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给我苗族,傣族,白族服饰的图片,另外还有东巴象形文字的资料,要快点!
东巴文是一种原始的图画象形文字,主要为东巴教徒传授使用,书写东巴经文,故称东巴文。纳西话叫“司究鲁究”,意为“木迹石迹”,见木画木,见石画石。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留记在木头石头上的迹印”;二是“木石之痕迹”,可引申为见木画木,见石画石。因这种文字大多只由东巴掌握,用来撰写经典,所以又称它为"东巴特额",意即东巴文。 东巴文是一种兼备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图画象形文字。其文字形态十分原始,甚至比甲骨文的形态还要原始,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但亦能完整纪录典藏。 东巴文是居于西藏东部及云南省北部的少数民族纳西族所使用的文字。东巴文源于纳西族的宗教典籍兼百科全书的《东巴经》。由于这种文字由东巴(智者)所掌握,故称东巴文。 东巴文有1400多个单字,词语丰富,能够表达细腻的情感,能记录复杂的事件,亦能写诗作文。东巴文被称之为目前世界唯一存活着的象形文字,被誉为文字的“活化石”。2003年,东巴古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并进行数码记录。 2005年,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院开始进行东巴文国际标准化工作,系统整理东巴文的书写、语音和语义等。但在同年贵州省第二次乡村旅游论坛上,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张小军提出"由于过度商业开发,东巴文正面临灭绝境地。"
傣族章哈的形成年代,目前还无法准确确定,只能从傣文古籍和民间传说中有关章哈起源的资料里,做出大概的判断和分析。
傣文论著《哇雷麻约甘哈傣》(即《论傣族诗歌》)说,傣族祖先从吃栗子、果子时期,走向吃麂子和马鹿肉的时期,在手脚不停地拣栗子、果子吃的时候,往往会遇到脚手被刺伤从树上掉下来,或者从悬崖上滚下致死等情况,受到这样的挫折和不幸时,就会发出呻吟、哀鸣和哭声;……打死了老虎或马鹿,大家就高高兴兴,笑啊笑,跳啊跳的,不住地叫喊:真得的多啊,够我们饱饱吃,啾!啾!啾!天长日久,这种悲哀或欢乐的情调,自然地成了人们的口头流传语,逐渐演变成了歌。这个时期就是零星歌谣的时代,还没有押韵,没有格律,纯属心喜则唱,满意则歌,音调像鸟啄木,像石头滚坡,像果子落在野藤上。这与傣族群众有傣族就有傣歌,有傣歌就有章哈的说法基本相同。但是,这个时期的章哈,与后来社会分工形成的半职业性的章哈,明显是有差别的。
当傣族先民人采集、狩猎的流动生活逐渐转为定居耕种时期,滴水或歌调和章哈与嘎兰多鸟的传说,说明章哈的产生,与生产劳动、居住环境等方面有着密切联系。
关于章哈产生的确切年代,有许多种说法。傣族民间传说距现在两千五百年前,有个叫'玛哈戛宰雅纳听'的人,就把佛经编成了唱词。又传说帕雅拉吾狩猎来到西双版纳,有一次打得一只金马鹿,他把鹿肉分给大家一起吃。于是,大家欢欣鼓舞,舞得好的成了'章凡'唱得好的就成了'章哈
