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纾:林纾不会外文怎么翻译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9-23浏览:4收藏

林纾:林纾不会外文怎么翻译,第1张

  150多年前,一个因家境贫寒被迫寄养在外祖母家的5岁小男孩儿,在跟随外祖母上街的时候,被私塾里传来的朗朗的读书声所吸引,不自觉的来到私塾的窗外,伸长了脖子,踮起脚尖,仔细聆听,并跟着一起小声朗读,全情投入,连外面瓢泼大雨的声音都浑然不觉。私塾先生被他这种嗜学精神所深深感动,便让他做了私塾里惟一的免费的旁听生。也正是从那天开始,书便成为了比他生命还重要的东西。这个男孩儿就是后来对郭沫若、茅盾、冰心等中国文学巨擘都产生深远影响的“译界之王”——林纾。

在不幸的童年中与书结缘

林纾出生于福州一个小商人家里,他出生的那一年正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第十二年,那个时候神州破碎,山河凋零,而这也似乎预示了林纾注定要有一个不幸的童年。林纾5岁时,父亲因为贩盐破产,为求生计,全家远渡台湾,他也被迫寄养在外祖母家。不过,林纾的外祖母知书明理,教导林纾识字,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为林纾的第一个启蒙老师。也正因此,林纾才有机会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始了他对于书如痴如狂的一生。他的舅父见他热爱学习,尤其喜欢读书,便赠与了他一本《康熙字典》,这让林纾欣喜不已,也对这本书爱不释手,时常翻阅。他画了一幅画,画中是一口棺材,他在画旁书写了自己铭记并且践行了一生的座右铭“读书则生,不则入棺”。他将那幅画挂在床头,时时刻刻提醒并且勉励着自己。他对于书的痴爱已经远远超过了自己的生命。林纾少孤,自云“四十五以内,匪书不观”。11岁的时候从同里薛锡极问古文辞,读杜诗、欧文务于精熟。从13岁到20岁,“杂收断简零篇用自磨治”,校阅古籍不下2000余卷。31岁的林纾结识了李宗言,见其兄弟积书连楹借读且尽。非但经、子、史籍,凡唐宋小说家言也无不搜括。后来林纾由博览转为精读。对生平所嗜书,沉酣求索,如味醇酒,枕籍至深。

七上春官,梦碎会试

童年的不幸以及家境的贫寒,让林纾自小便遭受周围人的欺凌,同时也让他目睹了太多的人世的不公,对此林纾表现出来的对世态炎凉的蔑视,使他的身上带有一丝狂气,再加上那时的他时时佩剑出行,状若游侠,被乡人视为“狂生”。也许正是他的这种“少年里社目狂生,被酒时时带剑行”的狂气,让27岁的林纾一直未能考取秀才。

19岁完婚的林纾,还未来得及细细品味成家的喜悦,就在婚后的第二年遭受了一连串的不幸,先是父亲去世,接着是祖父母的相继离世。亲人的相继离开,给了林纾太多悲痛和无法承受的凄凉。但是,上天在给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必然会给你打开一扇窗。在林纾最为艰难的时刻,他的岳父刘有菜给了他极大的支持和鼓励,并且引导了他今后的方向,他的岳父成为了对他影响最深的人。岳父一直鼓励嗜书如命的林纾刻苦读书,林纾每每到岳父家,岳父就会拿出《呻吟语》、《五种遗规》等理学书籍训诫他,每次林纾参加童子试都必有岳父陪同。岳父的这种鞭策式的教育对林纾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林纾崇尚程、朱理学,读程、朱二氏之书“笃嗜如妖梁肉”,却能揭露“宋儒嗜两庑之冷肉,凝拘挛曲局其身,尽日作礼容,虽心中私念美女颜色,亦不敢少动”的虚伪性,嘲笑“理学之人宗程朱,堂堂气节诛教徒。兵船一至理学慑,文移词语多模糊”。他维护封建礼教,指责青年人“欲废黜三纲,夷君臣,平父子,广其自由之途辙”,还说“荡子人含禽兽性,吾曹岂可与同群”,又敢把与封建礼教不相容的《迦茵小传》整部译出。严复《甲辰出都呈同里诸公》诗云:

孤山处士音琅琅,皂袍演说常登堂。

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肠。

林纾在28岁这一年正式入县私塾读书,多年读书所积累的底蕴,让林纾厚积薄发,两年后,三十而立的林纾,终于不负期望,成为了江南赫赫有名的壬午科举人。1882年,“文魁”的牌匾悬挂在林纾福州莲塘旧宅的门口,林纾也由此成为了全族人的骄傲。这次中举也成为了林纾人生中第一次转折。

命运的这次眷顾,让林纾的命运产生了逆转,他由此进入了仕流,结交上层仕族;也让他进入了文学圈,结识了后来对他有很大帮助的魏翰、王寿昌,在福建文坛上占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从小受尽世人白眼的林纾,终于走出了矮屋陋巷,将要开始他人生的第二次飞跃。

迟来的著译生涯

进入不惑之年的林纾,除了教书、作画、书文,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开启了他迟来的著译生涯。当时林纾的母亲刚刚去世,接踵而至的是妻子的病故。为了帮助林纾走出消极的困境,他的好友魏翰、王寿昌等人极力邀请他一同译书。林纾在再三推脱无果的情况下,只得接受了这一请求。然而,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正是他的无心插柳,成就了一片柳威荫。他的译作如此畅销却是他从未想过的事。当时,他翻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得到了国人相当的认可,这也从某种程度上激励着林纾沿着翻译文学作品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

在之后短暂的27年里,他不仅用一腔爱国热血挥就了百余篇针砭时弊的文章,还用犀利、恰切的文笔完成了《畏庐文集》、《讽喻新乐府》、《巾帼阳秋》等40余部书,成功地勾勒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人生百态。他不谙外文,但与魏翰、陈家麟等曾留学海外的才子们合作翻译了180余部西洋小说,其中有许多出自外国名家之手,如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英国哈葛德的《天女离魂记》,俄国托尔斯泰的《恨缕情丝》,西班牙塞万提斯的《魔侠传》,法国森彼得的《离恨天》,英国司哥特的《撤克逊劫后英雄略》、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等。这些西洋小说向中国民众展示了丰富的西方文化,开拓了人们的视野。这些著作和译著牢固地确立了林纾作为中国新文化先驱及译界之王的地位。至此,林纾被公认为中国近代文坛的开山祖师及译界的泰斗,并留下了“译才并世数严林”的佳话。

林纾翻译的小说之所以能获得如此成功,自有其独到之处。林纾翻译的作品译笔流畅,虽是经过友人口译传述却能够保持原著风貌,文字优美。周作人曾说:“他介绍外国文学,虽然用了班、马的古文,其努力与成绩绝不在任何人之下。……老实说,我们几乎都因了林译才知道外国有小说,引起一点对于外国文学的兴味,我个人还曾经很模仿过他的译文。”林纾性情急躁,思想属保守派,与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如陈独秀、胡适等人意见相左。其实林纾并不反对白话,他还写过白话诗,他只是反对尽废古文。林纾称胡适是“左右校长而出”的“秦二世”。不过,胡适对林纾的成绩仍有正面的评价,《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文中提到:“古文不曾做过长篇的小说,林纾居然用古文译了一百多种长篇的小说。古文里有很少滑稽的风味,林纾居然用古文译了欧文和狄更斯的作品。古文不长于写情,林纾居然用古文译了《茶花女》与《迦因小传》等书。古文的应用,自司马迁以来,从没有这种大的成绩。”亚瑟·威利评论说:“狄更斯……所有过度的经营、过分的夸张和不自禁的饶舌,(在林译里)都消失了。幽默仍在,不过被简洁的文体改变了。狄更斯由于过度繁冗所损坏的每一地方,林纾都从容地、适当地补救过来。”另外,林纾译书的速度是他引以自豪的。口述者未毕其词,而林纾已书在纸,能一时许译就千言,不窜一字。林纾所译全部为古文,他的古文论,以桐城派提倡的义法为核心,以左、马、班、韩之文为“天下文章之祖庭”,以为“取义于经,取材于史,多读儒先之书,留心天下之事,文字所出,自有不可磨灭之光气”。同时林纾也看到了桐城派的种种弊病,反对墨守成规,要求“守法度,有高出法度外之眼光;循法度,有超出法度外之道力”。并提醒人们,“盖姚文最严净。吾人喜其严净,一沉溺其中,便成薄弱”;专于桐城派古文中揣摩声调,“亦必无精气神味”。他认为学桐城不如学左、庄、班、马、韩、柳、欧、曾。并以为在学习中应知变化,做到能入能出。“入者,师法也;出者,变化也。”

