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介绍一下国家图书馆都有那些。我要看书和买书应该去国家图书馆的哪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9-23浏览:2收藏

请介绍一下国家图书馆都有那些。我要看书和买书应该去国家图书馆的哪,第1张

国家图书馆只有一个 位于北京市 海淀区 中关村南大街33号 单纯的看书 查资料 的地方 如果想看书是个不错的选择 中文 英文原版 报纸 期刊 都有 用本人身份证就可以入馆看书咯~

如果是买书 可以选择的地方比较多 北京图书大厦(原来叫西单图书大厦) 王府井书店 海淀图书大厦 都是不错的选择 办张卡 还可以打折 要是想看外文的原版书 也有书店 在王府井 外文书店

买书和看书不是一回事儿哈~恩恩~

  苏州顾氏家族将藏书楼命名为“过云”,取过眼云烟的意思。盛时,过云楼收藏书画上千幅,同时集藏宋元旧刻、精写旧抄本、明清精刻本、碑帖印谱800余种。世有“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之称。在过去的150年间,顾氏家族六代人的命运沉浮始终与家族私藏的聚散紧紧地绑在一起。

“士可杀不可辱,我去了。”顾公硕看着顾氏家族几代人历经战火保存下来的古籍善本被造反派抄走,留下这样的字条投河自尽。半个世纪后,顾氏家族过云楼的藏书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2005年,过云楼藏书的四分之一以2300万元的价格由中国嘉德拍卖,创造了当时古籍拍卖市场的价格纪录。七年后,这批善本再次出现在2012年北京匡时春拍上,以18亿元的底价等着它们的新主人。据悉,竞拍此拍品需缴纳5000万元保证金,或创拍卖历史上最高保证金纪录。世代私藏

顾氏家族的过云楼地处苏州,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其第一代主人顾文彬(1811-1889年)为道光二十一年进士,官至浙江宁绍台道。顾文彬晚年购得古春申君庙址、明尚书吴宽复园故址等明清建筑,命子顾承主持营造,命名为过云楼,意取苏东坡言“书画于人,不过是烟云过眼而已”。时值乱世之际,江南的私人珍藏都急于转手,顾文彬收购了大量的珍贵字画,奠定了过云楼藏品的基础。顾文彬精鉴赏,富收藏,一生殚精竭虑,多方搜求,积累书画墨迹达到数百件之多,自晋唐至明清,其中有不少为传世名迹。

顾文彬之后,到了顾麒士(1865-1930年)一代。顾麒士精通书法绘画,尤其所作山水画清逸蕴藉,名重于世。他广取博采,将过云楼书画收藏充盈至千余幅之巨。至第三代传人顾鹤逸,过云楼被发扬光大。民国期间,顾鹤逸的好友,著名的目录、版本学大师傅增湘要求借阅过云楼藏书,顾鹤逸碍于情面不得不答应。傅增湘每日观书数种,晚上回去后凭记忆写下书目,编纂成《顾鹤逸藏书目》,在北大刊物上发表,顾家过云楼藏书的胜景得以昭告天下。

“顾鹤逸先生继承家族所藏,曾经拥有过这全部的古籍,临终前,他把家中所藏分为四份,分别由四个儿子继承。”与顾家交情甚好的钱庸老先生说,能完好保存至今,本身就是这批古籍所创造的+奇迹。

此次现身2012年拍卖市场的过云楼藏书本有“同胞兄弟”。由于家族原因,它们被一分为四。其中的四分之三,早在1992年的时候,就被南京图书馆收购,现如今珍藏在南京图书馆的古籍馆。而这批附拍的藏书则是由顾鹤逸的后人珍藏至2005年,被中国嘉德古籍部经理拓晓堂征集而来的。

“顾鹤逸先生出生于名门望族,家中所藏皆为重要的古籍,苏州现今著名的‘过云楼’就是顾鹤逸先人所建造。”著名古籍收藏家和研究者孟宪钧先生回忆。据说,早期顾家收藏虽是书画和古籍并举,但是对待两种藏书的态度并不一样,书画可以任人品评,而藏书楼“过云楼”则禁止外人踏入。

