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山经典吟诵之旅开启:吟诵音频 随君取用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5收藏

洞山经典吟诵之旅开启:吟诵音频 随君取用,第1张

我泱泱中华,文明灿若星河。今发展至科技工业时代,这久远的文明已若埋藏的宝珠,只见隐隐光华,不见其原本的璀璨。时已至,中华民族整体呼唤文明觉醒,而光复中国文明中华传统文化,同样是南怀瑾老先生的志愿。

洞山文化秉承南师志愿,践行南师教育理念,意愿将中国文化以雅俗共赏、众人咸宜的方式进行公益推广。南老先生讲述“国学与中国文化”课程时,曾给大家开过一个书单,也同时开出了一条教我们可以快些进入中国文化宝库的捷路。

根据南师开的书单,我们会吟诵部分中国文化经典并制成系列音频资料,定期持续性地发送在我们的公众号平台上。并借此抛砖引玉,让更多人接触和了解到经典国学,也带动大家接触了解南师所说的“ 背诵像唱歌一样,不用动脑筋 ”的吟诵方式,让孩子和大家接引到更方便的学习资源。

我们洞山文化把这次经典吟诵分享活动,命名为“洞山经典吟诵之旅”。

这趟“旅行”涉及内容主要有:《朱子治家格言》、《诫子书》、《三字经》、《千字文》、《大学》、《千家诗[选]》、《声律启蒙》、《诗经[选]》、《中庸》、《老子 》、《论语》、《孝经》、《重订增广贤文》、《菜根谭》、《幼学琼林》、《龙文鞭影》、《古文观止[选]》、《孟子》、《庄子[选]》、《礼记[选]》、《易经[选]》,《纲鉴易知录[选]》、《医学三字经》、《药性赋》、《内经述》、《周身经穴赋》。

这个“菜单”是否有点庞大?但事不做则已,要做当然要做得完善和全面,这将会是一个长期工程,请大家拭目以待,并坚持跟我们“战斗”到底,期待大家日后与我们一起,在经典中“吟唱”起来……

吟诵,是中国传统的汉语诗文诵读方式,自先秦开始,口传心授,流传至今。吟诵,曾经为中国古代教育系统中唯一使用的诵读方式。汉语诗文的魅力之一,就是它可以诉诸抑扬顿挫、富有音乐之美的吟诵而表情达意,将知识和文化的学习变成审美的享受。

然而近百年来,由于文化和教育的变革,吟诵逐渐被学校放弃,濒临失传。现代学校在讲解古诗文的时候,仅从字义上进行开掘,理解不能全面深入,实为汉语诗文传承的一大损失!殊不知吟诵,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诗文,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记忆,还可以让我们接触真正的中国传统音乐精神,聆听纯净、美好的声音,感受母语文化的魅力,荡涤乖戾之气,养成君子之风。

吟诵的几大特点:

1吟诵容易唤起孩子、成人学习的兴趣 。 人们更希望因为“有意思”才学习,孩子更是如此。

2吟诵是一种“歌唱”,与呼吸也相关,古人称之为“心法”——乐音,乐音有助于形象记忆。以吟诵法学习,是因中国人有“阴阳”的思想。若文字内容为“阴”,安静深刻,便以吟诵这种“阳”而律动的方式习之,阴阳相生,道不远人。学生乐学,就是学习的最佳状态。

3吟诵时发出的乐音会带来情感。中国文学的乐音,是文字本有的。这种情感使得吟诵更加立体而生动,也是吟诵使人深深热爱并享受到其中乐趣的原因之一。

4相比普通的“看书”而言,吟诵当然是偏慢的,但现代人的生活已经处处都充满了快节奏,我们应当找到一种方式可以让大家慢下来。

坚持学习吟诵,妙趣无穷。如果坚持得好,吟诵也许能够改变一个成年人、一个孩子的一生。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 ,南怀瑾老师一直倡导读书,但他说的“读”其实就是吟诵。 自古以来,所谓“读书”就是吟诵。“朗读”就是大声地吟诵,“朗诵”就是大声地背诵。

