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晓童是哪里人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5收藏

晋晓童是哪里人,第1张

晋晓童

晋晓瞳,男,字亚平,1963年生,禹州市神_镇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副会长,第十届全国陶评评委,现代柴烧钧瓷工艺的开拓者,首个赴欧洲进行个人作品展的钧瓷人。

中文名:晋晓瞳

别名:字亚平,号“小刘山人”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中国神_

出生日期:1963年1月16日

职业:陶瓷艺术家

毕业院校:神_陶瓷高中,禹州钧瓷创作高级培训班

信仰:佛教

主要成就:故宫、国博收藏钧瓷数之最

“梦幻家园——晋晓瞳钧瓷艺术巴黎展”

恢复推动现代钧窑柴烧工艺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晋佩章作品选》

代表作品:“花语”系列、四季“系列”、吉祥尊、长颈瓶

师承:杨文宪;徐国祯

家承:晋佩章

性别:男

人物介绍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晋晓瞳,高级工艺美术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钧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生导师,北京服装学院硕士生导师香港国际陶瓷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美术研究院研究员,晋家钧窑总工艺师,晋佩章钧瓷艺术研究会执行会长,晋佩章钧瓷艺术馆馆长。生于钧瓷世家,其父已故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钧瓷泰斗晋佩章。

1963年生于神_镇,1977年随父晋佩章学习钧瓷烧制技艺,1980年进入禹县钧瓷美术厂工作,1984年参加河南省陶瓷造型设计培训班,后进入原禹县钧瓷二厂实验室,从事钧瓷造型与雕刻工作。1988年随父亲创办“刘山窑艺实验室”,研究宋代钧瓷工艺及北方青瓷工艺。

晋晓瞳入行师从文付章学钧窑烧成,又师从徐国祯、温大木、邢国政、温国立转入造型设计领域,进而呈其父晋佩章衣钵在钧釉工艺领域出类拔萃,最终成为少数在实践生产、理论研究的成就卓然的钧瓷大家。其作品以瓶、尊、洗、鼎等传统器皿造型为主,烧成偏爱柴烧工艺,他认为钧窑以柴烧成是传统烧制中较有优点的。从而也造就了他的釉色不同于其父的风格,以“流动的线体结构”组成的釉彩画面,雄浑壮丽、美妙多姿、内涵深厚。

创作之余,更致力于陶瓷艺术的文化积累与研究,到目前为止,已出版《话说钧窑》、《中国钧窑探源》《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晋佩章作品选》等多部钧瓷专著,共完成50多万字的研究记录。

学习经历:

1976年初由父亲晋佩章先生引导传授,开始学习炉钧烧制技艺。

1979年毕业于神_陶瓷职业高中。

1980年进入钧瓷一厂,拜文付章先生为师,学习钧窑煤窑烧成技术。

1985年春参加河南省工艺美术协会在神后镇陶瓷职业中学开办的陶瓷造型设计培训班。

1985年10月钧瓷二厂造型设计组,追随业内名师温大木先生学习钧瓷雕塑技艺,追随业内名师邢国政、温国立诸位老师学习钧瓷造型制作技艺。

1987年10月,离开禹州市钧瓷二厂,神后镇刘山窑艺实验室任设计师。由此追随父亲晋佩章先生开始长达十八年的钧瓷工艺研究与设计实践历程。

2010年6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国家级培训项目:禹州钧瓷创作高级培训班结业。

艺术简历:

2001年创办个人钧瓷工作室

2003年6月,致力多年的炉钧花釉试制成功,投入批量试验。

2003年3月在神后镇创办晋家钧窑。

2004年6月晋晓瞳开始致力于钧瓷柴烧工艺研究至今。

2004年12月钧瓷柴烧工艺宣告成功,恢复了失传700余年的传统工艺。

2004年7月晋晓瞳被河南省陶瓷玻璃行业管理协会授予“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的荣誉称号。同年与父亲晋佩章先生合著的《话说钧窑》一书入选新翰林书系,并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正式出版。

2006年晋晓瞳被河南省工艺美术协会授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的荣誉称号。

2006年晋晓瞳钧瓷作品“福美瓶”获河南省杰出手工艺奖章。

2006年9月晋晓瞳《中国钧瓷探源》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

2006年晋晓瞳获河南工业联合会,河南陶玻协会授予“河南省陶瓷文化传播贡献奖”。

2007年晋晓瞳荣获河南省技术能手的荣誉称号,并被中国收藏家协会评为“收藏家喜爱的陶瓷艺术大师”。同年,当选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

2008年晋晓瞳设计制作的《牵牛花瓶》荣获香港国际陶瓷大赛金奖,并被英国珍宝博物馆收藏。

2008年被河南省发改委授予:2008年度河南省陶瓷艺术突出贡献奖。同年9月当选为香港国际陶瓷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暨香港国际陶瓷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2009年,晋晓瞳被河南省发改委授予:河南省最佳设计师的荣誉称号。

2010年4月晋晓瞳筹资创建当代钧瓷艺术陈列馆,现该项目主体工程已基本竣工。

2010年8月应邀赴台湾,参加“中国钧瓷台湾行”文化交流。

2010年9月19日晋晓瞳应邀赴香港参加中华文化城举办当代“中国钧瓷(香港)国际文化艺术展”

2010年10月晋晓瞳的钧瓷作品荷花尊荣获该年度中国工艺美术大展银奖。

2010年11月,晋晓瞳钧瓷作品入藏故宫博物院,陈丽华副院长、著名古陶瓷研究专家耿宝昌先生出席了景仁宫举行的晋晓瞳钧瓷作品捐赠仪式,并颁发了捐赠证书。

2010年12月晋晓瞳的钧瓷作品《兽耳玄纹瓶》荣获中国首届陶瓷艺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大赛银奖。同年荣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颁发的“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荣誉称号

职业资历:

高级工艺美术师

河南省杰出手工艺奖章获得者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钧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首个在欧洲、在巴黎开办个人作品展的钧瓷艺术家

展出:

1996香港文化会展中心---当代钧瓷珍品展

2003北京民族文化宫----全国工艺美术珍品展

2006郑州河南省博物院---中原陶瓷名家精品展

200711"正和北宋官瓷"华夏中原古陶瓷文化交流暨当代陶瓷名家作品展

20076北京中艺东方艺术馆----"第三届全国八大名窑陶瓷教授、大师精品展"

