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盲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暴盲的症状 5 暴盲的病因病机 6 暴盲的治疗 61 辨证治疗 611 眼络阻塞 6111 气血瘀阻 61111 症状 61112 证候分析 61113 治法 61114 方药治疗 6112 痰热上壅 61121 症状 61122 症候分析 61123 治法 61124 方药治疗 6113 肝风内动 61131 症状 61132 证候分析 61133 治法 61134 方药治疗 612 目系猝病 6121 肝火亢盛/肝经实热 61211 症状 61212 证候分析 61213 治法 61214 方药治疗 6122 气滞血郁/肝气郁结 61221 症状 61222 证候分析 61223 治法 61224 方药治疗 6123 阴虚火旺 61231 症状 61232 证候分析 61233 治法 61234 方药治疗 613 头眼部外伤引起的暴盲 614 脾肾阳虚 6141 症状 6142 治法 6143 方药治疗 62 针灸治疗 621 体针 6211 方一 6212 方二 622 水针 63 西药治疗 7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暴盲的方剂 2 治疗暴盲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暴盲 1 拼音
bào máng
2 英文参考sudden visual los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udden blindnes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udden blindnes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概述
暴盲(sudden blindness)为病证名[1][2]。见《证治准绳·七窍门》。是指以眼外观端好,而一眼或双眼视力急剧下降至失明为主要表现的眼病[3][2]。患眼外观虽无明显异常,但瞳内病变却多种多样,病因病机则更为复杂[4]。由于发病急剧,应及早救治[4]。
西医学有多种眼底病可以引起暴盲的症状,如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动脉阻塞、视网膜血管炎、急性视神经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眼底出血、视网膜脱离等[3][4][1][2]。
4 暴盲的症状《证治准绳·杂病》:“平日素无他病,外不伤轮廓,内不损瞳神,倏然盲而不见也。”
患者突然一眼或两眼视力下降甚或失明,而外观无异常[2]。
发病前眼无不适,突然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失明,抑或视力急降时伴有前额隐痛,眼珠压痛和转动时牵引样痛[4]。
外眼检查[4]:
一般无异常,完全失明者可有瞳神散大不收。
眼底检查[4]:
(1)视神经 :或颜色苍白;或充血、水肿、边界模糊,甚至可见红肿微突,生理凹陷消失。
(2)视网膜中央血管:或见动脉显著变细,甚至呈白色线条状;或见中央静脉怒张,甚至高度迂曲扩张,呈暗红色腊肠状。
(3)视网膜:或见水肿、渗出,甚至网膜后极部水肿混浊呈乳白色;或有出血,严重者以神经视 为中心呈放射状、火焰状出血,融合成片,布满眼底。
5 暴盲的病因病机暴盲多因肝阳上亢,睛明失用;或瘀血阻滞,气血亏虚,睛明失养、元气亏损所致[1][2]。
1.暴怒惊恐,气机逆乱,血随气逆;或情志抑郁,肝失调达,气滞血瘀,以致脉络阻塞,引起暴盲[4]。
2.嗜好烟酒,恣食肥甘,痰热内生,上壅目窍,引起暴盲[4]。
3.外感热邪,内传脏腑,致邪热内炽,上攻于目,引起暴盲[4]。