“所以最早我们了解苏州顾氏家族的时候,都是因为他们收藏的书画,对他们的藏书并不了解。”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国家图书馆发展研究院院长李致忠老师说。这种传统中国文士家藏秘不示人的状况直到民国时期才有所改变。

“公布藏品是当时收藏家的大忌,怕由此引起不必要的麻烦。顾麟士自己所编的《鹤逸所藏书目》、《西津所藏书画目》均属稿本,并未印行,现我们只能从傅增湘藏抄本《顾鹤逸藏书目》中可以了解顾家当时的藏书情况。”苏卅l档案馆的沈慧瑛表示。

“霾天、秽地、灯下、酒边、映摹、强借、拙工印、凡手题、徇名遗实、重画轻书、改装因失旧观、耽异误珍赝品、习惯钻营之市侩、妄摘瑕病之恶宾。”据说这十四条“宪法”一开始就被标在过云楼门楣之上,以警示子孙后代。顾文彬深知自家所藏书画的珍贵,怕自己身后这些历尽心血的书画遭遇不测,便在有生之年给子孙定下了上述书画收藏的“十四忌”。

除此之外,顾文彬还定下家规,本家族所藏书画的继承人必须是学识和休养并存的优秀子孙。

据钱庸回忆,爱子顾承的去世给顾文彬打击很大,过云楼藏品的收集也一度中断。顾文彬过世后,遗留书画及家产被拆分传予其余三位儿子,顾承一份再传其子顾麟士。顾麟士此时已逾25岁,他通过古董商掮客调协,把传于另几家的过云楼书画陆续购归、继藏,避免了拆分流散的危局。

“过云楼在顾麟士的手上不仅成为书画收藏上千幅的藏画楼,同时也成了集藏宋元旧刻、精写旧抄本、明清精刻本、碑帖印谱800余种的大型藏书楼。其中最为难得的是自清朝以来就在藏书界极负盛名的宋刻《锦绣万花谷》,曾属季振宜所藏。《锦绣万花谷》一书自清末以来在藏书界极负盛名。”苏州大学图书馆的罗凤莉谈到,“《锦绣万花谷》是一部类书,类书的史料价值主要是保存佚传古籍的一些片断。而一般说来,越早的刊本文字的错讹会越少,保存下来的佚传史籍也越准确。所以,这部宋刻《锦绣万花谷》具有很高的文献研究价值。况且即使不考虑这些具体的研究利用问题,仅仅就其文物价值而言,这样一部宋本书,也是无以估量。”

乱世沉浮

钱庸先生谈及,顾鹤逸身后有四个儿子继承了家产,其中当属是顾公雄和顾公硕最为出彩。顾家第四代时,已经是战乱时期,眼看抗日战争要打响,顾家人紧急商讨对策,书画怎么办、人怎么办、家怎么办,逃难到哪里去。经反复研究,最后决定逃到上海租界。他们先把家藏书画中最精华部分存入上海租界的银行保险库,其余部分只能仍旧藏匿在家中。他们在朱家园住所的天井里挖了一个地窖,地窖有一人多高,面积有10多平方米,把一部分不能运往上海的书画密封在白铁皮箱中,藏入地窖。

1937年8月16日,日寇投向苏州的第一颗炸弹,炸毁了朱家园顾家大厅,顾公雄、顾公硕及家人连夜逃离苏城,分别暂时避居农村,然后通过亲友帮助,辗转到了上海租界。

“苏州沦陷后,顾公雄、顾公硕在朱家园的住所被日本兵搜索了7天,顾公柔所居的西津别墅则被搜查了整整15天。”与顾家后人熟识的沈慧瑛谈到。等局势稍稍平静后,顾家人回苏州探视,发现自己的家被日寇践踏得满目疮痍,放在楼上书柜中不及带走的字画遭日寇翻箱倒柜抢掠,被搜出的字画卷轴堆积一地,而字画全被挖走;那些来不及带走沉在井里的铜器也全部不知去向。地窖虽未被日寇发现,但却已进水,变成了水窖,白铁皮箱浸润在潮气中,箱体生锈,白铁皮箱中的书画霉变,损失惨重。

