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女峰的古籍记载二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9-20浏览:10收藏

玉女峰的古籍记载二,第1张

“真与峨眉争秀色,要从灌口觅源头”。有送人士立即进行探索研究,根据李冰治理岷江水患,分别在四川都江堰市和乐市各凿离堆一处。乐山的“卧佛”是男性,凿的是头部;都江堰发现的“卧佛”是女性,凿的是脚部。姊妹佛仙,一江相连,景观奇特,无独有偶。 “天生玉女降古堰,藏在深闺有人识”。我们从发现者摄下的照片上清晰看出“李冰与玉女心连心”、“伏龙观乃为李冰的冠冕”。文史界普遍认为这是一次有历史意义的发现,她是把中断数十个世纪的“内在联系”接通,对后永世不会遗忘的再发现。“玉女”与“玉女房”同在一地,其内在联系是自古已然;凿山为穴的“玉女房”,只是标志“玉女”的地点,不是“玉女房”的全貌;“东汉李冰石像”的出土,重在点明“玉女”所在,“玉女”就是“玉女房”的主人,故早在晋朝《华阳国志》、《水经注》、《太平环宇记》、《溢州记》、《灌江备考》、《灌县志》等史书上均有记载(而晋人误记“李冰于玉女房下白沙也作三石人立三水中“应予更正)。 战国后期秦楚两霸争天下,秦为实现一统天下大业,便将“得蜀则得楚,得蜀先治水”列为秦的根本国策。蜀居楚之上,水路不通,而都江堰“北旧无江”(汉书语),“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如水上运兵攻楚旦夕即至。秦出于政治目的,遂意派李冰治理岷江,所以“秦并六国,自蜀始”(见蜀鉴),李冰为避沫水之害变水利,首要解决交通、灌溉,便凿开离堆,将岷江分流切址,外江为正流,内江为引流,离堆以下开二江于成都平原,离堆以上科学引水拥江作棚,最后必须同时再集中于离堆之下,开展生死攸关的“水下决战”,李冰不仅身先士卒,而且其女自告奋勇,替父深入“水下开水”,不幸捐躯长眠,恶噩传开,震撼天地,更加激发了当时修建都江堰的健男壮女争先恐后要当李冰的儿女,投入水下代“玉女”的替身,劳动人民的化身,传说(六月二十四),'玉女'便羽化成仙,神灵依附在玉垒江畔,日日夜夜守护着这千年古堰,受益的川西平原劳动人民更加怀念李冰父子,恩泽百性,建造了二王庙,寄托哀思。在封建社会几千年,女的是不能登大雅之堂,更不能上神龛,所以我们在二王庙里看到的只有李二朗和李冰夫妇的神便。列朝列代政界要员,文人墨客为悼念李冰父子均要到伏龙观、二王庙祭祀,留下了众多的诗画题记、玉雕碑铭,号召人们团结起来,为振兴中华贡献毕生精力。

古濮人古濮国与古蜀人古蜀国和三星堆

文/狼烟诗影

据《蜀王本纪》记载,《三皇五帝》时期,黄帝之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帝“颛顼”。蚕丛乃颛顼后裔。鱼凫是即蚕丛后第三代表古蜀王。蚕丛后代曰(柏灌),柏灌之后才是鱼凫。蚕丛到鱼凫中间相隔两千多年,历史神话了蚕丛、柏灌、鱼凫已成仙,各人活数百岁,这乃后人将其神话,实为以“蚕丛”名号古蜀国存在数百年,后被“柏灌”灭亡,“柏灌”也是古蜀国时期另一个开国皇帝而已。这个时期的古蜀国以“柏灌”为名号的古蜀国又过了数百年,柏灌又被另一个人灭掉,他就是后来我们知道的“鱼凫王”。鱼凫时期的古蜀国存在于商中早期,最终又经过两千年对古濮人的屠杀战争,也没有完全灭亡古濮人,但古濮人大多数已更改族号,另立民族为的是躲避几千年古蜀国对古濮人的屠杀。于是,大西南地区就有了更多的少数民族。如:蜀、濮、僚、彝、藏、羌、邛、籍、巴、彭、等一百多个民族。到开明时期,又一个人灭亡了古蜀国“鱼凫”的名号,建立了开明九帝,他就是“杜宇”,是开明九帝的第一个开国皇帝。古蜀国后期,又出现一个“开明十二世,”这个开国皇帝叫“望丛”名号一直到第十二代,才被秦惠文王派张仪张若灭亡,当然,司马错领张仪张若灭亡古蜀国,历史古籍中没有提到开明十二世的最后一个古蜀王是谁?秦惠文王取巴蜀时期,张仪张若大量屠杀古濮人和古蜀人,以及川内的一百多个民族。四川在历史上又经历第二次人类历史文化大屠杀,蜀中历史在那个时期又断代了。

