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典书籍有哪些
素问、灵枢经、难经本义、类经、内经知要
伤寒论、类证活人书、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伤寒论注、伤寒贯珠集、长沙方歌括
金匮要略方论、金匮方论衍义、金匮要略心典、金匮方歌括
瘟疫论、痧胀玉衡、广瘟疫论、外感温热病、疫诊一得、温病条辨、温热经纬、随息居重订、霍乱论、六因条辨、伤寒瘟疫条辨、时病论
脉经、濒湖脉学、诊家正眼、脉诀汇辨、四诊抉微、三指禅、望诊遵经、察舌辨症心法、辨舌指南
神农本草经、雷公炮炙论、珍珠囊补遗药性赋、汤液本草、本草备要、得配本草、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纲目
肘后备急方、备急千金要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普济本事方、济生方、世医得效方、医方考、名医方论、医方集解、重校汤头歌诀、串雅内编、串雅外编、串雅补
素问玄机原病式、宣明方论、内外伤辨、脾胃论、兰室秘藏、医学发明、阴证略例、十药神书、内科摘要、杂病论治准绳、济阳纲目、痰火点雪、症因脉治、理虚元鉴、傅青主男科、金匮翼、风劳臌膈四大证治、医醇胜义、血证论、中风斠诠 、刘涓子鬼遗方、卫济宝书、外科精要、外科精义、外科理例、解围元薮、疮疡经验全书、外科启玄、外科正宗、霉疮秘录
洞天奥旨、外科证治全生集、疡科心得集、外科真诠、疡科纲要
理伤续断方、跌打损伤妙方、正体类要、伤科汇纂、伤科补要、救伤秘旨、救伤秘旨续刻、伤科大成
女科万金方、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妇人大全良方、济阴纲目、陈素庵妇科补解、傅青主女科、达生编、妇科玉尺、女科要旨
小儿药证直诀、小儿斑疹备急方论、婴童百问、幼科发挥、幼科铁镜、幼幼集成、幼科释谜、遂生编、福幼编
原机启微、银海精微、秘传眼科龙木论、审视瑶函、目经大成、咽喉脉证通论、重楼玉钥、白喉全生集、口齿类要
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子午流注针经、针灸资生经、十四经发挥、针灸聚英、奇经八脉考、针灸大成、厘正按摩要术
十问、合阴阳、天下至道谈、素女经、养性延命录、新刻奉亲养老书、三元参赞延寿书、养生类要、饮膳正要、遵生八笺、内功图说
格致余论、局方发挥、医经溯洄集
推求师意、医贯、医旨绪余、质疑录、医学真传、医学读书记、医学源流论、重庆堂随笔、冷庐医话、医原、存存斋医话稿、西溪书屋夜话录、名医类案
寓意草、临证指南医案、古今医案按、清代名医医案精华
诸病源候论、华氏中藏经、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医学启源、洁古家珍、儒门事亲、洗冤集录、卫生宝鉴、此事难知、丹溪心法、脉因证治、玉机微义、证治要诀及类方、名医杂著、医学纲目、医学正传、韩氏医通、赤水玄珠、医学入门、古今医鉴、万病回春、先醒儒医学广笔记、医宗必读、医门法律、增补病机沙篆、证治汇补、景岳全书、石室秘录、辨证录、张氏医通 、医学心悟、医方一盘珠、医碥、兰台轨范、医林改错 、医宗金鉴、杂病源流犀烛、类证治裁 、医学三字经、理瀹骈文、医理圆通、医理真传、伤寒恒论、医学衷中参西录
哈哈!够全了吧! 上面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的中医古籍。你可以从中挑选自己需要的,可以把这些书名抄下来,对以后中医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继承是中医发展的前提,没有继承也就不会有发展创新。但是,中医应该怎样继承?对古代文献进行整理保护就是继承?对中医古籍读得越多继承就越好?我们经常说要继承中医的精髓,哪些才是中医的精髓?大家都知道继承很重要,但有时对「怎样继承」和「继承什么」却不是很明确。所以,要继承好中医,首先就要把继承相关的问题弄清楚,不能稀里糊涂地继承。
为什么要继承
无论从文化的角度讲,还是从科学的角度讲,中医的发展首先是根脉的延续,如果脱离了中医的根脉,发展得再快再好也不属于中医。所以,谈中医的发展,些许都不能离开中医的本质和特色。这是为什么要继承的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就是关系中医的创新。中医创新一定是建立在中医的「过去」之上,过去是基础,没有过去就不存在创新。所以,创新是中医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的飞跃,是由量变引发的质变。也就是说,过去也好,创新也罢,都是中医发展的不同阶段,是一紧密联系的历史整体。当下对「中医原创」的理解需要把握一个原则,那就是原创的东西可以是中医过去没有的,但它一定是属于中医范畴之内的,即和中医有血脉联系的;和中医没有血脉联系的原创,一定不是中医的原创。