4.肝肾阴亏,阳亢动风,风阳上旋;或阴虚火旺,上扰清窍,引起暴盲[4]。
5 撞击伤目亦可引起暴盲[4]。
6 暴盲的治疗 61 辨证治疗 611 眼络阻塞 6111 气血瘀阻暴盲·气血瘀阻证(sudden blindness with pattern of qiblood stasis and obstruction)是指气血瘀阻,以眼外观端好,骤然盲无所见,眼底可见视网膜动脉显著变细,甚则呈线状,静脉亦变细,血柱呈节段状或念珠状,视网膜后极部灰白色混浊水肿,黄斑区呈圆形或椭圆形红色等,伴急躁易怒,胸胁胀满,头痛眼胀,舌有瘀点,脉弦或涩为常见症的暴盲证候[3]。
61111 症状患者情志不舒,或暴怒之后突然发病。眼外观端好,眼视力骤丧,视神经 苍白,视网膜动脉显著变细,甚则呈线状,静脉亦变细,血柱呈节段状或念珠状,视网膜后极部灰白色混浊水肿,黄斑区呈一樱桃红点(见图1);或视力于数日内迅速下降,视神经 充血、水肿,边界模糊,静脉高度迂曲、怒张,呈腊肠状,视网膜水肿,且有大量出血,以视神经 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见图2)。全身症见头晕头痛,急躁易怒,胸胁胀满,头痛眼胀,舌有瘀点,脉弦或涩。[4][3]
图1 暴盲(视网膜中心动脉阻塞)
图2 暴盲(视网膜中心静脉阻塞)
61112 证候分析情志不舒,肝郁气滞而血瘀,或暴怒伤肝,气血邀乱,上壅窍道,致目中脉络阻塞。若阻塞视网膜中央动脉,致输注入眼的气血骤断,故暴盲。眼底缺血则见视神经 苍白,血管极细,视网膜灰白混浊。黄斑部网膜因供血途径不同,独能保持一点血红。若阻塞视网膜中央静脉,致眼内气血不得回流,瘀郁眼底,则见视神经 充血、水肿,静脉高度迂曲、怒张,呈腊肠状。瘀血阻络,津液不行,致视网膜水肿。血不循经,泛溢络外,故视网膜上大量出血。气滞血瘀,头部血流不畅,则头晕头痛,脉弦或涩皆肝郁气滞血瘀之故。[4]
61113 治法活血通窍。
61114 方药治疗因气滞血瘀所致者,宜凉血止血,活血化瘀,用生蒲黄汤加减[1]。
可用通窍活血汤[备注]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赤芍、桃仁、红花、川芎、老葱、生姜、红枣、麝香。加减治疗:方中桃仁、红花、赤芍、川芎活血化瘀;麝香活血,通络开窍;生姜、大枣调和营卫;黄酒、老葱散达升腾,通利血脉,且使活血化瘀之药力上达。本病初起,即宜以此方活血通窍。肝郁气滞甚者,加郁金、青皮;视网膜水肿甚者,加琥珀、泽兰、益母草之类活血化瘀,利水消肿;眼底出血甚者,加蒲黄、茜草、三七之类化瘀止血。本方活血通窍之作用专一,久服易伤正气。如用药已达通络开窍的目的,或使用一段时间疗效不显,宜改用其他行气活血化瘀之剂。[4]
6112 痰热上壅暴盲·痰瘀互结证(sudden blindness with pattern of intermingled phlegm and stasis)是指痰瘀互结,以眼外观端好,视力急降,眼部检查可见视网膜静脉粗大迂曲,隐没于出血及水肿之中,视网膜火焰状出血及水肿,重者可见视盘充血、水肿,稍久则有黄白色硬性渗出或棉絮状白斑,视网膜动脉可有反光增强等,或视网膜周边小血管出血及新生血管,静脉旁出现白鞘或机化膜等,或是病程稍长,眼底水肿渗出明显,或有黄斑囊样水肿,形体肥胖,兼见头重眩晕,胸闷脘胀,舌苔腻或舌有瘀点,脉弦或滑为常见症的暴盲证候[3]。
61121 症状眼外观端好,视力急降,眼部检查可见视网膜静脉粗大迂曲,隐没于出血及水肿之中,视网膜火焰状出血及水肿,重者可见视盘充血、水肿,稍久则有黄白色硬性渗出或棉絮状白斑,视网膜动脉可有反光增强等,或视网膜周边小血管出血及新生血管,静脉旁出现白鞘或机化膜等,或是病程稍长,眼底水肿渗出明显,或有黄斑囊样水肿,形体肥胖,兼见头重眩晕,胸闷脘胀,舌苔腻或舌有瘀点,脉弦或滑[3]。
视力骤丧,视神经 苍白,动脉显著变细,视网膜灰白混浊,黄斑区呈一樱桃红点(见图1);或视力于数日内迅速下降,视神经 充血、水肿,边界模糊,静脉高度迂曲、怒张,呈腊肠状,视网膜水肿,且有大量出血,以视神经 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见图2)。全身症有头眩而重,胸闷烦躁,食少恶心,痰稠口苦,舌苔黄腻,脉弦滑[4]。
