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神话详细资料大全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9-23浏览:3收藏

日本神话详细资料大全,第1张

日本神话是起源于日本的一种神话体系,主要流传于日本 。日本神话中有关混沌天地形成过程有多种说法。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日本神话 起源地 :日本 神话开端 :高天原的天边 神1 :天之御中主神 神2 :高御产巢日神 神3 :神产巢日神 开天辟地,故事缘起,相遇结缘,分开别离,诞生起源,斩蛇论说,牵引国土,神话分析, 开天辟地 日本神话中有关混沌天地形成过程有多种说法。《古事记》之记载,天地形成之初,在高天原最先形成了天之御中主神(《日本书记》中记为天御中主尊,后面神名后括弧里的表示意义同上),随后相继形成了高御产巢日神(高皇产灵神)和神产巢日神(神皇产灵尊)。最先出现的天之御中主神代表宇宙的根本、支配高天原中心的主宰;而后出现的高御产巢日神和神产巢日神相对为阴阳两仪,此三神即为“造化之神”,形成之后便隐身于高天原。 此时大地尚未凝成,只是些漂在水面上的蜉蝣一样的东西,如水母般漂浮不定。其中有物如春天的苇芽冒出,生命力极强,生长迅速,化作宇摩志阿斯诃备比古神(可美苇牙彦舅尊)和天之常立神(天常立尊)。此二神和前面的造化三神共五神,称为别天津神,它们都是诞生时都是独自一人,形象抽象也无性别之分,称为独神。 在别天津神后,又相继产生了七代十二位神,称之神世七代,其中两位独神和五对男女兄妹神祇,分别为: 1,国之常立神(国常立尊或国底立尊)(独神): 出现土地时的地上之神,司地之四极。 2,丰云野神(丰斟渟尊)(独神): 天与地、地与海尚未分离时出现的神,代表泥沼。 3,宇比地迩神(埿土煮神)(男神)、须比智迩神(沙土煮神)(妹): 代表泥土的神,土与水合成稠泥状,形成世界的雏形。 4,角杙神(角樴神)(男神)、活杙神(活樴神)(妹): 表示植物的根茎开始发出嫩芽的神。此时长出了植物嫩芽,且由白色的茎支撑大地,成为世界的中心。 5,意富斗能地神(大户之道尊)(男神)、大斗乃辨神(大苫边尊)(妹): 分别表示男性与女性的神祇,具有人性的神,也是人的开始。 6,淤母陀流神(面足尊)(男神)、阿夜诃志古泥神(惶根尊)(妹): 前者代表面貌俊美的神,后者代表令人恐惧的神。 7,伊邪那岐命(伊奘诺尊)(男神)、伊邪那美命(伊奘冉尊)(妹): 生成之神,国土万物创造之神。 另外,《日本书记》卷一中对天地开辟过程记录了六种说法,其产生神的顺序过程与上面所述的皆有不同。 故事缘起 大地依旧未成形,如油脂漂浮不定。于是众天神命令伊邪那岐命和伊邪那美命二神去加固国土,并授予他们天之琼矛。 伊邪那岐命和伊邪那美命遵命来到悬浮于天地之间的天浮桥,将天沼矛插入下面的漂浮物中,来回搅动,再将矛提起来,于是海水自矛尖滴下,聚积凝固形成一个岛,即淤能棋吕岛。 二神降临岛上,修建了一座高大雄伟的宫殿。一日,伊邪那岐命问伊邪那美命道:“你的身体发育得怎样了?”伊邪那美命回答道:“我的身体已经发育成熟,只是有一处没有长合。”伊邪那岐命说道:“我的身体也发育成熟,只是多出一处。让我们结合在一起,生育国土吧。” 伊邪那美命欣然应允。二神相约分别自右向左和自左向右绕着宫殿粗大的柱子行走,相遇便结为夫妻。 于是男神从左向右绕行,女神自右向左绕行。当二神会合时,女神先说道:“好一位英俊的男子!”男神随即应“好一位漂亮的女子!” 就这样,二神完成了结婚仪式。不久,生下一个浑身没有骨头的水蛭子。二神不喜欢这个发育不健全的孩子,便把他放到用苇叶编的苇船上,让他随水漂走。之后,生下了淡岛,此子也未被算在御子之列。 二神商议道:“我们生下的孩子不健全,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一起去向天神请教请教吧。” 天神用焚烧鹿肩骨的占卜方法为二神占卜后说道:“那是由于女子先发话的缘故。女子先说则不吉。这次回去由男的先说再重新来一遍。” 相遇结缘 伊邪那岐命与伊邪那美命回到淤能棋吕岛,照以前的方法又重新绕柱走了一遍。这次二神相遇时,伊邪那岐命首先说道:“好一位美丽的女子!”紧接着伊邪那美命才说道:“好一位英俊的男子!” 重新举行了结婚仪式后,二神生得八岛:淡路岛;伊豫岛(今日的四国),此岛一身生有四个面孔,每个面孔各有一个名字;隐岐岛;筑紫岛(今日的九州),此岛也是一身四面,每个面孔各有一个名字;伊伎岛;对马岛;佐渡岛和大倭丰秋津岛(今日的本州)。此八岛又称作“大八岛国”。此后又生得六个小岛,总计十四个岛。伊邪那岐命与伊邪那美命共同创造的这片国土,又称苇原中国,是相对于高天原(天上的世界)和黄泉国(地下的世界)而存在的人间的世界。 生完国土又生育诸神。房屋神、河神、海神、农业神、风神、原野神、山神、船神、火神等,总计生得三十五位神其间在生火神火之夜艺速男(又名火之炫毗古神,火之迦具土神)时,伊邪那美命被烧伤而死 伊邪那美命她的呕吐物、粪便也分别化为几位神。 分开别离 黄泉国 伊邪那美命因生火神而被烧伤,不久便离开这个世界,到黄泉国去了。 男神伊邪那岐命失去了爱妻,悲伤万分。他扑在妻子的尸身上哭泣道:“我的爱妻呀!