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立秋节气 立秋节气的由来是什么
立秋节气的由来是什么 立秋节气是怎么来的
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立秋的“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立秋表示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是一个反映季节的节气。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此时我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
立秋节气分为哪三个物候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上说:“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必定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
立秋节气民间有哪些习俗
民俗专家表示,在我国,立秋不仅是一个重要节气,也是我国重要的岁时节日,民间至今流行着“贴秋膘”“啃秋”等习俗。一旦立秋,虽仍然很热,人们的身上却再无湿黏不适之感,毕竟凉爽的秋天快要到了。于是就开始萌发了要做点好吃的的想法,以补偿入夏以来的亏空。所以北京、河北一带民间流行“贴秋膘”。而山东莱西地区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种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
《立秋》的翻译:幼小的乌鸦啼叫着飞散了,只有精致的屏风空虚地立着那里。秋风吹来,枕边凉爽得就像有人用绢扇在扇一样。睡梦中听见外面秋风萧萧,可醒来后却什么也找不到,只见落满台阶的梧桐叶,沐浴在朗朗的月光中。
《立秋》的全诗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立秋》的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夏秋季节交替时的细致入微的感受,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细致的观察与体验。全诗紧扣题意,构思巧妙。“乳鸦啼散玉屏空”写傍晚时景色的变化。
“睡起秋声无觅处”句写夜里秋风由劲吹到停止的过程,说明诗人对秋天的到来十分关注。在明亮的月色中,诗人见到台阶上落满了梧桐叶,就清楚地见到了秋天到来的足迹。这都反映出诗人对事物的变化特别敏感,对生活的观察与体验特别细致。
《立秋》是由刘翰所创作的,这首诗写诗人在夏秋季节交替时的细致入微的感受,写了立秋一到,大自然和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的变化。全诗的境况,紧扣题意,构思巧妙。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立秋》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立秋》
宋代: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立秋》译文
小乌鸦的鸣叫鸹耳,待乳鸦声散去时,只有玉色屏风空虚寂寞地立着。秋风吹来,顿觉枕边清新凉爽,就像有人在床边用绢扇在扇一样。
睡梦中朦朦胧胧地听见外面秋风萧萧,可是醒来去找,却什么也找不到,只见落满台阶的梧桐叶,沐浴在朗朗的月光中。
《立秋》注释
立秋: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通常将立秋视为秋季的开始。
乳鸦:幼小的乌鸦。
啼散:啼叫着飞散了。
玉屏空:指屋子显得空寂。玉屏,精致的屏风;
秋声:秋天西风吹得树木萧瑟作响的声音。
无觅处:无处可寻。
“满阶”句:满台阶的梧桐叶。据说在立秋的时节,梧桐的叶子最先凋落。
《立秋》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夏秋季节交替时的细致入微的感受,写了立秋一到,大自然和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的变化。全诗的境况,紧扣题意,构思巧妙。
此诗精神全在一个“寻”字。写一种朦朦胧胧,惆怅无奈的情态。
“乳鸦啼散玉屏空”写傍晚时景色的变化。起初小乌鸦还待在树枝上或屋檐上叫着,天黑了,乌鸦归巢了,就再也听不到乌鸦的叫声了。乌鸦有结群营巢的特点,所以傍晚时,乌鸦的叫声还是比较多的。老乌鸦不太喜欢叫,叫起来声音也粗砺,比较难听。而乳鸦比较喜欢叫,声音也柔和些,不是很难听。傍晚时玉屏上的字画还能看得比较清楚,天黑了,玉屏上的字画就看不见了,显得空空的了。当然,听不到乌鸦叫,看不见玉屏上的字画,于是屋内也就显得安静空旷了。
“一枕新凉一扇风”写诗人躺在床上用扇子扇风时的感受,夏天扇风,觉得不是很凉快,因为空气的温度比较高。立秋扇风,觉得分外凉爽,因为秋天到来了,空气的温度也低了些。“新凉”中的“新”字写出了这种变化。当然这种感觉上的质变,也有心理因素在起作用。
“睡起秋声无觅处”句写夜里秋风由劲吹到停止的过程。起初还听到秋风吹动草木发出呜呜的声音,起床后一点声音都听不到了。起床寻觅秋声,说明诗人对秋天的到来十分关注。
“满阶梧桐
立秋后题
唐代:杜甫
日月不相饶,节序昨夜隔。玄蝉无停号,秋燕已如客。
平生独往愿,惆怅年半百。罢官亦由人,何事拘形役。
注释:
此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乾元二年立秋次日所作。《唐书》本传:甫为华州司功,属关辅饥,弃官客秦州。此诗盖欲弃官时作。前四句写秋后之景,后四句所题之意。以秋燕公自喻,言将去华,如燕离巢,故云如客。是年公四十八,今云半百,举成数而言也。
①鲍照诗:"日月流迈不相饶。"
②江淹诗:"凄凄节序高。"
③《庄子》:"江海之士,山谷之人,轻天地、细万物而独往也。"
④《归去来辞》:"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何事拘行役,罢官亦由人?”这是一种追问,是一种反思,这种追问和反思虽然以问句的方式出现,但是诗人显然并不祈求别人的回答。他的问题是给自己的,虽然在诗中他没有给我们一个明确的回答,但是循着这种追问和反思,我们能够明白,诗人所置身的华州已然开始慢慢淡去,而一个不清晰的远方在黑暗中慢慢开始浮现并给他招手。
