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书画用纸的问题???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2浏览:3收藏

关于中国书画用纸的问题???,第1张

  宣纸产于安徽泾县,古属宣州,故称宣纸。

  按加工方法分类,宣纸一般可分为生宣,熟宣、半生熟宣三种。

  生宣--没有经过加工,吸水性和沁水性都强,易产生丰富的墨韵变化,以之行泼墨法、积墨法,能收水晕墨章、浑厚华滋的艺术效果。

  熟宣--是用矾水加工制过的,水墨不易渗透,可作工整细致的描绘,可反复渲染上色,适宜画青绿重彩的工笔山水,表现金碧辉映的艺术效果。

  半生熟宣—介于生宣和熟宣之间的一种宣纸,既有墨韵变化,又不过分渗沁,皴、擦、点、染都易掌握,可以表现复杂丰富的笔情墨趣。

  宣纸按捞制时加入皮料的比重不同,又分为棉料,净皮,特种净皮三大类。棉料含皮量最少,净皮稍多,特种净皮含皮最多,依次递增。

  按尺寸分为二尺,三尺,四尺,五尺,六尺,七尺,八尺,丈二,丈六,二丈,七尺屏,尺八屏等规格;

  按厚度分有单宣,夹宣,二层,三层,四层几种。最薄型的宣纸是特制的,主要用于拓片,拷贝,印刷古籍,装帧印谱;品名有棉连,扎花,罗纹,龟纹,蝉翼等。

  按加工效果,则分册页(折页)、信笺纸、扇面纸、色宣,酒金(银)纸、描金(银)纸、瓦当纸、水纹、云母宣、长纤维、青丝宣、花草纸、云龙纸、虎皮宣、冰榔宣、槽底纸、粉蜡笺等。

  另外,现在书画市场所说的“宣纸”,其实并非单指宣州所产纸张,而且安徽宣纸产地基本集中在泾县。“宣纸”在广大书画爱好者中,是泛指的书画用纸,虽然这种说法并不是非常严谨,但已被大家所接受和认可。从这点来看,还可以细分很多种:如四川夹江的毛边纸、国画纸、浙江富阳产元书纸、福建江西等地产连四纸、浙江温州产皮纸、河北迁安产高丽纸等等。

  宣纸的命名是很复杂的,根据各种实际需要,可把同一种纸分入不同的种类,所以不能从单方面为宣纸定性。但凡比较正规的厂家在为宣纸命名时,一般都会根据宣纸的分类特性,选取几个比较能说明纸张性质的分类名称组合而成。比如一种纸名为“净皮四尺单宣”,这就是从纸张的四个方面考虑的:“净皮”说明它的原料是属含皮适中型的,“四尺”说明它的规格是69*138厘米左右,“单宣”说明它是一层,重量应该在25-3KG左右。69*138厘米左右,“单宣”说明它是一层,重量应该在25-3KG左右。第四点就是说明它是生宣的问题,凡是没有标明“熟宣”或者“矾宣”字样的纸张,一般指的都是生宣。

  在价钱上,相同尺寸的纸张以古纸和陈年老纸最贵,当然了,非特别专业人士,可以不用考虑。现在市面上最贵的当属“红星”牌的纸最贵(另外红星纸还分正牌和副牌,这点要注意一下,只买正牌的)。同一个厂家,同种规格的纸,特种净皮(也叫特净)最贵,净皮次之,棉料最便宜。

  便宜的当属四川纸,种规格的纸价格相关可达10倍以上。

  但有一点很重要,同样名字的纸,不同地方和不同厂家生产出来,价格相差也很大,所以买纸不能光看纸名。比如我前面提到的“净皮四尺单宣”,可以是四川产的“净皮四尺单宣”,也可以是安徽产的“净皮四尺单宣”,同样是安徽产的“净皮四尺单宣”,“红星”牌的要二三百元一刀,而小厂生产的只要四五十元一刀!