为了那么个小子竟失去了你,实在是太不值得了!” 男神哭泣时流出的眼泪化作泣泽女神。男神把伊邪那美命安葬于出云国和伯耆国交界的比婆山下后,拔出腰间所佩的十拳剑,将致使伊邪那美命命归黄泉的火神的头砍了下来,沾在剑尖、剑身、剑柄等处的血流下后,化出八位神。 被砍掉了脑袋的火神火之迦具土神的头、胸、腹、阴部、左右手、左右脚也分别化作了山神、雨神、武器神等八位神。 伊邪那岐命思念著伊邪那美命,便随后追到黄泉国。伊邪那美命自紧闭的黄泉国大殿的大石门内迎出来,伊邪那岐命对女神说道:“我们共同创造的国土尚未完成,无论如何请随我回到世上来吧。” 日本神话 女神回答说:“太遗憾了,你怎么不早点来接我呢?我已经吃了黄泉国的饭食,无法返回你所在的世界了。不过,既然你特地来接我,我还是想与黄泉国的众神商量一下,看能不能随你回去。但是,在此期间你不许偷看。” 说完,伊邪那美命返身回到大殿中去,伊邪那岐命则等候在石门外。许久不见女神出来,伊邪那岐命渐渐焦躁起来,按捺不住,便取下插在左耳鬓的多齿木梳,将它的最粗一齿折断,点上火制成火把,举着它悄悄进入大殿。借着火光仔细一看,只见伊邪那美命身上爬满了蛆,头部、胸部、腹部、伊邪那岐命见了惊恐万分,拔腿而逃。伊邪那美命被丈夫看到了丑陋的形象,恼羞成怒,立即派女鬼去追。女鬼很快便要追上了,伊邪那岐命急中生智,把自己头上戴的黑木藤编的藤圈朝身后扔去,那藤圈即刻化作一片野葡萄林。女鬼嘴馋贪吃野葡萄,伊邪那岐命便趁机跑远了。女鬼吃了野葡萄,又紧追上来。这次伊邪那岐命取下插在右耳鬓的木梳,将梳子齿掰断扔向身后,刹时身后长出鲜笋。在女鬼贪吃鲜笋之际,伊邪那岐命又跑远了。最后,由伊邪那美命身体各部分生成的八雷神,率领黄泉国的魔军追杀而来,伊邪那岐命拔出佩在腰间的十拳剑抵挡,边挥舞边逃,魔军直追到黄泉国与苇原中国的分界处比良坂。伊邪那岐命从长在比良坂山坡下的桃树上摘下三个桃子,朝追来的魔军掷去,没想到魔军见了桃一下子便溃不成军,四散而逃。伊邪那岐命感激地对桃子说:“谢谢你们 帮助了我。今后,生活在苇原中国的人们若身处困境,还请多帮助他们。”说完,封桃子为“意富加牟亚美命”。自此凡间流传着桃木可避邪的说法。 伊邪那美命见几次追杀都失败了,便亲自追来。伊邪那岐命推来一块大石头,挡在比良坂的路中。伊邪那美命无法继续前行,隔着大石头愤愤地说道:“既然如此,我将每天杀死一千名你的国人。” 伊邪那岐命答道:“要是那样,我就每天建一千五百个产房,每天诞生一千五百个婴儿。” 因为这个缘故,每天都有一千人死去,每天又都有一千五百人诞生。 诞生起源 伊邪那岐命回到苇原中国后,觉得自己去了趟黄泉国,浑身沾满了污秽,便打算举行祓濯仪式来去掉身上的污秽之气。 筑紫国日向的橘小门的阿波岐原位于河的入海口处,岸边桔树叶青枝茂,阳光灿烂地照耀着,景色很美。伊邪那岐命来到这里,把身上的衣裳和饰物统统扔掉,裸著全身,准备跳进河里好好清洗一下。他所扔掉的手杖、腰带、围在腰下的裙裳、内裤、帽子以及戴在左手和右手上的玉镯,分别化成不同的神,一共生成了十二位神。 伊邪那岐命裸著身子,站在河边观察水势,他自言自语道:“上游太湍急,下游太舒缓,就在河的中段吧。” 于是,跳进河的中段,潜入水中,细致地洗濯全身。 伊邪那岐命身上洗落的污垢共化成了四位神,他在水底、水中、水面洗濯时,分别生成了六位神。最后他上岸掬清水洗左眼,生成了太阳女神,即天照大御神,天照命;洗右眼,生成了月亮神,即月读命;洗鼻孔,生成了速须佐之男命。 祓濯仪式完毕,伊邪那岐命浑身清爽,加之最后所得的三个孩子最称心如意,心情非常高兴。 “我最终总算得到三个孩子了!太令人高兴了!” 于是,伊邪那岐命将自己脖子上戴着的可发出美妙声响的玉串赐给天照大御神,命令她道:“你去治理高天原!”命令月读命说:“你去治理夜国!” 最后对速须佐之男命说道:“你去治理大海!” 就这样,伊邪那岐命将昼国、夜国和大海分别交由三个孩子治理。 ※※※※※※※※※※※※※※※※※※※※※※※※※※※※ 速须佐之男命大闹高天原 天照大御神、月读命和速须佐之男命遵照父亲伊邪那岐命的分派各自去了自己的领地。天照大御神和月读命治国之时,速须佐之男命却整日哭泣,不思治国。岁月流逝,速须佐之男命渐渐到了胸前飘须的年龄了,可他依旧整天哭泣。其声之悲,令青山荒芜;其声之哀,使河海干枯。国中的恶神也随之蠢蠢出动,各种灾祸频频发生。 伊邪那岐命召来速须佐之男命问道:“你因为何事如此悲伤,哭泣不止?” 速须佐之男命回答说:“我思念母亲,想去母亲所在的根之坚州国去,因此悲伤哭泣。” 根之坚州国即黄泉国。听儿子如此一说,伊邪那岐命不禁想起先前去黄泉国的可怕经历,心中非常生气,他对速须佐之男命下了驱逐令,说道:“既如此,就由你,但不许你再呆在这个国土上。” 速须佐之男命于是说道:“那让我去跟姐姐天照大御神道声再见,再去母亲那里。”说著,奔高天原而来。 随着速须佐之男命的上天,山河发出隆隆巨响,大地如发生地震般晃动起来。 天照大御神听说弟弟速须佐之男命正朝高天原而来,很吃惊,心想:“速须佐之男命上天决没安好心。一定是不满足于治理海面,而来夺我的国土的。” 于是,她解开自己的头发,分左右束在两耳边,扮成男装,在发鬓和手腕上佩戴了玉串,前胸后背束好箭袋,手里挥舞著弓,两脚踏地,严阵以待。 速须佐之男命来到高天原天照大御神面前,天照大御神冲弟弟问道:“你来高天原做什么?” 速须佐之男命回答说:“我来姐姐这里,决没有心存恶意。