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穴位不能针灸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9-23浏览:2收藏

哪些穴位不能针灸,第1张

  针灸 是一种 中医 里传统的治疗手法,那么这种手法有没有什么禁忌呢又有哪些 穴位 是不能进行针灸的呢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有关资料,希望您喜欢。

 古代禁灸穴

 中国 医学 古籍首次明确提出禁针禁灸穴的为《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记载的穴位有22穴:头维、承光、风府、脑户、哑门、下关、耳门、人迎、丝竹空、承泣、白环俞、乳中、石门、气冲、渊腋、经渠、鸠尾、阴市、阳关、天府、伏兔、地五会等。

 清代人作禁灸穴歌,介绍禁灸穴达45个之多,分别为:哑门、风府、天柱、承光、头临泣、头维、丝竹空、攒竹、睛明、素骨婺、禾髋、迎香、颧骨婺、下关、人迎、天牖、天府、周荣、渊腋、乳中、鸠尾、腹哀、肩贞、阳池、中冲、少商、鱼际、经渠、地五会、阳关、脊中、隐白、漏谷、阴陵泉、条口、犊鼻、阴市、伏兔、髀关、申脉、委中、殷门、承扶、白环俞、心俞。

 清代医学著作《针灸逄源》又加入脑户、耳门两穴为禁灸穴。至此禁灸穴总计为47穴。

 观察上述禁灸穴位的部位归属,均分布于头面部、重要脏器和浅表大血管的附近,以及皮薄少筋结聚的部位。因此,使用艾炷直接对这些穴位施灸,会产生相应的不良效果。如在头面部穴位施灸会留下疤痕太难看,大血管浅表处瘢痕灸容易损伤到血管,还有一些穴位位于手或足的掌侧,如中冲、少商、隐白,这类可能在施灸时较疼痛,易造成损伤,而且容易引起脏器的异常活动。

 现代禁灸穴

 禁灸穴是 艾灸 应用过程中避免事故发生的根据,是中国古人多年临床实践的 经验 之谈。但是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通过人体解剖学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人体各部位的结构,古人所说的禁灸穴大都可以用艾条或者灸盒温和施灸,这样既不会对机体有创伤,而且能够使艾灸疗法可以很好地为我们服务。

 现代中医临床认为,所谓禁灸穴只有3个:即睛明穴、素髂穴、人迎穴。不过妇女妊娠期小腹部、腰骶部、乳头、阴部等均不宜施灸。

 由于艾灸以火熏灸,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弓l起局部皮肤的 烫伤 ,在施灸的时候可以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这样既不会烫伤皮肤,有能收到良好的疗效。

 1风袭经络

 主证:发时痛势阵作,如锥如刺、痛有定处,甚则头皮肿起成块,一般无其他兼证。治法:按头痛部位分经取穴。毫针刺用泻法、留针。

 处方;巅顶部:百会、通天、阿是穴、行间。

 前头部:上星、头维、阿是穴、合谷。

 后头部:后顶、天柱、阿是穴、昆仑。

 2肝阳亢逆

 主治;头痛目眩,尤以头之两侧为重。心烦善怒、面赤口苦、脉弦数、舌红苔黄。治法:取足厥阴、少阳经穴为主。用泻法。

 处方:风池、百会、悬颅、侠溪、行间。

 3气血不足

 主证:痛势绵绵、头目昏重、神疲无力、面色不华、喜暧畏冷、操劳或用脑过度则加重,脉强弱,苔薄白。

 治法:取任、督经穴和背俞穴为主。毫针刺用补法、可灸。

 处方;百会、气海、肝俞、脾俞、肾俞、合谷、足三里。

 [附注]

 头痛如针灸治疗多次无效或继续加重者,应考虑有无颅脑病变,需及时治疗原发病。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阳跷脉循行路径 5 阳蹻脉交会腧穴 6 阳蹻脉经脉病 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阳蹻脉 1 拼音

yáng qiāo mài

2 英文参考

yang heel vessel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yangqiao vessel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Yang Heel Channel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Yang Heel Vessel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阳蹻脉为奇经八脉之一[1][2]。出《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跷者足也,奇经涉及足者之名,阳者以其所行循阳经也,故阳跷者是谓循足诸阳经而行,即足太阳膀胱经之别脉也。本脉起于足太阳膀胱经的申脉穴,沿外踝后向上循行,经过股外侧、胁肋和肩胛部外侧,沿颈上抵面颊部,到达内眼角,与足太阳膀胱经、阴蹻相并上行,入于风池穴处[2]。足太阳膀胱经的申脉穴与本脉脉气相通[2]。