以上说明,中医的发展和创新都是中医的延续,是中医根脉的延伸,虽然有时发生了质的飞跃,但血脉不断,流淌的还是中医的血液。这就是为什么说中医发展首先要做好继承的原因所在。
怎样继承
一定是科学地继承。科学地继承,就是要明晰哪些是精髓哪些是糟粕,批判地继承,而不是全盘继承。这就要求我们在继承的同时要有一个正确的判断,有辨识理论是非和真理真假的能力。从文化的角度讲,中医以传统厚重为特征,但因为时代原因,无论是幼稚的、虚假的,还是成熟的、科学的,在中医遗产中一定都有呈现,而且是混杂一起的,这就需要继承时有所扬弃,择其善而取之。提倡全面继承,不是良莠不分地继承,而是强调从全局着眼,强调对不同优势的全部继承,这是从整个中医继承工作来说的。就个人而言,继承的能力有限,涉猎的方面有限,继承的内容自然是有取舍的。如果倾其所有精力用于继承,一是不可能,二则有失继承的意义。继承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创新,为继承而继承,则徒劳无功。有人读了不少中医古籍,有的甚至能诵,但到头来无论是学术还是临床均无建树。
在强调中医继承时,常会伴随一阵「读经热」,于是有人以为中医继承就是读经典。不否认读经对中医继承的基础作用,但读经绝不是中医继承的全部。读经只是一种书本学习,侧重的是理论继承,远远代替不了临床继承,唯有临床继承才是中医继承的根本所在。读经典有益于临床,但重要的还要靠扎实的临床实践。理论著述几近等身,临床水平判若两人,这不能说是继承得好。
还有一种现象,就是一强调继承,便有人呼吁要回归中医。「回归中医」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回到传统,一是回到过去。无论是哪一种解释都是难以实现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时代,要求科学,而且是应用性极强的科学回到传统和过去,显然是不现实的。之所以要继承中医的一些传统,那是因为在当下它还显示出一定的优势,还有社会需求,但也只是部分,并非全部。所以,要求完全回归传统那是复古,是违背科学发展规律的。
继承什么
毫无疑问,继承的一定是中医的精髓。哪些是中医的精髓?标准是什么?我们说每一个时代都存在继承问题,但因时代不同、需求不同,对中医精髓的判断标准也不尽相同。概括起来,判断中医精髓的标准应该主要有两条,一是看社会需求,二是看是否代表中医的本质和特色。
以社会需求为标准,体现的是中医对当下时代的社会价值。继承什么,首先要有一个价值判断,包括对待中医经典。经典具有权威性,但并不是说经典就句句是真理。因为时代久远和历史局限性,中医经典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与缺陷,所以同样需要批判地继承、发展地继承。时代价值,体现的是当下和未来的需求。没有时代价值的东西,也就没有了继承的必要性。社会需求,需要全面考量。中医具有文化与科学双重属性,考察既要看它的文化价值,也要看它的科学价值。文化方面,主要看它对中国传统文化弘扬的意义与价值;科学方面,主要审视它的理论价值和临床价值。科学价值是主要的,但也不能因此而忽视文化的继承。同样,也不能片面强调它的文化价值,而影响对它科学价值的判断。
将「代表中医的本质和特色」作为中医精髓判断的另一标准,目的不仅在于保持中医的本色,还在于保证继承的质量。代表中医本质和特色的主要方面有中医的基本思维、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等。中医独特的思维方式是核心,它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产生的,具有显明的中国文化特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浓缩和优势体现。中医的基本理论如阴阳学说、气学说、五行学说、脏腑理论、六经理论、卫气营血理论等,也与中国文化密切相关,特别是阴阳学说、气学说、五行学说,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直接承袭。这些既是中医的精髓,也是中医的基因,更是中医的根脉,决定着中医的继承与发展。所以,像这样一些代表中医本质和特色的东西,才是需要认真继承的。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那就是历代中医不同学派和流派学术思想的继承,因为中医的创新更多的就体现在这些不同的学术思想当中。没有他们,就不会有中医学术的繁荣,就看不到中医学术的异彩纷呈,中医发展就缺少动力。
总之,继承是个重要的问题,只有弄清楚,才知道怎么继承和继承什么。
987年6月,甘肃张掖火车站的职工王永贺身揣兰州军区总医院和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的诊断书来到山西省稷山县。诊断书上写着:胃体癌、胃底化腺癌、淋巴结转移腺癌。第二年6月,王永贺又回到确诊医院复查,结果医生和他自己都惊讶不已:食道、胃部未发现异常;未发现异常细胞。
难道稷山县这个小小的地方有神医不成?
