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各种诸子典籍(至少要有《墨子》、《孟子》、《庄子》)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9-23浏览:4收藏

求各种诸子典籍(至少要有《墨子》、《孟子》、《庄子》),第1张

依你的词气,不该是做研究吧。首先你必需要的是《新编诸子集成》类一部(或《二十二子》、《诸子集成》,我只知道有扫描版的,非常难看。而且作为研究,还是需要有纸本的方便。当然如果有能进入编辑软件的也可以用。

《墨子》文字、思想都比较浅显,但文本不够完整,就是在流传过程中残缺不全了。

《孟子》相对思想深刻,比较直接,因宋后进入儒经,所以研究很多,汗牛充栋。近年主要的突破在简帛的大量出土。

《庄子》貌似简单,但境界缥缈,要理解的不仅仅是表层语意。所以,被后世玄学家乐道。再后成了“道”教经典。当然,研究与曲解更加汗牛充栋。

另外,《老子》,华夏传统文本源头之一,尤其有直接的简帛文本出土,研究应该很精密了,很可以做入门进入。

诸子研究,首先是文本的校勘,就是你看到的文本本身偏差不能过远。其次,弄清楚文本本义,记住,近人近人往往套用了“科学”的语法与精密的哲学以及普适的理论,把诸子的本义“诠释”的完全西化。

读书须先识字,除了文本之外,必须有《尔雅》与《尔雅诂林》、《方言》与《杨雄方言校释汇证》、《说文解字》与《说文解字估林》、《一切经音义》、《经典释文》。

最后建议先选一子,做稍深入阅读,并参阅相关思想史、经学史,及前人在此研究的文论。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是宋国贵族避难迁鲁他出生时家世已经没落年轻时做过季孙氏的委吏(管仓库)和乘田(管繁殖牲口)等三十多岁到齐国几年没有得到齐君的重用又回到鲁国聚徒讲学五十多岁时由鲁国中都宰(都城行政长官)升任司寇(掌管刑狱纠察等事)后又曾周游宋卫蔡齐楚等国晚年在鲁国编订古代文化典籍<诗<尚书<春秋等教授门徒孔子的弟子曾将他的谈话和他与门徒的问答辑成<论语一书这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鲁国邹人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名)之门人曾游历于宋滕魏齐等国阐述他的政治主张还曾在齐为卿晚年退而著书传世有<孟子七篇他是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

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他认为实行[仁政"就必须[制民恒产"让每家农户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有起码的生产资料,[勿夺农时"保证农民有劳动的时间,[省刑罚薄税敛"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质生活条件,加强道德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孟子看到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苦难企图采用这些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以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不过它对发展生产还是有好处的同[仁政"学说相联系孟子还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他认为君主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取得和保持统治地位因此他主张国君要实行[仁政"与民[同乐"对于残害百姓的国君国人可以杀商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武王伐纣他认为杀得对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虽然有同情人民谴责暴君的一面但他的政治思想还是维护封建制度的所以他又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这种观点长期以来成为替剥削制度作辩护的理论根据

庄子(约公元前369-约前286)名周是战国中期宋国蒙地(今河南商丘市东北)人大约生于公元前369年庄子一生隐默无闻却著述甚丰作为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中国哲学史文学史以及各艺术领域都有极大的影响老庄与孔孟共同构成了国民精神的源头但是庄子作为一个沉思默想不求功名的隐士型思想家他基本上没参加过任何重大的历史事件所以我们无法非常自信地为他写出一部线条清晰先后承接的传记这是不得不预先声明的

史书关于老子的记载不很清楚司马迁的<史记一说他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就是孔子曾向他问礼的老聃,一说他可能是周烈王时见过秦献公的周太史儋,又说他可能就是老莱子教材取前一种说法老子学说的核心是[道"他认为[道"就是[无"这个[道"是[先天地生"的是没有意志没有具体形状无声无息的是无时无地不在的[道"即是宇宙万物的本源老子猜测到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面的对立双方互相依存相反相成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而且事物对立的双方会互相转化[正复为奇(反常)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但是老子这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存在严重的缺陷他不仅忽略了对立面转化的必要条件而且把事物向反面转化看作是循环的而不是上升发展的老子的学说对后来中国哲学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唯物与唯心两派都从不同的角度吸收了他的思想

老子思想有消极的一面老子长年居住在周春秋末期周朝政治日益紊乱礼坏乐崩社会正面临着一场大变革面对这一切他消极悲观提出一个回复到[小国寡民"的远古时代的主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德经)他所向往的这种理想社会实际上不过是保留着原始公社遗迹的早期奴隶社会这显然是一种开历史倒车的没落阶级的消极思想

