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年代排序列表?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2浏览:4收藏

中国历史年代排序列表?,第1张

夏朝过了,就是商朝,商朝过来就是周朝,周朝过了是春秋,春秋过了,是战国,战国过了,是秦朝。秦朝过了是汉朝汉朝过了是三国三国过了是晋,晋朝过了是南北朝,南北朝过了是隋朝,隋朝过了是唐朝,唐朝过了是宋朝,宋朝过了是元朝元朝过了,是明朝,明朝过了是清朝,清朝过了是民国,民国过了是新中国。

  按照时间顺序来分: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是由战国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传三世,共两帝一王,国祚共十四年。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十九年。

  明朝(1368-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传十二世,历经十六帝,享国276年。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一帝,享国二百六十八年。——常识历史篇。

炎帝 神农氏

黄帝 轩辕氏

少昊 金天氏

颛顼 高阳氏

帝喾 高辛氏

帝挚 高辛氏

唐尧 放勋

虞舜 重华

夏:(启以后)公元前2197--1766 共432年 姓,共传十四世,

十七王,建都:安 (今山西雯县)。

1、宗神夏禹 ??年 2、帝启 9年 3、太康 29年 4、仲康 l3年

5、帝相 28年 --(羿-寒浞) 40年 6、少康 22年 7、帝抒 17年

8、帝槐 26年 9、帝芒 l8年 lO、帝泄 l6年 l1、不降 59年

l2、帝扃 2l年 l3、胤甲 2l年 l4、帝孔甲 3l年 l5、帝皋 l1年

l6、帝发 l9年 17、履癸 53年。

周;分西周、东周,姬姓,建都:镐京(西安)、洛阳。

西周:公元前l122--770 共353年。历十二帝。建都:镐京。

l、武王发 7年 2、成王诵 37年 3、康王钊 26年 4、昭王瑖 5l年 5、穆王满 55年

6、共王紧扈 l2年 7、懿王囏 25年 8、孝王辟方 15年 9、夷王变 16年

l0、厉王胡 37年 -共和时代 l4年- ll、宣王靖 46年 12、幽王宫湼 ll年。

武王之前还有:古公亶父(太王)、季历、文王,虽有强大的势力,但在名义上

仍是商朝属下的一个诸候国。

东周:公元前77O--225 共545年,历二十六帝。建都:洛阳。

l、本王宜臼 5l年 2、桓王林 23年 3、庄王铊 15年 4、厘王胡齐 5年 5、惠王阆

25年 6、襄王郑 33年 7、顷王壬臣 6年 8、匡王班 6年 9、定王瑜 2l年

1O、简王夷 14年 11、灵王泄心 27年 l2、景王贵 25年 13、悼王猛 1年

l4、敬王匈 44年 15、元王仁 7年 l6、贞定王介 28年 17、哀王去疾 1年

18、思王叔 1年 19、考王嵬 15年 20、威烈王午 44年 2l、安王骄 26年

22、烈王喜 7年 23、显王扁 48年 24、慎靓王定 6年 25、赧王延 59年

26、东周君杰 7年。

春秋战国:

春秩,公元前77O--475,战国,公元前475--22l年。周东迁后,实力大为削弱,全国

处于四分五裂割据的状态,大小国家约有一百二十多个。经过不断兼并,到战国初年,

也有十几个国家,大国有秦、楚、韩、赵、魏、齐、燕七国,即有名的“战国七雄”。

因为太多,各王室姓氏一下难以查找,敬请原谅。

秦:(统一后)公元前22l--2Ol 共15年,历三帝,嬴姓,建都:咸阳。

1、始皇帝政 12年 2、二世胡亥 3年 3、子婴 l年。

汉:公元前206--公元22O年,包括西汉和东汉(也和前汉和后汉)。在两汉之际,还有

王莽、刘玄两个短暂的统治时期。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长安。

l、高祖帮 12年。

2、惠帝盈 7年。

3、少帝(吕后专政) 8年。

4、文帝桓 23年。

5、景帝启 l6年。

6、武帝彻 年号:建元,54年。

7、昭帝弗陵 始元,l3年。

8、宣帝询 本始,25年。

9、元帝爽 初元,16年。

lO、成帝骜 建始,26年。

ll、哀帝欣 建平, 6年。

12、平帝珩 元始, 5年。

l3、孺子婴 居摄, 3年。

新朝:公元9--25 共17年,建都:长安。

l、王莽,始建国,l5年。

2、淮阳王刘玄 更始,3年。

东汉:公元25--220,共195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洛阳。

1、光武帝秀 建武 33年。

2、明帝庄 永平 l8年。

3、章帝炟 建初 l3年。

4、和帝肇 永元 17年。

5、殇帝隆 延平 1年。

6、安帝佑 永初 19年。

7、顺帝保 永建 l9年。

8、冲帝炳 永加 l年。

9、质帝钻 本初 l年。

lO、桓帝志 建和 2l年。

ll、灵帝宏 建宁 22年。

12、少帝辨 光熹 1年。

l3、献帝协 初平 32年。

三国:三国始于22O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国代魏。但史家往往以l9O年董卓挟汉献

