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阳参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还阳参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还阳参的别名 24 来源 25 原形态 26 生境分布 27 性味 28 功能主治 29 还阳参的用法用量 210 注意 211 附方 212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还阳参的方剂 2 古籍中的还阳参 1 拼音
huán yáng shēn
2 《辞典》:还阳参21 出处
《滇南本草》
22 拼音名Hái Yánɡ Shēn
23 还阳参的别名天竺参、万丈深、竹叶青、独花蒲公英(《滇南本草》),铁刷把、有根无叶(《文山中草药》)。
24 来源
为菊科植物长茎还阳参的根。秋季采收,晒干。
25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地下根圆形。茎直立,深绿色,有纵槽纹,分枝多。叶互生,退化成极小的刺状叶,长约05~1厘米,先端锐尖。头状花序顶生,花**。瘦果黑褐色,顶端有白色冠毛。花期夏季。
26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田边、路旁或荒地的草丛中。分布云南、广东、广西等地。
27 性味①《滇南本草》:"性温平,味甘。"
②《文山中草药》:"苦,温。"
28 功能主治补肾阳,益气血,健脾胃。治性神经衰弱,妇人宫冷不孕,白带漏下,头晕耳鸣,心慌怔忡,小儿消化及营养不良。
①《滇南本草》:"治诸虚百损,五痨七伤,血气衰败,头晕耳鸣,心慌怔忡,妇人白带漏下,损伤督任二脉。"
②《文山中草药》:"健胃消食,补肾壮刚。治小儿消化及营养不良,胃痛,性神经衰弱。"
29 还阳参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210 注意《滇南本草》:"肺热者忌用。若误用之,令人咳血,或咳嗽带血,或鼻血,或烦躁不安。"
211 附方①治内伤冲任,下元虚冷,久不受胎:还阳参四两,乌骨鸡一只(去肠)。入参于鸡腹内,水煮熟,去皮、油,晒干;其骨,用新瓦焙**,并肉共为末,炼蜜为丸,桐子大。每早服二钱,白汤下。或为末亦服二钱。如即用参三、五钱,煨鸡、牛肉或猪肚亦可。(《滇南本草》)
②治产后腰痛:还阳参适量,煎水洗浴。(《文山中草药》)
③治虚痨:万丈深四两,草本威灵仙(小黑药)二两。炖子母鸡吃。(《云南中医验方》)
212 摘录《辞典》
用到中药还阳参的方剂 寄生养荣汤
分,白芍(酒炒)1钱,桑寄生3钱。功能主治:扶阴还阳,疏风清火。主产后瘈疭发痉,角弓反张。用法用量:
元阳丹略例》:组成:乌头、干姜各等分(并生用)。功效:还阳退阴,补益和气。主治:阴毒伤寒始得,头痛腰重,眼
还阳汤拼音:huányángtāng《眼科临症笔记》:还阳汤:处方:川椒3钱,桂子7个,艾叶7个。功能主治
更多用到中药还阳参的方剂古籍中的还阳参 《滇南本草》:[第三卷]还阳参
还阳参,一名天竹参、一名万丈深、一名竹叶青。味甘、平,性大温。无毒,治诸
《滇南本草》:[第三卷]白云参白云参,俗呼还阳参、一名白奶参。独枝,绿黑叶,根肥嫩,内有乳汁,只可用
《中寒论辩证广注》:[卷下附后贤治中寒方论变法]始得阴毒候或无。若服凉药。则渴转甚。燥转急。有此证者。急服还阳退阴之药。即安。惟补虚和气而已。宜服正元散。退阴
《类证治裁》:[卷之一伤寒治要]经腑论得有汗。邪虽入里,而复返乎表,是邪外出矣,故曰,还阳而向汗。夫桂枝汤,太阳伤风药也,今太阴用桂枝汤者
《医学心悟》:[卷一]经腑论从面色看身体内部 健康