4 阳跷脉循行路径

阳蹻脉循行路径

阳蹻脉起于足跟外侧,经外踝上行腓骨后缘,沿股外侧和胁后上肩、过颈部上挟口角,进入目内眦,与阴蹻脉会合,再沿足太阳经上额,与足少阳经合于风池[3]。

《中国针灸学词典》:本脉起于足太阳膀胱经的申脉穴,沿外踝后向上循行,经过股外侧、胁肋和肩胛部外侧,沿颈上抵面颊部,到达内眼角,与足太阳膀胱经、阴蹻相并上行,入于风池穴处[2]。足太阳膀胱经的申脉穴与本脉脉气相通[2]。

《中医药学名词(2004)》:阳蹻脉起于外踝下申脉穴,经外踝后上行腓骨后缘,经股部外侧,再沿髋、胁、肩、颈的外侧,上夹口角,到达目内眦,与手足太阳经、阴跷脉会合,再上行经额,与足少阳胆经会于风池[4]。

《中医大辞典》:阳跷脉循行路线,据《难经·二十八难》载:“阳蹻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本脉自足跟外侧的申脉穴起始,经外踝上行腓骨后缘,沿股部外侧,经髋、胁,至肩膊外侧,沿颈上至口吻,到目内眦,与太阳、阴蹻脉会合,再上行经额,与足少阳经合于风池[1]。

阳跷脉起跟中,上合三阳(足太阳、足少阳、足阳明)外踝行,从胁循肩、由颈至頄鼻旁,属目内眦太阳经。

(1)足太阳膀胱经部分:阳跷脉起于足太阳膀胱经,在外踝正下缘五分骨陷中之申脉穴,再往后下斜至足跟之仆参穴,由后脚跟仆参穴直上行,经昆仑穴(外踝后跟腱前凹陷处)、跗阳穴、飞阳穴,再转小腿背外后承山穴,循腿背上行经委中、殷门、承扶穴,再往上行与足少阳胆经交络。

(2)足少阳胆经部分:阳维脉再上行至腹胁软骨末端下八寸处,即髂骨侧与足少阳胆经之居髎穴相交。循腹外侧上行至肩部,与手阳明大肠经相络。

(3)手阳明大肠经部分:至肩胛肩峰前下方(举臂时有凹陷处),与手阳明大肠经之肩腢穴相会。从肩腢穴上行,至肩端肩锁关节上方有凹陷处之巨骨穴。由肩胛处往后下行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会。

(4)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及阳维脉部分:阳跷脉行至巨骨穴再翻滑过肩胛后,至大骨下肩胛岗下际凹陷处,与手足太阳、阳维等相会于臑俞穴。至此阳跷脉再循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上行至嘴吻处。

(5)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部分:阳跷脉由手太阳小肠经臑俞穴再络回肩峰手太阳小肠经之肩腢穴,络手阳明大肠经锁骨上窝中点上一寸许之天鼎、喉结正中旁三寸之扶突穴,络足阳明胃经上脸颊侧面及口吻旁四分之地仓穴。再上行至眼中线直下,平鼻翼下缘之巨髎穴,最后达眼下七分,即足阳明胃经与任脉之承泣穴。

(6)阴跷脉部分:阳跷脉行至此,又与手、足太阳、足阳明与阴跷,会合于眼内眦外一分处之睛明穴。

奇经阳跷脉经筋图

阳蹻脉

循行路线:

起于跟中

循外踝

从胁上行

循肩入缺盆

入颈上出入迎之前

属目内眦

上行下耳后

入风池穴而终

奇经阳跷脉经别循行路径图

5 阳蹻脉交会腧穴

阳蹻脉交会腧穴有申脉、仆参、跗阳(足太阳膀胱经)、居髎(足少阳胆经)、臑俞(手太阳小肠经)、肩髃,巨骨(手阳明大肠经)、天髎(手少阳三焦经)、地仓、巨髎、承泣(足阳明胃经)、睛明(足太阳膀胱经)[5]。