  日本纸我的接触过“月宫殿”牌的纸,性质类似温州皮纸,只是纸稍厚一些,纤维也比较长,拉力和吸水性更强。价钱比国内的要贵上三倍左右吧。

  “高丽纸,又名韩纸,高丽贡纸。古代高丽国(又称高句丽,朝鲜)所产之纸。北宋陈 《负暄野录》云:“高丽纸以棉,茧造成,色白如绫,坚韧如帛,用以书写,发墨可爱。此中国所无,亦奇品也。”此纸多为粗条帘纹,纸纹距大又厚于白皮纸,经近人研究,宋元明清时我国书写所用高丽纸,大部分是桑皮纸。清乾隆时我国有仿制的高丽纸。”

  上面是从网上查的关于高丽纸的史料记载,事实上高丽纸现在在河北迁安产,规格为1*1米,价格也很便宜,就几十元一刀。当然了,质量也没法和以前比。

隋唐五代所用的造纸原料,除家麻和野麻而外,从晋代以来兴起的藤纸,至隋唐时期达到了全盛时期,产地也不只限于浙江。

《唐六典》注和《翰林志》均载有唐代朝廷、官府文书用青、白、**藤纸,各有各的用途。陆羽《茶经》提到用藤纸包茶。

《全唐诗》卷10收有顾况的《剡纸歌》,描写浙江剡溪的藤纸时说:“剡溪剡纸生剡藤,喷水捣为蕉叶棱。欲写金人金口渴,寄予山明山里僧。”

《全唐文》收有舒元舆《悲剡溪古藤文》,作者悲叹因造纸而将古藤斩尽,影响它的生长。膝的生长期比麻、竹、楮要长,资源有限,因此藤纸从唐代以后就走向下坡路。

从历史文献上看,桑皮纸、楮皮纸虽然历史悠久,但唐代以前的实物则很少见到,隋唐时期皮纸才渐渐多了起来。

敦煌石室中的隋代《波罗蜜经》是楮皮纸,《妙法莲华经》是桑皮纸。唐代《无上秘要》和《波罗蜜多经》也是皮纸。传世的唐代初期冯承摹神龙本《兰亭序》也是皮纸。

关于用楮皮纸写经,在唐代京兆崇福寺僧人法藏《华严经传记》卷5也有记载。

南方产竹地区,竹材资源丰富,因此竹纸得到迅速发展。关于竹纸的起源,先前有人认为开始于晋代,但是缺乏足够的文献和实物证据。

从技术上看,竹纸应该在皮纸技术获得相当发展以后,才能出现,因为竹料是茎秆纤维,比较坚硬,不容易处理,在晋代不太可能出现竹纸。

竹纸起源于唐,在唐宋时期有比较大的发展。欧洲要到18世纪才有竹纸。竹纸主要产于南方。南方竹材资源丰富。

唐代还有一种香树皮纸。据《新唐书·肖仿传》记载,罗州多栈香树,身如柜柳,皮捣为纸。这些唐人记载说明,广东罗州产的栈香或笺香树皮纸是名闻于当时的。

据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天工开物·杀青》记载,唐代四川造的“薛涛牋,以芙蓉皮为料。煮糜入芙蓉花末或当时薛涛所指,遗留名至今。其美在色,不在质也。”

用木芙蓉韧皮纤维造纸,在技术上应是可能的。因为经脱胶后,总纤维素含量很高。

像魏晋南北朝时期一样,隋唐五代时期也有时用各种原料混合造纸,意在降低生产成本并改善纸的性能。

随着造纸原料的逐步扩大和造纸技术在各地的推广,隋唐五代时期,产纸区域已经遍及全国各地。

据唐代的《元和郡县图志》、《新唐书·地理志》和《通典·食货典》三书记载,在唐代各地贡纸者有常州、杭州、越州、婺州、衢州、宣州、歙州、池州、江州、信州、衡州11个州邑。当然这是个很不完全的统计,其实产纸的区域远不止这些地区。

宣纸在唐代为书画家所使用,可见它的质量之高。宣纸因原产于宣州府而得名,当时称为“贡纸”。

《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宣州土贡有纸和笔。宣州下置宣城、当涂、泾县、广德、南陵、太平、宁国、旌德8县,这是有关宣纸的最早记载。

至宋代时期,徽州、池州、宣州等地的造纸业逐渐转移集中于泾县。当时这些地区均属宣州府管辖,所以这里生产的纸被称为“宣纸”,也有人称“泾县纸”。

南唐后主李煜,曾亲自监制的“澄心堂纸”,就是宣纸中的珍品,它“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冠于一时。”

宣纸具有“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洁白稠密、纹理纯净、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点,并有独特的渗透、润滑性能。写字则骨神兼备,作画则神采飞扬,成为最能体现我国艺术风格的书画纸。