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O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魏: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历五帝,建都:许昌。

l、文帝丕 黄初 7年。

2、明帝睿 太和 13年。

3、齐王芳 正始 14年。

4、高贵乡公髦 正元 7年。

5、常道乡公奂 景元 6年。

曹:建安十八年,曹封为魏公,建魏国,虽已是皇帝,但名义上还为汉臣。

后子曹丕追尊魏武帝。

蜀:公元22l--243,共43年,刘姓,历二帝,建都:成都。

l、昭烈帝备 章武 3年。

2、后主 禅 建兴 4l年。

吴:公元222--28O 共59年,孙姓,历四帝,建都:建业。

l、大帝 权 黄武 31年。

2、会稽王亮 建兴 7年。

3、景帝 休 永安 7年。

4、乌程候皓 元兴 l7年。

晋:

西晋:265--316 共5l年,历四帝,先都洛阳,后迁长安。

1、武帝司马炎 泰始 25年。

2、惠帝司马衷 永熙 17年

3、怀帝司马炽 永加 5年。

4、憨帝司马业 建兴 4年。

东晋:317--4O2 共1O4年。历十一帝,建都:金陵

l、元帝司马睿 建武 6年。

2、明帝司马绍 太宁 3年。

3、成帝司马衍 咸和 17年。

4、康帝司马岳 建元 2年。

5、穆帝司马聃 永和 l7年。

6、哀帝司马丕 隆和 4年。

7、废帝司马奕 太和 6年。

8、简文帝司马昱 咸安 2年。

9、孝武帝司马曜 宁康 24年。

l0、安帝司马德宗 隆安 22年。

ll、恭帝司马德文 元熙 2年。

十六国:304--439 十六国建立可分前后二期:前期的政权有:蜀(成汉)、汉和前赵、

后赵、前燕、前秦、前凉。还有鲜卑拓跋部的‘代’和冉闵的‘魏’不在十六国

内。后期的政权有:后秦、后燕、南燕、北燕、后凉、南凉、西凉、北凉、西秦、

夏。此外还有‘西燕’不在十六国内。

蜀: 303--347 共七个皇帝 建都:成都。

l、李 特 2年 2、李 流 l年。3、李 雄 30年 4、李 班 l年 5、李 期 3年

6、李 寿 5年 7、李 势 5年。

前赵:304--329 匈奴 建都:平阳(山西临汾) 历五帝

l、刘 渊 6年 2、刘 和 l年 3、刘 聪 8年 4、刘l 杰 l年 5、刘 曜 l3年

后赵:319--352 历7帝,羯族人,建都:襄国(河北邢台)。

l、石 勒 l5年 2、石 弘 l年 3、石 虎 l5年 4、石 世 l年 5、石 遵 l年

6、石 祗 ?年 7、冉 闵 3年。

前燕:357--37O 历三帝,鲜卑族,建都:邺(河北临漳)。

l、慕容皝 15年 2、慕容儁 1l年 3、慕容暐 1l年。

前秦:351--394 历六帝,氐族,建都:长安

l、符 健 4年 2、符 生 3年 3、符 坚 27年 4、符 丕 2年 5、苻 登 9年

6、符 荣 l年

前凉:313--376 汉族,历7帝,建都:姑臧。

l、张 茂 5年 2、张 骏 22年 3、张重华 9年 4、张耀灵 l年 5、张 祚 3年

6、张玄靓 9年 7、张天钖 l2年。

后秦:384--4l7 羌族,历3帝,建都:长安。

l、姚 苌 8年 2、姚 真 22年 3、姚 弘 2年。

后燕:384--409 鲜卑族,历5帝,建都:中山。

l、慕容垂 l3年 2、慕容宝 3年 3、慕容盛 3年 4、慕容熙 7年 5、高 云 3年。

南燕:398--4lO 鲜卑族,历二帝,建都:广固(山东益都)。

1、慕容德 7年 2、慕容超 6年。

北燕:409--436 汉族,历二帝,建都:昌黎。

l、冯 跋 22年 2、冯 弘 6年。

后凉:386--4O3 氐族,历四帝,建都:姑臧。

1、吕 光 13年 2、吕 绍 l年 3、吕 篡 1年 4、吕 隆 1年。

南凉:397--4l4 鲜卑族,历三帝,建都:乐都。

l、秃发乌狐 3年 2、秃发利鹿狐 3年 3、秃废傉檀 13年。

西凉:4O0--42O 汉族,历二帝,建都:敦煌。

l、李 暠 17年 2、李 歆 4年。

北凉:397--439 匈奴,历三帝,建都:张掖。

1、段 业 4年 2、沮渠蒙逊 33年 3、沮渠牧犍 7年。

西秦:385--43l 鲜卑族,历四帝,建都:金城(皋兰)。

1、乞伏国仁 3年 2、乞伏乾归 24年 3、乞伏炽磐 l6年 4、乞伏暮末 4年。

夏:4O7--43l 匈奴,历三帝,建都:统葛(陕西横山)。

l、赫连勃勃 19年 2、赫连 昌 4年 3、赫连 定 4年。

南北朝:

南朝为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建都:建康(南京)

宋 42O--479年。共6O年八个皇帝。

一、武帝刘 裕 永初 3年。

二、少帝刘义符 景平 2年。

三、文帝刘义隆 元加 30年。

四、孝武帝刘骏 孝建 11年。

五、废帝刘予业 永元 l年。

六、明帝刘 彧 秦始 8年。

七、后废帝刘昱 元徴 5年。

八、顺帝刘 准 升明 3年。

齐:479--5Ol,共23年,七个皇帝。

一、高帝肖道成 建元 4年。

二、武帝肖 赜 永明 ll年。

三、废帝肖昭业 隆昌 l年。

四、废帝肖昭文 延兴 l年。

五、明帝肖 鸾 建武 5年。

六、东昏侯宝卷 永元 13年。

七、和帝肖宝融 中兴 l年。

梁:502--557,共56年,四个皇帝。

一、武帝肖 衍 天监 48年。

二、简文帝肖纲 大宝 2年。

三、元帝肖 绎 承圣 4年。

四、敬帝肖方智 绍泰 3年。

陈:557--589,共33年,五个皇帝。

一、武帝陈霸先 永定 3年。

二、文帝陈 倩 天加 7年。

三、废帝陈伯宗 光大 2年。

四、宣帝陈 顼 太建 l4年。

五、后主陈叔宝 至德 7年。

北朝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王朝。

北魏:386--534,共l49年,ll个皇帝。鲜卑拓跋氏,建都: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

l、道武帝珪 23年 2、明元帝嗣 15年 3、太武帝寿 28年 4、文成帝睿 14年

5、献文帝弘 6年 6、孝文帝宏 29年 7、宣武帝恪 l6年 8、孝明帝诩 12年

9、孝庄帝子攸 3年 1O、节闵帝恭 1年 l1、安定王朝 l年。

东魏:534--550,共l7年,只有一个皇帝:孝静帝善见,建都:邺。

西魏:535--557,共23年,四个皇帝,建都:长安。

l、孝武帝修 2年 2、文帝宝炬 17年 3、废帝钦 2年 4、恭帝廓 3年。

北齐:55O--577,共28年,五i个皇帝。高姓,建邱。

1、文宣帝洋 lO年 2、孝昭帝演 l年 3、武成帝湛 4年 4、后主纬 11年

5、幼主恒 1年。

北周:557--58l,共25年,五个皇帝,宇文氏,建都:长安

1、孝愍帝觉 l年 2、明帝毓 4年 3、武帝邕 l8年 4、宣帝赟 l年

5、静帝阐 2年。

隋朝:58l--6l8 杨姓 建都:长安(西安)

一、文帝杨坚 开皇 24年。(文帝有二个年号:开皇58l--60O、仁寿60l--6O4)

二、炀帝杨广 大业 12年。

三、恭帝杨侑 义宁 l年。

隋朝只有三帝,共37年。

唐朝 618--9O7 李姓 建都:长安

一、高祖 渊 武德 9年。

二、太宗世民 贞观 23年。

三、高宗 治 永徽 34年。

四、中宗 显 嗣圣 1年。

五、武则天 垂拱 21年。

六、中宗(复辟) 神龙 5年。

七、睿宗 旦 景云 3年。

八、玄宗隆基 先天 43年。

九、肃宗 亭 至德 7年。

十、代宗 豫 宝应 17年。

十一、德宗 适 建中 26年。

十二、顺宗 诵 永贞 l年。

十三、宪宗 纯 元和 l5年。

十四、穆宗 恒 长庆 4年。

十五、敬宗 湛 宝历 2年。

十六、文宗 昂 太和 14年。

十七、武宗 炎 会昌 6年。

十八、宣宗 忱 大中 13年。

十九、懿宗 漼 咸通 l4年。

二十、僖宗 儇 乾符 l5年。

二十一、昭宗 晔 龙纪 16年。

二十二、哀帝 祝 天佑 3年。

唐朝二十二位皇帝(有的记载二十位,武周政权不计在内),统治唐朝29O年。

五代十国 9O7--96O

五代:

后梁:9O7--923,共16年。 朱姓 建希:汴梁

一、太祖全忠 开平 6年。

二、末帝友贞 乾化 11年。

后唐:923--936 共14年。 李姓 建都:洛阳

一、荘宗存勗 同光 4年。

二、明宗嗣源 天成 8年。

三、愍帝从厚 应顺 l年。

四、废帝从珂 清泰 2年。

后晋 936--946 共1l年 石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敬塘 天福 7年。

二、出帝重贵 开运 4年。

后汉 947--95O 共4年 刘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知远 天福 2年。

二、隐帝承佑 乾佑 2年。

后周 951--960 共lO年 郭姓、柴姓 建都:汴梁

一、太祖 威 广顺 3年。

二、世宗 荣 显德 6年。

三、恭德宗训 l年。

十国:

前蜀:9O7--925 建都:成都

一、王 建 12年。

二、王 衍 8年。

吴: 892--937 建都:杨卅

一、杨行密 15年。

二、杨 渥 3年。

三、杨隆演 lO年。

四、杨 溥 l7年。

楚: 896--95l 建都:长沙

一、马 殷 35年。

二、马希声 2年。

三、马希范 l5年。

四、马希广 3年。

五、马希萼 2年。

六、马希崇 l年。

闽: 897--946 建都:福州

一、王审知 4O年。

二、王延均 3年。

三、王 昶 4年。

四、王延义 4年。

五、王延政 3年。

南唐: 937--975 建都:金陵

一、李 升 7年。

二、李 璟 l9年。

三、李 煜 l6年。

荆南:9O7--96建都:荆州

一、高季兴 22年。

二、高从海 20年。

三、高保融 l2年。

四、高保勗 l年。

五、高继冲 l年。

南汉:9O5--97l 建都:广州

一、刘 隐 12年。

二、刘 32年。

三、刘 玢 1年。

四、刘 晟 l6年。

五、刘 鋹 l3年。

吴越:893--978 建都:钱塘

一、钱 鏐 41年。

二、钱元瓘 lO年。

三、钱 佐 6年。

四、钱 倧 l年。

五、钱 俶 40年。

北汉:951--979 建都:太原

一、刘 崇 4年。

二、刘 钧 l4年。

三、刘继恩 l年。

四、刘继元 1l年。

后蜀:933--965 建都:成都

一、孟知祥 l年。

二、盈 昶 3O年。

宋朝(分北宋与南宋)

北宋 960--1127,共l68年。赵姓,历九帝。建都:汴梁

一、太祖匡胤,建隆。在位16年。

二、太宗光义,太平兴国,在位22年。

三、真宗 桓,咸平,在位25年。

四、仁宗 祯,天圣,在位41年。

五、英宗 曙,治平,在位 4年。

六、神宗 顼,熙宁,在位18年。

七、哲宗 煦,元佑,在位15年。

八、徵宗 佶,建中靖国,在位25年。

九、钦宗 桓,靖康,在位2年。

南宋:1127--l279,共152年。历九帝,赵姓。建都:临安(杭州)。

一、高宗构,建炎,在位36年。

二、孝宗昚,隆兴,在位27年。

三、光宗敦,绍熙,在位 5年。

四、宁宗扩,庆元,在位3O年。

五、理宗盷,宝庆,在位4O年。

六、度宗禥,咸淳,在位10年。

七、恭帝显,德佑,在位 2年。

八、瑞宗昰,景炎,在位 3年。

九、帝 昺,祥兴,在位 3年。

元朝:l279--l368,共90年。历十一帝奇渥温氏,建都:燕京(北京)。

一、世祖忽必烈,至元,在位15年。

二、成宗铁木耳,元贞,在位13年。

三、武宗 海山,至大,在位 4年。

四、仁宗爱育万拔力八达,皇庆,在位 9年。

五、英宗硕德八刺,至治,在位 3年。

六、泰定帝也孙铁木耳,泰定,在位 5年。

七、大顺帝阿速吉八,大顺,在位 1年。

八、明宗和世瑓,天历,在位 2年。

九、文宗图铁木耳,至顺,在位 5年。

十、宁宗懿璘质班,至顺,在位 l年。

十一、顺帝托权铁木耳,元统,在位36年。

明朝皇帝有的记载十位,天顺未列入。

据明初官修《元史》记载,自成吉思汗建国迄元顺帝出亡(l206--l368),通称元朝。

明朝:1368--l644,共277年,历十六帝,朱姓,建都:南京,成祖移至北京。

一、太祖元璋,洪武,在位3l年。

二、惠帝允炆,建文,在位 4年。

三、成祖 棣,永乐,在位22年。

四、仁宗高炽,洪熙,在位 1年。

五、宣宗瞻基,宣德,在位l0年。

六、英宗祁镇,正统,在位14年。

七、景帝祁钰,景泰,在位 7年。

英宗祁镇,天顺,在位 8年。(复辟)

