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萸是什么意思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2浏览:3收藏

茱萸是什么意思,第1张

茱萸,落叶小乔木,开小黄花,果实椭圆形,红色,味酸,可入药。

茱萸:[ zhū yú ] 

引证解释:

植物名。香气辛烈,可入药。古俗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佩茱萸能祛邪辟恶。

1、三国 魏 曹植 《浮萍篇》:“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

2、《西京杂记》卷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令人长寿。” 

3、唐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扩展资料: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木本茱萸有吴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都是著名的中药。佩茱萸,中国岁时风俗之一。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时爬山登高,臂上佩带插着茱萸的布袋(古时称“茱萸囊”)。

茱萸风俗

中国民间把九月九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茱萸节、茱萸会,可见茱萸自古已广泛被人们所喜爱。近些年来,随着秦岭山区茱萸市场的恢复和发展,茱萸酒的重新面世,给茱萸产地的县区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资料:

——茱萸

目录 1 拼音 2 《伤寒微旨论》卷下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茵陈茱萸汤的用法用量 25 制备方法 26 附注 3 《伤寒全生集》卷三 31 方名 32 组成 33 主治 34 茵陈茱萸汤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茵陈茱萸汤 1 拼音

yīn chén zhū yú tāng

2 《伤寒微旨论》卷下 21 方名

茵陈茱萸汤

22 组成

吴茱萸1两,木通1两,干姜1两半,茵陈1两半,当归3分,附子2个(作8片)。

23 主治

阴黄,服茵陈附子汤证未退及脉伏者。

24 茵陈茱萸汤的用法用量

水4升,煮取2升,去滓放温,分作4服。

2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26 附注

本方方名,《准绳·伤寒》引作“茵陈吴茱萸汤”。

3 《伤寒全生集》卷三 31 方名

茵陈茱萸汤

32 组成

吴茱萸、当归、附子、木通、干姜、茵陈、人参。

33 主治

阴黄,腹痛或脉伏不出。

34 茵陈茱萸汤的用法用量

加灯心,水煎服。

古籍中的茵陈茱萸汤 《医门法律》:[卷六黄瘅门]黄瘅门方

炮)干姜(炮二两半)上为粗末,水煎,分三服。茵陈茱萸汤治服茵陈附子汤,证未退,及脉伏者。吴茱萸(一

《校注医醇剩义》:[卷三黄瘅]女劳瘅

附子(一枚切)干姜(二两五钱)水煎,分温服。茵陈茱萸汤治服茵陈附子汤,症未退及脉伏者。茵陈(一两五

《医垒元戎》:发黄兼诸杂证

茯苓汤茵陈橘皮汤小茵陈汤茵陈四逆汤茵陈附子汤茵陈茱萸汤大抵只是仲景阴证药内加茵陈也用者要当识之掌中

《类证治裁》:[卷之四黄胆论治]附方

甘草〔阴黄〕茵陈姜附汤即茵陈四逆汤。〔阴黄〕茵陈茱萸汤茵陈茱萸附子干姜木通当归〔阴黄〕理中汤参术姜

《医宗己任编》:[卷七西塘感症(中)]感症变病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茱连丸的用法用量 6 摘录 7 《直指》卷十四 71 方名 72 组成 73 主治 74 茱连丸的用法用量 75 制备方法 76 附注 8 《会约》卷十引丹溪方 81 方名 82 组成 83 主治 84 茱连丸的用法用量 85 制备方法 9 《杨氏家藏方》卷七 91 方名 92 茱连丸的别名 93 组成 94 主治 95 茱连丸的用法用量 96 制备方法 97 附注 10 《鲁府禁方》卷一 101 方名 102 组成 103 主治 104 茱连丸的用法用量 105 制备方法 106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茱连丸 1 拼音

zhū lián wán

2 处方

土黄连(去须)吴茱萸各30克 陈皮15克(去白)

3 制法

上药为末,水煮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4 功能主治

治小儿夏月暴泻注下。

5 茱连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米饮送下。

6 摘录

《活幼口议》卷二十

7 《直指》卷十四 71 方名

茱连丸

72 组成

吴茱萸(拣净)、黄连(去须,半寸一截,同炒熟,分为二处)。

73 主治

赤白痢。痞满。

74 茱连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70丸,陈米饮送下。赤痢专服黄连;白痢专服茱萸;赤白痢并服。或多或少,以意增减。