那么,蚕丛灭亡古濮国建立古蜀国时间在夏初或比夏朝还早。古濮国存在于古蜀国之前,由于古濮人发展壮大,内部矛盾分家,成“百濮”。古濮人分化为百濮后,开始川外迁徙,这时,身在岷山的蚕丛看到了机会,就领兵攻打古濮国,将古濮王俘获,奴为蚕丛的仆人。后来古濮王逃走又是另一回事。于是,古濮国基本灭亡,才建立古蜀国。在这期间,蚕丛用了两种方式:一是迁徙一千里以为去定居,不然就消灭;二是如果不愿迁徙的就世世代代做蚕丛古蜀国的仆人;三是不管古濮人人迁徙去哪里,必须更改民族,不再称自己是“濮人。”这使其古濮人忽然消失的原因,这种方式在汉武帝时期,司马相如平西南夷也用了蚕丛灭古濮人的方式,使其生活在邛崃以及周边地区经常侵犯古临邛的僚人、邛人、笮人等突然消失的原因。后经两千年的的战争,直到鱼凫时期,古濮国任然还在。宋代文学家 岳珂在《贺李微之兼工侍二首》中写到:“当时邛蜀起濮君,褒贬春秋赖洽闻。又见璧跗攽异数,要令金匮阐斯文。鱼凫西隔一隅地,龙马南来四世勋。陈古鉴今皆实迹,论思亟原张吾军。”“濮君”,指古濮国君王。这就说明鱼凫时期,古蜀国和古濮国只隔一偶之地。而且说明古濮国在古蜀国的西边。还有地名“邛蜀”,这都能看到古濮国和古濮人的存在。李白的师傅赵蕤说四川邛崃是古濮人发源地,古濮人这个人种有十万年历史,而李白说没有十万年也有四万八千年。故李白在蜀道难中写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那么,古蜀国之前的古濮国就在四川邛崃,邛崃今有文井江,《直隶康熙邛州志》记载,上古时期,文井江又名“濮水”发源于僚界,(僚界:今镇西山)上古称“濮水”,又叫仠濮水。今发源于大邑县西岭雪山之水为“布濮水”。两条濮水中央地带就是古濮人“人种”的发源地。那么,古濮人种的发源地应该在这两条濮水中间地带了。据考,古濮人数次分化中,又七彝六番的记载,七彝,指七种彝人民族;六番,指六支藏人民族。又有僚、邛、䣢、羌、巴、彭等,大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多是古濮人后裔。新石器时代,六支古濮人为了躲避战争,躲进青藏高原躲藏起来,成为了今天六个藏民族。“西藏”古读书了(西藏:cang)不是今天的(西藏zang)。西藏:cang,是古濮人为了躲避蚕丛的大屠杀躲到青藏高原的大山里面藏起来的意思。

关于三星堆青铜神树上的鸟,古濮人和古蜀人称其为“鸠”,是古濮人和古蜀人最崇拜的鸟,今称其为“太阳神鸟”。古濮人崇拜“鸠”,也崇拜有一种树,叫“濮树”。故,古濮人有其姓跟着鸠姓,如西戎人和尼泊尔人就有鸠姓,今日本也有鸠姓,比如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今天也有跟着濮树姓的,濮字后演化为“朴”和“仆”。今天中国有濮姓和仆姓,还有朴姓,韩国也有此姓。经调查研究,今世界各地的黄皮肤黑头发人鸠姓人种符合古籍对古濮人的耳朵大长下有肉坠的特征。