61122 症候分析恣酒嗜燥,过食肥甘,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郁生热,上壅清窍,脉络阻塞,清阳不升,故视力骤丧或急剧下降,头重而眩;痰热阻滞中焦,则胸闷烦躁,食少恶心;痰稠口苦,舌苔黄腻,脉弦滑皆痰热之象。[4]
61123 治法涤痰开窍[4]。
61124 方药治疗可用涤痰汤[备注]涤痰汤(《严氏济生方》):半夏、胆星、橘红、枳实、茯苓、人参、菖蒲、竹茹、甘草、生姜、大枣。加减治疗:本方以半夏、橘红、枳实、茯苓燥湿祛痰,理气降逆;胆星、竹茹清热化痰;人参、甘草、生姜、大枣益气健脾,治痰之源;菖蒲化湿开窍。诸药合用,涤痰开窍。若加僵蚕、地龙、川芎、牛膝、麝香则更增涤痰通络开窍之力。若热邪较盛,可去方中人参、生姜、大枣,酌加黄连、黄芩。[4]
6113 肝风内动暴盲·肝阳上亢证(sudden blindness with liver yang hyperactivity pattern)是指肝阳上亢,以视力骤降,眼前有蚊蝇、云雾飘动,多见于急性视神经炎、皮质盲、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等,全身兼见头痛眩晕,急躁易怒,面红目赤,舌红少苔,脉弦细为常见症的暴盲证候[3]。
61131 症状视力骤丧,视神经 苍白,动脉显著变细,视网膜灰白混浊,黄斑区呈一樱桃红点(见图1);或视力于数日内迅速下降,视神经 充血、水肿,边界模糊,静脉高度迂曲、怒张,呈腊肠状,视网膜水肿,且有大量出血,以视神经 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见图2)。多见于急性视神经炎、皮质盲、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等。全身症见头晕耳鸣,面时潮红,烦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或有腰膝酸软,遗精神疲,舌绎脉细。[4][3]
61132 证候分析阴虚阳亢,肝风内动,气血逆乱,并走于上,脉道闭阻,故视力骤降或失明。风阳上扰,清窍不利,则头晕耳鸣,面时潮红;扰动心神,则少寐多梦,烦躁不宁。口苦舌红,苔黄脉弦乃肝阳亢盛之象。若真阴大亏,脑髓、骨胳失养,且虚火扰动精室,则头晕耳鸣较甚,腰膝酸软,遗精神疲,舌绛脉细。[4]
61133 治法平肝潜阳,滋阴熄风[4]。
61134 方药治疗因肝气上逆所致者,宜疏肝、理气、解郁,用丹栀逍遥散加减[1]。
天麻钩藤饮[备注]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天麻、钩藤、生石决、框子、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茯神。或大定风珠[备注]大定风珠(《温病条辨》):干地黄、白芍、麦冬、五味子、甘草、麻仁、生龟板、生牡蛎、生鳖甲、阿胶、鸡蛋黄。加减。天麻钩藤饮以天麻、钩藤、石决明为主,平肝潜阳;黄芩、山栀清肝火;牛膝、益母草活血通络,引血下行;杜仲、桑寄生补肝肾;夜交藤、茯神安神宁心,全方重在平肝潜阳熄风。大定风珠以阿胶、鸡子黄为主,滋阴熄风;芍药、五味子、甘草酸甘化阴,滋阴柔肝;地黄、麦冬、麻仁滋阴养血润燥;龟板、鳖甲、牡蛎育阴潜阳,全方重在滋阴潜阳熄风。因此,证偏阳亢动风者,宜用天麻钩藤饮;偏于阴虚动风者,宜用大定风珠。由于肝风内动,气血逆乱,脉道被阻,方致暴盲,故方中应选加丹参、红花、桃仁、川芎、地龙之类,活血通络。[4]
612 目系猝病 6121 肝火亢盛/肝经实热暴盲·肝经实热证(sudden blindness with pattern of excessive heat in liver channel)是指肝经实热,以视力急降甚至失明,伴眼球胀痛或转动时作痛,眼底可见视盘充血肿胀,边界不清,视网膜静脉扩张,迂曲,颜色紫红,视盘周围水肿、渗出、出血,或眼底无异常,全身症见头胀耳鸣,胁痛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为常见症的暴盲证候[3]。
