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亲王在临终前给光绪皇帝留下了什么遗言呢?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9-23浏览:2收藏

恭亲王在临终前给光绪皇帝留下了什么遗言呢?,第1张

1898年5月29日,恭亲王奕欣病逝,终年66岁。

恭亲王奕欣虽然早已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上,但坊间到处都是他的传说。用"恭亲王遗言"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会发现数以万计的结果。这些说法有的过于惊悚,比如要心腹顺桂伺机清除慈禧太后;有的说法明显荒唐,比如要慈禧太后恪守已经形成的规矩。因此,可信度几乎为零。

其中,有两种说法,具有一定可信度。

一种说法记载于《申报》。里面说:"此次恭忠亲王抱疾之时,皇上亲临省视,询以朝中人物,谁可大用者?恭忠亲王奏称,除合肥相国积毁销骨外,京中惟荣协按禄,京外惟张制军之洞及裕军帅禄,可任艰危。皇上问:户部尚书翁同龢如何?奏称'是所谓聚九州之铁不能铸此错者'。"

另一种说法记载于胡思敬《戊戌履霜录》。里面说,恭亲王奕欣病重,光绪皇帝前去探望他。恭亲王奕欣说:"闻有广东举人主张变法,当慎重,不可轻任小人也。"

那么,这两种说法,谁更接近于真实历史呢?

我们先来分析《申报》的说法。在这种说法里,恭亲王奕欣向光绪皇帝推荐了荣禄、张之洞、裕禄3人,对翁同龢则极尽刻薄之能事。看上去有一定道理。因为荣禄很快就被晋升为协办大学士兼直隶总督。张之洞则奉调入京,进入军机处。裕禄也授任军机大臣、礼部尚书。当年10月,翁同龢被革除职务,永不叙用。

一系列的人事变动,似乎都显示光绪皇帝在忠实地执行恭亲王奕欣的政治遗言。

不过,张之洞固然早就是主政一方的封疆大吏,在朝廷里地位很高。荣禄、裕禄也作为满洲八旗里的后起之秀,正在政坛上迅速崛起。就算没有恭亲王奕欣的推荐,他们迟早会进入权力中枢,弥补恭亲王奕欣留下的位置。

至于翁同龢,他与恭亲王奕欣关系不深,但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恭亲王奕欣实在没有理由,在一份遗言中采取对翁同龢恨之入骨的态度。有人提出,恭亲王奕欣之所以痛恨翁同龢,是因为翁同龢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积极主战,却消极备战,导致清军一败涂地。这实在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翁同龢是主战派,这不假。可他作为一名户部尚书,并不承担备战的职责(那是李鸿章的事情),怎么可以将甲午战争失败的锅让翁同龢来背呢?

更何况,翁同龢被革除职务,也不是在恭亲王奕欣死之后。恭亲王奕欣死后,光绪皇帝发起了维新运动,与慈禧太后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慈禧太后发起"戊戌政变",扼杀了百日维新,之后,迁怒于翁同龢,这才将他革除职务。这与恭亲王奕欣,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所以,《申报》的说法真实性也不高。

再来看《戊戌履霜录》的说法。

《戊戌履霜录》作者叫胡思敬。胡思敬是江西人,1894年考中进士,选取为翰林院庶吉士。胡思敬是一个著述甚丰的学者,搜罗、整理了各类古籍40万卷,对于前朝和当朝典故烂熟于心。

在《戊戌履霜录》的说法里,恭亲王奕欣让光绪皇帝在广东举人主张变法时要慎重,不可轻任小人,应该说较为符合恭亲王奕欣的本意。

此前,康有为、梁启超集结603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要求变法,是为"公车上书"。对于变法,恭亲王奕欣态度不明朗。可是,当光绪皇帝喜滋滋地召集王公大臣商议变法一事时,恭亲王奕欣默然不答,他对变法的态度,已经不言自明了。

因此,恭亲王奕欣在遗言中提醒光绪皇帝在变法时慎重,是大有可能的事情。

参考资料:

《清史稿》《戊戌履霜录》《申报》等

  嘉业堂《二十四史》书箱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即:《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

  “正史”之名,始见于《隋书·经籍志》:“世有著述,皆拟班、马,以为正史。”清代乾隆皇帝钦定“二十四史”,“正史”一称即专指“二十四史”。按《四库全书》的规定,正史类“凡未经宸断者,则悉不滥登。盖正史体尊,义与经配,非悬诸令典,莫敢私增”,即未经皇帝批准,不得列入正史。

  二十四史总共3249卷,约有4000万字。它记叙的时间,从第一部《史记》记叙传说中的黄帝起,到最后一部《明史》记叙到明崇祯17年(公元1644年)止,前后历时4000多年,用统一的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二十四史的内容非常丰富,记载了历代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事迹。

  编辑本段

  二十四史的发展

  商务印书馆百衲本《二十四史》三国时期社会上已有“三史”之称。“三史”通常是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后汉书》出现后,取代了《东观汉记》,列为“三史”之一。“三史”加上《三国志》,称为“前四史”。

  历史上还有“十史”之称,它是记载三国、晋朝、宋、齐、梁、陈、北魏、北齐、北周、隋朝十个王朝的史书的合称。后来又出现了“十三代史”。“十三代史”包括了《史记》、《汉书》、《后汉书》和“十史”。

  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础上,加入《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形成了“十七史”。

  明代又增以《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合称“二十一史”。

  清朝乾隆初年,刊行《明史》,加先前各史,总名“二十二史”。后来又增加了《旧唐书》,成为“二十三史”。后来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的《旧五代史》也被列入正史,经乾隆皇帝钦定,合称“钦定二十四史”。乾隆四年至四十九年武英殿刻印的《钦定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正史最完整的一次大规模汇刻。