只是刚才父亲问我为何哭泣,我回答说想去母亲所在之国,父亲便生气地将我赶出来。我想在去母亲那里之前,跟姐姐道别。” “你嘴上说的好听,谁知道你心里是怎么想的?怎么证明你是心地纯洁的?” “让我们二人在神的面前起誓,用身上所佩之物生子,若生女则证明心地清纯,若生男则说明心怀叵测。” 立誓已毕,天照大御神与速须佐之男命隔着天安河相对而立。天照大御神先取下速须佐之男命腰间所佩的长剑十拳剑,折为三段,在天安河畔的天之真名井里洗干净,然后放到嘴里嚼碎,“噗”地一声吐出来。随着吐出的气息,生成了三位女神。 轮到速须佐之男命,他取下天照大御神左边发鬓上佩戴的玉串,也用天之真名井的清水洗净,放在嘴里嚼碎,“噗”地吐出,随着吐出的气息,一位男神诞生了。他就是正胜吾胜胜速日天之忍穗耳命。接着取下戴在天照大御神右边发鬓上的玉串,用井水洗净放入嘴里嚼碎,吐出,这次诞生的男神是天之菩卑命。用天照大御神束前额发的玉串和戴在左手、右手的玉串也各生得一子,皆为男神。因此,由天照大御神的玉串共生得五位男神。 天照大御神对速须佐之男命说道:“后生的五子,是由我身上佩戴的玉串生成的,应是我的孩子;先生的三子,是你身上佩带之物所生,应是你的孩子。” 速须佐之男命听此一说,非常高兴。 “请看,我生的都是心地善良的女孩,可见我是心无恶意的。这场赌誓我胜了!” 乘着高兴劲儿,速须佐之男命胡闹起来。他跑到天照大御神开的田地里,将田埂踩毁,把水沟填平,还在每年新米收获时节举行初尝新米祀典的大殿到处拉屎。天照大御神不但没责备弟弟,还为他开脱说:“大殿上的污秽之物不是屎,是他喝醉酒呕吐出来的东西。他踩毁田埂,填平水沟,是因为他不忍目睹地面遭到破坏的缘故。” 尽管天照大御神护着弟弟,为他的胡作非为开脱,可是速须佐之男命爬上机房的屋顶,揭开一个洞,把剥了皮的斑马自房顶投掷下去。正在织衣的一位织女受惊过度不慎被梭子刺入死亡。 这次,天照大御神也不禁惶恐起来,躲进天岩屋中,将石门紧闭。太阳神躲进了洞穴中,于是天上地下一片漆黑,长夜漫漫,不见白昼。众神也骚动起来,如夏天的苍蝇乱作一团。各种灾祸不断发生。 于是众神聚集到流经高天原的天安河畔,让高御产巢日神之子思金神想对策。最有智慧的思金神召来许多长鸣鸡,让他们在天岩屋前引劲长鸣,又让人采来天安河上的坚硬岩石和天金山的铁矿,找来锻冶匠天津麻罗,冶铁造矛。然后,思金神命令伊斯许理度卖命制镜,玉祖命制勾玉串,让天儿屋命和布刀倒命剔下天香山雄鹿的全副肩骨,与天香山的波波迦木一起焚烧占卜。最后派人将天香山的一株枝繁叶茂的真贤树连根掘起,用勾玉串点缀上面的树枝,把八尺大的镜子挂在中间的树枝上,再将楮树皮制 成的棉布和麻布垂挂在下面的矮枝上,由布刀玉命举着它,天儿屋命唱庄重的祝词,大力神、天手力男神则隐蔽在天岩屋的石门旁。 一切准备就绪。天宇受卖命取天香山的萝蔓为吊袖带,将两袖高高吊起,又以天香山的葛藤束住头发,手里拿着束天香山的脆竹叶,将空桶倒扣在天岩屋前,伴着长鸣鸡的啼叫,踩着空桶跳起舞来。舞到极兴,如神魂附体,袒胸露乳,裙带直垂到这番狂舞引得高天原的众神哄笑不已。 躲在天岩屋的天照大御神,听到外面众神的哄笑吵闹,深感诧异。她忍不住将石门悄悄推开一条细缝,向外窥视,见天宇受卖命正舞得起劲,便发问道:“我以为我躲了起来,高天原和苇原中国便会漆黑一片,为黑暗所笼罩。你们怎么这么快乐?天宇受卖命为何在此起舞?” 天宇受卖命回答说:“因为来了位比您更尊贵的神,大家为此而欢欣雀跃。” 就在天宇受卖命答话之际,天儿屋命和布刀玉命将镜子举到天照大御神面前,请她看。天照大御神觉得新奇,就慢慢走出门来想凑近细看。这时藏在门边的天手力男神一把抓住她的手,把她拉出天岩屋。布刀玉命随即绕到天照大御神身后,将稻草绳挂在了天岩屋的石门上。 由于天照大御神重现了身姿,高天原的苇原中国也重新铺满了阳光。另外在日本,神社的入口处挂稻草绳和新年时家家户户门前结稻草绳的习俗也源于此。 高天原归于平静后,众神商议让速须佐之男命拿出众多物品来赎罪,并剪掉他的长须,拔去他的手指甲和脚指甲,以示惩戒。最后,将速须佐之男命逐出高天原。 临离开高天原前,速须佐之男命到掌管食物的大气津比卖神处讨点吃的。于是,大气津比卖由鼻、口、肛门处弄出许多材料,做成美味佳肴,献给速须佐之男命。可是,这一切都被速须佐之男命偷偷看到了。他认为大气津比卖用污秽之物来糊弄他,一气之下,将大气津比卖神杀死了。 大气津比卖死后,她的头化作蚕,两个眼珠化作了稻种,两个耳朵生成粟,鼻子生成小豆,这就是今日五谷的起源 斩蛇论说 速须佐之男命大闹高天原后被逐出了天界,来到出云国境内肥河上游一个叫鸟发的地方。他站在肥河岸边思忖著该去往何方,这时一双筷子自河的上游漂到眼前。“咦,这不是人吃饭用的筷子吗?上游一定有人家。” 速须佐之男命沿河朝筷子漂来的方向走去。不久,看到一老翁和一老妪围坐在一少女身边,三人执手相泣。少女看上去约约十六七岁,清秀可人。速须佐之男命觉得奇怪,便上前问道:“你们是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 速须佐之男 那老翁见有人相问,便起身回答说:“我是山神大山津见神的儿子,统治这片国土,名叫足名椎,妻子叫手名椎,膝下唯一小女名叫栉名田比卖。” “那你们为何事而哭泣?”速须佐之男命又问道。 老翁深深叹了一口气,回答说:“先前我们夫妻共有八女,一家和睦地生活着,可谁知在离这儿不远的高志地方,住着一个叫八歧大蛇的怪物,每年来此作祟,每次吞食我一个女儿。