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是什么构造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2浏览:3收藏

笛子是什么构造,第1张

竹笛由一根竹管做成,分别由笛身、笛塞、笛膜、膜孔、笛孔、海底、缠丝、飘穗、镶口、吹孔、音孔、基音孔、助音孔组成。

1、笛身:由一根竹管做成,里面去节中空成内膛。

2、笛塞:用软木材制成的塞子,装在吹孔上端管内一定的深度里。

3、笛膜:一般是用芦苇膜做成的,经揉纹后取一小方块使用。经过气流振动笛膜,便能发出清脆、明亮的声音。

4、膜孔:是笛身左端第二个孔。主要用来贴笛膜。笛膜在这里起着变化音色的作用。笛子没膜孔,也能吹奏,但得不到有笛膜的那种独特的音色。

5、笛孔:分为吹孔、膜孔、音孔。

6、海底:又称笛脑,是由笛塞内沿至吹孔中心的一段笛身内膛,它阻止气流向上,使口风向下流动,集中发音。

7、缠丝:使用丝弦,缠于笛身外面,共有21道至24 道,起保护笛身以免炸裂的作用。

8、飘穗:系于助音孔上的装饰品,通常用丝带编成。

9、镶口:通常在笛身左端(或两端)镶以牛骨或象牙,称为镶口。

10、吹孔:是笛身左端第一个孔。笛子能发音,就是通过吹孔把气灌进笛管内,使管内空气柱受振动而产生的。

11、音孔:(按指孔)共有六个,分别开闭这些音孔,就能发出高低不同的音。

12、基音孔 :可用来调音,起着划定笛子最低音范围的作用。

13、助音孔:在基音孔下端的两个孔,可用来调高音,起着美化音色、增大音量的作用,也可系飘穗之用。

扩展资料:

一般来讲,普通的笛子的笛头是乐器的第一段,上面有吹孔,其作用是发声。笛头的顶部是笛帽,笛帽有一根螺丝与笛头内的木塞相连。

旋转笛帽,可以调整木塞在笛头内的位置。请注意,木塞在笛头内的位置在乐器出厂时已经调好,若没有特殊情况,学生不要随意转动笛帽。笛身是第二段,笛尾是第三段,上面有音孔和联动按键。打开或关闭音孔,就会改变发音的高低。

发音的基本原理——

长笛的发音和中国笛子一样,属于边棱音发音方式。简单地说,就是当我们对准吹嘴吹气时,由于气流在管内发生碰撞而发出声音,并由共鸣管产生共鸣。

所以吹奏时的嘴形和吹气角度对音色有直接的影响。长笛是十二平均律乐器,如果将音孔全部按上,就发出长笛的最低音,从最下端算起,每打开一个音孔,就升高半音。但高音区则需要使用交错指法。

参考资料:

-笛子

矗立于朱家尖岛南端,与朱家尖大山南北并峙,海拔378.6米,为全岛最高峰。因主峰北有大、小四鼓坪(又称四顾坪、舒姑坪、水姑坪),故当地群众习称此山为四鼓坪大山。其范围北起筲箕湾、青山岙连线,南至猫跳,界于乌沙门与狼湾海域之间。北坡有简易公路可直达山巅,有山间磴道交通老鹰岗、大马潭、四鼓坪、牛头山和猫跳、彭安,犹有曲径沟通山上各主要景点。大青山三面临海,岗峦依海起势,峰峦绵亘十余里,灵岩奇石计有二百余处。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山上常年云雾缠绕。南端向海伸突,犹如悬浮于乌沙门外洋,故又曰“乌沙悬山”。相传秦时安期生到东海求仙,曾往来于桃花岛和朱家尖之间,并一度在大青山居洞炼丹。主要景观景点有青山醉雾、石门头、云德泉、老虎岩、弥岩瀑布、抗倭石堡遗址、安期洞、歇轿岩,飞来石、风动石、莲花峰、喷水洞,青山角和两峰岛等。