61211 症状单眼或双眼发病,视力急降,甚至失明。常伴眼珠压痛及转动时珠后作痛。眼底可见视神经 充血、水肿,生理凹陷消失,边界不清,视网膜静脉扩张,迂曲,颜色紫红,视 附近网膜有水肿、渗出、出血等(彩图3),或发病时眼底无明显改变。全身症见头痛耳鸣,胁痛,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4][3]
图3 暴盲(视神经 炎)
61212 证候分析目系乃厥阴肝经所主,包括视神经及球后血管。肝火上攻目系,窍道蔽阻,遂致失明。因热盛血壅为红赤肿痛,热灼津液为渗出物,灼伤脉络为血溢,故眼珠疼痛,视神经 充血、水肿,视网膜静脉扩张,并波及附近网膜亦水肿、渗出、出血等。头痛耳鸣,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皆肝胆火盛之全身症。[4]
61213 治法清肝泻火[4]。
61214 方药治疗可用龙胆泻肝汤[备注]龙胆泻肝汤(李东垣方):龙胆草、柴胡、泽泻、车前子、木通、生地黄、当归尾、栀子、黄芩、甘草。加减治疗:本方清肝泻火,用于视 充血、水肿较重或附近视网膜渗出、出血较多者,酌加丹皮、赤芍、毛冬青凉血活血。[4]
6122 气滞血郁/肝气郁结暴盲·肝气郁结证(sudden blindness with liver qi stagnation pattern)是指肝郁气滞,以视力骤降,多见于视神经炎、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癔病性黑蒙、眼底出血等,全身兼见头晕头痛,胸胁胀闷疼,性情急躁或抑郁不舒,口苦咽干,舌红苔薄,脉弦为常见症的暴盲证候[3]。
61221 症状单眼或双眼发病,视力骤降,甚至失明。多见于视神经炎、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癔病性黑蒙、眼底出血等。常伴眼珠压痛及转动时珠后作痛。眼底可见视神经 充血、水肿,生理凹陷消失,边界不清,视网膜静脉扩张,视 附近网膜有水肿、渗出、出血等,或发病时眼底无明显改变。全身兼见头晕头痛,胸胁胀闷疼,性情急躁或抑郁不舒,口苦咽干,舌红苔薄白,脉弦。[3][4]
61222 证候分析情志不舒,肝失条达,气滞血郁,壅遏通光窍隧,故视力骤降,头眼疼痛。气血不行,筋脉不利,则转动限珠时牵引作痛。眼底见症皆气滞血郁所致。厥阴肝经布于胸胁,肝郁气滞,血脉不和,故胸胁胀痛。肝气乘脾胃,则食少脘闷,苔白脉弦。[4]
61223 治法疏肝解郁,行气活血[4]。
61224 方药治疗可用柴胡疏肝散[备注]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柴胡、陈皮、白芍、枳壳、炙甘草、川芎、香附。加减治疗:方中以柴胡、枳壳,香附疏肝行气解郁;川芎、芍药、甘草活血止痛。用于本证,酌加当归、郁金、丹参、山楂、神曲,可增行气活血,消滞健脾之功。若口苦咽干,苔黄脉数,为肝郁化热之象,酌加栀子、丹皮、黄芩,以清肝热。[4]
6123 阴虚火旺暴盲·肝肾阴虚证(sudden blindness with liverkidney yin deficiency pattern)是指肝肾阴虚,以眼外观端好,眼前黑烟突现,或团块飞舞,视力随即骤降,瞳神内可见神膏混浊,甚至瞳神内幽暗无光,全身症见耳鸣如蝉,健忘失眠,咽干口燥,五心烦热,颧红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为常见症的暴盲证候[3]。
61231 症状眼外观端好,眼前黑烟突现,或团块飞舞,视力随即骤降,瞳神内可见神膏混浊,甚至瞳神内幽暗无光,全身症见耳鸣如蝉,健忘失眠,咽干口燥,五心烦热,颧红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3]。
