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外交人物的故事,2个
1、唐雎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国,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啊!”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片的土地交换小的土地,很好。
即使如此,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实在不敢交换啊!”秦王不高兴。于是安陵君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我,这是为什么呢?况且秦国已经灭了韩国亡了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
是因为我把安陵君当作忠厚的长者,所以才不打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十倍于安陵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
唐雎回答说:“不,不是像你说的这样。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并且保卫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是五百里呢?”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您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倒下的尸体有百万具,血流千里。”
,把头往地上撞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从前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
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这三个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就要成为四个人了。
如果有才能和胆识的人一定要发怒的话,就要使两具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天下百姓都是要穿孝服,现在这个时候就是这样。”于是拔出宝剑起身想要(与秦王)同归于尽。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怎么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然而安陵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生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2、烛之武
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听取了他的话。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没有能力办事情了。
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么敢用这件事劳烦您手下的人呢。
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既然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
使秦国受损而使晋国受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希望您能好好考虑‘阙秦以利晋’这件事)!”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逄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率军回国。
3、邓芝
章武三年(223年),刘备于永安病逝。之前,孙权为修补夷陵之战给两国造成的裂缝,曾遣使请和,刘备亦派宋玮、费祎等到吴回应。
但如今刘备逝世,丞相诸葛亮忧虑孙权知道这消息后态度会有所改变,不知如何处理。此时邓芝面见诸葛亮说:“现今主上(刘禅)年幼,在位不久,应该派遣使臣重新与东吴结好。”
诸葛亮回答:“我想了很久,不知道任用谁,现在我找到了。”邓芝问是谁,诸葛亮说:“就是使君您了!”于是派邓芝出使吴国。
邓芝到来后,孙权果然感到疑惑,不立即接见邓芝,邓芝便自己上表求见孙权道:“臣这次来也是为了吴国,不只是为了蜀汉。”
孙权于是接见他,对邓芝说:“我原本诚心想与蜀汉和亲,但恐怕汉主年幼,国小而大势困顿,如果曹魏乘虚进攻,不能保全自己,所以我感到十分犹疑了。”
邓芝答道:“吴、蜀两国结合拥有四州的地方,大王您是有名于世的英杰,诸葛亮亦是当代特别杰出的人才。蜀有重险可固守,吴有三江可阻隔,结合这两个长处,成为唇齿之邦。
进可并力夺取天下,退可鼎足而立,这是自然的常理。大王现在若想委身向魏,魏必定要大王您入朝朝拜,最少也要求太子前往为质子,若不遵从命令,就有理由讨伐。
我国必定见有利而顺流进发,如此,江南之地便不再是大王所有了。”孙权沉思甚久才说:“你所言甚是啊!”便与魏断绝关系,与汉连和,派大臣张温前往访问。
张温出使即将返回时,蜀汉再次派邓芝到吴国,孙权对邓芝说:“如果天下太平的时候,两个君主分别统治,不是很快乐吗。”邓芝却对他说:“天无二日,地无二主。
如果魏国灭亡之后,大王还未深识天命。那为君之人就各自去光大自己的仁德,为臣之人各自竭尽自己的忠诚,而为将之人则握棰擂鼓,争战才刚刚开始。”
孙权大笑说:“您确实很真诚。”孙权在给诸葛亮的信中说:“丁厷言辞铺张浮艳,阴化不能完尽;能和合两国的人,只有邓芝。”
4、班超
西域诸属国自王莽篡汉之后脱离中央王朝管辖,被北匈奴所控制。北匈奴得到西域的人力、物力后,实力大增,屡次进犯河西诸郡,使得边地人民不堪其苦。
永平十六年(73年),奉车都尉窦固等人出兵攻打北匈奴,班超随从北征,在军中任假司马(代理司马)之职。班超一到军旅中,就显示了与众不同的才能。
他率兵进攻伊吾(今新疆哈密西四堡),在蒲类海(今新疆巴里昆湖)与北匈奴交战,斩获甚多。窦固很赏识他的才干,于是派他和从事郭恂一起出使西域。
5、苏秦
苏秦第二次来到赵国,奉阳君赵成已死,便游说赵肃侯,提出六国联合起来抵抗秦国的主张。苏秦详细分析了赵国和其他诸侯国的关系,指出赵对韩魏的战略相依关系。
进而说明了自己的合纵主张:韩、魏、齐、楚、燕、赵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秦国,并建议赵国组建六国联盟并力抗秦。
如此一来,六国一体,秦国一定不敢从函谷关出兵侵犯,赵国的霸主事业也就成功了。 赵肃侯采纳了苏秦的“合纵”主张,资助他去游说各诸侯国加盟,以订立合纵盟约。
-唐雎
-烛之武
-邓芝
-班超
-苏秦
张骞,西汉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著名的旅行家和外交家,他曾先后两次出使西域:
1第一次出使:公元前13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请求大月氏与汉朝夹击匈奴,但并不成功。至公元前126年返国。
2第二次出使:公元前119年,他奉命出使乌孙,历时数年才回到长安
3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时,他与他的副使先后到过大宛、康居、大夏、安息等国,发展了汉朝与中亚各国的友好关系。同时,也因此令不少西域物产相继传入中国,中国丝绸等商品也大量被运往西域,从而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周恩来,当美国记者嘲笑他用美国产的派克笔时,他回答说是抗美援朝时缴获的。
外国记者问:为什么我们外国的路叫公路,而中国的路叫马路?(暗示是马走的路)周恩来说:因为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
还有一则:外国记者和周恩来握手后拿出手帕,把手擦干净;周恩来看见后也拿出手帕,擦完后把手帕扔掉。
西华德的故事
威廉·亨利·西华德(William Henry Seward,1801年5月16日~1872年10月10日),美国律师、地产经纪人、政治家,曾任纽约州州长(1839年~1843年)和美国国务卿(1861年~1869年)。任内在沙俄手上买下了俄属北美,即今日的阿拉斯加州。
1861年美国内战,欧洲国王们派兵分裂美国,林肯想到这些国王的宿敌俄国,于是派出特使向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求救,基于各方考量,未经宣战俄国舰队在1863年9月开进纽约港,它们的出现造成英法的犹豫为林肯扭转局面赢得了时间,内战结束后为支付俄国舰队720万美元的费用,美国政府颇费一番周折,因为宪法没有授权总统支付外国政府的战争费用,当时的总统约翰逊与俄国达成了以购买俄国阿拉斯加的土地来支付战争费的协议,当时的国务卿就是西华德。
1867年3月,他以总价720万美元的价格俄罗斯手中买下了阿拉斯加的主权(陆地面积148万,海洋23万),这是世界土地交易史上面积最大的一笔交易,而且平均单价每英亩才二分钱。现在看来,这简直是一笔划算到家的买卖,但是在当时这桩买卖当时被许多美国人诟病,把阿拉斯加讥讽为“西华德的冰箱”、“西华德的愚行”。可是他讲了一句话,他说:“现在我把它买下来,也许多少年以后,我们的子孙因为买到这块地,而得到好处”。1867年10月18日,美国星条旗第一次在阿拉斯加飘扬起来。
晏子
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曾奉景公之命,与晋联姻,曾预言齐国政权终将为田氏所取代。传世有《晏子春秋》一书,当是战国时人搜集有关他的言行编辑而成。灵公,庄公、景公三帝,均在齐国为官,是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传说晏子五短身材,“长不满六尺”,貌不出众,但足智多谋,刚正不阿,为齐国昌盛立下了汗马功劳。
苏武
公元前100年,匈奴新单于即位,汉武帝为了表示友好,派遣苏武率领一百多人,出使匈奴。不料,苏武准备回国时,匈奴发生内乱,苏武受到牵连被扣,并被要求背叛汉朝,臣服单于。单于说许以丰厚的奉禄和高官,但苏武严辞拒绝。匈奴对苏武用酷刑。当时正值严冬,天上下着鹅毛大雪。苏武被关进露天的大地穴,断绝提供食品和水,时间一天天过去,苏武在地窖里渴了就吃一把雪,饿了就嚼身上穿的羊皮袄,冷了就缩在角里与皮袄取暖。过了好些天,单于见苏武没有屈服的表示,只好把苏武放出来。在贝加尔湖,苏武牧羊达十九年之久,十九年来,当初下了命令囚禁他的匈奴单于已去世了,新单于执行与汉朝和好的政策,汉昭帝派使臣把苏武接回。
张骞
历史上第一位有影响的对外友好使者。他体魄健壮,性格开朗,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武帝时以军功封博望侯,旋拜中郎将,出使乌孙,分遣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等,自此西北诸国方与汉交通,使汉朝能与中亚交流,并打通前往西域的南北两条通路,引进优良马种、葡萄及苜蓿,无花果,鸵鸟等。
班超
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学家。班超口齿辩给,博览群书。不甘于为官府抄写文书,投笔从戎,随窦固出击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时间里,平定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西域回归、促进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永元十四年八月被拜为射声校尉。
长孙晟
隋朝著名军事将领。一生中,同突厥交往达20余年,虽未指挥过大的作战,但凭其出众的谋略,为分化瓦解突厥,保持隋北境安宁,促进民族融合作出了重大贡献。可以说一个强大的突厥帝国,从根本上就是毁于长孙晟之手。
玄奘
玄奘13岁出家,629年从长安西游,历尽千辛万苦,到达印度,645年回到长安,带回经书657部,十年间与弟子共译出75部1335卷,还著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
这句话出自民国时期的翻译官兼外交官陆征祥,1945年曾有中国记者至比国采访陆征祥,据报导陆征祥曾对未来国情提出简短而著名之警语:“弱国无公义,弱国无外交”。
直接翻译一下就是 弱小的国家没有公正的义理或者议论,弱小的国家没有别的国家愿意和你进行外交活动,其实很好理解,如果你是一个手里没有筹码,没有能力的人,没有人愿意同你谈判,大家都会无视你的存在,拒绝和你交往。
而此话最就有代表性的就是近代的中国社会。弱国无外交并不是说外小的国家不能与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而是说在外交事务中起不到重要的作用。
扩展资料
陆征祥,曾当过北洋政府的外交总长和总理,在袁世凯的逼迫下,与日本签署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由此背上了“卖国贼”的骂名。然而,大错铸成之后,在以后的日子里,陆征祥带着强烈的负罪感,走上了一条漫漫的忏悔之路。
1926年4月26日,他辞去了中国驻瑞士公使一职,不久,于比利时布鲁日的圣安德诺修道院修道。从此,当上了一名神父。但祖国在他心里还一直不能忘怀,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利用在当地所主办的报纸,还到各地发表演讲,介绍中国军民浴血奋战的情况,呼吁欧洲各国人民支持中国抗战。并利用传教的方式反抗纳粹对比利时的占领,一度还上了盖世太保的“黑名单”。
抗战胜利后,他再一次因签署“二十一条”向国人表示忏悔,并祝贺祖国一雪前耻,衷心希望国家从此走上振兴之路。
参考资料:
中国历史外交人物的故事,2个
本文2023-09-23 17:51:0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9777.html