从傣族的传说及其它有关资料来考证,傣族章哈大约产生于公元6世纪至8世纪之间。第一阶段是傣族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由于社会分工的结果和群众的需要,在群众中孕育和培养了章哈。第二阶段是15世纪初,傣族群众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之前,傣族民间已形成了章哈习俗。第三阶段是15世纪上半叶以后,从民间已有章哈的习俗向半职业化歌手转化。第四阶段是15世纪中期以后,地方政权与神权结合,傣族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民间歌手被纳入领主法规管辖范围,章哈上升为社会制度的一环。第五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章哈和其他劳动者一道翻身解放,当家作主人,成为新时代的歌者。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赛龙舟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已流传两千多年,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史书记载,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由此可见,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龙舟船的大小因地而异。比赛是在规定距离内,同时起航,以到达终点先后决定名次。我国各族的龙舟赛略有不同。汉族多在每年“端午节”举行,船长一般为20—30米,每艘船上约30名水手。
编辑本段由来和发展
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预《九歌·湘君》中“驾飞龙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学者们也认为“飞龙”即龙舟。《湘君》即描写湘人驭驾龙舟,将玉佩沉入江中(与抛踪子入江相仿)悼念某位历史人物之诗。这即与“魂舟”暗合,与楚国《人物御龙帛画》之像暗合,可互为印证。 《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是日,竞渡,竞采杂药。”此后,历代诗赋、笔记、志书 等记载竞渡就数不胜数了。
龙舟,与普通船只不太相同,大小不一,桡手人数不一。如广州黄埔、郊区一带龙船,长33米,路上有lOO人,桡手约80人。南宁龙舟长20多米,每船约五六十人。湖南汨罗县龙舟则长16—22米,挠手24—48人。福建福州龙舟长18米,挠手32人。龙船一般是狭长、细窄,船头饰龙头,船尾饰龙尾。龙头的颜色有红、黑、灰等色,均与龙灯之头相似,姿态不一。一般以木雕成,加以彩绘(也有用纸扎、纱扎的)。龙尾多用整木雕,上刻鳞甲。除龙头龙尾外,龙舟上还有锣鼓、旗帜或船体绘画等装饰。如广东顺德龙舟上饰以龙牌、龙头龙尾旗、帅旗,上绣对联、花草等,还有绣满龙风、八仙等图案的罗伞。一般龙舟没有这么多的装饰,多饰以各色三角旗、挂彩等。古代龙舟也很华丽,如画龙舟竞渡的《龙池竞渡图卷》(元人王振鹏所绘),图中龙舟的龙头高昂,硕大有神,雕镂精美,龙尾高卷,龙身还有数层重檐楼阁。如果是写实的,则可证古代龙船之精丽了。又如《点石斋画报。追踪屈子》绘芜湖龙船,也是龙头高昂,上有层楼。有的地区龙舟还存有古风,很精丽。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赋予了不同的寓意。
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隐隐可与古代鸟舟相对应)。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有的直接在河边祭龙头,杀鸡滴血于龙头之上,如四川、贵州等个别地区。
