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于写刻古籍正文的字体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2浏览:4收藏

常用于写刻古籍正文的字体,第1张

常用于写刻古籍正文的字体:一种是手写体,即软体;一种是匠体,即硬体。

宋人写字,多学唐代书法家欧阳询、颜真卿和柳公权等,故宋刻本的字体,多含有这些书法家字体的笔意。

宋代的浙本多用欧体,宋代建本多用颜体,而宋代的蜀本却在颜体之中糅进了柳体的笔意。元人刻书“多用赵松雪字体”,后世多称作“元体字”。赵松雪即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

明正德之前,袭承元风,字体多用赵体。但“自正德,嘉靖以降……字体亦一变而为方体字,僵硬呆滞。万历以后,字体又一变而为横轻直重……天启、崇祯,字体又一变而为狭长的横轻直重字样。”

上海图书馆藏北宋拓本《三藏圣教序》

徐州市图书馆藏南宋刻本《四书章句集注》

青岛市博物馆藏清蒲松龄《鹤轩笔札》稿本

《因明论理门十四过类疏》为佛教因明类著作,仅存于《赵城金藏》。

《华山庙碑》被朱彝尊称为"汉隶第一品"。

《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巅峰之作,后人摹写甚盛。

《丧乱帖》是王羲之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现在被保存在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据专家估计价值31亿人民币。现在世人看到的王羲之的其他作品都是临摹之作,它们的价值比《丧乱帖》略逊一筹,而《丧乱帖》被保存在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可以说它成为了日本君王的私人收藏品,几乎不可能再回到中国。

王羲之的书法集百家之大成,自立一派。王羲之的书法技艺十分精湛,即使是还只是草稿的《兰亭集序》都被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他的书法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很多人一旦得到王羲之的真迹,都会收藏起来不再传世。相传《兰亭集序》就被唐太宗李世民藏于自己的陵墓中,无缘得见其真貌。

《丧乱帖》是在王羲之因时逢战乱而祖坟被毁之后所作,可是知道消息的王羲之却无法将先人之墓重新修建。《丧乱帖》全文只有62个字,但是其中先行后草的笔法和时缓时急的笔势将王羲之极度悲愤却又无可奈何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它的价值说是超过《兰亭集序》都不为过,后人也常会临摹学习《丧乱帖》。

在延历年间,《丧乱帖》因为当时中日的文化交流流落到日本宫内,成为了圣武天皇的收藏品,然后又被光明皇后送到了奈良东大寺正仓院。清朝光绪时,《丧乱帖》才被中国书法家杨守敬在日本进行古籍搜寻的活动的时候发现。《丧乱帖》在被日本君王收藏了1300年之后,才首次重新出现在它的家乡中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