通过面色能看出身体 健康 与否?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能的,有的人甚至会以为这是迷信。然而,事实上这是有科学依据的。中医理论认为,面色与内脏有一定的关系,如白色与肺脏、**与脾脏、红色与心脏、青色与肝脏、黑色与肾脏等,进而认为可以从一个人的面色看出相应脏器的疾病。现代医学也认为,人体的内脏,例如心、胃、肾等都与人脸部的不同部位有特定“联系”,内脏机能的好坏会在人的脸部反映出来。
那么,通过面色如何“知” 健康 呢?下面我们具体介绍一下。
嘴唇干裂
嘴唇出现干燥、脱皮、剥裂现象,表示身体缺乏维生素B族,需要加以补充。
脸色发黄
**主脾,人面萎黄、脾气虚弱、身体消瘦,这表明脾胃不好,消化不良。若面黄如橘子色,则多是黄疸,常见于肝胆病。
粉刺丛生
脸颊出现粉刺,表示饮食必须加以节制,不要暴饮暴食,要多食用帮助身体去毒的食物,如苹果,它对肠胃自净有很大的功效。
鼻子发红
心脏负担过重,应该立即放松、休息,并应该戒烟,少吃含脂肪的食品。另外,食用过多的巧克力和甜食会在鼻尖上形成红色血管,所以可用果仁、水果和酸奶来代替巧克力当零食吃。
脸色苍白
这是由于面部毛细血管痉挛、局部充血不足或者是血液中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所致,是贫血的表现。另外,身体寒冷、惊恐、高血压、大出血、白血病、久病卧床者也可以表现为面色苍白。
脸色黑紫
黑色主肾,面色黧黑,则表明阳虚阴盛。中医认为,肾主水,其在色为黑,面见黑色则病在肾,多为肾阳虚衰,水饮泛滥之相。如果同时出现小便不利,下肢浮肿,或头晕、心悸、恶心、呕吐等症,则可能患有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心脏病、美尼尔氏综合征等病。
脸色潮红
具体来讲,脸色潮红有生理性与病理性两种。前者出现与饮酒、日晒、剧烈运动或情绪活动,如愤怒、害羞等有关;后者主要是发生在由感染引起的高热性疾病,如伤寒、疟疾、肺结核、肺炎等。当然,药物也可以引起脸色潮红,例如服用阿托品等扩张血管的药物,以及大量服用激素后,也会引起脸部暂时潮红的现象。
干燥脱皮
脸上出现黑头粉刺、轻微干燥脱皮现象,表示血液循环不良,可以适度地进行按摩,加强这部分皮肤的血液循环,或是适量补充锌、维生素B2及维生素B6,这对于改善面部皮肤的血液循环,有很大帮助。
脸上长斑
脸上长了斑,除了妊娠期和口服避孕药外,更多时候,反映出一些女性内分泌失调性疾病,诸如月经不调、痛经、子宫附件炎、不孕症等。中医将成年女性面部色斑称为“肝斑”,并认为肝郁气滞的人易出现面部色斑。也就是说,情绪异常与面部色斑的形成和加重有着直接的关系。
青紫脸色
各种痛症,手脚抽搐都会令面部转青。体内寒气过重者,或出现胃寒,脘腹剧痛,也会导致面色苍白、淡青或青黑。老人或身体过于虚弱者,心力不足,气血运行不畅,心血淤阻,也会出现心胸刺痛,脸色紫青现象。小孩惊风,通常会在眉间、鼻柱及口唇四周出现青色。妇女若面带青色,可能是肝强脾弱、少食多怒或月经不调所致。面色青中带红,为少阳病,症状为时冷时热;面青耳赤,多为肝火;面青赤而晦暗,多为郁火。
指甲反映出来的 健康 问题
中医认为,指甲为脏腑气血的外荣,与人体的脏腑经络有直接联系,能够充分反映人体生理、病理变化。这也就是说,通过观察指甲的形状、大小、颜色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基本 健康 状况,甚至看出他潜在的 健康 危机;通过指甲的光泽、纹路、斑点等的变化,则可以推断出身体正在悄悄发生的病变。所以,学会观察指甲,就是学会了一种最为简易的 健康 自测方法。
指甲的纹路与 健康
1.指甲出现絮状白云,是有蛔虫的迹象。
2.指甲出现竖的条纹,多是缺乏维生素的表现。
3.指甲条纹紊乱,并呈现深褐色,是脱水和初期肾虚的反应。
4.指甲出现横纹,可能是心肌梗死的一种征兆,也和麻疹、腮腺炎有关。
5.如果横纹凸起则表示心脏有问题,可能还有肝脏的问题,多缺乏维生素B族、维生素C、维生素A等。