而湖南汨罗县,竞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庙,将龙头供在词中神翁祭拜,披红布于龙头上,再安龙头于船上竞渡,既拜龙神,又纪念屈原。而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也有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祭屈原之俗,在《隋书·地理志》中有记载:“其迅楫齐驰,棹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唐刘禹锡《竞渡曲》自注:“竞渡始于武陵,及今举楫而相和之,其音咸呼云:‘何在’,斯沼屈之义。”可见两湖地区,祭屈原与赛龙舟是紧密相关的。可能屈原(及曹娥、伍子胥等)逝去后,当地人民也曾用魂舟送其灵魂归葬,故有此俗。
又如浙江地区,是以龙舟竞渡纪念曹娥。《后汉书·列女传》中载,曹娥是投江死去的,民间则传说她下江寻找父尸。浙江地区多祭祀之,《点石斋画报·虔祀曹娥》即描绘会稽地区人民祭祀曹娥之景象。
《清嘉录》中记吴地(江苏一带)竞渡,是源于纪念伍子胥,苏州因此有端午祭伍子胥之旧习,并于水上举行竞渡以示纪念。另外还有广西的纪念马援、福州的纪念阎王王审知等仪式。
各种祭祀、纪念之仪式,无非是点香烛,烧纸钱,供以鸡、米、肉、供果、粽子等。如今这些含有迷信色彩朗仪式已很少见,但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用人们的话说,“图个吉利”,表达人们内心良好的愿望。
在正式竞渡开始时,气氛十分热烈。唐代诗人张建封《竞渡歌》:“……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且如瞬。坡上人呼霹雷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这些诗句淋漓尽致地写出了龙舟竞渡的壮景。妇女们平时是不出门的,如今也争着来看龙船,银钗耀日;鼓声、红旗指挥下的龙舟飞驰而来,掉如飞剑,鼓声如雷;终点插着锦绮彩竿,作为标志。龙舟向着标飞快地驰近……近代的龙舟比赛也大抵相同,不过规程稍严格一些。近年来,国内外都出现了国际龙舟比赛,吸引了各国健儿。
除了比赛速度外,划龙舟还有其他一些活动。比如龙舟游乡,是在龙舟竞渡时划着龙舟到附近熟悉的村庄游玩、集会。有时龙舟还有各种花样的划法,具有表演的含义。如广州的龙舟,挽手用桨叶插入水中,再往上挑,使水花飞溅;船头船尾的人则有节奏地顿足压船,使龙舟起伏如游龙戏水一般。浙江余杭县龙舟,有的是让人把龙尾踩低,使龙头高翘,船头的急浪便从龙嘴中喷吐出来,如龙吞云吐雨一般。
也有的是游船式竞渡。如《淮南子·本经训》“龙舟鷁首,浮吹以娱”,是划着龙船、摇船在水上奏乐、游玩。在《梦粱录》中记载南宋杭州“龙舟六只,戏于湖中”。湖上有龙舟,只是画舫游船的一部分。
唐、宋、元、明、情各代帝皇,均有临水边观看龙舟的娱乐,也属于游戏之类。《旧唐书》中记穆宗、敬宗,均有“观竞渡”之事。《东京梦华录》卷七,记北宋皇帝于临水殿看金明池内龙舟竞渡之俗。其中有彩船、乐船、小船、画舱、小龙船,虎头船等供观赏、奏乐,还有长之四十丈的大龙船。除大龙船外,其他船列队布阵,争标竞渡,作为娱乐。宋张择端《金明池夺标图》即描绘此景。又明代帝皇,在中南海紫光阁观龙舟,看御射监勇士跑马射箭。清代则在圆明园的福海举行竞渡,乾隆、嘉庆帝等均往观看。
又有夜龙舟。在浙江武进,过去有夜龙舟,在四面挂起小灯以竞渡。四川五通桥从1982年起出现了夜龙舟,在舟上装电灯,配焰火,漂浮河灯,辉煌夺目。浙江少数地方还于水上设堆堆浮焰,让张灯结彩的龙舟从焰中穿过。
又有旱龙舟,是在陆地上进行的模拟龙船比赛的活动。如《南昌府志》载:“五月五日为旱龙舟,令数下人异(y6,共同拾东西)之,传葩代鼓,填溢通衢,士女施钱祈福,竞以爆竹辟除不祥。”浙江武义县,过去也有旱地推端午船之俗,也认为可除邪祟。另广东的佛山、东莞、信宜都有旱地划龙舟之俗,实际上是一种舞蹈,但日期不一定在端午。佛山秋季秋色时的旱地龙舟最为壮观。又如《徽州府志》载:“五月五日,迎神船逐疫,船用竹为之,袭画状似鳅,以十二人为神,载而游绪市。”另有把小型旱龙船给小儿做玩具的。
