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国茶文化的书籍有哪些,你知道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9-23浏览:2收藏

学习中国茶文化的书籍有哪些,你知道吗?,第1张

茶经(图文版)

《茶经》(图文版)把陆羽《茶经》进行了精译,并配以精选的,全书图文并茂,《茶经》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书。《茶经》的问世,对把茶提升为独立学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开创了我国为茶著书立说的先河。原《茶经》共分上、中、下三卷,包括茶的起源、制茶器具、茶的采制,煮茶方法、历代茶事,茶叶产地等十章,内容丰富、翔实。千百年来,后人不断以陆羽《茶经》为范本,续写一本本《茶经》新篇使我国传统茶学不断发扬光大。

《大观茶论》

《大观茶论》是宋代皇帝赵佶关于茶的专论,成书于大观元年(1107)。全书共二十篇,对北宋时期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风尚等均有详细记述。其中“点茶”一篇,见解精辟,论述深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宋以来我国茶业的发达程度和制茶技术的发展状况,也为我们认识宋代茶道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宋代茶书和茶人的世界,可谓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也许就因为此,走向了盛极而衰的道路,文化学者日月洲注释的《大观茶论》为我们打开了宋人创造的那个复杂瑰丽的茶世界。

《中国茶经》

它与《茶经》相比,更具有时代特色,既重科学技术,又重历史人文;把茶叶生产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记述,突破了传统的写作方法,较准确而全面地总结古代、近代和当代的茶情;是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数千年茶文化概貌的巨著。

本书涉及茶学的各个方面其内容之丰富、论述之深入、观点之鲜明,都是目前所仅见的,是一本具有权威性、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和可读性的茶叶百科全书。

主要阐述了我国各个主要历史时期茶叶生产技术和茶叶文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介绍了中国六大茶类的形成和演变,尤其是对名优茶、特种茶的历史背景和品质特点,作了详尽的说明;通过对茶的属性、品种、栽培、加工、贮运、饮茶,以及茶与人类健康关系的叙述,表明了中国对茶叶科学的认识和利用过程;并对各种茶的饮用方式,特别是具有浓郁地方或民族特色的饮茶方法和礼仪,以及茶与文学艺术的关系作了剖析,进一步反映了我国丰富多彩的茶叶文化风貌。

中国茶典藏:220种标准茶样品鉴与购买完全宝典

《中国茶典藏:220种标准茶样品鉴与购买完全宝典》全面收录220种标准茶样,对每款茶叶不仅有产区信息、历史源流、采摘标准、制作工序、市场选购、辨别方法、冲泡技巧等的详细介绍,还附有原色干茶、茶汤、叶底等精美,具有很高的实用及欣赏价值。每款茶汤都是经权威专家指导,按标准方式冲泡而成的。每款干茶形态、叶底风格不仅可以参照比较,还可准确辨别茶叶的优劣、真伪。本书堪称是众多爱茶人士和懂茶人士必备的茶书。

《茶道入门》

这本书谈的是初入茶道最急切需要知道的三篇课目

第一是“茶如何制成”如果连茶是怎么形成的都不知道,那喝起茶来不就像瞎子摸象

第二是“各种茶的认识”,市面上的茶叶有那么多种类,它们的区别何在,如果没有一些理论性的理解,难以进入欣赏的领域。

第三是“如何享用一杯茶”包括冲泡与饮用。

学茶当然要喝茶,而且也只有从喝茶中才能获得茶的益处,才能体会到以茶为载体的思想、美学境界。非专业习茶的人要在短时间内掌握充分且正确的茶道入门知识是不容易的,笔者以从事二十五年茶道教学的经验,多次整理这类课程,皆希望使初学者能以最短的时间与精力理解并应用这些知识。

1《茶经》

《茶经》是一部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此书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的划时代茶学专著。

2《煎茶水记》

这是一本现存最早的专门论水评泉的著作。全文仅约900字,共列出全国宜茶用水20处。

3《品茶要录》

本书共10篇,一至九篇论制茶过程中应当避免采造过时、混入杂物、蒸不熟、蒸过熟、烤焦等情况。对今天辨别茶叶质量仍然有参考价值。第十篇讨论各产茶之地的特点。

4《大观茶论》

《大观茶论》为宋代皇帝赵佶所作,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部皇帝的茶专论。全书共二十篇,对北宋时期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风尚等均有详细记述。

5《茶具图赞》

《茶具图赞》是中国第一部茶具专著。该书绘制了宋代著名茶具12件,一具一图一赞语,又以拟人手法给每一种茶假以宋代官名和职责,妙趣横生。

6《续茶经》

《续茶经》是从唐代至清代之间对《茶经》作出最完整补充的茶书,内容是《茶经》的10倍。

(一)

读吉田兼好《徒然草》,第一九段有一句:

看到“夕颜”二字,心中一动,想起了“朝颜”一词。已记不清是在什么时候第一次看到“朝颜”这个词了,只记得是在开始学习日语之后。“朝颜”和“夕颜”都是日语里的词汇,但我之所以喜欢这两个词,其实纯粹是从汉字的角度,如果只听这两个词的日语发音,我是不会有这种心动的感觉的,我是用汉语来读这两个日语词,其中的美感,让我每每不能自已。