再加上宣纸耐老化、不变色、少虫蛀、寿命长,故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的誉称。19世纪在巴拿马国际纸张比赛会上获得金牌。

宣纸除了题诗作画外,还是书写外交照会、保存高级档案和史料的最佳用纸。

我国流传至今的大量古籍珍本、名家书画墨迹,大都用宣纸保存,依然如初。

宣纸的原料宣纸的选料和其原产地,与泾县的地理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青檀树是当地主要的树种之一,故青檀树皮便成为宣纸的主要原料;当地又种植水稻,大量的稻草便也成了原料之一;泾县更伴青弋江和新安江,这三点便为泾县的宣纸产业打下基础。

泾县生产宣纸的原料是以皖南山区特产的青檀树为主,配以部分稻草,经过长期的浸泡、灰腌、蒸煮、洗净、漂白、打浆、水捞、加胶、贴烘等18道工序,100多道操作过程,历时一年多,方能制造出优质宣纸。

制成的宣纸按原料分为绵料、皮料、特净三大类,按厚薄分为单宣,夹宣、三层夹、螺纹、十刀头等多种。

净皮是宣纸中的精品,具有拉力、韧力强,泼墨性能好等优点,为广大书画家所喜爱。有人赞誉宣纸“薄似蝉翼白似雪,抖似细绸不闻声。”一幅幅图画,一章章文字,皆凭宣纸而光耀千秋。

伐条宣纸的传统做法是,将青檀树的枝条先蒸,再浸泡,然后剥皮,晒干后,加入石灰与纯碱再蒸,去其杂质,洗涤后,将其撕成细条,晾在朝阳之地,经过日晒雨淋会变白。

然后将细条打浆入胶。把加工后的皮料与草料分别进行打浆,并加入植物胶充分搅匀,用竹帘抄成纸,再刷到炕上烤干、剪裁后整理成张。宣纸的每个制作过程所用的工具皆十分讲究。

如捞纸用的竹帘,就需要用到纹理直,骨节长,质地疏松的苦竹。宣纸的选料同样非常讲究。青檀树皮以两年以上生的枝条为佳,稻草一般采用砂田里长的稻草,其木素和灰分含量比普通泥田生长的稻草低。

抄纸是利用竹帘及木框,将浆料荡入其中,经摇荡,使纤维沉淀于竹帘,水分则从缝隙流失,纸张久荡则厚,轻荡则薄,手抄纸完成后取出竹帘,需以线作为区隔后重叠,并待水分流失部分,采取重压方式增其密度,便可进行烘培。

烘纸是利用蒸气在密封的铁板产生热度,以长木条轻卷手抄纸,用毛刷整平,间接加热使纸干燥。同时进行品检,就是成品的宣纸。

隋唐五代时期的造纸技术比魏晋南北朝时期进步的另一表现是,这时期纸的质量及其加工技术大大超过前代,而且出现了不少名贵的纸张为后世所传颂,在造纸设备上也有了改进。

隋唐五代时期的抄纸器绝大部分使用的是活动帘床纸模,只是因编制纸帘子的材料不同而分为粗茶帘纹和细条帘纹。在长宽幅度上,唐代纸都大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纸。为了适应写字绘画的需要,唐代纸明确区分为生纸与熟纸。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3就明确指出唐代生熟纸的功用。他讲到装裱书画时说:“勿以熟地背,必皱起,宜用白滑漫薄大幅生纸。”

这里所说的生纸,就是直接从纸槽抄出后经烘干而成的未加处理过的纸,而熟纸则是对生纸经过若干加工处理后的纸。

纸的加工主要目的在于阻塞纸面纤维间的多余毛细孔,以便在运笔时不致因走墨而晕染,达到书画预期的艺术效果。有效措施是砑光、拖浆、填粉、加蜡、施胶等。这样处理过的纸,就逐渐变热。

同时,由于发明了雕版刷术,大大刺激了造纸业的发展,造纸区域进一步扩大,名纸迭出。如益州的黄白麻纸,杭州、婺州、衢州、越州的藤纸,均州的大模纸,蒲州的薄白纸,宣州的宣纸、硬黄纸,韶州的竹笺,临川的滑薄纸。

