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查找范仲淹的著作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9-23浏览:3收藏

如何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查找范仲淹的著作,第1张

由《中国古籍善本》编辑委员会编。该书目共著录除台湾地区以外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物保管委员会、大专院校和中等学校图书馆、科学院系统图书馆、名人纪念馆和寺庙等781个单位的藏书约6万多种,13万部。

关于查找就用关键字查找等都可以啊,没那么多讲究的。

《见闻杂记》 (明)李 乐

《玉剑尊闻》 (清)梁维枢

《闽小记》 (清)周亮工

《南吴旧话录》 (清)李延昰

《留青日札》 (明)田艺蘅

《西湖渔唱》 (清)许承祖

《恩福堂笔记》 (清)英 和

《交翠轩笔记》 (清)沈 涛

《南阜山人杶文存稿 史滇杂记》 (清)高凤翰 徐 炯

《钱塘遗事》 (元)刘一清

《馀生记略》 (清)陈学益

《金陵览古》 (清)余宾硕

《救狂砭语》 (清)潘 耒

《听雨闲谈》 (清)桐西居士

《燕程日记》 (清)程穆衡

《西湖棹歌百首》 (清)许 锷

《梅花草堂笔谈》 (明)张大复

《缩斋文集》 (明)黄宗会

《假庵杂著》 (明)归世昌

《畏垒笔记》 (清)徐昂发

刘向编的《别录》是中国第一部目录学著作。

他死后,刘歆子承父业编辑《七略》是我国第一部分类法。

东汉的班固十分赞赏刘向目录思想,在《七略》基础上编著《汉书 艺文志》,开创史志目录的先例。

魏晋南北朝时,荀勖依刘向《别录》整理宫中图书,编著《中经新簿》,开创了中国古代图书四部分类法和史部在目录分类体系中的独立设置。

到南宋时,郑樵对目录学又有新的发展,他的学术思想为“会通”,“求是”和“创新”,其目录学思想主要表现在《通志》的《校仇略》,《艺文略》,《图谱略》中,提出“欲明书者,在于明类例”,形成详明图书类例。

清代朝廷编纂《四库全书总目》,在目录体例、提要撰写、文献考订方面有独特成就,在文献分类方面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对后来的目录学以颇大影响,为今人查考古代文献提供方便,一些学者把阅读该书视为读书治学的门径。章学诚是中国古代目录学思想集大成者,他的哲学思想是“道不离器”,学术观点是“六经皆史”,他的《校仇通义》是目录学理论专著。章学诚继承和发扬刘向、刘歆、郑樵的目录学思想,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高度概括中国古典目录学的精华,他提出撰写类叙和提要、编制索引、采用互著和别裁等方法,提高目录学的价值,推动了目录学的理论研究。

中国近代目录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目录学的影响,梁启超的《西学书目表》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图书分类体系,对所译西学书分类、编目,以崭新的近代学科类别作分类标准,打破传统著录法,在分类方面:分西学、西政、杂类三大类,打破“四分法”永制,具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图书的雏型,张之洞的《书目答问》在中国近代目录学思想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现代目录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当属姚名达,他提倡主题目录,精撰解题,排架目录与寻书目录分开,前者按分类,后者按主题。在其《中国目录学史》中批评现代目录学效西方之法,而把中国古代的目录学优点丢失,主张中西兼容,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开创发展中国目录学。余嘉锡在其《目录学发微》中发展了章学诚的观点,认为在目录体例中,篇目、小序、叙录等都是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目录必须具备这些内容,才能发挥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作用。杜定友等受国际影响,具有目录学的纲纪群籍,薄属甲乙之学,注重目录学的检索思想。中国现代早期目录学主要是对国外目录学的学习及中国古代目录学思想总结。

是的。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凡是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并流传较少的古籍,年代下限大致断至清代乾隆以及在此之后辛亥革命前有特殊价值的刻本、抄本、稿本、校本,都作为善本在收录之列。

《四库全书总目》为我国古代最巨大的官修图书目录。四库全书的馆臣们,对誊录入库的3400余种图书(称“著录书”)和抄存卷目的6700余种图书(称“存目书”)全部写出提要,这就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或简称《四库总目》。

如何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查找范仲淹的著作

由《中国古籍善本》编辑委员会编。该书目共著录除台湾地区以外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物保管委员会、大专院校和中等学...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