词语是有生命有温度的,它会唤起人心中久远的记忆。我还记得自己第一次看到“朝颜”这个词时的感动。这个词在日语中是指一种花,这种花很普通,大多数人都很熟悉,它就是牵牛花,再通俗一点叫喇叭花。牵牛花、喇叭花、朝颜这三个名字,属日语的叫法最诗意最具有美感,喇叭花最通俗最简单,牵牛花让人莫名其妙,上关于牵牛花命名的传说索然无味,鲁迅就用“索然无味”这个词来形容“牵牛花”这个名字(具体内容见附记1)。牵牛花这个名字虽然无味,但这个名字却是历史“悠久”,千年以前南北朝时的著名医药家,被称为“山中宰相”的陶弘景这样解释说:“此药始出田野人牵牛谢药,故以名之”。按陶弘景的说法,“牵牛”二字当自来于这种花的种子的药用功能,细想这种说法,实在是看重了物的实用功能,从这个角度命名,是很难命出一个有诗意美的名字的。

在中国的古籍中没有看到过“朝颜”一词,看来这个词是日本人给这种花起的名字,日本的古人选择了“朝颜”这两个汉字,也真是雅得可以了。颜,本是人的脸,亦可指脸色。汉语中“红颜”一词,指貌美如花的女子,当然不能太老。红颜薄命、红颜知己、红颜易老、红颜白发、红颜绿鬓等等的词语,都是摇人心魄,让人神思久远的。因为“红颜”一词,看到“朝颜”二字,也不禁心驰神摇了。想一想那开在晨间篱笆之上,犹带着点点露珠的花朵,在晨风微光里兀自妩媚,“朝颜”二字,是如何的动心传神我见犹怜啊。

我小的时候,日日可见牵牛花。但我不知它叫“朝颜”。那时,爷爷种着一片很大的菜园,菜园的篱笆上爬满了牵牛花的藤蔓。很多很多个早上,阳光初照,露珠晶莹。爷爷在侍弄着他的萝卜白菜,我在篱笆边看那红的蓝的紫的牵牛花,总会摘下一两朵放在嘴里当喇叭吹,或是揉碎揉烂了,用那红红紫紫的汁液抹在手上和脸上。现在想来,时光久远了。爷爷离开我已经快二十年了,我也从“红颜”变成了“白发”,那些有牵牛花陪伴的岁月哪里去了?那一片大大的菜园早已面目全非,那些开在菜园篱笆上的牵牛花也无影无踪。几十年的岁月,似乎就是沧海桑田了。留在记忆中的那些忘不掉的东西,就像“朝颜”这两个字,美好诗意得让人落泪。

每次回老家,我都会到曾经的那片菜园处走走,想一想爷爷,想一想牵牛花,想一想那些不知到哪里去了的岁月。寻寻觅觅中,虽然已找不到当年的丝毫痕迹了,但那些曾经在晨光朝露中迎风拂动的牵牛花,已变为了“朝颜”,在我的记忆中诗意美好地存在着。

(二)

和朝颜相对的是夕颜。

日本的古人对从中国学来的汉字是着实的喜爱啊,把汉字运用的如此古雅,也算没有辜负了汉字的伟大。朝颜是牵牛花,夕颜呢?吉田兼好说这种花在农历六月里开在穷人家的墙根,那肯定不是什么富贵之花了。夕颜,是葫芦花,就是鲁迅说的“匏”。因为开花的时间在傍晚,所以谓之“夕颜”。日本清少纳言的名著《枕草子》(周作人译)第五八段说:

清少纳言从审美的角度肯定了“夕颜”这个名字的美,却可惜那长得很大的果实。如果从实在的角度,那实在是不必可惜的,反而可喜的。据说是日本传统料理的“干瓢煮”,所用的材料就是这被清少纳言所憎的果实,干瓢,就是晒干的葫芦丝。吉田兼好说的开在穷人家的墙根,穷人家墙根之所以会多有夕颜花,肯定是出于实用的目的了。那被清少纳言憎恶的果实在穷人眼里是难得的佳肴,所以才会多多地种植在自家墙根。这葫芦的一花一果,都被人喜欢着,也算是各得其所了。

月光花也被称为夕颜,那是因为月光花也是在晚上开放。相比较来说,月光花葫芦花开得更晚一点,所以,月光花应该叫“夜颜”。月光花比葫芦花更漂亮,两者的区别在于葫芦花的五瓣是分开的,而月光花的五瓣连在一起的。月光花是纯观赏性的花,没有葫芦花那样具有人情味。

有朝颜就有夕颜,那有了夜颜,就应该有“昼颜”吧,果不其然,昼颜是有的。日本的古人们也真是够诗意和审美的。鲁迅说昼颜是旋花。这种花是野生的,因为花开的形状和牵牛花相似,所以也有了一个“颜”。

附记1:

鲁迅在翻译作品《桃色的云》序文后面说明自己翻译植物名字时的原则时,谈到关于“朝颜”的文字如下:

附记2:

在凤凰网上看到一篇文章《东瀛的朝颜和夕颜》(上、下),作者署名沈胜衣。文章也谈了这两种花。其中有两段比较了“匏、瓠、葫芦”的文字,很是详细,很富知识性。现把这两段引如下(感谢作者):

补记:

在上课时和学生聊起词语给人的美感,说到朝颜。一个日本的学生说,她更喜欢“朝颜”这个词的英语说法:morning glory。译为汉语早晨的光荣、荣耀、荣誉。

学习中国茶文化的书籍有哪些,你知道吗?

茶经(图文版)《茶经》(图文版)把陆羽《茶经》进行了精译,并配以精选的,全书图文并茂,《茶经》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书。《茶经...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