唐代各地多以瑞香皮、栈香皮、楮皮、桑皮、藤皮、木芙蓉皮、青檀皮等韧皮纤维作为造纸原料,这种纸纸质柔韧而薄,纤维交错均匀。

唐代在前代染黄纸的基础上,又在纸上均匀涂蜡,经过砑光,使纸具有光泽莹润,艳美的优点,人称“硬黄纸”。

还有一种硬白纸,把蜡涂在原纸的正反两面,再用卵石或弧形的石块碾压摩擦,使纸光亮,润滑,密实,纤维均匀细致,比硬黄纸稍厚,人称“硬白纸”。

另外,添加矿物质粉和加蜡而成的粉蜡纸,在粉蜡纸和色纸基础上经加工出金、银箔片或粉的光彩的纸品,称作“金花纸”,银花纸或金银花纸,又称“冷金纸”或“洒金银纸”。

还有色和花纹极为考究的砑花纸,它是将纸逐幅在刻有字画的纹版上进行磨压,使纸面上隐起各种花纹,又称“花帘纸”或“纹纸”。当时四川产的砑花水纹纸鱼子笺,备受文人雅士的欢迎。

当时还出现了经过简单再加工的纸,著名的有谢公十色笺等染色纸。还有各种各样的印花纸、松花纸、杂色流沙纸、彩霞金粉龙纹纸等。

五代制纸业仍继续向前发展,歙州制造的澄心堂纸,直至北宋时期,一直被公认为是最好的纸。

这种纸长者可50尺为一幅,自首至尾均匀而薄韧。宋代继承了唐代和五代时期的造纸传统,出现了很多质地不同的纸张,纸质一般轻软、薄韧。上等纸全是江南制造,也称“江东纸”。

造纸业的发达,是唐代文化繁荣的标志;同样,造纸术的发展,又直接推动了唐代文化的繁荣。

写字最好用竹纸或者皮纸,宣纸是用来画画的,尤其是生宣。古人用皮纸最多,其次是竹纸。

关于笔墨纸的关系:

硬笔配软纸,软笔配硬纸。

浓墨对付生纸,淡墨伺候熟纸。

总之,要达到笔墨相生的效果,不能太洇,也不能太涩。

自东汉蔡伦发明造纸,纸很快便取代了竹帛,而广泛应用于书写或印刷。桓玄废掉晋安帝以后,曾下令说:“古无纸,故用简,非主于敬也。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这至少在一定的范围内,对纸的普遍应用起了催化作用。

我国古代的纸张种类繁多,但用于书写和印刷的,主要是麻纸、竹纸和皮纸。麻纸分白麻纸和黄麻纸两种。白麻纸正面洁白有光泽,背面略为粗糙;黄麻纸微呈**,纸张亦比白麻纸略厚,但皆宜于书写或印刷,而且这种纸经久耐用,很受人们看重。早在唐代,宫廷起草诏书就用黄麻纸,故后世又称“草诏”

为“草麻”,宋、元(包括辽、金)刻本,不少都采用这两种纸印刷。

五代有一种名贵的纸叫澄心堂纸。所谓澄心堂,是南唐烈祖李弁的宫室之名,可见这种纸是专为南唐宫廷制造的。这是一种楮皮纸,生产于安徽的池州和歙州。据说,这种纸要用腊月敲冰所取的水抄纸,故宋人梅尧臣写诗歌咏这种纸说:“塞溪浸楮舂夜月,敲冰举帘匀割脂。焙干坚滑若铺玉,一幅百金曾不疑。”

这种纸后来大抵只供文人把玩而已,因其昂贵,没有普遍使用的价值。

宋代开始用竹造纸,称为竹纸。宋人周密在其所著《癸辛杂识》前集《简椠》条中说:“淳熙末,始用竹纸,高数寸,阔尺余者……”竹纸的颜色微黄,故又称作“黄纸”。我国南方产竹,故竹纸多产于南方。福建的麻沙镇,不但印刷业发达,而且造纸业同样发达,所生产的纸即竹纸,称为“麻沙纸”,多为当地印书所采用,故宋麻沙本多竹纸。竹纸质地较脆。吴、越和蜀地的竹纸质地较好,南宋陈《负暄野录》认为越地的竹纸“甲于他处”,并且说:“今吴人取越竹,以梅水淋,晾令干,反复捶之,使浮茸去尽,盘骨莹澈,是谓舂膏,其色如蜡。若以佳墨作字,其光可鉴。故吴笺近出,而遂与蜀产抗衡。”这是说,吴人将越地的竹纸再行加工,制成了一种与蜀产竹纸质地相仿的竹纸。

