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有哪些美食极其名胜古迹,山西大院的结构布局和功能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9-23浏览:3收藏

山西有哪些美食极其名胜古迹,山西大院的结构布局和功能,第1张

山西之名,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春秋时期,大部分地区为晋国所有,所以简称“晋”;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因而又称“三晋”。全省总面积15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近3400万人,省会为太原,省内辖11个地级市,119个县、市、区。

   世界文化遗产

  平遥古城、云冈石窟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大同(第一批)、平遥(第二批)、祁县、新绛、代县(第三批)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第一批)、山西省临县碛口镇 (第二批)、山西省襄汾县汾城镇 (第三批)、山西省平定县娘子关镇 (第三批)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山西省临县碛口镇西湾村(第一批)、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 (第二批)、山西省介休市龙凤镇 张壁村 (第二批)、山西省沁水县土沃乡西文兴村 (第二批)、山西省平遥县岳壁乡梁村 (第三批)、山西省高平市原村乡良户村 (第三批)、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郭峪村 (第三批)、山西省阳泉市郊区义井镇小河村 (第三批)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五台山、恒山、黄河壶口瀑布、北武当山、五老峰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历山、交城庞泉沟、宁武芦芽山、阳城莽河、五鹿山

   国家地质公园

  黄河壶口瀑布、宁武万年冰洞、五台山、壶关太行山大峡谷

   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

  山西省图书馆、山西博物院

   土特产

  山西的土特产品种类繁多。稷山的大板枣,杏花村汾酒是我国古老的历史名酒,色如水晶美玉,清香纯正,味美无穷,畅销国内外;山西老陈醋甜绵酸香,不仅调味上佳,还可消食、美容、杀菌;沁州黄小米形如珍珠,是皇家贡品;平遥牛肉色、香、味俱全;清徐葡萄,汾阳核桃,柳林木枣。太原头脑等土产名吃也是风味各异、回味无穷。此外还有六味斋酱肉、双合成糕点、推光漆器、晋祠大米, 隰县金梨等。

   特色菜

  定襄蒸肉 五寨猪黑肉炖粉 羊杂烩 猪血灌肠 左云羊肉饺子(杨千堡) 右玉羊杂

  

   特 产

  保德油枣 玻璃圪嘣 澄泥砚 大同黄花 大同艺术瓷 代县剪纸 代县推光漆器 段亩砚 繁峙黄芪 仿古铁器 汾酒

  广灵小米 河曲红果 恒山黄芪 黄河鲤鱼 降龙木拐杖 晋祠大米 晋中剪纸 琉璃制品 面塑 木碗 平遥推光漆器

  清徐葡萄 山西老陈醋 舒筋散 台党参 台蘑 台砚 同川梨 铜火锅 推光漆器 羊毛地毯 原平梨 云冈绢人 竹叶青 山西苹果醋 米醋 山楂 山西省地处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东翼。地理坐标为北纬34°34'~40°43'、东经110°14'~114°33'。东西宽约290公里,南北长约550公里,全省总面积156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境界轮廓略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东有巍巍太行山作天然屏障,与河北省为邻;西、南以滔滔黄河为堑,与陕西省、河南省相望;北依绵绵内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毗连。

   双塔寺、中华傅山园、晋祠园林山西地形较为复杂,境内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多种地貌类型。山区、丘陵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大部分在海拔1000米至2000米之间。最高点为五台山的北台叶斗峰,海拔3058米,最低点在垣曲县境内西阳河入黄河处,海拔仅180米。

  山西表里山河,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大部分为山区和丘陵。东界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北亘北岳恒山、五台山,南耸中条山,中立太岳山。五台山主峰叶斗峰海拔3058米,为华北最高峰。中部由北而南分布有大同、忻州、太原、临汾、长治和运城等盆地。主要河流有汾河、海河两大水系。境内有大小河流1000多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河长在150公里以上的有240条,大于4000平方公里、河长在150公里以上的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等。汾河最长,全长659公里。被称为中华民族文化摇篮的黄河,北自偏关县老牛湾入境,飞流直下,一泻千里,抵芮城县风陵渡而东折,南至垣曲县碾盘沟出境,途经19县560个村庄,流程965公里。黄河流经晋陕峡谷,在吉县壶口一带河床突然下跌15至20米,流水直泻,形成壮观的壶口瀑布。 山西地形复杂,地处中纬度地区,属暖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暖,四季分明,南北差异和垂直差异较大。

  山西地形多样,高差悬殊,因而既有纬度地带性气候,又有明显的垂直变化。山西地处中纬度,距海不远,但因山脉阻隔,夏季风影响不大,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14°C,昼夜温差大,南北温差也大。西部黄河谷地、太原盆地和晋东南的大部分地区,平均温度在8°~10°C之间。临汾、运城盆地年均温度达12°~14°C。冬季气温全省均在0°C以下,夏季全省普遍高温,7月份气温介于21°~26°C之间。山西无霜期南长北短,平川长山地短。大同盆地为110~140天,五台山仅85天,忻州盆地以北和东部山区135~155天,临汾、运城盆地则长达200~220天。全省年降水量在400~650毫米,但季节分布不均匀,夏季6月~8月降水高度集中且多暴雨,降水量约占全年的60%以上。全省降水受地形影响很大,山区较多,盆地较少。山西有三个多雨区,一是晋东南太行山区和中条山区,二是五台山区,三是吕梁山区。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之久,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美称,还被誉为“华夏文明的摇篮”。“女娲补天”的传说就发生在山西。华夏民族的始祖黄帝和炎帝都曾在山西活动。我国上古时代的三个帝王尧、舜、禹均在山西南部建都,为“尧都平阳(今临汾市)”、“舜都蒲坂(今永济市)”、“禹都安邑(今夏县)”。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是春秋五霸之一。北魏时,大同(当时称平城)曾作为北魏的都城名重一时。隋朝末年,李渊父子起兵晋阳(今太原市),继而夺取长安,建立唐朝,后把太原定为大唐帝国的北都。元末明初,中原连年战乱,灾荒频繁,而山西尤其是晋南一带,经济繁荣,人口稠密,成为明初向外移民的主要地区。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内,山西曾向外移民十几次。洪洞县大槐树是当时一个主要移民站。全国不少地方流传的“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即由此而来。明清时期,晋商和山西票号的崛起,著称中外。