“吟诵”这个词是后人指称的,是因为西方的诵读方式传入后借用了“朗诵”、“朗读”两个词的缘故。南怀瑾先生跟其他高龄老人一样,不用“吟诵”这个词,而用“读”或“朗诵”指称吟诵,它是有音韵、有曲调的。请仔细分辨!(摘录自中华吟诵学会)

以下摘录一些南先生述著中提到与吟诵读书相关的文字。

同学们,研究国学啊,诗文都要朗诵,千万注意!朗诵有个什么好处?你不要管自己声音好不好听,又不是唱歌,歌是给人家听的。所以古人叫读书,在书房里读书吟诗叫“无病呻吟”。

有时候啊,自己看到有感想,吟诵“竟日残莺伴妾啼,开帘只见草萋萋”,是自己对自己的欣赏。你这样一次读书,等于你们现在看书一百次,千万注意!不然你书是看多了,记住没有呢?记不住。这是讲国学嘛,所以古人叫“读书”,读出来,读的方法里头一个默念,一个朗诵,朗诵就是开口念,这叫读书。

这样念书,心里、脑子里会记忆深刻,心情也很愉快,心理情绪自然得到调节。这是学国学的第一步。

——《漫谈中国文化》

孟子与公孙丑还有刚才说过,诗就是韵文的一种。古代的散文,也多少包含韵律的。古文中为什么那么多“之、乎、者、也、然、焉、哉”等等语助辞,就是在朗诵起来,可以抑、扬、顿、挫,帮助长哦慢咏,并且加重语气,也加深了印象,易於记忆。

我认为古代的读书方法比现代好,不但有上述的好处,而且高声吟哦朗诵起来,把自己的感情放进去,可以与书中人物打成一片。 如读《论语》,有时好像自己就是孔夫子了,在无形之中,又是一项德育的潜移默化。而在生理方面,又等於做了深呼吸,炼了气功。

不像现代人读书那样,低著头,默不做声的死啃,把知识向脑子里硬塞硬填,强迫脑子死记,这是多么痛苦!

今天年轻人近视那么多,和读书方法大有关系。我们幼年时读书,是把知识像唱歌一样唱进脑子里去的,当然这个时代是拉不回来了。今昔相比,文学的组织方法,已大不相同了,现在的语体文和说话一样,如“张三走路快一点”可以用嘴说,也可以写成文字,可是如果像朗诵古文的方法一样朗诵起来,那不是“快一点”而是“十三”——神经质了。

——《南怀瑾讲演录》

孔子是很喜欢音乐的。音乐和诗歌,用现代话来说,即是艺术与文学的糅合。过去的知识分子,对艺术与文学这方面的修养非常重视。自汉唐以后,路线渐狭,由乐府而变成了诗词。

人生如果没有一点文学修养的境界,是很痛苦的。尤其是从事社会工作、政治工作的人,精神上相当寂寞。后世的人,没有这种修养,多半走上宗教的路子。但纯粹的宗教,那种拘束也令人不好受的。所以只有文学、艺术与音乐的境界比较适合。

但音乐的领域,对于到了晚年的人,声乐和吹奏的乐器就不合用了,只有用手来演奏的乐器,像弹琴、鼓瑟才适合。 因此,后来在中国演变而成的诗词,它有音乐的意境,而又不需要引吭高歌,可以低吟漫哦,浸沉于音乐的意境,陶醉于文学的天地……

以我自己来说,也差不多进到晚年的境界,可是我发现中年以上,四、五十岁的朋友们,有许多心情都很落寞,原因就是精神修养上有所缺乏。

我们如用国语来朗诵古诗词,就会常常读错音的。例如一个字的平、上、去、入四声,现代改为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但第四声(入)往往和平声没什么分别,所以原来的四声等于只有三声。原来的上、去、入等三声都是仄声,但现在听见有人用国语朗诵诗词,对入声字就念成了平声,这就是因为现在的国语,一、四两声不容易分而发生的毛病。”