6.如果有一条很深的横纹,则表示有过很严重的肠胃疾病。越深就越严重,越浅就越慢性。
7.如果横纹细小而且多,就表示有长期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如:肠胃炎、结肠炎、胃病等。
指甲的颜色与 健康
1.指甲苍白无色是贫血的征象。
2.白喉、急性肠道传染病与食道异物阻塞的病人的指甲多为蓝色。
3.青光眼患者或黏液性水肿、类风湿性关节炎、偏瘫患者及营养不良者的指甲多为灰色。
4.青色指甲常见于先天性心脏病、大叶性肺炎、重度肺气肿病人;癌症患者或中毒者的指甲也常出现青色淤斑。
5.心脏病、血液病人的指甲多为紫色。这表明血液内缺氧或某些成分异常,若紫色与白色交替出现,可见于肢端动脉痉挛症。
6.外伤或甲沟炎症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胃肠息肉综合征者的指甲多为黑色。维生素B12缺乏、黑色素瘤也可能在指甲上出现黑色。
7.指甲为**常见于慢性出血性疾病、甲状腺机能减退、肾病综合征与胡萝卜素血症;指甲周围出现**,要警惕恶性黑色素瘤,但长期吸烟或长期服用四环素药物者及老年人也会指甲变黄。
指甲的形状与 健康
1.指甲的尖端平平并且嵌进肉里面的人,比较容易发生神经痛、风湿等疾病。
2.方形指甲的人,体质比较差,虽然没有什么明显的大病,但是很容易成为很多遗传性疾病患者。
3.指甲偏短的人,属于比较容易急躁冲动的性格。这类人的心脏功能先天性相对较弱,比较容易发生从腹部到腰部,以及腿脚等下半身的疾病。
4.指甲偏长的人,性格比较温和不急躁。但是因为先天的体质比较弱,免疫系统较差,很容易患上急性炎症性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胃肠炎,以及脑部、胸部的疾病。
5.圆形指甲的人,一般来讲体格健壮,很少得病。但遗憾的是这类人对于疾病的反应十分不灵敏,很难自觉出身体的异况,所以,一旦生病,往往就很重。具体来讲,圆形指甲的人最易发生的病是溃疡出血、胰腺炎、心脏功能紊乱甚至癌症。
体毛状况与 健康
体毛是分布在人体表面的毛发的总称,广义的体毛包括头发、眉毛、胡须等。狭义的体毛仅仅代表身体除头部以外的毛发,如阴毛、腋毛、腿毛、胸毛、手毛等。体毛浓密与否与家族遗传、本人体质、雄性激素分泌量皆有关系。此外,体毛也能反映我们的身体 健康 状况。
毛发过多与疾病
毛发过多,即多毛症。如果是全身性的,应首先考虑为内分泌功能紊乱性疾病,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女性患者可出现胡须、浓眉、腋毛、阴毛、体毛显著增多的现象。其次应考虑是否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睾丸酮所引起,如由这些药物引起,肯定有明确的用药史,停药后多毛现象即可逐渐消失。此外还有特发性多毛症和遗传性多毛症。前者见于女性,用皮质醇或雌激素治疗后可减少多毛现象;后者见于毛孩。
头发状况与 健康
头发是人 健康 的标志和外在表现。俗话说,“强长发,弱长甲”。人的身体 健康 ,身体状况好,头发就会乌黑繁茂,润泽明亮。这个道理有点像植物,土地肥沃,枝叶才能茂盛。反过来讲,一个人头发的好坏,比较直观地反映了这个人的 健康 状况。头发好,身体就好。头发早白、枯黄、大量脱落,说明身体内部有问题了,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措施,可以避免体内疾患蔓延。头发疾患是许多疾病的重要症状。如人的心、肝、脾、肺、胃、肾的疾病,内分泌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心理疾病,血液和循环系统疾病,头部皮肤疾病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反映在头发上。头发是身体状况的晴雨表。