  西河度文化和丁村文化遗址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有了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炎帝都曾把山西作为活动的主要地区。中国史前三大伟人尧、舜、禹,都曾在山西境内建都立业。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政权夏朝也建立在山西南部。商代,山西是商的主要统治区。周代,晋国由山西境内崛兴,晋文公曾为春秋五霸之一。秦、汉、魏、晋时期,山西无论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南北朝时期,山西是北朝统治的中心地带,而且北魏曾以平城(今大同)为都,之后的东魏、北齐也曾以晋阳(今太原)为“别都”、“陪都”,这对促进山西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唐太宗李世民起兵太原,建立了大唐王朝,由此,山西被唐太宗认为是“龙兴”之地,一直把山西作为唐帝国的腹脏地区,封太原为唐王朝的“北都”、“北京”。有唐一代,山西一直以其特殊的地位和发达的经济、文化称著于世。到五代十国,山西仍然对中国北方的政治、军事形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宋辽时期,山西进一步繁荣,是中国北方经济、文化的主要发达地区。元代,全国共11个行省,山西与山东、河北,并称为元朝“腹地”,大同、平阳(今临汾)、太原三城则成为黄河流域的著名都会。当时山西商业的发达、经济的繁荣、文化的昌明,曾受到当时来中国旅行的意大利伟大旅行家马可�6�1波罗的盛赞。明代,山西的商业迅猛发展,曾领全国之先。

  黄河流经山西,孕育了无数英雄豪杰、仁人志士。在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山西曾涌现出许多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最著名的有春秋时期的霸主之一晋文公重耳,有中国唯一的女皇帝、唐代杰出的政治家武则天,有中国的“武圣”、三国时期名将关羽,有唐朝名相狄仁杰、裴度,有抗击匈奴而名垂青史的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有创立“制图六体”的西晋地图学家裴秀,有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有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王勃、王之涣、王维、王昌龄,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政治改革家柳宗元,有金朝文学家、诗人元好问,有元曲四大家中的三位著名戏曲家关汉卿、白朴、郑光祖,有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文学家、医学家、书画家傅山,清末维新派扬泽秀以及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刘光弟等。可以说,山西是人杰地灵,代不乏人。而其中晋商的足迹更是踏遍华夏、享誉全球。襄汾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境内有驰名中外的“丁村人”遗址,还有陶寺夏代遗址春秋晋城遗址。另外尚有汉末黄巾军郭太部屯兵的白坡垒;以及史威村金代建筑的“普净寺”,丁村明、清居民建筑等宝贵文物。

  山西是厚重的黄河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古人类文化遗址、帝都古城、宝刹禅院、石窟碑碣、雕塑壁画、古塔古墓、佛道圣地、险堡关隘以及革命文物、史迹等,从北到南、珠串全省,构成了山西古今兼备,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目前,全国保存完好的宋、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筑物70%以上在全省境内,具有珍贵价值的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就有119多处。著名的旅游景点有:大同旅游区的云冈石窟、悬空寺、应县木塔以及中国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忻州旅游区的五台山、芦芽山、代县杨家将故地;太原旅游区的晋祠、晋中的平遥古城、昔日晋商的豪宅大院;临汾旅游区的尧庙、洪洞县的大槐树、广胜寺、吉县黄河壶口瀑布;运城旅游区的解州关帝庙、芮城永乐宫壁画、夏县司马光墓、永济黄河铁牛、永济普救寺和莺莺塔,等等。其中平遥古城和云冈石窟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山西省旅游资源丰富,历史古迹、风景名胜较多。较著名的有云冈石窟、五台山寺群、晋祠、应县木塔、永乐宫、悬空寺、壶口瀑布、解州关帝庙、洪洞大槐树等。 晋祠大米:产于太原晋祠镇一带,这种大米,颗粒长,个头大,外形晶莹饱满,呈半透明状,米色微褐,做出饭来颗粒分明,香气扑鼻。吃到嘴里,味香甜,有韧性、粘性,有咬头。晋祠大米所以质地优良,是由于水上关系。生产这种大米的稻田,用晋祠难老泉水浇地,这种水,水温低,含有明矾等矿物质,加之晋祠附近村庄土地肥沃,土壤呈黑色,有利于水稻生长。

  清徐葡萄:产于太原清徐县境内。这里是国内著名的葡萄产区之一,素有“葡萄之乡”的美称。清徐葡萄已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葡萄产地主要分布在县城西北一带的山定。这里生产的葡萄品质优良、味美香甜、色泽鲜艳、含糖量高。唐朝诗人刘禹锡来并州曾写有葡萄歌,赞美清徐葡萄。葡萄产地的土质、阳光、气候、水源都适宜葡萄的生长。经过多年的积累,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栽培管理技术,养植经验。清徐葡萄现有五十多个品种,最著名的优质品种为白瓶儿、黑鸡心、紫龙眼三种,其中白瓶儿葡萄为最好,颗粒大,每位约七、八分,直径达三、四分。

  老陈醋:山西醋很有名,老陈醋是山西醋中的珍品。

  据传,周代时,在山西就开始了醋的生产,而老陈醋,在春秋战国时代,古晋阳就有一些作坊开始酿造。第一个正式推出“山西老陈醋”名牌的,是制作人王来福。清朝顺治年间王来福来到清源(今清徐县),利用当地原料充足、水质优良的条件开办醋坊,改陈年白醋为熏醋。实际上,老陈醋的酿造要比王来福早得多。

