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耳穴发展简史?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9-20浏览:3收藏

中医耳穴发展简史?,第1张

我国耳穴起源于古代,流传于民间,散载于历代医学著作之中。经近几十年来的发掘、整理、研究,逐渐发展成为中西结合、融合古今、独具理论体系。童泰医堂以全息耳穴,中药外治的科学理念,挖掘整理各种特色疗法,经过多年摸索临床实践,取得今天的丰硕成果。

        “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意思是耳朵不是一个孤立的器官,它和全身经络及五脏六腑有着密切关系,人体各个器官组织在耳郭都有着相对应的刺激点 2019年9月10日耳穴压豆工作坊第五次学习交流会如期而至,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耳穴压豆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工作坊成员从熟悉耳穴按摩操开始这节课的学习!

第一环节: 取穴依据

根据病位选择相应部位

根据中医脏腑功能选穴

根据病症所在经络循行区域选穴

根据西医学神经内分泌学说选穴

根据临床经验选穴

根据诺吉尔胚胎倒置学说选穴

根据子午流注选穴

根据阳性反应点选穴

第二环节:耳穴疗法的临床应用

一、感冒咳嗽

主穴:肺、内鼻、咽喉、大肠

配穴:发热:耳尖放血

        头疼:前头疼取额,偏头疼取颞,后 

          头疼取枕,巅头疼取顶

        咳嗽:气管、支气管、平喘

取穴依据:

肺:相应部位,宣肺止咳

内鼻、咽喉:利咽通窍

大肠:肺与大肠相表里

耳尖放血:消炎退热

额、颞、枕、顶:相应部位,镇静止痛

气管、支气管、平喘:止咳平喘

耳尖—耳穴之王

国标:在耳郭水平向前对折上部尖端

耳尖穴,在耳尖上,卷耳取尖上是穴—明杨继洲

穴位主治:

退热(高热加三尖一腺放血)、降压(高血压)、消炎(扁桃体炎、乳腺炎等)、镇静(焦虑、失眠等)、止痛(头疼、牙疼等)、抗过敏(法国认为耳尖穴为过敏点)、清脑明目(头晕目眩、食物模糊)

三抗一升:抗过敏、抗风湿、抗感染,提升机体免疫功能

国标:在心、气管区周围处,即耳甲14区

穴位主治:

相应部位:肺气肿、胸闷、戒断综合征

藏象学说:咳嗽、声音嘶哑、皮肤瘙痒症、寻麻疹,便秘

手太阴肺经:胸满

气管

国标:在心穴与外耳门之间,即耳甲15区

技巧:拿了一根管子向着外耳门吹气

穴位主治:

相应部位: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急慢性咽炎

内鼻

国标:在耳屏内侧面下1/2处,即耳屏4区

穴位主治:

鼻炎、鼻窦炎、鼻塞

咽喉

国标:在耳屏内侧面上1/2处,即耳屏3区

穴位主治:

声音嘶哑、咽喉炎、扁桃体炎

国标:在对耳屏外侧面的中部,即对耳屏2区

定位:对耳屏外侧缘的中点

技巧:对耳屏代表头颅,倒置胎儿

穴位主治:

相应部位:偏头痛

听觉中枢:耳鸣,听力下降

大肠

国标: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前1/3处,即耳甲7区

技巧:耳轮脚周围代表消化道

穴位主治:

相应部位:腹泻、便秘、肠炎

腑脏理论:咳嗽、痤疮

手阳明大肠经:下齿痛

国标:在对耳屏外侧面的前部,即对耳屏1区

定区:对耳屏外侧缘前下方下缘的中点

技巧:对耳屏代表头颅,倒置胎儿

穴位主治:

额叶主嗅觉、思维、情感、意识,书写中枢,运动性语言中枢

国标:在对耳屏外侧面的后部,即对耳屏3区

定位:对耳屏外侧缘后上方下缘中点

穴位主治:

止晕:内耳眩晕症、头晕、头痛、晕车,机、船

镇静:常与神们一起加强镇静安神的作用止咳、降压、平喘、止痛、止痒、止吐

镇惊:治疗癫痫,面肌抽搐、小儿多动症

视觉中枢:用于治疗眼疾

二、支气管哮喘

取穴

主穴:肺,支气管、交感、肾上腺、喘点

配穴:风溪、神门、枕、脾、肾、内分泌、艇角

取穴依据

肺、支气管:相应部位,宣肺止咳

交感:抑制迷走神经兴奋,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肾上腺、内分泌:消炎抗过敏

神门、枕:镇静止喘、消炎

喘点:止咳定喘

脾、肾:健脾补肾纳气

风溪:脱敏,增加机体免疫力

艇角:经验穴

交感

国标:在对耳轮下脚前端与耳轮内缘交界处,即对耳轮6区前断

技巧:外生殖器穴遮盖对耳轮下脚的前端

穴位主治:

消化系统:抑制胃肠运动(胃绞痛、胃绞痛),抑制消化腺的分泌(胃酸分泌过多),减少唾液分泌(流涎)

循环系统:兴奋心脏,收缩血管,活血

呼吸系统:扩张支气管,改善通气

泌尿系统:抑制膀胱逼尿肌活动,促进内扩约肌收缩,从而阻止排尿

生殖系统:使怀孕的子宫收缩,未怀孕的子宫舒张,促进射精

肾上腺

国标:在耳屏游离缘下部尖端,即耳屏2区后缘处

常用:耳屏外侧面下1/2隆起平面的中点

穴位主治:

相应部位:肾上腺皮质功能紊乱病,如:库欣综合征

三抗一退  抗过敏、抗风湿、抗感染、退热(用于治疗风湿病、胶原组织病?过敏性疾病及各种炎症病变)

一升一止  升血压和止血

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支气管哮喘

风溪

国标:在耳轮结节前方,指与腕之间,即耳舟1、2区交界处

技巧:风,善行而数变,溪,山里的小河沟,风邪在此处得以停息

穴位主治:

三抗一提(抗过敏、抗感染、抗风湿、提高免疫力)

各种过敏性疾病及皮肤瘙痒症:如急慢性寻麻疹、湿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肠炎

各种胶原组织病:如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

神门

国标:在三角窝后1/3的上部,即三角窝4区

技巧:最有名的耳穴

穴位主治:

失眠、神经衰弱、多梦、戒断综合征

痛症、炎症、过敏性疾病

高血压

腹胀和痰多咳嗽禁用

内分泌

国标:在屏间切迹内,耳甲腔的底部即耳甲18区

技巧:屏间切迹内

穴位主治:

内分泌紊乱疾病:甲亢、糖尿病、尿崩症、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

三抗:抗风湿、抗过敏、抗感染(耳尖、风溪、肾上腺)治疗过敏性疾病、风湿病、胶原组织病、泌尿系统及各种炎症性疾病

利湿消肿:水肿、湿疹、减肥

艇角(男:前列腺,女:内尿道)

国标:在对耳轮下脚下方的前部,即耳甲8区

技巧:耳甲艇的角,简称艇角

穴位主治:

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尿道炎

三、支气管炎

取穴

主穴:气管、支气管、肺、喘点、神门、耳尖、脾、胃

配穴:枕、内分泌、大肠、口、脑干

取穴依据:

肺、气管、支气管:相应部位,宣肺止咳

喘点:止咳定喘

神门、耳尖、枕、内分泌:镇静消炎

脾:痰多取之,祛湿消痰

大肠:与肺表里清解阳明经之热

口、脑干:镇咳,虚症加脾、肾,扶正治本,增强抗病能力

国标:在耳轮脚下方前1/3处,即耳甲1区

技巧:耳轮脚周围代表消化道

穴位主治:

口腔疾病:口腔溃疡 咽喉炎、口腔炎、舌炎、口腔异味

止咳:咳嗽、哮喘、气管炎

镇静:入睡困难、戒断综合征

面瘫、胆囊炎、胆石症、促进食欲

脑干

国标:在轮屏切迹正中凹陷处

技巧:轮屏切迹

穴位主治:

控制肌紧张:治疗惊厥、癫痫、多动症

咳嗽反射中枢:止咳

呕吐反射中枢:止吐

心血管中枢 、呼吸中枢、迷走神经背核控制消化系统

多巴胺能神经元胞体主要分布于中脑:戒断综合征

第三环节:案例分享

通过以上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显而易见的效果,使我们学员又有了更加坚定的学习信念,我们要让耳穴疗法服务于更多的患者,让更多的患者受益。同时为满足患者的需求,门诊4楼国医堂9诊间“传统疗法工作室”专门安排人员坐诊,耳穴贴压坐诊时间:肺病科张丹丹护士长每周一下午,心病科肖雪霞护士长每周四下午,其余时间可以前往急诊科二楼进行就诊。