前段时间给学生上课,用到了某年的高考零分作文来作为反例告诉学生(我是初中老师),考场作文一定要充满正能量,要积极,要向上,要让改卷老师认为你是一个爱生活、爱语文,并且内心坚强的社会主义好少年······

那篇作文名为《北京符号》。

虽然是被作为反例,但我不得不承认文章用800字来透彻分析北京的房价,所写之处句句在理,我内心极为佩服。只是评判标准在那里,打破不得。所以特别期盼内心想法万千的孩子们,一定要在考场上遵守规则,待打破“禁锢”之后自有属于自己的一番思想文字天地。

扯远了,下面说正事。

北京,小时候一直是心中无比神圣和无比伟大的地方,可能是儿时红歌唱多了烙下的病根儿,当即就发誓了一定要去北京上学。奈何高考不尽如人意,于是又发誓硕士一定要去北京,如果不行,为了去北京我也要再读博士。不过还好,命运的眷顾,没让我成为女博士。

那么,我的北京印象是从地下室开始的。

初到北京的头两天,学校还没有报到。我和一个到北京去学声乐的邻家妹妹住进了积水潭附近的地下室,一来是因为价格便宜,为了复习考研没出去工作,虽说妈妈给了十分充裕的经费,但我没脸乱花,毕竟24岁了经济还没有独立,不管什么原因,本就不是一件理直气壮的事;二来是邻家小妹上课的总政歌舞团就在旁边,这样她来回方便;三来是我本就喜欢且愿意体验不同的生活,撞上机会了,何不一试。

地下室一个床位40,我们要了一个房间,两张床,总共80,厕所和浴室都是公用。

走进地下室的那一刻,四周都暗了下来,低矮房顶下挂着的白炽灯摇摇晃晃,逼仄的过道迂回幽长,恐怖片的场景不过于此。我们小心翼翼的前行,但要命的是我视力不好,平时又不戴眼镜,进去之后形同盲人。

走过的房间里不时传出人声,光着膀子的男人和我们擦肩而过。空气沉闷浑浊,入鼻、入眼、入耳、入嗓后,我们用深呼吸来调整紧张的心情。

终于走到了入住的房间,迅速走进关门上锁。妹妹的情绪终于有点绷不住了:姐姐,我有点害怕。

我:没事,门锁上了,咱们小声一点说话。

表面淡定,内心害怕得要死。

房间里有一小扇窗户,窗外30公分处一堵高墙,大概最上面是加了盖封死的,看不到一丝光亮,眼前漆黑一片。只有在那30公分间快速流动的空气才能让我感受到我们与外面的世界并没有完全隔离。

我赶紧关上窗户,担心有小动物从窗外爬进来。然后检查了一遍房间,确定除了我俩以外没有其他的生物才稍稍松了口气。

可是紧张的情绪一直没能放松。洗漱上厕所我们都结伴同行,不停的聊天来掩盖内心的恐慌与落差。

晚上嘛,外出打工的人都回来了,男女老少都有。很多房间都开着门,空气里弥散的都是快餐和泡面的味道。

一一走过每个房间,假装不经意的往里看,与大多数人的眼神交汇时,我看到了两种状态:疲惫和期待。

躺在自己的床上,这两种情绪不停在脑子里回想。他们大概是忙碌了一天,收工之后接到了父母的电话,收到了孩子的安慰,或许又得到了领导的赞赏,再或是终于可以吃一顿饱饭睡一觉安稳······辛苦之后的幸福溢于言表,明天照样很辛苦,可是一切都值得期待。

曾经听人说过每个人都是散落世间的无数沙粒,幸运的能在偶尔起风时浮到表面,沐浴一下阳光、感受一下春雨,可是再来一场大风呢,他们又将去向何处?但不管怎样,至少他们享受过。而那些深埋在底层的沙粒,大风吹不起,阳光照不进,一辈子努力生活换来的还是对雨露春晖的无限渴望和无限遐想。