林纾不懂外文,选择原本之权全操于口译者之手,因而也产生了一些疵误,如把名著改编或删节的儿童读物当作名著原作,把莎士比亚和易卜生的剧本译成小说,把易卜生的国籍误成德国等。即使这样,林纾仍然译了40余部世界名著,这在中国,到现在还不曾有过第二个。

中国封建的科举制度扼杀了一个少年入仕为官,报效国家的梦想,政界也因此少了一个抑郁不得志的官场小吏,但文坛上却多了一位鼎鼎有名的大家。如今,他曾读过的残烂古书早已尘封历史,而他一生留下的文字却似鲜活的生命传诵至今。

1关于圆明园的诗句有哪些

圆明园与李大星白侍直夜宿朝房

环山带水境清幽,金爵觚棱耸上头。树古直因连上苑,月明知是近中秋。五更画角催天曙,万点寒星入汉流。寄与题诗白太传,卢郎直下有同游。

圆明园词

宜春苑中萤火飞,建章长乐柳十围。离宫从来奉游豫,后居那复在郊圻?

旧池澄绿流燕剪,洗马高梁游牧地。北藩本镇故元都,西山自拥兴王气。

九衢尘起暗连天,辰极星移北斗边。沟洫填淤成斥卤,宫庭暎带觅泉原。

渟泓稍见丹棱治,陂陀先起畅春园。畅春风光秀南苑,霓旌风盖长游宴。

地灵不惜邕山湖,天题更创圆明殿。圆明始赐在潜龙,因回邸第作郊宫。

十八篱门随曲涧,七楹正殿倚乔松。轩堂四十皆依水,山石参差尽亚风。

甘泉避暑因留跸,长杨扈从且弢弓。纯皇缵业当全盛,江海无波待游幸。

行所留连赏四园,画师写放开双境。谁道江南风景佳,称天缩地在君怀。

当时只拟成灵囿,小费何曾数露台。殷勤毋佚箴骄念,岂意元皇失恭俭!