五脏之官
眼睛,肝之官
眼睛不仅是心灵的窗口,还是反映身体 健康 见证的窗口。也就是说,眼睛不仅是我们观察世界的“取景器”,还是透视身体 健康 的窗口,很多问题都能通过眼底反映出来。更进一步来讲,眼睛能直接反应肝脏的 健康 状况。中医讲:“肝藏血、主筋,开窍于目。”眼睛的位置在全身至高之处,只有气血充足的人,眼睛才能有神。如果某人目光炯炯地盯着你,说明他肝脏好。
具体来讲,我们可以通过眼睛的以下反映来判断我们的身体状况。
1.眼白发黄,表示是肝病引起的黄疸现象。
2.眼睛上有红色斑点,表示血液流通不畅。
3.喜欢闭目养神:表示气血不足,肝功能不好。
4.眼睛经常发花,眼角干涩、看不清东西,这是肝脏功能衰弱的先兆。如果按一按肝脏的四周,就会有发胀的感觉。这时除了及时就医外,还要注意用眼卫生,不要让眼睛太疲劳,有时用眼不当也会影响到肝脏。
鼻子,肺之官
中医认为,鼻属肺系,为肺之门户,为肺窍。《素问·金匮真言论》:“西方色白,入通于肺,开窍于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肺主鼻,在窍为鼻。肺主宣发肃降,肺气清利,则肺之气上注清窍,鼻得清阳充养则窍道顺畅、嗅觉灵敏。”《灵柩·脉度》说:“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知香臭矣。”鼻为气道,为肺之门户。鼻道通畅,有助于肺之呼吸顺畅。《仁斋直指》说:“鼻者,清气出入之道路也。阴阳升降,气血和平,一呼一吸,荣卫行焉。”
现代医学也认为,鼻的通气和嗅觉功能主要依赖肺的作用。如果肺功能很好,鼻窍一定通畅,嗅觉正常,反之亦然。这是因为肺与鼻子连通,外界的邪气能直接伤害到肺,使它功能失常。另外,中医认为肺为五脏之华盖,也就算五脏的顶盖,只要其他脏腑有病变,病气都会向上熏泛到肺。
这也就是说,鼻子的 健康 和肺的 健康 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肺的病变会引发鼻子的病变;另一方面,鼻子的病变也会引发肺的病变。例如:嗅觉不灵敏,经常咳嗽,甚至有时呼吸困难,这是肺脏功能逐步衰弱的标志。病人首先要注意饮食,戒烟或者控制吸烟量,也不要和经常吸烟的人在一起;还要多吃新鲜瓜果和蔬菜,加强 体育 锻炼,防止肺部合并症发生。再例如:鼻子出血与肺热有关系,人就应该在饮食、生活上尽量避免导致肺热的情形发生。
耳朵,肾之官
耳朵和肾之间也关系密切。中医古籍中,对“肾”与耳的关系多有阐述,诸如“肾主耳”、“肾开窍于耳”、“肾通气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具体来讲,耳是肾在体表的孔窍。听觉是不是灵敏,和肾中贮藏精气的盛衰有密切关系。只有肾精气充足,听觉才会灵敏。耳朵老是嗡嗡作响,声音也听不太清,这是肾功能在逐步衰退的信号,有时还会伴随着脚痛、腰痛、尿频等症状。工作过于劳累的人尤其要注意,要做到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要少饮酒、少吃姜、辣椒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另外,双耳最上部的边缘低于双眼,表示肾气不足;耳朵比正常瘦小,表示肾中精气虚、先天不足。
舌头,心之官
中医说:“心开窍于舌”。舌头是心脏在体表的“代言人”。如果心功能正常,舌头会很红润、柔软、运动灵活,否则的话,如果:
1.舌色紫红舌身瘦瘪,表示心阴液不足,体液缺少;
2.舌色淡白而且胖胖的,表示心阳气不足,血液流动迟缓;
3.舌头颜色呈紫暗色或有斑点,表示心血淤阻,血液流动不顺畅;
4.舌体又瘦又薄,颜色缺少光彩,表示心血不足,心肌供血减少;
5.舌头颜色赤红,甚至长期溃疡,表示心火上炙,心脏经络的火气向上蔓延;