一位患食道癌的河南妇女在给这位未曾见过面的医生的信中说:“我自从服用了您研制的中药20天后,打嗝、吞咽困难明显减轻,食量增高。现经医院检查,粘膜完整,病灶消失。我打心眼里感谢老中医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这位医生叫李金柱。从1984年以来,他用研制的“癌复康”等系列药物,先后接治了来自江苏、四川、上海、云南、辽宁、浙江等23个省、市、自治区的食道癌、胃癌、淋巴癌、乳腺癌、宫颈癌等患者968例,经县以上医疗单位确诊并有诊断书、治疗建议书、资料完整、有统计价值者778例,有效率达867%,治愈率达604%。
但李金柱并不是老中医,而不过是一个高考落榜的农家子弟。
落榜,也是一次新的选择
1979年夏,17岁的李金柱高中毕业后,充满信心地进入高考考场。但他落榜了。这一沉重的打击,使他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李金柱一时觉得前途渺茫。
返乡之后,李金柱除了劳动之外,就是以读书消磨时光。五花八门的报刊和书,其中既有令人消沉的东西,也有催人振奋的精华,先是无目的浏览,渐渐地,他被一些自学成材的故事所感动。继而他又联想到本县头针疗法的发明者焦顺发原来只是个小学毕业的普通医生:骨髓炎专家杨文水起初也只是个乡村卫生员。他们都是靠刻苦自学获得了国家重大科研成果奖,成为国内外有影响的名人。这些活生生的事实又鼓起了李金柱追求新生活的风帆。
李金柱的一位亲戚是位老中医,常向他谈论医道,使李金柱从小就了解不少药品和医学术语,甚至能背“十八反”“十九畏”歌。返乡后的第二年,村干部见他勤奋好学,喜欢医学,便把他安排到村卫生所,这真是求之不得的啊!于是李金柱把握住了这一人生的机遇,选择了从医之路。
认准了路,步步不回头
李金柱一心扑在了学医上。乡村老中医把视如家宝、珍藏多年的《验方集锦》、《特效验方》等9本古医书籍及搜集的民间土方馈赠给了他。他像饿慌了的孩子,贪婪地吮吸着知识的乳汁。夏天的夜晚,别人海阔天空地闲,打扑克,他却将电灯拉到屋外,不顾蚊虫叮咬,专心地读书学习。冬天,他用棉被裹住双腿,搓着冻麻木的手深钻细研,继续攻读。连春节过年时,他也忘了要去长辈处拜年,一个人钻到卫生所去读书,气得媳妇一顿大哭。李金柱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偷偷地到县里献了血,用补助的钱买回书籍和订阅了刊物。
同时,李金柱四处搜集散落在民间的中医古籍。他听说县城一位大娘藏有当年老伴谢世后留下的医书,李金柱便登门拜访。不料,头一回他吃了个闭门羹。他没有灰心。第二次,大娘说:“书是有些,可惜烧的烧,丢的丢,一本也没留下。”李金柱仍不死心,一连几次登门求书,大娘的心终于被这倔后生磨软了,说:“书可以让你看,但不能拿走。”说完取出一个布包,一层层地揭开,颤巍巍地递给他。手捧《医宗金鉴》,他恨不能把自己的大脑变成录音机,眼睛变为照相机。从上午一直看到傍晚,记下几十页笔记,他恋恋不舍地离开大娘家。几次三番,李金柱渴求知识的一片诚心感动了这位大娘,索性把书送给了李金柱。
在卫生所的日子里,李金柱耳闻目睹了许多肿瘤患者的呻吟和痛苦,眼睁睁地看着病人走向绝望,却束手无策。做为一个医生,他心里很不是滋味。李金柱不甘心这样,尽管他只是一个小小的乡村医生,但初生牛犊不怕虎,他相信祖国医学中有着丰富的未被开采的宝藏。他决定向癌症进攻。
成功,属于勇敢的探索者
癌症是世界一大难治之症。我国每年有60万人被癌症夺去生命。攻克癌症,是一条复杂艰苦的道路,李金柱深知只有热情是无法征服癌病魔的,他需要更多的知识武装。李金柱除了自学医书外,1982年春,他来到太原、西安等肿瘤科研单位,向专家求教。他自费到晋南医学专科学校深造,毕业实习时,他选择到一家肿瘤医院进行实践学习。在观察对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中,他深感用化疗、电疗、手术对癌症有抑制功能,但他同时认为,根据中医药学典籍中关于肿瘤的有关论述,癌症是由于人体气血凝滞、湿聚痰结、邪毒蕴热、阳虚阴盛,导致症癫职聚、毒瘤内生。治病要治本。于是,他开始了不断的探索。他认为在治疗上应以理气化痰、攻坚破结、消热解毒、滋阴生津为主,辅以健脾燥湿、益气壮阳之药,增强抗御能力,恢复机体功能。经过一年多的潜心钻研,1984年初,李金柱配制出了以“凤仙草”为主的中药汤剂。