我对三星堆的研究解释是商末,周武王伐商凑王,古籍记载,周武王邀古蜀人、古濮人等八百诸侯国攻打商凑王,当时,还有部分没有迁徙出去的古濮人经常受到鱼凫王的攻打屠杀,生活十分艰难,于是,答应了周武王的邀请去帮周武王攻打商凑王。这次古濮人出川,因为战争,想到一个就是胜利了,在川外生存安居下来;二就是全军覆没而战死,将不复存在。如留在蜀,迟早会被鱼凫灭亡,也是死,不如答应周武王去帮忙,周武王答应如推翻商凑王,答应封一地给古濮人,于是,古濮人就只有这一次赌博而去,也是为了躲避鱼凫王的攻打。古濮人临走时,想到已不再回来,就一把火把皇城烧掉,大火灭后,那些青铜器任然还在,于是,就将象牙和众多青铜器草草掩埋起来,就出川去了。后,周武王果然灭亡了商凑王,周武王为了实现他对古濮人的承诺,就把今天河南的“濮阳市”封给古濮人居住,免遭了鱼凫的屠杀。今天,我们从年代和时间上去研究推测,濮阳市的时间时间符合商末周初,理由也一目通然。这样解释三星堆的存在甚好。

作者/狼烟诗影,四川邛崃市人。曾用多个笔名著有诗歌,小说,散文,散文诗数百篇,古体诗,填词两千多首。笔名有:狼烟诗影,田子,哥哥在写诗,温柔一剑,老大,风中孤影,风中流浪……等。作者真实姓名暂时保密。

一说起诸葛亮,我们脑海里率先浮现出的绝对是三国演义中"多智近妖"的那位诸葛亮。 茅庐策定三分天下,羽扇一摆百万大军灰飞烟灭,纵观演义中的诸葛亮,不但智慧过人算无遗策,而且还会使用一些"法术",呼风唤雨那都是小意思,禳天乞寿那才叫人叹服。 除此之外,诸葛亮还是个"发明家",木牛流马,诸葛弩,八阵图,每一件发明都超越了时代。 在热门手游《斗将》中,诸葛亮就是一位手持羽扇释放雷电,背后还有飓风呼啸的法师形象,这倒是和历史上的诸葛亮非常相似。 这样全能的诸葛亮,也难怪会有人说是罗贯中将诸葛亮"神化"了,其实正史上的诸葛亮根本没有这么神奇云云。 如果有人跟罗贯中这么说,罗贯中肯定要大呼一声"冤枉"!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要知道一点: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除了参考《三国志》、《后汉书》等史书,还掺杂了许多流传在民间的野史,其中占据大头的,就要数在元末慢慢成形的《三国志平话》。 可以说,《三国演义》绝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基于《三国志平话》改编而来。 那么在《三国志平话》中的诸葛亮又是怎么样的形象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诸葛亮出世时的描述:"诸葛本是一神仙,自小学业,时至中年,无书不览,达天地之机,神鬼难度之志;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挥剑成河。" 开篇毫不含蓄,直接说诸葛亮就是神仙,还会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法术? 其实呼风唤雨的本领在《三国演义》借东风中就有表现,并不稀奇,稀奇的是诸葛亮的嗓门。 在对阵蛮军的时候,"军师出喝三声,南阵上蛮王下马"、"诸葛喝一声,绝倒千人"。 仅仅是一声大喝,就让敌军数千人栽倒,难道诸葛亮就是狮吼功的祖师爷? 后来诸葛亮干脆发明了"风火轮","军师令人造风轮,随风而过",蛮王直呼"诸葛非人也,乃天神也"! 哪怕是最后向天借命失败,诸葛亮也是魂归天界位列仙班,在天上暗中庇佑着蜀汉。 《三国志平话》中诸葛亮在天上直接给司马懿送去了书信,警告道:"吾死,汉之天命尚有三十年,若汉亡,魏亦灭,吴次之,尔宗必有一统。若尔执迷妄举,祸及尔也。" 本来司马懿还不愿意,诸葛亮直接一声大喝,吓得司马懿唯唯诺诺地应下,退兵,再不敢侵犯蜀汉。 其实,后人只是出于美好的憧憬才将诸葛亮神化。 在《斗将》手游中,诸葛亮的形象设计就非常巧妙,觉醒前穿着白色道袍,觉醒之后就穿上了象征道行玄奥的墨绿色道袍,除此之外诸葛亮还有一套丛林守护的时装,和诸葛亮在游戏中的木属性相互对应。 而诸葛亮作为斗将中的四技能武将,潜力十分巨大,四个技能灵活搭配使用,不但能使敌方武将的技能伤害全部被免疫掉,还能够利用计略大幅度提高自身伤害。 在《斗将》中,诸葛亮还可以和另外一位四技能武将李世民搭配使用,俩人拥有一个相同的技能谋定后动,虽然此技能无法升级,但这两名武将搭配,就可以触发出李世民的人皇技能,大量叠加出计略,并消掉队友身上的负面效果,恢复生命。 亲爱的逆命师,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诸葛亮的趣闻呢? 欢迎在评论区交流讨论哦~