答:按照月经不调+三焦+腰骶椎+(枕小神经)

2大便不成形的配穴:腹泻+副交感(也在耳轮上)

3老年性阴道炎的配穴:坤三角+神门+肾上腺

4经期延迟的配穴:按月经不调来贴;月经量少+心皮+交感

5过敏性哮喘的配穴:按照支气管哮喘贴

6失眠如何辨别心脾两虚,心肾不交的情况

答:心肾不交型多半口干、口渴,舌尖很红,舌质红(口苦是肝的问题)心脾两虚:有齿痕,舌苔淡,舌体胖大,

7减肥一定是贴5天停3天吗?

答:看这个人的状态,不要着急,让自身的自愈能力起来。

8小孩子会不会贴时间长影响软骨?

答:胶布贴上没有想想压力那么大

9贴3岁左右孩子可以吗?

答:不用强刺激

10如果贴压一个症状的时候产生了另一个症状,怎么样?

答:先贴最紧急的,另一个症状用按摩的手法

11盗汗怎么贴?

答:按照更年期综合症贴,贴交感虽然会便秘但最好还是贴上,对于盗汗的效果比较好。交感不好贴也可以按揉。陈萍姐给亮亮贴潮汗有很好的效果。

1四肢不温的配穴?另外上次一期班素馅老师提到的颈椎和脑干中点的穴位是甲状腺,可以参考湿邪重,胃三角+肝。肝木克脾土。肘穴,速听点,提高听力。脂肪库,减肥。

腰膝酸软,肾阴虚。酸冷肾阳虚。肾精不足:脱发,牙齿松动,耳鸣耳聋,白发。

颈椎病加肝

垂前后背,睡眠深沉穴,一起用。

耳垂贴面颊部分调节情绪行为

耳朵皮肤问题用外耳穴,湿疹,冻疮

外鼻治疗酒糟鼻

四大止血穴:脑垂体(缘中),肾上腺,耳中,脾。月经期不贴

升压:心,升压点,肾上腺。(偏兴奋,失眠不贴)

交感,偏抑制胃肠蠕动。便秘腹胀不用。腹泻使用。

耳鸣耳聋三要穴,内耳,三焦,听觉中枢。

身心穴,七区中点,垂前下面。耳背叫快活穴。调理情绪。

左耳朵胰腺右耳朵胆。

口怎么贴?以外耳道口上四分之一处为下限,把耳轮脚下方等分三份,在靠近外耳道的第一份找中点。

耳中怎么贴?大多数人在耳中和直肠中间有个凹沟(耳轮脚切迹),这是两个穴位的自然分界,从切迹到耳中消失处,找个中间位置贴就行。

①缘中和卵巢的中点是对屏尖,脑干和缘中的中点是脑垂体。

卵巢在对耳屏外缘软骨的末端,这段软骨的两端,分别是脑干和卵巢

最近有找我贴耳豆的亲们看过来哦!因为贴耳豆的朋友比较多,没有及时一个个找你们反馈效果,也没法及时给你们更换,请你们主动把你们的感受告诉我,时间到也找主动找我换边贴哦![调皮]

      顺便再普及一下耳穴疗法:

1、耳穴疗法是中医里面最安全的疗法之一,有消炎镇痛、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神经平衡等功能,以镇痛最为突出,能治各种痛症、炎症。

2、通过穴位刺激,让患者调动自身能量自愈,所以自己频繁的按压尤为重要。原则上每2小时按揉20下,当然有空就多按揉。

3、两耳轮换贴,一般3-5天,夏天建议3天一换,最长可贴一周,个别耳豆掉了也没关系。

4、个别人可能会有点痒或者胶布过敏的现象,都属正常现象,如有,可自己撕下,用金银花煮水擦洗,再涂点芦荟膏即可。(这种情况比较少)

5、疗效有快有慢,失眠、便秘、流涕、痛症缓解一般很快见效,慢性病则需要较长时间的调理,一个疗程是10次贴,一般也得几个疗程。

6、最最重要的是,贴这个耳豆没有任何副作用,不会有任何不方便,即使无法痊愈,也一定对身体调理气血有很大的助益。

    [爱心]Ps:接触到耳穴疗法感觉很幸运,身体多了一种健康的可能,我坚持在学习,坚持在实践,更愿意为身边有需要的亲朋好友服务,也谢谢亲们的信任!谢谢你们的尝试,亲们为了自己的健康,一起坚持哦!