6.味觉迟钝,尝不出味道,伴随而来的是心悸、梦多、失眠等症状,这就意味着心脏功能受到了损害。这是操劳过度所致,当口中干涩,舌苔厚重,尝不出食物的滋味时,尤其要警惕,防止心脏发生病变。
口唇,脾之官
中医认为,脾开窍于口,我们的饮食、口味与脾功能密不可分。如果口唇颜色红润、食欲很好、口气清新,表明身体 健康 ,脾功能正常。否则的话,如果:
1.仅上唇发白,表示大肠有问题;
2.仅下唇发白,表示胃功能不好;
3.唇色淡白,表示血液缺少,贫血;
4.唇呈紫红色,表示体内血氧不足;
5.口唇干焦枯萎、失去光泽,表示脾虚。
另外,嘴唇感觉麻木,饮食减少,身体日见消瘦,这表明胰脏功能在逐步衰减,这主要是由于饮食失调,饥饱不当所致。由于胰脏不好,便殃及胃,当胃受到损害时,嘴唇就会明显地变得干燥欲裂。这时除了调整饮食外,还要注意不要吃生冷、油腻的食品。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附: 1 古籍中的病因学 1 拼音
bìng yīn xué
2 英文参考Etiology
3 注解
病因学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的学科.病因总的可分为内因和外因。人生活在自然界中,正常的生命活动要求人体能与外界各种因素保持动态平衡。如果这种平衡失常,即产生疾病。造成这种失常的原因,一是外来 超过了机体调节适应的能力,这就是外因;一是机体内部抵抗外界各种动因的能力降低,或体质上的某些缺陷而导致疾病的发生,这就是内因。关于外因,中医归纳为风、寒、暑、湿.燥、火六*和疫疠之气,其中既包括理化性致病因素,也包括生物性致病因素。关于内因,泛指能导致疾病发生的人体内在的一切因素,其中中医学特别强调七情内伤,即喜、怒、忧、思、悲、恐,惊的过度 ,能使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减弱,故易受外界邪气的侵袭而发病,或无外邪而机体本身自病,中医学称此为“正气亏虚”,“精气不足”。体质也属于内因,如某些人正气有衰,对原本无害的物质如花粉、药物.鱼虾等产生过敏反应而发生病理状态。中医学认为内因是发病的根据,外因是发病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即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古籍中的病因学 《医学衷中参西录》:[五、医案(十五)温病门]13.温病兼脑膜炎天津侯姓 ,年八岁,得热病兼脑膜炎。病因蒙学暑假乍放,幼童贪玩,群在烈日中HT戏,出汗受风,遂得斯
《医学摘粹》:[伤寒证方歌括阳明实证]麻仁证
,法宜丸药用麻仁。麻仁丸攻用大黄妙入神,润肠芍杏合麻仁,更兼枳朴专行气,炼蜜为丸合病因。《医学摘粹》
《医学见能》:[卷首诊法]问证朝寒,进退盛衰,变证兼证之类是。问病情∶恶寒恶热,苦呕苦满,欲食不食,心烦不寐之类是。《医学见能》
《医学摘粹》:[杂病证方歌括里证类]腰痛,或虚或实凭何治,妙法终当仿古人。肾著汤(证附)病因湿得速宜攻,肾著名汤治有功,白术燥脾苓泄水,干姜
《医学衷中参西录》:[一、医方(二十二)治淋浊方]6.寒淋汤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仆参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特异性 8 所属部位 9 仆参穴的定位 10 仆参穴的取法 11 仆参穴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仆参穴的功效与作用 13 仆参穴主治病证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仆参穴的配伍 16 特效 17 文献摘要 1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仆参 1 拼音
pú cān