两天后我搬进学校,妹妹也搬离地下室和同学一起住。

(这应该会是一个矫情的部分,我尽力正常。)

作为南方姑娘,最喜欢的烟火气是从一条条狭窄的江南小巷开始的,它们疯乱滋长,随着身体一起跨过了秦岭淮河。

大四的时候第一次到北京,住在好姐妹家,闲暇之余我强烈要求去逛胡同。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俩坐了一个小时的地铁来到了京城超火的”胡同”。

“胡同”口竖起一牌坊,正中间书着四个大字——南锣鼓巷。极目远眺,也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人头攒动。然而脑子却像被闪电击中般“疼”——“人群恐惧症”发作。

可是来都来了,不走走、不拍个照怎么证明自己到此一游。

只能不情愿的主动陷入人潮。

巷子从南到北787米,只要有水泥建筑,那一定都会被商家精心的打造成商铺。也就是说,这条京城最古老的街区从头到尾都是商店。

我曾经幻想的等到黄昏薄暮,站在胡同的某个角落里看夕阳下落,看余晖散尽,看住家户升起的袅袅炊烟,看摇落在墙根晃动的斑驳树影······这是我想象中的另一个诗和远方。

可是,那时,我只能看到人,满目的人,各种长相、各种肤色、各种穿着的人。

悲伤已然逆流成河。

一年后,如约到北京求学,和同一个姐妹又去胡同,我是一个执着的女纸。不过这次的要求是:我要逛真胡同,是真胡同啊。

于是,又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们还是坐了一个小时的地铁。忐忑和期盼由心而生,又不自觉的蔓延到脸上,导致说话渐渐不利索。

这次的目的地:东四十条。

从窄小路面上堆放的自行车来看,我知道这次走对了。再从游人的数量上看,忐忑消失。

除了居民外,背着包、拿着相机的人屈指可数。

我,活蹦乱跳,跟着巷子东窜窜西跑跑。

记得一闺蜜曾告诉我,她好希望到北京哪也不去,就坐在胡同口和大爷大妈聊天,听听带有皇家气息的老京腔。那我已经帮她圆了一半的梦,听了,但是没聊。什么家长里短、什么历史现世,随口随心说说罢了,一盏茶的功夫好像就能说尽了一个世纪的旧事,几句话就能将世俗烦忧化解。

姐妹说:你看到每个大门旁边挂的那些电表了吗?

我:没在意那个。

她往不远处一指:就是这些。

我:怎么了?

她:有几个电表就说明这个小院儿里住了几户人家。

我,目瞪口呆。

顺着她指的那个门忸怩探头,一个空间狭小的院儿里拥挤分布的几道房门定格眼底。其实说它是院儿我都心虚,方圆不过十来步,公共区域仅此而已。

心里掠过一丝酸涩,能够想象这里的老房新路承载了多少人的悲喜欢颜。

又过了三年,在离开北京前独自来到胡同,我能想到的最深情的告别方式就是认认真真的再走一遍所钟爱的巷子。

那天艳阳高照、蓝天白云,我轻衫马尾、球鞋短裤,再挂一相机,简直就是游客的标配。计划里,就要用初见的心态再看看老北京。

从学校一路往南,在到达五道营的四十分钟路程里,我忆起了这三年在北京的点滴,每一次的嬉笑和羁绊就像那天的阳光一样在眼前轻轻晃动。

胡同口有几家面馆,树荫下众生百态,偷偷拍下他们的背影,往后当作念想。

独步往里,左顾右盼。

一个带拉环的红门前,两个石墩已经被岁月削去形状,我蹲下努力辨认它们身上雕刻的花纹。此时身后,布鞋与地面摩擦的声响让我回神,转身望去,一位白发老妇人提着菜篮子走近,“对不起对不起,我来扶您。”我边说边伸手,“不用,姑娘,你看你的,我自己能进去。”老妇人边说边步履蹒跚的上前去开门,不太利索的跨过门槛后,转身朝我点点头,再慢慢绕过照壁,消失在视野里。