阳蹻腧穴总图

6 阳蹻脉经脉病

阳蹻脉主要病候为目痛从内眦始,不眠[5]。

阳蹻发病主要表现为运动系统疾病、神志病等。如筋肉屈伸运动障碍(伸肌紧张)、眼睑开合失常、失眠、惊痫、腰背疼痛、身体强直等[2]。

阳跷脉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失眠,目痛从内眦始等[1]。

  斜视概述

  斜视是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属眼外肌疾病。可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两大类。前者以眼位偏向颞侧,眼球无运动障碍,无复视为主要临床特征;麻痹性斜视则有眼球运动受限、复视,并伴眩晕、恶心、步态不稳等全身症状。斜视病因复杂,现代西医学除针对病因及手术治疗,对病因不明者,尚无理想方法。

  主要症状

  儿童轻度的内、外隐斜视不会引起眼睛不舒服,斜度高的才有眼睛不适垂直性隐斜视有较明显的眼睛不舒服,旋转性隐斜视引起眼睛及全身不适症状很明显。隐斜视的症状也与全身健康情况、精神状态等因素有关。隐斜视常出现以下症状:

  1久视之后常出现头疼、眼酸疼、畏光,这是由于持续使用神经肌肉的储备力而引起眼肌疲劳。

  2阅读时出现字迹模糊不清或重叠、串行,有时可出现间歇性复视,间歇性斜视,如果用单眼看反而觉得清晰、省力等,甚至发生双眼视觉紊乱。

  3立体感觉差,不能精确地判定空间物体的位置和距离。隐斜视还可出现神经放射性症状,如恶心、呕吐、失眠、结膜和睑缘充血等症状。

  [编辑本段]相关危害

  首先是外观的影响,这也是使患者就医的主要动机。

  更重要的是,斜视影响双眼视觉功能,严重者没有良好的立体视力。立体视力是只有人类和高等动物才具有的高级视觉功能,是人们从事精细工作的先决条件之一。如没有良好的立体视觉,在学习和就业方面将受到很大的限制。

  大部分斜视患者都同时患有弱视。由于斜视患者长期一只眼注视,另一只眼将造成废用性视力下降或停止发育,日后即便戴合适的眼镜,视力也不能达到正常。

  在儿童时期患上斜视还会影响全身骨骼的发育,如先天性麻痹斜视的代偿头位,使颈部肌肉挛缩和脊柱发生病理性弯曲,及面部发育不对称。

  [编辑本段]相关分类

  隐斜视

  眼球仅有偏斜趋向,但能被大脑融合机能所控制,使斜视不出现,并保持双眼单视。这种潜在性眼位偏斜,称为隐斜视。绝对正位眼很少,约占10%,90%的人有隐斜,多为轻度水平性隐斜而无症状。根据眼位元潜在性偏斜方向分为:内隐斜、外隐斜、垂直性隐斜和旋转性隐斜。其中内隐斜和外隐斜(两者亦称为水平性隐斜)在临床上最为常见,垂直性隐斜和旋转性隐斜少见。其病因可能与解剖异常、屈光不正或神经源性因素有关。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视力疲劳。[1]

  共同性斜视

  1. 眼球运动无障碍。

  2. 在任何注视方向上斜视角无变化。

  3. 左、右眼分别注视时的斜视角相等或相差<5°(85△),但应注意,旁中心注视者在双眼分别注视时的斜视角不相等。

  4. 向上、下方注视时的斜视角相差<10△。

  (一)共同性内斜视

  1先天性(婴儿性)内斜视

  出生时或生后6月内(含6月)发病,斜度大,多数病人双眼视力相等而呈交替性,少数为单眼性,屈光状态为轻度远视,戴眼镜不能矫正眼位,可能有家族史。

  2.调节性内斜视

  (1)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多为2-3岁发病,发病时多呈间歇性,中高度远视,戴矫正屈光不正的眼镜后能够矫正眼位,可伴有单眼或双眼弱视,AC/A值正常。

  (2)非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多在1-4岁发病,轻度远视,看近时斜视角明显大于看远时,AC/A值高。