200810北京民族文化宫---“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大展”

200912北京中国美术馆---中国工艺美术大展

20089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中国陶瓷艺术作品展”

2008--2014禹州----第一届--第七届钧瓷文化节钧瓷创新作品展

2009--2014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历年11月的十大名窑作品

20096文化部恭王府---晋家钧瓷作品展

200910杭州西湖艺术品博览会---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展

2010年6月台北市中正纪念堂---“世纪瑰宝——禹州当代钧瓷精品展”

20119韩国京畿道京畿陶瓷博物馆---韩中陶瓷艺术交流展

2011京畿道世界陶瓷双年展特别企划展暨‘韩中陶瓷艺术交流展”

2011禹州中国钧瓷博物馆---中国历史名瓷恢复成就展

201220125郑州河南珍宝馆---共和国钧瓷二十人展

2012郑州河南省美术馆---中韩陶瓷艺术交流展

20135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梦幻的家园——晋晓瞳个人钧瓷艺术作品展

201311郑州河南陶瓷馆---豫台情两岸陶瓷艺术交流展

2013郑州河南省工艺美校展览馆---河南省首届陶瓷艺术大展

201412郑州河南省工艺美校展览馆---河南省第二届陶瓷艺术大展

重要收藏:

2009年4月,由晋晓瞳创作的两件钧瓷作品:《龙耳大花瓶》被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收藏。

2009年11月,由晋晓瞳设计的钧瓷作品:《天球瓶》荣获2009年,“河南之星”陶瓷艺术类银奖,

2009年12月,由晋晓瞳创作的钧瓷作品:《吉祥瓶》、《春韵瓶》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2009年10月,晋家作为钧窑的代表厂家参与2009年中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荣获“国际优秀奖”。

2010年1月禹州市刘山窑艺实验室生产的《太平尊》被宋庆龄基金会指定赴台访问礼品。

2010年1月,晋晓瞳创作的钧瓷作品:《窑变观音瓶》被中国红十字总会收藏。

2010年1月,晋晓瞳创作的钧瓷作品:《益寿瓶》被中国收藏家协会收藏。

2010年1月,晋晓瞳的钧瓷作品:龙柄花浇瓶,被中华文化发展基金会收藏。

2010年3月,晋晓瞳先生的柴烧钧瓷作品:《观音瓶》,被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永久收藏。

2014年5月,由晋晓瞳创作的柴烧钧瓷作品《神州宝鼎》、《莱菔尊》,被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收藏。

成长记录

大家嫡子

说到钧瓷,说到晋晓瞳,就不能不说说他的父亲——已故著名钧瓷艺人晋佩章。真正了解钧瓷、喜爱钧瓷的人们,如果能够收藏到几件晋佩章的钧瓷作品,那可是梦寐以求、值得夸耀的美事。

晋佩章1962年开始着手钧瓷艺术研究,栉风沐雨,遍访了古代钧窑遗址,搜集整理了大量的钧瓷资料,从唐宋元明清各个时代出产的钧瓷标本一应俱全,全国各地钧窑遗址、特别是河南省禹州市一百六十多个窑址上的标本更是完整无缺。晋佩章埋头于这些古旧钧瓷资料之间,一生窑火相伴,无私奉献,不计名利,他独立撰写的《钧窑史话》一书填补了我国钧窑历史的空白。晋佩章先生对钧瓷艺术的至爱缘于他对钧瓷艺术的理解,他倡导钧瓷大家庭共同发展的和谐理念,与此同时,他同大专院校联合,从型、釉、材质、工艺等方面为钧瓷文化艺术的发展注入新鲜动力,身体力行“科技兴钧”的理念。

在晋老先生的影响下,埋首做事、沉默少言的晋晓瞳30多年的追随父亲的指导。历经了从徒工、艺工、技师、艺师到当代钧瓷艺术名家的成长历程。父亲淡于功利、严以律己的为人原则,潜移默化影响着他的心路历程。使他在面对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痛楚与更多的艰辛时,能够甘于寂寞,潜心于钧瓷艺术的探索与研究。

承教方家

晋晓瞳童年时,晋佩章先生本着“家有良田千顷,不如薄技在身”的朴素思想,执意让当时只有14岁的晋晓瞳追随自己学习钧瓷小型碳炉的烧制技艺。那时,晋晓瞳白天上学,放学后就帮助父亲烧制小炉钧窑,做炉钧坯釉试验。

1980年晋晓瞳进入禹县钧瓷美术厂,师从文付章先生,学习窑变钧瓷的烧制技艺。随着钧瓷二厂招工,他进厂做了一名徒工。次年,河南省工艺美术学会在神_举办河南省陶瓷设计培训班,晋晓瞳有幸入选。培训班结业时,晋晓瞳创作的梁山泊108将人物头像,深得徐国帧先生的赞赏,经过先生大力推荐,他进入当时的钧瓷二厂设计室从事钧瓷产品的设计工作。在晋晓瞳看来,如果没有这次珍贵的学习机会,后来从事钧瓷艺术创作也就无从谈起。每每提起此事,晋晓_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师恩深重。

艰苦磨砺

晋晓瞳在钧瓷二厂设计室担任设计员的最后一年里,受到新兴的现代陶艺风潮影响,他怀着强烈的创作冲动,利用泥片镶接的方式,在一年内,潜心创作新型钧艺作品四十余件。随着当时的钧瓷一、二厂相继倒闭,晋晓瞳的家人都下岗失业,全家失去了工资收入。在如此拮据的生活条件下,晋晓瞳同父亲、家人共同度过了一段极为艰苦的日子。这时的晋晓瞳一边在父亲身边学习,一边帮助父亲做一些辅助性的研究工作。在晋老先生的培养下,晋晓瞳从陶瓷材料入手,镂剔刻花、拉坯成型、雕塑造型,逐渐深入到钧瓷坯釉配方的工艺研究中,十三年的技艺磨砺,使他渐渐地成了钧瓷行业内技艺全面的行家里手。

前辈关怀

在晋晓瞳的成长历程中,曾经得到过众多专家和领导的关爱。中国轻工业总会杨志海会长在鉴赏晋晓瞳的钧瓷作品时,为他的陶瓷专著撰写了序言。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杨自鹏会长对晋家钧瓷关爱有加,曾在香港国际陶瓷艺术大赛向与会人员大力推介,并亲笔为他题写了厂名。