最后说说,亲们放心找我贴,不用钱钱

学习中医金三角:理论学习---病案研讨---实操&实习,和修习佛法的‘’闻思修‘’是一个道理。不是先闻,再思,最后修;而是一边闻思,一边修。耳雅堂耳穴疗法是技能学习,要通过系统化的训练才能真正掌握,在实践中(不是想象中)遇到问题随时解决。

1高度相等

2自然光线

3完全暴露

4双手不能用力牵拉耳朵

二1方位术语

耳甲缘,内侧面,外侧面

枕小神经:耳中终点斜上45度与耳轮相交点

耳垂:第一条线屏间切迹软骨下缘水平线

三个切迹: 轮屏切迹不清楚按脑干斜下45度

上耳根:耳轮最上缘与面颊相交处

耳迷根:耳轮脚相对耳背与头部相交处凹沟,也叫胃肠沟

下耳根:与升压点相对的耳根。迷走神经唯一分布区域

耳轮分区:耳轮脚深入耳甲起始处对耳轮体中后2/3处取胃小弯,前1/3取胃大弯,耳中长往前找

对耳轮耳甲缘底部与耳甲相交处

轮一轮四融合,任取两点,不要贴软骨上

耳舟起始点:起于耳舟最上端与对耳轮上角上缘止于轮屏切迹。

交感:对耳轮下脚与耳轮相交处,耳轮内侧缘

子宫:在三角窝凹陷处前缘中间点,三角窝出

耳屏外侧面,自然凹陷,相对内侧面,34区

单峰耳屏外侧面隆起外侧面。

对耳屏:

缘中,对耳屏耳甲缘隆起处

对屏尖,缘中到卵巢中点

视觉听觉记忆在头脑清晰线上

听:脑干与卵巢中间点

视:脑干与听觉中间点

记忆:卵巢与听觉中间点

中医·小肠六腑之一·小肠小肠为六腑之一。与心相为表里。小肠居腹中,上口在幽门处与胃相连,下口在阑门处与大肠相连。其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它承接胃腐熟的饮食再行消化,有“受盛之腑”、“受盛之官”之称。《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肠主化物而分清别浊,精华部分由脾转输营养全身,糟粕归大肠,无用的水液渗入膀胱。《医学入门》:“小肠上接胃口,受盛其糟粕传化,下达膀胱,泌别其清浊宣通。”小肠包括回肠、空肠、十二指肠。手太阳小肠经属小肠;手少阴心经络小肠。其背俞为小肠俞,募穴为关元,下合穴为下巨虚。耳穴名·小肠小肠(xiǎochángCO6 allintestine)为耳穴名。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中1/3处。标准定位耳穴·小肠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中1/3处。耳穴·小肠位于耳轮脚上方中部。主治病症耳穴·小肠主治消化不良、腹痛、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等。 方法一般用毫针、埋针、压籽法、刺血法等进行 。推拿穴位名·小肠小肠为推拿穴位名,常用推法以治腹泻。其位置各家所指不同。①位于小指尺侧缘一线(《幼科推拿秘书》),现用此处居多。②男位于食指近端指骨的腹面,女则在食指中段指骨的腹面(《针灸大成》卷十)。③位于中指近端指骨的腹面(《小儿推拿广意》)。④位于食指中段指骨的腹面(《幼科铁镜》)。脊椎动物的肠·小肠小肠 allintestine脊椎动物的肠。由于在发生过程中,形态上出现了前部分和后部分的差异,而分别被称为小肠和大肠,但是,这本来是在人的肠上,按这两部位的粗细大小和肠壁的厚薄而命名的。软骨鱼类中另一部分鱼类,具有发达的螺旋瓣(spiralvalve)。而两栖类以上的脊椎动物,其端区分出十二指肠,而哺乳类的十二指肠以下,又依次分为空肠和回肠。十二指肠中有肝脏和胰脏输出管的开口。在小肠的肠壁上有肠腺分泌的肠液,藉著这

详见百科词条:小肠 [ 最后修订于2016/4/12 18:48:38 共2593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中医耳穴发展简史?

我国耳穴起源于古代,流传于民间,散载于历代医学著作之中。经近几十年来的发掘、整理、研究,逐渐发展成为中西结合、融合古今、独具理论体...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