八、宪宗见深,成化,在位23年。

九、孝宗佑樘,弘治,在位18年。

十、武宗厚照,正德,在位l6年。

十一、世宗厚熜,嘉清,在位l6年。

十二、穆宗载垕,隆庆,在位 6年。

十三、神宗翊钧,万历,在位47年。

十四、光宗常洛,泰昌,在位 l年。

十五、熹宗由校,天启,在位 7年。

十六、思宗由检,崇祯,在位17年。

李自成

大西

张献忠,年号大顺

南明

福王 朱由崧,年号弘光 Z}(n

唐王 朱聿键,年号隆武 g

桂王 朱由榔,年号永历

清朝:l644--l9ll 共268年,历十帝(入关前两个皇帝:清太祖,年号天命和清太宗,

年号天聪不计在内)。满族,爱新觉罗氏。建都:北京。

一、世祖福临,为顺治,在位l8年。

二、圣祖玄烨,为康熙,在位61年。

三、世宗胤禛,为雍正,在位13年。

四、高宗弘历,为乾隆,在位6O年。

五、仁宗颙琰,为嘉庆,在位25年。

六、宣宗旻宁,为道光,在位30年。

七、文宗奕詝,为咸丰,在位1l年。

八、穆宗载淳,为同治,在位l3年。

九、德宗载湉,为光绪,在位34年。

十、溥 仪,为宣统,在位 3年。

中华民国

中华帝国

中华帝国皇帝 袁世凯,年号洪宪

1 初中文言文按朝代排列

这个问题问得好!春秋:《论语》选自《论语十则》作者:孔子及其众弟子春秋:《曹刿论战》选自《左传》作者左丘明战国:《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作者孟子及其门人战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作者孟子及其门人西汉:《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作者刘向(编者)三国:《出师表》选自《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诸葛丞相集》作者诸葛亮 东晋:《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选自《陶渊明集》北魏:《三峡》作者郦道元选自《水经注》唐朝:《马说》作者韩愈选自《韩愈文选》唐朝:《陋室铭》作者刘禹锡选自《全唐文》唐朝:《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选自《柳河东集》北宋:《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选自《范文正公集》北宋:《醉翁亭记》作者欧阳修选自《欧阳修散文选集》北宋:《爱莲说》作者周敦颐选自《周元公集》北宋:《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选自《东坡志林》明朝:《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作者宋濂选自《宋学士文集》注:我写的都是考纲规定的中考默写篇目,其余的一些书本文言文没有,并且以上皆是文言文,古诗词并未选取。

希望能帮到你,自己打的,百度上搜不到的。

2 初中语文重点文言文按朝代排列加作者朝代

(一): 《论语十则》 春秋 孔子(二): 《曹刿论战》 春秋末年 左丘明 选自《左传》(三): 《鱼我所欲也》 战国 孟子 选自《孟子•告子上》(四):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战国 孟子 选自《孟子告子下》(五): 《出师表》 三国 诸葛亮(六): 《桃花源记》 东晋 陶潜(七): 《三峡》 北魏 郦道元(八): 《马说》 唐 韩愈 大约作于795—800 (九): 《小石潭记》 唐 柳宗元 写于805年(十): 《陋室铭》 唐朝 刘禹锡(十一):《醉翁亭记》 北宋 欧阳修 写于1046年八月(十二):《岳阳楼记》 北宋 范仲淹 写于1046年九月(十三):《爱莲说》 北宋 周敦颐 写于1071年(十四):《记承天寺夜游》 北宋 苏轼 写于1083年(十五):《送东阳马生序》 元末明初 宋濂1310-1381(十六):《童趣》 清 沈复。

3 关于初中学过的古诗文作者年代

孔子语录/《论语》

鱼我所欲也/《孟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曹刿论战/《左传》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出师表/诸葛亮

桃花源记/陶渊明

三峡/郦道元

杂说(四)/韩愈

陋室铭/刘禹锡

小石潭记/柳宗元

岳翁楼记/范仲淹

醉翁亭记/欧阳修

爱莲说/周敦颐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关睢/《诗经》

蒹葭/《诗经》

观沧海/曹操

饮酒/陶渊明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次北固山下/王湾

使至塞上/王维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行路难/李白

望岳/杜甫

春望/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观刈麦/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雁门太守行/李贺

赤壁/杜牧

泊秦淮/杜牧

无题/李商隐

夜雨寄北/李商隐

相见欢/李煜

渔家傲/范仲淹

浣溪沙/晏殊

登飞来峰/王安石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水调歌头/苏轼

游山西村/陆游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过零丁洋/文天祥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己亥杂诗/龚自珍