中国国家博物馆吕章申馆长对晋晓瞳谆谆教导,为他的创作指出了方向。

中国收藏家协会阎振堂会长多次帮助指导晋晓瞳的钧瓷创作,并为其题词:晋家钧瓷,国之瑰宝。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傅维杰、王爱纯二位副理事长对晋家钧瓷的发展更是恩义深重、关怀备至,经常亲临指导晋晓瞳的创作。张守智老师、苑宁夫先生、山东的李梓源大师、河北的刘立忠大师、陈文增大师和龙泉的徐朝兴大师等都对晋晓瞳先生的创作给予了无私的帮助。

1990年晋晓瞳设计的《大葵花炉》问世,该作品大气磅礴,曾在亚运会期间于北京展出,并曾在多种钧瓷书刊上刊载发表。1996年与1998年晋晓瞳有30余件作品分别入选《香港国际钧瓷珍品展》和《大阪国际钧瓷珍品展》。此后,晋晓瞳所作的《直口铭文洗》一件,曾赴纽约参加《东西方艺术家交流展》。2001年—2003年,应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杨彤环所长之约,为山东博物馆复制陶瓷类文物72种,涉及远古陶器、原始瓷器、三彩、汉绿以及秦汉唐宋等诸多瓷种。2003年4月创建晋家钧窑工作室。同年,当选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2008年晋晓瞳手工拉坯成型的《牵牛花瓶》荣获香港国际陶瓷大赛金奖并被英国国家珍宝博物馆收藏。同年,当选香港国际陶瓷艺术研究院副院长,香港国际陶瓷艺术家协会副主席。2009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再次收藏晋晓瞳的柴烧钧瓷作品《乳钉罐》。晋晓瞳历年创作的钧瓷作品“凤耳琵琶瓶”、“天球瓶”、“太平尊”、“葵花尊”等被视为当代钧瓷代表作品中的经典,为国内多家博物院、馆所收藏。晋晓瞳先生已经成为钧瓷界公认的后起之秀,中年梯队的顶梁柱,钧瓷文化艺术的播火者。

晋晓瞳在钧瓷艺术创作之余,更致力于当代和古代陶瓷艺术的文化积累与研究,到目前为止,已完成《话说钧窑》、《钧窑探源》、《中国陶瓷艺术》等多部钧、陶瓷学术专著。

人物成就

精研钧釉

晋晓瞳先生之所以能够成为钧瓷艺术名家,同他在钧釉研制上不断的努力开拓有很大关系。晋晓瞳先生的钧瓷作品以五彩斑斓的釉色、蕴润雅致的特色著称于世,是窑变釉彩和陶瓷器型完美结合的产物。走进晋家钧窑陈列室,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他的作品同其它钧瓷窑口在作品风貌上有很大的不同。只见其釉色艳丽多变,浑厚凝重,青如碧草,红若海棠,紫若茄皮,其意境深邃有如火树银花,有如海底探月,有如古道西风,有自然窑变构成的那一幅幅精妙绝伦的美妙图案,常常使人浮想联翩、留连忘返,其造型古朴典雅,更让人思维超越时空把远古和未来联接在一起。从艺30多年来,他始终紧紧抓住钧瓷独特的窑变艺术特征,坚持把现代科技应用到钧瓷制作工艺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钧瓷工艺水平。

神_的炉钧工艺起始于神_卢家第二代艺人卢天恩兄弟。这是一种不同于景德镇炉钧工艺的高温钧瓷烧造工艺,神_民谚素有“十窑九不成”的说法,工艺难度很大。当年晋老先生从老一代钧瓷艺人继承下来的技术配方相对简陋。经过老先生多年反复试验,获得的炉钧配方比例才趋于稳定。该项技术传递到晋晓瞳手中时,他不满足于现有的技术成就,结合现代的生产条件和技术手段,紧紧抓住钧瓷窑变独特的艺术特征,将之发展为一种全新的窑变炉钧花釉工艺,为钧瓷艺术的发展再添新枝。

火艺之魂

晋家钧窑的展厅有一幅“柴钧至美”的墨宝,这是晋晓瞳先生柴烧实验成功时,一位喜爱钧瓷的朋友赠送的。当晋晓瞳先生告诉大家这些传统韵味浓重的钧瓷作品多是他以柴烧为主的原创作品时,业内人士不由得惊异万分。他介绍说:“晋家钧窑近几年来,一直是柴烧钧瓷为主要研究方向,柴烧钧瓷的窑变艺术效果最为迷人。”他的父亲晋老先生也曾经说过:“烧制钧瓷,最难让人预料的窑变是个很关键的工序。钧瓷的绝妙之处就在于这种难以让人预知的窑变,正是钧瓷‘入窑一色、出炉万彩’的窑变艺术境界,给人以无穷的艺术享受。这行当可以说是泥土与火焰交织出来的梦。”由于钧瓷自古就有“十窑九不成”和“生在成型死在烧成”之说。虽然期待中的窑变未知丑俊,却又像面对将要诞生下的生命,既让人兴奋期待又使人惴惴不安。为了实现这种梦想,晋晓瞳把他的目光紧紧锁定在失传700多年钧瓷柴烧工艺上,始终抓住钧瓷窑变艺术独特的艺术特质,把握着柴烧钧瓷艺术脉络的晋晓瞳先生,一次次把柴烧钧瓷推向现代钧瓷艺术的巅峰。

继承和创新

晋晓瞳作为钧瓷之乡富有影响力的钧瓷艺术家,在30多年的学习与探索实践中,继承并吸取了传统钧瓷文化艺术的精华,不断进行艺术创新和发展。

谈及钧瓷的文化传统与未来的发展方向,晋晓瞳先生说:钧瓷的传统文化是钧瓷文化的根和本,钧瓷的发展必须要珍惜和尊重这个本。不断提高产品品质,美化人们的生活,丰富钧瓷的文化内涵,才能使这一千年古老的艺术——钧瓷,展现出新的光彩。晋晓瞳先生长期坚持采用手工制坯工艺制作自己的作品,采用钧瓷柴烧工艺烧造自己的作品,采用新的艺术理念打造自己的作品,将钧瓷窑变艺术鉴赏作为与钧瓷爱好者互动的着眼点,从创作理念和工艺基础上,牢牢把握“窑变艺术是钧瓷艺术之魂”的根本原则,给钧瓷注入新的活力,就显得更加可贵。神奇的钧瓷窑变艺术成就了钧瓷在当代陶瓷艺术中的重要地位,晋家二代艺人数十年如一日的钻研和研究的积淀,将使这一具有千年历史的艺术瑰宝永放光彩。

