁十一匹、布二十端、田四町。为其死事也。丙申,以式部卿正四位上藤原朝臣宇合为持节大将军,宫内大辅从五位上高桥朝臣安麻吕为副将军,判官八人,主典八人。为征海道虾夷也。癸卯,教坂东九国军三万人,教习骑射,试练军陈。运采帛二百匹、絁一千匹、绵六千屯、布一万端于陆奥镇所。……五月……壬午,从五位上小野朝臣牛养为镇狄将军,令镇出羽虾狄。军监二人,军曹二人。……十一月……辛未,遣内舍人于近江国,慰劳持节大使藤原朝臣宇合。……乙酉,征夷持节大使正四位上藤原朝臣宇合、镇狄将军从五位上小野朝臣牛养等来归。……二年(公元725年)……闰正月己丑,囚俘百四十四人配于伊豫国,五百七十八人配于筑紫,十五人配于和泉,监焉。……丁未,天皇临朝。诏叙征夷将军已下一千六百九十六人勋位,各有差。授正四位上藤原朝臣宇合从三位、勋二等,从五位上大野朝臣东人从四位下、勋四等,从五位上高桥朝臣安麻吕正五位下、勋五等,从五位下中臣朝臣广见从五位上、勋五等。从七位下后部王越、正八位上佐伯宿祢首麻吕、五百原君虫麻吕、从七位下君子龙麻吕、从八位上出部直佩刀、少初位上纪朝臣牟良自、正八位上田边史难波、从六位下坂下朝臣宇头麻佐、外从六位上丸子大国、外从八位上国觅忌寸胜麻吕等一十人,并勋六等,赐田二町。”

另,天平宝字六年(公元762年)十二月一日所立的多贺城碑文,载“多贺城,京去一千五百里,虾夷国界去一百二十里,常陆国界去四百十二里,下野国界去二百七十四里,靺鞨国界去三千里。此城神龟元年岁次甲子,按察使兼镇守将军从四位上、勋四等大野朝臣东人所置也。天平宝字六年岁次壬寅,参议东海东山节度使从四位上仁部省卿兼按察使、镇守将军藤原惠美朝臣朝狩修造也。”

综合以上相关史料,我们可以看到724年的这场征夷规模是空前的。724年初,陆奥的形势已经极度恶化,所以按察使大野东人请求让数年来调往陆奥的镇守士兵协同家属一起守边,同时还加紧将多贺栅扩建为多贺城。然而,大野东人的准备还没有完成时,今宫城县东部桃生、牡鹿、气仙沼的虾夷(所谓的海道虾夷)就大举攻打陆奥,并将陆奥大掾佐伯见屋麻吕杀死。大野东人明白,事到如今已经不可能只凭借奥羽的力量平息暴乱,于是他立刻向朝廷请援。此事即刻引起重视,四月朝廷先抚恤了佐伯见屋麻吕,随后就派遣藤原宇合率重兵赶赴陆奥。又汇聚关东九国三万士兵举行军事演练,一同征夷;并调集大量帛、絁、绵、布送往陆奥前线,慰劳当地镇守将士。五月,又派小朝牛养支持出羽的多治比家主,平定出羽波及的虾夷骚动。在部分归顺朝廷的虾夷部落配合下,经过半年的激战,藤原宇合、小朝牛养大获全胜,仅配往伊豫、筑紫、和泉的囚俘就达到737人。大野东人也得以筑成多贺城,大大加强了陆奥国府的防御能力,稳固了东北。所以,天皇于神龟二年初就佳赏有功人员达1696人之多,这样大的数字也是过去从来没有的。

神龟元年的这场大战,使得仙台平野的虾夷力量基本耗尽,这之后大和朝廷开始向奥羽的更深处开拓。藤原宇合、大野东人的攻略也许可算作是征夷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吧。

《续日本纪》载“(神龟)五年(公元728年)……夏四月……丁丑,陆奥国请新置白河军团,又改丹取军团为玉作团。并许之。……天平元年(公元729年)……九月……辛丑,陆奥镇守将军从四位下大野朝臣东人等言:‘在镇兵人勤功可禄,请授官位,劝其后人。’敕:‘宜一列三十人各进二级,二列七十四人各一级,三列九十六人各给常布。’……二年(公元730年)春正月……辛亥,陆奥国言:‘部下田夷村虾夷等,永悛贼心,既从教喻。请建郡家于田夷村,同为百姓者。’许之。”