<道德经相传为老子所著亦称<老子<老子五千文但从书的思想内容和涉及的某些问题来看该书大约编定于战国初期基本上保留了老子的主要思想全书五千余字是用韵文写成的哲理诗分<道经和<德经两部分故称<道德经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把<德经放在<道经之前因此又称<德道经道经侧重讲哲学德经侧重讲政治和军事

韩非(约前280-前233)是韩国的贵族[喜刑名法术之学"后世称他为韩非子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当时韩国很弱常受邻国的欺凌他多次向韩王提出富强的计策但未被韩王采纳韩非写了<孤愤<五蠹等一系列文章这些作品后来集为<韩非子一书秦王嬴政读了韩非的文章极为赞赏公元前234年韩非作为韩国的使臣来到秦国上书秦王劝其先伐赵而缓伐韩李斯妒忌韩非的才能与姚贾一道进谗加以陷害韩非被迫服毒自杀

韩非注意研究历史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他认为如果当今之世还赞美[尧舜汤武之道"[必为新圣笑矣"因此他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子·五蠹)要根据今天的实际来制定政策他的历史观为当时地主阶级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根据

孔丘,孔氏,子姓,名丘,字仲尼[3]。于鲁襄(xiang)公二十二年农历八月二十七日申时(儒略历西元前551年

10月4日,以今格里历则为西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二十七日,生辰八字为庚戌年、乙酉月、庚子日、甲申时)在山东曲阜降生,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原籍河南商丘[1],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后来宋国人孔防叔,生了伯夏,伯夏生了叔梁纥(hé)。孔子七世祖孔父嘉在宫廷内乱中被华督所杀(存疑),其子木金父为避难逃到鲁国邹邑,从此以后木金父以其父亲的字为孔我氏。相传孔子曾修《诗》《书》《礼》《乐》,序《周易》,撰写《春秋》。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死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著名的儒家学派经典的《论语》。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3],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孔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和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被后世称为“孔孟”。孔孟两者思想的结合,形成了儒家思想中的“孔孟之道”。[4]

贵族出身

孔子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的后代,是商朝的宗室。武王伐纣建立周朝,

孔子[5]

为安抚商朝的贵族,封于亳,国号宋,即宋国,所以是殷商的贵族后裔。

三监之乱后,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国,死后葬于宋国故地(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建有微子祠。 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

微仲去世后,子宋公稽继立;宋公稽去世后,子丁公申继立。宋丁公去世后,子湣公共继立。宋湣公去世后,弟炀公熙自立,太子弗父何不得立。于是弗父何之弟公子鲋祀杀炀公,欲立弗父何,弗父何拒之,于是公子鲋祀成为国君,是为宋厉公。弗父何成为正卿。

弗父何死,子宋父周立;宋父周死,世子胜继立,世子胜生正考父。正考父事宋国戴、武、宣三位国君,以恭敬著称,“一命而偻,二命而伛,三命俯“。正考父尝朝周,取回《商颂》,进行了一些整理,补充了在宋国已经亡失的篇章。

正考父死,子孔父嘉继立。孔父嘉事宋穆公。穆公临死前,不立己子公子冯,而立兄子公子与夷,以报兄长宣公让国之恩。去世前遗命孔父嘉辅佐与夷(宋殇公)。孔父嘉事殇公与夷,屡次对郑、卫等国作战,但多以失败告终,引起国人不满。孔父嘉有妻十分貌美,引起另一主政大夫华父督的垂涎。于是华父督借国人不满,发动兵变,杀掉了孔父嘉与宋殇公。孔父嘉之子木金父逃到鲁国,从此孔家成为鲁国人。

袁鹏飞作孔子论道图

木金父生祈父睾夷,祈父生孔防叔,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是为孔子的父亲,是鲁国著名的武士。前563年晋国荀莹率十一国联军进攻小国逼阳(今山东枣庄市中区),逼阳诈降,联军入城后即降下城门准备袭击联军,而此时叔梁纥则进前托住城门,使联军安然退出逼阳。孟献子称赞他:“《诗》所谓‘有力如虎’者也”。[6]

圣人降世

叔梁纥正妻施氏,生九女而无子,妾生长子孟皮,但孟皮有足疾,不能为嗣,于是叔梁纥求于颜氏。颜氏有三女,且欲与叔梁纥为婚,但又念叔梁年老且性情急躁,于是征求三个女儿的意见。两长女皆不愿,唯小女颜征在愿嫁叔梁纥。