  1920年,柯劭忞撰《新元史》脱稿,民国十年(1921年)大总统徐世昌以《新元史》为“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二十五史”。但也有人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如果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1]

  编辑本段

  主要版本

  毛泽东点评二十四史明南京国子监刻“二十一史”(南监本)

  明万历北京国子监刻“二十一史”(北监本)

  明崇祯毛氏汲古阁刻“十七史”

  清乾隆武英殿刻“清乾隆武英殿本二十四史”

  清同治光绪间五省官书局合刻“二十四史”

  民国商务印书馆印张元济辑“百衲本二十四史”

  中华书局排印“点校本二十四史”

  “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

  编辑本段

  相关评价

  梁启超评价二十四史

  梁启超在《中国史界革命案》中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

  点校本二十四史评价

  点校本二十四史,底本选择精当,点校体例谨严,点校确当,版式设计,清晰便览。

  点校本动员了全国史学家许多学有建树的专家学者和古籍整理工作者,历时二十余年,于1978年全部出齐,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二十四史版本。

  编辑本段

  二十四史内容

  史记

  汉·司马迁著,130卷。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

  作者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大约卒于汉武帝征和三年。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汉中央政府做太史令,负责管理皇家图书和收集史料,研究天文历法。司马谈打算编写一部通史,愿望没有实现就死去了。临死的时候,嘱咐司马迁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司马迁幼年时就很刻苦,十岁开始学习当时的古文,后来跟着董仲舒、孔安国学过《公羊春秋》、《古文尚书》。汉武帝元朔三年,司马迁二十岁,满怀求知的欲望,游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到处考察古迹,采集传说。通过对历史遗迹和西汉建国前后的史实的实地调查,司马迁开阔了胸襟,增长了知识,为后来编写《史记》作了很好的准备。司马谈死后,司马迁承袭父职,做了太史令,有条件看到大量的图书文献和国家档案,这对司马迁编写《史记》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汉武帝太初元年,司马迁开始编写《史记》。天汉二年,李陵率兵随李广利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向司马迁询问对李陵的看法,于是,司马迁说,李陵投降,是因为众寡不敌,又没有救兵,责任不全在李陵身上。汉武帝认为司马迁有意替李陵庇护开脱,贬责汉武帝的爱姬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于是,把司马迁投进监狱,处以腐刑。三年后他被赦出狱,更加发奋写作《史记》。大约在征和二年,基本上完成了编撰工作。司马迁死后许多年,他的外孙杨恽才把这部五十二万多字的不朽名著公诸于世。

  《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史记》序中写道,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提到《史记》缺少十篇。三国魏张晏指出这十篇是《景帝本纪》、《武帝本纪》、《礼书》、《乐书》、《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列传》。后人大多数不同意张晏的说法,但《史记》残缺是确凿无疑的。今本《史记》也是一百三十篇,有少数篇章显然不是司马迁的手笔,汉元帝、成帝时的博士褚少孙补写过《史记》,今本《史记》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补作。《史记》取材相当广泛。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世本》、《国语》、《国策》、《秦记》、《楚汉春秋》、《诸子百家》等著作和国家的文书档案,以及实地调查获取的材料,都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重要材料来源。特别可贵的是,司马迁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地分析和选择,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由于取材广泛,修史态度严肃认真,所以,《史记》记事翔实,内容丰富。

  汉书

  东汉·班固著,100卷。

  继司马迁撰写《史记》之后,班固撰写了《汉书》。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人,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父亲班彪是一个史学家,曾作《后传》六十五篇来续补《史记》。《汉书》就是在《后传》的基础上完成的。和帝永元元年,班固随从车骑将军窦宪出击匈奴,参预谋议。后因事入狱,永元四年死在狱中。那时《汉书》还有八表和《天文志》没有写成,汉和帝叫班固的妹妹班昭补作,马续协助班昭作了《天文志》。班昭是“二十四史”中绝无仅有的女作者。

  《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它的记事始于汉高帝刘邦元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

  《汉书》的体例与《史记》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史记》是一部通史,《汉书》则是一部断代史。《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一律编入传。这些变化,被后来的一些史书沿袭下来。

  《汉书》记载的时代与《史记》有交叉,汉武帝中期以前的西汉历史,两书都有记述。这一部分,《汉书》常常移用《史记》。但由于作者思想境界的差异和材料取舍标准不尽相同,移用时也有增删改易。

  《汉书》新增加了《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刑法志》第一次系统地叙述了法律制度的沿革和一些具体的律令规定。《地理志》记录了当时的郡国行政区划、历史沿革和户口数字,有关各地物产、经济发展状况、民情风俗的记载更加引人注目。《艺文志》考证了各种学术别派的源流,记录了存世的书籍,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图书目录。《食货志》是由《平准书》演变来的,但内容更加丰富了。它有上下两卷,上卷谈“食”,即农业经济状况;下卷论“货”,即商业和货币的情况,是当时的经济专篇。

  《汉书》八表中有一篇《古今人表》,从太昊帝记到吴广,有“古”而无“今”,因此引起了后人的讥责。后人非常推崇《汉书》的《百官公卿表》,这篇表首先讲述了秦汉分官设职的情况,各种官职的权限和俸禄的数量,然后用分为十四级、三十四官格的简表,记录汉代公卿大臣的升降迁免,详细的展现了当时的官僚制度和官僚的变迁。

  从思想内容来看,《汉书》不如《史记》。班固曾批评司马迁“论是非颇谬于圣人”。这集中反映了两人的思想分歧。所谓“圣人”,就是孔子。司马迁不完全以孔子思想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正是值得肯定的。而班固的见识却不及司马迁。从司马迁到班固的这一变化,反映了东汉时期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已在史学领域立稳了脚根。