今天又到了那怪物出现的时候了。一想到这最后的一个女儿也要被吃掉就不禁悲伤万分,因而哭泣。” “那个叫八歧大蛇的怪物,是何模样?” “它长得非常可怕。眼睛血红如酸浆果,一身生有八头八尾,身上覆盖着绿苔,长著桧杉。身体硕大无比,可蜿蜓于八个山谷和八个山岗之间,它的腹部糜烂总是滴血水。”老翁描述著,身体不断地发抖。 速须佐之男命听罢,毫无胆怯的模样,对老翁说道:“别怕,让我来治服这个怪物。不过,你能把你的女儿嫁给我吗?” 老翁答道:“若能惩治了那个怪物,自当把小女献上,只是还不曾请教尊姓大名。” 速须佐之男命答道:“我是天照大御神的胞弟,刚从天界下来。” 老夫妇大吃一惊:“没想到是如此尊贵的神驾到,失敬得很,这就将小女献上,让她随侍您的身旁。” 于是速须佐之男命当即将栉名田比卖变成一把小而多齿的梳子,插在自己的发间,又吩咐足名椎、手名椎道:“你们二位快去酿酒,筑起一圈篱笆墙,在墙上留出八个洞,洞前搭八个放酒盏的架子,在架子上放一酒器,里面装满酿好的八酿酒。”老夫妇依照吩咐做好了准备。 八歧大蛇果然来了。它嗅到酒香,便将八个脑袋伸进八个酒器中。八酿酒是反复酿造八次才酿好的烈酒,即便是八歧大蛇,也抵不住酒力,一会儿便醉了,八个脑袋耷拉在地上沉沉睡去。 速须佐之男命拔出腰间佩带的十拳剑,将八歧大蛇的八个脑袋一一割去,又将身子切成几段,又依次去割大蛇的八条巨尾。大蛇身上流出的血水把肥河都染红了。 当速须佐之男命砍到中间的那条尾巴时,“铿”地一声,宝剑被弹了回来,剑刃崩掉了一块。速须佐之男命深感诧异,用剑尖将尾巴纵向剖开,一把大刀呈献在眼前。速须佐之男命取出大刀,觉得此物非同寻常,后来将它献给了天照大御神。此刀是天从云,是三件神器中的一件。 速须佐之男命惩治了八歧大蛇后,便准备同栉名田比卖成婚。他寻游出云国各地,选择造新婚宫殿的地点。当他来到须贺时,忽觉神清气爽,于是决定在须贺建造宫殿。开土动工之时,有祥云自地上升腾而起,据说这就是“出云国”的来历。 宫殿落成后,速须佐之男命与栉名田比卖成婚,栉名田比卖的父亲足名椎被任命为宫殿的长官。速须佐之男命在须贺住了很久,后来还是到黄泉他母亲那里去了。 牵引国土 速须佐之男命巡游出云国各处寻找宫殿地址时,发生了这么一件事。 一天,他站在高处俯瞰出云国,发现出云国宛若一条狭长的细带,于是自言自语地说道:“我统治的国土如此狭小,实在说不过去,难道就没有什么办法使国土变宽吗?”说著,他向海的远处眺望。突然,速须佐之男命发现朝鲜半岛南端向外突出一块。“有了,有了,把那突出之处补在我的国土上不就可以了吗?” 于是,抡起一把大锄头,将半岛多出的那块砍去,把它与朝鲜半岛断开,然后用三根粗绳索捆住,嘴里呼着号子,像拉纤般地把砍下的那块土地拉了过来。这块拉来的国土与出云国相接,形成了今日出云国小津港到杵筑的御崎这一段海岸。 为了不让拉来的国土漂走,速须佐之男命在海里打下粗桩子,用绳索把国土系在桩子上。那粗桩子年深日久,便化作了今日屹立在出云国与石见国之间的三瓶山,而牵拉的绳索化作今日杵筑御崎南边的长长的海滨。 尽管增加了一块国土,速须佐之男命还是不满足。他又登高远眺,这次发现出云国北面的隐歧岛多出一块,像尖沙嘴似的向南突出,显得孤零无依,速须佐之男命高兴地大叫:“有了!有了!那里又有一块没人要的国土!”说著,抡起大锄头把它砍下来,用三根粗绳索把他拉了过来。如今的多久村至狭田村一带,就是拉来的那块国土。 后来,速须佐之男命又用同样的办法从别处拉来了两块国土。出云国新添了这么多国土,自然变得宽阔起来。速须佐之男命终于满意地笑了。 当时,日本国土上草木稀少,到处是秃山和荒野。速须佐之男命有一次渡海来到朝鲜国发现了许多金山银山,很想把它们运回日本,可惜没有太多的船。速须佐之男命便决定让日本到处长满树,好伐木造船渡海。于是,他拔下自己的长须,临风一吹,长须落地化为一株株杉树;又拔下胸毛,一根根吹散,胸毛化作了桧树;拔下腰间的体毛,化为罗汉松;拔下眉毛化作楠树。于是,日本整个国土便长满了杉松桧楠等各种珍贵的树,为绿荫所覆盖; 神话分析 日本神话与希腊、北欧神话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时间上的直线式排列,这也许是因为这些神话是在“被创作”的过程中形成的。本节我们特意选择了一些在日本民众中自古以来广为流传的神话故事,以及一些类似风土记的传说,简要作介绍。天之中主神据日本《古事记》中记载:天地初开之时,在高天原产生的神,名叫天之中主神。这位“天之中主神”是最早出现的神。奇怪的是,这位神在以后的故事中再未出现过,而有关这位神的神社也没有一所。 其实,天之中主神并非被祭祀的神,而是古籍中记载的北极星神,由宫廷史学家们造出来的一个神名。高天原据日本《古事记》及《日本书纪》中记载,神话世界分为天上的高天原,地上的苇原中国和地下的黄泉国3层。高天原是天上众神的世界,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奥林匹斯山。高天原由太阳神天照大神统治。高天原有叫做天之香具山、天之安河的山河,以及天之高市的城市。一旦发生重大事件,众神便聚集在天之高市和天之安河的河滩上,召开称之为“神集”的会议,商讨对策。在高天原也有水田。 上述地名与日本奈良县的地名完全相同,由此可以说,高天原是将地上的大和国(日本)反映到神话中了。