单眼或双眼发病,视力骤降,甚至失明。多见于视神经炎、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癔病性黑蒙、眼底出血等。常伴眼珠压痛及转动时珠后作痛。眼底可见视神经 充血、水肿,生理凹陷消失,边界不清,视网膜静脉扩张,视 附近网膜有水肿、渗出、出血等,或发病时眼底无明显改变。全身常见头晕耳鸣,颧赤唇红,五心烦热,口干舌红,脉弦细数[4]。
61232 证候分析热病伤阴,水不制火,火性上炎,热盛血壅,故眼珠疼痛,视神经 红肿,视力骤降。 亏虚,清窍失养,复受虚火扰动,故头晕耳鸣。颧赤唇红,五心烦热,口干舌红,脉弦细数均为阴虚火旺之象。[4]
61233 治法滋阴降火[4]。
61234 方药治疗可用知柏地黄丸[备注]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萸肉、淮山药、茯苓、泽泻、丹皮。加减治疗:原方滋阴降火治其本,酌加丹参、郁金、琥珀、毛冬青活血消肿兼治标。若阴虚火邪尚盛,方中可再加玄参、旱莲草、女贞子、龟板之类,增强滋阴降火之力。[4]
613 头眼部外伤引起的暴盲由头眼部外伤引起的暴盲,参见眼外伤条。
614 脾肾阳虚暴盲·脾肾阳虚证(sudden blindness with spleenkidney yang deficiency pattern)是指脾肾阳虚,以视力骤降,眼前时见蚊蝇飞舞,视物易形,或神光自现,或仰视则明,动则昏花,继而目盲不见,或视网膜、黄斑水肿,全身可兼见形寒肢冷,神疲懒言,腰酸无力,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细为常见症的暴盲证候[3]。
6141 症状视力骤降,眼前时见蚊蝇飞舞,视物易形,或神光自现,或仰视则明,动则昏花,继而目盲不见,或视网膜、黄斑水肿,全身可兼见形寒肢冷,神疲懒言,腰酸无力,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细[3]。
6142 治法大补元气[1]。
6143 方药治疗用独参汤或生脉散加减治疗[1]。
62 针灸治疗 621 体针 6211 方一取攒竹透鱼腰、鱼腰透丝竹空、瞳子髎、球后、太阳、风池等穴为主[2]。肝阳上亢者加太冲、光明;气滞血瘀者加内关、膈俞;气血亏虚者加肝俞、足三里[2]。目胀加关冲放血、行间[2]。
6212 方二取穴:睛明、攒竹、球后、承泣、瞳子髎、太阳、风池、翳明、合谷、外关等[4]。
刺法:每次局部取2穴,远端取2穴,中 ,不留针[4]。
622 水针可选球后、合谷;睛明、外关;光明、风池[2]。三组穴位交替使用[2]。用维生素B1或B12注射液加少许05%盐酸普鲁卡因作穴位注射,每穴05毫升,每日1组穴[2]。
63 西药治疗本病急重,为及时抢救视力,宜配合使用必要的西药[4]:
(1)由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而暴盲者,可配合应用血管扩张剂,如亚硝酸异戊酯吸入,或硝酸甘油片舌下含化等。
目录 1 拼音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22 标准编号 23 处方 24 制法 25 性状 26 鉴别 27 检查 28 功能与主治 29 用法与用量 210 注意 211 规格 212 贮藏 3 《杨氏家藏方》卷五 31 组成 32 主治 33 五积丸的用法用量 34 制备方法 35 附注 4 《普济方》卷三九二 41 组成 42 主治 43 五积丸的用法用量 44 制备方法 45 各家论述 5 《圣济总录》卷七十一 51 组成 52 主治 53 五积丸的用法用量 54 制备方法 6 《鸡峰》卷二十 61 组成 62 主治 63 五积丸的用法用量 64 制备方法 7 《朱氏集验方》卷十一 71 组成 72 主治 73 五积丸的用法用量 74 制备方法 75 各家论述 8 《普济方》卷一六八 81 组成 82 主治 83 五积丸的用法用量 84 制备方法 9 《丹溪心法》卷五 91 组成 