  后汉书

  南朝宋·范晔著,120卷。

  《后汉书》九十卷,南朝宋范晔撰。范晔字蔚宗,顺阳人。出身于一个世族家庭。他的祖父范宁曾任晋豫章太守,著《谷梁集解》一书。《十三经注疏》中的《谷梁传注疏》就是以《谷梁集解》为基础写成的。他的父亲范泰官拜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是宋武帝刘裕的得力助手。他博览群书、潜心著述,作《古今善言》二十四篇。所以范晔有很深的家学渊源,一直以名门之后自居,生性孤傲,不拘小节,仕宦不甘居人后,著述也不甘居人后。以此成名,也以此丧身。

  元嘉九年,范晔在为彭城太妃治丧期间,行为失检得罪了司徒刘义康,被贬为宣城太守,范晔郁郁不得志,就借助修史来寄托他的志向,开始写作《后汉书》。元嘉二十二年,当他完成了本纪、列传的写作,同时又和谢俨共同完成《礼乐志》、《舆服志》、《五行志》、《天文志》、《州郡志》等五志的时候,有人告发他参与了刘义康的篡位阴谋,因此下狱而死。谢俨怕受牵连,毁掉了手中的志稿,使《后汉书》只有纪传部分流传了下来。

  在范晔《后汉书》之前,已问世的有关东汉历史的重要著作不下十部,范晔以《东观汉记》为基本史料依据,以华峤书为主要蓝本,吸取其他各家书的长处,删繁补缺,整齐故事,超越众家,后来居上。所以到了唐代,范晔《后汉书》取代《东观汉记》,与《史记》、《汉书》并称“三史“,盛行于世。而诸家《后汉书》,除袁宏《后汉纪》外,都相继散亡。于是范晔《后汉书》成为我们现在研究东汉历史的最基本的依据。范晔《后汉书》的记述,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一百九十五年的历史。

  三国志

  西晋·陈寿著,65卷。

  《三国志》,六十五卷,包括《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时期的历史。作者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生于汉后主刘禅建兴十一年(233年),死于晋惠帝元康七年(297年)。他在蜀汉做过官,三十岁时,蜀汉政权灭亡,入晋后做过晋平令、著作郎。陈寿写《三国志》以前,已出现一些有关魏、吴的史作,如王沈的《魏书》,鱼豢(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等。《三国志》中的《魏书》、《吴书》,主要取材于这些史书。蜀政权没有设置史官,无专人负责搜集材料,编写蜀史。《蜀书》的材料是由陈寿采集和编次的。陈寿写书的时代靠近三国,可资利用的他人成果并不多,加上他是私人著述,没有条件获得大量的文献档案。我们阅读《三国志》时,就会发现陈寿有史料不足的困难,内容显得不够充实。陈寿没有编写志。我们要了解三国时代的典章制度,只好借助于《晋书》。《三国志》善于叙事,文笔简洁,剪裁得当,当时就受到赞许。与陈寿同时的夏侯湛写作《魏书》,看到《三国志》,认为没有另写新史的必要,就毁弃了自己的著作。后人更是推崇备至,认为在记载三国历史的史书中,独有陈寿可以同《史记》、《汉书》相媲美,可惜的就是内容太少。因此,其他各家的三国史相继泯灭无闻,只有《三国志》一直流传到现在。

  晋书

  唐·房玄龄等著,130卷。

  《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记载了从司马懿开始到晋恭帝元熙二年为止,包括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并用“载记”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

  唐太宗是一位有所作为的君主,他非常重视史书的撰修工作,而在唐太宗以前,有关晋代的史料,没有一家令人满意的。唐太宗在修晋书诏中对各家史著逐一进行了批评。撰写一部系统、完整、旨趣较高的晋史,是唐太宗的一大心愿。贞观二十年他下诏让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担任监修,组织编写《晋书》。

  众人撰写《晋书》,从受命到成书,仅历时两三年。成书时间之所以较短,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晋书》由于有政府作后盾,人力、物力、财力和图书档案资料都有保证,这些条件,是私人修史无法比拟的。二是有多种晋史著述可供参考。由于有蓝本作为依据,成书自然较为容易。

  《晋书》在取材方面,不十分注意史料的甄别取舍,喜欢采用小说笔记里的奇闻轶事,《搜神录》、《幽明录》中一些荒诞不经之谈也加以收录,有损于它的史料价值。另外,书中有记事前后矛盾和疏漏遗脱的地方。《晋书》的执笔人,大多数擅长诗词文赋,撰史过程中,有片面追求词藻华丽的倾向。因此,后人批评它“竞为绮艳,不求笃实”。这也是《晋书》的缺点之一。

  宋书

  南朝梁·沈约著,100卷。

  《宋书》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著,记述南朝刘宋王朝自刘裕建基至刘准首尾六十年的史实,为沈约所撰。全书一百卷,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作者根据何承天、徐爱等所著宋史旧本,旁采注纪,撰续成书。

  纪传部分成于南齐永明六年,诸志当成于隆昌元年之后。全书以资料繁富而著称于史林,为研究刘宋一代历史的基本史料。

  各志工程巨大,内容详备,篇幅几占全书之半。志前有《志序》,详述前代修志情况,并上溯各志所记制度源流,可为考补前史缺志之助。《州郡志》记三国以来地理沿革并及东晋以来侨州郡县情况,有补于史事考证。《律历志》全载景初、元嘉、大明三历文字,为历法学的珍贵资料。