莲花峰:莲花峰居大青山中心,顶峰处有白石嶙峋,与翠绿的青山掩映生辉,状如碧波中的莲花,故名。元·《昌国州图志》有云:“莲花峰,与马秦山碧云庵对峙,三石层出如莲花……”莲花峰顶共有两处石景历来令游人流连忘返,一处略呈三角形的大石块,石块上端呈白色,象覆盖着积雪,犹似日本的富士山,现人称其为“小富土山峰”。另一处高l米左右的薄石块并排耸立,这一丛石块,石面峋嶙尖锐,使人联想起云南的石林,故有人称其为“阿诗玛石林”。

迎客石:大青山从山脚到山顶有一条公路,旅客乘车上山确也饶有兴味。车快到山顶时,

突然在拐弯处挡着一块大巨石,呈椭圆形,足有二层楼房高,其势犹如巨汉当道恭迎来客,当地人称其为“迎客石”。此石长年累月耸立在青山顶峰人口处,欢迎四方游客来大青山观光。

碧云庵遗址:位于打鼓岭南侧。这是一块平阔的山间谷地,相传宋代时曾在此建碧云庵,编辑本词条于2013年3月8日任存庵基。距庵基约百余米处的一陡峭山崖旁有一方巨岩,状若平台,可容数十人或躺或卧。据说当年马耆禅师常与好友黄鱼.年、黄鹤年、张光等在此石上饮酒、赏月、赋诗。后来马耆师就是坐在此石上“人定”的。

迎客石

碧云庵遗址四周环护着天马、莲花、石鼓诸峰和虎头岩等峰峦崖嶂,游大青山的旅客,若有幸逢时,碧云庵遗址还是观赏、体受“青山醉雾”奇观的最佳去处。

老虎岩:位于打鼓岭南约500米的仙桃峰山腰。仙桃峰因状似仙桃得名。侧旁的岗峦称桃源岭,路口有一巨岩突兀而立,犹如一只半蹲着的老虎在守护着桃源,故称此岩为“老虎岩”。

安期洞:位于炼丹峰侧,传因安期生曾到此居洞炼丹而得名。

据古籍记载,秦始皇东巡时曾与安期生谈了三天三夜,秦始皇欲赐安期生“金璧”而不受,毅然来到了东海马秦山(秦时称蓬莱山)隐居,觅洞炼丹,并留言数年后到蓬莱山(马秦山)找他,后秦始皇果然派了徐福、卢生等方土到马秦山来找过安期生,传说当年李少君还见到过安期生在吃大如瓜的巨枣。安期生在大青山隐居时,一心炼丹釆药,为当地老百姓治病,传说有人在炼丹峰上还

舟山大青山风光

觅到过炼丹石的遗迹。

歇轿岩:在大青山,相传南宋中书舍人黄龟年因反对秦桧专权被谪后,偕兄弟黄鹤年等来到朱家尖(当时称马秦山),隐居于大青山,往来于保宁、碧云等寺庵,常与众好友聚会,饮酒赋诗。元。《昌国州图志》载:“歇轿岩,在马秦山上,有石平广五丈许,昔者黄给事结庵山侧,往来停车(轿)于此”,故名歇轿岩。

五志士墩:大青山炼丹峰下西荷村近处有个叫“五志士墩”的地方。据书载,明朝末年,张苍水在舟山抗清,多人蒙难。跟随张苍水抗清的五位志士尸体在炼丹峰下择地掩埋,并命名此地为“五志士墩”以示纪念。今尚有遗址可考。

青山角(海角烟涛):青山角别名猫跳嘴,在朱家尖岛最南端。西距喷水洞约 300米,是大青山南脉向海延伸部分,故叫青山角,又因地势崎岖险峻,山路凹凸不平,行路需如猫跳一般,故又称猫跳嘴。青山角为朱家尖海崖石礁荟萃之处。

石门头和云德泉:石门头位于青山岙西南,四鼓坪西北。乘车到青山岙后,从传说由宋朝马耆禅师开出来的千年古道往上行,曲屈盘旋,经越无数奇石怪岩就到了石门头。此处岩石峥嵘,中有两石壁立如门,叫“石门”,入此门可以欣赏地壳运动时期为大青山留下的危崖。故称此处为“石门头”。