以树皮为原料所造的纸称为皮纸,也称棉纸,常见的`主要是楮皮纸和桑皮纸,质地平滑、细白,南宋廖莹中世采堂所刻《昌黎先生集》,就是用桑皮纸印刷,是现存宋刻的珍品。

明清以来,造纸技术不断改进,纸的质量亦不断提高,著名的宣纸就是一种皮纸。以前多认为宣纸的原料是楮皮或桑皮,今人潘吉星先生则认为是榆料的青檀皮。因这种纸产于安徽宣州府的泾县,故称宣纸。这种纸洁白,质地绵细腻,且有韧性,特别是其受墨性极好,故印书、绘画广为采用。后来的“棉连纸”、“料半纸”、“玉版纸”,都是宣纸的不同品种。

明人毛晋汲古阁印书用竹纸,“所用纸,岁从江西特造之,厚者曰‘毛边’,薄者曰‘毛太’……(见《常昭合志稿》)。毛边纸或毛太纸略呈米**,正面光洁,质地较脆,清乾隆以后的印本,多用毛边纸。由于造纸技术的提高,明清

之际出现了不少纸的新品种,如产于浙江开化县的开化纸,又称桃花纸,质地细白,有较强的韧性,清初内府及武英殿刻书,多用这种纸印刷。

再如太史连纸,只是颜色略比开化纸微黄,质地则很相近,清雍正间用铜活字印《古今图书集成》,即采用了开化纸和太史连纸。

古代造纸,由于主要是手工操作,技术不平衡,纸的质量亦各异,但大体掌握了麻纸、竹纸和皮纸的基本特点,对于考定古书的年代还是有一定参考意义的。

关于宣纸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有宣纸的,反正古代貌似没有,比如王羲之和苏东坡那会儿。

现在,我们经常见到,每个书法家家里都有很多宣纸,玩的狠的家里会有专门一个屋子放宣 纸,据说宣纸放的年代越久越好用,是这样的,新的宣纸有火气,不好用。所谓放的时间长 了,就是让宣纸松软一些,类似发酵。

不过用什么样的宣纸写字好,这个对于书法家来说挺重要的,就跟你买了一台法拉利跑车, 到底这车是该在山上跑,还是在农村溜达还是在北京的街上飚一下车,这是有点名堂的。

这么说吧,宣纸基本分成三大类: 1、生宣(纸),很洇墨。 2、熟宣(纸),不洇墨。 3、半生熟(纸),不太洇墨。

我曾经见过很多人,临摹兰亭序用生宣,费了牛劲儿也弄不好。为啥因为兰亭序的字也就 硬币大小,生宣很洇墨。为了写好笔画的精度,只能:墨汁少兑水,可是黏黏糊糊的很难写, 跟油漆似的拉不开笔;或者加快行笔速度,一般人又做不到高速度下的精度。

其实,对于小行草书这类的字,根本就不能用生宣(特殊人物可以,不过这种人地球上罕见)。 对于这一点,我们非常有必要去研究一下古人传世的那些作品。很多人几乎没有看过古人的 真迹(连博物馆都没进过,整天就对着本黑白的破字帖临摹),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搞书 法的不研究材料,你就比别人略逊一筹,别不服。

《兰亭序》根本就不是用生宣纸写的,大家可以这么想,东汉蔡伦造纸,东汉完蛋之后就是 三国,三国归了晋,王羲之就是晋朝滴,所以那时候的科学技术水平,哪能造的出来宣纸啊 对不对咱用脚丫子一想就能想得出来。再说了,那时候造宣纸有嘛用啊又没有中国书协, 也没有国展。 连苏东坡、米芾他们大宋朝都没有生宣纸,否则当时的中国美协主席宋徽宗早就干上大写意 水墨画了,还整天画那劳什子工笔花鸟,还得眼睛都花了。

说到生宣纸,我曾经看过一个理论家的学术文章,说明清时候开始使用生宣纸写书法了,理 由是明代后期徐渭他们那帮家伙(书法家+画家)花大写意画就用生宣了。2011 年夏天我实 在闲的没事,就开始用红星生宣临摹徐渭的大写意,感觉很不对。立马我就请教了国画家, 人家告诉我----徐渭那种大写意画根本不能用生宣。当我再见到几十张当代大写意画家吴冠 南先生的大写意花鸟的时候,我也发觉----老吴用的也不是生宣啊。看来,明代后期开始使

用生宣纸写字,是扯淡。难怪女人们都说“宁可信世上有鬼,也不信理论家那张破嘴!”