  《乐志》记叙汉魏及两晋乐府情况,乐府诗章有分类开录,并保存有汉魏以来大量乐府诗篇及乐舞文辞,其中“古辞”多为汉代遗篇,是研究乐府及诗史的重要文献。纪传叙事详密,列目入载二百三十余人。纪传中收录的大量诏令、奏疏、书札及文章,虽冗长,但有多方面的史料价值。

  《宋书》的作者沈约,是南朝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声律学家,字休文,吴兴武康人。父沈璞,刘宋时为淮南太守,元嘉末年于皇族争权夺位之乱中被害,沈约时年十三岁。少年时代,沈约横遭家难,潜窜流寓,家境孤贫。他笃志好学,读书昼夜不倦,遂博通群籍,善属诗文。天监十二年卒,年七十三岁,谥曰“隐”,后世亦称“隐侯”。

  南齐书

  南朝梁·萧子显著,59卷。

  《南齐书》记述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原名《齐书》,至宋代为区别于李百药所著《北齐书》,改称为《南齐书》,撰著者为萧子显。

  萧子显,字景阳,南朝历史学家、文学家。出身皇族,萧子显博学多识,长于写作,又是自齐入梁的贵族人物,对南齐许多史事、王室情况是熟悉的或是亲自经历过的,加之梁朝取代南齐,未经重大战乱,许多图书文籍得以保存,都为萧子显撰著史书提供了有利条件。

  《南齐书》现存五十九卷,其中帝纪八卷,志十一卷,列传四十卷。所缺一卷为《自序》。

  梁书

  唐·姚思廉著,56卷。

  《梁书》记载自梁武帝萧衍建国至梁敬帝萧方智亡国共五十六年间的历史,是姚察及其子姚思廉两代人辛勤撰写完成的。

  姚察,字伯审,吴兴武康人,南朝历史学家。历经梁、陈、隋三朝,于陈朝任秘书监、领大著作、吏部尚书等职,于隋朝任秘书丞。入隋后于文帝开皇九年又受命编撰梁、陈两代历史,未竟而卒。临终时遗命,嘱其子姚思廉继续完成撰史工作。

  姚思廉,字简之,姚思廉在撰史工作中,充分利用了其父已完成的史著旧稿。自贞观三年至贞观十年,历时七年最终完成了《梁书》与《陈书》的撰写工作。

  姚察及姚思廉父子虽为史学家,但都有较深厚的文字素养,于史文撰著方面,文字简洁朴素,力戒追求辞藻的华丽与浮泛,继承了司马迁及班固的文风与笔法,在南朝诸史中是难能可贵的。

  陈书

  唐·姚思廉著,36卷。

  《陈书》是南朝陈的纪传体断代史著作,记载了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被隋文帝灭国首尾三十三年间的史事,由姚察及其子姚思廉两代人撰写的。姚察,字伯审,吴兴武康人,姚思廉,字简之,陈亡后,迁家关中,为万安人。两人事迹已于本书《梁书》前言中作了介绍,可以参阅。

  《陈书》中的帝纪六卷,列传三十卷,共三十六卷,无表志。

  陈朝封建政权只存在了三十三年,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没有特别的建树,或许与此有关。《陈书》内容比不上《梁书》那样充实,本纪和列传都过于简略。

  魏书

  北齐·魏收著,130卷。

  《魏书》,一百二十四卷,其中本纪十二卷,列传九十二卷,志二十卷。因有些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或上、中、下三卷,实共一百三十卷。北齐魏收撰。

  鲜卑族是我国古代东北大兴安岭东麓一个古老的民族。公元一世纪末,随着匈奴帝国的解体,鲜卑族逐渐向西迁徙,成为大漠一个强大的民族集团,公元三世纪初,鲜卑拓跋部首领猗卢在塞北建立了代国,公元376年,代政权被氐族建立的前秦消灭。公元386年,拓跋鲜卑各部复拥拓跋珪为代王,重建政权。拓跋珪解散了拓跋鲜卑原有的部落组织,定居农耕,迁都平城,于公元398年改称魏,史称北魏。由于吸收先进的汉族文化,北魏国力日益强盛,终于在公元439年统一中国北方,结束了十六国时期的动荡局面。公元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改姓元氏,推行了一系列汉化改革措施。到宣武帝元恪时,北魏达到鼎盛时期,在西边夺取汉中,进窥巴蜀,在东边巩固了洛阳周边的防御,并与梁朝争夺淮南,但不久就由于政治腐败和人民的反抗而崩溃,分为东魏和西魏两个对峙的政权。《魏书》记载了鲜卑拓跋部早期至公元550年东魏被北齐取代这一阶段的历史。

  拓跋时就曾命令邓渊撰《代记》十卷,按年月编次本朝史事。太武帝拓跋焘神嘉二年,诏撰《国记》,由崔浩定为编年体,成书三十卷。

  《魏书》在流传过程中亡佚甚多,本纪缺二卷,列传缺二十二卷,此外又有三卷残缺不全,分别由后人取其它史书补足。

  魏收,北齐钜鹿下曲阳人,字伯起,小字佛助。他机警能文,与温子升、邢子才号称三才子,但生性轻薄,人称“惊蛱蝶”。他奉命著《魏书》时曾声称:“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则使入地。”书成之后,众口喧嚷,指为“秽史”,魏收三易其稿,方成定本。

  北齐书

  唐·李百药著,50卷。

  北魏末年,北方六镇发生声势浩大的反叛浪潮,后出身于怀朔镇低级武官的高欢获得了对二十余万鲜卑人的领导权,控制了北魏朝政。公元534年,高欢所立的孝武帝元修被逼西奔长安,高欢于是另立孝静帝元善见,迁都邺城,史称东魏。公元550年,高欢之子高洋废孝静帝自立,建立北齐。东魏、北齐统治区域南至长江,与梁、陈两朝先后对峙,西边在今山西、河南、湖北,与西魏、北周分界。公元577年,北齐被北周吞并。