打鼓岭和抗倭石堡遗址:打鼓岭在石门峰后,又叫石鼓岭,传说因岭上有石如鼓,击之有声得名。

由石门头绕过石门峰,只见四面群峰横空,层峦叠嶂。左侧陡峭的山巅上矗立着一座花岗岩形成的石台,台长约50米,宽约40米,高4—20米参差不齐。据称这里是当年的明军抗击倭寇的石堡遗址。

弥陀岩瀑布:位于云德泉东南,四鼓坪北侧,因旁有灵石曰“弥陀岩”得名。

弥陀岩瀑布由四鼓坪的诸多小溪泉汇聚而成,从苍崖间进落,落差100余米,纷纷扬扬,如雾似霰,令游人顿生“水从天半驭云飞”之情趣。

喷泉洞:海崖洞穴为山海兼胜的朱家尖岛重要景观之一,主要分布在岛东部和南端,计有“龙洞”、“乌龟洞”、“喷水洞”等十八处,千姿百态,或以奇夺人,或以险取胜,各显风彩。这些奇特的海崖洞穴,据专家考证,均为地壳运动及千百万年岩石风化、山体崩溃或海浪冲刷而成,堪称大自然的杰作。

喷泉洞又称喷水洞,每当风潮侵袭,波涛汹涌人洞,碰击洞壁,海潮在洞壁间回旋翻滚,轰隆隆作响,声传数里,气势十分壮观。洞顶有小洞,人洞的浪潮前涌后推;至此往洞顶激发进射成碗口粗水柱,犹如“蛟龙出水”,腾空飞起,有时可高达30余米,尔后水柱飞散,犹如天女散花,纷纷扬扬,洒落满天水沫。如遇晴天,在日光下呈现七彩霓虹,从晦上望去,光耀灿烂,出现“蛟龙吞潮喷水”般的壮丽奇景,常令游人惊心动魄,目眩神迷,堪称朱家尖旅游景观的一绝。

西峰岛:位于朱家尖岛西南,大青山西侧,岸距约400米。西北一东南走向,岛形象一条正向东南游的金鱼,长2.24千米,中间最窄处宽仅200米,面积约1.51平方千米,主峰梅花山海拔187.7米。因与朱家尖岛近在咫尺,从远处望去,犹似朱家尖岛西侧的一高峰,故曰“西峰”。又因岛东面有港可供船只避西风,故又有“西风岛”之称。全岛生态环境良好。周围有大、小海蚀洞穴十余处,主要的如:

穿鼻洞:在岛南端,因海水长期侵蚀,浪潮冲刷,将山岩购端穿孔如鼻。洞口宽约5米,高约7米,小船可在洞口自由进出。洞深处较窄,崖壁间长有多种贝类,可凭小船采拾。

象洞:岛南端龙头岩左侧有上下三洞,右侧犹有一狭长的崖洞,这四洞融会贯通,中间拱托起一块高30余米的巨岩,状似大象,大象垂鼻俯视,正抬起右脚,似欲涉海东渡,惟妙惟肖,有入遂称该洞为“涉海象洞”。

野生水仙花是西峰岛特产,每到隆冬季节,水仙花盛发,漫山一片雪白,成为朱家尖风景旅游区的一处独特景观。

张鷟的笔记小说集《朝野签载》记载,当时还有木制水獭,口中置有转动机关,鱼饵放在机关中,鱼吃饵料时,机关转动,獭口闭合而将鱼捕捉。

唐末,诗人陆龟蒙将长江下游的渔具、渔法作了综合描述,写成著名的《渔具诗》,作者在序言中,对各种渔具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作了概述,并进行分类。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专门论及渔具的文献。