  山西醋品种繁多,老陈醋为其代表性的名产。其它还有陈醋、普醋、双醋、特醋、名特醋、味醇等许多品种。如从生产醋的原料区分,则有高梁醋、玉米醋、小米醋、柿子醋、果醋、酒糟醋、粉渣醋、红薯醋等多种。老陈醋,具有一般醋的酸醇、味烈、味长等特点,同时,还具有香、绵、不沉淀的特点。另外,老陈醋储存时间越长越香酸可口,耐人品味。而且,过夏不霉、过冬不冻,颜色深橙,为山西醋中独具一格、质地优良的佳品。

  太原玉雕:太原玉雕历史悠久,雕刻工艺精致、细腻,所用原料石质精美,产品品种多样,它既是太原古老文化的象征,又是太原人民智慧的结晶。太原玉石资源丰富。近处,娄烦县产玉石,晋中地区盂县产绿软玉、刚玉;远处,晋南夏县产碧玉,临汾、乡宁产玛瑙,这是太原玉雕能够从古至今沿袭发展的重要原因。太原玉雕,就是根据天然玉石资源因料取材,因材施艺,在玉雕大师们的精工刀刻下形成了色、形、态俱佳的工艺美术产品。位于太原的山西工艺美术厂的玉雕,近年来有了新的发展,在表现名胜古迹、花卉、人物等方面既继承了太原玉雕的传统手法,又在这一基础上大胆创新,精心雕刻了许多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玉雕新产品。

  太原仿古铁器:太原仿古铁器是太原古代冶金技术的继承和发展。太原晋祠宋铸铁人名闻中外,就是太原古代冶金技术高超的最好历史见证。近年来,太原北城区金属工艺厂以优质生铁作原料,陆续生产仿石铁器。他们的产品品种繁多,用工精细,产品形象酷似原物,如“马超龙雀”、“明九龙鼎”、“云冈佛头”、“晋祠铁人”等,形象逼真,神态自如,与原物陈列一处,凡可乱真。

  琉璃制品:太原盛产琉璃制品。早在盛唐,已经“碧瓦朱甍照城郭”。明清时,琉璃瓦已远销外省。太原马庄苏家制琉璃,据传始于盛唐,这些琉璃制品,装点了山西众多的古文物、古建筑,至今依然闪烁着光辉。婚嫁 朔州人婚嫁,同其他地方一样,一般都凭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尽管时代变迁,移风易俗,但大体仍沿旧习,特别是农村,重要礼仪程式,墨守成规,至今未变,大致都须经相亲、订婚、结婚、回门四个步骤。

  相亲:媒人为男女提亲,介绍双方的情况,如年龄、属相、生辰、人品、长相,以及家庭经济状况和父母为人等。两家权衡条件,集众人商议后,有意结亲者,男子随媒人到女家相看。双方同意,即约时间,再邀女方到男家相看,中意者便留在男方家吃饭,默允可商婚事,相看不中意即离去。

  订婚:经媒人在男女两家之间多次说合,确定彩礼和嫁妆,妇方交换儿女生辰八字,择吉日行订婚礼,男方送"食盒"和部分彩礼给女方,并设宴庆贺。次日女方设宴请男方。之后,择日领取结婚证,有的还出外旅游,成婚后,男女互赠些服装,称换夏或换冬。 ,

  结婚:迎娶前一月行聘礼,俗称"下茶",男方使媒人将"新娘"出聘时所穿衣物(内衣)及"水礼"(米、面、肉)送至女家,并通知娶期。之后,男女方的至亲各自请未来的新郎、新娘到家吃饭,谓之"吃喜头饭"娶亲的前一日,亲朋皆来,俗称"待人",有的请"鼓匠"助兴,所以又称为"安鼓",晚上男女各自在自家吃"翻身饼"

  迎娶日,男女家一大早炸油糕吃,称"吃喜糕"早饭后,男方奏鼓乐、抬花轿(有的用马车或骡驮轿,现在基本上用汽车)到女家迎娶。一般由男方舅舅、妗子娶亲。新郎要给新娘带去一根红裤带,名曰:"喜结良缘";带去一个瓶子,瓶中插一棵葱,谓之"生根立后";带五根肋骨的猪肉或羊肉一块,叫做"离娘肉"、"五方喜庆",娶亲回来时,男方要把其中的二根肋骨带回,表示婚后夫妻和睦,名曰:"筋骨不离"女方设茶水、糖果、糕点等招待迎娶者。新娘换上男方带来的衣服(一般为红绵衣、绵裤),向父母拜别后,由胞妹掺扶上轿(车)同行人有送新的,开箱子的,后有"贺堂"(又称圆饭)者随行,按事先择好的时辰进入男家。到男家后,新娘由搀亲者搀引,踏"红毡"进入新房,并为"贺堂"者"烧茶",吃"进门饭"正午新郎、新娘拜天地,礼毕即开始宴席,名曰:"坐席"席间新郎新娘要向来宾敬酒,行礼,认大小。晚上由新郎姐夫主持闹洞房仪式,俗称"倒宝壶",让新郎新娘说绕口令,猜谜语,说笑话取笑,后夫妻吃对面饭,深夜方毕。第二天一早,新郎新娘向亲戚朋友行礼,称:"拜人"(有的地方在拜天地后举行),并由受拜方出礼钱表示祝贺。

  回门:一般在结婚典礼的次日,女家派人和车,亲邀新郎新娘回门,设宴款待新郎新娘及女方亲朋好友,席间向来宾敬酒,行礼,认大小,当晚或第二天返回。婚后第四日,女随婿省亲,称为"住对月"或"住四六"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朔州的婚礼风俗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礼节从简。