2 英文参考Pǔcān BL61 [中国针灸学词典]
púcā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6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L6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仆参 汉语拼音 Pucan 罗马拼音 Pushen 美国英译名 Supporting Personal 各
国
代
号 中国 BL61 日本 61 法
国 莫兰特氏 V61 富耶氏 德国 B61 英国 B61 美国 BI61
仆参为经穴名[1](púcān[2]BL61 )[3]。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安邪[3]。属足太阳膀胱经[1]。仆参是足太阳膀胱经、阳蹻脉的交会穴[1]。仆即仆人,参即参拜,此穴在足跟外侧,是当仆人参拜时最容易显露之处,故名仆参[1]。仆参穴主治腰、腿、踝等疾患:如腰痛不举,眉棱骨痛,鼻衄,耳聋耳鸣,口眼斜,心悸,腰背痛,腋下肿,肢节痛,外踝足跟肿痛,手足麻木,癫狂,痫症,中风不省人事,中风不语,口噤不开,半身不遂,足背生疮,妇人血气痛,足跟痛,脚气,腰痛,癫痫,踝关节炎,下肢痿痹,下肢痿弱,霍乱转筋,膝肿,现代又多用仆参穴治疗脑脊髓膜炎,耳源性眩晕,精神分裂症,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膝关节炎,下肢瘫痪,尿道炎,鼻出血等。
4 仆参的别名安邪(《针灸甲乙经》),安耶(《备急千金要方》)。
5 出处《针灸甲乙经》:癫疾,僵仆,转筋,仆参主之。
6 穴名解仆即仆人,参即参拜,此穴在足跟外侧,是当仆人参拜时最容易显露之处,故名仆参[1]。
仆,给事也,又卑称也,又副也,又御者曰仆。凡御者自处于偏旁之位,古时以君为主,为其臣者,虽太仆、仆射之官,亦仅一名从事耳。又古仕于公者为臣,仕于家者曰仆。本穴在足后偏旁,犹仆役参乘;又因该穴主治腰痛不举,足跟痛痿,以及癫疾、转筋等诸疾发作之时,多身体弯曲,如仆人参见主人,必须使小腿屈曲有如参拜,方可便于取穴。[4]
7 特异性足太阳膀胱经与阳蹻脉的交会穴[5]
8 所属部位足部[6]
9 仆参穴的定位标准定位:仆参穴在足外侧部,外踝后下方,昆仑直下,跟骨外侧,赤白肉际处[2]。
仆参穴位于足跟的外侧面,外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之中点直下,当跟骨凹陷中之赤白肉际处[3]。
仆参穴位于跟区,昆仑( BL60)直下,跟骨外侧,赤白肉际处。正坐取穴[1]。
仆参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仆参穴在足部的位置
仆参穴在足部的位置
仆参穴在足部的位置(肌肉)
仆参穴在足部的位置(骨骼、神经血管)
10 仆参穴的取法正坐垂足着地或俯卧位,在外踝后下方,昆仑直下,当跟骨凹陷处赤白肉际取穴。
仆参穴位于跟区,昆仑( BL60)直下,跟骨外侧,赤白肉际处。正坐取穴[1]。
垂足着地或俯卧位,于昆仑穴直下,当跟部之赤白肉际凹陷处取穴[7]。
快速取穴:昆仑(外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即是昆仑穴)垂直向下量1横指处即是仆参穴[8]。
11 仆参穴穴位解剖仆参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跟腓韧带。有腓动、静脉跟骨外侧支。分布著腓肠神经跟骨外侧支。外踝后区的皮肤活动性大,角化层较小腿为厚,神经由腓肠神经分布。皮下筋膜疏松,小隐静脉起于足背静脉网的外侧,经跟腓韧带的浅面上升。踝后区的深筋膜在踝与跟骨之间形成韧带。在外侧形成外侧韧带,该韧带起自外踝,以三束分别止于距骨前外侧成,距骨后方和跟骨外侧面,三束集中总称外侧韧带。此韧带较内侧薄弱,故损伤机会亦多。跟腱两侧的脂肪增多。跟结节周围的动脉称跟网,其形成包括外、内踝网的分支,即胫后动脉的跟内侧支和腓动脉的跟外侧支。穴位结构则由该网的外侧部血液供应。