92 主治 93 五积丸的用法用量 94 制备方法 10 《脉因证治》卷下 101 五积丸的别名 102 组成 103 主治 104 五积丸的用法用量 105 加减 106 制备方法 107 附注 11 《普济方》卷一六九 111 组成 112 主治 113 五积丸的用法用量 114 制备方法 12 《医方类聚》卷一一三引《经验秘方》 121 组成 122 主治 123 五积丸的用法用量 124 制备方法 13 《医统》卷三十三 131 组成 132 主治 133 五积丸的用法用量 134 制备方法 14 《增补内经拾遗》卷三 141 组成 142 主治 143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五积丸 1 拼音
wǔ jī wán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Wuji Wan
22 标准编号WS3B247597
23 处方茯苓 30g 当归 30g 白芍 30g 桔梗 60g 苍术(麸炒) 80g 白芷 30g 厚朴(姜制) 40g 陈皮 50g 枳壳(麸炒) 50g 麻黄 40g 法半夏 30g 桂枝 50g 甘草 30g 川芎 20g 干姜 30g
24 制法以上十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25 性状
本品为黄棕色的水丸;味微甜而苦、辛。
26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液溶化; 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直径4~6μm。气孔特异,保卫细胞侧面观以电话筒状。联结乳管4 ~25μm,含淡棕色颗粒状物。草酸钙方晶成片地存在于薄壁细胞中。草酸钙针晶细小, 长8~30μm,不规则地充塞于薄壁细胞中,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 纤维。石细胞类圆形,淡**或棕色,细胞壁三面厚一面菲薄。
27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 A)。
28 功能与主治发表、温中、消积。用于外感风寒或内伤生冷,头痛、身痛、腹 痛、胸满、厌食、呕{恶}以及月经不调等症。
29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 9g,一日1~2次。
210 注意孕妇忌服。
211 规格每袋装 9g
212 贮藏密封。
湖南省药品检验所 起草
3 《杨氏家藏方》卷五 31 组成沉香半两,木香半两,当归(洗,焙)半两,附子(炮,去皮脐)半两,青橘皮(去白)半两,丁香1分,大黄半两(酒浸,湿纸裹炮),缩砂仁1两,半夏半两(汤洗7次后,以生姜制曲),陈橘皮(去白)半两,京三棱半两(炮),蓬莪术半两(炮),槟榔1分(锉),胆矾半两(别研),细松烟墨半两(烧留性)。
32 主治五种膈气,中脘痞闷,噎塞不通,饮食减少:积聚癖块,心腹作痛,一切沉积。
33 五积丸的用法用量每服20丸,加至20丸,食后临睡用橘皮汤送下。
34 制备方法上药除胆矾外,并为细末,用肥枣50枚(去皮核),入米醋2升,煮枣令烂,次下胆矾末,煮少时,与前药同和为丸,如麻子大。
35 附注按:《普济方》有厚朴(姜汁炙)半两。
4 《普济方》卷三九二 41 组成缩砂仁5钱,木香2钱,丁香2钱,肉豆蔻3个(面煨),大曲饼(生)3钱,三棱(煨)3钱,莪茂(煨)3钱,白茯苓(去皮)3钱,腻粉2钱(炒),人参(去芦头)3钱,白术3钱,代赭石(火烧醋淬)3钱,白姜(炮)2钱,麦芽3分(生),百草霜1钱(炒),巴豆3钱(去壳,纸捶去油)。
42 主治一切食积,乳积,积痢。
43 五积丸的用法用量空心白汤吞下,五更服。如取积未动,早晨再1服,乳饭放迟,温食,免药食相忤,吐逆恶心。如止痢,食白粥即止。
44 制备方法上除巴豆、百草霜另研外,余味各制为细末,再入巴豆、百草霜拌匀,捣饭为丸。