作为晋家钧窑的技艺传承人,晋晓瞳14岁起即追随父亲学习钧瓷小炉烧制技艺,1980年到禹县钧瓷美术厂后,又师从文付章先生从事钧瓷烧制工作。1984年参加河南省工艺美术协会开办的河南省陶瓷造型设计培训班。此后,得恩师徐国帧先生力荐进入禹县钧瓷二厂实验室任设计员,追随邢国政、温大木、温国立等名师,从事钧瓷造型的雕刻与设计工作。1989年冬,随父亲晋佩章创办刘山窑艺研究室,出任造型设计师并任生产工艺员、工艺师等职。1992年至1998年,晋晓瞳先生的作品曾先后在香港、大阪及纽约的博物馆参加展出。2001年起晋晓瞳先生独立运作晋家钧窑,出任总经理,走上钧瓷创作研发与工艺研究工作之路。多年的学习与探索,从摸索起步到发展逐渐成熟,虽然困难、挫折甚至磨难接连不断,但是他靠着永不言弃的执着精神走了过来。正是那种一往无前的执着精神,让晋晓瞳打下了坚实的实践与理论基础,成长为一名技艺卓越、发展全面的钧瓷艺术家。

作为秉承钧瓷艺术、土生土长的钧瓷传人,为担负起当代钧瓷发展的重任,他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使古老的钧瓷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晋晓瞳先生的钧瓷作品是窑变釉彩和陶瓷器型完美结合的产物,以五彩斑斓的釉色、蕴润雅致的特色著称于世。晋晓瞳的作品釉层丰厚,在钧瓷窑炉内高温与还原气氛的特殊作用下,具有一定流动性的丰厚釉层在陶瓷器物的表面熔融流动,窑变成各式各样的纹路。这种纹路与钧釉釉色在还原气氛中生成各种交相辉映的美妙色彩,所形成的一幅幅变幻万千、浑然天成的神异画面,犹如鬼斧神工,令人拍案称奇、叹为观止。

数据库201个

电子图书:中文80万册,外文77万册

电子期刊:中文9556种,外文(全文)28万种

电子论文:中文315万篇,外文190万篇 山东大学图书馆是CALIS和CASHL文献传递网的首批成员馆,是CALIS山东省文献信息服务中心、CASHL学科中心,并已经与国内外多个图书馆建立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关系,凡图书馆读者均可通过图书馆的CALIS、CASHL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系统来获取CALIS、CASHL中心及其国内外文献机构收藏的丰富文献。

山东大学图书馆还参加了山东省图书馆与驻济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服务协议。 文理分馆: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山东大学中心校区(250100),电话88364902,传真88564902

政法分馆:济南市洪家楼5号山东大学洪家楼校区(250100),电话88375178

医学分馆:济南市文化西路44号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250012),电话88382147,传真88382148

工学分馆:济南市经十路17923号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250061),电话88392327,传真88392074

兴隆山分馆:济南市二环东路12550号山东大学兴隆山校区(250002),电话86358029

软件园分馆:济南市舜华路中段1500号山东大学软件园校区(250101),电话88390903 政法分馆开放时间:8:00-22:00

兴隆山分馆开放时间:8:00~21:30(冬季) 8:00~22:00(夏季) 文理分馆开放时间  房间号 名称 开放时间 101 新书

借书处 周一至周五、周日8:00~12:00

13:30~20:00

(夏季下午)14:00~20:00 201

(309) 外文图书

借阅处 周一至周五8:00~12:00

13:30~17:00

(夏季下午)14:00~17:30 209 中外文工具书

阅览室 周一至周五8:00~12:00

13:30~17:00

(夏季下午)14:00~17:30 211 二楼借书处

(社科) 周一至五8:00~20:00

周六至日8:00~17:00 311 三楼借书处 周一至五8:00~20:00

周六至日8:00~17:00 401 刘国钧

图书借阅室 周一至周五8:00~12:00

13:30~17:00

(夏季下午)14:00~17:30 409 刘国钧

图书借阅室 周一至周五8:00~12:00

13:30~17:00

(夏季下午)14:00~17:30 文理分馆蒋震图书馆(特藏部)开放时间  房间号 名称 开放时间 DB106

DB112 期刊库 预约借阅 DB113 报纸库 预约借阅 D410 信息共享大厅 周一至周日:8:00~22:00 D418 新书阅览室 周一至周日:8:00~22:00 D506 特藏阅览室 周一至周五8:00~12:00

13:30~17:00

(夏季下午)14:00~17:30 D510 特藏一库 预约借阅 D516 特藏二库 D520 特藏三库 D501 特藏四库 D601 过刊阅览室 周一至周日:8:00~22:00 D606 报纸阅览室 周一至周日:8:00~22:00 D610 现刊阅览室 周一至周日:8:00~22:00 D618 文科研究阅览室 周一至周五:8:00~12:00

13:30-20:00

(夏季下午)14:00~20:00

周六:8:00~11:00 14:00~17:00 D703 赠书阅览室 周一至周五8:00~12:00

13:30~17:00

(夏季下午)14:00~17:30 D714 学位论文库 周一至周五8:00~12:00

13:30~17:00

(夏季下午)14:00~17:30 D724 山大人书库 周一至周五8:00~12:00

13:30~17:00

(夏季下午)14:00~17:30 医学分馆开放时间  房间号 名称 开放时间 106 专业阅览室 周一至周五、周日:8:00-12:00

13:30-22:00

(夏季下午)14:00-22:00

周六:8:00-11:00 14:00-17:00 112 近刊阅览室 周一至周五 8:00-12:00

13:30-17:00

(夏季下午)14:00-17:30 大厅

中门 过刊库 周一至周五 8:00~12:00

13:30-17:00

(夏季下午)14:00-17:30 206 现刊阅览室 周一至周五、周日:8:00-12:00

13:30-22:00

(夏季下午)14:00-22:00

周六:8:00-11:00 14:00-17:00 209 科技借书处 周一至周五、周日:8:00-12:00

13:30-20:00

(夏季下午)14:00-20:00

周六:8:00-11:00 14:00-17:00 216 新书借书处 周一至周五、周日:8:00-12:00

13:30-20:00

(夏季下午)14:00-20:00

周六:8:00-11:00 14:00-17:00 309 社科借书处 周一至周五、周日:8:00-12:00

13:30-20:00

(夏季下午)14:00-20:00

周六:8:00-11:00 14:00-17:00 304 研究生学位论文阅览室 周一至周五8:00-12:00

13:30-17:00

(夏季下午)14:00-17:30 314 电子阅览室 周一至周五、周日:8:00-12:00

13:30-22:00

(夏季下午)14:00-22:00

周六:8:00-11:00 14:00-17:00 404 综合阅览室 周一至周五、周日:8:00-12:00

13:30-22:00

(夏季下午)14:00-22:00

周六:8:00-11:00 14:00-17:00 工学分馆开放时间  房间号 名称 开放时间 101 过刊阅览室 周一至周五、周日8:00~12:00

13:30~20:00(冬季)