奈良时代的“军团”是开始于律令制国家的军队、机构,归中央的兵部省管辖。新设白河军团并改制玉作军团的目的显然是为了加强陆奥的防卫和治安,这只是大野东人长期计划的一部分。729年大野东人请求朝廷嘉奖有功人员,进一步巩固边地的军心。田夷郡(或有学者认为这就是远田郡)的建立也是大势所趋,现在陆奥开拓应当走得更远。

此外,公元727年渤海国第一次向日本派遣使节,试图建立友好关系,为自身在东北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以高仁义、高齐德等为首的使节团在出羽登陆,他们遭到当地虾夷人袭击,二十四人中包括宁远将军高仁义在内的十六人被杀害,仅首领高齐德等八人幸免于难而入京。大和朝廷对渤海国的来访非常重视,隆重接待,为了保证他们的安全,之后希望他们从越后一带登陆,不过仍然多次发生渤海使者在出羽遇害的事件。当然,大和朝廷是别有用心的,半岛三国只剩下新罗,要想和新罗争衡必然联合其北邻渤海国,这样才能形成夹击之势。到后来,日本又试图逼迫渤海承认自己是高句丽的后人,要他们效仿高句丽向日本称臣,不过这点渤海国始终不予配合,大和朝廷总是一厢情愿。日渤两国的外事往来持续了一百多年。

《续日本纪》载“(天平五年即公元733年)十二月己未,出羽栅移置于秋田村高清水冈。又于雄胜村建郡居民焉。”

这条短短的记录却有着深刻的意义。658年到660年阿倍比罗夫收服饱田、渟代、津轻、渡岛、胆振、后志六郡,虽然他们均由当地虾夷人自治,但终究已可算作日本的领土。然而此时大和朝廷在东北还只停留在置赐、多贺一带,实际上无法从陆路到达六郡,即那里只是由海路联系着的“飞地”。708年出羽郡设立,712年出羽国建立,但由于今秋田县南部地区仍然是虾夷人的领域,飞地的状况并没有本质上的变化。而733年出羽栅从最上川口北迁至高清水冈,则意味着今秋田县南部也被大和朝廷纳入控制范围之内,从而将出羽国与北方六郡连成一片,后来在秋田南部建立了河边郡。而雄胜郡的建立又大大充实了出羽接近多贺城的区域,为日后大野东人努力打通陆奥和出羽之间的通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是一块奥羽一体的重要基石。

从708年出羽建郡至此,25年多的经略终于使出羽国基本形成规模,成为大和朝廷征夷事业可以依赖的突出根基。出羽国府迁至秋田后,出羽国司便常以秋田城介指称,由此可见出羽北迁的深远影响。伴随着出羽国的蓬勃发展,陆奥也逐渐巩固了仙台平野,对虾夷人的战争已经从国战转变为平乱。

《续日本纪》载“(天平八年即公元736年夏四月)戊寅,赐陆奥、出羽二国有功郡司及囚俘二十七人爵,各有差。……九年(公元737年)春正月……丙申,先是,陆奥按察使大野朝臣东人等言:‘从陆奥国达出羽栅,道经男胜,行程迂远。请征男胜村,以通直路。’于是,诏持节大使兵部卿从三位藤原朝臣麻吕、副使正五位上佐伯宿祢丰人、常陆守从五位上勋六等坂本朝臣宇头麻吕佐等,发遣陆奥国,判官四人,主典四人。……夏四月……戊午,遣陆奥持节大使从三位藤原朝臣麻吕等言:‘以去二月十九日到多贺栅,与镇守将军从四位上大野朝臣东人共平章。且追常陆、上总、下总、武藏、上野、下野等六国骑兵总一千人,开山海两道。夷狄等咸怀疑惧,仍差田夷远田郡领外从七位上远田君雄人。遣海道,差归服狄和我君计安垒。遣山道,并以使旨慰喻镇抚之。仍抽勇健一百九十六人委将军东人,四百五十九人分配玉造等五栅,麻吕等帅所余三百四十五人镇多贺栅。遣副使从五位上坂本朝臣宇头麻佐镇玉造栅,判官正六位上大伴宿祢美浓麻吕镇新田栅,国大掾正七位下日下部宿祢大麻吕镇牡鹿栅,自余诸栅各依旧镇守。二十五日,将军东人从多贺栅发。四月一日,帅使下判官从七位上纪朝臣武良士等,及所委骑兵一百九十六人、镇兵四百九十九人、当国兵五千人、归服狄俘二百四十九人,从部内色麻栅发。即日到出羽国大室驿。出羽国守正六位下田边史难破将部内兵五百人、归服狄一百四十人,在此驿相待以三日。与将军东人共入贼地,且开道而行。但贼地雪深,马独难得。所以雪消草生,方始发遣。同月十一日,将军东人回至多贺栅,自导新开通道总一百六十里,或克石伐树,或填涧疏峰。从贺美郡至出羽国最上郡玉野八十里,虽总是山野,形势险阻,而人马往还无大艰难。从玉野至贼地比罗保许山八十里,地势平坦,无有危险。狄俘等曰:“从比罗保许山至雄胜村五十余里,其间平,唯有两河,每至水涨,必用船渡。”四月四日,军屯贼地比罗保许山。先是,田边难波状称:“雄胜村俘长等三人来降,拜首云:‘承闻官军欲入我村,不胜危惧。故来请降者。’”东人曰:“夫狄俘者甚多奸谋,其言无恒,不可辄信。而重有归顺之语,仍共平章。”难波议曰:“发兵入贼地者,为教喻狄俘筑城居民,非必穷兵残害归服。若不许其请,凌厌直进者,俘等惧怨,遁走山野。劳多功少,恐非上策。不如示官军之威,从此而返。然后,难破训以服顺,怀以宽恩。然则城郭易守,人民永安者也。”东人以为然矣。又东人本计:“早入贼地,耕种贮榖,省运粮费。而今春大雪倍于旧年,由是不得早入耕种,天时如此,已违元意。其唯营造城郭一朝可成,而守城以人,存人以食。耕种失候,将何取给?且夫兵者,见利则为,无利则止。所以引军而旋,方待后年始作城郭。但为东人自入贼地,奏请将军镇多贺栅。今新道既通,地形亲视,至于后年,虽不自入可以成事者。”臣麻吕等愚昧,不明事机。但东人久将边要,鲜谋不中,以亲临贼境,察其形势,深思远虑,量定如此。谨录事状,伏听敕裁。但今间无事,时属农作,所发军士且放且奏。’”

