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屡遭“光顾”,墓内盗洞如麻,然而最值钱的宝贝为什么谁都不拿?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5收藏

古墓屡遭“光顾”,墓内盗洞如麻,然而最值钱的宝贝为什么谁都不拿?,第1张

一个民族的葬式往往最能反映当地文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自古以来不同的民族流行着不同的葬式,例如水葬,火葬,悬棺葬,以及石棺葬等等。不过在汉地最流行的还是土葬,特别是两汉时期,富贵人家很讲究土葬的规格,这使汉墓成为盗墓贼重点觊觎和开发的对象。

古代汉朝人流行厚葬,人死后他们不仅会给逝者修建如同现实生活中的房屋一样的墓室,还会将大量的珍宝以及墓主生前用的物品埋进墓中,如若是帝王皇亲国戚的墓穴,墓里的陪葬品就更为丰富,出土于湖北省钟祥市的梁庄王墓就是个典型的例子,30多平米的墓室里竟然堆砌着五千多件宝贝,可谓是富可敌国。

为了得到这些宝贝,历代以来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职业盗墓贼,例如,三国时期的曹操,为了得到汉墓中的文物还专门成立了一支叫做“摸金校尉”的专业盗墓者队伍,随着时间的流逝,盗墓这一行业经久不衰,因此,关于汉墓常流传着十墓九空的说法。

然而,我们今天却要说到关于汉墓的一个奇怪现象,那就是很多汉代的古墓显然被盗墓贼屡次“光顾”,古墓内的盗洞并不少见,可是有一样很值钱的宝贝,盗墓贼们个个眼馋却谁都不敢拿走,以至于这件东西保存到现在,价值过亿元成为国宝级稀有文物。

它就说传说中的金缕玉衣,提到金缕玉衣,其名贵程度不言而喻,在史书中它被称为“玉匣”,是用金线或者银丝串以玉片制作的殓服。古人尚玉,玉在中国古代是最重要的配饰,它华美而高贵,佩玉能显示身份等级,关于玉,汉代的人还有一种信仰,他们认为玉是阳精之纯,能作为人类与天地神祗沟通的媒介。古籍中说两汉时期的帝王贵族,在死后以玉裹身,将金玉置于人的九窍,能实现传说中的精气不外漏,千年尸骨不腐。

可是这样的说法,随着时间的流逝到了近代,却遭到很多人的质疑,因为随着西方科学的传入,人们的思想也变得越来越开化,另外,谁也没有见到过真正的“玉匣”,历史上真的存在金缕玉衣吗?

这一谜题终于1968年被解开,这一年,在河北省满城县发现的一处大型汉墓中出土了两件震惊世界的国宝,一件金缕玉衣,一件银缕玉衣,此墓墓主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当专家们把散落的玉片串联起来后,欣喜之情难以言表。后来在80年代江浙地区的考古发掘中,又陆续发现了一些金缕玉衣,这不仅证实了记载的真实度,也让大家产生一个疑惑,那就是金缕玉衣如此名贵,为何历代的盗墓贼们却视而不见?

最后专家们经过研讨终于得出结论,原来盗墓贼只是抽去了玉衣身上的金线,至于玉片没敢动,是因为在古代玉一般是皇室贵族专用,拿到市场上交易很容易引起官府的追查,因此为了避免在出手时遇到不必要的麻烦,他们也只好忍痛割爱了。如今,我国已出土了十多件金缕玉衣,每一件都是顶级的国宝级文物,价值不可估量 ,今天我们还有机会一瞩宝物真容,也得多谢盗墓贼们手下留情了。

  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9年),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组成。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1860年10月,圆明园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焚毁,

  圆明园”,是由康熙皇帝命名的。康熙皇帝御书三字匾牌,就悬挂在圆明园殿的门楣上方。对这个"圆明"雍正皇帝有个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意思是说,“圆”是指个人品质阶级标榜明君贤相的理想标准。

  另外,“圆明”是雍正皇帝自皇子时期一直使用的佛号,雍正皇帝崇信佛教,号“圆明居士”,并对佛法有很深的研究。著有《御选语录》19卷和《御制拣魔辨异录》。在清初的佛教宗派格局中,雍正皇帝以禅门宗匠自居,并以“天下主”的身份对佛教施以影响,努力提倡“三教合一”和“禅净合一”,是佛教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康熙皇帝在把园林赐给胤禛(后为雍正皇帝)时,亲题园名为“圆明园”正是取意于雍正的法号“圆明”。