11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跟骨[1]。
皮肤→皮下组织[9]。
11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足背外侧皮神经分支和小隐静脉属支分布;深层有腓动脉的跟外侧支分布[9]。
布有腓肠神经跟骨外侧支和腓动、静脉跟骨外侧支[3]。
12 仆参穴的功效与作用仆参穴具有舒筋活络,强壮腰膝的功效。
仆参穴有舒筋脉、宁神志的作用[1]。
仆参穴系阳跷脉之本,功同昆仑[4]。本穴治足病为主,主治腰痛不举,足跟痛痿,以及癫疾,转筋[4]。
13 仆参穴主治病证仆参穴主治腰、腿、踝等疾患:如腰痛不举,眉棱骨痛,鼻衄,耳聋耳鸣,口眼斜,心悸,腰背痛,腋下肿,肢节痛,外踝足跟肿痛,手足麻木,癫狂,痫症,中风不省人事,中风不语,口噤不开,半身不遂,足背生疮,妇人血气痛,足跟痛,脚气,腰痛,癫痫,踝关节炎,下肢痿痹,下肢痿弱,霍乱转筋,膝肿,现代又多用仆参穴治疗脑脊髓膜炎,耳源性眩晕,精神分裂症,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膝关节炎,下肢瘫痪,尿道炎,鼻出血等。
仆参穴主治腰、腿、踝等疾患:如腰痛不举、眉棱骨痛、鼻衄、耳聋耳鸣、口眼斜、心悸、腰背痛、腋下肿、肢节痛、外踝足跟肿痛、手足麻木、癫狂、痫症、中风不省人事、中风不语、口噤不开、半身不遂、足背生疮、妇人血气痛等[1]。
仆参穴主治足跟痛,脚气,腰痛,癫痫,以及踝关节炎等[3]。
仆参穴主治 下肢痿痹,足跟痛;癫痫[7]。
仆参穴主治下肢痿弱、足跟痛、霍乱转筋、癫痫、脚气、膝肿[9]。
现代又多用仆参穴治疗脑脊髓膜炎、耳源性眩晕、精神分裂症、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等[1]。
1 运动系统疾病:足跟痛,膝关节炎,下肢瘫痪;
2 其它:尿道炎,癫痫,鼻出血。
14 刺灸法 141 刺法直刺03~05寸[7][9][3],局部有酸胀感[7]。
一般直刺或斜向下刺03~05寸[1]。
142 灸法可灸[1][7][9]。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3]。
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5~10分钟。
15 仆参穴的配伍仆参配阳陵泉、承山,有舒筋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足跟痛。
仆参配人中、十宣,有苏厥醒神开窍的作用,主治癫痫,晕厥。
仆参配太溪、昆仑、委中,治足跟疼痛[7]。
仆参配水沟、百会、照海,治癫痫[7]。
仆参配环跳、委中、阳陵泉、昆仑,治下肢屈伸不利[7]。
16 特效牙槽脓肿的初期,按压仆参穴会有疼痛感。常按此穴,一般不太严重的患者都会好转。[8]
17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腰痛不可举、足跟中踝后痛、脚痿,仆参主之。暴霍乱,仆参主之。小儿马痫,仆参及金门主之。
《循经考穴编》:癫疾痰壅,头重如石。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脚痿转筋。
还阳参简介
本文2023-09-23 01:47:4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8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