这是《续日本纪》中少有的长篇叙事书文,详细讲述了737年大野东人打开陆奥、出羽通道的过程。正月,藤原麻吕被任命为持节大使,于二月十九带领关东的一千骑兵到达多贺。此后,分兵加强多贺、玉造、新田、牡鹿等重镇的防守。后大野东人从多贺到色麻,率领步骑囚俘近六千人进入出羽国大室驿,与田边难波会合。大军开山修路,导通了一百六十里的道路,从多贺至贺美、最上郡的玉野,再到比罗保许山、到雄胜。在田边难波建议下,大野东人将对虾夷人的策略由压制转变为和睦。因为大雪和虾夷人的表面臣服,大野东人决定暂停修筑雄胜城,率军返回多贺。大野东人认为因无法及时耕种粮食,解决士兵的粮草问题,所以不宜立刻建城,而应当等到在虾夷人领地内种植了谷物之后才进军。于是,藤原麻吕禀报朝廷,返回都城。上引文已颇详尽,此不复赘言。虽然这次征伐名义上的最高指挥官是藤原麻吕,但他一概听从大野东人的建议,所以事实上的主角还是东人。后来在738年有虾夷囚俘115人迁往摄津,62人迁到筑后。这大约也是这次军事行动的成绩吧。

(图4、打开奥羽通道)

另外,从8世纪初到9世纪中期,大和朝廷在奥羽大规模建设驿路,将各个据点逐渐连接起来。大野东人在737年的这次道路开辟也是这个宏伟计划中的一环,对于使陆奥和出羽结合起来共同征服虾夷有着重要的作用。进一步的讨论这个问题已远远超出本文的范围,详情可以参考中村太一的《陆奥、出羽地域的古代驿路及其变迁》。

藤原麻吕一行此后便返回都城,不料却因此丧命。《续日本纪》载“六月……丙寅,中纳言正二位多治比真人县守薨。……秋七月……乙酉,参议兵部卿从三位藤原朝臣麻吕薨。……八月……参议式部卿兼太宰帅正三位藤原朝臣宇合薨。”这就是天平九年那场天花的结果,朝臣和百姓多有死亡,九州到本州包括都城都一片萧条。多治比县守、藤原宇合及藤原麻吕都是曾经征过夷的大臣,也都在这年去世。藤原家武智麻吕、房前也都去世,藤原的势力一下跌到了谷底。起初,由于藤原氏的势力,藤原宇合之子广嗣在父亲患天花死后第二个月就由从六位上连升三级到从五位下,天平十年(公元738)四月荣升式部少辅兼大养德守。但广嗣同年十二月就遭到橘氏排挤被降为太宰少贰,理由是他为人凶恶、奸诈。而有趣的是天平十一年(公元739年)四月接替广嗣成为大养德守的正是曾和广嗣的父亲宇合一同征过夷的大野东人。天平十二年(公元740年),藤原广嗣在九州掀起叛乱,广嗣军集于筑紫。朝廷立刻以大野东人为征西大将军,派其前往剿灭。此时,这位当年的陆奥按察使已经成为全国闻名的战将。东人之父果安在壬申之乱中就非常活跃,东人也一定是因为遗传了父亲的武勇而被派往陆奥与虾夷会战,此刻又征剿藤原广嗣的。十月九日,广嗣率一万军队到达板柜川准备与大野东人决战。东人展开宣传攻势,大批判军投降。交战时叛军也缺乏战斗力,很快崩溃。广嗣试图逃往朝鲜半岛,但遇台风而不成,后被俘遭杀害。由此,大野东人更立一功,被升为从三位平城京留守,两年后去世。