  历史发展

  北京西北的皇家园林区圆明园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圆明三园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圆明园最初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的花园。在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7年时,园已初具规模。同年十一月,康熙皇帝曾亲临圆明园游赏。雍正皇帝于1723年即位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正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御以“避喧听政”。乾隆皇帝在位60年,对圆明园岁岁营构, 日日修华,浚水移石,费银千万。他除了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除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绮春园。至乾隆三十五年即1770年,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道光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

  遭遇浩劫

  历史背景 圆明园导游图清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于10月6日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法军队洗劫二天后,向城内开进。10月11日英军派出1200余名骑兵和一个步兵团,再次洗劫圆明园,英国全权代表詹姆士·布

  被拍卖的圆明园十二生肖头(8张)鲁斯以清政府曾将巴夏礼等囚于圆明园为借口,将焚毁圆明园列入议和先决条件。10月18日,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火烧圆明园,这是人们说惯了的一个提法。其实,火烧圆明园的真正概念,不仅是火烧圆明园,而是火烧京西皇家三山五园。焚毁的范围远远比圆明园大得多。 这三山五园是:万寿山、玉泉山、香山三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静明园、静宜园五园。 历史上侵略军火烧圆明园曾有两次。第一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英法联军到处烧杀抢掠、野蛮洗劫、焚毁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园内寺庙建筑也大多被毁于火。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本意是将其夷为平地,但是由于圆明园的面积太大,景点分散,而且水域辽阔,一些偏僻之处和水中景点幸免于难。据同治十二年(1873年)冬查勘,园内尚存有建筑13处。如,圆明园的蓬莱瑶台、武陵春色、藏舟坞,绮春园的大宫门、正觉寺等。 第二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再次放火烧圆明园,使这里残存的13处皇家宫殿建筑又遭掠夺焚劫。 在文学作品中似乎把火烧圆明园的罪过,归咎于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之无能。这么听起来好像也有一些道理,但并不确切。历史上的无数事实表明,一个贫穷落后、弱小的国家和民族,只能处于被压迫、被剥削、被凌辱、被掠夺的地位。火烧圆明园的历史则再次证明:国家贫穷、落后、软弱就要挨打。 现在,圆明园已辟为遗址公园,并正对遗址进行保护性维修,恢复山形水系、园林植被、桥涵闸路,部分古建筑也将重修。

  洗劫圆明园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当时,僧格林沁、瑞麟残部在城北一带稍事抵抗,即行逃散。法军先行,于当天下午经海淀,10月6日傍晚,侵略军闯入圆明园大宫门。此时,在出入贤良门内,有二十余名圆明园技勇太监同敌人接仗,“遇难不恐,奋力直前”,但终因寡不敌众,圆明园技勇“八品首领”任亮等人以身殉职。至晚7时,法侵略军攻占了圆明园。管园大臣文丰投福海而死。

  10月7日,英法侵华头目闯进圆明园后,立即“协派英法委员各三人合议分派园内之珍物。”法军司令孟托邦当天即函告法外务大臣:“予命法国委员注意,先取在艺术及考古上最有价值之物品。予行将以法国极罕见之物由阁下以奉献皇帝陛下(拿破仑三世),而藏之于法国博物院。”英国司令格兰特也立刻“派军官竭力收集应属于英人之物件。”法英侵略军入园的第二天就不再能抵抗物品的诱惑力,军官和士兵们都成群打伙冲上前去抢劫园中的金银财宝和文化艺术珍品。

  圆明园可抢的东西实在太多。据一个英军目击者称,在整个法军营帐内满堆着很多装潢异常华丽的各色钟表,在士兵的帐篷周围,到处都是绸缎和刺绣品。一个名叫赫利思的英国二等带兵官,因在圆明园劫掠致富,享用终身,得了个“中国詹姆”的绰号。

  火烧圆明园后,咸丰皇帝的御批英法侵略者究竟抢走了圆明园多少宝物,由于园内的陈设什物及其帐目都一并被抢毁一空,所以已永远无法说清。以下资料或许可藉以管中窥豹。清室史料表明,圆明园内当时仅陈列和库存的欧洲各式大小钟表即达441件,劫后幸存的只有一件大钟。事后查缴被土匪抢走和侵略军“委弃道途”的一部分失散物件即达1197件,这充其量只不过是园内物件的千分之一二。据当时《泰晤士报》一则通讯称:“据估计,被劫掠和被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600万镑”。实际上,被英法侵略军抢走和破坏的物件,有很大一部分实属无价之宝。这摧残人类文化的滔天大罪,实在令人发指!