效果如何?李金柱首先给狗、猫灌服,做了动物实验;接着,他壮着胆子,冒生命危险亲口尝服。药服下了,他只觉头昏目眩,呕吐不止,竟不醒人事,吓得妻子手足无措。醒来后,李金柱立即重新调整了配方和用药比例,一次次的实验,证实确无副作用之后,才开始应用于临床。
最先接受治疗的是西安碑林区的一位食道癌患者。他饮食困难,奄奄一息。俗话说,病急乱投医,患者抱着一线希望找到李金柱。李金柱对他进行了精心的治疗,几个疗程后,患者竟能慢慢吃流食了。这对李金柱是个极大的鼓舞。从此,李金柱开始了更深入的研究和临床治疗工作。
李金柱在自己的四亩责任田中,没种庄稼,也没种能赚大钱的经济作物,而是种满了不值钱的凤仙草。李金柱的工作取得了成绩,1984年8月,李金柱来到县城,办起了“稷山县肿瘤研究所”,他有了更广阔的用武之地。他与科研人员一起攻克一个个难关,归纳出“软坚透骨,消肿散结”的治疗原则,在总结中医古方、民间验方和国内外治疗肿瘤经验的基础上,于1985年冬研制出用50余味中草药配制的“康福治癌丸”。之后,又研制出“冬凌抗癌丸”、“癌复康”等5种新型系列药物和“消瘤膏”和“祛瘤胶囊”。临床应用中,依病情辨证灵活运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987年12月,李金柱研制的“康福治癌丸”系列药物经有关部门检验合格,被批准制剂生产。有关专家肯定了“康福丸”在国内临床应用效果方面达到了较先进的水平。
李金柱成功了。但成功的标志并非是他研制出了“康福丸”等药品,也不是有多少人被他解除或减轻了病痛,而是李金柱成功地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并下决心为之奋斗。1989年5月,李金柱被省、地有关部门授予“自学成才先进工作者”称号。李金柱的事业在扩大发展,经过了酸、甜、苦、辣的尝试,经受了失败的艰难,李金柱终于从黄土高坡上站起来了。这个农家子弟的经历,也许可以证明一个简单的道理:成才的路,就在你的脚下。
检索中医药古籍主要利用书目。
中医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主要研究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小肠、大肠、胃、膀胱、胆、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中药文化:
底蕴丰富--说到中国的药文化,由于它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所以其底蕴十分丰富。然而,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对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故而导致某些误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我们对药文化的研究与宣传,力度很不够,长此以往,无疑对中药事业的继承、发展与推广是十分不利的。
中药在中国古籍中通称"本草"。我国最早的一部中药学专著是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唐代由政府颁布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
唐代孙思邈编著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
中医古典书籍有哪些
本文2023-09-23 14:23:5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9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