75 制备方法

上为末,醋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76 附注

《医统》本方用法:为细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后白汤送下。

8 《会约》卷十引丹溪方 81 方名

茱连丸

82 组成

黄连(土炒)1两半,吴茱萸(泡,焙)1两,陈皮1两2钱,苍术(米泔浸)1两2钱,黄芩(土炒)1两2钱,桔梗1两2钱,茯苓1两2钱。

83 主治

呕酸,吞酸。

84 茱连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少用开水送下。

8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神曲糊丸,如绿豆大。

9 《杨氏家藏方》卷七 91 方名

茱连丸

92 茱连丸的别名

固肠丸

93 组成

黄连(去须)、吴茱萸(汤泡7遍)、**壳(蜜炙,去顶)各等分。

94 主治

泄泻及赤白痢。

95 茱连丸的用法用量

每食前服3050丸,泄泻,米饮送下;赤痢,甘草汤送下;白痢,干姜汤送下;赤白痢,甘草、干姜汤送下。

96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97 附注

固肠丸(《百一》卷六)。

10 《鲁府禁方》卷一 101 方名

茱连丸

102 组成

苍术(米泔水浸,炒)1两,陈皮1两,白茯苍(去皮)1两,半夏(汤泡透,切片,姜汁炒)1两,黄连(姜炒)1两半(夏月倍用),吴茱萸(炒,冬月倍用)1两半。

103 主治

郁积,吞酸吐酸。

104 茱连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后姜汤送下。

10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蒸饼水打稀糊为丸,如绿豆大。

106 附注

方中吴茱萸用量原缺。《寿世保元》用一两。

古籍中的茱连丸 《婴童百问》:[卷之九]虚实肿胀第八十四问

以通之。其上膈中脘,食伤膨胀,宜三棱、塌气、大茱连丸以消磨之。其蛔胀,宜下虫丸以化之。其虚冷积胀,

《保婴撮要》:[卷十]下气

六患此,先用参、术之药,不应,用六君子汤送四味茱连丸而愈,后又因怒气劳役,前症益甚,更兼发热,用柴

《幼科证治准绳》:[集之七·脾脏部(上)]腹胀

丸以通之。其上膈中脘食伤膨胀,宜三棱、塌气、大茱连丸以消磨之。其蛔胀,宜下虫丸以化之。其虚冷积胀,

《明医指掌》:[卷五]吞酸证九

酸味蜇心痛,或吐酸水如醋之味,蜇牙痛,曲术丸、茱连丸。曲术丸治中脘停食留饮,酸蜇心痛,或口吐清水。

《明医指掌》:[卷三]痰证三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萸黄连的炮制方法 4 萸黄连的性状 5 萸黄连的质量要求 6 黄连的性味归经 7 黄连的功效与主治 8 萸黄连的炮制作用 9 黄连的炮制研究 91 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92 对药理作用的影响 10 萸黄连的贮存方法 11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吴萸连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萸黄连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 萸黄连 已经自动替换为 吴萸连 ,可 点此恢复原貌 ,或 使用备注方式展现 1 拼音

wú yú lián

2 概述

吴萸连为黄连的炮制品,方法为吴茱萸炙。黄连的炮制唐代已有,见《千金翼方》。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1]。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疗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吴萸连色泽黯**,味苦,略带吴萸的辛辣味,吴茱萸能抑制其苦寒之性,使黄连寒而不滞,以清气分湿热,散肝胆郁火为主[1]。

3 吴萸连的炮制方法

唐代有润切和熬(炒)(《千金翼方》)法[1]。

宋代炮制方法有较大的发展,除沿用唐代的炒法外,还出现了微炒(《太平圣惠方》)、炒焦(《博济方》、制炭(《史载之方》)、酒炒(《扁鹊心书》)、酒蒸(《丹溪心法》)、姜炒(《旅舍备要方》)、蜜制(《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蜜泔制(《小儿药证直诀》)、麸炒(《圣济总录》)、吴茱萸制(《圣济总录》)、巴豆制(《小儿卫生总微方论》)等炮制方法,炮制程度也有“炒令稍焦赤色”、“烧存性”等要求[1]。