  3.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4.非调节性内斜视

  大幼儿早期发病,无明显远视,亦可能有近视,戴镜不能矫正眼位,单眼性者多伴有弱视。

  (1)集合过强型:看近时斜视角大于看远时,AC/A高,有远视性屈光不正者,戴眼镜后看远时可能接近正位,但看近时仍有明显内斜视。

  (2)分开不足型:看远时斜视角大于看近时。

  (3)基本型:看近与看远进斜视角相似,AC/A值正常。

  5.继发性内斜视

  (1)外斜视手术过矫。

  (2)出生时或生后早期发生的视力障碍可能引起内斜视,又称知觉性内斜视。

  (二)共同性外斜视

  1.先天性外斜视:出生时或1岁以内发病,斜视角大、恒定。

  2.间歇性外斜视:幼年发病,外隐斜和显斜交替出,现精神不集中或遮盖后可诱发明显外斜。

  (1)分开过强型:看远时斜视角比看近大(>15△)。遮盖一眼30min后,看远时斜视角仍大于看近时,AC/A值高。

  (2)集合不足型: 看近时斜视角比看远时大(>15△),AC/A低

  (3)看远与看近时的斜视角基本相等,AC/A值正常。

  (4)类似分开过强型:与(1)相似,但遮盖一眼30-45min 后,看近时的斜视角加大,与看远时相等或更大。

  3.恒定性外斜视

  双眼交替性单眼性,斜视角恒定。

  4.继发性外斜视

  (1)内斜视手术过矫

  (2)知觉性外斜视

  (三)其他

  1.周期性内斜视

  内斜视和正位视周期性出现,常风周期为48小时

  2.间歇性外斜视合并调节性内斜视

  具有调节性内斜视和间歇性外斜视的特征,二者可以交替出现。

  3.微小斜视

  又称单眼固视综合征,多为内斜视,微小外斜视较为少见,斜视度<10△,患者有中心抑制暗点,多伴有弱视,交替遮盖试验可能为阴性,常用4△三棱镜试验检查。

  非共同性斜视

  (一)麻痹性斜视

  特征:(1) 眼球运动有障碍;(2) 第二斜视角大于第一斜视角;(3) 在麻痹肌作用方向斜视角加大;(4) 可能伴有代偿头位;

  1.先天性麻痹性斜视

  出生时或生后早期发病,包括单条或多条眼外肌麻痹,肌肉缺如和筋膜异常等。

  2.后天性麻痹性斜视

  包括中枢性、视神经源性、内分泌性和机械性眼外肌麻痹。

  (二)特殊类型斜视

  1.分离性垂直偏斜(DVD):当一眼注视时,另一眼上斜,同时伴有外旋和外转,斜视角不固定,注视时或去除遮盖后该眼缓慢下转,多为双眼发病,程度不等,亦可一眼为隐性。

  2.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为先天异常。患眼运动受限,以外转受限最为多见,内转时眼球后退、脸裂变小,外转时睑裂开大。

  3.固定性斜视:多为先天异常,眼球固定,运动受限,被动试验有极大抗力。

  4.眼外肌纤维化:为先天性疾患,多条或全部眼外肌纤维化,双眼多固定于下转位,眼睑下垂,被动转动试验阳性,多数病人有家族史。

  5.Brown上斜肌鞘综合征:可为先天性异常或后天获得,患眼内转位上转受限,向鼻上方做被动试验有抗力。

  6.A-V征:为一种亚型水平性斜视。在向上和向下注视时水平斜视角有明显变化。依据双眼向上转25°、转25°和原在位的斜视角分为:

  外斜V:向上注视时的斜视角比向下注视时大(≥15△)

  内斜V:向上注视时的斜视角比向下注视时小(≤15△)

  外斜A:向上注视时斜视角比向下注视时小(≤10△)

  内斜A:向上注视时斜视角比向下注视时大(≥10△)

  [编辑本段]中医治疗

  针灸治疗目偏视,在中医古籍文献中,未查阅到有关记载。现代用针灸治疗斜视的早期临床文章,见于1958年。但到60年代末,资料仍不多,且以治麻痹性斜视为主。自70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病的治疗得到了针灸界的关注。尤其是共同性斜视,在幼儿中发病率较高,而现代医学又缺乏有效的措施,故成为针治重点。治疗方法上,以针灸为主。近年用梅花针按辨证分型叩刺治疗,取得较好的经验。此外,用电针、头针、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磁电疗法以及传统的隔核桃壳灸等,都有一定疗效。

