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鳖甲汤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2浏览:3收藏

古籍中的鳖甲汤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知柏四物汤的用法用量 5 摘录 6 《叶氏女科》卷一 61 方名 62 知柏四物汤的别名 63 组成 64 主治 65 知柏四物汤的用法用量 66 用药禁忌 67 附注 7 《伤寒大白》卷二 71 方名 72 组成 73 主治 附: 1 古籍中的知柏四物汤 1 拼音

zhī bǎi sì wù tāng

2 处方

当归 川芎 知母 黄柏 白芍药 熟地黄

3 功能主治

治腹痛,阴虚火旺,脉细数,妊娠胎动,脉洪虚数。

4 知柏四物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温服。

5 摘录

《症因脉治》卷四

6 《叶氏女科》卷一 61 方名

知柏四物汤

62 知柏四物汤的别名

知柏归地汤

63 组成

熟地黄、当归、川芎、赤芍、知母(酒炒)、黄柏(酒砂)、木通、甘草。

64 主治

冲任伤损,血枯经闭。或误食辛热之物,以致血枯冲任伏火。月经先期,曾误服辛热暖宫之药,而血热者。

65 知柏四物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食前服。兼服三补丸。

66 用药禁忌

此凉剂,不得过服,适病而止。

67 附注

知柏归地汤(《会约》卷十四)。

7 《伤寒大白》卷二 71 方名

知柏四物汤

72 组成

知母、黄柏、当归、白芍药、生地、丹皮。

73 主治

肝经血室伏火,而施泄下血。

古籍中的知柏四物汤 《症因脉治》:[卷二眩晕总论]内伤眩晕

;热甚者,龙胆泻肝汤。肝经血少,左关细数者,知柏四物汤、家秘肝肾丸。左尺数大,膀胱、小肠实热者,火

《伤寒大白》:[卷三]呃逆

者,宜大顺饮温中保和散。若阴火上冲而呃逆者。知柏四物汤。另有初起不发热,口不渴,二便清利,六脉沉迟

《竹林女科证治》:[卷二安胎下]子淋

热结膀胱而不利,宜五苓散。若肝肾虚热成淋,宜知柏四物汤。若肺经郁热,宜黄芩清肺饮。若膏粱浓味,宜清

《症因脉治》:[卷二呃逆论]内伤呃逆

怒动肝火者,加味柴胡汤。阴血不足,阴火上冲,知柏四物汤。 不足,相火上冲者,知柏地黄丸、家秘知柏

《症因脉治》:[卷三痿症论]内伤筋挛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蚱蝉汤的用法用量 5 摘录 6 《普济方》卷三七七 61 方名 62 组成 63 主治 64 蚱蝉汤的用法用量 65 制备方法 7 《幼幼新书》(拾遗) 71 方名 72 组成 73 主治 74 蚱蝉汤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蚱蝉汤 1 拼音

zhà chán tāng

2 处方

蚱蝉2个(净炙)石膏 柴胡各24克 子芩 升麻 知母 栀子仁各18克 龙齿 蛇蜕(炙)各12克 麻黄(去节)甘草(炙)各06克 生葛06克 大黄3克 钩藤皮02克

3 功能主治

治小儿壮热惊痛。

4 蚱蝉汤的用法用量

用水700毫升,入竹沥240毫升,煎服。

5 摘录

《幼幼新书·拾遗》

6 《普济方》卷三七七 61 方名

蚱蝉汤

62 组成

干蚱蝉7枚(微炙),白鲜皮1两,钩藤1分,细辛(去土)1分,川芎(锉,微炙)1分,天麻1分,牛黄(别研)1分,蛇蜕5寸许(炙令黄)。

63 主治

诸风痫,胸中痰盛。

64 蚱蝉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加水8分,入人参、薄荷各少许,煎5分,去滓,稍热服。

65 制备方法

上为末,同牛黄拌匀。

7 《幼幼新书》(拾遗) 71 方名

蚱蝉汤

72 组成

蚱蝉3个(净炙),石膏8分,柴胡8分,子芩6分,升麻6分,知母6分,栀子仁6分,龙齿4分,蛇蜕(炙)4分,麻黄(去节)2分,甘草(炙)2分,生葛2分,大黄10分,钩藤皮1分半。