秋狝俄闻罢木兰,妖氛暗已传离坎。吏治陵迟民困痛,长鲸跋浪海波枯。

始惊计吏忧财赋,欲卖行宫助转输。沉吟五十年前事,厝火薪边然已至。

揭竿敢欲犯阿房,探丸早见诛文吏。此时先帝见忧危,诏选三臣出视师。

宣室无人侍前席,郊坛有恨哭遗黎。年年辇路看春草,处处伤心对花鸟。

玉女投壶强笑歌,金杯掷酒连昏晓。四时景物爱郊居,玄冬入内望春初。

袅袅四春随凤辇,沉沉五夜递铜鱼。内装颇学崔家髻,讽谏频除姜后耳。

玉路悲咽昆明塞,惟有铜犀守荆棘。青芝岫里狐夜啼,绣漪桥下鱼空泣。

何人老监福园门,曾缀朝班奉至尊。昔日暄阗压朝贵,于今寂寞喜游人。

游人朝贵殊暄寂,偶来无复金闺客。贤良门闭有残砖,光明殿毁寻颓壁。

文宗新构清辉堂,为近前湖纳晓光。妖梦林神辞二品,佛域舍卫散诸方。

湖中蒲稗依依长,阶前蒿艾萧萧响。枯树重抽盗作薪,游鳞暂跃惊逢网。

别有开云镂月胎,太平三圣昔同来。宁知乱竹侵苔落,不见春风泣露开。

平湖西去轩亭在,题壁银钩连倒薤。金梯步步度莲花,绿窗处处留蠃黛。

当时仓卒动铃驼,守宫上直余嫔娥。芦笳短吹随秋月,豆粥长饥望热河。

上东门开胡雏过,正有王公班道左。敌兵未爇雍门荻,牧童已见骊山火。

应怜蓬岛一孤臣,欲持高絜比灵均。丞相避兵生取节,徒人拒寇死当门。

即今福海冤如海,谁信神州尚有神。百年成毁何匆促,四海荒残如在目。

丹城紫禁犹可归,岂闻江燕巢林木?废宇倾基君好看,艰危始识中兴难。

已惩御史言修复,休遣中官织锦纨。锦纨枉竭江南赋,鸳文龙爪新还故。

总饶结彩大宫门,何如旧日西湖路。西湖地薄比郇瑕,武清暂住已倾家。

惟应鱼稻资民利,莫教莺柳斗宫花。词臣讵解论都赋,挽辂难移幸雒车。

相如徒有上林颂,不遇良时空自嗟!

2描写圆明园的诗句

《三月初八日幸圆明园》

诗人:乾隆 朝代:清

秉时御气暮春初,灵沼灵台艳裔舒。

似毯绿茵承步辇,含胎红杏倚玫除。

下空回雁无忧弋,画水文鳞底用渔。

满眼韶光如有待,东风着意为吹嘘。

《忆圆明园 》

积云滚滚天帐旋,心胸汤汤日沉渊。

瑟风盈袖思吹起,梦回清代百年前。

今昔水法残垣破,琉璃山水皆无缘。

彻夜烈火风助孽,两千魔鬼皇都潜。

再忆当年三世血,万代精髓共和建。

江南名水皆收尽,万方永和天夙愿。

牡丹亭中观奇景,蓬岛瑶台养天年。

瑰丽雄殿依山耸,方壶胜状赞万千。

离宫道尽世人梦,亦幻亦真仍留连。

一俱焚灰终归尽,震人惊醒断心弦。

今朝许诺报国恨,心挂壮志凌轩辕。

《圆明园》

(一)

夏宫的鎏金铜狮,啊

你为何不怒吼

驱走卑伪的敌人

难道你害怕枪炮

你可知火药,曾是

中国历代中

引以为荣的发明

拿破仑眼中的猛狮,啊

你为何睡着了

让狡诈的敌人,放肆

闯入圆明园

你可知它,曾是

皇家的禁苑

皇权的象征

舍卫城尊贵的神佛,啊

你不绝如缕的钟磐声

悠然响亮了一百多年

曾为大清国祈福

曾为臣民消灾

为何福没有降临

灾却接踵而至

文源阁神圣的绿色,啊

你寓有天一生水

地之成之意

崇尚自然的绿色

为了以水克火

为何火没有克

却让圆明园化为乌有

(二)