lì qiū 立秋
liú hàn 刘翰
rǔ yā tí sàn yù píng kōng ,yī zhěn xīn liáng yī shàn fēng 。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shuì qǐ qiū sè wú mì chù ,mǎn jiē wú tóng yuè míng zhōng 。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古诗翻译
小乌鸦的鸣叫鸹耳,待乳鸦声散去时,只有玉色屏风空虚寂寞地立着。突然间起风了,秋风习习,吨觉枕边清新凉爽,就像有人在床边用绢扇在扇一样。
睡眠中朦朦胧胧地听见外面秋风萧萧,可是醒来去找,却什么也找不到,只见落满台阶的梧桐叶,沐浴在朗朗的月光中。
古诗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夏秋季节交替时的细致入微的感受。仿佛立秋一到,大自然就换下了一副容颜,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时令感极强,全诗的境况,紧扣题意,构思很巧妙。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写出了夏秋之交自然界的变化。有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如“满阶梧叶”,所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有的变化不是很显著,如首句通过声音能判断出是来自“乳鸦”,次句写立秋夜扇的风特别凉爽。这都反映出诗人对事物的变化特别敏感,对生活的观察与体验特别细致。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三个节气,是秋季的起始,于每年公历8月7或8日交节。立秋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
一、立秋的由来:
立秋的由来在古代是这样解释的,《历书》曰:“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是指向西南的时候就是到了立秋,阴气从地面出来将万物生机都杀死了,按照秋天的准则,谷物马上要成熟了。
从这句古文就可知,古代是通过天文北斗七星的位置来定立秋的时间,而“秋”字在古代指的是庄稼成熟,所以古代把这一天命名为“立秋”是在提示庄稼马上成熟,警示百姓要准备收获了。这也就是立秋的由来。
二、立秋的典故:
说起秋天的植物,第一个想到的会是枫叶,毕竟一提到立秋的诗句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但是其实报秋的植物是梧桐,那为什么不是红枫报秋,偏偏是梧桐报秋呢?
把梧桐和立秋联系在一起的是在宋代,据记载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这个习俗也一直沿传到后代,所以也就有了梧桐报秋这一说。
三、立秋的寓意:
立秋节气不仅寓意着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也寓意着丰收。
进入立秋时节,自然界中冷热之气开始转变,气候开始由夏季的多雨湿热向秋季的少雨干燥气候过渡。但是立秋虽然表示季节转换的开始,但并不表示气温会立即下降,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
另外在立秋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作物生长旺盛。比如北方地区棉花结铃,大豆结荚,玉米抽雄吐丝。江南地区水稻抽穗,瓜果菜蔬也渐次成熟。于是,农人们便准备收获地里的粮食,所以秋天在农民伯伯的眼里是丰收的寓意。
了解立秋了的知识,让我不禁感叹文字的博大精深,一个词可以包含了那么历史和内涵。
《立秋后题》
日月不相饶,节序昨夜隔。
玄蝉无停号,秋燕已如客。
平生独往愿,惆怅年半百。
罢官亦由人,何事拘形役。
译文:
光阴一天天逝去可不饶人,从昨夜起,又换了一个节气。
寒蝉声音凄厉不停号叫,秋燕已经像过客一样准备南归。
平生只愿离开尘世去隐居,快五十岁了,心中惆怅不止。
辞官弃职这事还得由我做主,为何要被功名利禄所牵绊?
注释:
立秋:二十四节气之一。
日月:光阴。
饶:宽恕,饶恕。
节序:节令的顺序。
昨夜隔:昨夜还属于另一个节序,今天立秋,秋季开始了。
玄蝉:秋蝉,寒蝉。因蝉又名玄虫,故称。玄,黑色。
号(háo):蝉鸣声。
“秋燕”句:谓燕子因天气转寒,即将南飞。
独往愿:遁世隐居的愿望。独往,超然物外,独行己志。
惆怅:失意的样子。
半百:杜甫时年四十八岁,年近半百。
罢官:诗中指弃官。
由人:实际上是说“由己”。这里的“人”,不是指别人,而是指自己。
何事:为何。
形役:为形骸所拘束役使,指被物质利益、功名利禄所束缚。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杜审言之孙。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后寓居长安近十年。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居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有《杜工部集》。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立秋后次日,当时杜甫在华州司功参军任上。乾元二年春末,杜甫由洛阳返回华州任上。关中地区从春天开始的旱情,一直持续到夏天仍未缓解,导致粮食颗粒无收,米价暴涨,百姓纷纷上路逃荒。由于饥荒严重,政局混乱,而且唐肃宗排挤唐玄宗旧臣,杜甫对此很失望,决心辞去官职,携家前往秦州(今甘肃天水)。此诗即为杜甫想要弃官时所作。
赏析:
前四句写秋后之景,寒蝉叫个不停,更增加人的哀伤;秋燕亦如客子,不久将离此而去。后四句抒写怀抱,平生早就有弃官归隐的愿望,如今年近半百还在为此苦恼,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全诗即景抒情,以秋燕自喻,巧妙化用典故,节奏流畅,意蕴悠长。
本文2023-08-22 14:14:3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7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