日本来唐人员中,除了官方的遣唐使节外,还有许多留学生、学问僧或随遣唐使团、或乘商船、新罗船,或经朝鲜频繁地往返于两国之间,在文化的交流,传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日本留学生阿培仲麻吕(即晁衡)、吉备真备、橘逸势和学文僧空海、圆仁等,对中日文化的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阿培仲麻吕,在唐生活五十余年,历任左补阙、卫尉卿、秘书监等职,与李白、王维等著名的诗人交往,常相互间酬唱和诗,至今仍为人们所乐道。--摘自铁血网《日本遣唐使节汇考》

1日上午,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在记者会上正式公布日本新年号为“令和”,出自日本诗歌集《万叶集》,成为日本历史上首个源于日本古籍的年号。然而,《万叶集》与中国古典文化之间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

日本新年号为“令和”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当日在记者会上介绍称,“令和”出自日本古籍《万叶集》中的“初春‘令’月、气淑风‘和’”,愿每位日本人,都能如度过寒冬、在春日中盛开的梅花一般,在对明天充满希望的同时,各自绽放出绚烂的花朵。

安倍还说,悠久的历史、浓郁的文化以及四季皆美的大自然代表着日本的国民性,要坚定不移的把这一国格移交给下一代。希望人民在美丽的心灵当中,孕育滋养出文化,正因怀有此番心愿,最终将年号选定为“令和”,象征着新时代的来临。自此“令和”成为645年日本启用首个年号“大化”以来,历史上的第248个年号,也是首个出自日本古籍的年号。

具体来说,“令和”出自《万叶集》第五卷《梅花之歌》32首的序文,“初春‘令’月、气淑风‘和’、梅披镜前之粉、兰熏佩后之香”。在“令和”之前的247个年号中,凡是得以辨明出处的年号均出自中国古籍。

《万叶集》是日本现存最古老的和歌集,收录诗歌4500余首,其地位相当于中国的《诗经》。尽管被看作是日本古籍,《万叶集》仍然无法抹去源于中国古典文化的影响。公开资料显示,《万叶集》借鉴了中国诗歌的题材、形式以及表现方法,收编了部分汉诗。值得一提的是,《万叶集》成书时,日本尚未拥有自己的文字,全部诗歌采用汉字为注音符号记录而成。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日籍教授、原日本读卖新闻编辑委员加藤隆则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万叶集》第五卷《梅花之歌》的原文部分,还是按照古代中文的写法记录下来。而且,《万叶集》收录了118首关于梅花的诗歌,看得出是受到了中国审美的影响。不过“和”代表“和风”,因此加藤隆则认为“令和”带有中日融合的含义。

日本现任明仁天皇将在4月30日“生前退位”,皇太子德仁将于5月1日即位新天皇,当日零时开始正式启用新年号“令和”。自此,始于1989年1月的“平成”时代,仅剩1个月便将退出历史舞台。▲

甲午之后,李鸿章去日本商谈《马关条约》回国后,因“商谈不力”,只保留了大学士的头衔,却没有实权职务。而这个空头宰相,恐怕还是碍于慈禧太后才得以保全。

大学士没有实权,拥护他的人也一一去职,朝廷对他不加理会,个中滋味,只有李鸿章自己知道。但他也不甘于闲着。或许是预料到《马关条约》后的善后事宜——辽东半岛的归还和中日商约的商定他都难以袖手旁观,所以在接受直接任命前,李鸿章已经开始着手准备。

辽东之所以得以归还,是俄德法共同干预的结果

俄国不愿意看到日本在远东的势力扩大,挤占自己的利益,所以联合德法干预辽东割让一事。但是,俄德法与日本在归辽问题上,是撇开清政府进行协商的,由始至终,清政府没有发言权,只能被动地接受结果。

清政府对于俄德法送的“大礼”自是欣然接受,但价钱无商量余地,而且还要满怀感激。此种情况下,我们不难预料,李鸿章这个所谓的“全权大臣”,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在确定日本会归还辽东半岛的前提下,商议的重点就是归辽费用

李鸿章对此早有关注。到京不久,李鸿章便接到德璀琳的电报,称经他“与至友屡商”,“辽东准退还”,关键还不用归辽费用。此消息很是振奋人心,李鸿章马上转达给总理衙门大臣翁同酥、李鸿藻和张荫桓。但很快就被证实为假,大家空欢喜一场。

李鸿章锲而不舍,继续令德璀琳在德国交涉,争取无偿索辽东。向三国求告不索兵费无门后,李鸿章继续奔走于俄、德、法公使馆,只要能“量减一半”,“即可定议”。但很快从驻法公使庆常、驻俄德公使许景澄处获知可能性很小。

此时,许景澄透露,此事三国已经有了一致的商量,“故一经定议,不肯再商”。得此消息,李鸿章便致电日本公使裕庚,进一步求证三国议定的三千万赔款是否"已立据”。是抱着在三国的庇护下与日本交涉的想法,却发现无论是俄、德、法还是日本,都没把清政府当考虑的对象,自行商量了起来。