  《北齐书》本名《齐书》,宋时才加一“北”字而成今名。它虽以记载北齐历史为主,但实际上记述了从高欢起兵到北齐灭亡前后约八十年的历史,集中反映了东魏、北齐王朝的盛衰兴亡。

  李百药(公元565--648年),字重规,定州安平(今河北安平)人,出身仕宦之家。李百药从小好学,博览经史著作,隋初曾任太子舍人,袭父爵为安平公。贞观二十二年卒,享年八十四岁。

  北齐政权中,皇族内部叔侄、兄弟相互残杀,使这个二十年的短命王朝换了六个皇帝。《北齐书》对封建统治者之间的权势争夺有较多的叙述。《北齐书》在流传过程中残缺严重,现在只有十七卷保持原貌,其他都是后人用《北史》等著作增补,这使《北齐书》的价值大大降低。

  周书

  唐·令狐德棻等著,50卷。

  《周书》,五十三卷,其中本纪八卷,列传四十二卷。唐令孤德主编,参加编写的有岑文本和崔仁师。

  北魏末年,政治动荡,乱事遍起。出身于北魏北方六镇中武川镇的宇文泰,率领一批以武川镇人为主的鲜卑族军队,联合关陇地区的汉人豪族武装,建立起西魏政权。后宇文泰的第三子宇文觉在公元557年代魏建周,史称北周。西魏、北周这两个前后相续的政权,统治区域大致包括今天陕西、宁夏、甘肃和四川的大部,山西西南部、湖北西部及河南西部。与东边的东魏、北齐和江南的梁、陈成鼎足之势。公元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中国北方。公元581年,杨坚代周,建立隋朝。

  《周书》虽以“周”题名,但实际上记述了从公元534年东、西魏分裂到杨坚代周为止四十八年的西魏、北周的历史。

  《周书》由于根据的资料贫乏,再加上它所记载的人物多是本朝显官的祖先,因而显得单薄而不尽合事实。但它基本上反映了宇文政权的建立,建立后三个封建政权之间的战争,以及宇文政权上层集团内部斗争的情况,是研究和了解西魏、北周历史最基本、最原始的一部史书。

  隋书

  唐·魏征等著,85卷。

  《隋书》共八十五卷,其中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志三十卷。本书由多人共同编撰,分为两阶段成书,从草创到全部修完共历时三十五年。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令狐德提出修梁、陈、北齐、北周、隋等五朝史的建议。次年,唐朝廷命史臣编修,但数年过后,仍未成书。贞观三年(公元629年),重修五朝史,由魏征“总知其务”,并主编《隋书》。《隋书》的作者都是饱学之士,具有很高的修史水平。

  《隋书》是现存最早的隋史专著,也是《二十五史》中修史水平较高的史籍之一。

  首先,它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下令修隋史的唐太宗亲历了灭隋的战争,在执政之后,他经常谈论隋朝灭亡的教训,明确提出“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的看法。汲取历史教训,以史为鉴就成了修隋史的指导思想。其次,《隋书》弘扬秉笔直书的优良史学传统,品评人物较少阿附隐讳。主编魏征刚正不阿,他主持编写的纪传,较少曲笔,不为尊者讳。如隋文帝之“刻薄”专断,“不悦诗书”,“暗于大道”,隋炀帝矫情饰貌,“锄诛骨肉,屠剿忠良”等情况,都照实写来,了无隐讳。再次,《隋书》保存了大量政治、经济以及科技文化资料。其中十志记载梁、陈、北齐、北周和隋五朝的典章制度,有些部分甚至追溯到汉魏。

  南史

1 有关奉献的文言文有哪些

张孝基仁爱

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甚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甚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颇驯谨,无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陈实与“梁上君子”

陈实,东汉人也,为人仁爱,时岁饥民馁,有盗夜入其室,栖于梁上。实阴见之,乃起整衣,呼儿孙起,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成性,遂至于斯。”儿孙曰:“孰也?”实指梁上盗曰:“梁上君子者是也。”盗大惊,自投于地,叩头归罪。实徐谕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省己为善。”实知其贫,乃令人与之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者。

邓攸弃儿保侄

邓攸,晋人也,有弟早亡,惟有一儿,曰遗民。时值动乱,胡人入侵京师,掠牛马。邓攸挈妻子亡。食尽,贼又迫,谓妻曰:“吾弟早亡,但有遗民,今担两儿,尽死。莫若弃己儿,怀遗民走。”妻涕如雨。攸慰之曰:“毋哭,吾辈尚壮,日后当有儿。”妻从之。

2 孟子的文言文与奉献有关的名句

《孟子》中的名言名句

古文名句: 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古文名句: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古文名句: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古文名句: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

古文名句: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古文名句: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古文名句: 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孟子》

更多古文名句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3 关于奉献的古诗文名句有什么

应该让别人的生活因为有了你的生存而更加美好 --茨巴尔 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鲁迅 小草,有时站在大山的头上,默默地,从不炫耀它自己。

光明的中国,让我的生命为你燃烧吧。 人的一生,贡献所作所为的意义和价值,比人们的预料更多地取决于心灵的生活。

肥皂一经使用,便会逐渐溶化,甚至消失殆尽,但在这之间,却能使被洗物尽涤肮。 月儿把她的光明遍照在天上,却留着她的黑斑给它自己。

历史把那些为了广大的目标而工作,因而使自己变得高尚的人看作是伟大的人。 贝壳虽然死了,却把它的美丽留给了整个世界。

尽力做好一件事,实乃人生之首务。 应该让别人的生活因为有了你的生存而更加美好。

人并非为获取而给予;给予本身即是无与伦比的欢乐。 好自夸的人没本事,有本事的人不自夸。

德行善举是惟一不败的投资。 给予比接受更快乐。

我要做的只是以我微薄的绵力来为真理和正义服务。 对人来说,最大的欢乐,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