14:00~20:00(夏季) 104 社科借书处 周一至周五、周日:8:00~12:00

13:30~20:00(冬季)

14:00~20:00(夏季)

周六8:00~11:00 14:00~17:00 201 第一

图书阅览室

(当天借还) 周一至周五、周日:8:00~12:00

13:30~22:00(冬季)

14:00~22:00(夏季)

周六:8:00~11:00 14:00~17:00 206 科技借书处大厅、书库三层 周一至周五、周日:8:00~12:00

13:30~20:00(冬季)

14:00~20:00(夏季)

周六8:00~11:00 14:00~17:00 科技借书处

书库二层 周一至周五8:00~11:30

13:30~16:30(冬季)

14:00~17:00(夏季) 科技借书处

书库四层 科技借书处

书库五层 212 现刊阅览室 周一至周五、周日: 8:00~12:00

13:30~22:00(冬季)

14:00~22:00(夏季)

周六:8:00~11:00 14:00~17:00 312 电子阅览室 周一至周五、周日: 8:00~12:00

13:30~22:00(冬季)

14:00~22:00(夏季)

周六:8:00~11:00 14:00~17:00 401 第二图书阅览室(当天借还) 周一至周五、周日:8:00~12:00

13:30~22:00(冬季)14:00~22:00(夏季)

周六:8:00~11:00 14:00~17:00 软件园分馆开放时间  房间号 名称 开放时间 205 软件园分馆借书处 周一至周五:8:00~12:00

13:30~20:00(冬季)14:00~20:00(夏季)

周六:8:30~12:00 13:30~17:00(冬季) 14:00~17:30(夏季)

周日:8:30~12:00 13:30~20:00(冬季) 14:00~20:00(夏季) 210 报刊阅览室 周一至周五:8:00~12:00

13:30~21:30(冬季) 14:00~21:30(夏季)

周六:8:30~12:00 13:30~17:00(冬季) 14:00~17:30(夏季)

周日:8:30~12:00 13:30~21:30(冬季) 14:00~21:30(夏季) 215 电子阅览室 周一至周五:8:00~12:00

13:30~21:30(冬季) 14:00~21:30(夏季)

周六:8:30~12:00 13:30~17:00(冬季) 14:00~17:30(夏季)

周日:8:30~12:00 13:30~21:30(冬季) 14:00~21:30(夏季)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山东大学图书馆

微信公众号:山东大学图书馆(sdu-lib)

人人网公共主页:山东大学图书馆 山东大学图书馆热情欢迎并诚恳征求该校师生、校友及社会各界人士向图书馆捐赠图书、手稿及有关山东人文历史等山东地方文献和其它类型文献,各机构、团体和各界人士编辑出版的正式出版物等。特别欢迎该校师生(校友)的学术专著,这部分学术专著将专门入藏于“山大人书库”,泽被馆藏嘉益学子。山东大学图书馆将向捐赠人出具捐赠证书。

凡符合以下条件的图书将被纳入馆藏: 内容符合校学科、专业设置、教学科研范围; 国际性或全国性的会议论文集和成套期刊。 适合大学及以上程度; 为正式出版物,根据情况酌情接受一些具有较高学术及收藏价值的非正式出版物。如一些地方文献、地方志、族谱等。 私人收藏的古籍、善本或有收藏价值的手稿等。 本馆尚未入藏,或虽有入藏可增加复本者,复本以2-3册为宜。 本校师生(校友)本人的著作,将有一册(套)入藏于“山大人书库”,其余复本将存放于相关分馆,供读者借阅。 下列图书不予入藏: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及著作权法之规定的图书。 破损严重且不成套图书。 内有划线、注记、眉批的图书(若为海内外孤本或名人批注,则不在此限) 内容陈旧,基本上不具学术参考价值之书。 其它不符合本馆馆藏发展政策的图书。 山东大学图书馆对捐赠图书管理之原则: 捐赠以无偿和不附带任何条件,图书馆根据本馆的藏书发展政策和有关入藏标准确定是否收藏为原则。对于入藏的捐赠图书,图书馆及时进行分类编目,对珍贵图书将设立赠书专架(柜),对大量及珍贵文献可设立专室珍藏,并以捐赠人的名字命名。 对于不符合收藏标准的捐赠图书资料,图书馆将以适当的方式转赠其他单位。 盗版及残旧图书直接淘汰。

国家图书馆 接受捐赠的具体详情在国图首页最下边---“支持我们”这是其中一个

国家图书馆文献捐赠办法

国家图书馆作为国家总书库,全面入藏中外文图书、期刊、报纸、音像资料、电子出版物等各类文献。在本馆百年历史中,各界捐让是本馆获取文献资料的重要途径。本馆一贯鼓励社会各界向图书馆慷慨捐赠文献资料,为继续做好文献捐赠工作,兹将本馆文献捐赠办法公布如下,敬请赐览:

一、收藏范围:

中外珍稀古籍、舆图、金石拓片、名家批校本、名家手稿、革命历史文献等,此类具有较高保存和研究价值的文献,本馆全面接受捐赠;凡本馆未藏的其他文献资料品种或复本量较少的文献资料,本馆将重点考虑入藏。

二、捐赠品收藏办法:

1.捐赠文献凡符合本馆入藏标准而本馆还未有收藏的,将被补充作正式馆藏,永久保存。

2.捐赠文献虽然符合本馆入藏标准,但本馆已有收藏,只是入藏复本数量不足的,将按馆定入藏复本数量和文献使用年限要求,补充作正式馆藏或临时馆藏。临时馆藏供读者短期借阅达到本馆规定年限后下架剔除或调拨其他文献使用单位。