在划龙船时,又多有唱歌助兴的龙般歌流传。如湖北秭归划龙船时,有完整的唱腔,词曲根据当地民歌与号子融汇而成,唱歌声雄浑壮美,扣人心弦,即“举揖而相和之”之遗风。又如广东南雄县的龙船歌,是在四月龙船下水后唱到端午时止,表现内容十分广泛。流传于广西北部桂林、临桂等地的龙船歌,在竞渡时由众桡手合唱,有人领呼,表现内容也多与龙舟、端午节俗有关,歌声宏远动人。《广西民间音乐选集》中收有临桂县(4龙船歌》组曲,如号子般的节奏鲜明、热烈,唱起来必定十分动人。
另外,还应说一下女龙船。在过去,许多地方的龙舟竞渡均不许妇女参加,认为妇女接触龙舟很不吉利。如今各地都出现了女子龙舟队,英姿讽爽的女人们奋勇争光,争夺第一,丝毫不弱于须眉男儿。
与春节有舞龙也有舞凤一样,端午有龙舟也有凤舟。凤舟的来源如上述,是源于远古的乌舟、鷁舟。古代宫廷中有凤阿(如《天府广记》中记明代宫廷便有),民间有凤船竞渡。《粤囊》载:“龙舟以吊大夫,凤船以奉天后,皆与五日为胜会。庚午之夏,番禺石桥村入聚万金,制凤船,长十丈,阔丈三,首尾高举,两舷重翼为舒敛,背负殿宇,以奉天后,游各水乡。”1964年后香港又出现了凤艇赛。这种凤艇艇身稍短,可坐16名队员,饰有凤头、凤尾,由女队员竞渡。的确是一种很好的比赛形式,合龙凤呈祥之意。
有的地方还有龙凤船。《顺德县志》载:“大良之龙风船妙极华丽。”但今已不见了。湖南汨罗县的龙舟,前装龙头,后置凤尾,凤尾是用包有红纸的竹篾成扇形插于船尾,如矩尾一般,也可称为龙凤船。龙凤船,似乎是龙船与鸟船相融合后留下的痕迹。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还有一个传说,很久以前,邹圩没有河流,只有一条又小又脏的水沟。一天,有个打鱼人在水沟里网住了一条小蛇。这条小蛇十分奇特,尾部有九片闪耀的鳞片。当鱼人把手触向鳞片时,蛇眼里闪着乞求的光芒,十分可怜。渔人顿生恻隐之心,抚了一下它的鳞片,就把它放回了水沟。谁知那九片鳞忽然落了,小蛇长身而舞,化为一条小龙。原来,它是一条上天的神龙,因触犯了天条,受玉皇大帝处罚,变成这模样,它的尾巴上被加了九把锁—就是小蛇尾上的九片闪耀的鳞。玉皇曾言:“这锁要打开,除非得到人的阳气。”刚才渔人无意中竟打开了小龙身上的千年枷锁。小龙为了感谢渔人,在水沟里不停地翻动,并从口里不停的喷出水来,灌注在小水沟里。慢慢地,小水沟变成了大河(也就是现在的邹圩清水河),河水为邹圩带来了五谷丰登。为了纪念这条神龙,人们把沿河的村子称为龙头寨,上龙首等村。在神龙升天这一天,也就是端午节举行赛龙舟,以示庆贺。
1984年,原国家体委决定将龙舟赛列为体育比赛项目,举办了“屈原杯”龙舟赛。
龙舟赛历史悠久,传入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1983年,我国首次派队参加龙舟大赛,一举夺得全部两项冠军。1984年国际龙舟大赛在香港举行, 有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新西兰、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澳洲、澳门、香港等16个队参赛。中国队又夺得冠军。龙舟赛在我国南方地区开展的比较普遍,已形成一年一度的“龙舟节”。
编辑本段主要规则
1、航道
·根据河道条件,设男女400米,500米,600米,800米,1000米(可按当地条件变更距离)直道竞赛。
·比赛应设在静水水域,航道是直的,起航线与终点线必须平行并与航道线垂直。
·根据参赛队数及场地条件,设2或4,6,8条航道,每条航道宽度可按9m,11m,135m布置。