虽然大野东人有着骄人的战功,和藤原家族也有着奇怪的渊源(如宇合、麻吕、广嗣),不过我们所关心的仍然是他在征夷史上的作用。720年前任陆奥按察使上毛野广人被杀,此后大野东人开始担任职权强化后的按察使一职。东人724年修筑多贺城,协助藤原宇合平定虾夷暴乱,728年新设白河军团,改丹取军团为玉造团,737年又开辟奥羽通道,其间多次增设新郡,向朝廷奏请嘉赏归服的虾夷头人,直到739年被调入京。大野东人在陆奥经营,前后不到二十年,但是对于整个东北的形势有了相当正确地把握,对于朝廷制定征服虾夷的战略有着重要的意义。虽然他没有像征讨北陆的大彦命、东征的日本武尊和北征的阿倍比罗夫那样将大片领土纳入大和版图,但是他也是不可忽视的人物,前三人如果是创业者的话,那么他就是守成有功的第一人。

2019年4月1日,邻国日本公布了新年号“令和”,这一年号将自5月1日起正式启用,而现用年号“平成”则将在4月30日停用。自公元7世纪“大化”年号以来,日本历史上有据可考的247个年号全部出自我国古代经典,可见古代中国文化对该国的深厚影响。那么就让民族文化为你介绍,哪些日本年号来自我国古代典籍。

日本现新年号令和

当地时间4月1日上午,日本政府公布新年号为“令和”。5月1日开始,日本将从平成时代进入到令和时代。“令和”出自日本古籍《万叶集》诗句“于时初春令月,气淑风和,梅披镜前之粉,兰薰佩后之香。”是首次出自日本古籍的年号。

《万叶集》是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相当于日本的《诗经》,所收诗歌主要为公元4世纪至8世纪中叶的长短和歌。一般认为《万叶集》经多年、多人编选传承,经数人校正审定才成今传版本。

这些日本年号来自我国古代典籍

迄今为止,日本共有247个年号,一直以中国古籍为依据来制定,除“天平感宝”、“神护景云”等奈良时代的5个例外,均由2个汉字组成,而且从未使用过平假名和片假名。

由于日本天皇在彰显自己权威和特色的同时也会加入迎来长久而美好时代的愿望,特定汉字被反复使用。其中次数最多的是“永”字,达29次。“元”和“天”字各27次,“治”为21次,“应”20次,“正”“长”“文”“和”各19次,“安”则使用过17次。

仅使用过1次的汉字有“吉”“胜”“泰”“白”“福”等30个。昭和的“昭”字也是其中之一。在决定昭和的时候,据称解释字义花了很多功夫。平成是第12次使用“平”字,“成”则是首度登场。

下面选取部分来自中国典籍的日本年号,以供参考:

养老:第44代天皇年号。出自《礼记》:“凡养老者,有虞氏以燕礼”;

嘉祥:第54代天皇年号。出自《汉书》:“是以百姓安,阴阳和,神灵应,而嘉祥见”;

延喜:第60代天皇年号。出自《尚书》:“延喜玉,王受德,天赐佩”;

长和:第67代天皇年号。出自《礼记》:“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

久安:第76代天皇年号。出自《晋书》:“建久安于万载,垂长世于无穷”;

承安:第80代天皇年号。出自《论衡》:“禹舜承安继治,任贤使能”;

安贞:第86代天皇年号。出自《易经》:“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德治:第94代天皇年号。出自《左传》:“德以治民,君请用之”;

平成:第125代天皇年号。出自《史记》和《尚书》,一为《史记·五帝本纪》:“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二为《尚书·虞书·大禹谟》:“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功。”

日本在今天公布了新的年号“令和”,将于5月1月起开始正式使用。日本目前年号为“平成”,是明仁天皇的年号,从1989年开始沿用至今,因为明仁天皇此前出动提出禅位,所以才会诞生新的年号。日本此前采用的年号基本上都是出自我国的典籍,那这次的“令和”究竟又有着怎样的典故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令和”的出处,还有其中蕴藏的意思,感兴趣的话就来一起看看吧。