  丧葬 古代朔州的丧葬礼仪程序极其繁琐,一般可分为小敛、大敛、烧纸、送灯、辞灵、出殡、复三等。

  人亡后着寿衣,打破一孔窗户纸,扶户门板上,停于后杭,杀"倒头鸡",头下烧纸、点灯、上香致祭,子女放声号哭,此为小敛。然后贴"殃状"并挂"告天纸"于街门外,讣告乡里。晚辈披麻戴孝,孝子戴重孝到人主(死者至亲)家稽首报丧。次日晚移尸入棺,俗称"入敛",尸体蒙红布,虚掩棺盖,停柩于堂屋,置供品,点长明灯,朝夕奠。亲友、族人、乡邻前往灵前烧纸吊唁。

4只

1 真的有龙吗 关于龙的各种真实经历

美国科学家最近证实 大气中可能存在一种生物

他的状态介于固态与液态之间

1917年 中国某地出现一次鸟类群体死亡事件

尸体上留下生物的爪印

极像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龙爪印

这些鸟食虫空中坠落的 据目击者称

当时鸟类极像在躲避某种掠食者

鸟类身上留下的爪印似乎证明了就是这种不明生物导致了鸟类的死亡

当地人也在同时看到空中的一条龙影

1939年 美国一家军用飞机在弗洛丽达海滩坠毁

12名飞行员死亡

调查后 结果惊人

飞机舱里 到处是弹孔 一些飞行员的手里还握着手枪

很显然 飞行员们好像在舱内射击过

但不知是在射击什么东西

正当调查人员一筹莫展时

又有了一条惊人消息

一位农民正在种田

看到了这架飞机的坠落 在同时 他看到了一种不明生物 从飞机内串了出来 据他描述 这玩意儿极像中国传说中的龙 简直一模一样

灰色的

最后消失在云彩中 消息进一步得到证实

在两名飞行员的胸前 明显可以看到两个印子 很像动物的爪印

这两位飞行员的生命 大概早在飞机坠落前就丧失了

据推测 这大概就是龙所为 它进入飞机 飞行员开枪射击

但未能将其击毙 反而它却杀了两名飞行员

最后由于飞机失控 坠落

作者: 21871149 2005-7-3 12:43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真的有龙吗 关于龙的各种真实经历

●西元1944年8月,松花江南沿的扶余县陈家围子村后,数百人围观一条趴在沙滩上的黑龙。据仍然健在的目击者任殿元说,该龙长约20多公尺。这个动物外形像四脚蛇,脸形和画上的龙差不多,长着七八根又粗又硬的长须,身子的前半部份直径约一公尺多。四个爪子深深扎进沙滩里。它全身都是鳞片,形状像鳄鱼鳞。任殿元至今仍满腹疑团,那条巨型动物为什么长得那么像画上的龙?

●1953年夏天,豫东某地降落一条不明动物,不少好事者徒步数里前往观看。据目击者所描述的形状,这东西像一条巨大的鲨鱼。它的腥味招来很多苍蝇。这鱼应是生活在深海的稀有鱼类,至于为什么会由天而降,似乎可以和龙坠落的原因产生关联。

作者: 21871149 2005-7-3 12:43 回复此发言

--------------------------------------------------------------------------------

3 回复:真的有龙吗 关于龙的各种真实经历

所谓的龙其实人们最好不要见到

作者: 221197157 2005-6-14 22:12

云南甘肃大小兴安岭,等等都有人见过所谓传说中的龙。我是一名技术自动化工人,当然我也不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着那种东西.可是我的战友92年去天津市以北的七号山,经历了一件另他和他的家人都不愿提的一件事.

他当时是那个国营企业的司机,出了那件事以为是他跟我开涮,我也没在意,不久他因终日喝酒导致眼部失明,直到这时我才慢慢感觉他说的不像是无理取闹开玩笑。前几年遇见跟他一个单位的同事,听他跟我的事情,描述顿时心里一惊

这座山其实也并不是很大,树林植被也不是很茂密,他的公司建在半山腰。出事当天,战友和另俩名司机去公司还车,因为出门送货2个月,急着回家,就把车停到大院领完钱拿好东西,走下山坐公共,山脚下有一个公共能开到当地的一个小镇。

跟他同行的有2名同事,他们出大门到了”虎林”。听他说这一带曾经有老虎出现过,所以就叫”虎林”。这片林子的俩边是一个相通的小水沟!说是水沟,可听这位战友同事说,别看这个水沟小,可深呢,宽不到10米,但很长。还说解放前那条沟是个天然大水坑,因为种种原因给填了一大半,还有说法是以前那个水坑是从北戴河流过来的可能通像大海。

战友正走到水沟的旁边,因为人的本能看见水都要离水远一点,他于是扶着那几颗树。由于当天太阳很足!所以他们3个靠着阴面走~眼看快走过这条小水沟时,只听水另一声巨响。

一开始把他们下一跳,以为是小孩往水里丢石头呢,可那个声音像动物的叫声还有颤音。刚想过去看个究竟,就看水里一个马头露了出来,头上有犄角,还不时发出类似小孩的叫声,还发出腥臭的气味,味道很浓。当时战友被溅了一身水,其余俩人都坐到了地上。就在那短短的几秒,就改变了我的战友的一生,回到镇上先给单位打电话反应他们所遇见的一切,然后带这那身带”水”的衣服回到了家中。

几个月后我的战友辞职.那俩位听说不当司机了,具体的我也没细问。不过都还在那工作,接下来的事你们就知道了

~今天歇班偶尔上网看看,别说看真有这个主题的BBS,我的看法就是这种东西有也好没有也好,我们都不要太在意它,也许它根本就不是这个世界上的东西,最好不见不听,现在只觉的我战友可怜,可能这也是命中注定的吧.~~!