·航道最浅处水深不得少于250m,航道内不得有水草、暗礁和木桩,航道外5m内应无障碍物。
2、器材
·按各地传统龙舟式样规格制造,制作材料不限。
·舵桨及划桨规格按各地传统要求制作。
3、龙舟附属装置
·传统龙舟可按各习惯制作龙头和龙尾,并备有锣、锣架、鼓和鼓架等,另可带水标二个,预备划桨若干个。
4、队员
·队员必须身体健康,会游泳,熟悉水性。
·龙舟参赛队员为25人。
·每队设队长一名(运动员兼),比寒时必须佩戴标志。
·每队登舟比赛队员为23人,包括:舵手、锣手、鼓手各1人,划手20人。
·每队替补队员2人。替换时需经裁判员验明资格,并于检录登龙舟前替换完毕,登龙舟后不得替换。
编辑本段中国各地的赛龙舟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1、江浙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
2、福建
泉州端午节赛龙舟的活动与其他地方差不多,惟独惠安崇武较为特殊。早年崇武在端午节也有赛龙舟,但与外地有所不同,主要是于台风季节即将到来之前在海上举行的祝神驱魔活动。据传后来因某一年失事,就不再在海上赛龙舟,而改在陆上游龙舟,游行时要唱《阿螺歌》,其歌词大意是请求神灵消灾灭祸,但近百年已没再举行。由此看来,崇武的赛龙舟、游龙舟和“采莲”习俗一样,都是民间信仰中龙崇拜的一种形式,即要借龙王之神威,避恶消灾保平安。
3、苗族
苗族的赛龙舟是在每年5月24日至27日的“龙船节”举行,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船长约20米,宽1米,由三根直而粗的杉树挖成槽形,捆绑而成,中间是母船,两边为子船,每艘船上有38名水手,有一长者任鼓头,一名男扮女装的小孩任鼓手。比赛时,炮声响处,各水手即按锣鼓节拍划桨前进。
4、傣族
是每年傣历6、7月(清明节后十日左右)“泼水节”举行,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每船有600名水手,4名舵手和4名引道手。比赛时,由一人敲锣指挥,水手按锣声节奏划桨前进。也有女子参与此项活动。
5、台湾、香港地区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编辑本段走向国际的赛龙舟
如今,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
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相传于世。
编辑本段相关作品
归州重五
南宋 陆游
斗舸红旗满急湍,船窗睡起亦闲看。
屈平乡国逢重五,不比常年角黍盘。
东瓯百咏
清·郭钟岳
龙舟竞渡闹端阳,五色旌旗水上扬。
争看秋千天外荡,梢婆笑学女儿装。
龙舟竞渡
现代 吴雁泽演唱;施光南曲;任志萍词
锣声(哟)密密(哟)鼓声稠(哟)
端阳佳节赛龙(啊)舟。赛龙舟。
锣声(哟)密密(哟)鼓声稠,鼓声稠
端阳赛龙舟,嘿!端阳赛龙舟。
粗胳膊的小伙显身手,哟啰哟啰嗬。
大嗓门的姑娘喊加油,哟啰哟啰嗬嗬。
浆作蛟龙腿呀,旗是那蛟龙头。
江上搏来浪里斗,不夺头名不罢休,
不夺头名不(哇)罢休哇!
哟啰,哟啰,哟啰,哟啰,
不(呀么)不罢休!
挥动(哟)战旗(哟)闯急流,闯急流,
同心争上游,嘿!争(呀么)上游。
十七八青年赛猛虎,哟啰哟啰嗬。
拼搏正是好时候,哟啰哟啰嗬嗬。
胜也不摆尾呀,败也不低头,
汨罗江上五月五,你追我赶赛龙舟,
你追我赶赛(呀)龙舟哇!
哟啰,哟啰,哟啰,哟啰,
赛(呀么)赛龙舟!
哟啰啰喂,喂啰哟
哟啰啰喂,喂依啰哟
哟啰嗬,哟啰嗬,哟啰嗬,哟啰嗬,
你追我赶,我追你赶,
加油!加油!加油!加油!
加油!加油!加油!加油!
赛(呀么)赛龙舟!嘿!