“令和”出自日本古籍《万叶集》。自645年日本启用首个年号“大化”以来,过去247个年号中辨明出处的均出自中国古籍,多数是《四书五经》等唐代之前的古典文献。比如“昭和”出自《尚书》的“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平成”出自《史记》的“内平外成”和《书经》的“地平天成”。因为此前负责选择年号的专家多由通晓中国古典文化的学者担任。

令和,是摘取《万叶集》的“令月”与“风和”拼凑而成。“令月”还是典出中国,意为吉月,出自于《仪礼·士冠礼》,“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 郑玄 注:“令、吉,皆善也。”

本次年号的诞生全过程分为多个步骤。

首先由各界学者们开会给出提案;随后,根据学者们的意见,甄选出5个新年号的候补方案;经过大约45分钟的会议后,参议院和众议院也将给出意见,最后由全体内阁成员在内阁会议上进行协商并选出最终的新年号。

为了此次年号的修改,日本政府从日本文学、中国文学、日本史学、东亚史学等各大领域选出9位“业内大咖”,丰富新年号的文化意义。

新年号除了需要丰富的文化内涵,选取年号时,日本也遵循着其独有的标准——符合国民理想、2个汉字、容易书写、读音方便、迄今不曾被用过的、非常用名词。

此外,本次选择新年号的条件也有诸多限制,政府会尽量回避民众预测人气甚高的那一些,并且还将回避首字母与明治以来年号相同的“M、T、S、H”(明治、大正、昭和、平成)的方案。

据悉,日本的年号从“大化”到“平成”,总共援引了77部中国古代文献,而这些文献半数以上是中国唐代之前的作品。其中,《尚书》最为热门,共有36个年号出自于此。

例如,年号“昭和”便是出自《尚书·尧典》的“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而即将成为过去的“平成”则是出自《史记·五帝本纪》中的“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以及《尚书·虞书·大禹谟》之中的“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功”。

2019年4月1日,邻国日本将公布新的年号,这个在历史文化上与我国息息相关的国家,过去从“大化”到“平成”,有出处可考的247个年号,全部引用自我国的古典著作,体现了古代中国在东亚地区深厚的文化影响力。那么就让民族文化为你介绍,2019日本新的年号是什么,平成之后的年号是什么。

2019日本新的年号是什么出自我国经典吗

2019年4月1日,日本政府公布新年号为“令和”,将从2019年5月1日起正式使用。现在的“平成”年号(1989年1月8日启用)将于4月30日停止使用。

新年号“令和”是首次出自日本古籍《万叶集》的年号,字面意思有“美好而和平”的意思,出自《万叶集》卷五《梅花歌序》:“于时初春令月,气淑风和,梅披镜前之粉,兰薰佩后之香。”

自645年日本启用首个年号“大化”以来,过去247个年号中辨明出处的均出自中国古籍,多数是《四书五经》等唐代之前的古典文献。比如“昭和”出自《尚书》的“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平成”出自《史记》的“内平外成”和《书经》的“地平天成”。因为此前负责选择年号的专家多由通晓中国古典文化的学者担任。

日本过去247个年号出自中国古籍

日本年号选定过程中非常重视汉字的出典。在日本从“大化”到“平成”的247个年号中,能够确认到出处的年号全部引用自中国的古典著作,共出自77部中国古代文献,这些文献半数以上是唐代之前的作品。

其中,有36个年号出自《尚书》,27个出自《易经》,25个出自《文选》,24个出自《后汉书》,21个出自《汉书》,出自《晋书》和《旧唐书》的年号各有16个之多。

比如,日本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明治天皇的年号“明治”,就出自《易经·说卦传》中的“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

而日本现用的“平成”年号,典出《史记》和《尚书》,一为《史记·五帝本纪》中的“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二为《尚书·虞书·大禹谟》之中的“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功”,是取其“内外、天地能够和平”的意思。

截至目前的“平成”,日本从7世纪“大化”年号以来总计使用过247个年号,而这些年号中使用的汉字只有72个。

在这72个汉字中,使用频率最多的是“永”字,共使用过29次;其次是“天”和“元”,各使用过27次;接下来是“治”,21次;第五位是“应”,20次。而由这前5位汉字组成的年号共计115个,占全部年号的约466%。排名第6-10位的汉字是“正、文、和、长、安”。

包括排名前十汉字的年号共有176个,占全部的713%。而仅由前十名汉字组成的年号就有41个,其中包括“天应”、“文永”和“元治”等。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