45 各家论述此药内有温育补脾理气之剂,不损胃气。有积则利,积去则止,无积则不利。凡治积痢,先服之以去其积。
5 《圣济总录》卷七十一 51 组成酸石榴2枚,巴豆(和皮捶碎)半两,甘遂半两,大戟半两,芫花半两,京三棱1两,大黄1两,杏仁(去皮尖双仁)1两,五灵脂1两,豉1两,甜葶苈1两,乌梅(和核)1两半。
52 主治五积气,心腹胀闷,噫气吞酸,不思饮食。
53 五积丸的用法用量每服5丸,食后温水送下。
54 制备方法上锉细,用水1升,煮令水尽,炒过勿太焦,捣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6 《鸡峰》卷二十 61 组成面5两,大枣7个,巴豆31个。
62 主治宿食不消,吞酸噫气。
63 五积丸的用法用量每服35丸,食后白汤送下。
64 制备方法上将白面、米汤调硬软得所,裹枣、巴豆候干,用炭火烧存性,取出放冷,为细末,水糊为丸,如黄米大。
7 《朱氏集验方》卷十一 71 组成南星、川郁金、巴豆(去油)、肉桂(去皮)、僵蚕、使君子(为末)各等分。
72 主治小儿疳劳诸积。
73 五积丸的用法用量空心萝卜子煎汤送下。
74 制备方法面糊为丸,如粟米大。
75 各家论述南星去风积,川郁金去热积,巴豆去食积,肉桂去冷积,僵蚕去惊积。
8 《普济方》卷一六八 81 组成巴豆(面援烧,去壳取肉)1两,黄柏末5钱,使君子肉5钱,蛤粉5钱,苦楝根末5钱,雷丸5钱。
82 主治积聚。
83 五积丸的用法用量每服15丸,煎使君子肉汤送下。
84 制备方法上为末,和匀,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9 《丹溪心法》卷五 91 组成丑头末1两,黄连半两,陈皮1两,青皮半两,山楂半两。
92 主治小儿诸般疳积。
93 五积丸的用法用量小儿2岁10丸,五更姜汤送下。至天明大便泄为度,温粥补之。未利,再服35丸。
94 制备方法上炒焦黑色,为末。每用巴豆霜半钱,前药末半钱,宿蒸饼为丸,如麻子大。
10 《脉因证治》卷下 101 五积丸的别名增损五积丸
102 组成黄连肝肾积5钱,心肺积1两半,脾积7钱,厚朴肝心脾积5钱,肺胃积8钱,巴豆霜5分,川乌肝肺积1钱,心肾脾积5钱,干姜心肝积5分,肾积1钱5分,茯苓1钱5分,人参肝肺肾积2钱,心积5钱。
103 主治积块。
104 五积丸的用法用量微溏为度。
105 加减肝积,加柴胡2两,皂角2钱5分,川椒4钱,昆布2钱,莪术3钱5分;心积,加茯苓3钱,桂1钱,茯神1钱,丹参1钱,菖蒲5钱;肺积,加桔梗1钱,紫菀1钱5分,天门冬1钱,三棱1钱,青皮1钱,陈皮1钱,川椒1钱5分,白豆蔻1钱;肾积,加玄胡、苦楝肉各3钱,蝎1钱,附子1钱,泽泻2钱,独活、桂各3钱,菖蒲2钱,丁香5钱;脾积,加吴茱萸2钱,泽泻1钱。茵陈1钱,缩砂2钱,椒5钱;秋冬,加制朴1倍,减芩、连。服人觉热,加连;觉闷乱,加桂;气短,减朴。又有虚人不可直攻,以蜡匮其药,又且久留磨积。肉积,加硇砂、水银、阿魏;酒积,加神曲、麦芽;血积,加虻虫、水蛭、桃仁、大黄;气积,加槟榔、木香;水积,加甘遂、牵牛、芫花;涎积,加雄黄、腻粉;食积,加礞石、巴豆;癖积,加三棱、莪术;鱼鲜积,加陈皮、紫苏、草果、丁香、桂心;寒积,加附、朴、硫黄。
106 制备方法另研巴豆,旋入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07 附注增损五积丸(《医学入门》卷八)。
11 《普济方》卷一六九 111 组成大黄3钱,黄柏3钱,槟榔7枚,山豆1两半(去皮),蛤粉3钱,雷丸3钱。
112 主治积聚。
113 五积丸的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温水送下。