作者: 21871149 2005-7-3 12:44 回复此发言

--------------------------------------------------------------------------------

4 回复:真的有龙吗 关于龙的各种真实经历

听姥姥说,我老老爷在光绪年间见过,当时他在地里拔草,地旱的庄稼都快死了突然,西北方刮来一大片乌云,雷声阵阵金光闪闪,老人家就躲到看地的窝棚里,他伸头看,只见一条龙在空中飞腾,并没叫声,只是雷霆滚滚不多时只见巨龙将尾巴伸近附近河里向上翻水,整个农田全部受到甘霖,旱情尽去那龙一转身腾空飞往西北方向颜色不太清楚了,约莫20-30米长,有一对大角,腿有点细,大致如画中摸样,但并不完全相似

以上绝对真实可信那是一条救苦救难的龙至于人们说没有龙我就不太清楚了,我们这里2年前就有过,目击人较少,再说有哪个人在滚滚雷霆下出门呢就说到这,信不信由你,您当然可以理直气壮说不信,龙乃灵物,信则有,不信,则没有

作者: 21871149 2005-7-3 12:44 回复此发言

--------------------------------------------------------------------------------

5 回复:真的有龙吗 关于龙的各种真实经历

--龙岗双龙与抚松金龙之谜 --

来源:新华网吉林频道

龙,对于人类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谁都知道龙的形状;说陌生,一般人谁看到过真龙

有人说龙在海里,在天上,谁见过?

清·光绪三十四年刘建封考察长白灵光塔时记录到“龙岗双龙”的消息,特转述如下,供读者参考:

塔甸于祥鳞云:光绪丁末年五月间,日夕大雨,忽见双龙跃于龙岗,旋自西南陡起狂风,吹出无数黄云,直奔白山而去。 “塔甸”,据称是今长白镇,“龙岗”系今塔山;光绪丁未年即1907年。于祥鳞说看见两条龙腾空直奔长白山而去,伴随着狂风黄云。

倘若于祥麟一人之言不足为信的话,那么,1995年3月22日下午4点钟左右,抚松县城许多人目睹天上之龙则令人难以解释了。

这天下午4点左右,抚松县城西江公园一带有工人、干部等20多人忽然发现西山上空出现一条“龙”。 通身为金红色,龙眼龙须;龙鳞等情晰可见,头朝东南,尾朝东北。发现者大为惊讶,奔走相告,等有人通知记者摄相,“龙”已离去,实在遗憾。

抚松“金龙”发现人数众多,“龙”在空中滞留二十多分钟,这个现象,使人迷惑不解。远离抚松县城东几十公里的北岗大顶子村,正在参场干活的参农们也发现并清晰地观看了“金龙”这一奇迹。

有人认为,可能是云形成了龙形。但几十名亲眼 看见“金龙”的群众坚决否认“云”之说,理由是当时天空万里无云,怎么会单独有一“龙形云”况且龙头、龙目、龙须、龙鳞、龙身、龙尾,均清清楚楚,决非云彩所能构成。

究竟龙是否客观存在,大概目前尚不能定论。

作者: 21871149 2005-7-3 12:44 回复此发言

--------------------------------------------------------------------------------

6 回复:真的有龙吗 关于龙的各种真实经历

2000年9月18日傍晚18时10分余,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西麓,素有「人参之乡」美称的抚松山城上空,出现了人人可见的神龙!

当时,夜幕初临、天已微黑。山城西北方向上空,突然出现了奇异的光亮,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异光越来越变得多彩,仿佛预示神迹将要来临。果然,先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继而看见了龙的全身,并且越来越近,龙嘴、龙须、龙爪乃至龙鳞,全都清晰可辨,浑身发着神光,时而团曲、时而伸展,时而盘旋、时而翻滚,龙嘴时张时合,所有的人都瞠目结舌,被这神奇的景象震慑住了,惊叹:「真的有龙哎!」 这一景象大约持续了二十多分钟,大多山城百姓均目睹了这一幕,为数不少的人目睹了全过程。最后,神光渐敛,在变成暗红色后,神龙渐渐隐去…… (当晚八时余,抚松的朋友来电,详细向我描述了整个过程,现笔录整理如前。)

作者: 凤凰山上雨初晴 2005-6-1 08:56

黑龙江绥化的东津湖曾经传言有龙,但后来消息

作者: 21871149 2005-7-3 12:45 回复此发言

--------------------------------------------------------------------------------

7 回复:真的有龙吗 关于龙的各种真实经历

宇宙到底有多大,其中有多少奥秘,一直是科学家们探索研究的课题。他们不知花费了多少时间精力,但成果却微乎其微,既而这个猜想那个假设随即而出。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却仍然在他们愚见所划的框框里爬行。

事情就发生在这阴雨连绵的初秋。那天是8月4日,一场倾盆大雨刚刚过去,整个村庄就象笼罩在云雾里一样。突然天地间乌云滚滚,以排山倒海之势上下翻腾,人们从来没见过这种现象,吓坏了,家家户户屋门紧闭。但是人中毕竟还有胆子较大的人,一位20几岁的小伙子走出家门来看个究竟。他走遍了整个村庄除了浓云密布外没什么异常。到了村子外头,他被眼前的景象吓呆了:两条龙趴在地上!他迷糊了,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揉了揉眼睛,又拧了拧胳膊,发现还有疼痛的感觉,他知道这不是做梦。他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打量,龙的角,鳞,爪,尾都和画像中的一样,只是龙须短了些罢了。他转身往回就跑,一边跑一边喊:"快出来看呀,天上的龙掉下来啦,大家快来看呀!"人们听到这一消息都涌出家门,赶到村头,大夥奔走相告。于是这一惊人的消息很快传遍了乡里。