:《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 “正史”之名,始见于《隋书·经籍志》:“世有著述,皆拟班、马,以为正史。”清代乾隆皇帝钦定“二十四史”,“正史”一称即专指“二十四史”。按《四库全书》的规定,正史类“凡未经宸断者,则悉不滥登。盖正史体尊,义与经配,非悬诸令典,莫敢私增”,即未经皇帝批准,不得列入正史。 二十四史总共3249卷,约有4000万字。它记叙的时间,从第一部《史记》记叙传说中的黄帝起,到最后一部《明史》记叙到明崇祯17年(公元1644年)止,前后历时4000多年,用统一的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二十四史的内容非常丰富,记载了历代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事迹。编辑本段二十四史的发展商务印书馆百衲本《二十四史》三国时期社会上已有“三史”之称。“三史”通常是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后汉书》出现后,取代了《东观汉记》,列为“三史”之一。“三史”加上《三国志》,称为“前四史”。 历史上还有“十史”之称,它是记载三国、晋朝、宋、齐、梁、陈、北魏、北齐、北周、隋朝十个王朝的史书的合称。后来又出现了“十三代史”。“十三代史”包括了《史记》、《汉书》、《后汉书》和“十史”。 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础上,加入《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形成了“十七史”。 明代又增以《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合称“二十一史”。 清朝乾隆初年,刊行《明史》,加先前各史,总名“二十二史”。后来又增加了《旧唐书》,成为“二十三史”。后来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的《旧五代史》也被列入正史,经乾隆皇帝钦定,合称“钦定二十四史”。乾隆四年至四十九年武英殿刻印的《钦定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正史最完整的一次大规模汇刻。 1920年,柯劭忞撰《新元史》脱稿,民国十年(1921年)大总统徐世昌以《新元史》为“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二十五史”。但也有人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如果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1]编辑本段主要版本毛泽东点评二十四史明南京国子监刻“二十一史”(南监本) 明万历北京国子监刻“二十一史”(北监本) 明崇祯毛氏汲古阁刻“十七史” 清乾隆武英殿刻“清乾隆武英殿本二十四史” 清同治光绪间五省官书局合刻“二十四史” 民国商务印书馆印张元济辑“百衲本二十四史” 中华书局排印“点校本二十四史” “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编辑本段相关评价梁启超评价二十四史 梁启超在《中国史界革命案》中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 点校本二十四史评价 点校本二十四史,底本选择精当,点校体例谨严,点校确当,版式设计,清晰便览。 点校本动员了全国史学家许多学有建树的专家学者和古籍整理工作者,历时二十余年,于1978年全部出齐,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二十四史版本。编辑本段二十四史内容史记汉·司马迁著,130卷。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 作者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大约卒于汉武帝征和三年。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汉中央政府做太史令,负责管理皇家图书和收集史料,研究天文历法。司马谈打算编写一部通史,愿望没有实现就死去了。临死的时候,嘱咐司马迁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司马迁幼年时就很刻苦,十岁开始学习当时的古文,后来跟着董仲舒、孔安国学过《公羊春秋》、《古文尚书》。