赛龙舟、凤凰人俗称爬龙船,已经延续了几百年,与我国其它地方一样一年一度端午节举行。不同的是凤凰的端午赛龙舟在文化大革命中照样举行。
“端午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1、闻一多认为是龙的节日,即古代吴越人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2、为了纪念伍子胥。相传他被吴王赐死后在五月初五被扔到钱塘江,后化为“波神”。3、为了避暑消灾。4、还有就是流传最广的纪念屈原。
在凤凰“端午节”最合理的来由就是纪念屈原。凤凰人认为屈原是苗人,他的作品中有许多成分只能用苗语才能正确解释
凤凰的端午赛龙舟在农历五月初五小端午时进行,一般前后三天,是一年凤凰人最隆重和最热闹的事情。
端午赛龙舟时,四里八乡的人们扶老携幼前来观看,人如蚁集,锣鼓震天。
以前,每两船的比赛胜者都会在上岸时受到队友隆重的鞭炮欢迎,激动的情绪感染着所有在场的人遗憾的是竟然被政府禁止了。
比赛时,只见锣鼓手坐在龙舟前端,一声声号子,一锤锤鼓点,有板有眼,时急时舒。桡手们听令而动,挥桡划桨;招子手稳立舟尾,眼观八方,把舵定航,一副胜券在握的智者风范。熟悉的人们,远远地听着那鼓点的节奏,便知赛事的进展。“咚咚咚咚锵”,那是江上闲游。“咚咚锵,咚咚锵”,便是初赛小试锋芒。如果听那锣鼓点子“咚锵、咚锵、咚锵”越来越急促,和着那两岸呐喊震天撼地,定是决赛进入最后的冲刺。
决赛是划龙舟最为激烈的时刻,当紧密的锣鼓一敲响,两条龙舟劈江斩浪,直飞虹桥目标……两岸数万观众,心都悬起,呐喊声,欢呼声响成一片,震天动地。这样的龙舟盛况也曾打动过南宋诗人陆游,他曾为此赋诗:“斗舸红旗满急湍,船窗睡起亦闲看。屈平乡国逢重五,不比常年角黍盘。”
吊脚楼的一个特殊的作用,那就是五月初五时观看龙舟赛。到了那天,桥上,河边,人山人海,擂鼓震天,一片欢腾。随着一声清脆的铜锣声,呐喊声,吆喝声同时响成一片。人在欢腾,水在叫喊,被挤在身后的人则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左看右看,看到得只是一个个后脑勺,不由得唉声叹气,深感遗憾。而此时,站在吊脚楼上的人们也正兴致勃勃地为赛者呐喊助威,只不过他们不用受拥挤之苦,而且更能把赛况看的一清二楚,更能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那紧张与兴奋的气氛,恨不得自己能跳到船上去一展身手。在此时此景,吊脚楼好像与沱江水已融为一体,共享着它的快乐与欢腾 。
端午那天还有喝雄黄酒、吃粽子的习俗。 过去人们喝完雄黄酒后,将剩余的洒在床下屋角,有杀虫的作用。小孩不能喝酒,便在额头上写个“王”字,也可以趋毒。
吃粽子时分送亲友一般为6的倍数,1、3、4、7、8、9为不可用的数字。
凤凰的龙舟虽然不大,但打造十分讲究,选择上好木料,船形如龙,扁长、轻巧、两头翘,无桨桩。
竿军记得以前赛龙舟时,龙舟是参加比赛的人自己准备,而且是两条船绑在一起当一只赛船,大小不一,乡下来的赛队将粪船当赛船,场面很滑稽
因为凤凰沙湾的特殊河道,每次只能两船进行,龙舟比赛时赛道是弯曲的,因此为了公平,两队必须赛两场,按成绩定胜负。
龙舟竞渡要求很严,对龙舟上的桡工人数、穿着都有要求。桡工们各有分工,舟前有站头的,舟后有拖艄的,
凤凰沱江河畔赛龙舟,山水楼阁同河面飘浮的薄雾,配上雄健飞奔的蛟龙,那画面真是美不胜收,犹如在仙境中享受一种竞技活动。
端午赛龙舟最有意思的是抢鸭子。比赛结束时,主办方以及富裕的好事之人会从虹桥、吊脚楼、船上扔出很多鸭子,参赛者从各处将船划到跟前,跳下水抢鸭子,抢到的鸭子归自己,一时人声鼎沸,亦有两岸有兴之人,和衣跳入河中,各显本领,不逞相让,场面一片混乱
端午赛龙舟的成绩在凤凰是一种至高荣誉,因此每年参加的赛队很多。得胜的村寨、街道或单位在长时间都是人们的谈论话题。
竿军印象较深的赛队有:棉寨、溪口、洄龙阁、沙湾,尤其是洄龙阁、沙湾隔河相望,互相不服,每年必摩拳擦掌、龙舟赛上一见高低。
因龙舟赛过于热闹,凤凰人不喜欢舌战,打架等异常情况经常发生。