你若要为你的意义而欢喜,就必须给这个世界以意义。 我觉得,只有人类在由衷的感谢下生出的报效之心,才是地球上最美好的东西。

夜把花悄悄地开放了,却让白日去领受谢词。 凡可以献上我的全身的事,决不献上一只手。

船锚是不怕埋没自己的。当人们看不见它的时候,正是它在为人类服务的时候。

我被一条牢不可断的索链拴住在自己的国土上,我宁愿要我们的贫穷的、暗淡的世 我知道一件事,你们当中惟一真正快乐的,是那些没法去服务人群。 但令身未死,随力报乾坤。

真正高宏之人,必能造福于人类。 如果人仅仅为自己劳动,也许他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智者,卓越的诗人。

快乐是一种香水,无法倒在别人身上,而自己却不沾上一些。 我们的报酬取决于我们所做出的贡献。

给予的最需要的方面不在物质财富范围内,它存在于人性特有的领域。 像蜡烛为人照明那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忠诚而踏实地为人类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

个人必须带着其余的人一起走向完美,不断地尽其所能来扩大和增加朝这方面迈进 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 只有努力去减少别人的苦难,你才会快活。

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 竭力履行你的义务,你应该就会知道,你到底有多大价值。

生命的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 点燃了的火炬不是为了火炬本身,就像我们的美德应该超过自己照亮别人。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因为它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是学者是有国界的,他永远属于他的祖国。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人需要有一颗牺牲自己私利的心。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青山埋白骨,绿水吊忠魂。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我头。

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穷人。 人要随时随地利用所有的方法,使用各种手段,在有生之日,尽力为善。

我们能尽情享受的,只是施与的快乐。 不是每一个都要站在第一线上的,各人应该做自己份内的工作。

>剜心也不变,砍首也不变!只愿锦绣的山河,还我锦绣的面! 世间最庄严的问题是:我能做什么好事? 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报酬。 我是世界的公民,应为人类而生。

上天赋予的生命,就是要为人类的繁荣、和平和幸福而奉献。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有取有舍的人多么幸福,寡情的守财奴才是不幸。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只有人类精神能够蔑视一切限制,想信它的最后成功,将它的探照灯照向黑暗的远方 利己的人最先灭亡。

壮士临阵决死哪管些许伤痕,向千年老魔作战,为百代新风斗争。慷慨掷此身。

我是春蚕,吃了桑叶就要吐丝,哪怕放在锅里煮,死了丝还不断 掷我们的头颅,奠筑自由的金字塔,洒我们的鲜血,染成红旗,万载飘扬。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诸葛亮 生命的用途并不在长短而在我们怎样利用它。许多人活的日子并不多,却活了很长 真正的学者真正了不起的地方,是暗暗做了许多伟大的工作而生前并不因此出名。

我们的生命是天赋的,我们惟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 一个丰富的天性,如果不拿自己来喂养饥肠辘辘的别人,自己也就要枯萎了。

如果一个人仅仅想到自己,那么他一生里,伤心的事情一定比快乐的事情来得多。 如果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你一生中留给人们的都是些美好的东西 ---- 鲜花,思想,以及对你的非常美好的回忆 ---- 那你的生活将会轻松而愉快。

4 初中古诗词古文默写总汇具有艺术气质和浪漫情怀的诗人,总是与酒

1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与张九龄《望月怀远》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写悲痛怅惘之情的句子是__ __, 3《水调歌头》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_____,_______ 4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宋代的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也道出类似的生死观: , 5、由“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这副对联,你一定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千古名句 , 6、《饮酒》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 , 7、《行路难》中表现诗人不怕困难,充满信心,有远大抱负和坚定信念的名句是: ,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忧国忧民博大宽广胸襟的诗句是: , 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 , 10、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 , 1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事物发展规律深刻哲理的诗句是 , 12《赤壁》一诗中作者抒发感慨的诗句是 , 13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表现诗人舍己为人、至死不渝的句子是: , 14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际流”意境相似的句子是 , 1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对在离乱中遭受苦难的人民深表同情的句子是: 16《与朱元思书》中写富春江水流之急的句子是 , 17在商品经济的今天,许许多多的科学家能够甘于寂寞,致力科研,这正如古人所言:“ , ”表现他们高洁的志趣和人格的坚持(用《五柳先生传》中的两句话来填写) 18“读书只领会要旨,不必在字句上下功夫是成语:________________的原意,原句出自于陶渊明《五柳先生传》_________________,_ _ 19人们经常引用《醉翁亭记》中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也比喻别有用心 20 《醉翁亭记》中描述山间四时景色之变化时,运用了成语“水落石出“,请写出其原句: , , , ,山间之四时也 21赠别诗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相当的比率不少诗句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诵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通过“ , ”来表达对友人的深挚感情;王勃更是乐观,他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用“ , ”寄语远方朋友,表明只要心心相印,哪怕距离遥远,也会觉得近在咫尺 22《马说》中写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___ _____,___ ______ 23“儿行千里母担忧”“养儿方知父母恩” 是有关母亲的俗语、格言,你还知道哪些,请写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对在离乱中遭受苦难的人民深表同情的句子是: ____ 25《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 , 27 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体现诗人观察景物之精细,令人赞叹的两诗句是 , 28 《相见欢》中描写庭院中的清幽景色的句子是 , 30李商隐的《无题》中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诗句是: , 31李白也有最具忧愁、苦闷之意的名句,在《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是:“ , ” 3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出自 (作者)的作品 33做人切勿患得患失,而应乐观旷达,就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所说的那样( ) 34《爱莲说》中最能体现莲花洁身自好的诗句是( ) 35《送元二使安西》中直接表现对朋友真挚感情的诗句是( ) 36纵观古今中外,凡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士,他们在成功与挫折面前始终保持着( )的良好心态(用《岳阳楼记》中的句子填空) 38古代有不少写“雪”的诗篇,请写出两句含“雪”的句子( ) 39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表达美好祝愿的语句是( ) 40《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名句是( ) 4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语句是( ) 42《送元二使安西》中描写送别环境的句子是( ) 4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出普天下离人心愿的句子是( ) 44《天净沙-秋思》中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 45《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天景象的一句是( ) 46《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 ) 47《岳阳楼记》中与“进亦忧,退亦忧”相照应的一句是( ) 48《五柳先生传》中表达作者对读书态度的独到见解的诗句是( ),黔娄妻子的那句话( )在作者( )的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49《小石潭记》中描写游鱼的句子是( ) 51《与朱元思书》中写小鸟的叫声的句子是( ) 52《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同情老百姓,写出了社会动荡最苦是百姓的诗句是( ) 53、李煜曾有诗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写出了忧愁的繁多、绵延,化无形为有形,形象生动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与这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 54、《登飞来峰》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同样意境的语句是 55、《过零丁洋》中体现。

