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籍有没有令和出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9-23浏览:4收藏

中国古籍有没有令和出处,第1张

中国古籍有令和的出处。

我国《黄帝内经·灵枢·终始》便有“令和”两字:凡刺之道,毕于终始,明知终始,五脏为纪,阴阳定矣。阴者主脏,阳者主腑,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故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和气之方,必通阴阳。

《黄帝内经》又称《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典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之首。相传为黄帝所作,因以为名。但后世较为公认此书始于先秦、战国,最终成型于西汉,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中国历代黄老医家传承增补发展创作而来。

《万叶集》系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与中国的《诗经》相仿。所收诗歌自4世纪至8世纪中叶长短和歌,成书年代多数认为是奈良时期(公元710~794)的作品。一般认为《万叶集》经多年、多人编选传承,约在8世纪后半叶由大伴家持(公元717~785)完成。其后又经数人校正审定才成今传版本。

由此看来日本新年号应该出自我国的《黄帝内经》,比日本《万叶集》至少要早700余年。

燕山所产的一种类似玉的石头。《山海经·北山经》“北百二十里,曰燕山,多婴石” 晋 郭璞 注:“言石似玉,有符彩婴带,所谓燕石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圣水》:“圣水又东,迳玉石山,谓之玉石口。山多珉玉燕石,故以玉石名之。” 清 谈迁 《故宫赋》:“卜我郏鄏,重拓帝城。神木自效,燕石相迎。”《太平御览》卷五一引《阚子》:“宋之愚人得燕石于梧台之东,归而藏之,以为大宝。周客闻而观焉,主人端冕玄服以发宝,华匮十重,缇巾十袭。客见之,卢胡而笑曰:‘此燕石也,与瓦甓不异。’主人大怒,藏之愈固。”后以“燕石”喻不足珍贵之物。 晋 葛洪 《抱朴子·吴失》:“乐天任命,混一荣辱,进无悦色,退无戚容者,固有伏死乎瓮牖,安肯沽炫以进趋,揭其不赀之寳,以竞燕石之售哉!” 唐 李白 《赠范金乡》诗之一:“我有结绿珍,久藏浊水泥。时人弃此物,乃与燕石齐。”石,一本作“珉”。唐·钱起《片玉篇》:“世人所贵惟燕石,美玉对之成瓦砾。” 清 胡凤丹 《重刻序》:“以视碔砆燕石,车载斗量,无所短长轻重者,其贵与贱之相去何如也。”清 杨守敬 《水经注疏》卷二十六:“台东即阙子所谓宋愚人得燕石处。” 用为自谦凡庸之词。 晋 郭璞 《序》:“余少玩雅训,旁味《方言》,复为之解。触事广之,演其未及,摘其谬漏,庶以燕石之瑜,补琬琰之瑕,俾后之瞻涉者,可以广寤多闻尔。” 唐 包佶 《酬于侍郎湖南见寄十四韵》:“楚材欣有适,燕石愧无功。” 宋 苏轼 《九日邀仲屯田为大水所隔以诗见寄次其韵》:“漫遣鲤鱼传尺素,却将燕石报琼华。” 指燕然石。 唐 李商隐《行次昭应县道上送户部李郎中充昭义攻讨》诗:“早勒勋庸燕石上,伫光纶綍汉庭中。” 冯浩 笺注:“《后汉书》:窦宪大破北单于於稽落山,遂登燕然山,刻石勒功,令班固作铭。” 唐 霍总 《塞下曲》:“岂要铭燕石,平生重武威。”

出处石长生,始载于《本经》,一名丹草,列入下品。1.《别录》云:“石长生,生咸阳山谷。”2.《本草经集注》云:“近道亦有,是细细草叶,花紫色尔。南中多生石巖下,叶似藏而细,如龙须草大,黑如光漆,高尺余,不与余草杂也。”3.《纲目》引宋祁《益部方物记》云:“长生草,生山阴蕨地,修茎茸叶,色似桧而泽,经冬不凋。‘所述特征与本种相似,但所绘之图似为凤尾蕨。拼音名ShíChánɡShēnɡ别名丹草、长生草、丹沙草、生肌草、石中珠、巖浮萍、猪毛七、水猪毛七、猪鬃草、猪毛脚筋草来源药材基源:为铁线蕨科植物单盖铁线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diantummonochlamysEaton[AvenustumDonvarmonochlamysKeys]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原形态植株高1630cm。根茎横生,连同叶柄基部被紫棕色、线状披针形鳞片。叶近生,或散生;叶柄长812cm,腹面略扁平,深棕色至紫棕色,有光泽;叶片薄革质,无毛,狭卵形,长1420cm,宽68cm,先端渐尖。基部圆楔形,三回羽状;羽片812对,互生,斜展,有柄,卵形,下部的长455cm,宽225cm,二回羽状;羽片14对,柄纤细,三角状卵形,下部的长152cm,宽115cm,一回羽状;末回羽片1对,互生,平展,有短柄,倒三角状卵形或扇形,长58mm,宽48mm,先端圆形有钝齿,基部楔形至圆楔形,顶生羽片倒卵形略大;叶脉为多回二叉分枝,直达小羽片的锯齿尖端,两面均明显。孢子囊群近圆形,背生于羽片先端凹缺内,每羽片1个;囊群盖近圆形或长圆形,红褐色,全缘或呈波状,宿存。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m左右的林下溪沟边。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台湾、四川等地。化学成份全草含铁线蕨烯(adianene),5铁线蕨烯臭氧化物(adian5eneozoni

详见百科词条:石长生 [ 最后修订于2009/12/8 0:48:01 共1134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中国古籍有没有令和出处

中国古籍有令和的出处。我国《黄帝内经·灵枢·终始》便有“令和”两字:凡刺之道,毕于终始,明知终始,五脏为纪,阴阳定矣。阴者主脏,阳...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