114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醋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12 《医方类聚》卷一一三引《经验秘方》 121 组成硇砂3钱,干漆(炒)3钱,大戟(面煮)3钱,甘遂3钱,五灵脂3钱,广术(炮)5钱,玄胡5钱,丁香5钱,大椒5钱,枳壳(麸炒)5钱,沉香5钱,白术5钱,青皮(去白)5钱,陈皮(去白)5钱,槟榔5钱,木香5钱,干姜(炮)5钱,鳖甲(炙)5钱,当归5钱,芍药5钱,木通5钱,泽泻5钱,茴香(盐炒)5钱,半夏(汤浸7次)5钱,官桂5钱,厚朴(姜制)5钱,茯苓5钱,白豆蔻5钱,藿香5钱,肉豆蔻(煨)5钱,缩砂仁5钱,巴豆(去油)5钱,没药2钱,乳香2钱,血竭2钱,麝香2钱,大黄2两,牵牛2两,麦蘗(炒)3两,神曲(烧)3两,京三棱(炮)5两,青礞石(坩锅中烧)半两,牛膝(酒浸)半两,商陆(泔浸)半两,芫花(醋浸,炒)半两。
122 主治积聚块硬,脐腹疼痛,两胁胀满,不思饮食;及寒气、怒恚气、忧喜气,内结如杯,呕吐痰水,四肢羸弱,三焦不和,中脘痞闷。
123 五积丸的用法用量每服710丸,食后、临卧温水送下。
124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13 《医统》卷三十三 131 组成大肥皂角(炙,去皮弦。灰火煨,勿令烟出)。
132 主治积聚。
133 五积丸的用法用量每服35丸,白汤送下。
134 制备方法上为末,每两入巴霜1钱,研匀,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14 《增补内经拾遗》卷三 141 组成人参、白茯苓、厚朴、黄连、川乌、巴豆。
142 主治五脏之积。肝积肥气,心积伏梁,脾积痞气,肺积息贲,肾积奔豚。
143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古籍中的五积丸 《圣济总录》:[卷第七十一积聚门]积聚任下。治五积气,心腹胀闷,噫气吞酸,不思饮食,五积丸方酸石榴(二枚)巴豆(和皮椎碎)甘遂大戟芫花(
《普济方》:[卷一百七十一积聚门]积聚心腹胀满(附论)(切焙)甘草(炙锉)木香芍药枳滓食后十味五积丸治五积气呕吐酸水。心腹胀闷。不思饮食。沉香(锉)青橘皮
《普济方》:[卷一百六十九积聚门]积聚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不痊者被盖出或两肋酌。加五积丸大黄(三钱)黄柏(三钱)槟榔(七枚)山豆(一两
《普济方》:[卷一百六十八积聚门]积聚(附论)铜匙将药末入热汤内丸即放入千口土。水碗内次日服五积丸。一方无龙五积丸巴豆(面裹烧去壳取肉一两)黄柏
《女科经纶》:[卷八杂证门]瘕癖证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胀病的病因病机 5 胀病的分类 6 胀病的辨证分型 7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胀病的穴位 2 治疗胀病的方剂 3 治疗胀病的中成药 4 胀病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胀病 1 拼音
zhàng bìng
2 英文参考distending diseas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胀病为病证名[1]。指以腹部胀满为主症的疾患[1]。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五。简称胀[1]。《黄帝内经灵枢·胀论》载有五脏六腑胀病症状[1]。
4 胀病的病因病机其病多由七情内伤,六*外侵,饮食失节,房劳过度,致脾土受伤,转输失职,清浊相混,隧道壅塞,水湿痰瘀积滞不化而成[1]。
5 胀病的分类《东医宝鉴·胀满》论胀病有七,即指寒胀、热胀、谷胀、水胀、气胀、血胀、蛊胀等[1]。
6 胀病的辨证分型
胀病有虚实之分[1]。
7暴盲简介
本文2023-09-20 09:28:4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8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