3.凡本馆已入藏足够复本或不属于本馆入藏范围的捐赠文献,本馆将退回捐赠者或在捐赠者的允许或视同允许下调拨其他文献使用单位。

4.对于出版信息存疑的图书(与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版本图书馆公布的CIP号不符的、套用其他图书ISBN号的、台港书号大陆出版印刷的等)原则上谢绝接受。

三、相关权益:

捐赠文献一经接受并办妥有关手续,其所有权和处理权等所有相关权益即归国家图书馆所有。

四、证书和感谢函:

1.凡本馆接受入藏的捐赠文献,无论永久保存还是临时借阅,本馆均将向捐赠者颁发“捐赠证书”或“感谢函”(用于接受非正式出版物捐赠)。

2.凡选择后未被本馆入藏、允许国家图书馆调拨其他文献使用单位的捐赠文献,本馆将向捐赠者发放“感谢函”(用于谢绝接受正式、非正式出版物捐赠)。

3.捐赠文献未被收藏、捐赠者又不愿意本馆自行处理其赠品,则请捐赠者在接到“感谢函”60日内(以邮戳日期为准)自行或委托他人将赠品领回(领回时请将“感谢函”交回)。逾期未领回或未作答复者,本馆将视同允许国家图书馆调拨其他文献使用单位。

五、捐赠品联系办法:

1.中外古籍、舆图、金石拓片、名家批校本、名家代表作手稿、革命历史文献等文献。寄赠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33号。收件人:国家图书馆善本组(收)。邮编100081;咨询部门:本馆善本组联系,电话010-88545182。

2.方志、家谱。寄赠地址:北京市文津街7号。国家图书馆地方文献组(收),邮编100034;咨询部门:本馆地方文献组联系,电话010-66174367。

3.中文图书[中国大陆正式出版(含民族语文)],寄赠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33号。收件人:国家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访组(收),邮编100081;咨询部门:本馆中文图书采访组联系,电话010-88545157。

4.中文图书(台湾、香港、澳门及海外出版中文图书)。寄赠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33号。收件人:国家图书馆台港澳文献采编组 (收),邮编100081;咨询部门:本馆台港澳文献采编组联系,电话010-88545618。

5.西文图书(英、法、德、意、西班牙、葡萄牙等)。寄赠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33号。收件人:国家图书馆西文图书采访组(收),邮编100081;咨询部门:本馆西文图书采访组联系,电话010-88545657。

6.东方语出版物(日、朝鲜、阿拉伯、蒙古、越南、缅甸、印第)。寄赠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33号。收件人:国家图书馆东文图书采编组(收),邮编100081;咨询部门:本馆东文图书采编组联系,电话010-88544250。

7.俄文图书。寄赠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33号。收件人:国家图书馆俄文图书采编组(收),邮编100081;咨询部门:本馆俄文图书采编组联系,电话010-88545623。

8.中文期刊。寄赠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33号。收件人:国家图书馆中文报刊采编组 (收),邮编100081;咨询部门:本馆中文报刊采编组联系,电话010-88545134。

9.外文期刊。寄赠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33号。收件人:国家图书馆外文报刊采编组(收),邮编100081;咨询部门:本馆外文报刊采编组联系,电话010-88545481。

10.中文报纸。寄赠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33号。收件人:国家图书馆中文报刊采编组(收),邮编100081;咨询部门:本馆中文报刊采编组联系,电话010-88545282。

11.外文报纸。寄赠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33号。收件人:国家图书馆外文报刊采编组(收),邮编100081;咨询部门:本馆外文报刊采编组联系,电话010-88545481。

12.音像资料、电子出版物。寄赠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33号。收件人: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采集组(收),邮编100081;咨询部门:本馆数字资源采集组联系,电话010-88545639。

13.中文非正式出版物。寄赠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33号。收件人:国家图书馆中文资料组(收),邮编100081;咨询部门:本馆中文资料组,联系电话:010-88545059。

第一条 为了加强征集流散在社会上的档案资料,有效保护和利用档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江苏省档案管理条例》、《无锡市档案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档案资料,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文化、宗教等社会活动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音像、电子文件、实物等历史记录及与之有关的材料。

  本办法所称征集,是指本市各级综合档案馆(以下简称“档案馆”)依照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将散存、散失的档案资料收集进档案馆的活动。第三条 市、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档案资料征集工作的领导,统筹安排征集档案资料所需经费。

  市、市(县)、区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资料征集工作,指导、监督同级或者下级档案馆的征集工作,查处征集中的违法行为。第四条 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都有保护档案资料的义务,对征集工作应当予以支持配合。

  对档案资料征集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或者有关部门应当给予表彰、奖励。第五条 征集档案资料的范围:

  (一)各历史时期形成的公务及私人文书,如:公文、信函、布告、契约、家(族)谱、年谱、日记、票据、账簿等;

  (二)各历史时期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音像资料和实物;

  (三)各历史时期单位和个人自行编制、撰写的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及地方特色的报纸书刊及文章,如:古籍、史志、文学、艺术作品、风土民俗读物、行(专)业报刊、资料集等;

  (四)记载本行政区域内自然、文化遗产及各类保护区、保护单位和风景名胜的档案资料;

  (五)本籍或曾经在本行政区域内工作且具有一定影响人物的档案资料,包括亲笔手稿和信函、笔记、论著、艺术作品、印刷出版物、证书、奖品、音像、实物等;

  (六)具有地方代表性的名、特、优产品的档案资料;

  (七)民主党派、宗教组织、社团组织形成的档案资料;

  (八)本行政区域内获得省(部)级以上各项荣誉的证书、奖牌等实物;

  (九)本级国家机构、组织在政务活动、外事活动或者社会交往中接受的重要礼品等实物;

  (十)其他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第六条 征集档案资料的方式:

  (一)接受移交;

  (二)接受捐赠;

  (三)接受寄存;

  (四)收购;

  (五)复制;

  (六)其他方式。第七条 档案馆可以跨区域或者向境外征集档案资料,各档案馆之间在征集中遇有异议的,应当协商解决。第八条 征集档案资料,双方应当签订协议,明确权利和义务。第九条 档案馆在征集档案资料时,应当有二人以上征集人员共同进行,并主动出示表明身份和工作任务的证明文书,供档案资料所有人核实。