  针灸对麻痹性斜视和共同性斜视都有效果,其有效率均在80~90%左右。

  [编辑本段]相关理论

  临床上把由于眼球位置或运动异常所引起的双眼视轴分离称为斜视,其是较常见的一类眼科疾孺。斜视按患者是否有眼外肌功能障碍可分为共转性斜视和非共转性斜视两大类。共转性斜视又称共同性斜视,为各眼外肌功能正常,眼球向各个方向运动无障碍但双眼视轴分离者。根据注视眼的性质可分为单侧性和双眼交替性;根据斜视发生的时间可分为间歇性、恒定性或周期性等。非共转性斜视又称麻痹性斜视,为神经传导或眼外肌本身功能障碍致一条或数条眼外肌麻痹而发生双眼视轴分离者,患眼由于眼肌麻痹必然伴有眼球向某一个或多个方向运动障碍。确定了斜视患者为共转性或非共转性斜视后,按眼位的偏斜方向可以把共转性斜视分为内斜视、外斜视和垂直性斜视。麻痹性斜视则按麻痹神经或功能障碍眼外肌命名,如动眼神经麻痹、上斜肌麻痹等。由于支配眼球运动的眼外肌众多,且双眼视物时的协调运动有多条眼肌参与,使斜视发生的机理较为复杂,要了解斜视就必须首先明确双眼眼肌协同运动和双眼单视的形成机制。

  人类两只眼球各有6条眼外肌主宰眼球运动,它们是4条直肌和2条斜肌。根据其在眼球上的附着位置分别称为内直肌、外直肌、上直肌、下直肌和上斜肌、下斜肌。其中内外直肌的作用比较简单,起支配眼球水平方向运动的作用。上下直肌和上下斜肌的附着点因偏离眼球的垂直方向,其作用则比较复杂,除协同支配眼球垂直向运动外,还具有使眼球内外旋转运动的功能,从而使眼球对前方各方位都能定向注视。

  正常情况下双眼运动必须协调一致,使双眼能够同时注视单一目标,这种功能需要双眼眼外肌的协同运动才能完成。双眼视物时眼外肌的协同运动是一种复杂的肌肉协调运动,以双眼水平向运动为例:当向右方注视时,右眼外直肌和左眼内直肌收缩,同时右眼内直肌和左眼外直肌松弛使双眼向右侧转动,其转动角度要保持相等。上下直肌和上下斜肌还要有一定的紧张度以协助眼球转动并维持眼球的水平状态。这一过程中在眼球运动方向起牵引作用的一对眼肌(右眼外直肌和左眼内直肌)称配偶肌,而与这对肌肉起主要对抗作用的一对眼肌(右眼内直肌和左眼外直肌)称对抗肌。当眼球向垂直方向运动时,由于有多组眼外肌参与运动,故不但有配偶肌,尚有协同肌协助作用于运动方向,其相反方向亦有直接对抗肌和间接对抗肌,使协同运动更加复杂化。

  双眼眼外肌协同运动遵循两条规律:其一为一条眼外肌的收缩必同时伴有它的直接对抗肌的松弛,否则眼球不能灵活转动,此规律称为Sherrington定律。其二为起自中枢神经系统使眼球转动的神经冲动,一定同时和等量地抵达双眼,否则双眼无法注视同一目标,此规律称为Hering定律。由于眼球运动的这些规律性,才形成了人类双眼单视的基础。

  双眼单视指双眼同时注视单一目标,使目标在双眼黄斑部聚焦成像,传导至大脑视中枢重叠成为一个完整且具有立体感觉的单一物象的过程。这种功能是灵长类动物特有的。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人类双眼前移至面部前方平行位置,双眼视野大部分重叠,具备了双眼单视的基础。出生后由于对周围环境的兴趣,经常转动眼球,运用注视和再注视反射。这种反复协调的双眼运动,使双眼视网膜对应点上的影象经常不断地在大脑视中枢融合为一个物像,日久形成条件反射,产生双眼单视功能。故双眼单视是在出生后逐渐形成的。双眼单视功能可分为3级,首先是双眼能同时感觉到同一物。

  [编辑本段]相关治疗

  治疗斜视的,首先是针对弱视,以促使两眼良好的视力发育,其次为矫正偏斜的眼位。斜视的治疗方法包括:戴眼镜、戴眼罩遮盖、眼视轴矫正训练、眼肌手术或上述方法的综合使用。戴眼罩是治疗斜视所引起的弱视。视轴矫正乃利用仪器加强眼球运动。眼肌手术则包括放松或缩短一眼或两眼的眼外肌中的一条或多条眼肌。轻度斜视可以戴「棱镜眼镜」来矫治。