天气炎热,很多人家都敞着大门,目光跟进去都有些杂乱,偶尔碰到的游客也都悄悄地站在门口拍照,不敢去打扰。

此时我才了然,原来大家都在寻找掩埋内心深处的老北京模样。

流连忘返间,我看到夕阳的余晖下,人影和树影在交互的光阴里蹦出的淡然和温暖。

再往里走不难发现有些地方已经出现被拆除的痕迹,这样的景象不免让人难过。干脆就在美好还没有被击垮之前先暂时离开这个地方。

第一次看到国家图书馆的照片是在人人网上,大学同学拍的。那年我大二,内心无比羡慕。

后来自己去到北京,新的生活充斥着各种声色犬马,每天都在惊喜、浮躁、不安与期待中度过。

几乎每次去国图我都是只身前往,它像一把强力的拂尘,拂走心灵的尘埃后,一甩手,留下一个撩人的眼神,下次心情不好还是会第一时间想起它。

第一次与国图接触是和朋友一起去听讲座,但是那次的地点没在国图新馆,而是在古籍馆。

讲座在文津堂举行,整个厅里百分之八十的都是苍华老人,所以偶尔的年轻人大大拉低了听课的平均年龄。从那以后,我万劫不复。

古籍馆地理位置好,对面是中南海,旁边是北海公园。前身是“国立北平图书馆”, 后更名为北京图书馆,再后来这里也就成了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

可之后的每一次讲座我都选择在新馆听,因为古籍馆离学校太远不说,交通还不方便。而新馆只需转一次,并且出了地铁口就是大门。

苏州博物馆是一家极具规模和特色的综合类博物馆,大家可以在周末和假期前来参观一番,这种带着中西合璧样式的建筑风格确实非常新颖,白墙黑瓦显得格外的清晰,下面给大家分享详细的开放时间信息。

开放时间

1、每星期二至星期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

2、每星期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3、如有需要临时闭馆,届时将告示公众

地址:

中国江苏省苏州市东北街204号

玩法路线:

如果周末来此,壹朝推荐第一天上午来此游玩,之后可以去平江路或拙政园见。

苏州博物馆周边的景区很集中,有拙政园,苏州大学,平江路,步行基本在10分钟左右

实用tips:

来苏州博物馆一定要提前预约,不然就要排长队。预约方式可以通过下载app“苏州博物馆”,在线预约。要记住,需要提前一天。

作为贝聿铭大师的最后一座亲身全程参与的建筑作品,我们都习惯的将苏州博物馆称为贝聿铭的小女儿。在此深切怀念贝老,感谢他带给我们的一座座绝美的建筑遗产,我们将永远铭记和怀念。

出入口

博物馆新馆大门为观众入口,忠王府大门为观众出口。

入场参观

苏州博物馆自2008年5月18日起向社会免费开放。为确保文物安全和参观秩序,营造馆内良好环境,本馆实行实名制分时预约参观制度。未预约的个人和团队不再提供排队入馆方式。谢谢合作!

A入馆方式

1预约参观

观众预约前请至博物馆官方网站进行实名注册,并完善您的相关信息,方可享受本馆提供的预约服务。

1)预约个人入馆通道(6人及以下)

个人请提前一到七天登录苏州博物馆官方网站、苏博官方微信公众号、苏州博物馆APP、苏州旅游总入口微信公众号或文化苏州云微信公众号进行参观预约。每张有效身份证件每天限定预约一次,单个账号最多实名预约6人(每个人的姓名和有效证件号码均需填写)。

预约成功后,请凭预约号码及有效证件在入口处接受核查,经核实后按时按序由“预约个人入馆通道”入馆。若未在预约时段正负15分钟内到馆,则视为无效,谢谢合作。若核查信息时需寄存物品,则须再次排队入馆。先寄存,后排队。

友情提醒:预约最后一个时间段的观众(15:00-15:40)务必于16:00之前入馆,16:00后将停止入馆。

2)预约团队入馆通道和绿色通道(7人及以上)