汉武帝元朔三年,司马迁二十岁,满怀求知的欲望,游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到处考察古迹,采集传说。通过对历史遗迹和西汉建国前后的史实的实地调查,司马迁开阔了胸襟,增长了知识,为后来编写《史记》作了很好的准备。司马谈死后,司马迁承袭父职,做了太史令,有条件看到大量的图书文献和国家档案,这对司马迁编写《史记》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汉武帝太初元年,司马迁开始编写《史记》。天汉二年,李陵率兵随李广利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向司马迁询问对李陵的看法,于是,司马迁说,李陵投降,是因为众寡不敌,又没有救兵,责任不全在李陵身上。汉武帝认为司马迁有意替李陵庇护开脱,贬责汉武帝的爱姬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于是,把司马迁投进监狱,处以腐刑。三年后他被赦出狱,更加发奋写作《史记》。大约在征和二年,基本上完成了编撰工作。司马迁死后许多年,他的外孙杨恽才把这部五十二万多字的不朽名著公诸于世。 《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史记》序中写道,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提到《史记》缺少十篇。三国魏张晏指出这十篇是《景帝本纪》、《武帝本纪》、《礼书》、《乐书》、《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列传》。后人大多数不同意张晏的说法,但《史记》残缺是确凿无疑的。今本《史记》也是一百三十篇,有少数篇章显然不是司马迁的手笔,汉元帝、成帝时的博士褚少孙补写过《史记》,今本《史记》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补作。《史记》取材相当广泛。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世本》、《国语》、《国策》、《秦记》、《楚汉春秋》、《诸子百家》等著作和国家的文书档案,以及实地调查获取的材料,都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重要材料来源。特别可贵的是,司马迁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地分析和选择,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由于取材广泛,修史态度严肃认真,所以,《史记》记事翔实,内容丰富。汉书东汉·班固著,100卷。 继司马迁撰写《史记》之后,班固撰写了《汉书》。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人,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父亲班彪是一个史学家,曾作《后传》六十五篇来续补《史记》。《汉书》就是在《后传》的基础上完成的。和帝永元元年,班固随从车骑将军窦宪出击匈奴,参预谋议。后因事入狱,永元四年死在狱中。那时《汉书》还有八表和《天文志》没有写成,汉和帝叫班固的妹妹班昭补作,马续协助班昭作了《天文志》。班昭是“二十四史”中绝无仅有的女作者。 《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它的记事始于汉高帝刘邦元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 《汉书》的体例与《史记》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史记》是一部通史,《汉书》则是一部断代史。《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一律编入传。这些变化,被后来的一些史书沿袭下来。 《汉书》记载的时代与《史记》有交叉,汉武帝中期以前的西汉历史,两书都有记述。这一部分,《汉书》常常移用《史记》。但由于作者思想境界的差异和材料取舍标准不尽相同,移用时也有增删改易。 《汉书》新增加了《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刑法志》第一次系统地叙述了法律制度的沿革和一些具体的律令规定。《地理志》记录了当时的郡国行政区划、历史沿革和户口数字,有关各地物产、经济发展状况、民情风俗的记载更加引人注目。