曾经在广东,有个学王铎的人让我看他的作品,我说你要用半生熟的宣纸写王铎。他说,别 逗了,王铎用的生宣啊。我笑了,啥时候王铎用过生宣啊我们之所以认为王铎用生宣,都 是看的黑白字帖,丈二条幅被浓缩成手掌那么大。

为什么我要说王铎没用过(至少很少用!)呢咱下回书接着说。。。 我看过很多王铎手卷真迹,那种材料基本类似牛皮纸(起码是熟纸或者类似现在的传真纸), 这一点大家找点全彩色高清字帖,就会发现其中的笔画不是生宣的效果。至于个别涨墨线条, 那都是在熟纸上墨堆积渗透的结果,绝不是生宣纸迅速渗化的痕迹。

有人说,字帖上他的大条幅都是生宣写的,不然咋会有涨墨啊我还是请大家有机会去看原 作乃至高清复制品,这样你就会发现,人家王大爷一般都是写在绢或者绫子上面的,那里是 什么生宣纸啊11 月份的时候我在故宫看到一件王铎条幅,就是白绫子上面写的。如果把 它印成黑白字帖,编辑再不注明,你又以为是生宣了。我们可以这么想:王铎很多时候那种 丈二条幅,就是一笔一行,或者一笔写好多个字,生宣那么吸墨,他能一下子写那么多字 除非他用失传很久的“迅雷”手法写的。

曾经有高手说过一句话很经典----远离生宣!(请宣纸厂饶了我,我绝没有砸你们生意的意 思!)

当然,并不是生宣绝对不能用,在当代,生宣作为书法创作最为重要的书写载体,已经不可 逆转的成为大家常用的材料,而且很多当代名家也用生宣创作了大量的经典作品,这也是当 代书法的创举和巨大开拓。但我的意思是,你要玩古人没用生宣写的那些作品,可你非要用 生宣写,这可就是跟自己过不去,我也无话好说了。

那么,当代高手都用什么渲纸写字呢

随着书法的繁荣发展,尤其是国展的拉动,几乎带动了造笔、造纸、造墨、装裱行业乃至航 空业的迅速发展,这应该称之为国展经济模式。其实国家发改委应该给予中国书协“拉动内 需特别奖”才是。

那么,但就宣纸而言,因为二王书风的泛滥,导致大量的书法家开始寻求一种适合写精致笔 画和小行草的载体。于是,我们就得以见到很多高手经常用的纸张了----

比如:泥金、泥银宣纸,这种纸大概清代有点,好像明国的时候使用稍微多一些。当代很多 书法家却开始广泛运用。这种材质,类似熟纸,不洇墨,而且书写有一点摩擦力,比较好写。 只是现在的粗制滥造(当代人的特点),导致很多泥金、泥银宣纸质量不佳,时间长了表面 涂层会氧化变黑。而且这种宣纸比较“脆”,折叠几次容易断裂。

金卡纸,好像是当代运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材质,是装裱在硬纸板上的。日本有很多各种颜色、 材质、质地的金卡。国产的金卡貌似没有很好的。

粉笺纸,这个民国的时候就有,好像清代也有使用过。比如,我们看到现在很多清代和民国

的老作品,对联啥的,都有皴裂,感觉纸张很厚,墨色浓黑,基本就是这种纸张,是表面有 “粉状”图层的一种宣纸,和传真热敏纸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些书法家在书写前,都是用干 毛巾在表面蹭几下,让粉状物更加密实一些,这样才好写,不然很难着墨。

元熟纸、毛边纸,这基本属于练习纸,成本和售价都很低廉,因为具有特殊的书写效果,往 往被书法家所青睐。

枸树皮纸,这种宣纸近几年才被大家逐渐重视起来。这是一种采用陕西、甘肃等地特有枸树 皮做成的纸张,有传闻说魏晋时期的书法就是写在这种宣纸上的,因为没有可靠的依据,我 不敢这么说。但是这种宣纸因为是纯手工制作,基本保持了古老纸张的制作工艺和纸张本身 所具有的特点,我用过一些,感觉这种纸近似半生不熟,书写的时候既能有涨墨,又能“见 笔”(笔画的细节),书写感很不错,去年各类国展有很多作者都在使用。有兴趣的请在本 论坛搜索“枸树皮”。