龙舟赛结束有时也出人意料。比赛结束后,输了的船不服气,一怒之下打碎桡片、砸烂龙船,以示输船没输人。
五十六个民族:蒙古族、藏族、苗族、壮族、回族、维吾尔族、彝族、布依族、朝鲜族、侗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畲族、拉祜族、满族、瑶族、土家族、哈萨克族、黎族、佤族、高山族、水族、东乡族、景颇族、土族、仫佬族、布朗族、毛南族、锡伯族、普米族、纳西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羌族、撒拉族、仡佬族、阿昌族、塔吉克族、怒族、俄罗斯族、德昂族、裕固族、塔塔尔族、鄂伦春族、门巴族、基诺族、乌孜别克族、鄂温克族、保安族、京族、独龙族、赫哲族、珞巴族、汉族
汉服又称为汉装、华服。中国传统古籍的观点一般认为,华夏衣裳为距今约五千年的黄帝所制或黄帝时期所制。例如,汉代《世本》记载:黄帝的臣子“伯余作衣裳”、“胡曹作冕衣”。《易·系辞》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之妻嫘祖养蚕制丝,以作衣裳。
汉服历史悠久,款式众多,历朝历代皆有自己的特点,但主要特征不变,如领子有交领右衽、直领、圆领,袖子分为广袖、小袖、胡垂袖等。
汉服又有礼服和常服之分。其中,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
配饰头饰是汉族服饰的重要部分之一。古代汉族男女成年之后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上,以笄固定,加之以冠,以示成年。
清朝初年,满清统治者执行“剃发易服”政策,禁止人民穿着汉服,蓄长发。从此古汉服渐渐从人民生活中消失。由于清廷的“十从十不从”政策,汉服并没有完全消失,例如道教、佛教的僧侣服饰就保留了下来。
汉服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亚洲各国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的服饰均有借鉴。
扩展资料:
汉族服饰的起源
考古发现距今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遗址、陕西临潼白家村遗址中都发现骨针、纺轮,说明当时人们已会纺布制衣。到了约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不但大量发现纺轮,还在陶器上发现大量布纹的印痕。
同时期的遗址中还发现了苎麻、蚕茧。说明此时已经产生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用苎麻织成的麻布和饲蚕得到的丝纺来做衣服。只是在考古发掘中未发现此时期的实物。
参考资料:
-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
-民族服饰
澜沧江在出境前流经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怒江在出境前流经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两块同样秀美、同样富饶的土地上都生活着同一个水一样的民族——傣族。
属于古代百越族群的傣族,与壮、侗、水、黎、布衣等民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据说他们的祖先很早就从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一带向西迁徙,其中傣族显然是走得最远的了。开始,他们曾在澜沧江和怒江中上游居住,后来又渐渐沿江而下,有相当一部分跨过了国境,沿着湄公河和萨尔温江及其蛛网般的水道分布到了东南亚各国,而有一部分则集中到了澜沧江和怒江的江尾,分别与湄公河和萨尔温江交接的地方。