  据参与的目击过劫掠现场的英法军官、牧师、记者描述:军官和士兵,英国人和法国人,为了攫取财宝,从四面八方涌进圆明园,纵倩肆意,予取予夺,手忙脚乱,纷纭万状。他们为了抢夺财宝,互相殴打,甚至发生过械斗。因为园内珍宝太多,他们一时不知该拿何物为好,有的搬走景泰兰瓷瓶,有的贪恋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玉的挂钟。有的背负大口袋,装满了各色各样的珍宝。有的往外衣宽大的口袋里装进金条和金叶;有的半身缠着织锦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蓝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有一处厢房里有堆积如山的高级绸缎,据说足够北京居民半数之用,都被士兵们用大车运走。-个英国军官从一座有500尊神像的庙里掠得一个金佛像,可值1,200英镑。一个法国军官抢劫了价值60万法郎的财物。法军总司令孟托邦的儿子掠得的财宝可值30万法郎,装满了好几辆马车。一个名叫赫利思的英军二等带兵官,一次即从园内窃得二座金佛塔(均为三层,一座高7英尺,一座高64英尺)及其他大量珍宝,找了7名壮夫替他搬运回军营。。侵略者除了大肆抢掠之外,被他们糟踏了的东西更不计其数。有几间房子充满绸缎服装,衣服被从箱子拖出来扔了一地,人走进屋里,几乎可遮没膝盖。工兵们带着大斧,把家具统统砸碎,取下上边的宝石。一些人打碎大镜子,另一些人凶狠地向大烛台开枪射击,以此取乐。大部分法国士兵手抡木棍,将不能带走的东西全部捣碎。当10月9日,法国军队暂时撤离圆明园时,这处秀丽园林,已被毁坏得满目狼疮。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1722年雍正即位以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多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听政”。乾隆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还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

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万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道光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

“圆明园”,这一名称是由康熙帝命名的。康熙帝御书三字匾牌,就悬挂在圆明殿的门上方。对这个“圆明”雍正帝有个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圆”是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这可以说是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标榜明君贤相的理想标准。

扩展资料:

圆明园的主要建筑类型包括殿、堂、亭、台、楼、阁、榭、廊、轩、斋、房、舫、馆、厅、桥、闸、墙、塔,以及寺庙、道观、村居、街市等,应有尽有。

其盛时的建筑样式,也几乎囊括了中国古代建筑可能出现的一切平面布局和造型式样:既有常见的单檐卷棚灰筒瓦屋面,朴素淡雅;又有宫殿式重檐琉璃彩瓦覆顶,金碧辉煌;既有一进两厢、二进四厢的规整院落,又有灵活多变的建筑组群。

建筑平面布局共有38种之多,除常见的矩形、方形、圆形、工字、凹凸字、六角、八角外,还有很多独特新颖的平面形式,如眉月形、卍字形、书卷形、十字形、田字形、曲尺形、梅花形、三角形、扇面形,乃至套环、方胜等,可谓丰富无比。

——圆明园

第一次流失 《永乐大典》正本去向成谜

  “大家都很沉痛,不知道如何解释眼前的情况,宫中的珍宝秘籍,怎么会被盗? ”

  “后来,我仔细阅读了有关档案,认真梳理了整个事情的经过,原来这样令人吃惊的场面,在50多年前就曾经发生过。这是八国联军所为,根据有关档案的记载,有18箱《甘珠尔经》被割断锦缎,侵略者们盗去了护经板里的镀金佛光和七珍珠宝。”

  那以后,向斯希望,能够结合他20多年来在故宫的研究发现,写一本关于宫廷书籍流失情况的书籍,让人们了解这些皇宫国宝和珍籍的流失情况。3年后,他向故宫博物院申请了这个研究课题。

  “我把清宫珍籍流传宫外的情况作了系统的研究后,大致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次宫廷国宝、秘籍流失主要包括《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的流失。”