团队导游或领队请提前一到七天登录博物馆官方网站进行团队参观预约。

预约以每小时200人次为限,每天9:00—15:00为团队预约时间。

单个预约团队预约总人数下限为7人,上限为100人。

预约时须详细填写团队成员实名信息,并保证信息真实有效。入馆时领队和所有团员须人证相符。

预约成功后,凭预约号码及有效证件在入口处接受核查,经核实后按时按序由“预约团队入馆通道和绿色通道”入馆。如有大件行李物品请务必提前至博物馆观众服务中心寄存。若未在预约时段正负15分钟内到馆,则视为无效,谢谢合作。若核查信息时需寄存物品,则须再次排队入馆。先寄存,后排队。

团队入馆后须收起导游旗,关掉扩音器,严格遵守本馆相关规定。

我馆为团队提供以下预约平台:苏州博物馆官方网站。

3)特殊人群

70岁以上老人、12米以下儿童、残障人士、现役军人、荣誉献血个人、苏博会员、文博单位工作人员均可凭本人有效证件由“预约团队入馆通道和绿色通道”入馆,其中70岁以上老人、残障人士、离休干部、120米以下儿童还可有一名看护人员陪同入馆。

新闻媒体等特殊人群进馆采访,请提前联系我馆办公室(0512-67575111),进馆后需接受我馆统一管理。

B购票参观

本馆举办的特别展览将酌情实行售票参观制度,面向学生团体、高龄老人、现役军人、离休干部、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的各类优惠政策继续有效。

特别展览的售票不影响观众免费入馆参观本馆其他基本陈列。

服务指南

A导览(普通话、英语)

苏州博物馆向团队观众提供专职讲解,按照团队规模和讲解服务方式收取相应的讲解费用,现将收费细则和标准公示如下:

苏州博物馆为每批团队观众配备一名专职讲解员(中文和外文),并提供团队助手设备(发射器和接收器),以提高讲解质量与效果。

收费标准

1、全程讲解(不含特展,时间不少于1小时)

中文最低100元起收,提供一名讲解员、一台发射器、10台接收器。每多提供一台接收器多收10元,每团不超过30人。

英文最低200元起收,提供一名讲解员、一台发射器、10台接收器。每多提供一台接收器多收10元,每团不超过30人。

2、全程讲解(含一个特展,时间不少于1小时20分钟)

中文最低150元起收,提供一名讲解员、一台发射器、10台接收器。每多提供一台接收器多收10元,每团不超过30人。

英文最低250元起收,提供一名讲解员、一台发射器、10台接收器。每多提供一台接收器多收10元,每团不超过30人。

3、特展讲解(时间不少于20分钟)

中文50元,提供一名讲解员、一台发射器、10台接收器,至多20台接收器。

英文100元,提供一名讲解员、一台发射器、10台接收器,至多20台接收器。

观众使用团队助手设备需押存身份凭证,并在参观结束后领回。

观众请妥善使用和保管接收器,并在参观结束后归还设备,如有遗失和损坏须照价赔偿(接收器每台成本600元)。

如需开具发票,请联系咨询处工作人员。

参加讲解员定时义务讲解服务的观众,亦需押存身份证件或者200元押金。每人只可领取一台设备,不得代领。

4、方位导览及展览介绍

新馆大堂内设有多媒体导视屏,帮助您了解苏州博物馆的布局与特色,您还可以在大堂问讯处索取博物馆导览地图展览介绍单片,帮助您自助游览。

B影视(中文配英文字幕)

新馆地下一层影视厅每天定时为您呈现《苏州博物馆馆藏》、《太平天国忠王府》、《贝聿铭和苏州博物馆新馆》、《燕游苏博》等精彩介绍短片,帮助您加深对我馆的了解。

时间:09:15-10:15,11:00-12:00,13:15-14:15,15:15-16:15

C移动智能终端应用服务:

“苏州博物馆”APP应用软件主要为移动智能终端用户实现馆藏精品介绍、自助展厅导览、精美图库分享、各种活动预告以及观众互动等功能,软件语种为中文和英文,提供四个智能平台iphone、ipad、android和android

pad的软件版本,免费下载地址。(详情请至服务台咨询或参见宣传单页)

D无线网络服务:

新馆公共区域提供免费Wi-Fi覆盖,搜Museum-free网络,打开设备自带的浏览器,根据网页提示输入手机号码,即可获取验证码,顺利连接互联网。(详情请至服务台咨询或参见宣传单页)

E教育

我馆为您提供广泛多样的教育资源,包括讲座、活动、书籍等;配合大型节日及特展,还有特别活动推出。详情请关注教育园地板块或留意新馆大堂门口预告。部分活动需提前预约。

F餐饮

新馆茶室提供中、西式茶点。另外,紫藤园也可满足您休息、餐饮的需要。

G购物

苏州博物馆商店出售各类精美纪念品和相关文艺书籍。

H寄存

苏州博物馆观众服务中心提供行李寄存,同时提供母婴室、免费热水、免费充电、免费轮椅租赁(仅供馆内使用)和免费雨伞租赁服务(仅供馆内使用)。观众服务中心位于博物馆大门对面。

I无障碍服务

展区设有可通达新馆各楼层的电梯,西廊地下一层的厕所内设有方便残障人士的设施。

J失物招领

如有在本馆遗失或拾到物品者,请联系大堂问讯处,或致电0512-67575666。

K急救

博物馆问讯处备有急救医药箱,如有需要,可向问讯处咨询。

L停车

博物馆周边的拙政园停车场和狮子林停车场可供付费使用。

注意事项

凡衣衫不整和穿着拖鞋者(海绵、塑料、棉布等材质及无后帮)、携带宠物、携带易燃易爆、酒类液体及危险品者,谢绝入馆参观。博物馆内温度常年约为20摄氏度,请注意衣着适宜。

未经馆方允许,不得从事有偿服务活动。

不得在本馆从事讲解活动,正规旅行社团队导游为团队提供讲解,需出示有效的旅行社任务委派单。

进入博物馆请维护安静、有序的参观环境。勿高声谈笑、追逐嬉戏;勿从事与参观无关的活动;勿随地吐痰、抛弃纸屑杂物;勿在休息座椅上躺卧。

展厅和影视厅内禁止接打手机。

馆内禁止吸烟。

为保护文物,展厅内禁止饮食,禁止饮酒,新馆茶室、紫藤园为观众饮食与休闲区。

请勿携食物和饮料入馆;勿在馆内茶室、紫藤园以外的休息区用餐。

为了文物的安全,也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展厅内禁止使用闪光灯、支架类摄影器材拍照、摄像;禁止使用自拍杆拍摄;临时展览禁止拍照、摄像,所拍摄的影像资料不可作为商业用途。新闻媒体等需要特殊许可的,请事先联系苏州博物馆办公室。电话0512-67575111

临摹或写生可用铅笔、炭笔、圆珠笔、蜡笔、色粉笔,但不可使用各类水性笔和水溶性材料,请勿在展厅架设画架。进行素描时,请勿妨碍其他观众的正常参观。

苏州博物馆古籍图书馆每周二至周日9:00—16:30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每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读者持有效身份证件(包括居民身份证、港澳台同胞暂住证或通行证、外籍人士护照以及军官证、士兵证)入馆阅览

交通指南

公交车

市内公交游1路、游2路、游5路、55路、178路、202路、309路、313路、518路、529路、923路等可直接到达。

自驾车

2019年7月起,苏州博物馆周边因道路施工原因限制通行,可根据导航提示到达中转点,经苏州好行免费接驳到达苏州博物馆,请大家提前规划好交通线路,预留好时间,避免迟到。

请介绍一下国家图书馆都有那些。我要看书和买书应该去国家图书馆的哪

国家图书馆只有一个 位于北京市 海淀区 中关村南大街33号 单纯的看书 查资料 的地方 如果想看书是个不错的选择 中文 英文原版 报...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