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与生活照明有关的问题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9-23浏览:3收藏

一个与生活照明有关的问题,第1张

应该是发现,而不是发明。 在中国,古人认为电的现象是阴气与阳气相激而生成的,《说文解字》有“电,阴阳激耀也,从雨从申”。《字汇》有“雷从回,电从申。阴阳以回薄而成雷,以申泄而为电”。在古籍论衡(Lun Heng,约公元一世纪,即东汉时期)一书中曾有关于静电的记载,当琥珀或玳瑁经摩擦后,便能吸引轻小物体,也记述了以丝绸摩擦起电的现象,但古代中国对于电并没有太多了解。 西元前600年左右,希腊的哲学家泰利斯(Thales,640-546BC)就知道琥珀的摩擦会吸引绒毛或木屑,这种现象称为静电(static electricITy)。而英文中的电(Electricity)在古希腊文的意思就是“琥珀”(amber)。希腊文的静电为(elektron) 18世纪时西方开始探索电的种种现象。美国的科学家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认为电是一种没有重量的流体,存在于所有物体中。当物体得到比正常份量多的电就称为带正电;若少于正常份量,就被称为带负电,所谓“放电”就是正电流向负电的过程,这个理论并不完全正确,但是正电、负电两种名称则被保留下来。此时期有关“电”的观念是物质上的主张。 在十八世纪电的量性方面开始发展,1767年蒲力斯特里(JBPriestley)与1785年库仑(CACoulomb 1736-1806)发现了静态电荷间的作用力与距离成反平方的定律,奠定了静电的基本定律。 在1800年,意大利的伏特(AVoult)用铜片和锡片浸于食盐水中,并接上导线,制成了第一个电池,他提供首次的连续性的电源,堪称现代电池的元祖。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M Faraday)利用磁场效应的变化,展示感应电流的产生。1851年他又提出物理电力线的概念。这是首次强调从电荷转移到电场的概念。

1、凿壁借光

东晋时期的一位道教理论家葛洪,曾托汉代刘歆之名撰写了《西京杂记》一书。书中记载了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匡衡字稚圭,勤奋好学。可是家境贫寒,晚上想读书而无烛照明。邻居家倒是每到夜晚,总烛光明明,可惜这光照不到他匡衡的屋里。怎么办呢?匡衡便把自己家靠邻舍的那堵墙壁凿开以引邻居家的烛光来读书。后人即用“凿壁、空壁、偷光、偷光凿壁、凿壁借辉、借光”等指勤学苦读,有时也引申为求取他人教益。

2、苏秦刺股

战国时期的著名社会活动家、外交家苏秦,一次因多次游说秦王失败而返回故里。回家后,他的妻子不下床迎接他,嫂嫂不给他做饭,父母亲和他连话都不说。苏秦为之大耻,乃发奋读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后人用“刺股、锥股、握股”等形容勤学苦读,刻苦自励。

3、闻鸡起舞

《晋书·祖狄传》中记载着这样一件事:祖狄和他的好朋友刘琨“俱为司州主簿”,二人常常互相勉励,立志为国效力。他们二人常常“共被同寝”半夜听到鸡叫,即起来操演武艺。后人用“闻鸡起舞”比喻有志之士及时奋发。

4、悬梁苦读

古时后有一个刻苦好学的人叫孙文宝,他不分白天黑夜,总是在孜孜苦读。等到晚上疲劳不堪需要睡觉的时候,孙文宝仍然怕睡过头,耽搁太多的时间,于是他就用绳子把头发和屋顶上的大梁拴在一起,只要头一晃动即可醒来继续用功苦读。终于成为“当世大儒”。后人即用“悬梁、悬头”等指勤学苦读,奋发向上。

5、囊萤映雪

一天半夜,孙康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当了一个大官。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时间背诵诗文。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有成就,官至御史大夫。

早在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北京猿人已经开始将火用于生活之中,而至迟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成型的灯具出现,在史书的记载中,灯具则见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周礼》中亦有专司取火或照明的官职

春秋战国时,照明用的油灯灯具开始出现,豆就是当时照明所用的工具,它是依照当时的食器——豆的形状制成。当时人们是用豆脂作为燃料,将豆脂盛放在陶制的小碗里,放上一根灯芯,点燃照明。秦朝也应该沿用春秋战国时的灯具。

世界上最早的几何光学著作是由墨子和他的弟子们所著的典籍《墨经》。

在《墨经》中,墨子深刻地描绘了光学世界的本质。他认为光是一种不可见的物质,存在于能互相穿透的物体中,而它的传播速度不变。同时,他也通过几何的方法来解释一系列光学现象。比如,他根据光线向物体的角度,成功地解释了反光、折光、入射角等现象,并探讨了这些现象的规律性。

在光学实验方面,墨子也做出了一些创新的尝试。他通过实验得出了类似于今天斯涅尔定律的结论: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它的传播路径会发生改变。此外,墨子还进行了许多制镜和光反射的实验,探讨了反光镜和镜面反射的规律性和意义。

除了以上的研究成果,墨子在光学研究中还提出了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他提出了“照明”和“受照”两个概念,并用它们来解释光线的传播与反射。同时,他还提出了“格物致知”、“兼爱”等哲学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强调实验和推理在科学研究中的不可分割。

墨子及其弟子们所著的《墨经》是我国古代光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他们对于光学基本概念、实验方法、现象规律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为我们今天对于光的理解和利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他们的成果不仅是光学研究的里程碑,同时也为近代科学哲学的发展和深化打下了基础。

墨子介绍

墨子(公元前479年-公元前381年),名墨翟,字墨子,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哲学家、科学家、教育家、工程师和兵器设计师,被尊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生于今天湖南境内的墨家镇,早年曾拜另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庄子为师,后辞其而自创学派。墨子对于中国古代的哲学、科学、文化等方面均有重要的贡献,并将这些方面的思想贯穿到他的教育和社会治理理念中。

在墨子的哲学理念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兼爱”和“非攻”。他认为,人类应该彼此互相爱护,因为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不管来自何处、属于立场如何。同时,他反对战争、暴力、不公等社会现象,主张以和平、和谐、公正的方式来解决社会问题,并将“兼爱”和“非攻”理念贯穿到了他的社会治理和国家政策中。

在科学方面,墨子主要探索了几何和光学问题。他通过几何的方法,成功地解释了光线的反光、折射、入射角等现象,并且根据实验得出了类似于斯涅尔定律的结论。他认为光是一种不可见的物质,存在于能互相穿透的物体中,并指出光传播速度不变并且同时到达。

墨子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之一,他的教育理念主要包括普及教育,注重实践,平等公正等方面。他主张对所有子女实行基础教育,认为教育应该通过实践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让他们在实践中自己体会和发现知识,而不是仅仅依赖于书本。

灯是由亨利·戈培尔发明后爱迪生改良而成。

现在普遍认为是爱迪生发明,但实际并不是,真正的发明者为亨利·戈培尔。

早在1854年就发明了灯泡,只可惜当时没有申请专利,后来由于缺少经费,导致将技术卖给了爱迪生,之后爱迪生继续研究,找到了更合适的材料研制出白炽灯,才逐渐开始扩大产量和使用范围,所以也最出名。电灯是亨利·戈培尔发明。

一个与生活照明有关的问题

应该是发现,而不是发明。 在中国,古人认为电的现象是阴气与阳气相激而生成的,《说文解字》有“电,阴阳激耀也,从雨从申”。《字汇》有...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