集傣族古史传说之大成的傣文古籍《沙都加罗》记述其祖先迁徙的过程是:哪一片森林里有动物,人群就朝哪一片森林走。拖儿带女,扶老携幼,争先恐后,多数都向着“热森林”南下。人们顺着山脉,沿着河流,跟着头领沙罗走走停停,哪里有大树就在哪里歇,哪里有河流和平地就在哪里睡。每个地方住上五年十年又搬一次。
然而,当他们到了澜沧江、怒江下游的时候竟长久地居住了下来。在两条大江冲击出来的平坝上,他们发现了理想的生息之境。
在傣族找到澜沧江、怒江下游的水网交错之地作为永久居住区的同时,应该说,澜沧江、怒江也找到了自己身边最合适的居民。就像评价彝族像火一样,说到傣族人们自然会想到水:傣族人生活在水边,他们善耕水田种水稻,他们很早就开始了水利建设,并形成了一套灌溉网络及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从最高首领召片领的“勒司南”(议事庭)到各勐的“勒贯”(勐级议事庭),均设有水利官员,专管水利灌溉事宜;他们爱洗澡爱干净,他们每年都要过泼水节,要用水来浴佛,要用水来互相祝福吉祥,他们每天在佛寺里还要以“滴水”的方式,向佛主表达敬仰与赤诚;他们居住在“干栏”式的竹楼里,用于避潮湿,防水患,通风凉爽。
傣族人的生活离不开水,又时时因水而选择生活方式。水,塑造了傣民族,水还内化成了傣族人的生命形式:傣族人性格温和,柔情似水。
傣族人把寨子称做“曼”,把坝子叫做“勐”。当傣族先民定居下来的初期,他们主要信奉的是原始宗教的鬼神,人们虔诚地供奉寨神“披曼”和勐神“披勐”。后来,一股人为宗教的势力却“润物细无声”地沿着江流北上,从东南亚传入了傣族以及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人群之中。
正如一些傣族人家佛龛上的对联所写:“佛起西天,经从南来。”傣族民间传说:释迦牟尼成佛以后曾率弟子500人巡游传教,他们由印度经海路到达兰戛(斯里兰卡),再经火傣(泰国)、缅甸勐阮(景栋),进入阿的敢麻粒它(现西双版纳大勐龙),他们与“魔王”斗智斗勇,长久辩论,唇枪舌战,最终降服了“魔王”,使之皈依佛门为释迦牟尼托钵化缘。之后,他们沿澜沧江北上,经维匀腊它(勐海)、苏西玛纳广(思茅)、勐缅(普洱)等地传教。这就是南传上座部佛教,俗称小乘佛教。
关于傣族的起源,主要有两种主流观点以及诸多说法。
1、迁徙说。其中影响最大的一种说法为"南下说",该说法认为傣族源于川北陕南地区、阿尔泰山地区等中国北方或更远的地方,在其他民族的驱逐下不断南下,在迁徙的过程中,傣族一度停留在了云南,并建立起了南诏王国,在忽必烈平大理以后,傣族被迫继续南迁至云南南部及东南亚一带,该观点由于研究的深入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放弃。
其他还有起源于印度尼西亚群岛、两广云贵地区等说法。随着对傣族民族文献研究的深入,迁徙说得到了越来越多证据的支撑,如《本勐傣泐西双邦》、《西贺勐龙》、《巴沙坦》等,这些文献显示傣族居住区的土著主要为拉瓦人、克木人、孟人、孔人等,傣族为后来迁徙进入的。一些学者从语言学角度出发,提出了傣族先民曾与壮族先民在同一个地域生活的观点,认为傣族是从广西地区迁出的,但郑晓云认为由于不同族源的民族使用同一语言的原因有很多,这一研究方法并不能说明傣族的起源 。
2、土著说。该观点认为傣族自古以来就居住在红河以西到伊洛瓦底江上游,沿至印度曼尼坡的弧形地带,其形成是经济文化发展的自然结果,并非迁徙的结果。但就傣族是何种土著居民演化而来则有不同说法,如黄惠焜认为傣族先民为古越人,陈吕范则认为傣族是由掸人演化而来。
其中以源于古越人影响最大,该说法认为汉文史籍中的"滇越"、"掸国"、"越裳"、"蓬国"等为傣族先民所建立的国家,但也有学者对该观点提出了质疑,如:何平认为"滇越"、"掸国"、"越裳"、"蓬国"等与傣族先民没有关系;郑晓云认为百越并不是一个民族,自然也没有民族的沿袭性 。
本文2023-08-22 15:29:2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8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