对于书写纸张,我觉得大家应该关注。你都不知道别人用什么宣纸,怎么能写好字呢不南 辕北辙就阿米头发了。那么,怎么才能追踪当代书法创作的宣纸材料呢有两个途径:

一个是看国展展览,去展厅,别买本作品集缘木求鱼。

二是跟中国书法超市或者书画市场网的收藏家们多讨教,因为他们手里有很多当代高手的真 迹藏品。

对于书法家而言,对古代墨迹本书法中纸张的研究,是一个经常被忽略而又十分必要的环节, 没有对这个进行研究,我敢说,你的字恐怕永远也写不太好,为社么这样说

线条,其实都是动作形成的。所谓的笔法,就是写字的动作。可是,如果你用同样的动作, 但纸张不一样了,表现出来的线条形状也是不一样的,这里面就需要你根据纸张的生熟程度 来调整速度。那么说,即使你弄明白了笔法,可是你没有弄明白书写载体,你依然很难做到 和古人那样精彩的线条。

所以,我们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只注意了线条、结构、章法, 而忽略了古人的书写材料(毛笔、宣纸或者还有墨)。除了要研究古人的技法,书写材料的 研究也非常重要。

比如,我要问大家一下,《兰亭序》是写在什么纸张上面的或许我们都没有考虑过这个问 题。

本文中所说的《兰亭序》是指的冯摹本,因为真迹都说在李世民那里呢。古代传世的墨迹中, 有很多线索值得我们分析、推理、大胆假设,也只有看到了这些蛛丝马迹,你才能获得比别 人更多的信息,也就比别人理解的更深刻,比别人写得更好。

那么我们仅以《兰亭序》为例,分析一下它大概的用纸。

第一,我么要知道冯摹本《兰亭序》是唐朝的一种技术“响拓”,(关于这个话题,大家可 以搜索一下我的另一个连载《技术视野下的王羲之书法》)。知道这种技术的人,就会明白, 他是蒙在真迹上面双钩的。既然如此,就说明这个纸张很“薄”。

第二,《兰亭序》中的字和笔画没有“飞白”。不要以为这是老冯双钩填墨的就不会有飞白。 老冯他们当时在宫里充当的都是人体复印机的工作,他们会竭尽全力保证和真迹靠近。所以, 没有飞白,只能说明原作就没有,而有一两个字的个别笔画有飞白痕迹(其实是书写的时候, 毛笔笔毫开叉造成的)。这个推断证明,《兰亭序》真迹的纸张是比较细腻的,也只有细腻 的纸张,写这么小的字,才不会出现飞白。

第三,《兰亭序》没有涨墨、洇墨的效果,那就说明不是生宣纸。

2011 年 11 月份故宫曾经举办过“兰亭特展”,我专门去看了冯摹本的《兰亭序》,目的就 是要看看到底写在什么纸张上面了(当时我是这么想的:第一,唐代人见到了王羲之真迹兰 亭序,他们会尽可能用类似的纸张描摹。第二,唐代和东晋的纸张有可能没有大的技术突破, 材质差不多。)

当我面对冯摹本《兰亭序》的时候,仔细分辨,觉得纸张很像我们现在的牛皮纸(至于颜色, 我觉得有可能是年代久远泛黄的原因),那种纸面的质感、细腻感很像牛皮纸。只是,因为 科技水平的原因,没有现在的牛皮纸做的精细,好像现在的新牛皮纸用手摩挲的一段时间, 有点表面的亮面被蹭没了的感觉。

后来在另一个展厅里面,又见到了王献之的《东山帖》,那种纸张的质感也和我说的冯摹本 《兰亭序》差不多,所以我推断,唐以前有可能写字 大多都采用那种纸。

也有材料证明东晋使用“雁皮宣”的,有关这个资料,有形的还可以搜索我的另一个连载《技 术视野下的王羲之书法》,里面有一段说明。

再比如,大家都知道《蜀素帖》,可是大家真的研究过老米写在什么上面的吗即便你知道 是“蜀素”,可蜀素到底是啥玩意你见过吗你用过吗老米用的那个蜀素和我们现在的有 什么区别吗比如材料发生变化了吗细度一样吗

怎么才能知道我们现在的蜀素和老米那个蜀素细度、密度不一样很简单啊----你找一个高 清本的《蜀素帖》,通过放大,数一下它的单位面积内,丝织的根数,然后如法数一下你现 在见到的蜀素就知道差别了。或许你觉得这么做意义不大,但这就是研究、学习的方法,只 有有这种精神,才会把事情做好。不然,整体稀里糊涂的,怎么可能把一件事情做好呢如 果那样,连烤白薯的都是书法家!