与其说是三国干涉还辽,不如说是四国协商还辽。这个“全权大臣”没当几天,就让李鸿章觉得很没意思。

日本决定与清政府尽早进行直接谈判

由于三国的干涉,归辽偿款已从五千万两减至三千万两,日本觉得利益受损,遂决定与清政府尽早进行直接谈判。10月9日,日本林董给总理衙门送去照会。当时接见林董的总理衙门大臣为敬信、翁同酥、荣禄三人。翁同酥对日方此一新要求没有直接回复,答以要先“知照三国”。热脸贴冷脸,林董“唯唯而去”。

此时,林董想到了李鸿章。早在9月8日,李鸿章与林董会面,就表示希望两国能尽快进入直接谈判。意识到总理衙门并不重视,林董即于当天给伍廷芳发一封密函,内称:“据悉李中堂很早即希望(日本)与清廷进行直接谈判,为此,希告知李中堂予以帮助,以期尽速任命全权委员。”

李鸿章奉旨担任全权大臣,与日本商议归辽事宜

10月14日,也就是日本政府要求与中国正式谈判的第五天,李鸿章奉旨担任全权大臣,与日本使臣林董商议归辽事宜。

10月20日,归还辽东半岛事宜在总理衙门开议,林董出示了日方的条约草稿。这次谈判的重点是偿款问题。李鸿章认为三千万的数额是三国与日本商议的,希望日方念及中日友谊,能将偿款削减,林自然不肯接受。接着,李又提议将库平银改为上海银,林以重在“银之价值而非数额”拒绝。见林毫无商量余地,李又希望与伊藤直接交涉,或许“可削减一千万两”,林觉得无此必要……紧咬着偿款已由三国说定,没有再商量的余地。

无奈之下,李鸿章告以“事关重大,必须请旨”,第一次商议就此结束。

李鸿章紧抓偿款不放,希望得日方“松口”

五天后,李鸿章上了《归辽偿款未能减少折》,在对辽东归还、偿款商定作详尽的陈述后,认为无可再商,恐日久生事,催促早日定议。由于中日双方都觉得越早定议越好,九天后,即10月29日就有了第二次谈判,第三次更是紧随其后。每次,李鸿章都紧抓偿款不放,希望经过反复瞎商,能博得日方的“松口”,但林董真正做到了“磨然不动”。

以旁观者的角度,此次中日谈判没有马关的悲枪,倒颇显喜感:一方是李不停的绕啊绕,最后总能回到偿款上;一方是林反复地表态无可嗟商,最后直呼“已惧怕对此事之议论”。在偿款上,日方坚决不做让步,但有两款做了妥协:

第二款,中国约定,决不将上开之交还地方,让与其他任何国家。

第六款,中国政府如不将本条约第三款所规定之补偿金,于明治二十八年十一月八日,即光绪二十一年九月二十二日以前交与日本国时,中国须负担自该日期起,占领该交还地方之日本国军队之全部维持费用。

李鸿章认为前者有碍“中国自主之权”、后者有损“中国信义之名”,主张删除,日方最后应允。

可见,此事他自觉还算不辱使命。此后,11月8日,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辽南条约》并专条三款。肩头了却一件事,李却未感轻松。因为俄德法三国的参与干涉,《辽南条约》才及早定议。想到接下来的中日商约谈判,这烂摊子要收到什么时候?就这把老骨头,还要谈多少条约

1中日邦交最早记载是汉朝

汉朝初期,与东瓯、闽越、南越等国关系尚友好。后伴随着国力的增强,这三国的越人国家先后被灭。武帝时期,汉朝多次派使节经略西南夷,并在这些地方设立益州等郡。到东汉时期,汉朝与这些地方联系更加紧密。汉朝与朝鲜和日本也有密切联系。东汉光武帝时期,古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汉赐一枚“汉倭奴国王”金印,至今是日本的国宝。

2邦交最高最密切的时期是隋唐时期。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的交往源远流长公元7世纪至9世纪的隋唐时期,以日本官方派出20余次遣隋唐使为表征,两国的交往出现一个高潮日本派出"遣隋唐使"的动机不排除学习隋唐先进文化的因素,但从理性的角度深层次地分析思考,日本"遣隋唐使"是岛国心态的日本为了打破封闭和孤寂,发展本土文化、扩展生存空间和加强对外联系方面需要的物化表现形式

遣唐使

时间: 公元七世纪初至895年

朝代: 唐代

从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约两个半世纪里,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遣唐使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

四世纪中叶,大和朝廷大体上统一了日本列岛,日本国王曾多次向中国南朝政权遣使朝贡,并请求授予封号。公元589年,隋朝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中国近四个世纪的分裂动乱,社会经济文化迅速发展。

当时日本正是圣德太子摄政,他励精图治,锐意改革。为了直接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先后向中国派出了四次遣隋使(公元600年、607年、608年、614年),这是中国和日本作为两个统一国家正式交往的开始,也是日本统治者采取主助积极态度,派遣大型文化使团直接吸收中国先进文明的开端。遣隋使可以说是后来遣唐使的先驱。

公元618年,唐朝灭隋,建都长安(今西安)。唐帝国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发达,成为东亚最强大的帝国,声威远扬,对日本和亚洲各国都有巨大吸引力。而日本通过四次遣隋使,朝野上下对中国文化更加仰慕向往,出现学习模仿中国文化的热潮。623年。遣隋留学僧惠齐、惠日等人在留学中国多年后回国,同天皇报告大唐国是法律制度最完备的国家.建议派使节赴唐学习。为了实现更加直接有效地学习唐朝先进制度和文化的目的,日本政府决定组织大型遣唐使团、派遣优秀人物为使臣,并携带留学生、留学僧去中国。

公元630年,舒明天皇终于派出了第一次遣唐使,从630-895年的二百六十多年间,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的日本朝廷一共任命了十九次遣唐使,其中任命后因故中止者三次,实际成行的十六次。但是有一次仅抵朝鲜半岛的百济国,有两次是作为送回唐朝专使的“送唐客使”,另有一次是因入唐日使久客末归而特派使团前往迎接的“迎入唐使”。因此实际上页正名副其质的逍唐使是十二次。

这十几次遣唐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初期:公元630一669年,共任命七次。使团规模较小,船只一、二艘,成员一、二百。航线走沿朝鲜半岛沿岸的北路,目的主要是为了学习唐朝的制度。