  皮肤针

  (一)取穴

  主穴:正光1、正光2、风池。

  配穴:据辨证分型取穴。

  肝血不足型:眼斜,发病与高热抽搐有关,目干畏光、急躁头痛、口苦多梦,脉细稍弦或小数,苔薄白。

  肝俞、胆俞、内关、百会。

  脾气虚弱型:眼斜,视物不清,面色(白光)白,神倦纳少,头晕体瘦,时有便溏,脉细弱或缓,苔薄白。

  脾俞、胃俞、中脘、百会、内关、足三里。

  肾虚型:眼斜,多自幼发病,屈光度较薄,视力较差,头晕发枯,面色欠华,常有遗尿,苔薄或净,舌质淡或尖红。

  肾俞、肝俞、胆俞、大椎、腰椎两侧、内关。

  调理巩固:眼位已正或基本恢复,视力未达到正常:

  胸椎8~12,腰椎两侧,百会、大椎、肝俞、胆俞、脾俞、肾俞、中脘。

  (二)治法

  主穴每次均取。配穴据证型酌加。在具体选穴时,则分三阶段,第一阶段为有屈光不正者,先增进视力,配穴之内关必加;第二阶段是在上述基础上纠正斜视,则百会或肝俞、胆俞每次必加;第三阶段为巩固阶段,则均酌取最后一组配穴。

  采用普通皮肤针或电梅花针叩刺。如为电梅花针,则将特制的电梅 针针具接通晶体管治疗仪,用直流电,电压9伏,电流以强度小于5毫安,以病人耐受为度。然后在每一穴区之05~15厘米直径内作均匀叩打,计20~50下。胸腰椎两侧,由上至下各叩打3行。第1行距脊椎1厘米,第2行距脊椎2厘米,第3行距脊椎3~4厘米。如用普通皮肤针,叩打方式同上,力求用腕力弹刺,力量以中等强度为宜,至局部出现明显潮红为度。隔日1次,15次为一疗程。,停针半月后,继续下一疗程。患者在治疗期间坚持自我按摩两侧之正光1和正光2,每次50~100周,每日早晚2次。

  (三)疗效评价

  本法主要用于治疗共同性斜视,对象以20岁下的青少年为宜。

  疗效判别标准:痊愈:眼位复正,视力增加到10以上。显效:眼位复正或基本复正,视力增加3行,但未到10;或斜视程度减少一半,视力增加到10以上。有效:眼位基本复正,视力增加1~2行;或斜视程度减少不到一半,但视力增加2行以上。无效:无改善或改善未达到有效标准。

  共治共同性斜视103例,共180只眼。以上述标准评定,痊愈57只(310%),显效101只(555%),有效21只(115%),无效3只(17%),总有效率为983%。内斜视比外斜视疗效好,斜视程度在15度效果较好[2]。

  体针加穴位贴敷

  (一)取穴

  主穴:四白、合谷、球后。

  配穴:内斜肌麻痹:阳白透鱼腰、瞳子{1}透丝竹空;外斜肌麻痹:攒竹透睛明、四白透承泣。

  (二)治法

  主穴每次均取,四白、球后针患侧,合谷选任1侧,左右交替。配穴据症而取。令患者取卧位(如患儿不合作,可由家属抱坐)。四白穴应摸准穴位进针,以引出触电感为佳,球后针深15寸,使眼眶酸胀感明显,合谷局部得气。透穴要求进针快,沿皮下送针须慢。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刮针柄半分钟。如为不合作小儿,可采取快速进针,轻度捻转不留针法,不予透刺。针后,可在配穴取1~2穴贴敷马钱子片,用胶布固定,酌情保留12~24小时。每日或隔日针刺贴敷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周。

  马钱子片炮制:先将马钱子加适量水浸泡1个半小时,再加入适量绿豆加热,直煮至绿豆开花,取出马钱子,趁热去皮,并切成片,晒干贮存于干燥容器配。

  (三)疗效评价

  本法主要用于麻痹性斜视。

  疗效判别标准:痊愈:眼肌力恢复,斜视和复视消失。有效:眼肌力部分恢复,斜视改善,尚残存复视。无效:治疗后未见改善。

  共治麻痹性斜视81例,痊愈49例(605%),有效为25例(309%),无效7例(86%),总有效率为914%[3~5]。

  体针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内斜视,①瞳子髎、风池、四白、太冲;②球后、太阳、目窗、外关;③丝竹空、鱼腰、头维、光明。