——南怀瑾讲演录

我觉得读书一方面在质一方面在量,切不可贪图快,走马观花等于没读,一定要正心诚意,同时读书不应太求致用,功利态度会限制书籍的营养,功利与否视野和高度定然不同,且以不功利的态度读书未必不能统御人事。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

通史看一部就差不多了:吕思勉的《中国大历史》

正史必看:《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大学阶段够了。

诸子百家:论语 孟子 韩非子 老子 庄子 孙子兵法

大师:钱穆的书一定要看,这里不写了,都是经典。涉及历史与诸子百家的尤其要看哦。

其他:刘义庆《世说新语》一定要看,都是古人风度故事。

今人:魏晋南北朝看田余庆的

另外,极力推荐一个,素书,网上也有,非常好的一本书。

你到豆瓣读书网 在标签分类里选择“所有热门标签”,在标签直达里面输入:比如唯美、励志、修养、思想等等,点击确认,所有各种同类书籍列表就会出来,每本书都有著作介绍、章节目录、读者打分,更重要的是有大量长短篇书评和读后感,还有大量摘抄。你可以根据这些信息选自己有兴趣的。

我本来想给你找几本贴在这,但不知道你的偏好,所以你还是自己找找吧。很简单。

我总在豆瓣挑书,给你推荐一下。

还有 如果你以后想买什么书,最好现在豆瓣里搜索下这书的信息。

  主要成就:

  讲学参禅设帐收徒

  1949年,南怀瑾

  辗转赴台,在家设帐授徒,讲授中国古籍经典,同时担任台湾政治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及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一些撤退去台的国民党高官,如何应钦、顾祝同、蒋鼎文、钱大钧及杨管北等人都前来执经问道。

  去台初期,南在台北设立"十万禅林台北道场",成立"东西精华协会",另在新竹县设"十万禅林峨嵋道场",教导众生打禅。后来他在台北、北投、汐止、高雄等地多次举行禅七法会,杨管北、周宣德、叶曼、张尚德等名流均曾参与,主要功课是禁语、打坐、参禅、行香。

  倡导复兴中华文化

  1966年,南怀瑾配合台当局,推动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倡导伦理道德。他和钱穆、胡适、林语堂、牟宗三、唐君毅等人在台港两地往来阐述传统文化。后来,他又在台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十方书院"等文教机构,传扬文史哲佛学说,提升民众文化水平。

  为两岸贡献

  1998年,南怀瑾在香港定居不久后,当年在成都军校的老同事、全国政协常委、民革副主席贾亦斌突然找上门来,几个月后又介绍中央对台工作负责人杨斯德与他接上关系。南怀瑾在两岸政治圈中人脉广泛,了解两岸的政治和历史,且能与台湾最高***对话,被选为两岸关系的传话人。1992年6月16日,南怀瑾为两岸密使亲笔起草《和平共济协商统一建议书》,一式两分,交密使分别送达两岸最高当局,为两岸和谈奠定了基础。

  建议书内容如下:

  有关两岸关系未来发展问题,适逢汪道涵先生、杨斯德先生、许鸣真先生等与苏志诚先生等,先后在此相遇,广泛畅谈讨论。鄙人所提基本原则三条认为:双方即应迅速呈报最高领导批示认可,俾各委派代表详商实施办法。如蒙双方最高领导采纳,在近期内应请双方指定相应专人商谈,以期具体。如未蒙批示认可,此议作罢。基本三原则三条:1.和平共济,祥化宿怨;2.同心合作,发展经济。3.协商国家民族统一大业。

洞山经典吟诵之旅开启:吟诵音频 随君取用

我泱泱中华,文明灿若星河。今发展至科技工业时代,这久远的文明已若埋藏的宝珠,只见隐隐光华,不见其原本的璀璨。时已至,中华民族整体呼...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