《艺文志》考证了各种学术别派的源流,记录了存世的书籍,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图书目录。《食货志》是由《平准书》演变来的,但内容更加丰富了。它有上下两卷,上卷谈“食”,即农业经济状况;下卷论“货”,即商业和货币的情况,是当时的经济专篇。 《汉书》八表中有一篇《古今人表》,从太昊帝记到吴广,有“古”而无“今”,因此引起了后人的讥责。后人非常推崇《汉书》的《百官公卿表》,这篇表首先讲述了秦汉分官设职的情况,各种官职的权限和俸禄的数量,然后用分为十四级、三十四官格的简表,记录汉代公卿大臣的升降迁免,详细的展现了当时的官僚制度和官僚的变迁。 从思想内容来看,《汉书》不如《史记》。班固曾批评司马迁“论是非颇谬于圣人”。这集中反映了两人的思想分歧。所谓“圣人”,就是孔子。司马迁不完全以孔子思想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正是值得肯定的。而班固的见识却不及司马迁。从司马迁到班固的这一变化,反映了东汉时期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已在史学领域立稳了脚根。后汉书南朝宋·范晔著,120卷。 《后汉书》九十卷,南朝宋范晔撰。范晔字蔚宗,顺阳人。出身于一个世族家庭。他的祖父范宁曾任晋豫章太守,著《谷梁集解》一书。《十三经注疏》中的《谷梁传注疏》就是以《谷梁集解》为基础写成的。他的父亲范泰官拜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是宋武帝刘裕的得力助手。他博览群书、潜心著述,作《古今善言》二十四篇。所以范晔有很深的家学渊源,一直以名门之后自居,生性孤傲,不拘小节,仕宦不甘居人后,著述也不甘居人后。以此成名,也以此丧身。 元嘉九年,范晔在为彭城太妃治丧期间,行为失检得罪了司徒刘义康,被贬为宣城太守,范晔郁郁不得志,就借助修史来寄托他的志向,开始写作《后汉书》。元嘉二十二年,当他完成了本纪、列传的写作,同时又和谢俨共同完成《礼乐志》、《舆服志》、《五行志》、《天文志》、《州郡志》等五志的时候,有人告发他参与了刘义康的篡位阴谋,因此下狱而死。谢俨怕受牵连,毁掉了手中的志稿,使《后汉书》只有纪传部分流传了下来。 在范晔《后汉书》之前,已问世的有关东汉历史的重要著作不下十部,范晔以《东观汉记》为基本史料依据,以华峤书为主要蓝本,吸取其他各家书的长处,删繁补缺,整齐故事,超越众家,后来居上。所以到了唐代,范晔《后汉书》取代《东观汉记》,与《史记》、《汉书》并称“三史“,盛行于世。而诸家《后汉书》,除袁宏《后汉纪》外,都相继散亡。于是范晔《后汉书》成为我们现在研究东汉历史的最基本的依据。范晔《后汉书》的记述,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一百九十五年的历史。三国志西晋·陈寿著,65卷。 《三国志》,六十五卷,包括《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时期的历史。作者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生于汉后主刘禅建兴十一年(233年),死于晋惠帝元康七年(297年)。他在蜀汉做过官,三十岁时,蜀汉政权灭亡,入晋后做过晋平令、著作郎。陈寿写《三国志》以前,已出现一些有关魏、吴的史作,如王沈的《魏书》,鱼豢(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等。《三国志》中的《魏书》、《吴书》,主要取材于这些史书。蜀政权没有设置史官,无专人负责搜集材料,编写蜀史。《蜀书》的材料是由陈寿采集和编次的。陈寿写书的时代靠近三国,可资利用的他人成果并不多,加上他是私人著述,没有条件获得大量的文献档案。我们阅读《三国志》时,就会发现陈寿有史料不足的困难,内容显得不够充实。陈寿没有编写志。我们要了解三国时代的典章制度,只好借助于《晋书》。《三国志》善于叙事,文笔简洁,剪裁得当,当时就受到赞许。与陈寿同时的夏侯湛写作《魏书》,看到《三国志》,认为没有另写新史的必要,就毁弃了自己的著作。后人更是推崇备至,认为在记载三国历史的史书中,独有陈寿可以同《史记》、《汉书》相媲美,可惜的就是内容太少。因此,其他各家的三国史相继泯灭无闻,只有《三国志》一直流传到现在。

玉女峰的古籍记载二

“真与峨眉争秀色,要从灌口觅源头”。有送人士立即进行探索研究,根据李冰治理岷江水患,分别在四川都江堰市和乐市各凿离堆一处。乐山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