  征集人员应当将征集到的档案资料于十日内交档案馆。征集进馆的档案资料应当及时整理编目、登记造册,妥善保管,确保安全。第十条 鼓励单位和个人向档案馆捐赠档案资料。

  对向档案馆捐赠重要、珍贵档案资料的单位和个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或者接受捐赠的单位应当给予奖励。接受捐赠具有重要价值的档案资料,由接受捐赠的地方政府颁发捐赠证书。第十一条 单位和个人可以将不属于进馆范围的档案资料向档案馆提出寄存,档案馆在接到要求后的五个工作日内给予书面答复。第十二条 集体、个人所有并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或者应当保密的档案资料,档案资料所有者应当妥善保管。

  对于保管条件恶劣或者其他原因被认为可能导致档案严重损毁或者不安全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有权采取代为保管或者征购措施。第十三条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决定对档案资料采取代为保管措施的,有权在本行政区域内指定档案馆对该档案资料予以代为保管,被指定的档案馆应当积极履行保管义务。第十四条 属于集体、个人所有并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所有者可要求档案馆收购。档案馆在接到后十个工作日内给予书面答复。第十五条 档案馆在征集档案资料过程中,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对档案资料进行鉴定、评估。第十六条 向档案馆移交、捐赠、寄存档案资料的单位和个人,对其档案资料有无偿利用的权利,并可对其档案中不宜向社会开放的部分提出限制利用的意见,档案馆应当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国家图书馆关于“地方文献”的征集函

  地方文献是某一地区自然、社会现象和群体活动方式的记录。地方文献中的方志、家谱,与正史一起构成中国史学三大支柱,方志更被赋予了资政、存史、育人的功用。国家图书馆从上世纪建馆之初即重视地方志、家谱的收藏,经过几十年的积累,现存方志、家谱的数量与质量都居全国前列。1990年4月国家图书馆在分馆(古籍馆)成立地方志和家谱文献中心,专藏特色地方文献,为读者提供阅览、咨询服务,此后又增加了文史资料和年鉴的收藏。目前共有藏书52万种,24万册。但由于新修家谱、地方政协文史资料等多种地方文献以“非正式出版”的形式发行,给地方文献的入藏带来很大困难。

  2009年1月4日,国家图书馆正式成立方志馆。方志馆致力于地方文献的系统搜集、整理、研究、利用和保存,要成为为国家编修方志服务的信息机构,同时要建设成为全国地方文献系列专藏的收藏保存中心,地方文献服务咨询中心,整理研究和学术交流中心。为了能够全面、系统收藏地方文献这一特色文献,国家图书馆特面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各类地方文献。国家图书馆能够拥有丰富的馆藏文献,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长期以来社会各界的慷慨捐赠是国家图书馆丰富馆藏的重要渠道之一。国家图书馆借此向社会各界表示由衷的感谢,并诚挚希望得到社会各界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

  重点征集范围如下:

  1、1949年以前出版的地方志、乡邦文献;

  2、家谱及族姓资料;

  3、各地政协或文史委编辑的地方文史资料;

  4、各类志稿、各类专业志、部门志;

  5、地方党史资料;

  捐赠文献凡符合本馆入藏标准而本馆尚未收藏的,将被作为正式馆藏,永久保存,并将向捐赠者颁发“收藏证书”,作为捐赠文献被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凭证。

  专此致函。

  寄赠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津街7号(邮政编码:100034)

  收件人:国家图书馆地方文献组

  咨询部门:国家图书馆地方文献组,电话010-88003126

  E-mail:menghua@nlcgovcn

  网址:http://wwwnlcgovcn

  二○○九年一月

  首页上找到的。。你可以自己仔细看下

  附上地址首页:wwwnlcgovcn

  这个文的直接地址:http://wwwnlcgovcn/syzt/2009/0119/article_212htm

 图书室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在教学、教研和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整理的捐赠图书建议范文,欢迎阅读。

捐赠图书建议范文篇1

 亲爱的全体师生: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本好书,就是一缕春风,吹拂和温暖同学们的幼小的心灵,让同学们,成长为一片充满生机的和谐的绿野。

 图书室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在教学、教研和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科技的发展,对学校教育、教学的要求更高,加上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建设图书室迫在眉睫,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学校决定:向全校师生发出捐赠图书的倡议。请您献一份爱心,把手中闲置的有价值的图书捐赠给图书室,为学校的建设尽一份力。

 这次捐书活动,学校将详细登记捐书者姓名以及所捐书籍数量,并在光荣榜上对捐赠者予以表扬。

 大厦巍然,梁共举,也许一个人的捐献有限,但涓涓细流,汇聚成海,有全校师生的踊踊参与,定可汇成一片知识的海洋。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您的慷慨捐赠会让他人受益,也使书的价值和您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要求:所捐图书为正式出版,书页无污损和较严重的涂画等。图书内容应适合小学生的阅读,内容健康、上进。

  捐赠图书建议范文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书——是我们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样也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好的书籍,往往能够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对于我们来说,书架上的一些书籍或许已不再使用,然而对于别的同学,这部分书籍却能给他们带来新知,为此,z医学院图书馆将举办“捐书留香,情系包医”活动。

 本活动以充分利用课本资源、避免造成书籍浪费为宗旨。通过向广大师生募集废旧书籍,您的捐赠书籍将会存放在学校图书馆捐赠阅览室,并将您和您捐赠的书籍登记在图书馆的账册上。

 大厦巍然,梁椽共举。授人玫瑰,手留余香。您的捐赠也许有限,但涓涓细流,可以汇聚成海;拳拳爱心,可以感动他人,捐一份书香,留一份真情。知识海洋中融入了您的一滴水,您的思想就将同海洋一样辽阔宽广;校园文化中增添了您的一朵花,您的精神也将同花朵一道绽放出馨香,期

 待着各位老师和同学们踊跃捐献出饱含自己浓浓爱心的书籍,让爱的暖流在菁菁校园永远传递!