圆明园,啊

你为什么满腔愤怒

难道是因为——

尊贵的牡丹被践踏

奇花异草被砍伐

凝聚了无数能工巧匠

心血和智慧的建筑

被滚滚的黑烟覆盖

顷刻间毁于一旦

圆明园,啊

你为什么满目惆怅

难道是因为——

珍贵的手抄本《四库全书》

珍奇的书法字画

珍藏的古籍秘本

在火的焚烧中卷曲

吞吐火舌和浓烟

瞬间化为一缕缕的尘烟

3关于圆明园的诗句

关于“圆明园”的诗句1

胜地同灵囿,遗规继畅春。

2

当年成不日,奕代永居辰。

3

义府庭萝壁,恩波水泻银。

4

草青思示俭,山静体依仁。

5

只可方衢室,何须道玉津。

6

经营惩峻宇,出入引良巨。

7

洞达心常豁,清凉境绝尘。

8

每移云馆跸,未费地官缗。

9

生意荣芳树,天机跃锦鳞。

10

肯堂弥厪念,俯仰惕心频。

11

积云滚滚天帐旋,心胸汤汤日沉渊。

12

瑟风盈袖思吹起,梦回清代百年前。

13

今昔水法残垣破,琉璃山水皆无缘。

14

彻夜烈火风助孽,两千魔鬼皇都潜。

15

再忆当年三世血,万代精髓共和建。

16

江南名水皆收尽,万方永和天夙愿。

17

牡丹亭中观奇景,蓬岛瑶台养天年。

18

瑰丽雄殿依山耸,方壶胜状赞万千。

19

离宫道尽世人梦,亦幻亦真仍留连。

20

一俱焚灰终归尽,震人惊醒断心弦。

21

今朝许诺报国恨,心挂壮志凌轩辕

4有没有关于圆明园的诗句,不要现代,要古代

《临江仙·游圆明园》

年代: 现代 作者: 顾随

眼看重阳又过,难教风日晴和。晚蝉声咽抱凉柯。长天飞雁去,人世奈秋何。

落落眼中吾土,漫漫脚下荒坡。登临还见旧山河。秋高溪水瘦,人少夕阳多。

《三月初八日幸圆明园》

年代: 清 作者: 乾隆

秉时御气暮春初,灵沼灵台艳裔舒。似毯绿茵承步辇,含胎红杏倚玫除。

下空回雁无忧弋,画水文鳞底用渔。满眼韶光如有待,东风着意为吹嘘。

《圆明园思殇》

乾隆溯前圆园月,咸丰凄零断残垣。西洋楼下生荒草,海宴堂侧遗石龟。

怅然惜看几寒暑,掠消枯皇渺渺天。半桥忆念青黛瓦,国人懑恨那拉氏。

《念奴娇·丙申四月二十七游圆明园凭吊遗址》

年代: 现代 作者: 孙德振

百年遗址,断墙边,锁住悠悠青史。带水环山曾是这,殿帔瑞霞成绮。蔚藻含晖,避喧听政,朝夕宣纶旨。柳烟丛里,满园千景旖旎。

英法洗劫苍苍,萧条如许,花似当年否。片片荒凉凝泪血,不见旧宫桃李。捡得残诗,国人唤起,剑雪中华耻。回眸归路,一声春响迤逦。

5关于圆明园的诗词

你的豪华彰显了

封建王朝的奢侈

你的完美代表了

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你是万园之园

你是不朽的传奇

华夏子孙为你骄傲

帝国主义为你垂涎欲滴

终于有一天

英法联军依靠着坚船利炮

一路横行

冲进了毫无防范你的怀里

无数珍宝惨遭掳掠

精美的建筑

顷刻葬身在熊熊烈火里

大火烧了三昼夜

只剩下一处处残垣断壁

曾经的辉煌不再

曾经的磨难是我们可耻的记忆

留下你现在的容颜

让后辈们时刻能瞻仰

成为后世人永久的激励

个人原创

6关于圆明园的诗歌

希望对楼主有帮助:游《圆明园》有感 (原创)

每当走进圆明园

都会感到心灵震撼

一座史无前例的皇家园林

曾经百花盛开辉煌灿烂

亭台楼阁精致美丽

大水法喷射出珍珠串串

无数建筑

汇集着祖先的智慧

坐落在西山风景之巅

清朝后主的无能

丧失了祖国主权

八国联军的铁蹄

践踏掠夺焚烧

无数的珍贵国宝失去

豪华无比的建筑

被践踏的只剩下断壁残垣

这是耻辱的见证

万代子孙牢记心间

看那一座座楼宇的基石

看那只剩下的石栏杆

抚摸着伤痕累累的断壁

心灵在颤抖在震撼

如果没有侵略者的铁蹄践踏

这里的图画将是多么灿烂

全身的血液沸腾着

奔涌着一个呐喊

振兴我中华 , 站立在世界之巅!

7关于圆明园的古诗

1860年10月5日,英法联军兵临北京城下。根据俄国外交官伊格纳提耶夫提供的情报:清

朝守军集中在东城,北城是最薄弱的地方,应先攻取;并听说中国清朝皇帝正在西北郊

的圆明园。于是,英法联军绕抄安定门、德胜门,进犯圆明园,并将圆明园洗劫一空,

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火烧圆明园”事件。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建于明朝。1709年,清朝康熙帝把该园赐给四子胤祯(后

来的雍正帝),并赐名圆明园。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150多年的

经营,集中了大批物力,役使了无数能工巧匠,倾注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血汗,把它精