顿时黑山子村人群涌动,热闹非凡。有人把这一场面拍了下来。有关部门的专家学者也来了,然而他们却说了一通让人听不明白的理论。很快警察把人们驱赶走了,留派专人看守。就在这看管期间,那条白龙在一阵乌云翻腾之后不见了。人们对白龙的消失无法解释,对留下来的黑龙也束手无策。这时一位70多岁的老农说:"我听说几十年前也出现过这样的事,人们为了让龙能返回去就往龙身上泼水。"他让几个年轻人去村里拿了几张席子搭成一个帐篷,再用车拉来水,用水管往席子上浇水,让水从席子缝中滴到龙的身上。

作者: 21871149 2005-7-3 12:45 回复此发言

--------------------------------------------------------------------------------

8 回复:真的有龙吗 关于龙的各种真实经历

如果真的有龙的话 那么有人龙传说这样的故事吗

作者: 21871149 2005-7-3 12:46 回复此发言

--------------------------------------------------------------------------------

9 回复:真的有龙吗 关于龙的各种真实经历

真的有龙吗半信半疑

作者: 219153231 2005-7-25 12:18 回复此发言

--------------------------------------------------------------------------------

10 回复:真的有龙吗 关于龙的各种真实经历

you

作者: 218106100 2005-7-31 11:15 回复此发言

--------------------------------------------------------------------------------

11 回复:真的有龙吗 关于龙的各种真实经历

龙是存在的。。按照那些所谓的科学家的说法。人类科技已经很发达

其实我坦白说。。现在的科技与千年之前相差太远。。人类必将走回

原始社会的生活方式

作者: 21881175 2005-8-16 00:15 回复此发言

--------------------------------------------------------------------------------

12 回复:真的有龙吗 关于龙的各种真实经历

骗人的啦!!!凡事都要有证据的嘛!!!若谁能给我龙的照片,那我就相信他。。。不要假的和卡通的哦!!!要不我砍死他。。。呵呵。。。

作者: 21993198 2005-8-21 21:24 回复此发言

--------------------------------------------------------------------------------

13 回复:真的有龙吗 关于龙的各种真实经历

我听我外婆说过,以前在长江上经常有人能看到龙,但是现在人太多,龙不愿意出来了

龙的种类

看到有人在讨论龙的问题,而且这里属龙的人好象挺多的。来一篇介绍龙的专门文章。

一般泛指能发洪水的有鳞的龙。相传蛟龙得水即能兴云作雾,腾

踔太空。在古文中常用来比喻有才能的人获得施展的机会。关于蛟的

来历和形状,古典文献中说法不一,有的说“龙无角曰蛟”,有的说

“有鳞曰蛟龙”。而《墨客挥犀》卷三则说得更为具体:蛟之状如蛇,

其首如虎,长者至数丈,多居于溪潭石穴下,声如牛鸣。倘蛟看见岸

边或溪谷之行人,即以口中之腥涎绕之,使人坠水,即于腋下吮其血,

直至血尽方止。岸人和舟人常遭其患。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中

有周处入水三天三夜斩蛟而回的故事。蛟可能是鳄鱼。

夔龙

想象性的单足神怪动物,是龙的萌芽期。《山海经·大荒东经》

描写夔是:“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有风雨,其光

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但更多的古籍中则说夔是蛇状怪物。

“夔,神魅也,如龙一足。”(《说文解字》)“夔,一足,?踔而

行”。(《六帖》)在商晚期和西周时期青铜器的装饰上,夔龙纹是

主要纹饰之一,形象多为张囗、卷尾的长条形,外形与青铜器饰面的

结构线相适合,以直线为主,弧线为辅,具有古拙的美感。

虺(hui)

是一种早期的龙,以爬虫类——蛇作模特儿想象出来的,常在水

中。“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是龙的幼年期,曾出现在

西周末期的青铜器装饰上,但不多。

一般把没有生出角的小龙称为虬龙,是成长中的龙。故古文献中

注释:“有角曰虬,无角曰龙。”另一种则说幼龙生出角后才称虬。

两种说法虽有出入。但都把成长中的龙称为虬。还有的把盘曲的龙称

为虬龙,唐代诗人杜牧在《题青云说》诗中就有“虬蟠千仞剧羊肠”

之句。

蟠螭(panchi)