颜征在时年十八,而叔梁纥已经七十二岁,年龄相差悬殊,两人为婚于《周礼》不合,夫妻在尼山居住并且怀孕,故谓之“野合”。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年)八月孔子降生。孔子生而头上圩顶,而又因其母曾祷于尼山,故名“丘”。

早年生活

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葬于防。叔梁纥死后,颜征失去庇佑,被叔梁纥正妻施氏所逐,于是带孔子庶兄孟皮与孔子至曲埠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孔子长大后,亦不得不为生活做许多粗活。孔子后来曾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虽然家庭贫困,但孔子仍然勤奋好学。幼年的孔子常将祭祀用的礼器(俎豆)摆设起来,练习行礼演礼,作为一种游戏。孔子长成后,身高九尺有六寸,因此乡人称其为“长人”。季氏曾飨士,孔子也前去,但为季氏家臣阳虎所绌,于是孔子返回。

踏上仕途

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经常思考治理国家的诸多问题,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

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鲁昭公25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婴阻。

鲁昭公27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称为“陪臣执国政”,因此孔子虽有过两次从政机会,却都放弃了,直到鲁定公9年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已 51岁了。

孔子治理中都(今汶上县)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鲁定公12年,孔子为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儿子的后代,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了隳(hui,音辉)三都的措施(即拆毁三桓所建城堡)。后来隳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

鲁定公13年,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孙氏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

周游列国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 万,但并没给他什

周游列国

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

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

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人,楚派兵迎孔子,

孔子

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

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由于身处乱世,孔子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使强大的齐国也畏惧孔子的才能,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入东周向老子请教[7]。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贤士。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又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这“七十二贤士”中,又数颜回,是孔子最爱的弟子。

驾鹤西去

这段期间孔子专注于教育和古籍整理。鲁哀公十二年冬,孔鲤先孔子而死。鲁哀公十四年,颜回先他而去。孔子有所感慨:“昔从我於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哀公十四年夏,齐国陈恒弑其君,孔子斋戒沐浴三天,向哀公恳请伐齐,哀公让他“告季孙”,孔子又向季孙请求出兵,结果遭

孔子雕像

到拒绝。

前480年,孔子另一得意门生子路死于卫国内乱,而且还被剁成肉酱。经过这一系列打击后,孔子知道自己时日不多。

前479年的一天,子贡来见孔子,孔子柱杖依于门前遥遥相望。他对子贡说:“赐,你自怎么来得这么晚?”于是叹息道:“太山(即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说完,流下眼泪。接着他又对子贡说:“夏人殡于东阶,周人殡于西阶,殷人殡于两柱间。我昨晚梦到奠于两柱之间。我是殷人。”

七天后,孔子逝世,终年七十三岁,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众弟子为其服丧3年,子贡为孔子守坟6年。[8]孟子的出生之时距孔子之死(公元前479年)大约百年左右。

孟子的生平和孔子很相似,都是贵族的后裔,平民出身,幼年丧父,

孟子

一生所走的道路都是求学、教书、周游列国。[4]

孟子字号在汉代以前的古书没有记载,但魏、晋之后却传出子车、子居、子舆等多个不同的字号,字号可能是后人的附会而未必可信。

拜孔子之孙孔汲的门人为师时姓曾名参(孔子亦有徒名曰曾参,即曾子),后更改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孔汲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想要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为《孟子》七篇”。孟子

孟子像(20张)

虽提倡民本,仁政,游说于诸侯间,却常逞嘴舌之快,自以为得意,在其著作中也得以一见。这或许也是他游说失败一大原因。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

孟子本为“鲁国三桓”之后,父名激,母仉氏。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因而从鲁国迁居邹国。

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孔汲。但从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孔汲之门人”,这倒是有可能的。有一种说法是,孟子在十五、六岁时到达鲁国后拜入孔子之孙孔汲的门下,但根据史书考证发现孟子出生时孔汲已逝世三十载。所以还是如《史记》中所记载的受业于孔汲的门人的说法比较可信。就连孟子自己也曾说:“予未得为孔子之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孟子 离娄下》)无论是否受业于孔汲,孟子的学说的确受到了孔汲的影响。所以,荀子把孔汲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5]

大事年表

求各种诸子典籍(至少要有《墨子》、《孟子》、《庄子》)

依你的词气,不该是做研究吧。首先你必需要的是《新编诸子集成》类一部(或《二十二子》、《诸子集成》,我只知道有扫描版的,非常难看。而...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