此外,据《辽史太宗本纪》记载,北宋时辽国契丹人已开始冰下捕鱼,契丹主曾在游猎时凿冰钓鱼;此外还有凿冰后用鱼叉叉鱼的作业方法。

马鲛鱼也是当时重要的捕捞对象。使用的渔具有大莆网和刺网等。据南宋文学家周密《齐东野语》载,宋代捕马鲛鱼的流刺网有数十寻长,用双船捕捞,说明捕捞已有相当规模。

北宋哲学家邵雍《渔樵问答》把竿钓归纳为由钓竿、钓线、浮子、沉子、钓钩、钓饵6个部分构成,这与近代竿钓的结构基本相同。这一时期,位于东北地区的辽国,开始冬季冰下捕鱼。

明代海洋捕捞业继续受到重视,主要捕捞对象仍是石首鱼,生产规模比前代更大。

明代人文地理学家王士性《广志绎》说,每年农历五月,浙江宁波、台州、温州的渔民以大渔船往洋山捕石首鱼,宁波港停泊的渔船长达5千米。这时的渔民已开始利用石首鱼在生殖期发声的习性探测鱼群,再用网截流张捕。

明代淡水渔具的种类和构造,生动地反映在明文献学家王圻的《三才图会》中。该书绘图真切,充分显示了广大渔民的创造性。它将渔具分为网、罾、钓、竹器四大类,很多渔具沿用至今。

又据《直省府志》记载,明代已使用滚钩捕鱼,捕得的鲟小者100至150千克,大的500至1000千克。

《宝山县志》介绍当时上海宝山已有以船为家的专业渔民,使用的渔具有攀网即板罾、挑网、牵拉网、捞网等,半渔半农者则使用撒网、搅网、罩或叉等小型渔具。

我国明代的海洋捕鱼业尽管受到了海禁的影响,仍有很大进步,出现了专门记述海洋水产资源的专著,如明末清初官员林日瑞的《渔书》、明代官员屠本畯的《闽中海错疏》、明末清初文人胡世安的《异鱼图赞》等。

最早记录海陆变迁思想的古籍是唐朝颜真卿的《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

海陆变迁思想在我国起源较早。周代就有“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的认识。

东晋葛洪(283-433)在他所著《神仙传•麻姑传》中,更是借用一位女神麻姑之口说“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即东海由海变为陆地已有三次了。 

但在唐代之前,都没有对这一思想进行科学的论证。直到唐代颜真卿才以实际观察到的实物证据对这一思想进行了科学论证。

颜真卿(709-785),是唐代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同时也是一位注意实地考察的学者。他不满足于闭门读书,而是勤于考察,并由此获得了非常宝贵的地理知识。

唐大历六年(771年)夏四月,任抚州刺史的颜真卿在今江西省临川市城县的麻姑山山顶的一座古坛附近,发现了一些夹在岩石中石化的螺蚌壳(即一种化石)。于是他认真分析了这一现象,认为这里原来应是海洋下面的地,后来才变成了陆地,这些螺蚌化石就是海陆变迁、地壳抬升的证据。

此后,他还特地将此事及结论记录在《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颜鲁公文集》卷十三)一文中,并刻石记述这一发现。《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中说:“麻姑自言: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昔会时略半也。岂将复为陵陆乎。……”

又说“高石中犹有螺蚌壳,或以为桑田所变”。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以实际观察到的实物证据,论证海陆变迁思想的地理学事件,标志着我国古代自然地理认识的一大进步。

此后的沈括和朱熹等都继续发展了这一思想。如南宋的朱熹说:“尝见高山有螺蚌壳,或生石中。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变而为高,柔者却变而为刚。”(《朱子大全•天地》) 欧洲直到达·芬奇(1452-1519)才明确提出这一思想。

扩展资料:

在地球表面某位置发生的由海变为陆或由陆变为海的变化叫做海陆变迁,海陆变迁即洋陆转化。按运动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也称为造山运动或褶皱运动。

该种运动常常可以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以及巨形凹陷、岛弧、海沟等。垂直运动,又称为升降运动、造陆运动,它使岩层表现为隆起和相邻区的下降,可形成高原、断块山及拗陷、盆地和平原,还可引起海侵和海退,使海陆变迁。