如果,我们仔细梳理一下明朝以前的书法墨迹资料,会发现,作品里面都没有涨墨和飞白, 这不仅仅是一个材质的问题,而且这也可以延伸为明以前中国古典书法的一个审美特征。为 什么很多人总说我们现在的书法满纸燥气,这里面除了心绪的浮躁之外,是否还有笔墨的浮 躁笔墨的浮躁是否就有大量运用飞白、涨墨、宿墨的因素呢你这样考虑过这个问题吗

小时候,经常见到练习书法的人用报纸,除了降低成本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可能就是报纸(新

闻纸)书写效果还不错。新闻纸不是很洇墨,或许就有点古代某个时期纸张的效果。后来, 书法家们经济条件相对好了,都开始用宣纸(哪怕是毛边纸)练字。我觉得,书法家们不要 忽略新闻纸。

信纸,其实就是很熟很熟的纸张,很多人以为这不是写毛笔字的纸张,其中包括复印纸。因 为这些纸张很难写,没有书写时候毛笔与纸张摩擦的“涩感”。我觉得,书法家还是要用信 纸或者复印纸写写。这么光滑的纸张,对训练笔法的精度非常有好处,一旦你的用笔有毛病, 在纸面上就显而易见。有的书法家为了训练笔法的精准性和合理性,甚至在挂历(画报)甚 至玻璃上练习书写,至于有什么好处,写过就知道了。

我用过一种宣纸,是辽宁李洋兄介绍的,叫做“煮锤”,我不知道为什么是这两个字。这种 纸是半生不熟的,很适合书写小行草书,涩感、洇墨程度都很好,便于控制。不过后来买的 就不是很好了,是安徽的,整张纸会出现局部洇墨、局部不洇墨,这很讨厌,往往让你写到 某个段落的时候,措手不及,一张作品就夭折了。

单就小字行草书或者楷书而言,我简单介绍一下我所见过的名家高手他们都用什么纸张---- 我手里有一些孙晓云老师的小字行书,有些是洒金瓦当宣纸,有些是水纹宣纸,这些纸张基

本上都属于半生熟的宣纸。

我手里有张旭光先生四尺对开的《心经》小字行书,也是水纹宣纸写的。

陈忠康早几年用高丽纸,那种纸稍微厚一些,纹理比较明显,,表面比较粗糙,但似乎不是 很洇墨,因为厚一些,渗墨的效果会显得线条很厚实。现在他用生宣写小字,但也不是很生 的那种宣纸。他还用过日本的金笺纸(就是比较厚,类似泥金,上面有一层很薄的丝绒)。 也用过绢。

陈海良的小行草书基本用生宣,因为他的行笔速度比较快、线条比较细,所以是否洇墨对他 影响不大。他也用过水纹宣纸写小字。大字有时候用宣纸,有时候用托过的绢。

管俊的小楷基本用托过的绢。不过我见过他用酒店的信纸写的册页。

朱勇方用小楷写过新闻纸。一鸟兄也爱用陈年新闻纸写小楷。

张志庆爱用粉笺写小行草书。

有些书法家这两年开始使用枸树皮纸写小行草书,洇墨有效果,也能控制不洇墨。

还有很多书法家喜欢用绢写小字。

并不是说生宣纸不能写小字,而是相对熟一些的宣纸更适合写小字,好把握也见笔,这是目 前书法界的一个普遍现象。

对于书写的纸张,我是这么认为的----不要拘泥于一定是宣纸,或者一定是生宣。这都是当

代人的想法!什么纸张好用、好写、好看就用什么,别老想着万一你的毛笔字传世了,纸张 会不会影响传世是否久远,这种事儿发生的可能性比蚊子吃大象还渺茫。

书法家也学会分析古人的材料,不断搜寻更好的书写材料,让你的作品写得更好看,争取多 卖点钱就行了,多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点喜闻乐见的毛笔字作品,这就够了,你对社会和你 家人的贡献已经不小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