73 主治

小儿壮热惊痫。

74 蚱蝉汤的用法用量

上药加水3升半,竹沥1升2合,煎服。

古籍中的蚱蝉汤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七十一]小儿诸痫

,加麻黄去节一分。治小儿五十日发痫,诸药无效。蚱蝉汤方蚱蝉(去翅足微炙)芍药(各三分)钩藤细辛(去

《幼幼新书》:[卷第十二]风痫第一

诸药一处拌匀。每服一字至半钱,乳香汤调下。张涣蚱蝉汤方治诸风痫,胸中痰盛。干蚱蝉(七枚,微炙)白藓

《续名医类案》:[卷三十]啼哭

雄按∶余儿生逾两月,患风热音嘶,易惊多哭,余以蚱蝉汤饮之而愈。)徐仲光治一儿,触忤夜啼,用本家灶下

《幼幼新书》:[卷第十一]一切痫第八

三服。《婴孺》治期岁至四岁儿,壮热,大惊发痫。蚱蝉汤方蚱蝉(二个,去足羽,炙)石膏柴胡(各八分)子

《本经逢原》:[卷四虫部]蚱蝉

《幼科直言》卷五方名清肝散组成柴胡、薄荷、陈皮、甘草、当归、车前子、白茯苓、桔梗。主治小儿耳聋。用法用量水煎服。《玉案》卷五方名清肝散组成车前子3钱,黄柏3钱,甘草梢1钱,青皮1钱,木通2钱,泽泻2钱。主治肝经气滞,积热而淋,茎中刺痛如刀割。用法用量上加灯心30茎,水煎,空心服。《圣济总录》卷一八一方名清肝散组成芍药1分,防风(去叉)1分,大黄半两(锉),羌活半两(去芦头),甘草(锉)半两。主治小儿目赤肿痛。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以水半盏,加灯心、黑豆各少许,煎57沸,去滓,食后温服。制备方法上为散。《医学集成》卷二方名清肝散组成白芍、炒栀、丹皮、黄连、木通、滑石、甘草、车前。主治肝热溺血。《医学集成》卷三方名清肝散组成白芷2两,炒栀8钱,黄连3钱,枳壳3钱,甘草2钱。主治肝火腹痛,乍痛乍止。用法用量为散服。《眼科全书》卷三方名清肝散组成当归、赤芍、白芍、羌活、柴胡、前胡、知母、防风、荆芥、薄荷、黄芩、川芎、桔梗、甘草、石膏、滑石、枳壳、黄连。主治沉翳内障。因肝脏劳热,眼前常见黑花,年久凝结成,其色青白,瞳仁若沉在水中,多年清泪**。用法用量水煎,食后热服。《眼科全书》卷五方名清肝散组成川芎5分,赤芍5分,白芍5分,黄芩5分,防风5分,荆芥5分,薄荷5分,知母5分,柴胡5分,前胡5分,甘草5分,山栀5分,桔梗5分,羌活5分,滑石8分,石膏8分,大黄8分,朴消8分。主治瞳仁干缺外障。用法用量加枳壳、黄连,水煎,食后服。附注方中枳壳、黄连用量原缺。

详见百科词条:清肝散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8:22:35 共632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虚热泛指阴、阳、气、血不足而引起的发热,分别称为阴虚发热、气虚发热、血虚发热、阳虚发热。

虚热见《诸病源候论·病热候》。阴阳气血虚亏引起的发热。《医学入门》卷五:“凡虚热皆因精神外弛,嗜欲无厌,阴气耗散,阳无所附,遂致浮散肌表而发热,实非有热也。”《证治准绳》卷一:“若无饮食劳倦,为内伤元气,此则真阳下陷,内生虚热,故东垣发补中益气之腐化,用人参、黄芪等甘温之药,大补其气而提其下陷,此用气药以补气之不足也;又若劳心好色,内伤真阴,阴血既伤,则阳气偏胜而变为火矣,是谓阴虚火旺劳瘵之症,故丹溪发阳有余阴不足之论,用四物加黄柏、知母补其阴而火自降,此用血药以补血之不足者也。”《杂病源流犀烛·火病源流》。气虚热,升阳以散之,用补中益气汤、益胃升阳汤;血虚热,滋阴以降之,用滋阴降火汤、坎离丸;气血俱虚热,升阳滋阴兼用之,用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营汤加知母、黄柏(见《杂病源流犀烛·火病源流》)。

详见百科词条:虚热 [ 最后修订于2015/7/1 9:26:28 共737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