这就够用了

4 初中三年古诗词年代,人名,排列列表

1、《论语》六则2、鱼我所欲也3、生于忧患,死欲安乐4、曹刿论战5、邹忌讽齐王纳谏6、出师表7、桃花源记8、三峡9、杂说10、陋室铭11、小石潭记 12、岳阳楼记 13、醉翁亭记 14、爱莲说 15、记承天寺夜游 16、送东阳马生序 1、关雎 2、蒹葭 3、观沧海 4、饮酒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次北固山下 7、使至塞上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9、行路难 10、望岳 11、春望 1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6、观刈麦 17、钱塘湖春行 18、雁门太守行 19、赤壁 20、泊秦淮 21、夜雨寄北 22、无题 23、相见欢 24、渔家傲 25、浣溪沙 26、登飞来峰 27、江城子 28、水调歌头 29、游山西村 30、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1、过零丁洋 32、天净沙 33、山坡羊潼关怀古 34、己亥杂诗 尽力而为,至于年代,人名,没分,要求高了,忘采纳。

5 初中人教版必背古诗文言文按年代排序年代相同的按作者出生时间排序

中学生必背古诗词(89篇)中学生必背古诗词1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2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4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头忽见。 5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6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8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9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10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11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 花。 12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13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拦。

14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15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16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17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18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嵋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19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20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乾。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21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22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23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24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25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古传, 如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 数百年。26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7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28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29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30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31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32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仗无时夜扣门。33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34夜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35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36望洞庭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憾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37黄鹤楼 崔颢 昔人。

6 高中语文课外文言文怎么提高,还有课外诗的赏析

首先要对文言文或诗歌的背景有所了比如作者、写作年代等,这些为诗歌整体的风格基调找到一个依托对于诗歌来说,首先是把整首诗歌分为起承转合四个部分,对于每个部分要找到其中的关键词和出彩的地方,而对诗歌的鉴赏中,特别要注意古典诗歌中景与情的融合,分析景要去分析情,分析情要展示为一种景致文言文的鉴赏首先要建立在读懂、读通、懂透的基础上,所谓读懂就是字句意思能够明白,做到准确断句,并联系上下文找出晦涩的段落的意思,在高考中并不需要每一句文言文都读懂,不懂得一定要看上下文;所谓读通,就是要找出每一个段之间的关系,一般文言文段落关系和现代文的区别也不是很大,理清段落间的关系就掌握了大的方向;最后是读透,读透就是要考虑为什么那段要说那些内容,这样才能做好翻译记得采纳啊。

有人说看金庸的小说,表面上看的是武侠,背地里是人性,顺便还能学到历史知识。没错,金庸创作的武侠小说,都脱离不了其特定时代背景,那么按照历史年代的话,应该如何排序?

(一)春秋战国-《越女剑》

毫无疑问,金庸的《越女剑》取材于先秦古籍《吴越春秋》、《艺文类聚》、古典小说《剑侠传》、《东周列国志演义》,其时代背景是在春秋末期的吴越争霸之时。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记载:"越有处女,出于南林,越王乃使使聘之,问以剑就之术"。

越女善剑之事,在历史上也却又其事,在金庸小说中这名越女名为阿青,而传她一手精妙绝伦的剑术师傅,竟是一头山中老白猿,而越国士兵得到了阿青指点剑术之后,战力大增,终于一举战胜了吴国。

对比其他金庸武侠世界的设定,《越女剑》无疑显得格外质朴,因为这里是没有内功的,而越女以一敌千的剑术,则完全是招式上的取胜。

(二)宋辽夏金-《天龙八部》

在跨越了周秦汉唐之后,金庸的笔锋一转直接来到了五国对峙的纷争之时,北宋哲宗时期,公元1100年,辽国、北宋、西夏、大理、吐蕃五国之间轮番较量。而最有意思之处在于,此书的几个男主角也基本上分属五国重要势力:

乔峰是辽国的南院大王、虚竹是西夏国的驸马、而段誉是大理国世子,甚至是大理国王、慕容复是鲜卑后裔。之所以采取如此复杂的时代背景,也正是因为如此一来才能为国仇家恨、民族大义、儿女情长辗转腾挪。

这部书里,不乏很多经典的武功设定,内功成为武学水平高低的重要评价标准,尤其以虚竹为代表。

(三)南宋时期-《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

南宋时期,宋金对峙的时候,蒙古国开始崛起,时间跨度从宋宁宗到成吉思汗去世。射雕中的主人公是郭靖和黄蓉,神雕中则是杨过和小龙女,将所有矛盾融入在南宋和蒙古征伐的历史背景中,个人情感和民族大义之间的取舍,无疑使得两部作品提升到了更高的境界。

射雕的高手以五绝为代表,到了神雕时,郭靖和杨过也逐渐跻身于五绝行列,整体武力值水平很高。

(四)明代-《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侠客行》

倚天中,明教中有一个叫做朱元璋的家伙,将整部书定位到了明朝。此时蒙古人统治中原,汉人、南人备受欺压与凌辱,故而天下豪杰奋起反抗。书中主角是张三丰、张翠山和张无忌,最终在明教教主张无忌手中,完成了反元大业的初创。