  2、外斜视,①睛明、眉冲、鱼腰、合谷;②攒竹、风池、四白、太冲;③下睛明、光明(头)、曲差、京骨。

  下睛明穴位置:睛明穴下02寸许。

  (二)治法

  据症而取,每次取1组穴,3组穴轮用。双眼斜视取双侧,单眼斜视取单侧。眶内穴位宜慢慢刺入,不作大幅度捻转。风池穴进针时,针尖对准对侧眼球,强刺激促使针感达到眼部。小儿速刺入,捻转半分钟左右即出针。其余进针得气后施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15分钟行针1次。每日或隔日1次,12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7日。

  (三)疗效评价

  本法适宜于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患者。

  共治230例,痊愈125例,显效35例,有效43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为883%[6,7]。

  小儿斜视的预防:

  斜视可分为内斜、外斜、隐斜视、麻痹性斜视。

  据临床观察,引发儿童出现看电视时歪头性斜视的主要眼病是单眼性内斜,即注视眼固定于一侧,多因两眼视力相差悬殊,经常用视力较好的眼注视,视力差的眼则沦为内斜。

  预防要点:

  ·预防斜视要从婴幼儿时期抓起,家长要注意仔细观察孩子的眼睛发育和变化。

  ·婴幼儿在发热、出疹、断奶时,家长应加强护理,并经常注意双眼的协调功能,观察眼位有无异常情况。

  ·要经常注意孩子的眼部卫生或用眼卫生情况。如灯光照明要适当,不能太强或太弱,印刷字迹要清晰,不要躺着看书,不可长时间看电视及打游戏机与电脑,不看三维图等。

  ·对有斜视家族史的孩子,尽管外观上没有斜视,也要在2周岁时请眼科医生检查一下,看看有无远视或散光。

  ·孩子看电视时,除注意保持一定距离外,不能让小孩每次都坐在同一位置上,尤其是斜对电视的位置。应时常左中右交换座位,否则孩子为了看电视,眼球老往一个方向看,头也会习惯性地向一侧歪,时间久了,6条眼肌的发育和张力就不一样,失去了原来调节平衡的作用,一侧肌肉老是处于紧张状态,另一侧则松弛,就会造成斜视。

  如何预防新生儿斜视

  斜视即两眼视物不协调。新生儿早期因眼肌调节功能不良,常有一时性斜视过程(又名:生理性斜视),如不及时纠正,长期如此有可能发展成为斜视。

  下列方法可以防治新生儿斜视:

  1、注意儿头位置,不要使其长期偏向一侧。

  2、小儿对红色反应较敏感,所以可在小床正中上方挂上一个红色带有响声的玩具,定期摇动,使听、视觉结合起来,有利于新生儿双侧眼肌动作的协调训练,从而起到防治斜视的作用。

  斜视手术后注意事项

  斜视出院后注意事项:避免全身感染。教会病人及家属正确点眼药水的方法。首先家属或病人将手洗干净,然后病人取仰卧位,嘱其眼睛向上看,家属或病人左手拇指食指分开上下睑,拇指向下轻拉下睑,右手持眼药瓶,将眼药点于下穹窿部,嘱其轻转眼球后闭目1-2分钟,用吸水纸拭去流出的药液。点眼药时瓶口距眼睑1-2厘米,勿触及睫毛,同时点两种药物以上者每种药间隔3-5分钟,每次点1-2滴,混悬药液如氟美龙用前要摇匀。

  注意用眼卫生,不要过度用眼,揉眼,避免眼睛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睡眠。饮食上注意营养摄入要均衡,忌烟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对有屈光不正的患者,术后需及时配镜治疗。对于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儿童,术后应带原矫正眼镜,且尽量不用近距离视力,以免调节而至内斜视的复发。如有弱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弱视训练。定期复查。

哪些穴位不能针灸

  针灸 是一种 中医 里传统的治疗手法,那么这种手法有没有什么禁忌呢又有哪些 穴位 是不能进行针灸的呢以下是我为您整...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