中期:公元702一752年,是极盛时期,共任命成行四次。使团规模扩大,每次达五百多人,分乘四舶,收获成果也最大。航线大多是经南方诸岛的南岛路。为了全面深入学习盛唐文明,实现全盘唐化,有大批留学生、留学僧长期留唐。

后期:公元759一874年,是渐衰期,共任命九次实际成行仅六次。此期唐朝经安史之乱逐渐衰败,因此日本学习唐朝的热情有所降低,使团规模缩小,留学生、留学僧留唐时间也减少成一、二年。航线主要是直接横渡东海的大洋路。

遣唐使团的规模初期约一、二百人,仅一、二艘船,到中、后期规模庞大,一般约五百余人,四艘船,最多是838年第十八次竟达651人。使团成员包括大使、副使及判官、录事等官员,还有文书、医生、翻译、画师、乐师等各类随员和工匠水手。此外,每次还带有若干名留学生和学问僧。

日本朝廷选拔的使臣大多为通晓经史、才干出众而且汉学水平较高、熟悉唐朝情况的第一流人才。甚至相貌风采、举止言辞也不同凡响,就是随员也至少有一技之长,至于留学生与学问僧也均为优秀的青年,有的在留学前已在国内崭露头角,学成归来一般均有一定建树。日本政府之所以精选这样强大阵容的遣唐使团,就是为了更好地吸学生活,赐物几乎与副使相同。遣唐使一旦安全回国,立即奏报朝廷,进京后举行盛大欢迎仪式。使臣奉还节刀,表示使命完成,天皇则为使臣晋级加官,赏赐褒奖,并优恤死难者。

遣唐使团在中国受到盛情接待。唐朝有关州府得到使团抵达的报告后,马上迎进馆舍,安排食宿,一面飞奏朝廷。地方政府派专差护送获准进京的使团主要成员去长安,路途一切费用均由中国政府负担。遣唐使抵长安后有唐廷内使引马出迎,奉酒肉慰劳,随后上马由内使导入京城,住进四方馆,由监使负责接待。按着遣唐使呈上贡物,唐皇下诏嘉奖,接见日本使臣,并在内殿赐宴,还给使臣授爵赏赐。

遣唐使臣在长安和内地一般要逗留一年左右,可以到处参观访问和买书购物,充分领略唐朝风土人情。遣唐使归国前照例有饯别仪式,设宴畅饮,赠赐礼物,珍重惜别。唐朝政府除优待使臣外还给日本朝廷赠送大量礼物,表现了泱泱大国的风度。最后遣唐使一行由内使监送至沿海,满载而归。

逍唐使的贡献首先是引进唐朝典章律令,推动日本社会制度的革新。遣唐便在长安如饥似渴地考察学习,博览群书,回国后参与枢要,仿行唐制,如“大宝法令”即以唐代律令为规范制定的。还仿效唐朝教育制度,开设各类学校教授汉学,培番人才。818年,峰峨天皇根据遣唐使菅啻原清公的建议,下诏改走礼仪,并命“男女衣服皆依唐制”(《大日本史》卷123)连历法、节令、习俗也尽量仿效中国。

其次是汲取盛唐文化,提高日本文化艺术水乎。遣唐使每次携回大量汉籍佛经,朝野上下竞相赞写唐诗汉文,白居易等唐代著名诗人的诗集在日本广泛流传。留唐学生僧人还借用汉字偏旁或草体创造出日本的假名文字。遣唐使还输入唐朝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经过消化改造,融为日本民族文化。

甚至围棋等技艺和相扑、马球等体育活动也是从唐朝传入的。遣唐使团中常有日本画师、乐师以至围棋高手赴唐访师学艺、观摩比赛。

遣唐使于公元895年废止,其原因除了唐朝政局动荡不安以外,还有经过二百多年的吸引移植唐代文化,以基本上完成改革。并在基础上开始萌生俱有日本特色的国风文化,因此对中国文化学习的需求已不那么迫切。而且每次遣唐使耗费巨大,加上路程艰辛,也令使臣视为畏途。而唐朝赴日贸易也不断增加,也弥补过去靠遣唐使解决对唐货的需求。因公元894年宇多天皇接受了已任命而未出发的第十九次遣唐大使的奏请,于次年正式宣布停派遣唐使。

3.密切的原因是因为中国那时候是世界的中心,长安是世界的心脏,天堂。李世民是世界的天可汗。

唐代日本派赴中国的使节团。唐朝代隋以后,日本沿袭遣使入隋的旧制,继续派出遣唐使。630年(日本舒明天皇二年,唐贞观四年)第一次遣使,最后一次在838年(即日本承和五年,唐开成五年)。894年(日本宽平六年,唐干宁元年)又准备派遣,已经任命,由于菅原道真谏阻,遂从此正式停止遣唐使。从630年到894年,二百六十余年间,除三次任命而未成行外,抵达长安的日本使臣,两次是送唐使臣回国,一次迎遣唐使归日本,正式的遣唐使计有十二次。使团官员是正使、副使、判官、录事。使团成员除约半数的舵师、水手之外,还有主神、卜部、阴阳师、医师、画师、乐师、译语、史生,以及造舶都匠、船师、船匠、木工、铸工、锻工、玉工等各行工匠。随行有长期居留的留学僧、留学生和短期入唐、将随同一使团回国的还学僧、还学生。还有从事保卫的射手。初期使团共二百余人,乘船两艘,以后增为四艘,人数增至五百余人,但其中只有少数主要成员被允许进入长安。

遣唐使在难波(今日本大阪)登舟,通过濑户内海,从博多(今日本福冈)出发。从 7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约四十年间,航线采取北路,即沿朝鲜半岛西岸北行,再沿辽东半岛南岸西行,跨过渤海,在山东半岛登陆,再由陆路西赴洛阳、长安。这条航线大部分是沿海岸航行,比较安全,船只遇难情况较少。以后新罗灭百济、高句丽,统一半岛,与日本关系一度不甚融洽。于是遣唐使船在7世纪70年代到8世纪60年代这一百年间,改取南岛路,即由九州南下,沿南方的种子岛、屋久岛、奄美诸岛,向西北横跨中国东海,在长江口登陆,再由运河北上。这条航线主要航行于渺茫无边的东海上,难以靠岸,危险较大。北路和南岛路都需航行三十天左右,甚至更长时间。8世纪70年代以后,直到停止遣唐使前,航线改取南路,即由九州西边的五岛列岛径向西南,横渡东海,在长江口的苏州、明州一带登陆,转由运河北上。这条航线所需时间较短,一般十天左右,甚至三天可达,但风涛之险基本上与南岛路相同。