笑傲中,明教变成了日月神教,但显然时代还在明朝。此时的日月神教已经变成了地下反派势力,而武林正派则是以五座山为名的五岳剑派。《辟邪剑法》、《葵花宝典》、《独孤九剑》这几部武功典籍成为经典,至于高手,则以东方不败为尊。

侠客中,时代大致在明朝中后期,关于石破天的设定很有意思,这是之前的主角完全不同。他看似痴傻,却练成了绝世武功,而且武功之高,几乎是已经到了玄幻的程度,这在金庸的书里是不多见的。而最后的结局也是突然间戛然而止,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五)清代康熙-《鹿鼎记》、《连城诀》、《鸳鸯刀》

鹿鼎记中的主角,突破了金庸以往的做法,韦小宝被塑造成一个贪财好色、油嘴滑舌的小人物,清廷、天地会、藩王各方角力的同时,让这么一个小人物在各大势力中游刃有余、步步高升,不得不说很有深意。

连城诀时代稍后,大约是在韦小宝隐居以后。主要情节还是围绕着一条主线展开,即所谓反清复明的宝藏。鸳鸯刀以两把宝刀为引,讲述了一个“仁者无敌”的故事,很是老套,是一篇挽救《明报》》之作。

(六)清代乾隆-《书剑恩仇录》、《白马啸西风》、《雪山飞狐》

书剑的主角是陈家洛,设定是乾隆的弟弟,却领导着反清的地下组织红花会,政治上的蹩脚,人品上的低劣,让人很难喜欢这个角色。白马的背景大体是在乾隆平定回疆时期,是一个寻宝的故事。雪山的主角之一福康安,也是乾隆有关,是其私生子。

这个时期,其实武功在武侠世界中的作用越来越小了,毕竟“武功再高,也怕火枪”。热兵器的出现,让所谓的武林高手逐渐走向了穷途末路,就算是苗人凤、胡斐,也就是一枪毙命的节奏。

[大陆人教版小学历史教材]

三皇五帝始 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香港版本]

炎黄虞夏商,周到战国亡,秦朝并六国,赢政称始皇。

楚汉鸿沟界,最后属刘邦,西汉孕新莽,东汉迁洛阳。

末年黄巾出,三国各称王,西晋变东晋,迁都到建康,

拓跋入中原,国分南北方,北朝十六国,南朝宋齐梁,

南陈被隋灭,杨广输李唐,大唐曾改周,武后则天皇,

残皇有五代,伶官舞后庄,华歆分十国,北宋火南唐,

金国俘二帝,南宋到苏杭,蒙主称大汗,最后被明亡,

明到崇帧帝,大顺立闯王,金田太平国,时适清道光,

九传至光绪,维新有康梁,换位至宣统,民国废末皇,

五四风雨骤,建国存新纲,抗日反内战,五星红旗扬。

朝代

时间

都城

都城今址

杰出领袖

三皇

约前世纪-约前世纪

部落式生活

长江、黄河流域

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五帝

约前30世纪初-前21世纪初

部落式生活

长江、黄河流域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夏朝

前2070-前1600

阳城、安邑、斟鄩

河南登封县、山西夏县、河南洛阳

禹、启、少康

商朝

前1600-前1046

亳、西毫、奄、殷

河南郑州、河南洛阳、山东曲阜、河南安阳

汤、太戊、盘庚

周朝

前1046-前256

丰京、镐京、成周、王城

陕西西安

河南洛阳

周武王姬发

春秋

前770-前476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

战国

前475-前221

齐、楚、燕、韩、赵、魏、秦,史称“战国七雄”