心营造成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离宫。

清朝皇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圆明园周围连绵10公里,由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组成,而以圆明园最大,故统

称圆明园(亦称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属园,分布在圆明园的东、西、南三面,

其中有香山的静宜园、玉泉山的静明园、清漪园(后来的颐和园就是在此基础上建造起

来的)等,全园面积合计5000多亩。

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

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园中有宏伟的宫殿,有轻巧玲珑的楼阁亭台;有象征热闹街市

的“买卖街”,有象征农村景色的“山庄”;有仿照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

有仿照苏州狮子林的风景名胜;还有仿照古代诗人、画家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

台、武陵春色等。可以说,圆明园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建

筑艺术和文化的典范。不仅如此,圆明园内还珍藏了无数的各种式样的无价之宝,极为

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历代书画、金银珠宝、宋元瓷器等,堪称人

类文化的宝库之一,也可以这样说,它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馆。

10月6日,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立即疯狂地进行抢劫。

首先闯入圆明园的是法国侵略军,他们见物就抢,每个法国士兵口袋里装进的珍品,

价值三四万法郎。他们空手而进,满载而归。在法国军营里,堆积着珍奇的钟表、五光

十色的绫罗绸缎,以及珍贵的艺术品,价值达3000万法郎。

英国侵略军虽然来迟了一步,但金银财宝也装满口袋。更可恶的是,对那些搬不走

的大瓷器和珐琅瓶,他们打得粉碎。

英法侵略军把圆明园抢劫一空之后,为了消赃灭迹,掩盖罪行,英国全权大臣额尔

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竟下令烧毁圆明园。大规模的焚烧共两次,第一次是

10月7日至9日,主要焚烧圆明园,大火连烧3昼夜,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焦土。这

场浩劫,正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所描绘和抨击的那样: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

一个进行抢劫,另一个放火焚烧。胜利原来可以成为强盗。

口语俗语,有时只是意会或借用意义结合,不能自以为正字就就是正字! 正如 "门小" 只流通在本港,前二三十年大行其道,后来某报纸上曾介绍过" "字,读者意会误以为是正字!其实也只是借用音和某点相近的意思而已! " "指男性生殖器官,商务词典注音diu 2(抵妖,切音) 拼出读如口语粗话!无其他详解 " "在康熙字典亦不收为正字作详细解释! 按古语字音来看," " 是 "鸟" 的新代用读音

因 " " 有 "吊" 作音符 "鸟" 的原音渐被遗忘,只存于粤口语(客家话北方口语等等)及典籍! 唐韵)注音:都了切,(集韵)(韵会)并注音:丁了,不论以粤语或客家话,还是普通话去拼音, 结果都是类同现今粗话发音,这正是古正音! 基本上 "鸟" " "同音,只是时代不同而已!查商务词典字注 "鸟" 通 " "

意指今人是骂人粗话! (康熙字典)并无引注古籍有关"鸟

"此二字作动词语句,只但很详细引注"鸟"作名词用,不管是读 "爵"即今天的雀字, 还是 "diu2"都指鸟类! 事实上,不论北方口语或古语(粤,客)口语都存在 "鸟" 作动词骂人的句语!以上只是借音引义之词,并无正字可言! 作骂人的广东话口语用字 从 "鸟" 到 " " 到 "门小" 又到 " " 只是借用引义,用于次文化俗语,何来正字,只能说比较接近口语意思的代用字而已! "门小"是近几十年新造字,无入典籍,不算书写字,能意会即可! 19/01/2008 2009-01-19 01:43:35 补充: 请主持人注意: " " 在正规字典词字典如商务词典或康熙字典都正式记录,应不算遗规或表示如"尸吊"或"门小" 就不算违规则说不通! 以上论调都很正面,纯粹以学术角度看....

乜你好耐见过呢个字咩?好!俾你睇。  边个话系错字?林语堂话呢个先系正字,很多中文输入法都有呢个字!

林纾:林纾不会外文怎么翻译

  150多年前,一个因家境贫寒被迫寄养在外祖母家的5岁小男孩儿,在跟随外祖母上街的时候,被私塾里传来的朗朗的读书声所吸引,不自觉的来...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