是龙属的蛇状神怪之物,是一种没有角的早期龙,《广雅》集里

就有“无角曰螭龙”的记述。对蟠螭也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指**的

无角龙,另一种是指雌性的龙,在《汉书·司马相如传》中就有“赤

螭,雌龙也”的注释,故在出土的战国玉佩上有龙螭合体的形状作装

饰,意为雌雄交尾。春秋至秦汉之际,青铜器、玉雕、铜镜或建筑上,

常用蟠螭的形状作装饰,其形式有单螭、双螭、三螭、五螭乃至群螭

多种。或作衔牌状,或作穿环状,或作卷书状。此外,还有博古螭、

环身螭等各种变化。

角龙

指有角的龙。据《述异记》记述:“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

角龙”,角龙便是龙中之老者了。

应龙

有翼的龙称为应龙。据《述异记》中记述:“龙五百年为角龙,

千年为应龙”,应龙称得上是龙中之精了,故长出了翼。相传应龙是

上古时期黄帝的神龙,它曾奉黄帝之令讨伐过蚩尤,并杀了蚩尤而成

为功臣。在禹治洪水时,神龙曾以尾扫地,疏导洪水而立功,此神龙

又名为黄龙,黄龙即是应龙,因此应龙又是禹的功臣。应龙的特征是

生双翅,鳞身脊棘,头大而长,吻尖,鼻、目、耳皆小,眼眶大,眉

弓高,牙齿利,前额突起,颈细腹大,尾尖长,四肢强壮,宛如一只

生翅的扬子鳄。在战国的玉雕,汉代的石刻、帛画和漆器上,常出现

应龙的形象。

火龙

是以火慑势的龙。全身有紫火缠绕,凡有火龙经过之处,则一切

物体均被烧焦。

蟠龙

指蛰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龙,龙的形状作盘曲环绕。在我国古代建

筑中,一般把盘绕在柱上的龙和装饰庄梁上、天花板上的龙均习惯地

称为蟠龙。在《太平御览》中,对蟠龙又有另一番解释:“蟠龙,身

长四丈,青黑色,赤带如锦文,常随水而下,入于海。有毒,伤人即

死。”把蟠龙和蛟、蛇之类混在一起了。

青龙

为“四灵”或“四神”之一,又称为苍龙。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家

将天上的若干星星分为二十八个星区,即二十八宿,用以观察月亮的

运行和划分季节,并把二十八宿分为四组,每组七宿,分别以东、南、

西、北四个方位,青、红、白、黑四种颜色以及龙、鸟、虎、玄武

(龟蛇相交)四种动物相配,称为“四象”或“四宫”。龙表示东方,

青色,囚此称为“东宫青龙”。到了秦汉,这“四象”又变为“四灵”

或“四神”(龙、凤、龟、麟)了,神秘的色彩也愈来愈浓。现存于

南阳汉画馆的汉代《东宫苍龙星座》画像石,是由一条龙和十八颗星

以及刻有玉免和蟾蜍的月亮组成的,这条龙就是整个苍龙星座的标志。

汉代的画像砖、石和瓦当中,便有大量的“四灵”形象。

鱼化龙

是一种龙头鱼身的龙,亦是一种“龙鱼互变”的形式,这种形式

我国古代早已有之。《说苑》中就有“昔日白龙下清冷之渊化为鱼”

的记载,《长安谣》说的“东海大鱼化为龙”和民间流传的鲤鱼跳过

龙门,均讲述了龙鱼互变的关系。这种造型早在商代晚期便在玉雕中

出现,并在历代得到发展。

其它

椒图,又作铺首,形似螺蚌,性好闭,故常装饰于门上的衔环。

哈……这个其他该不会是私生子吧?