元代增加了土炒(《丹溪心法》)、童便制(《原机启微》)等方法[1]。

明清以后又增加了醋制、盐制、乳制、朴硝制、干漆制(《蒙筌》)、茱萸益智制(《医学纲目》)、黄土姜酒蜜制(《本草汇》)、胆汁制、槐花炒(《景岳全书》)、酒萸制(《增补万病回春》)等[1]。并对其炮制目的有较多阐述,如“黄连入手少阴心经,为治火之主药;治本脏之火,则生用之;治肝胆之火,则以猪胆汁浸炒;治下焦之火,则以盐水或朴硝研细调水和炒;治气分湿热之火,则以茱萸汤浸炒;治血分块中伏火,则以干漆末调水炒;治食积之火,则以黄土研细调水和炒”(《本草纲目》)[1]。“白痢加茱萸炒,赤痢用湿槐花炒,去槐花”(《先醒斋广笔记》)[1]。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酒炙、姜炙、吴茱萸炙等[1]。

黄连片的制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筛去碎屑;或用时捣碎[1]。

吴萸连的炮制方法为:取吴茱萸加适量水煎煮,取汁去渣,煎液与黄连片拌匀,稍闷润,待药液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1]。

每100kg黄连片,用吴茱萸10kg[1]。

4 吴萸连的性状

黄连片为不规则的薄片或碎块,周边黯**,粗糙,富有残存细小须根,片面**[1]。质坚硬,气微,味极苦[1]。

吴萸连色泽黯**,味苦,略带吴萸的辛辣味[1]。

5 吴萸连的质量要求

黄连总灰分不得过50%,含小檗堿以盐酸小檗堿(C20H17NO4·HCl)计,不得少于36%;吴萸连总灰分均不得过40%[1]。

6 黄连的性味归经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中药大辞典》:黄连味苦,性寒。入心、肝、胃、大肠经。

《中华本草》:黄连味苦、性寒,入心、肝、胃、大肠经

《神农本草经》:"味苦,寒。"

《吴普本草》:"神农、歧伯、雷公:苦,无毒、李氏:小寒。"

《汤液本草》:"入手少阴经。"

《本草经疏》:"入手少阴、阳明,足少阳、厥阴、阳明、太阴。"

《本草经解》:"入足少阴肾经、手少阴心经。

7 黄连的功效与主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疗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

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

吴萸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中药炮制学》:

黄连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的功能,用于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吞酸,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1]。如治热毒壅盛、高热烦躁及痈疽疔疮的黄连解毒汤(《外科正宗》);治气血两燔的清瘟败毒饮(《疫疹一得》);治热痢泄泻的白头翁汤(《伤寒论》)[1]。

酒炙黄连能引药上行,缓其寒性,善清头目之火[1]。如治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的黄连天花粉丸(《证治准绳》)[1]。

姜炙黄连其苦寒之性缓和,止呕作用增强[1]。如治湿热中阻,胃失和降,呕吐,泄泻的香姜散(《证治准绳》);治脘胁疼痛,嗳气吞酸,大便热泻的萸连丸(《四川省药品标准》1983年)[1]。

吴萸制黄连抑制其苦寒之性,使黄连寒而不滞,以清气分湿热,散肝胆郁火为主[1]。如治积滞内阻,胸膈痞闷,胁肋胀满或下痢脓血的大香连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

《中药大辞典》:黄连具有泻火,燥湿,解毒,杀虫的功效。治时行热毒,伤寒,热盛心烦,痞满呕逆,菌痢,热泻腹痛,肺结按,吐、衄、下血,消渴,疳积,蛔虫病,百日咳,咽喉肿痛,火眼,口疮,痈疽疮毒,湿疹,汤火烫伤。

《中华本草》:黄连具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的功效。主热病邪入心经之高热、烦躁、谵妄或热盛迫血妄行之吐衄、湿热胸痞、泄泻、痢疾、心火亢盛之心烦失眠、胃热呕吐或消谷善饥、肝火目赤肿痛、以及热毒疮疡、疔毒走黄、牙龈肿痛、口舌生疮、聤耳、阴肿、痔血、湿疹、烫伤。

《神农本草经》:"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辩腹痛下痢,妇人阴中肿痛。"