5 求魏征正面上谏唐太宗的文言文与分析要正面上谏,不是婉转的

谏太宗十思疏 〔唐〕魏征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1〕;欲流之远者〔2〕,必浚其泉源〔3〕;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4〕,居域中之大〔5〕,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6〕,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7〕,承天景命〔8〕,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9〕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10〕,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11〕竭诚,则吴越〔12〕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13〕虽董之以严刑〔14〕,振之以威怒〔15〕,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复舟,所宜深慎 奔车朽索,其可忽呼?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16〕,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17〕;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18〕;乐盘游〔19〕,则思三驱以为度〔20〕;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21〕;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22〕;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此九德〔23〕简能而任之〔24〕,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25〕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26〕 ——选自中华书局标点本《旧唐书·魏征传》 注释 〔1〕固:使……稳固 〔2〕远:使……流得远 〔3〕浚:疏通,深挖 〔4〕当:主持,掌握 〔5〕居域中之大:占据天地间的一大《老子》上篇:“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域中,天地间 〔6〕以:用,行 〔7〕凡百:所有的 〔8〕景:大 〔9〕克:能够盖: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 〔10〕盖:承接上文,表示推断原因殷:深 〔11〕傲物:看不起别人物:这里指自己以外的人 〔12〕吴越:吴国和越国 〔13〕行路:路人 〔14〕董:督责,监督 〔15〕振:同“震”,威吓 〔16〕作:兴作,建筑指兴建宫室之类 〔17〕谦冲:谦虚自牧:自我修养 〔18〕下:居于……之下 〔19〕盘游:打猎游乐 〔20〕三驱:一年打猎三次《礼·王制》:“天子诸侯无事,则岁三田(猎)” 〔21〕敬:慎 〔22〕黜:排斥 〔23〕宏:使……光大兹:此九德:指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 〔21〕简:选拔 〔25〕信者:诚信的人 〔26〕百司:百官 唐太宗即位初期,因隋鉴不远,故能励精图治随着功业日隆,生活渐加奢靡,“喜闻顺旨之说”,“不悦逆耳之言”魏征以此为忧,多次上疏切谏,本文是其中的一篇全文围绕“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主旨,规劝唐太宗在政治上要慎始敬终,虚心纳下,赏罚公正;用人时要知人善任,简能择善;生活上要崇尚节俭,不轻用民力这些主张虽以巩固李唐王朝为出发点,但客观上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有利于初唐的强盛本文以“思”为线索,将所要论述的问题联缀成文,文理清晰,结构缜密并运用比喻、排比和对仗的修辞手法,说理透彻,音韵铿锵,气势充沛,是一篇很好的论说文 译文: 我听说过,要求树木生长,就一定要加固它的根本;想要河水流得长远,就一定要疏通它的源头;想使国家安定,就一定要积聚自己的道德仁义水源不深却希望水流得长远,根不牢固却要求树木生长,道德不深厚却想使国家安定,我虽然十分愚笨,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着帝王的大权重任,处于天地间至尊的地位,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到危难,戒除奢侈而厉行节俭,这也就象砍断树根却要树木长得茂盛,堵塞泉源却希望流水长远一样啊! 凡是古代的君主,承受上天的大命,开始做得好的确实很多,但是能够坚持到底的却很少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就困难吗?大概是他们在忧患深重的时候,必然竭尽诚意对待下属,一旦得志,便放纵情欲,傲视他人竭尽诚意,那么即使象吴、越那样敌对的国家也能结为一个整体;傲视他人,那么骨肉至亲也会疏远得象过路人一样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恫吓人们,结果只能使人们图求苟且以免于刑罚,却不会怀念国君的恩德,表面上态度恭敬,可是心里并不服气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百姓象水一样,可以载船,也可以翻船,这是应该特别谨慎的 用腐烂的绳索驾驭疾驰的马车,这能轻视吗?身为君臣,果真能够做到:见了想要得到的东西,就想到知足以警戒自己;将要大兴土木,就想到要适可而止以使百姓安宁;考虑到帝位高随时会有危险,就想到要谦虚,并且加强自我修养;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江海是居于百川的下游;喜欢打猎游乐,就想到每年三次的限度;担心意志懈怠,就想到做事要始终谨慎;忧虑会受蒙蔽,就想到虚心接纳下属的意见;害怕谗佞奸邪,就想到端正自身以斥退邪恶小人;加恩于人时,就想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赏赐不当;施行刑罚时,就想到不要因为正在发怒而滥施刑罚完全做到上述十个方面,扩大九德的修养,一定会得到很多补益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选择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么,聪明的人就会竭。