龙的形式

坐龙

坐龙呈正襟危坐的形式,头部正面朝向,颏下常设一火球,四爪

以不同的形态伸向四个方向,龙身向上蜷曲后朝下作弧形弯曲,姿态

端正。坐龙一般设立在中心位置,庄重严肃,上下或左右常衬有奔腾

的行龙。在封建社会中,坐龙是一种尊贵的龙纹祥。

行龙

行龙呈缓缓行走状,整条龙为水平状态的正侧面。行龙常常作双

双相对的装饰,构成双龙戏珠的画面,常装饰在殿宇正面的两重枋心,

器皿的狭长形装饰面上也常常用到。倘以单相出现时,龙的头部常常

作回头状,使画面更显生动。

升龙

升龙的头部在上方,奔腾飞舞,呈升起的动势。倘若龙头往左上

方飞升,称“左侧升龙”,龙头往右上方飞升,称“右侧升龙”。升

龙又有缓急之分,升腾较缓者,你“缓升龙”。升腾较急者,称“急

升龙”。头部在上的升龙又作往下的动势,称为“回降龙”。

降龙

降龙的头部在下方,奔腾飞舞,呈下降的动势。倘若龙头往左下

方俯动,称“左侧降龙”,龙头往右下方俯动,称“右侧降龙”。降

龙又有缓急之分,下降较缓者,称“缓降龙”。下降较急者,称“急

降龙”。头部在下的降龙又作往上的动势,称为“回升龙”或“倒挂

龙”。

云龙

泛指奔腾在云雾中的龙。龙和云是结合在一起的,云,是产生龙

的基础。而龙嘘出的气便成了云。云龙纹就是云和龙的共同体,将龙

的头、尾、脚“打散”又和抽象的云融汇在一起,显示出一种似云非

云,似龙非龙的神秘图案。

草龙

是一种含有龙形象的卷草图案,又叫“卷草缠枝龙”。头部有明

显的龙头特征,而身、尾及四肢都成了卷草图案。整体往往呈现出

“S”形的主旋律,并将“S”形继续延伸,产生一种连绵不断、轮

回永生的艺术效果。头部与卷草曲卷的丰富变化,形成动静参差、相

互呼应、层次丰富的画面。在构图上,采用均衡的形式,讲究曲线美,

富有动律感。在表现形式上,则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把带有吉祥含

意的“如意纹”内容,综合到一个画面,给人以想象的余地。卷草缠

枝纹常应用在建筑、家具和器皿的装饰上。

拐子龙

拐于龙源于草龙,又脱胎于草龙,形成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拐

于龙的线条装饰显的挺拔、硬朗,转折处呈圆方角。龙的头部也呈方

圆形,整体协调一致,简洁、明快,又有一定的装饰意趣,常用在家

具、室内装饰及建筑的框架上。

团龙

把龙的形体适合为圆形称为团龙。它源于唐代,明清时运用较为

普遍。“四团龙”、“八团龙”等团花定为当时的冠服制度,即一件

服饰上有四个或八个团龙是最尊贵的。后来发展为十团、十二团、十

六团、二十四团,数量越来越多,使用范围也放宽了,织锦、刺绣、

陶瓷、建筑、家具等装饰上都有团龙,团龙适用性强,又保持了龙的

完整性,装饰味也很浓,运用十分广泛。团龙的表现形式也很丰富,

有“坐龙团”、“升龙团”、“降龙团”等。团龙的圆边还装饰有水

波、如意、草龙等图纹,使团龙纹华丽而又丰富。

双龙戏珠

双龙戏珠是两条龙戏耍(或抢夺)一颗火珠的表现形式。它的起

源来自天文学中的星球运行图,火珠是由月球演化来的。从汉代开始,

双龙戏珠便成为一种吉祥喜庆的装饰图纹,多用于建筑彩画和高贵繁

华的器皿装饰上。双龙的形式以装饰的面积而定,倘是长条形的,两

条龙便对称状地设在左右两边,呈行龙姿态。倘是正方形或是圆形的,

(包括近似于这些形态的块状)两条龙则是上下对角排列,上为降龙,

下为升龙。不管是长条形的,还是块状形的,火珠均在中间,显示出

活泼生动的气势。

龙生九子

囚牛

囚牛,是龙生九子中的老大,平生爱好音乐,它常常蹲在琴头上

欣赏弹拨弦拉的音乐,因此琴头上便刻上它的遗像。这个装饰现在一

直沿用下来,一些贵重的胡琴头部至今仍刻有龙头的形象,称其为

“龙头胡琴”。

睚眦

睚眦,是老二,平生好斗喜杀,刀环、刀柄、龙吞口便是它的遗

像。这些武器装饰了龙的形象后,更增添了慑人的力量。它不仅装饰

在沙场名将的兵器上,更大量地用在仪仗和宫殿守卫者武器上,从而

更显得威严庄重。

嘲风

嘲风,形似兽,是老三,平生好险又好望,殿台角上的走兽是它

的遗像。这些走兽排列着单行队,挺立在垂脊的前端,走兽的领头是

一位骑禽的“仙人”,后面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

猊、押鱼、獬豸、斗牛、和行什。它们的安放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只

有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才能十样俱全,次要的殿堂则要相应减少。嘲风,

不仅象征着吉祥、美观和威严,而且还具有威慑妖魔、清除灾祸的含

义。嘲风的安置,使整个宫殿的造型既规格严整又富于变化,达到庄

重与生动的和谐,宏伟与精巧的统一,它使高耸的殿堂平添一层神秘

气氛。

蒲牢

蒲牢,形似盘曲的龙,排行第四,平生好鸣好吼,洪钟上的龙形

兽钮是它的遗像。原来蒲牢居住在海边,虽为龙子,却一向害怕庞然

大物的鲸鱼。当鲸鱼一发起攻击,它就吓得大声吼叫。人们报据其

“性好鸣”的特点,“凡钟欲令声大音”,即把蒲牢铸为钟纽,而把

敲钟的木杵作成鲸鱼形状。敲钟时,让鲸鱼一下又一下撞击蒲牢,使

之“响入云霄”且“专声独远”。

狻猊

狻猊,形似狮子,排行第五,平生喜静不喜动,好坐,又喜欢烟

火,囚此佛座上和香炉上的脚部装饰就是它的遗像。相传这种佛座上

装饰的狻猊是随着佛教在汉代由印度人传入中国的,至南北朝时期,

我国的佛教艺术上已普遍使用,这种造型经过我国民间艺人的创造,

使其具有中国的传统气派,后来成了龙子的老五,它布置的地方多是

在结跏趺坐或交脚而坐的佛菩萨像前。明清之际的石狮或铜狮颈下项

圈中间的龙形装饰物也是狻猊的形象,它使守卫大门的中国传统门狮

更为睁崃威武。

霸下

霸下,又名赑屃,形似龟,是老六,平生好负重,力大无穷,碑

座下的龟趺是其遗像。传说霸下上古时代常驮着三山五岳,在江河湖

海里兴风作浪。后来大禹治水时收服了它,它服从大禹的指挥,推山

挖沟,疏遍河道,为治水作出了贡献。洪水治服了,大禹担心霸下又

到处撒野,便搬来顶天立地的特大石碑,上面刻上霸下治水的功迹,

叫霸下驮着,沉重的石碑压得它不能随便行走。霸下和龟十分相似,

但细看却有差异,霸下有一排牙齿,而龟类却没有,霸下和龟类在背

甲上甲片的数目和形状也有差异。霸下又称石龟,是长寿和吉祥的象

征。它总是吃力地向前昂着头,四只脚拼命地撑着,挣扎着向前走,

但总是移不开步。我国一些显赫石碑的基座都由霸下驮着,在碑林和

一些古迹胜地中都可以看到。

狴犴

狴犴,又名宪章,形似虎,是老七。它平生好讼,却又有威力,

狱门上部那虎头形的装饰便是其遗像。传说狴犴不仅急公好义,仗义

执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风凛凛,囚此

除装饰在狱门上外,还匐伏在官衙的大堂两侧。每当衙门长官坐堂,

行政长官衔牌和肃静回避牌的上端,便有它的形象,它虎视眈眈,环

视察看,维护公堂的肃穆正气。

负屃

负屃,似龙形,排行老八,平生好文,石碑两旁的文龙是其遗像。

我国碑碣的历史久远,内容丰富,它们有的造型古朴,碑体细滑、明

亮,光可鉴人;有的刻制精致,字字有姿,笔笔生动;也有的是名家

佘家大院位于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前往:

1 乘坐地铁:在地铁2号线南京东路站转乘地铁17号线至朱家角站下车,出站后乘坐青浦15路公交车至祥凝浜路珠溪路站下车,步行约10分钟即可到达。

2 乘坐公交:在人民广场站乘坐沪朱高速快线至朱家角汽车站下车,步行约10分钟即可到达。

3 自驾:从上海人民广场出发,沿延安路高架路行驶至沪青平高速公路,在朱家角出口下高速,沿祥凝浜路、珠溪路、新风路、北大街行驶,最后到达佘家大院。

总之,佘家大院位于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交通便利,可以乘坐地铁、公交或自驾前往。

山西有哪些美食极其名胜古迹,山西大院的结构布局和功能

山西之名,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春秋时期,大部分地区为晋国所有,所以简称“晋”;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因而又称“三晋”。全...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