遣唐使的目的在于向中国学习,吸取唐朝文化,因而很重视使团人员的选拔,特别是大使、副使、判官、录事等官员。如高向玄理、吉备真备曾长期在中国留学;不少成员是文章博士,山上忆良、小野篁、菅原道真更是有名的文学之士(后二人受命而未成行)。有两家父子先后被任命为使臣,也是由于具有教养和经验,利于向唐朝学习。随行的留学生,如阿倍仲麻吕(晁衡)与诗人李白、王维结下深厚友谊,归航受阻,留唐官至秘书监。橘逸势被唐人目为秀才。入唐的医师、乐师、画师,和各行业的工匠,也都在自己行业中具有根柢,受到唐人推重,同时也从唐人获益。遣唐使大量输入中国经史子集各类典籍,中国文化风靡日本封建社会上层,渗透到思想、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正仓院所藏大量唐代文物,是遣唐使输入的中国物质文化。遣唐使对唐的赠品,和唐朝的答礼,实际是两国之间互通有无的贸易。

入唐留学生姓名可考的只二十余人,而随遣唐使及商船入唐僧人,见于文献的达九十余人。他们在中国巡礼名山,求师问法,带回大量佛经、佛像、佛具等,同时传入与佛教相关联的绘画、雕刻等,对促进日本文化的发展起了作用。最澄、空海分别创立了日本的天台宗和真言宗,并且仿效唐朝,开创了日本佛教在山岳建寺的风气。空海所着《文镜秘府论》、《篆隶万象名义》,圆仁留唐十年的日记《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是研究中国和日本的文艺批评、文字学和历史的重要文献。

遣唐使回日,唐朝有时派遣“送使”同去。由于航行艰险,他们往往居留下来,归化日本。如沈惟岳、袁晋卿等,见于日本史书的有十余人,都在日本朝廷任职。唐朝僧人也有随遣唐使赴日的,最著名的是东渡传授戒律的鉴真。随遣唐使船到日本的,还有天竺、西域、南海的人,不少受波斯、印度影响的唐朝文物,也输入日本。丝绸之路东端延至日本,遣唐使也是有作用的。

日本派遣遣唐使,财力负担很重。从任命使臣到出发,需准备两三年,包括造船,筹办礼品、衣粮、药物、薪俸、留学生和留学僧在唐费用等等。采取南岛路和南路时,还不掌握季候风规律,海上惊涛骇浪,随时会把船裂为两截。几乎往返途中总有船只遇难,只有一次来去平安。因此,遣唐使不仅出发前祷告神佛,航行中还祈祷佛教的观音、神道的住吉大神以至新罗神。受命为遣唐使虽是荣誉,也有人怕危险而畏缩不前。采取北路时,遣唐使平均约七年半一次,以后由十二年半到二十年一次。838年以后,经过五十五年才考虑派遣,最后终于停止。这固然与日本吸取唐文化趋于饱和,和唐朝之日益衰落有关,同时,也由于负担沉重和航行艰险。9世纪以后,往来中日之间的唐朝和新罗商船大为增多。唐朝商船掌握季候风规律,一般七月间乘西南风赴日,三、四月或八月乘东北风返回。这些商船航程需时较短,遇难可能较少,往来的间隔也较短。因此出现不少短期勾留的还学生,如日僧惠萼在 9世纪中叶曾三次来往中日之间。遣唐使虽然停止,并没有妨碍中日文化继续交流。

这个问题太过于广泛。其实,不同时期的中日交往情况是不同的,各有特点。而有关民间的情况记载较少,只能根据当时的概况进行简单描述。

最早的有关中日交往的记载可追溯到秦汉时期。相传秦始皇为求长生不老之药,派人四处寻找仙岛。而徐福就是其中一员,他可能到达了日本。日本的和歌县新宫市有石碑,上有“秦徐福之墓”字样。《后汉书》里记载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东汉政府与倭奴国建立外交关系。

但由于这个时候还不具备从海上乘船到日本的技术条件,故从双方使者往来多是通过朝鲜半岛,再经过朝鲜海峡或沿岸航行到日本。此时的文化交流是由中国移民带去日本,多为单向的文化输出。

隋唐时期,是中日交往的一个高峰时期。这一时期,无论是官方使者,还是民间人士都有来中的。唐朝的繁盛国力引来各国使者,日本也想要学习唐朝,走向强盛。此时的日本正值大和时代后期,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前期。造船、航海技术也足以实现渡海直达。

所以,日本先后有十几次派遣了大量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来华。如著名的阿倍仲麻吕、吉备真备等。而中国也有鉴真东渡,把律宗佛教、建筑、手工技巧等都带去了日本。但从记载中可知,这时候往来中日的人还是以官方使者、僧人为主,其他的平民百姓还是相对较少的。

到了宋元时期,海外贸易空前发展,多数海上航行的路线也都要经过日本,往来的交通大大便捷。所以,这一时期的交流更加多样化,不再局限于官方使者、僧人,而是多了很多经营海外贸易的商人。中国向日本多出口丝织品、瓷器、药材、书籍等,日本也把自己的水银、硫磺、木材、珍珠等运往中国。

明清时期,海禁政策的颁布,而日本正值战国时代,与中国的朝贡贸易并不能满足所有势力,故多有武士、浪人、海盗在我国沿海作案。明苦于此,直到戚继光主持抗倭,才解决了倭患。而日本进入幕府统治之后,也学习中国实行了闭关锁国,此后,中日交往大量减少,基本断绝。

由此可见,古代中日的民间交流局限性较大,受战争情况、国家政治形势、技术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等多种因素影响。国家利益是国家外交活动的根本趋向,古今皆是如此。

日本神话详细资料大全

日本神话是起源于日本的一种神话体系,主要流传于日本 。日本神话中有关混沌天地形成过程有多种说法。 基本介绍 中文...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