  向斯说:“明朝《永乐大典》的修编可以说是一件空前绝后的文化盛事。”据有关史料记载,有约3000人参与纂修,前后历时三年,全书共22000多卷,修成后明成祖非常满意,亲自作序并赐名。

  然而,自《永乐大典》问世以后,直到明朝末期,《永乐大典》正本的去向一直成为史学界和文化界的一个谜案。有专家认为,早在明朝末期《永乐大典》就不在人世了,有人说毁于大火,有人说随葬于帝陵,还有人干脆就认为是去向不明。向斯推测说,很有可能是在明朝亡时毁于战火。

  另外,清朝末年,皇宫秘阁内的书籍管理松散,一些不良的儒臣起了贪婪之心,费尽心机偷窃宫中的秘本《永乐大典》。根据清末史料记载,翰林大臣文廷式等人,每天早晨进翰林院时特地让随从背个包袱,装自己的棉袄,晚上离开时把棉袄穿在身上,将秘阁内的《永乐大典》打成同样大的书籍带回自己家。后来一些不良的儒臣发现偷盗出来后居然无人过问,还开始公然倒卖。早就眼馋皇宫秘籍的洋人到处打听宫中流出的《永乐大典》,就这样大量《永乐大典》秘本流入洋人手中,带出中国。

第二次流失 八国联军抢劫文物无数

  咸丰1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洗劫圆明园,也拿走了大量宫廷珍藏的《永乐大典》。40年后,八国联军再次入侵北京,储存在翰林院的《永乐大典》惨遭不测,几乎被毁,大部分秘籍葬身火海幸免于难的书籍则散落一地,有些士兵觉得这些书籍体积大,比较结实,干脆拿这些书籍当砖头,有的用作马槽,还有的用于工事或铺路。

  根据有关记载,日本收藏中国皇宫秘本《永乐大典》多达55册,仅次于日本的是美国45册,英国38册,中国方面一直在全力收购这批流失宫外的皇宫秘籍,目前,中国共有《永乐大典》226册。

  “在流出宫外的珍宝中,有相当一部分源于外国列强对中国的掠夺。其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对于中国文物的掠夺和毁损是最为严重的。”

  1859年,英法共同研究对华作战计划,确定组建了两国联军2万人远征。在瓜分堆积如山的财宝时,英法联军最高统帅决定成立联合委员会,将所有战利品由双方军队瓜分。然而,行动开始后,一切都变样了,许多珍贵的物品不翼而飞。

  于是,眼睛血红的官兵们开始变得野蛮而疯狂,一拨又一拨的抢劫者们眼睛放射着绿光,涌进富丽堂皇的宫殿,疯狂抢劫、纵火烧毁那些带不走的器物、字画和秘籍。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故宫再遭浩劫。圆明园究竟有多少国宝被抢劫而流失,至今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据统计,中国国宝级珍贵文物流失海外的,大约有160万余件,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被全世界的200多家博物馆作为最为珍贵的文物,甚至是镇馆之宝郑重收藏;分散在五湖四海私人手中的中国珍贵文物数量,实在无法统计,估计应该在1000万件以上;大约有数十万件的皇宫国宝流失宫外。”

  向斯说,流失海外的中国古代名画,就有大约2万余件,中国古代最为珍贵的古画《女史箴图》就是其中之一。

  “另外一次最为惨痛的流失是溥仪**国宝秘籍,这一次,几乎全都是由宫里选出的最精品的文物和书籍。”向斯十分痛心地说。清宣统三年,也就是1911年,末代皇帝溥仪在隆裕皇太后的监护下退位,按照民国政府给的清皇室《清室优待条件》,继续生活在紫禁城北部的后廷中,并沿用宣统年号,称为小朝廷,前后13年。但是退位后的溥仪不甘心失去江山社稷,一心想复兴大清帝国,重登皇帝宝座。

  为了筹措经费,他以赏赐溥杰为名,把宫里最值钱的字画和古籍运出宫外,存到天津英租界的房子里。“走到东北,他和朝臣们没有吃的,就拿价值连城的字画和古董和当地农民换馒头和包子。”

