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学中医!
学中医先要学习中医的基础理论。一般说西医是直观医学,它的诊断基本依靠直观(检查、影像、化验、解剖);中医是抽象医学,它靠中医的理论对疾病进行辨证论治。所以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医师,理论基础的功底必须雄厚,才能成为真正好的中医师。这方面可以看《中医基础》《中医诊断学》,(如果能结合看古籍《素问》更好)。再看《中医内科学》,从中知道怎样进行辨证论治。(如果能结合看一些古籍如《伤寒论》《温病条辨》更好)。接下去是背古方剂和中药,背得越多越好,两者同时进行,有助于对古方剂的理解、对药性的的理解和记忆。这有《方剂学》和《中药学》可用。有了理论做基础,初步知道怎样辨证论治,又有了古方做参考加上掌握了药性可以加减用古方,此时你就可以大胆行事细心求证地为周围的亲朋好友看一些普通的毛病。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经验会慢慢的积累,以后再看《妇科学》《儿科学》这样对中医你就比较全面。(因为中医是成人妇科儿科一起看的)平常再看一些西医的生理学、病理学,可以作为临床的参考。这是学习实用中医的我的浅见,仅供参考。若你是想参加国家的中医考证,那就按照考试大纲的科目先后进行学习。祝你成功!
初学当然首选中医教材,有个基础再学中医古籍 “具体讲些药材的性能,用途之类的。” 中医教材:《中药学》
中医经典名著精译丛书-本草纲目(精译)
黄帝内经
黄帝八十一难经
神农本草经
伤寒杂病论 - 张仲景
1、如果你没有师傅带着,你可以先从一些简单的书籍入手: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等等。。。
古籍比较著名的有: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脉经、本草纲目、黄帝内经等。。。
这些基本都是中医学院的学生读的书籍,我有一个朋友是学中医的,他告诉我看这些。
2、你不是学中医的相对来讲,很难考,因为国家对中医师的考试很严格,例如参加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考生分为三类,一类是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高中等中医药院校毕业生;一类是国家认可的以师承方式学习的人员;一类是符合报名条件的外籍人员和台港澳居民。
基本都需要相关专业毕业才可以考试。而且中医方面的证书很难考,我有一个朋友,跟着一个退休的老院长学了三年,今年刚刚考上。
其实如果你真的对中医感兴趣,可以多看书籍,如果有个老医师带着你会更好,不一定要取得相关证书,如果你想把这个当成以后的职业,我估计不太可能,毕竟不是相关专业毕业的。多学,以后可以给家人或者朋友看一些简单的病,也不错啊~
如果你是业余人士
那么最好先看唐云的《走近中医》和刘力红的《思考中医》这两本书。可以帮你建立初步的中医印象。
接下来,如果有能力,应当直接看古籍。不要去看现代的中医教材,一般看了你也不会用。而古籍中也不要先读《黄帝内经》和《伤寒论》之类的,没有一点基础,读了脑子也是糊涂的。
读古籍从黄元御的《四圣心源》开始,因为他的书是逻辑性最好的,一看就明白。然后再读他的《长沙药解》建立初步的中药理论。黄元御的书现在没有单卖的,书店里都是黄元御全书。黄元御擅长五行理论。
在下来读《郑钦安医书阐释》。这本书其实是郑钦安的三部医书的合订本,由唐步祺阐释。郑钦安擅长阴阳理论模型。读到这里一般的病你基本都可以自己解决了。
往下就要继续读黄元御的《伤寒悬解》和《金匮悬解》,作为一个提高。这两本书在黄元御全书中有。
这时,你可以看看《黄帝内经》了,很多东西一看,你就会明白。至于《伤寒论》在《郑钦安医书阐释》和黄元御全书中,他们二位都为其作过注,看着更方便些。直接读无注的原本,对初学者肯定不行。
到此,你的中医水平肯定比外面很多中医师都高。因为我就是在这样学,很有感觉。
还是先一步步来 先 中医基础理论 大致理解一下框架概率 再 中医诊断学 (刚开始可能不太适应 慢慢来 一段时间后就适应了) 至此才算是将前面的基础理论用起来了,但也就是一半,还有一半就是开方遣药,就是要学的 中药学 方剂学(要多熟悉药理 方子 当然了 是一定要背的 否则怎么开药) 这时就可以看看 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等书了 内经就是一个总纲指导的 伤寒则是蓝本 是学习 临床 的指导 但似乎后面的书也都大都差不多 运用那种较纯的辨证方式不多 总之 学了有时日后多看看其他的书 周易等 (在学的过程中就自然应该知道些养生了)
我想学中医!
本文2023-09-23 12:25:2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9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