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束发的规矩符合现代吗?
符合。古代礼法,对“正衣冠”有极大的要求。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如何,社会阶层如何,都是能通过外在看出来的。衣冠作为人所不能离的部分,与整个封建等级制度是息息相关。 在古代只有两种人不束发那就是小孩和夷狄。“垂髫”就是指未成年的儿童,还没有束发,头发是自然下垂的。到了成年,要举行冠礼。冠礼来自于原始社会时期的氏族成丁礼。经过儒家改造就成了冠礼。冠礼由乡中有德者主持,为成人的少年更换服饰,并对其进行教导。行冠礼的过程中包括梳发髻。
汉人的发式是历经千年不变,男子都是在十五岁之后将头发束于头顶,二十岁之后则加冠选不成年,称冠礼。《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轻毁”。汉族男子自成年之后就基本上不剪发。
孔子曾说“微管子,吾其披发左衽矣”。古人的衣服都是右礽,而未开化的蛮夷都是左礽,还有就是死人穿的寿衣也是左礽,如果一个人的衣服穿成左礽那一定会被视作蛮夷或有精神病。孔子把左礽和披发放在一起,足以看出束发的重要性。早年楚人就因为常喜欢披头散发,以至于成为种族标志,受到各方鄙夷,一提到楚人就是“披发蛮夷也”。然而“荆蛮”不以为耻,反倒一直多多少少保持了这个现象。
关于古人的装束样式,其实并不是很难找到,众多的古籍,文论,书画都有。并且古人在束发方面有着很严格的规矩,是古代中国传统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披发,或半披发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讲是被视为一种对礼制的挑战,尤其是妇女,披发意味着和家庭或者丈夫决裂,可见束发在古代来说有多么重要。
明刻本到这个时期起了一次大变化。变化的最显著之点,即字体由前此的赵体突然改换成整齐的欧体,而版式也由前此的大黑口变成了白口。这个变化始于正德,剧于嘉靖,下及隆庆,其中尤以嘉靖时所刻的数量既多,质量又高,成为明刻本以至我国版本史上的一大特色。“嘉靖本”也随之成为了版本目录上的专用词语。
大概由于这种刻书风格新鲜受欢迎,很快传播到外地,不仅影响到外地的家刻,还影响到官刻、藩府刻、坊刻。这种标准嘉靖本的风格,到隆庆时才逐渐起了变化,向后期的万历本过渡。 从万历开始,明刻本又出现不同于标准嘉靖本的新风格。其主要特点仍在字体和版式,尤以字体的转变更为显著,即由原先虽见方板整齐但仍出于南宋浙本欧体的标准嘉靖本字体,转变成为更加方板整齐、横平竖直,而且横细竖粗、完全脱离欧字的新字体。这种新字体世称“方体字”,但也有人称之为“宋体字”。从现有资料来看,开始用这种方体字刻书是在安徽的徽州。明以来徽州人多外出经商,人称“徽商”。徽商们常到南京、扬州、杭州等地活动或定居,往往会把徽州的刻工带过去,同时徽州刻书又常请苏州的文人主持校勘,因此江浙的刻书风气很快受其影响,随之这种方体字刻本普及到全国很多地区。
万历时还出现了一种所谓“写刻本”。所谓“写刻本”,而是由于嘉靖、万历时刻书字体日益整齐规范,最终产生了完全脱离普通书写字体而专用来刻书的方体字,这时再重新用普通书写字体来刻书,就被称之为“写刻”,称其本为“写刻本”。万历时出现的写刻本仍用赵体字,但讲究的已不像所谓明初本的赵体那样笔道丰利刚健,而转趋流利生动。
天启、崇祯两朝的刻本通称为明末刻本。明末刻本中除保持了万历时的方体字和少数写刻者外,在杭州的坊刻中又使用了一种新的方体字。它不像万历时始创的方体字那么方,那么横细竖精,而变为字体稍长、笔画较瘦的方体字,可称之为长方体字,看上去颇有清朗醒目之感。
古人束发的规矩符合现代吗?
本文2023-09-23 10:07:2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9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