地壳运动控制着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影响各种地质作用的发生和发展,形成各种构造形态,改变岩层的原始状态,所以有人也把地壳运动称构造运动。按运动规律来讲,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有些升降运动是水平运动派生出来的一种现象。

《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一》记载:

予奉使河北,遵太行而北,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所谓大陆者,皆浊泥所湮耳。尧殛鲧于羽山,旧说在东海中,今乃在平陆。

凡大河、漳水、滹沱、涿水、桑干之类,悉是浊流。今关陕以西,水行地中,不减百余尺,其泥岁东流,皆为大陆之土,此理必然。

释义:我奉命出使河北察访,沿着太行山北行,山崖的岩石间往往夹杂着螺蚌壳及像鸟卵的石子(鹅卵石),横亘在石壁上像带子。这里应是昔日的海滨,东距大海已有近千里。所谓大陆,看来都是由重浊的泥沙积淀而成的。古史记载尧杀鲧于羽山,旧说羽山在东海中,而如今却在陆地上。

凡黄河、漳水、滹沱、涿水、桑干等河流,全都是混浊的水流。关陕以西,水在低于地面的峡谷中流动,最深处不下百余尺,所携带的泥沙每年向东流,都成为造大陆的泥土,大陆由此造成也就是必然之理。

-海陆变迁

《说文解字》中的部首排列,是按照形体相似或者意义相近的原则排列的。

许慎把众多的汉字按形体构造分成了540部,创造了一套成体系的“偏旁编字法”。 这540部又是怎样编排起来的呢?据《说文后叙》,是“立一为专”、“毕终于亥”,“杂而不越,据形系联”。540部按“始一终亥”编排,表现了许慎的哲学思想,这是时代风尚所致,不必苛求古人的。 “据形系联”指的是根据字形相近来安排次序。

我国古代对地质现象的认识,充满了卓越的科学见解。《诗经》中就有“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记述。沧海桑田是中国古人表述海陆变迁思想的精炼描述,最早出自晋代葛洪编撰的《神仙传·麻姑》。书中记载说:“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浅,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翻译成白话文就是:麻姑对仙人王方平说:“我已经三次看见过东海变为桑田,这次到蓬莱去,我看见那里的海水又比从前减少了一半,难道又要变成陆地吗”这则故事记录了古代的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宇宙的思辨观,结合已有的知识,不断观察自然环境的变化而记录的海陆进退现象。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沧海桑田变换的力量来自哪儿呢是海水的升降那么这个海水为什么会升降呢是冰雪结冰和融化,降水量的变化增多若不是水量的增减,那又是什么原因呢是陆地在原地升降,导致海水侵入和后退,抑或其他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呢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在《麻姑山仙坛记》中就提到“高山犹有螺蚌壳,或以为桑田所变”,其意不言自明;北宋科学家的沈括发现太行山的“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横譬如带”,他告诉人们“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所谓大陆者,皆浊泥而淹也。”他还在《梦溪笔谈》中多处记录了化石的发现,进而得出了古地理、古气候是在不断变化的结论。

那么地质活动过程是怎么样的呢公元前四世纪出现的古籍《山海经》中用我们现代人看来怪异荒诞的神话故事记录了很多地质活动。这些神话传说中有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羿射九日、鲧禹治水等故事,揭示了很多当时的环境特点及变化过程。

古籍资料《淮南子·览冥训》中这样写道:“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讲的就是传说上古时候,原来的东、南、西、北方向不管用了,神州大地像分裂了。忽然发生了一场自然界的大灾变,天崩地裂,大火燃烧,洪水泛滥,恶禽猛兽残害人民,女娲就熔炼五色石块去修补苍天,砍断大鳌的足去重新建立新的四极。

《淮南子·天文训》中记载:“……天受日月星辰,地受水潦尘埃。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也;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朱熹说:“震荡无垠,海宇变动,山勃川湮。”

以上记载和论述,我们已经看到从古代开始人们已经认识到构造演化理论中最根本的思想,即构造运动的剧变性和旋回性。或许,我们在今后的地质构造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中,通过在中国古籍中寻找先人记录的现象,会给我们理论研究的突破带来新的契机。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