  向斯研究认为,溥仪认为古书是最为珍贵的宝物,他盗窃宫中古物珍宝的半年时间里,前40多天,盗窃的全部都是难以携带的书籍!然后通过赏赐溥杰的办法将这些国宝珍籍**出宫,他先后41次赏赐溥杰的昭仁殿珍本古玩210部,几乎全是宋本精品,大部分是无价之宝

第三次流失 溥仪盗古籍珍本出宫

  “溥仪盗运古书出宫后,昭仁殿中绝大部分珍贵的宋元珍本都已流失宫外,留存在殿中的,仅有10部宋版书,15部元版书,这些秘籍也都是版本精良、书品较好的本子,但是比起被盗运出宫的那些珍本书籍,却又略逊一筹了。”

  向斯介绍说,这些古书出宫后,都交给了溥仪的父亲前清摄政王载沣,他转交载涛,再秘密运到天津静园,变卖了几十件,最后全部运往东北,入藏伪满洲国皇宫藏书楼。日本投降后,就不知下文了。

  “溥仪偷盗出宫的古玩珍宝秘籍到达东北后,藏于伪满洲国皇宫藏书楼,国民党占领长春后,接收了十三箱宋版书,并交给了国立长春大学图书馆,现在存于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其余的珍贵古书和珍品文物,一部分收回、收购、一部分入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其他则流失各处。”

  有中华第一神品之称的《清明上河图》,被溥仪皇帝带到东北后,也入藏伪满皇宫。1945年8月,溥仪被苏联红军俘虏,随身携带的字画珠宝也被收缴,其中就包括这幅《清明上河图》。但是,由于情况混乱,当时人们并没有在意这幅作品,只是随意扔在了机场,后来作为战利品上交,并陆续发现了两幅摹本。

  1950年,这三件《清明上河图》拨交东北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1950年底,文化部组织专家清理东北遗留下的文化遗产,文化部研究院杨仁恺奉命清点、整理东北地区的战利品,在堆积如山的藏品中,欣喜若狂地发现了这幅《清明上河图》。

  除了列强武力掠抢和宫内自盗外,还有一些珍籍国宝,由于战时被迫转移、内部的调整划拨和与国外的礼物交流而外流。

  20世纪30年代,日寇入侵北京,故宫博物院被迫将大量精品文物装箱南迁。“从1932年秋天开始,故宫文物开始装箱。事实证明这是明智之举。”向斯说,这为后来的突发事件赢得了宝贵时间。

  文物装箱可是一门专业的学问,一方面是文物古董、宝贝书籍如何装;另一方面是哪些国宝秘籍应该装。国宝文物的装箱有两大秘诀,一是紧,二是隔,当时,故宫三大馆都选派了有关方面的专家前来挑选国宝秘籍,他们的想法是,北京有可能沦为战场,应当尽量装最好的文物,尽量装满,增加件数而减少箱数。以至于吴玉璋先生装的铜器箱,后来在上海开箱检查把铜器搬出来核对后,怎么也装不下了。大家抱怨当时装箱人何必装这么多,却不知道这是装箱人的一片好心。

第四次流失 非常岁月国宝南迁

  故宫博物院的国宝藏品中,凡是留存宫中的书画精品,都精选装箱,几乎网罗一空。宋元明历朝的精品瓷器共7000多件,也全部装箱,再加上宫中秘籍文献、珍玩精品,共计13000多箱文物全部南迁。

  “由于当时北京人坚决反对国宝文物的南迁,起运日期确定为1933年2月5日深夜,皇城戒严,在中午就已装车的国宝文物,一车接一车,告别了他们从未离开的深宫,踏上南迁之路。辗转数千里,历时十余年,除了由于天气潮湿,受潮情况严重外,几乎所有的文物完好无损。有2972箱文物运往台湾,其中珍贵书籍近16万册,并于1965年建立台湾故宫博物院。1950年和1953年,大批故宫国宝秘籍又两次大规模从南京北迁。”

  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说,部分外流国宝作为昔日的礼物交流,成了文化交流的见证。例如,美国国会图书馆就在1869年收到当时清廷书籍,这是应美国政府要求回赠的书籍,10种933册;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均曾获得过清政府的赠书。

古墓屡遭“光顾”,墓内盗洞如麻,然而最值钱的宝贝为什么谁都不拿?

一个民族的葬式往往最能反映当地文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自古以来不同的民族流行着不同的葬式,例如水葬,火葬,悬棺葬,以及石棺葬...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