6 《说文解字》对汉字的贡献如题,分纲为佳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许慎著,成于安帝建光元年(121年)原书十四篇,叙目一篇,正文以小篆为主,收9353字,又古文、籀文等异体同文1163字,解释十三万余字此书在流传中叠经窜乱,今本与原书颇有出入本书首创部首编排法,为后世字书所沿用本书对古文字、古文献和古史的研究贡献极大在清代研究《说文》成为专门学问,给它作注的就有数十家 许慎生于约公元54年,卒于约公元149年,故居召陵区姬石乡许庄村东汉时称万岁里,当时属于汝南郡召陵县,所以,《后汉书·儒林传》上说:“许慎,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人也” 最早、影响最大的字典 《说之解字》又简称《说文》,作者是东汉许慎此书作于和帝永元二年(100 年),历时21年,直到安帝建光二年(121年)才告完成许慎在病中遣其子许冲将此 书献给皇帝 《说文》旧称字书,按今天观点看,它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 义、辨识声读的字典同时,它创立了汉民族风格的语言学——文献语言学,《说文》 就是文献语言学的莫基之作《说文》成书不久,就被当世学者所重视 如:郑玄注三礼,应劭、晋灼注《汉书》,都曾援引《说文》以证字义《说文》 对传统语言学的形成和发展有巨大影响,后世所说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字,大体不出 《说文》所涉及的范围,而《说文》本身则形成一个专门学科《说文》完整而系统地 保存了小篆和部分籀文,是我们认识更古文字——甲骨文和金文的桥梁;《说文》的训 解更是我们今天注释古书、整理古籍的重要依据所以《说文》在今天仍有巨大的学术 价值和应用价值 《说文》这样一部巨著,是在经学斗争中产生的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争是汉代 学术思想领域中最重要的一场论争秦以前的典籍都是用六国时文字写的,汉代称六国 文字为“古文”,用古文书写的经书称为古文经秦始皇出于愚民政策的需要,把这些 用古文字写成的《诗》《书》等典籍付之一炬西汉初年,一些老年儒生凭记忆把五经 口授给弟子,弟子用隶书记下来隶书是汉代通行的文字,称“今文”,用今文书写的 经书,称今文经后来陆续发现用古文字写的经书 这样在汉代经学家中就分成了今文经学家和古文经学家 两派的区别不只是表现为所依据的经学版本和文字不同,更主要的表现为怎样使经 学为封建统治服务上今文经学家喜欢对经书作牵强附会的解释和宣扬迷信的谶纬之学; 古文经学家则强调读懂经典,真正理解儒学精髓,为此侧重名物训诂,重视语言事 实,比较简明质朴许慎属于古文经学派,他编著《说文》是要以语言文字为武器,扩 大古文经学在政治上和学术上的影响 《说文》全书共收单字9353个,另有重文(异体字)1163个,附在正字之末,把 9353个字分别归在540个部首之中 《说文》一书的突出贡献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 1建立部首是许慎的重大创造之一汉字是凭借形体来表示意义的,因此,对汉 字义符加以分析,把所有汉字都按所属义符加以归类,这是汉字学家的工作,这项工作, 由许慎最先完成了《说文》一共分540部,除了个别部首还可以合并与调整外,从总 体上说都是合理的,都符合造字意图许慎在安排540部的次序上煞费苦心,把形体相 近或相似的排在一起,这等于把540部又分成若干大类,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 义符,更正确地理解字义 每部所属的字的排列也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依据以类相从的原则具体说来有三 种情况:其一,词义相近的字排在一起;其二,词义属于积极的排在前边,属于消极的 排在后边;其三,专有名词排在前边,普通名词排在后边 许慎创造的540部首和一部之中各个字的排列方法,都是从文字学角度出发的,这 种排列方法更能体现部首与部首、字与字之间的意义联系,这与后世从检字法角度的分 部和按笔画多少分类迥然不同 2训释本义许慎之前的经学家为经典作注,都是随文而释,所注释的字(词) 义,基本上是这个字在一定语言环境中的具体意义和灵活意义许慎在《说文》中紧紧 抓住字的本义,并且只讲本义(由于历史的局限,个别字的本义讲得不对),这无疑等 于抓住了词义的核心问题,因为一切引申义、比喻义等都是以本义为出发点的,掌握了 本义,就能够以简驭繁,可以推知引申意义,解决一系列有关词义的问题 此外,许慎在训释本义时,常常增加描写和叙述的语言,使读者加深对本义的理解, 扩大读者的知识面,丰富本义的内涵和外延 3对汉字形音义三方面分析许慎在每个字下,首先训释词义,然后对字形构造 进行分析,如果是形声字,在分析字形时就指示了读音,如果是非形声字,则常常用读 若、读与某同等方式指示读音汉字是属于表义系统文字,是由最初的图画文字演变而 来的,这样通过字形分析来确定、证实字义完全符合汉民族语言文字的一般规律而语 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文字不过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许慎深知“音义相依”、“义傅于 音”的原则,所以在《说文》中非常重视音义关系,常常以声音线索来说明字义的由来, 这为后世训诂学者提供了因声求义的原则 4以六书分析汉字在许慎。

恭亲王在临终前给光绪皇帝留下了什么遗言呢?

1898年5月29日,恭亲王奕欣病逝,终年66岁。恭亲王奕欣虽然早已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上,但坊间到处都是他的传说。用"恭亲王遗言"为关键词进行...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