 捐书种类: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各类书籍、课本、学习辅导教材和资料。

 活动时间:2013年5月9日—5月25日

 活动地点:z医学院图书馆办公室(207室)

 联系人:z

 联系电话:z

 z医学院图书馆

  捐赠图书建议范文篇3

 社会各界的热心人士:

 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开封大学!开封大学是我们自己的大学,凝聚了全市人民的关心、支持、期待。30多年来,开封大学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图书馆是保存和承载人类思想和智慧的场所。一所大学的图书馆,不仅是一所大学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学校文献信息中心和校园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也是展示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来,开封大学投入了大量的资金采购图书,使图书馆文献总量有了明显增长,但目前无论是馆藏图书的总量,还是现藏图书的分类构成,都与开封大学的发展需要有一定的差距。

 目前,开封大学正处于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充实开封大学图书馆馆藏,多渠道增加文献总量,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现向全市发出捐赠图书文献的倡议,希望关心、支持开封大学发展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界人士,发扬无私奉献精神,整理自己的书架,将那些凝聚着人类智慧,曾带给您丰富精神养分的书籍,作为一份珍贵的礼物捐献给学校,使图书所承载的知识得以广泛的传播,用实际行动为开封大学的建设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希望关心、支持开封大学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共襄善待教育、繁荣文化、奉献爱心的善举,以你们的行动,让开封大学知识的宝库再多一份珍藏。

 大厦巍然,梁椽共举;涓涓细流,汇聚成海。您的慷慨定将惠泽师生,同时也使所赠图书的价值和您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知识传递的爱心之花一定会在开大的校园美丽绽放!也一定在你心中绽放!

 捐赠提示

 一、捐赠要求

 我们将珍惜、珍藏您捐出的每一份爱心,也衷心地希望您捐赠的图书尽量符合以下条件:

 1所捐赠图书为有ISBN书号的正式出版物;

 2品相基本完好,无破损、缺页现象;

 3所捐赠图书中同一本(套)书的数量最好控制在10本(套)以内;

 4社会科学类图书以近15年内出版,自然科学类图书以近10年内出版,计算机、法律、会计类图书应以近5年内出版为宜;经典作品、古籍善本和外文图书不限出版时间。

 二、捐赠时间

 9月1日起,每天8:00~11:30、15:00~18:00。

 三、联系人:许建萍

 联系电话:0371-23810052 13781178306

 四、捐赠地点

 开封大学图书馆一楼阅览室(晋安路校区)

 对于您的捐赠,请首先接受我们真诚的谢意,同时,按照有关规定:

 1、捐赠图书价值总额达到3000元以上者(含3000元),将由主办方邀请捐赠代表参加集中捐赠仪式,并颁发捐赠证书;

 2、个人捐赠纸质图书达到100册(含100册)以上,可按捐赠者意愿刊刻专门受赠印章盖于书名页,并协商典藏办法,个人或单位捐赠图书500册以上(含500册)或捐购的大型丛书,可安排在图书馆专架陈列,并在该书库外张挂铭牌留念;

 3、其他捐赠的图书,由图书馆进行整理、登记,加盖受赠印章后纳入图书馆统一分编典藏入库,并公布清单和捐赠者。自此,所有被捐赠图书处理权归受赠单位所有。

 捐 赠 图 书 类目

 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2、哲学(美学、伦理学、心理学等)

 3、领导科学、社会学、统计学、管理学等

 4、政治、法律

 5、经济理论、财务与会计、金融、债券、电子贸易、旅游、饭店(酒店)管理、贸易经济等

 6、文化、新闻传媒、高等教育

 7、语言(中小学读物、课本除外)

 8、文学 9、艺术理论、工艺美术、绘画

 10、历史、地理(中小学读物、课本除外)

 11、数理科学和化学(中小学读物、课本除外)

 12、生物科学(中小学读物、课本除外)

 13、医药、卫生 14、农业科学

 15、工业技术(化学工业、建筑科学、机械仪表、金属工艺学、电工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轻工业、手工业)

 16、交通运输

 17、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18、各类字典、辞典、手册等

蚂蚁新村今日答案如下:1以下哪猜悉历种职业与雕版印刷技艺紧密相关?刻书匠。简言之,刻书匠就是古代刻版印书的人。雕版印刷技艺不仅要有书法功底,还得具备娴熟的刀法,才能把字、画刻出棱角与神韵。刻书匠要学习雕版、上墨、印刷、装订等技能,而且全是手工完成,需要扎实的专业功底。2”尿不湿“最早是为了哪个群体发明的?航天员。纸尿裤的发明最早源自航天员的需求。为了保证航天任务顺陆做利进行,科学家从高吸水性树脂中获得灵感,发明了拥有超强吸水能力的纸尿片,缓解了宇航员的生理危机。后来这项技术转为民用,变成了人穗搜们熟悉的”尿不湿“。3在古代,以下哪个官职曾经主管水利工程?司空。据《尧典》记载,舜帝封禹为司空之职,让其治水,开水官职制度之先河。西周时设置司空一职,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管水利、营建之事。司寇主要掌管司法和纠察。4猜一猜:古人曾用以下哪种花比喻看病的郎中木棉花

苏州图书馆接受捐赠文献细则

一、捐赠图书文献范围

本馆接受内容健康,思想上进的图书文献,以合法出版为前提,捐赠文献要求封面清洁、内部正文保持完整无损、字迹清晰

1、以苏州地方文献为主,兼收旧报刊、古籍、音像制品、手稿、碑帖字画、牒谱、等。该类型文献不受出版时间限制。

2、中外文普通图书(不含教辅)。

3、社科类除政治和经济、教育类为近5年出版的外,其余类不受出版时间限制;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图书以近5年出版为主;少儿图书以近2年出版的为主。

二、捐赠原则:捐赠者自愿无偿捐赠。

三、捐赠图书的方式

零星捐赠者可直接将图书送至图书馆采编室,也可采取邮寄方式;100册以上的批量捐赠可酌情由图书馆工作人员上门接受。捐赠图书及文献一经接受,其所有权和处理权即归苏州图书馆。

四、捐赠图书奖励

1、地方文献类的捐赠图书,本馆一律发给收藏证书

2、对符合本馆捐赠细则的有国际标准书号的正式出版物,如本馆以前未有收藏的,发放收藏证书以表致谢,如本馆之前已有收藏,则不发放证书

3、捐赠中外珍稀古籍、金石拓片、名家批校本、名家代表作手稿、历史文献等具有较高保存和研究价值的文献,苏州图书馆除颁发收藏证外,还将捐赠人和事载入馆史,永志感谢。

4、其他类型图书文献接受捐赠,在文献来源中注明是捐赠,纳入苏州图书馆接受捐赠图书登记册(登记书名、捐赠人、捐赠时间)以表谢意,不发放收藏证。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