周赧王59年(前256),秦灭周自次年(前255)起至秦王政25年(前222),史家以秦王纪年秦王政26年(前221)完成统一,称始皇帝

秦朝

前221-前206

雍都、咸阳

陕西凤翔县、陕西咸阳、西安

秦始皇嬴政

西楚

前206-前202

彭城

江苏徐州

西楚霸王项羽

西汉

前206-公元8年

长安、洛阳

陕西西安、河南洛阳

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

新朝

公元8年-公元23年

常安、洛阳

陕西西安、河南洛阳

新朝建兴帝王莽

玄汉

23-25

长安

陕西西安

更始帝刘玄

东汉

25-220

洛阳、长安、宛城

河南洛阳、陕西西安、河南南阳

汉光武帝刘秀

三国

220-280

220-266

洛阳、长安、邺城

河南洛阳、陕西西安、河北临漳县

魏文帝曹丕

蜀汉

221-263

成都、永安

四川成都、重庆市奉节县

汉昭烈帝刘备

222-280

建业、武昌、京口

江苏南京、湖北鄂州、江苏镇江

吴大帝孙权

晋朝

266-420

西晋

266-316

洛阳、长安

河南洛阳、陕西西安

晋武帝司马炎

东晋

317-420

建康

江苏南京

晋元帝司马睿

十六国③

306-439

赵明帝石勒、凉文王张骏

南北朝

南朝

420-589

420-479

建康

江苏南京

宋武帝刘裕

479-502

建康

江苏南京

齐高帝萧道成

502-557

建康、江陵

江苏南京、湖北荆州

梁武帝萧衍

557-589

建康

江苏南京

陈武帝陈霸先

北朝时期

北魏[拓跋氏,后改元氏]建国于丙戍(386)正月,初称代国,至同年四月始改国号为魏,439年灭北凉,统一北方。

代-北魏

386-534

盛乐、平城、洛阳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山西省大同市、河南省洛阳市

魏道武帝拓跋珪、魏孝文帝元宏

东魏

534-550

邺城

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

北齐

550-577

邺城、晋阳

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山西省太原市

齐文宣帝高洋

西魏

535-557

长安

陕西省西安市

北周

557-581

长安

陕西省西安市

周明帝宇文毓、周武帝宇文邕

隋朝

581-619

大兴、洛阳

陕西省西安市、河南省洛阳市

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

唐朝

618-907

长安、洛阳、晋阳

陕西省西安市、河南省洛阳市、山西省太原市

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

武后称帝,改国号为周,唐中宗(李显)复国号“唐”。

武周

690-705

神都、长安

河南省洛阳市、陕西省西安市

周圣神帝武则天

五代十国

五代

907-960

汴梁(汴州)

河南省开封市

洛阳

河南省洛阳市

后梁

907-923

汴州

梁太祖朱温

后唐

923-937

洛阳

唐庄宗李存勖

后晋

936-947

汴州

晋高祖石敬瑭

后汉

947-951

汴州

汉高祖刘知远

后周

951-960

汴州

周太祖郭威、周世宗柴荣

十国④

891-979

南唐烈宗李昪、南唐后主李煜、前蜀太祖王建

宋朝

960-1279

宋太祖赵匡胤、宋高宗赵构

汴梁府东京

河南省开封市

洛阳府西京

河南省洛阳市

大名府北京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

应天府南京

河南省商丘市

建康府行都

江苏省南京市

绍兴府行都

浙江省绍兴市

临安府行在

浙江省杭州市

辽建国于907年,国号契丹,916年始建年号,938年(一说947年)改国号为辽,983年复称契丹,1066年仍为称辽。

辽朝

907-1125

临潢府上京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辽太宗耶律德光

耶律氏

大定府中京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

大同府西京

山西省大同市

辽阳府东京

辽宁省辽阳市

析津府南京

北京市

虎思斡耳朵

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托克马克

西夏

1038-1227

兴庆府中兴

宁夏自治区银川市

夏景宗李元昊

嵬名氏,自李元昊始改为李氏

西平府西京

甘肃省武威市

金朝

1115-1234

会宁府上京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完颜氏

大定府北京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

辽阳府东京

辽宁省辽阳市

大同府西京

山西省大同市

大兴府中都

北京市

开封府南京

河南省开封市

洛阳中京

河南省洛阳市

南诏

738-897

羊苴咩、善阐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云南省昆明市

皮逻阁 世隆

大长和

902-928

武桓帝郑买嗣

大天兴

928-929

悼康帝赵善政

大义宁

929-937

肃恭帝杨干贞

大理

937-1254

太祖段思平、神宗段智祥

大中

1094-1096

正德帝高升泰

蒙古 孛儿只斤·铁木真于1206年建国。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6年元朝军队陷临安,南宋王朝主体被消灭;1279年元朝军队消灭了南宋的最后一支抵抗力量,统一了全国,南宋最终灭亡。[1]

元朝

1206-1368

大都

北京市

元太祖铁木真、元世祖忽必烈

孛儿只斤氏

上都开平府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

中都

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

西京大同

山西省大同市

明朝

1368-1644

应天府

江苏省南京市

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

顺天府

北京市

承天府

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县级市

北京开封

河南省开封市

清 建国于1616年,初称后金,1636年太宗(皇太极)始改国号为清,1644年入关

清朝

1616-1912

兴京赫图阿拉

辽宁省新宾县

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清世祖顺治、清圣祖康熙、清世宗雍正、清高宗乾隆

弗阿拉

辽宁省新宾县

东京辽阳

辽宁省辽阳市

盛京奉天

辽宁省沈阳市

顺天府

北京市

中华民国

1912-1949

南京

江苏省南京市

孙中山、蒋介石

北平

北京市

袁世凯

西京

陕西省西安市

行都⑥

河南省洛阳市

陪都

重庆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至今

北京市

北京直辖市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