《本草经集注》:"解巴豆毒。"

《名医别录》:"主五脏冷热,久下泄辩脓血,止消渴,大惊,除水利骨,调胃厚肠,益胆,疗口疮。"

《药性论》:"杀小儿疳虫,点赤眼昏痛,镇肝去热毒。"

《本草拾遗》:"主羸瘦气急。"

《日华子本草》:"治五劳七伤,益气,止心腹痛。惊悸烦躁,润心肺,长肉,止血、并疮疥,盗汗,天行热疾、猪肚蒸为丸,治小儿疳气。"

《仁斋直指方》:"能去心窍恶血。"

《珍珠囊》:"泻心火,心下痞。酒炒、酒浸,上颈已上。"

王好古:"主心病逆而盛,心积伏梁。"

《本草衍义补遗》:"以姜汁炒,辛散除热有功。"

《本草纲目》:"解服药过剂烦闷及轻粉毒。"

《本草新编》:"止吐利吞酸,解口渴,治火眼,安心,止梦遗,定狂躁,除痞满。"

《本草备要》:"治痈疽疮疥,酒毒,胎毒。除疳,杀蛔。"

8 吴萸连的炮制作用

黄连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的功能,用于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吞酸,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1]。如治热毒壅盛、高热烦躁及痈疽疔疮的黄连解毒汤(《外科正宗》);治气血两燔的清瘟败毒饮(《疫疹一得》);治热痢泄泻的白头翁汤(《伤寒论》)[1]。

吴萸制黄连抑制其苦寒之性,使黄连寒而不滞,以清气分湿热,散肝胆郁火为主[1]。如治积滞内阻,胸膈痞闷,胁肋胀满或下痢脓血的大香连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

9 黄连的炮制研究

黄连中含有小檗堿,黄连堿,掌叶防己堿,药根堿,甲基黄连堿,木兰花堿等[1]。

91 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实验表明,黄连切制时,宜在水温较低时进行,并尽量减少在水中的浸润时间,否则损失药效[1]。目前实际应用中,黄连多在用时捣碎,以避免在切制过程中成分的流失[1]。

黄连经酒、姜汁、吴茱萸汁炮制后,主要化学成分小檗堿、巴马汀、药根堿含量均无明显变化[1]。但也有报道证明,随着炮制温度升高,黄连中小檗堿含量有所降低,但炮制又可提高小檗堿在水中的溶出率[1]。生黄连中小檗堿的溶出率为5817%,酒、姜汁、吴茱萸炮制后溶出率约为85%,说明炮制对小檗堿在煎液中的溶出率有促进作用[1]。但也有报道与上述结论不同,认为吴萸连水煎液中总生物堿含量比生黄连水煎液降低868%,小檗堿降低1935%,巴马汀降低345%,认为这与吴茱萸汁制后降低黄连寒性的传统认识相一致;黄连用不同方法炮制后,小檗堿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以黄连炭最为显著;但黄连拌酒晾干后,盐酸小檗堿含量比其他加热酒制法炮制品及生品含量增高;黄连以不同用量的白酒、黄酒炙炒后,对黄连盐酸小檗堿含量影响不大,但水溶性浸出物含量却明显高于生品;微量元素Mn、Ca、Zn煎出率酒炙品也明显高于生品[1]。因此推论炮制加酒量和加热温度对黄连中生物堿含量及溶出率均有影响[1]。

黄连在加热过程中,可生成一种红色小檗堿型生物堿——小檗红堿[1]。生药加热到130℃、1小时,或180℃、20分钟时开始生成,其含量随加热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同时小檗堿相应减少[1]。加热也能使掌叶防己堿、药根堿等发生结构变化[1]。提示要注意研究黄连加热与质量变化的关系[1]。

92 对药理作用的影响

研究表明,小檗堿对多种革兰阳性和阴性菌有抑制作用,有解热、抗炎、抗溃疡、利胆作用,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有降低血糖和抗心律失常作用,对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有保护作用[1]。黄连经酒、姜汁、吴茱萸汁炮制后,仍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且均出现了炮制前未有的对绿脓杆菌的抑制作用[1]。此外,黄连经姜汁制后对变形杆菌的抑制作用增强,并优于其他炮制品[1]。

10 吴萸连的贮存方法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